文章吧手机版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小昭、程英、仪琳、钟灵这些配角呢?
日期:2018-01-10 作者:张佳玮 阅读: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小昭、程英、仪琳、钟灵这些配角呢?

  沈从文先生《边城》里说:牛肉炒韭菜,各人心里爱!

  汪曾祺先生跟他师父耍个文字游戏,在《三姊妹出嫁》里,借卖馄饨的老秦之口说,“麻油拌芥菜,各有心中爱!”

  ——话说,牛肉炒韭菜vs麻油拌荠菜,恰好对应了沈从文与汪曾祺各自笔下典型人物气质:湘西水手vs淮扬市民。

  嗯,跑题了。

  世人各有所爱,当年黄蓉与瑛姑斗嘴,彼此吐槽对方男人

  黄蓉道:“你别胡思乱想,我妈妈是天人一般,那周伯通顽劣如牛,除了有眼无珠的女子,谁也不会对他垂青。”

  瑛姑听她嘲骂自己,但心中疑团打破,反而欣慰,脸上却仍是冷冷的不动声色,说道:“既有人爱蠢笨如猪的郭靖,自也有人喜欢顽劣如牛之人。”

  就这意思了。

  比如张无忌。既爱秀雅如周芷若,也爱妩媚如赵敏,对情深义重的殷离与乖巧俏丽的小昭,那也放不下。

  金庸先生自己在后记里写:

  周芷若和赵敏却都有政治才能,因此这两个姑娘虽然美丽,却不可爱

  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这段话很有趣。最爱小昭,却又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

  他自己是作者,怎么就不能让小昭跟张无忌在一起呢?

  然而小昭又不是独一份。

  金庸小说里,固然大家都爱女主角如赵敏、小龙女、黄蓉们,但也有些例外。《碧血剑》的读者,喜欢何铁手与阿九的,未必少过了温青青的拥趸。《鹿鼎记》的读者如果投票,怕双儿的票数会最高,至少远在阿珂之上。《神雕侠侣》里程英与郭襄的爱好者也不会少。我自己读《天龙八部》,会觉得钟灵与木婉清,比王语嫣可爱多了。

  自然了,还有《笑傲江湖》中的仪琳。

  那么问题来了:这些姑娘为什么如此可爱呢?

  以及,往往不能跟主角在一起呢?

  答案大多是:温柔呗,可爱呗。比如阿九美丽,何铁手妩媚,都不像温青青那么好妒;双儿和程英那就是温柔咯;仪琳就是一片心为令狐冲好咯……

  虽然在男女平等的现代,这么看有点政治不正确,但读小说的诸位很容易对这种性格倾心。

  至于何以不能在一起呢?回到金庸写小昭那句话:

  我自己心中,最爱小昭。只可惜不能让她跟张无忌在一起,想起来常常有些惆怅。

  不能这两个字,很有意思

  因为作者与读者对人物的设置,角度不同

  读者看的,是人物给自己的感受

  作者想的,却是人物的作用

  上头提到了周伯通顽劣如牛。为啥他是这么个脾气呢?

  因为《射雕》需要一个不安因素:他可以因为顽皮的动机硬让郭靖学会《九阴真经》,可以因为打赌输了就跳海让洪七公们身处险境,可以因为怕蛇就被裘千仞追着打,可以在烟雨关键时刻登场解决窘境——就是个强行制造矛盾与解决矛盾的机械降神嘛。到《神雕侠侣》里,可以因为他的顽劣,所以把杨过带到了绝情谷,让小龙女领悟了左右互搏,还跟杨过打了一架,引出了黯然销魂掌。

  金庸一定让段誉的武功时有时无,如此才可以随意捏造险境与顺境。一个有可能性的主角才是好主角。反例就是,张无忌在中后期武功过高,金庸只好无限捏造风云三使、少林三渡之类新角色来给主角设置障碍

  每个角色都是有作用的。性格强烈的角色,动机越强烈,对情节的影响也越巨大

  比如,阿紫的设定就很独特:她必须是个刁蛮的孩子,但萧峰又必须照顾她,这才能引出她受伤,才能顺理成章地把萧峰引到北国,不小心拯救了大辽基业,成为南院大王,为雁门关伏笔。

  自然,如阿紫这样性格强烈的角色,动机不太容易改变。写出来后,容易无处安置。

  性格温和的角色,就容易一些了。

  比如,《笑傲江湖》里,令狐冲身为主角,他的命运已经确定了:他是个不羁少年,大情节上,注定要被伪君子师父逐出门墙,然后无意间拯救魔教教主,全称参与五岳剑派的大政变的。

  在《笑傲江湖》这场政治大戏里,他其实是个不断出入于上层势力斗争的游侠。任盈盈与岳灵珊则是两个女主角,代表着他的归宿与最初。

  仪琳这条线于是有了意义

  仪琳引发了令狐冲的出场。让令狐冲与田伯光有了交情。直接带出独孤九剑。

  仪琳对令狐冲的痴恋,引发了他父亲不戒和尚与桃谷六仙。直接让令狐冲身受内伤,处于绝境。

  因为对仪琳的感情,令狐冲才会在脱离梅庄,完全可以自由自在情况下,参与拯救恒山派,然后见证了左冷禅的阴谋。

  因为从此与恒山派有了瓜葛,他才能接任恒山掌门,并且亲身参与本书最重要的剧情:封禅台大战,岳不群与左冷禅枭雄对决。

  假如没有仪琳,那么独孤九剑的引出、令狐冲的内伤、令狐冲被华山派逐出门墙后如何还能参与目睹五岳剑派的一切,就都没那么顺理成章了。

  所以仪琳的痴恋只是个由头,背后带出的令狐冲与不戒和尚、桃谷六仙、田伯光及恒山派,才是关键。

  类似于,《飞狐外传》里,马春花少女时救过胡斐,只是个由头,如此胡斐才有理由与动机去跟大帅府大闹大斗,甚至闹出与陈家洛的误会来。书的后半部分才写得下去。

  类似于,《倚天屠龙记》里,小昭的主要功能,是带出紫衫龙王一条线,以及让张无忌领悟乾坤大挪移。当然小昭自有心机,但藏得深。如果她性格好强如赵敏,那自然就不会跟张无忌东西永隔如参商了——但读者对她的观感多半也会变吧。

  类似于,《射雕英雄传》里,程瑶迦程大小姐莫名其妙就爱上了郭靖,所以后来才有牛家村一幕,只是为了让她配陆冠英顺便搭一场戏。

  比如钟灵,情节需要时把段誉引向万劫谷并认识木婉清,然后退场,后来到需要时再出现在少林寺救了段誉。

  大家都爱双儿,却忽略了:《鹿鼎记》里,双儿自随韦小宝后,平时是他保镖,但在韦小宝跟建宁公主鬼混、决战洪教主这些情节时,她是被自动滤出情节的。情节需要她时,她才出现;情节不需要她时,她会消失。

  这类女配角们,没有女主角——赵敏、任盈盈、黄蓉、袁紫衣们——那么有名或强势。她们大多数时候,是个情节牵引线。而好的情节牵引应该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类似于金圣叹评点《水浒传》,看某角色被杀或退场,“了某人”,了却的意思。

  一个容易了却,召之即来挥之即去的角色,才是作者需要的好角色啊。

  所以就,自然被赋予了沉静温柔的性格。比如,正因为程英的温柔,才在杨过需要她时舍生忘死地来帮忙,到杨过辞别她与陆无双时,她也安分守己认命了。

  所以,就是如此:

  小说家需要一些性格强烈、动机积极的主角来推动情节。

  但也需要一些性格温和,召之即来挥之即去,有很大可能性的配角,来补完情节。

  而金庸又很擅长写配角。

  于是写了一批不争不闹,在需要时带动情节,在不需要时退下的温柔角色——小昭、仪琳、程英、钟灵……

  结果反而让大家爱上了——大家读小说代入了情节后,都喜欢那些默默对自己好的角色。

  这类似于,仙道设定出来就注定是湘北的背景,但因为他的恬淡潇洒,于是人人爱。

  类似于,红发与冯冯只在需要时才神龙见首不见尾地出来一两下解决剧情,其他时候当自己的四皇或者蹲牢子,但还是人气巨大。

  一个本用来推进情节的角色,设定性格可人适合好聚好散,却反而成了高人气的可爱角色——作者有时也想不到的吧。

  当然,这里也是金庸与一般作者的区别了。

  若是一般作者,也许看小昭人气高,又可爱,多半会强行加戏份,让她成了女主角;看仪琳那么招人疼,也许让令狐冲直接一娶娶俩,把她和任盈盈一起放进后宫;看程英和陆无双都挺可怜,不如一起跟小龙女去陪杨过凑一桌麻将吧!

  但金庸还是:神雕侠侣绝迹江湖,东西永隔如参商——哪怕自己都觉得惆怅。虽然狠心,到底没落了俗套后宫文。

  ——除了《鹿鼎记》那种狂欢与解构的自我玩耍。

  那些因为温柔而容易处理的角色,最后都被金庸赋予了一点随遇而安纯真性格。这也算是金庸式配角里无心插柳造出来的一类空谷幽兰了吧。

  一如程英自己跟陆无双说的:

  “三妹,你瞧这些白云聚了又聚,散了又散,人生离合,亦复如斯。你又何必烦恼?”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为什么我们会喜欢小昭、程英、仪琳、钟灵这些配角呢?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