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关注城市化文化变迁,提供公益艺术教育,这个“老美”把深圳当成
日期:2017-12-25 作者:城与人系列 阅读:

关注城市化文化变迁,提供公益艺术教育,这个“老美”把深圳当成

  ▲ 《不急》独家原创视频

  

  

  不急说

  “战国四公子”之一的春申君黄歇曾作楚歌《送子行》,其中有一句:“身居外境兮犹吾境,家住他乡兮即故乡。”即使是外国人,只要你认可它、融入它,曾经的异乡深圳也会成为自己以后的故乡。

  马立安教授1964年出生于美国纽约,

  是美国布朗大学人类学博士后。

  1995年她来到深圳开展人类学研究,

  以人类学视角研究深圳改革开放以来城市过程中的文化变迁。

  从置身事外的研究到了解后深入其中,

  她亲自组织社会活动、为弱势群体发言。

  作为一个名义上的“外国人”,

  作为一个公共知识分子

  她更加深爱深圳这座城市。

  Marry Ann O’Donalle教授的中文名字是马立安,

  1994年刚到深圳时,她落脚在深圳大学东面的粤海门新村。

  当年的这里供电、供水都不稳定,排水系统也不完善,治安也不是很好。

  了解外来工生存现状,是她博士论文研究的一部分

  她的宿舍和工厂的外来工宿舍紧挨一处,

  每天早上她起床洗个脸就出去吃早点,

  采访人,四处走走,看看深圳不同地方

  90年代,在深圳务工的人只要有一个地方睡觉、

  有一个地方洗澡已经相当不错

  当年大家都有一个共同的信念

  通过自己的努力在深圳买一套房,或者把钱汇到老家盖一座房,

  或者积累一点钱投资做个小老板,过上美好生活

  她说,

  20年前来深圳的年轻人都有自己的目标想法,很清楚要做什么。

  但是现在好多年轻人越来越没有上进心,

  不想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建设未来

  很多工人、村民,包括一些中国知识份子,

  认为她在美国生活得好好的,

  为什么要降低生活质量跑到中国做这种研究?

  但也有一些外国学者理解她,还有她的中国老公

  她和老公是在“大家乐”相识的,

  这是一个外来工唱K、放松、看表演的地方。

  她的老公和她有共同语言,他尊重她的研究,

  因为记者和学者都是旁观者、记录者。

  她通过“大家乐”了解到工人怎样创造新世界

  知道城中村对深圳这座城市来说,是无数梦想崛起的地方。

  很多人会说她反对拆迁,

  其实不是拆不拆的问题,而是实现梦想的地方在哪里?

  没有城中村就没有深圳。

  所以她和老公发起了“握手302”行动

  给外来务工家庭孩子提供免费的艺术教育

  马立安教授在深圳生活了20多年,

  做了她在美国永远做不到的事情

  她说,因为自己已经是一个没有深圳户口的深圳人了,

  所以对深圳爱的很特殊。

  她觉得没有深圳就不可能有今天的中国,

  没有深圳探索,就没有北京、上海、天津等城市的繁荣发展

  它改变了整个世界,深圳的重要性是不可忽略的。

  今日主角

  马立安

  博士 人类学家

  深圳,

  一座移民之城,

  一座寻梦、筑梦的梦想之城。

  人因城聚,城以人兴。

  1座城、7个角度,21个“深圳人”,

  在这些鲜活的故事中,

  你是否看到了自己的影子

  深圳城与人的故事还在继续……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关注城市化文化变迁,提供公益艺术教育,这个“老美”把深圳当成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