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SK :
亲爱的Juan你好!看过你的一些文章,自我评价属于中低层凤凰女。
我今年28岁,中西部乡镇教师家庭出身,本科985加211,本科毕业在日本top2大学读研没钱读没毕业辍学回国。
颜值因为牙齿原因27岁前4分,27岁整牙之后5、6分,周围人评价是以前毛坯现在精装,现在第一次见面的人都会说我漂亮。
在日本认识了家庭中底层比我家还差点,学历二本比我大3岁的男友,跟他一起回国后为了在上海买房子就领证结婚了,不喜欢他,相处时间久了又离不开了。
现在两人在上海,我在小公司月薪1.1万,他在大公司月薪8.5K。我比较喜欢折腾,他喜欢安稳,目前我打算不靠男人只靠自己了。请Juan指导一下自己为啥会把一手牌打坏到这个程度?
ANSWER :
“目前我打算不靠男人只靠自己了”,说得好像你曾经靠男人成功过一样。
准确地说,题主一直以来确实想依靠男人,只不过没有以学术研究的态度琢磨过这个项目的整体难度并制定执行策略,而是依据本能里对男人的依赖,选择一条最顺滑的方式滑行,直到28岁这一年突然发现这是一条向下的道路。
此时已经在山脚了,郁闷袭来:怎么回事?明明起步的时候我在山顶啊!
高考取得胜利并不需要什么职业规划,因为少年时期每一个学生都被赶往这条路,胜利的关键在于智商和学习方法。本科毕业以后申到海外名校也不需要什么职业规划,只需要随着师兄师姐的大流走就行。
转折点出现在留学之后。能申请到日本TOP2大学念书,却因为“没钱读”而辍学,实属罕见。一般来说,在留学圈里流传的观念是,去日本留学的学生,大多属于家里有点小钱、基本不是大富大贵、智力程度中上。相比起美国和英国高昂的留学费用,日本留学的费用可谓亲民,就算家里觉得吃力,但既然已经在读了,更积极的态度应该是想办法凑学费把硕士给念完。
日本的TOP 1大学只有一所,自认为是TOP 2大学有好几所。无论是京都大学还是庆应义塾大学,在精英们眼里可能并没有那么大的光环,但到职场上还是有一定作用的。
我看过一份简历,小姑娘本科就读国内一个我闻所未闻、坐落在北方某地级市的某个学院,硕士读的是也能自称日本TOP 2的大学,可别小瞧人家这个看似水化了的硕士,人家就是能靠硕士文凭申到北京著名日企的工作了(别怀疑她拼爹,若真有爹可拼,也就不会本科读那么差的学校了不是?)。
而国内的985本科毕业生,只有特别优秀的才能申到那个公司。
这个世界自有一套规则。比如,按照我们心知肚明的“入学难度”,肯定是国内985本科的考入门槛高,日本顶级大学硕士项目里有许多国内二本出身的学生;你尽可以鄙视日本名校为了钱堕落了,但是,论实际在职场的认可度,日本顶级大学的硕士学位纸就是有用。
日本TOP 2大学硕士毕业很有用,为什么题主读到一半就不读了呢?学费短缺是一个问题,但是这不是一个无法逾越的问题,看那么多家境平平的中国人都熬过来了就知道。问题的关键是:题主并没有强烈的念力去获得那个学位。
强烈争取的姿态总是不那么优雅。打电话给父母要钱不优雅,让父母四处求助借钱不优雅,做家教导游代购生意赚学费不优雅。如果不是为了心里那个信念,谁愿意低下头、忍着屈辱去争取?
当遇到一点点挫折时,题主想的是算了放弃吧,回国直接工作也蛮好。
只要放弃,你就立刻能优雅,起码你自我感觉优雅了。
拿本科学位也能申请到上海的白领工作,不需要到处求爷爷告奶奶。
题主没有强烈的念力去克服困难争取理想的结果,体现在学业上是没去争取拿下硕士学位,体现在外形上是拖到27岁才去整牙,体现在婚恋上是没有用脑选一个同阶层或以上的男人。
进取心是一种深层的心理动机。能够忍受他人的嘲笑攻击去争取自己想要的,则是一种行为模式。
去日本留学的男人里面,优质男的比例比在国内要高。题主找了家境和智力都比自己差的男人,理由是“不喜欢他,又离不开”,那就说明,题主需要男人给她心理上的安全感、可依靠感。这种感觉并不指向实实在在的保障,而是心理上“无论怎么都有人兜底”的舒适体验。
这是一种对男人的依赖。
“想靠男人”的女人分为两种,一种是大家熟知的心机girl们,她们钻研举手投足的魅惑技巧,以求达到看似清纯实则让男人心痒的微妙境界,她们拿备胎们练手,练习与男人说话的尺寸拿捏。功夫不负有心人,这些努力的心机girl虽然让女人们讨厌,但确实有不少过上了贵妇生活。当然,这条路竞争激烈,失败概率很高,并不建议轻易模仿。
心机girl在物质上依附男性,诡异的是,她们心理上相当独立。因为只有把“从男人那里捞钱”视为一种冰冷的生意,才能捞到钱。
另外一种则是想靠男人又不想付出努力,找个把自己当女王的老公,自认为耿直girl,还可以对外人描述成“嫁给爱情”呢。老公虽然给不了富贵,但对自己忠心耿耿又能照顾周到,能兜底。有了老公,万事不愁,心理上可安全舒服了。
我时常看到一些咨询者对自身情况的描述是,“职场不顺,想择机进入婚姻”。这就是心理上的“想靠男人”。虽然她们择机进入的婚姻并非是嫁人做少奶,婚后也照样要上班,但心理机制是:在婚姻里,男人退能给我兜底,进能夫贵妻荣,是个依靠。
一个不想依靠任何人的女人,在读研遇到学费短缺时,一定会竭尽全力解决问题。因为这是她将来前途所寄,或者说,那是她所期望的人生的前提。
猎豹移动的创始人傅盛说, “成功的对立面不是失败,而是平庸。”满足于有男人兜底的安全感,满足于本科学位也能找到工作的舒适,都是习惯平庸模式的外在表现。
为什么那么多18岁时站上山巅的人,回首一生时,愕然发现18岁那个夏天是自己人生的巅峰,此后一生碌碌无为又无计可施?
因为他们在一个个关键节点上,没有拼死一搏,没有放下脸面去搏一个未知可能。这些女人想着这一关闯不过去了,择机进入婚姻吧。这些男人想着这一关闯不过去了,一辈子平平淡淡也蛮好。
今日头条的创始人张一鸣说,人能往前跳一步,就只有被逼的,很多东西都是逼出来的。
在18岁以后,还有好多个关键点,都不是那么容易跳过去。这时候,逼一逼自己,或许就成了。
如有具体职业选择疑虑、择偶困境难解,可至我的知识星球提问,我会不定期在圈内回复提问,也会精选部分提问写成公众号长文。由于本人精力有限,每周公众号只推送一篇长文,但是在知识星球内比较频繁回答简明扼要的问题。
最近知识星球内有多起人生选择导致境遇迥然的案例,每个分析都有各有不同,感兴趣可移步知识星球内查阅。
至于女孩子们关心的“颜值评价”、“外地女生在北上广怎么找男友”、“如何跨阶层择偶”、“如何分辨男友实力”、“职业方向选择”、“长久单身的症结”、“骗局分辨”等问题,在圈内会根据各人实际情况深度分析。
苹果手机专用赞赏码点击阅读原文可购买我的新书《找对梯子,没有你够不到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