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70年11月28日),文征明出生了。
这个孩子似乎从一出生就预示着凡事都要比别人慢半拍一般,就是第一声啼哭,也是酝酿了许久才给父母报了一声平安。
2岁不会走路。
6岁仍旧站不稳。
9岁尚口齿不清。
(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
但老爹文林却对这个儿子十分看好,甚至公开说自己的儿子日后成就非凡。
“儿幸晚成,无害也。”——文林
笔者很不清楚文林这份自信来自哪里,但我们不否认他的眼光很准。
11岁那年,文征明能说话了,自此开始读书。
凡植木之性,其本欲舒,其培欲平,其土欲故,其筑欲密。既然已,勿动勿虑,去不复顾……苟有能反是者,则又爱之太恩,忧之太勤,旦视而暮抚,已去而复顾,甚者爪其肤以验其生枯,摇其本以观其疏密,而木之性日以离矣。虽曰爱之,其实害之;虽曰忧之,其实仇之,故不我若也。
最好的教育来不得半点急功近利,唯有找到孩子的兴趣爱好,因材施教,才是最正确的教学方法。
所以林文给文征明找了三个老师。
我们不得不承认,在这一点上,林老爹的眼光依旧很准。
日后,文征明能被人称为一代文宗,“四绝”全才得益于三位老师的悉心教导。
对于学习,他学得很慢,走得也慢。
但他并不在乎。
公元1498年,26岁的文徵明和29岁唐伯虎一起到南京参加乡试。
唐伯虎是一个才华外露的人,比起笨笨的文征明,这样的人无疑是世人眼里的天之骄子。
文征明就显得寒酸了许多,据说,在好友唐伯虎高中的时候,他也在人堆里观看,等人走完了,他才怯怯地凑到了榜单前,盯着斗牛一般的双眼,将榜单完完整整的看了两遍。
那一刻,文征明的心情可想而知,纵然他能看破功名,但毕竟年轻,所以那一夜他失眠了,并写了两句诗。
功名无据频占梦,风土难便苦忆归。
看到这儿,笔者总想给林老爹点个赞,这位伟大的父亲似乎很早就懂得一个道理。
他一如既往的鼓励自己的儿子,他拍着文征明的肩膀说:“子畏之才宜发解,然其轻浮,恐终无成,吾儿他日之远到,非所及也!(唐伯虎虽有才,但为人轻浮,我儿他日所得的成就,不是唐寅能追赶得上的)。
因为在一年后,一切如他所料。
春风得意的唐伯虎进京参加会试,文征明送行。
唐伯虎当然想不到他辉煌的人生在尚未走上顶点的时候就悄然落寞了。
我们当然相信以唐伯虎的才华,根本无需这样,但架不住你有猪一样的队友。
这事最终因无证据,成了一桩莫须有的指控,但可以肯定的是唐伯虎的后半生命运就此改变。
而当初堪称天气预报一般的林文第二年就病逝在温州任上。
文家就此走上了下坡路。
而我们的猪脚也终于撕下了扮猪吃虎的面具,开始走向人生的顶峰。
他虽然走得慢,但目标坚定,毅力超常,当一切水到渠成的时候,全世界似乎都给他让路了。
当时,按照明代官场惯例,官员死在任上,地方会给一些财物作丧葬之用,这笔钱据说不少。
但让所有人没想到的是,对于如此合情合理的收入,文征明选择了谢绝。
他傻么,也许有点,但谁又敢说这不是大愚若愚后的智慧呢?
当时的文征明,还专门写了一封答谢书,大意是:“我的父亲,在贵地做太守,从来没有从公中取过一丝一毫的钱财,不幸因为疾病去世,也算寿终正寝,走得堂堂正正,今天我若接纳了大家的贡献,就是欺负了死去的老父。而且,父亲死得清清白白,我这不肖子岂能不堂堂正正地活下去吗?用死去的亲人来为自己谋利,我不忍为,我就是再没出息,也不会让死去的父亲因为我而在声名上蒙上污点……”
一切的答案似乎在这一刻全都揭晓了,他笨么,或许有,但傻么?
未必。
为此,他开始四处召集有用的人才,苏州自古是文化集聚之地,人才相对较多。
宁王的人来了,他第一个想到的是落魄的唐伯虎。
所以唐伯虎应聘,去了南昌。
几日后,宁王的人来请文征明,给出的条件着实优厚,五险一金,房子分配,企业是国企,周六周日双休。
来人一看好家伙敬酒不吃吃罚酒,就在准备动粗的时,文征明病了。
历史上碰上了大事总有那么几个人病。
曹操要用司马懿,司马懿病了,建文帝要杀叔时,叔叔病了。
聪明如唐伯虎这才知道,自己原来上了海盗船,还好船开得不算远。
他想下船,但宁王不许。
聪明的头脑再一次解救了他,他开始效仿了先辈孙膑。(见孙膑——天才都是装出来的)
装疯卖傻,日日纵酒,过分的时候甚至在大街上裸奔。(佯狂使酒,露其丑秽)
只可惜,那是一个没有相机的时代,否则就靠这张画面,没准世上最贵的画就不是《春树秋香图》了。
如此反复走了个几回,彻底吸引了狗仔队的主意,这下宁王开始担心了。
总不能为了一个唐伯虎这粒老鼠屎坏了一锅粥吧,最终把他打发走了。
唐伯虎因为走得及时,总算是没事。
这事儿在当时广为流传,比起唐伯虎的后知后觉,这个生来笨笨的男人竟走在了前端。
难怪后来唐伯虎要拜文徵明为师。
但这份觉悟来得太迟了。
老天爷似乎预示着什么,唐伯虎的离开似乎给文征明带来的了无尽的好运。
他的人生开始开挂。
就在这一年,他受工部尚书李充嗣的推荐以贡生进京,考试合格,他开始做官了。
这一年,他已经54岁。
多年渴望在这一刻化为了现实,但现实的残酷在于这一切原来并不是那么美好。
没有官身的日子里,他渴望,如今到手了却发现原来的原来,这一切就是这么回事。
原来,围城的外面比里面更好。
退了吧,这里不适合我。
他想退,可吏部并放人。
于是在今后的三年里,他演绎了一道传说,他不停地递交辞职报告,吏部却没打算放人。
大概是他的决心感动了上司,嘉靖五年丙戌(1526年),上头批了他的辞职报告。
得知自己可以离开京城,他兴奋的写道:“独骑羸马出枫宸,回首长安万斛尘。”
看,我终于离开这个鬼地方了,又可以回到青山绿水之中了,哪里才是我的家。
这一年,他的好友祝枝山去世。
但在未来的三十年里,文征明全身心致力于诗文书画,昔日朋友没能做到了,或者做到的,他又重新做了一遍。
一切如当年的林老爹预料的一样。
八十四岁的文征明,已是声誉卓著,号称“文笔遍天下”,购求他的书画者踏破门坎,说他“海宇钦慕,缣素山积”。吴门之风盛极一时。
当年的那个痴笨的孩子,此刻已经走上了人生的巅峰,但他浑然不觉,似乎一如当年那个笨笨的孩子。
这一年,文征明家里没米下锅,只好向好友陈钥借米。
这事儿被前来苏杭诸府治水的御史俞谏知道了,有意帮忙。
临走,俞谏说:“听说你家很贫寒……”
不料,文徵明不等他说完,就打断了他的话:“我并不贫寒。”
俞谏很惊异,指着他所穿的褴褛衣服说:“不贫寒为什么这样破损的还穿呢?”
所求何必那么多呢?
正是这份痴,这份笨,他才年近九十岁时,还孜孜不倦,为人书墓志铭,未待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走得很平静,一如他当年来的那般。
来自: 旧时斜阳 > 《历史的脸谱》 举报
推荐:发原创得奖金,“原创奖励计划”来了! | 举报悬赏令!现金奖励等你拿
下一篇:黄庭坚——一个书写洒脱的男人
猜你喜欢
5条评论
写评论……
隋唐天下07-09 19:47 00
个人很喜欢文征明
隋唐天下07-09 19:46 00
文征明值得敬佩
回复
常有毕夏07-09 15:06 00
文征明在书画造诣极为全面,诗、文、书、画无一不精,人称是"四绝"的全才。这个评价不算高
回复
查看更多评论
被骗多年,唐伯虎的确是被穷死的!
被骗多年,唐伯虎的确是被穷死的!當電影把唐伯虎搞成這樣:在桃花庵的日子,唐伯虎時而快活,時而頹廢,在醉醉醒醒間,他開始信佛,想……
唐寅的落花诗为和作。明弘治十七年(一五O 四)春,沈周撰写落花诗七律十首,除唐寅外。史载唐寅的和作为七律三十首,各种唐寅诗文集的……
唐伯虎书画
唐伯虎书画 pingpu.
大才全才 书画传家三百年的领袖 文徵明(一)
大才全才 书画传家三百年的领袖 文徵明(一) 大才全才 书画传家三百年的领袖 ——文徵明(一)文徵明的书画造诣极为全面,其诗、文、画……
“桃花坞里桃花庵,桃花庵下桃花仙;桃花仙人种桃树,又摘桃花卖酒钱。”“别人笑我太疯癫,我笑他人看不穿;不见五陵豪杰墓,无花无酒……
唐伯虎:风流多少愁多少
唐伯虎是个富二代,在第二个本命年以前,唐伯虎无比狂傲,也无比幸福。在桃花庵的日子,唐伯虎时而快活,时而颓废,在醉醉醒醒间,他开……
唐伯虎:风情多少愁多少,百结愁肠说与谁?进京途中,经好友都穆介绍,唐伯虎结识江阴举人徐经。但上天嫌他的命运还不够多彩,45岁这年……
唐伯虎书画代表作【极品典藏】
唐伯虎《落花诗册》真迹
唐伯虎《落花诗册》真迹。一 落花诗的由来和主要内容唐寅的落花诗为和作。明弘治十七年(一五O 四)春,沈周撰写落花诗七律十首,除唐寅……
旧时斜阳
关注 对话
TA的最新馆藏 (共182篇)
黄庭坚——一个书写洒脱的男人
文征明——一生痴傻也风流
人生有境,物如此,事犹是,人亦然。
卞夫人——许你一世安稳
苏轼——我的美食之路
童年——书摊的味道
喜欢该文的人也喜欢更多
教育界十大公认黄金教育法,每个优秀孩子背后,都离不开这几点!
做对这3件事,让你拥有高质量生活
鬼谷子:真正有本事的人,都懂深交3种人,自然越过越顺!
南宋秦桧第二,不但平反秦桧,还废立皇帝…
想让女人对你念念不忘?学会这些套路比甜言蜜语管用多了,别不懂
(原创)美丽的蔷薇花(一)
【教子有方】为什么我与孩子无法沟通
免费的电影电视剧网站,80万网友推荐,不想充钱看电影,就收了吧
幽默诙谐的内涵笑话段子
神戒网页游戏¥4.4神戒网页神戒全新装备¥4.4神戒全新新版传奇爆率超高¥4.4新版传奇只需要一招,让肺年轻10岁!¥只需要一
关闭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