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标星?soul app公众号,不错过每次好内容—————————————————————————
最短的刚刚开学一周,长点的也只有半个多月而已。
这是一个微妙的时间跨度,让你迅速经历回学校的兴奋,重新见到室友时的喜悦,面对新课表的无奈,以及立下新学期的雄心壮志。
一个在外地读研的朋友说,她回到学校之后一直忙着导师的项目和论文,没什么时间和家里联系。
有一天晚上和妈妈打电话的时候,聊起了之前放假在家时,她们两个人一直在追的一部剧。
因为开学后没什么时间,就弃掉了。
她问她妈那部剧的结局是什么,结果她妈支支吾吾了半天,说她也不知道:
“不知道怎么的,那个视频网站我登录上去时,说我不是会员还是什么的,不让我看了。“
她在那一刻突然意识到,家人也许是最依赖自己的人,却也是最想隐藏这种依赖的人。
实际上想家是一种后知后觉的情绪。
你和家人在机场或者火车站告别,互相安慰着“再有几个月我不就回来了吗”,心里装着的满是重新见到朋友们的激动,以及独自生活的无约束的快乐。
上了飞机,你不会察觉到这一点,你开始计算着第一周的课会不会点名。
回到宿舍,你不会察觉到这一点,你打开电脑和室友开黑,或者和闺蜜一起分享八卦。
自己去食堂,去上晚课,去院组织里开会,你不会察觉到这一点,你逼迫自己要快点回到熟悉的环境里,扮演熟悉的角色。
我家是北方的,过年的时候习惯贴很多乱七八糟的东西,吊钱和春联之类的。
我还记得有一天早上起来,我妈叫我去门外贴福字。
我摆到了门正中的位置给她看,问她贴这里可不可以。
家人这个角色一贯如此,无论是否相聚,永远要做好分别后的打算。
我的身高让我可以轻易贴到一个显眼又舒适的位置,但她的那句话却让我十分自责。
而现在已经出了正月,不知道她自己在家,是否顺利地揭下了那些福字。
尽管牛顿没有就此做出过证明,但我依然相信,“想家”的心态也存在相互作用。你越是想家,家也就越是想你。
因为你怀念的不仅仅是家里的舒适,妈妈做的饭,无限制的休息时间和毫无压力的状态。
你怀念得更多的,是你在家里扮演的角色,是父母给你照顾而你给他们依赖的那种关系。
并不是家人的委屈和“卖惨”让你想家,而是你知道,只有你回到那里,一切才能变得完美起来。
我高中毕业后回学校看老师,其中我的地理老师是一个快60岁的老太太了,一头白发十分精神。
跟她聊天时得知,她儿子现在在国外工作,一直想着回国来,还能照顾她。
“一个大小伙子,不出去闯荡,总想着回来干什么。“
那个时候年轻,觉得有这样开明又朋克的老太太,真是幸福的一家子,也是幸福的小伙子。但是老太太话锋一转,笑着说,
“他最近放假,说要回来一趟。”
刚开始还是嘻嘻哈哈的闲聊,但一说到儿子真的要回来了,她还是止不住的开心,笑容从眼角溢出来。
再酷的人提起家人,也都会温柔起来。
父母嫌儿女嫁不出去,儿女每天看着父母秀恩爱。但这样的故事总是让人上瘾,因为越看越觉得,真是有爱的一家子。
然而这种讨喜的和谐却随着开学和返工之类的事,一下子就破裂掉了。
父母的行踪不再出现在自己的瞬间里,而自己只言片语的信息却成了她们的心头肉。
有一年放假回家,休息了差不多一个多月了,一天晚上突然听到小区里有车子的警报响。当时是夜里一点多,我妈已经睡了。
等她上来时我问她下去干什么,她轻描淡写地回答我说,下去看看是不是咱家的车在响。
然而无论我怎么追问,她都只是敷衍的回答几句,然后甩下一句你快睡吧,就回屋去了。
后来我把这事当作一个段子讲给身边的朋友听,朋友们都觉得“你在你家可真是个外人”。
直到前几天和我妈通话,说最近天气不好,经常下雨,让她开车时小心一点,她才告诉我说,其实我回学校之后她就没怎么开过那辆车了。
她不喜欢开车,本来想的是买回来可以让我学一学,以后出去也方便,但没想到我最后还是选择了去外地工作,所以一直不愿意提起这事。
因为小的时候家里为你安排好了一切,生活、上学、衣食住行甚至未来的车子房子。
但是长大之后他们依然没有停下准备的工作,还在为了你的一切操心。
哪怕那些辛辛苦苦准备的东西最后毫无用处,却也还是会云淡风轻地一笔带过,不愿意给你压力。
你能过你想过的生活,而当你碰壁时,也还有一个地方收留你,告诉你说,没关系,我们为你准备了其他的路,不知道你是否喜欢。
我总还是会喜欢自己选择的路,但那种理直气壮的喜欢和选择,根本原因也许就是家里给到的支持和力量吧。
开学已经一周有余了,大家假期里的生活也互相分享得差不多了。
终于有空想起给家里打个电话,一接通,两边都强装无事的寒暄,其实心里早就翻动个不停了。
只是你意识到身后永远站着人的时候,你迈出的每一步就都带着他们的气味。
走得越远,气味就越是沉淀。
我那个读研的朋友到最后,决定给她妈开通了所有视频网站的自动会员续费,还准备抽空也追一些剧,并按时和家里人讨论。
我昨天给家里打了电话,我妈说一切都好,福字就先留在那里吧,等我回去再说。
偶然间看到高中同学的朋友圈,说地理老师准备退休了,好像被儿子接到了国外生活。
而更多的人在广场和瞬间里不停地说,开学了,我开始想家了怎么办。
也许这并不能构成一个问题,因为想家实在是再正常不过的情绪了。但它依然有一个简单的答案可以应对,那就是给家里打个电话,告诉他们:
再等一等,我就快回去了。
-END-
☻ 编辑/Nothing
文案/Nothing
图片/任铭璧
? 你可能还想看
那些决定孤独终老的人,最后都怎么样了?
点好看你会变得更好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