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所有的观念无非就是波。所以众生是什么?众生只是一个相。
刚才说了众生(注:世界)并不存在,我说的众生是指众生的形式,并不是指众生的内涵,众生没有内涵,因为只有一个生命,就是“顶楼”的那个家伙,就是圣子。所有的众生形式(注:众生相)其实就是一种波。
波在哪里?波有一个特点,叫做无处不在。只要是波,它都是无处不在,但它有一个问题——塌陷(注:量子坍塌)。
什么叫塌陷?有同学说变成相了。科学家说物质具备波粒二象性,物质即是波,又是物质,你观察它,它变成了物质;不观察它,它变成了波。
我告诉大家一个真相,你观察不观察,它都是波。根本不是你观察它,它变成了物质,它还是波。
你观察不观察它,它还是波,根本就没有物质这种东西,从来变不成物质,物质是一种感觉,是一种对波的感觉。
什么叫塌陷?什么叫做相?这就是你在哪儿去感觉这个波,这个波就在哪儿成相。
但并不是这个波成的相;
是“你对这个波的感觉”叫做相。
波还是波,还是无处不在,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说,宇宙众生无处不在。
众生在哪里?你在屋子里面向空中指一个点,这个点上已经有宇宙无数众生穿过了。
关于波成相,我以前用一个最简单的比喻,我们看到的相无非就是感觉,对人来说是五种感觉。
例如有两根天线的老式电视机,老式的电视机具备两根——图像和声音。你把老式的电视机放在屋子的任何一个角落,都能接收声音、图像。那么这些声音和图像到底是在屋子的哪个地方?
这是取决于你把电视机放在哪里,你把电视机放到客厅,节目就在客厅,而节目是由声音、图像组成的。你在哪接收,它就在哪。
2
如果大家明白这点再来想一想,世界在哪里?真的有世界吗?这就是那个接收产生的。所以人体就是一台远程遥控的接收显示器,根本就没有相。
梦外的心灵透过一层一层的意识编织而形成的平台,以这个平台为基础,打造下一层平台,这个一层一层的平台并不是实物,只是一层一层的念头编织而成,宇宙是编程编出来的。
宇宙是我们用念头编织出来的,
一层一层地编,编好一层之后编下一层。
我开个玩笑,在某种意义上欲界众生比色界众生“高级”,为什么?因为欲界众生把色界压到潜意识去了,他是在色界的基础上又分裂一道,又编织一道。
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欲界众生在分裂的路上比色界要走得远,又“升级”了。
色界众生在玩2.0版本,欲界在玩3.0版本,玩到更“高级”的一个级别。他把色界的那种感受不作为它的体验层面,色界是直接对波的感受,色界里面没有玩物质,但它还是玩相。
应该这么说,无色界是玩波,无色界直接玩波不玩相,所以他是无所不在。色界是玩相,当然他也很灵活,为什么?他的相是无处不接收,所以对于色界众生来说,空间没有意义。
为什么空间没有意义?只有在物质这个层次,空间才有意义——一个东西只能在这儿,不能在那儿,只有在物质世界,这么一个玩法才行。
而在色界不是这么玩的,色界有一句话“没有做不到,只有想不到;不怕不存在,只怕不知道”,这就是我在色界体验的一个通俗的说法。
以前我在另一个境界玩的时候,我最需要的是想象力,因为它是一个开放性的世界,是一个空间没有意义的世界,要体验一个东西,不需要拖着两条腿去一个地方,只要知道就可以了。
这就像我分享的长春的陈老爷子的例子。他就是现实中在物质世界肉身是86岁的身体,但是活在色界的一个人。
在他那里没有距离,不管给他看什么东西,加拿大的、美国的、台湾的,不管在哪里,跟距离一点关系都没有,他连照片都不需要。我跟他说:“我想一个东西,让你看”,他就看到了,因为我一想,那个波就在了,他在玩波。
因为这个原因,戴老师说陈老爷子有一点点可惜,因为他的知见上不去,他没有宗教背景,没有看过佛经,没有这些东西。如果他再能拔高一个层次,证到了空性,那就不得了了。他可以玩空,就不玩波了。空是真,而波是有。他在玩的是那个有,不是那个空。波都是在“有”的世界中。
我与陈老爷子的认识和交流,已经让我更深层地明白了我以前的那些体验,到底是怎么一回事。
我曾经举过一个例子是关于我以前的体验的。我回到了小时候住过的一个屋子,那个屋子在现实中已经被拆了。
从物质角度上说,拆就是拆了,你没有办法还原。但是在另一个世界中,拆了的屋子和没拆的屋子都存在,它是波。心感应到了那个波,再透过色界的身体就可以去经验那个屋子,我就可以回到我小时候被拆掉的家。
我在家里面静静地坐上半个小时,看看家里面的布局、沙发,甚至推开门去到阳台上,看到我妈晒衣服的铁丝,铁丝上还有锈,每个细节都可以还原。
3
所以这个世界到底在哪里?它就在波中。
所有的波需不需要一个载体?波在哪儿传播,这个波包括人能看到的5%的可见世界和95%的暗能量、暗物质。
波就是能量,它都在一个地方传播,在什么地方?
它在空性中传播,在真实中传播,
这就是真。
这时候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心灵搭建了这七层目光,这七层目光我们用另外一个比喻,叫做七副眼镜。
当他戴上第一副眼镜的时候,他已经看到的不是真相了,就像我们说的,他已经不清静了。清静就是那个真实,他已经不清静了。那个不清静比起我们物质世界的浑浊程度,那不可比拟的。
很多人如果能体验第一副眼镜看到的世界,那已经把那个当做真实了,非常清静了,只是相对绝对真实来说,他已经不清静了。
但这个时候,他说,“这个世界还有点像天国,不行,我得让它变得更不像”。于是,他戴上了第二副眼镜,大家注意,他的第一副眼镜没有脱,他在第一副眼镜的基础上又戴上了第二副眼镜。
这个时候他看到的是这两副眼镜叠加的效果,他说,“好像有点不大像天国了,但还是会让我想起天国,不行,我不想看到天国”,他又戴上了第三副眼镜、第四副、第五副……心灵就是这样逃离天国的。
《奇迹课程》就说,你想逃离天国的计划从未真正成功过。从头到尾你编了一个谎话,在欺骗你自己:你成功逃离了天国,其实你没有逃离。
一旦你明白这一点,你就明白了《奇迹课程》说让你放下的是什么都没有放下。佛法中有一句话“放下、放下……”当我们把幻当真的时候,我们会认为放下是一种损失、一种舍取。
其实我们什么也没有放下,所以《奇迹课程》问了一句:“放下虚无算放下吗?”放下虚无不算放下。
4
那么我问大家一个问题,如果心灵把这七副眼镜都摘掉会看到什么?有人说什么也没有,不是这样的。
第一,如果说幻相是基于真实产生的,幻相都算有,真实算无吗?如果幻相是由于把真实看花了才产生的,那么看花了都有,看正了会什么都没有吗?绝对不是什么都没有。
第二,这时候会有感觉吗?没有感觉。因为感觉需要动,需要变化,这眼镜都是旋转眼镜,没有旋转,这眼镜是没有感觉的。虽然他没有感觉,但他有觉,只是这时候的觉不叫感觉,叫觉。
第三,感觉和觉有什么区别?感觉需要不断地刺激才能维持,觉不需要。有人说,会看到爱;有人说,会看到恐惧和罪咎。
第四,如果是修佛法的同学,基本上这个问题的答案就是“看到真实了”。修奇迹的就知道了没有看到真实,首先看到的是恐惧和罪疚。
如果没有恐惧和罪咎他戴眼镜干什么?我们反复强调造世界的动机是什么?他闲着无聊吗?他就是有恐惧和罪咎才戴上眼镜。
这个做法小孩子都知道,小孩恐惧的时候把眼睛蒙起来。掩耳盗铃算不算?鸵鸟把头埋起来里算不算?
我记得小时候在电影院里看恐怖片,害怕的时候,我不仅仅要把眼睛蒙起来,还要把耳朵也要堵起来。如果眼睛闭上不够,就把头蒙起来“不要让我看”。
这就是佛法和《奇迹课程》在最了义的地方的唯一区别,只有这一点,我和所有修佛法的人对过答案,佛法中没有提到。这也许是取经的时候没有取过来,也许是B兄就没有说这件事,不管是什么原因,目前在佛法中是我没有看到,谁看到可以告诉我一下。我知道佛法中曾经提到罪咎是假的,但还没有看到佛法提到罪咎的根源问题。
这就是这七副眼镜的原因,每一层眼镜都是来躲避罪咎和恐惧,就是不让我们想起来,但是有一个情况,这就是没有躲成功,虽然这个想法听起来不错,我不想看到天国,要逃离。
这就好像一个人犯罪了,他为了逃避自己的过去,隐姓埋名,改名字、整容,把自己变得面目全非,就是躲嘛,我们现在就是把自己搞得面目全非。所以《奇迹课程》说,我们惧怕看到我们的真相。
换句话说,当心灵以为把真实之境搞丢了,把源头谋害掉的时候;当他以为看到自己不再是谋害源头的那个心灵,看到已经是他幻想出来的某种形式的时候,这样他以为可以成功地逃避罪咎和恐惧。
有位同学说:“他躲了,但他躲不过他的心”,对。所以说白了,这个计划没有成功。也就是当初小我答应他,“跟我走,我绝对让你看不到罪咎和恐惧。”然后,我们开启了几乎是遥遥无期的漫长之旅,一层世界、一层世界地逃。
但现在逃离了吗?我们逃到人间,罪咎和恐惧变成了孤独感、匮乏感和被剥夺感,变成了我们每天生活中的这些故事。
经常有人跟我说,小飞虫,别讲这么多形上的,讲点形下的,贴近生活的。我就是在讲生活啊!我讲的不是生活吗?我讲的就是你的人生。你的人生、你的内心世界就是这一个。因为你没有在这七层世界,你还是在外面的那个“你”。
所以《奇迹课程》讲的圣子的故事是在任何一层世界的你都适合的,圣子的故事就是我们每个人的故事。
我们每造一层故事就是来共鸣,就是来宣泄我们内心的这种挥之不去的分裂感。每层世界都是这样,只是到了人间变化太丰富了,圣子太会玩了。
全世界的奥斯卡奖加起来,颁给圣子都远远不够,圣子天生是戏精、戏王、戏帝。宇宙最厉害的戏帝就是圣子了,太会演了,他能把这种感受在人间演成各种剧本。
每周六上午九点,加入YY直播间(频道号56263608),听小飞虫与你讲解心法《奇迹课程》。
你是那能知能觉的管道
修直我们的路
求道是找共性
创世的目的是让你「忘我」
我们为什么造下一层世界?
身体终极破幻:如何看待疾病
我们都是远程登录的玩家
虫虫特工队
小编:最大的孤单是不允许自己的感受,反正无处可躲,也无需逃,那就躺着别起来。
鸣 谢
姝玲
一校
太阳雨
二校
沙拉
分稿
菁菁
雨轩 / 歆歆然 / 融间
编辑
沙拉
同步
伯恒利之星
感谢您的阅读与分享!
-END-
公众号:acim-j