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3烟纸店故事本该
今年是宫崎骏制作的《龙猫》首映三十周年,这部影片自打公映之后,就让片中拢共出现了四回的主角龙猫,成为了吉卜力工作室的logo,必然出现在之后推出的所有影片的第一个镜头中。
中国电影界的不知哪位大佬眼明心亮,竟然看准这次机会,终于在它首映三十年后拍板儿引进了它的数码高清版,放上院线重映。中国重映版的海报一出街就红回了日本,海报里以国风完美体现了电影的精髓:童真、探险、龙猫宽广柔软如大自然的胸膛。
再次上映后,首日票房就仅次于众所期待《海王》,成为当日的票房亚军,后续更是七天破亿,充分向世人展示了一个三十岁的动画电影仍具有的勃勃生命力。
我身上扛着一个巨艰难的,却还是义无反顾买了电影票,说什么都要去给老爷子还上欠了他许多年的电影票(之一)。
我当时的观影环境实际上非常糟糕,因为身后有一对情侣一直在嘟嘟囔囔,对影片不着边际地评头论足,在影片任何安静的间隙都能听到他们的嗡嗡声,十分影响我的观影体验。但就是在这种恶劣的环境中,我竟然还看哭了两三次,以至于淌着泪红着眼也不好意思扭过头对她们怒目而视。
这部动画到底有什么样神奇的魔力,能让豆瓣上将近六十万名用户给它打出9.1的高分?但同时也有人在豆瓣上问:“这部电影虽然是好看,但9.1的分会不会还是有点虚高?”介于我对这部电影的热爱,我一定要来讲两句,这是一部无论多高分都不会嫌高的作品,因为无论孩童还是成人,无论你何时看它,总能从中汲取最宝贵的希望和快乐,这已经是一部影视作品能承载的最高价值。
2008年久石让首次在日本武道馆举办自己的音乐会,回顾他与宫崎骏动画共同走过的25年,演奏到《散步》的时候,他动用了所有的参演者:所有的管弦乐队,从男低音到女高音,加上少年少女合唱团,以及所有的演唱嘉宾,自己指挥时也雀跃得几乎要跳起来。
歌曲结束时,大屏幕上还播放了一段宫崎骏去美国访问迪士尼和皮克斯的时候,和两个公司的当家人一起用日文和英文合唱这首歌的片段,这大概是老爷子有史以来在镜头前唯一一次开嗓唱歌。我想久石让大概是在表明,这是一首属于所有人的歌。
这就是《龙猫》的开场曲。久石让用最简单跳跃的音符,谱出满满的天真童稚和元气。歌曲一上来,就告诉大家老爷子想通过这部动画传达的信息:“来散步,来散步,我最喜欢散步!我们一起到森林里探险去!去发现树荫下的蜥蜴、睡午觉的蛇、蹦跳的蚱蜢,狐狸和狸猫!”
你有多久对周围的世界缺乏最基本的好奇心了?多久没有注意观察过自己的生活环境了?他希望孩子们看完这部动画,可以重燃对森林对大自然的好奇,到森林里、到乡间的神社中去探险,重新开始了解自己生于斯长于斯的这片土地。
宫崎骏创作《龙猫》的契机,一方面是自己在手握两部大卖的偏西洋奇幻风格的《风之谷》和《天空之城》后,有人问他说:“为什么不能以日本为舞台创作故事呢?”另一方面,是他自己早有的初心:“我一直想做一个可以让大人和孩子一起观赏并对话,也与自己生长的土地相关的动画。”至于真的开始做内容企划时,他想做的还是自己毕生的主题:日本今后与孩子相关的社会问题,关乎环境和教育等等。
他想到了小时候听到过的故事:宫崎县的森林里曾有过一种能长到两米高的山猫。他把这个传说中的山猫,再现为一种会静静站在森林里的有趣的胖妖怪,而且这种妖怪只有孩子纯真的眼睛才能看得到。当年首映前的slogan,老爷子这样写道:“这种奇怪的生物,在日本还存在着,大概~”
熟悉他的观众都知道,他的作品至少有一半都是以“环境问题”作为或明或暗的精神内核,但他更多时候是从人与自然的矛盾下手来展现这个内核,且手法都比较狠,《风之谷》里用王虫、《幽灵公主》里用野猪神、《千与千寻》里用腐烂神/(被污染的)河神……他用大量濒临绝境的鲜活画面警示世人,又用那绝望中仍存的一丝希望抚慰我们的内心。
但《龙猫》却是宫崎骏难得大发善心的,献给世人的一出彻头彻尾的温情童话。他偷偷将一切黑暗因素都隐去,转而用各种翔实有趣的鲜活细节,建构起一个近乎理想的世界,然后用这个童话般的世界对观众循循善诱:你们看,我们人类明明可以与自然和谐相处的,我们何必面对不熟悉的东西就马上心生警惕甚至敌意呢?万一对方是龙猫呢?
故事一开篇,是五月和梅小姐妹俩跟着父亲搬家到乡下,这种开头老爷子在《千与千寻》里也用过一次。但气氛却大相径庭:相对于歪在车后座百般不乐意的千寻,这小姐妹俩简直是兴高采烈,连房子破到像鬼屋也能开心得大笑。
跑起来像一阵风的姐姐五月和总是紧跟姐姐脚步的妹妹梅,姐妹两个都拥有着强烈好奇心和难得的勇气。当帮爸爸打开新家的后门却发现一大群黑乎乎的不明物一哄而散时,她们虽吓到傻眼,但却没有哭着去找爸爸,而是对着空空的房间大声喊起来,以示自己根本不怕。这也是宫崎骏最爱的少女品质,他从不认为少女就应柔弱惹人怜爱,相反他认为少女最珍贵的品质应是勇敢和坚强。
才只有四岁的梅说的最多的一句话就是:“梅根本就不怕!”说来也是,她看到“灰尘精灵”躲去墙缝里,不说吓到跑掉,还敢自己上手去戳,甚至想要活捉一只给姐姐看。隔壁的老奶奶第一次代老爷子说出如何应对这些人类未知精灵的方法:“对它们笑笑就好,它们就不会对你们做坏事的~”
在姐姐上学去后,她先是在自家的庭院里探险,发现了长得奇奇怪怪的小动物,也有足够的耐心和活力一路追着它们跑;见到比自己大上数十倍的庞然大物时,不说害怕,还兴奋到手舞足蹈,敢爬到它的肚子上摸它的鼻子,高高兴兴跟它聊天,最后睡在它的肚子上。
当梅醒来发现再找不到龙猫的时候,爸爸的反应,大概就是宫崎骏所想说的日本的“教育问题”。
当孩子对你说一个天马行空般的故事,身为父母的你会做如何的反应?梅的爸爸不仅没有对梅说什么“胡说,不要说谎”之类的教训,反而告诉她:“你可能是遇到这片森林的守护神了。”还特地带了姐妹俩到神社去,告诉她们很久很久之前树木和人类的友好关系,对着梅说到过的巨型樟树鞠躬致谢,感谢龙猫对梅的照顾。
父亲传递给女儿们的这种对于大自然的亲近感,让两姐妹在下雨天的巴士站,再次遇到了被淋湿的妖怪,并把爸爸的伞借给它,得到了它的回礼——一包树木的种子,由此开始了奇妙的冒险。
接下来的这段充满了对人与自然和谐向往的隐喻,从内容到画面再到配乐,都足令其成为堪被载入电影史册的经典镜头:
经由对大自然善意而获得的树木种子,种在已被人类开发使用的庭院中,初初却无论如何发不出芽来,最终靠森林守护神龙猫的全力祝福,加上小姐妹俩(人类)的共同努力,在明亮的月夜中,在琉璃般声音的《风之甬道》背景乐下,齐齐发芽并迅速长成一棵参天大树,姐妹俩跳上龙猫的胸膛,随着它变成田野中的一阵风,同时也帮深夜伏案工作的父亲吹走盛夏的奥热……
老爷子大抵还是认为大自然对人类是温柔的包容的,甚至人类给予它一点善意,都会令它欣喜不已,且会回以更大的善意。这善意就如同姐姐借给龙猫的那把伞,它对那把伞爱到什么地步?自打拥有之后,几乎随时随地都打着它,无论晴雨。
姐妹俩醒来后,发现庭院中昨夜长成的参天大树虽不见了,但种下的树种却终于发芽,兴奋地大喊:“虽然是个梦,但又不是梦!”虽是孩子话,但却十分值得深思。
整部电影最大的危机点,就是梅因想去医院给病又重了的妈妈送玉米而走丢。只因老奶奶说妈妈只要吃了那颗玉米,身体就立刻会好起来。向来坚韧、仿佛无所畏惧的姐姐因担心妈妈而大哭,小小的少女毅然抱起玉米朝着医院独自奔去。
这段大概隐喻了少年宫崎骏心底的魔障。宫崎骏的妈妈就如同两姐妹的妈妈一样,得的是当年尚无良方治疗的肺结核,并因此去世的。姐姐五月接到医院的电报后,一贯坚强的外表渐渐瓦解至失声痛哭说:“万一妈妈真的死了怎么办?!”大概也是一直藏在老爷子心底的痛哭。
在姐姐最绝望的时候,找到了龙猫帮忙,龙猫帮她叫来了神奇的猫巴士。说实话,相对龙猫,我甚至最爱的是猫巴士。人性化服务到跑过了头还懂往回倒两步。当《龙猫》的主题歌伴着姐妹俩坐在毛绒绒的猫巴士后座摇晃着响起时,对我来说,堪比最强烈的催泪弹,能直击你内心那处最柔软的地方。
这次在大屏幕上重新看这部烂熟于心的影片,还看到几处原本没有注意到的点。宫崎骏和久石让真不愧是相辅相成的事业灵魂伴侣,两人都一样爱在作品中进行自我互文。
两姐妹新搬入的乡下的家,是个东西合璧的房子,前半个欧式洋房的样子,往老了说像是当年《阿尔卑斯山少女》中山上爷爷家的变形,往后说和后面《魔女宅急便》中琪琪的父母家几乎一毛一样;姐妹俩在新家遇到的第一种“怪物”小煤鬼,基本就是《千与千寻》中给锅炉爷爷做苦工的煤炭精灵;梅抱着玉米奋力向前奔跑的样子,也和《悬崖上的金鱼姬》里的波妞在浪尖上的奔跑如出一辙……
趁《龙猫》还在线上,没看过的人赶快去看看吧,万一因为票房好,吉卜力真的把其他的宫崎骏作品挨个儿放到中国院线重映呢,想想就觉得那该是多幸福的一件事啊!冲鸭!宫崎男孩女孩们!
━━━━━━
从小便是电视儿童,因父母的音乐取向,成长的背景音乐除了儿歌外,还是邓丽君和童安格。相较对“颜”的追求,更像一枚音控,因此喜欢已成为活化石的译制片,87版《红楼梦》也更多的在听配音~学传播出身,方言爱好者,对黄金时代港剧的迷恋学会了粤语,但是我最要好的香港朋友,虽住在台湾二十年,发音却还是nl不分,喊我永远喊成lǎnlán。闺蜜说,这名字挺合适我花木兰+刘兰芳的人格气质,所以……大家好,我是爱穿3cm高跟鞋的lanlan,请多多关照。
※ lanlan过往作品:我和春天有个约会 | 一代皇后大玉儿 | 格蕾 | 武则天 | 红楼梦 | 大明宫词 | 和平女士 | 罗女士 | 白娘子 | 十三姨 | 千与千寻 | 哈尔的移动城堡
73烟纸店解忧杂货店
故事收藏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