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蔑视》是一部由让-吕克·戈达尔执导,碧姬·芭铎 / 米歇尔·皮科利 / 杰克·帕兰斯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蔑视》影评(一):《蔑视》记略
安德烈.巴赞说:「电影取代了一个跟我们的愿望更融洽的世界。」《蔑视》讲述的就是关于这个世界的故事。——让-吕克.戈达尔
《蔑视》影评(二):戈达尔很正常的一部电影
rigitte Bardot的美,尤里西斯的无助,弗兰瓷郎的意见,他说:"要有一个好的结尾."但是始终都是一部Jack Palance的黑色电影,电影中的布景和颜色一流,男女主角在房间内的对话,Brigitte Bardot坐在马桶上抽烟,都是影史的经典.深刻影响到王家卫的创作.
看到别的男人对自己的女人有企图,他就想显示下自己的大度,但女人就会想你他妈把我当什么了,拿我当工具来满足你那可怜的自尊心,我真他妹的鄙视你。被女人鄙视的男人收到了极大的打击,他愚蠢地想寻找原因,好像找到了就能解决一样。。被语言束缚了手脚的两个人被迫为了尊严而较量,就像一个不断被两边反弹的求永远稳定不下来。最终男人只能YY自己看到女人的屁股如同尤利西斯看到故乡似曾相识的大海一样。。怪不得玛格丽特·尤瑟纳尔会说"世上最肮脏的,莫过于自尊心"
《蔑视》影评(四):蔑视
此片是戈达尔对爱情较为冷静的思考,用戏中戏的结构来映衬男人与女人对爱情的不同的理解,女人用感觉来体会爱并表达,而男人更看重具体事物本身,就如贯穿始终的交谈,始终不是在一个点上争执而产生冲突,同时翻译为美国导演差之千里的翻译结果来类比这种荒谬及隔阂,又同时用《奥德赛》的故事来暗示悲剧的产生,直到最后女主蔑视并舍弃没有感觉的男主跟随语言完全不通的美国导演出走而死于车祸,是具有戈达尔强烈主观蔑视下的类似尤利西斯的报复,而就像影片中反复引证的“谋杀并不能解决问题”,又把了男女不同的爱情矛盾抛给了每一个观众——你怎么看?
《蔑视》影评(五):一直到死
在梦到的一张大床上,风褪去了
相互看着,一切似乎已不存在
而我,多么想从你的眼睛里找到
睡在你身体里的那些坟上
甚至脸贴着脸就这样睡了
还是说几句话或干点别的什么
我想找到一个入口,不得不……
哎呀,好吗?都是以为爱
我想知道你是不是同样在乎这些
比如说某一点,把你的手给我
迟到的一秒钟就让我们迅速
到了老年,唉,这两个老不正经的
一直到你死,一直到我死
《蔑视》影评(六):“电影取代了一个跟我们的愿望更融洽的世界”。
讨论如何制作电影。
“我看不起你,这就是爱枯死的原因。”
用巴赫的音乐。
又是尤利西斯的故事泛化。
“死亡不是唯一的解决办法。”
长镜头下的海边山景。
女的跟另一个男的走了,死于车祸。
爱的蔑视。
安德烈巴金说过:“电影取代了一个跟我们的愿望更融洽的世界”。
《蔑视》影评(七):谁在乎实验叙事
那天晚上我盯着晚上环贸楼下的水池仿佛歌女塞壬在诱惑我,我多么希望那一刻我能写出一个如此完美的故事。
那段抒情主题曲一出我现在整个人都要horror show了,我不能这样只注重于临场的体验,我总是执迷于“此时此刻”而鄙视文本。
Godard这个蹩脚的颜色实验故事是真的让我看到了Ulysses的傲慢,我当时是多么同情他的儿子,父亲找了十年的路却差点在第一面把他杀了这多么悲剧,可是我自始至终都没有考虑过Ulysses妻子的感受!
我不想把它称作一场互文,这更像是一场文字游戏而缺少什么表达的内容,倒是1963年新浪潮爱情让我惊讶,我觉得我不喜欢这部电影,这大概是我之所以能辩解的理由。
《蔑视》影评(八):短评一种
男女之间可能不存在一种共通的语言。男人总是不理解显而易见的事情,正是他们漫不经心的敷衍、装模作样的大肚淹没了女人的呐喊。女人则总是偏离重点,口不对心。保罗想考验妻子的忠贞,既是出于怀疑,似乎也想让内心的黑暗面得到确证。卡米尔不能容忍被爱的人忽视,被男人的野心挤掉了位置,她变得具有攻击性,怨恨和蔑视。面对妻子的改变,保罗起过复仇的念头,携带手枪也许就是最坏的打算。但正如奥德赛剧本中不断强调的,“杀人唤不回爱”,保罗没有动手,他没有强烈的愿望,也被剥夺了实施暴力的条件。但到最后,悲剧仍然降临在卡米尔和制片人身上,我们不能理解为这是神的审判,就像镜头不断切回的众神雕像所喻指的,不论站在什么样的位置和高度,神也只是冷眼旁观。
《蔑视》影评(九):人性
男人摸了屁股进了隧道大部分只是情欲的宣泄,更多是眷恋家里给他洗白袜子的女人。天下乌鸦一般黑,男人所有的可耻都被一句谚语拐弯抹角的救赎了。而善变的女人呢?自己变心前,所有的是非都会嫁祸于男人。什么是变心?自己的世界观=无能观。靠着男人上位,靠着男人荣华富贵。窃窃私语的时候黯然的叹息我不过是要想要真爱。然去你妈逼的真爱。女人这样的物种至贱而无情。“男人永远被女人领着走”…百分之九十的饮食男女逃不过的宿命。会有例外,这样例外往往是不得已而为之。一旦有这样的机会,殊途同归。
那会儿的人性真是赤裸的描写,感觉还十分迟钝。跟侯麦一样,看的你想扇死这一群臭逼烂婊子。那会儿节奏又是那么慢,拖沓的边角剧情竟只想说一句话道理。废话之多,摄影也无特定亮点,突然袭击的古典音乐配合荒凉的画面更像是惊悚片的桥段,挖人性掘人性死于人性。这或许就是戈达尔。
《蔑视》影评(十):爱与蔑视
房间里的对话特别是台灯边的对话导致米尔最开始的隔阂,而最终的决裂是在上游艇前米尔的一次询问的呼唤,但是保罗却假装漠不在乎,米尔屡屡回头,却看不到她想要的讯号。两人的关系至此已经不可挽回。在船上奥德赛开拍前他们讨论了奥德赛,保罗说他认为奥德赛爱他的妻子而妻子不爱他,米尔反驳说你一定不是这样想的。米尔是爱保罗的,从房间里她感到被保罗伤害后打算报复之后,一直迟迟没有做出什么行动,直到坐游艇回来。米尔要的也许只是保罗的表白和行动,证明他爱她,可是她失望了。她只是为了报复保罗才和杰里在一起,他们甚至连语言都不太通,还有就是墨镜,这个想法来自电影《卡比利亚之夜》,注意到米尔前一次带墨镜是在高台上晒太阳,而她看保罗的时候会摘下墨镜,而和杰里在一起的时候,她一直戴着墨镜,也没有怎么正眼看他,车祸的时候两个人分布在车的两边,如果相爱的人应该会抱在一起吧,我相信直到最后,米尔还是爱着保罗。蔑视的背后依然是无法割舍的爱,但是她又无法做到继续和保罗在一起,而结尾前的车祸,是米尔想要的吗,甚至是她有意安排的吗,我不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