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松物语》是一部由沟口健二执导,长谷川一夫 / 香川京子 / 进藤英太郎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近松物语》观后感(一):他一贯的风格
一贯的日本音乐背景衬托情节的戏剧化,渲染气氛,人物的张力,包括对女性命运的刻画,还有一直在他电影里最终结局的因果,还是很喜欢黑白片的感觉,每次看他的作品好像真的在那个时代,very nice的感觉
《近松物语》观后感(二):阴差阳错
老板娘本来是帮助那个男仆和女仆的,那个女仆爱那个男仆,却被老板凌辱。
但是阴差阳错,老板娘帮助男仆逃跑,两个人路上相爱了。
后来被抓,但老板娘一点也不后悔。“只要我还活着,我就再也离不开你了。”
不知道两个人是否会被钉板子。
本来阴差阳错没有所谓“奸情”的两人的“私奔”,却因为丈夫的逼迫,导致真的出现了“奸情”,而假私奔,也成了真私奔。
女权主义的沟口,每每从女人的角度展开故事,男人总是表现得污浊肮脏,站在道德制高点,定下独一无二的规则。
为爱而死的两人,是令人羡慕的。
第一次看到香川京子的表演,的确不错,跟原节子代表的日本传统温柔女人一样,对家庭,对爱人都无比上心,可却总是得到一个悲伤的结果。
《近松物语》观后感(四):我们可以做的不多
那驾舟投湖的一幕极尽凄美。生死一念间。一刻心死,一刻念生。那幽谧寂清的湖面仿若不知何时会陷入绝境也不知何时绝处逢生的旅途。惴惴前行亦不必畏葸。
在这里,情欲几乎等同于生命力,借与情人的叛逃奔向生的希望。生的意义即挣脱伦常束缚。伦常是生的保障,为安稳寄生,却反生。人在怕自己么?
求生以失败告终,也死得坦荡,比坐而等死好。好弱,人就这么死了,可是好强悍,人要较起真来。
《近松物语》观后感(五):某些场景让我想到了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
1.不怕没好事儿,就怕没好人。这里面闪闪发光的除了男女主人公,还有阿玉和她的叔叔。
2. 武士可能会贫穷,小商人可以一时得势,但转眼间灰飞烟灭。
3.导演是大师,室内的格局和屏风比较显眼,虽然是暴发户的家,因为从事印刷,看来以春的品味还是不错的。
4. 室外的很多场景及画幅比例及配的鼓声,很难不与侯孝贤的《刺客聂隐娘》联系起来。比如两个人在湖面以及山上那个救他们的婆婆家里。就是室内各处的漂亮屏风,也让我有此联想。
5. 茂兵卫是老板那里非常得力的助手,人也厚道本分,可还是会被那个奸猾的小人陷害,而这个小人随时就可以为了点蝇头小利出卖老板,不过这个老板也就只能够依附这样的小人,他本人也是吝啬,不体量下属,畏畏缩缩的。
你们的感情越出了社会的规范,是要受到惩罚的。然而此时,茂兵卫已经不再是那个胆小怕事的装裱工了,他冒险回来,只想要见到自己的爱人。
我从来没见夫人那样开心地笑过,看看茂兵卫,他也是那样安详,没有丝毫惧怕。示众行刑的路上,他们同坐在马上,手紧握在一起。能够同深爱的人共赴黄泉,他们了无遗憾。
究竟是谁将他们推上绝路?吝啬的老板,为富不仁的贵族,见利忘义的哥哥,还是等级严明的封建社会。尔虞我诈的人情俗世,根本不会接纳一对真诚相爱的恋人。
茂兵卫是最底层的手工业者,他一直恋慕着夫人,奈何阶级的阻隔,只能将情感深埋心底。他偷偷地从老爷的账上支钱,数次帮助夫人的娘家摆脱困境。
老爷抢占婢女的丑事败漏,却还怀疑夫人奥三不贞,令她自杀谢罪。这样的家已不能待下去了。茂兵卫畏惧惩罚,决定出逃。两人就这样结伴而行。面对官府的追捕,他们想过自杀。深夜的琵琶湖上,水汽迷蒙,茂兵卫大胆地剖白心迹。得知自己被人深爱,奥三重燃起活下去的渴望:我不想死,我要活下去。
可世界之大,竟没有他二人的容身之地。老爷状告官府,认定他们通奸。身为仆人,茂兵卫的行为还违反了恩义的要求,背叛主人,将要遭到全社会的唾弃。
整部影片萦绕着古典哀婉的悲剧美感,情节关键处响起的能乐,烘托情绪的同时,标识着大和民族的审美底蕴。
很喜欢的一部影片,之前看过,重温一遍,对片中尔虞我诈的人情俗世有更深刻的理解。他们收获爱情,却必须付出失去生命的代价。紧握双手的他们,无怨无悔,对这世界,再无留恋!
《近松物语》观后感(七):那么,我们就一起死了吧
在日本同时代的几位电影大师中,相比于小津安二郎、黑泽明和成濑巳喜男,沟口健二是我比较疏远的,对于他的“长镜头美学”似乎也没有什么特别深的触动。不过,境由心生,或许,今日之心不同昨日之心,对大师的理解也会不同于昨日了罢!于是,《近松物语》。
这是一个男尊女卑、等级森严的世道。有妻室的男人可以公开与妓女调情,可以公然占有下人,但若已婚女子被发现与下人有染,则会双双被处以死刑,如若夫家为担心家丑外扬而有所隐瞒,也是要被抄家流放的。
故事的情节简单得可爱。吝啬好色的以春靠贿赂垄断了日历印刷市场,一毛不拔的他对妻子阿珊娘家的困顿充耳不闻。暗恋阿珊的管家茂兵卫拿了以春的印章,想偷借半袋金子解阿珊的燃眉之急,不料事情败露。不仅如此,他们还被误认为私通而被迫逃亡。最后,他们被抓住了,他们有抹去过去的一切,重新回到社会规则的机会,但他们放弃了,而是双双以爱之名共赴死亡。
说这个故事可爱,是因为整个过程看上去就像是一场闹剧,人物个性如童话故事般的极端而简单,恶便恶得找不到一点可取之处-如以春和他的对手,如苏蒙,如朝廷里的官员,如阿珊的哥哥;善便善得眼里容不下一粒沙子,如阿珊。当然,也并非完全的非黑即白。茂兵卫和父亲和阿珊的母亲内心还是有冲突的,是对子女的爱和对社会规范遵从之间的冲突,最终,茂兵卫的父亲是舐犊之爱取胜,而阿珊的母亲则是社会道德感取胜。有此冲突的还有茂兵卫本人,他是爱阿珊的,但在社会规范的威慑之下,他只能偷偷地、暗暗地爱着她,哪怕阿珊和他被迫逃亡了,他都几次试图离开,不想因此而毁了阿珊。但最终,在阿珊狂热的执着下,奋不顾身地与之飞蛾扑火……
这让我想起渡边淳一的《失乐园》,久木恐怕刚开始的时候,是无论如何也想不到他与凌子的性爱,最终是以在极乐中共赴极乐世界为终结的吧!还有书中提到的,我所喜爱的日本男演员森雅之的父亲有岛五郎和波多野秋子的殉情,以及其他一些惨烈的情爱。
对于日本人的审美观不太了解,但总会浮现出一幅画面,如同日本古装戏剧中的女优,飘摇的烛光下,用金针刺破手指,以鲜血画就那转瞬即逝的樱花,凄艳,凌厉,是一种不能为世俗所容的极致的爱,极致的美,极致,终究,还是太极致了一点!
这是我的第一部“沟口健二”电影,看他的作品,不禁让人联想起小津安二郎的电影,对我个人来说,“小津电影”的魅力在于,它总能带给你安详,平和的心境。
和沟口一样,他们都沉迷于传统的日本本土文化(以现在的眼光来看,可以在此加上“古典”两字)。
但两人的思想观念呢?却完全相反,小津是守旧的,沟口是开放的。(我实在不想用“落后”或者“进步”这样充满意识形态色彩的词)。
回到这部电影本身,影片的画面很美,内景中,沟口利用和式房屋本身的构造特点,几乎全部拍摄的是景深镜头,用以构造画面美感(同时借此分析剧中人物关系)。外景呢?沟口简直就是在以一个高水平的山水画家的标准严格要求自己,结果?不用说了吧!?
其一:命运:剧中人物其实都只是命运的玩物,茂兵卫与主人的妻子本没有什么“男女私情”,却因为一次意外的人生波折,互生情愫,最后却落得个双双殒命的结局。甚至在影片中作为“压迫者”出场的大经师以春也因为此次“不伦事件”,落得个财产充公,自己被流放至荒凉之地的下场。
其二:对主尊仆卑,男足女卑的封建礼教的批判:如果作为主人的大经师(男人)没有自由欺辱仆人阿玉(女人)与妻子(是女人,也是仆人)的权利?(是当时法律赋予的,也是当时的社会习俗赋予的),其实这个悲剧故事就没有发生的可能。
《近松物语》观后感(九):拆解大局观的“噩梦”——记日本电影《近松物语》
富贵商家大经师对夫人奥三的娘家经济困境漠不关心,却暗地里接济家仆阿玉的父母,更对她心怀不轨,威逼利诱,阿玉逼于无奈骗他说已与画师茂兵卫订了婚。
茂兵卫同情奥三的处境,想尽办法为她筹钱,却引来大经师误会两人私通,两人为躲避死刑,落荒而逃,因而发展了一段柔肠百转心缠绵,海水有涯思无畔的真挚不朽的爱情。
所有意图拆散茂兵卫与奥三的盛世虚浮的“良人”们,目的指向端的在于维护自身狭隘卑微的权势利益。
当大经师误认为茂兵卫与奥三于水纹波澜中放逐自尽以殉情之时,要求仆役找到茂兵卫和奥三的骨骸,并将其分开,以把持自身盛名富贵的希冀成全自我的利害关系,将弊害的权衡扩大化达至一己私欲的极限。
茂兵卫父亲令奔赴红尘迢迢路的茂兵卫和奥三躲在后院,却又引发火烧家宅的灼热创痛,令官兵捉捕亦幻亦真一片情天情海的私奔男女,根本目的在于权衡利弊,以希图自身的身家性命不至于被埋葬。
奥三母亲对茂兵卫的充沛的“邪恶”循循善诱,令其一人以自首的方式了解此世今生的恩怨情感,本质的终极在于对恣肆汪洋的充沛情性以严酷的打压和重击,并希望牺牲茂兵卫来斩断世人猥琐偏见对于家族的全盘褫夺和惩戒。
“良人”的思维观念和戕害手段都带有雷霆万钧的严酷性,而承载了孤光和温润要义的性灵之美的人类却不免受到斑驳陆离的屠戮和保守文化精神的蹂躏,然而愤世的波涛尚未交织成可怖的斑斓爱恨,他们的恩怨情仇带有洒脱自适的气质,却因为运命的残酷而无法承载更多生活的内容。
“良人”的道德使命在于使玉垢化,并将自身的卑琐毁侮设定成一个具有挑战性的切实存在,恐惧的不仅是道德运命的陨坠毁损,希图的更是全盘散沙中找到道德救生圈以求自保的功利性盼望。
浮世绘的勾勒连接起凄凄惨惨戚戚跖疣的提及,“良人”的存在不仅刚毅武断而缺乏弹性,更是一种对于自由生命价值基石的造化性屠戮和涉及。他们的道德心理在于存天理灭人欲,更在乎以纲常伦理的杀伐决断毁弃莺歌燕舞的尘世救赎的伏击,私我的欲望本质是道德功利主义与异乎寻常的狭窄性自保主义,并将社会中个人所珍视的痛楚一并抛弃凌虐,把真爱的价值放逐到炫彩斑斓的伊甸园之外。
影片最后的茂兵卫和奥三,超逸平和的态势以赴法场等待屠戮行刑,因为他们理解世间需要以杀伐寂灭来蔑视个体的生存际遇,并以缺乏超越性的指向对于曼珠沙华以规模性的鄙俗面孔痛下杀手。
个性的冥顽,不让世间的泥泞污浊混淆视听是属于异端的权利。
《近松物语》观后感(十):沟口健二
沟口用凝练的叙事手法将一个复杂的故事描述的美并且清晰 他用一个个优雅而古典的镜头描述出一个个小事件 一个个小事件联系在一起拼接成一个矛盾复杂的故事的开头 其中包含了1故事发生背景2人物性格3人物关系4故事脉络5时代的伦理道德 再根据故事已有的矛盾以及人物的性格推动故事的发展(电影的配乐对应着电影的发展)
电影里的人物1自私虚伪物欲的以春他带着官僚主义的肮脏本质2典型的封建女性桑她是嫁进官僚的女人生活在虚伪丈夫的欺辱中3茂兵卫是一个生活在封建之中的犬儒者受封建思想束缚但本质却是一个勇敢善良的人4塔玛是一个自尊聪明的女孩但在时代的洪流中这种美丽的女孩注定会受到封建的欺辱5茂兵卫的同事是一个愚蠢的奴仆耍一些小聪明的愚者
电影讲述的是封建权贵以春对阿玉垂涎已久并进行长期的骚扰,无奈的塔玛只能像善良的茂兵卫求助谎称他们已经订婚,于此同时第二条线里桑的哥哥像以春借钱,桑只好答应,自私的以春对十分妻子吝啬,无奈妻子只好像茂兵卫求助,茂兵卫对桑包有爱慕于是大胆的盗取以春的钱,结果遭同事耍的小聪明,封建思想的束缚让他愚蠢的向老板承认自己的错误,电影脉络和矛盾在此刻全面出现,以春打骂茂兵卫,受助的妻子见状出来帮助茂兵卫,就在两人暧昧关系即将揭晓之时,喜欢茂兵卫的阿玉出来卫茂兵卫开脱,喜欢塔玛的以春勃然大怒,下令责罚茂兵卫,茂兵卫因为爱着以春妻子于是冲破了封建束缚逃出了以春的囚笼,之后塔玛将老板对自己的骚扰告诉妻子,桑在劝告以春无果后选择与茂兵卫一同前去大阪躲避以春的追逼,而以春因为妻子的流言而担惊受怕小心的追寻桑和茂兵卫(值得一提的就是电影前面的通奸男女被钉钉子,当时日本礼教伦理处于十分重要的地位,人们都信奉传统封建的伦理,政府为了束缚人的思想维护统治积极规定了伦理道德致使人们思想受阻,所以伦理道德在当时处于一个禁区,人的自由的权利完全被束缚在伦理道德之中毫无人性可言,封建思想对人的迫害尤为巨大),电影用很短一段镜头叙述了弟弟受到以春妻子钱的过程讽刺了社会的残忍弟弟的自私又十分巧妙的表明桑和茂兵卫已经到达了大阪并且两人的关系产生了很多的谣言两人已经成为了众人矢之的违反伦理道德的偷情男女,电影镜头再次转回两人时两人切切诺诺的在大阪四处躲避,电影60min时两人在封建迫害中准备自杀,自杀前终于大胆的坦露心声这句表白是伟大的哀嚎也是美丽的真情,他们将心中对对方的爱完全表达出来这样含蓄细腻美丽,这是一段悲哀的爱情因为他们站在制度的对立面注定只能走向灭亡,这也是一段伟大的爱情因为真正的爱情可以冲破一切冲破制度的死水冲破封建对人的束缚,在这个封建时代里爱情让他们冲破了制度的死水冲破了虚无的梦魇寻到了真正的生存的意义,因为爱情他们愿意与世界为敌去斗争,这是爱情对人性枷锁的挣裂与解脱,两人在船上飘荡芦苇絮也飘慢慢飘荡就像他们一样,在这样悲哀的时代里命运就像芦苇絮一样浮沉飘荡不定充满了深沉的悲哀意味,两人的感情温柔细腻带着无可抹去的悲哀,茂卫兵想要一人去承受罪过当跛脚的她一路追寻茂卫兵摔倒后茂卫兵心疼的亲吻他脚的那一刻这个悲哀时代这段悲伤的爱情让人实在不得不轻轻喟叹,这是美学美得让人心碎美的让人流泪,当茂兵卫去父亲那里逃避时父爱在封建的制度下也带着深沉的无奈,那一刻茂兵卫显得无比的悲哀他说:父亲,小时候我总是梦想希望能去东京做出一番大事业,没想到真是只是一场梦,这是每伤痕累累的人的独白这是人被社会压迫撕裂扭曲的无助的呓语,小时候都以为未来我们会闪闪发光最后发现自己最终也只能成为制度的牺牲品罢了。他们终于还是被抓了起来,以春官僚主义那些丑恶的利益嘴脸令人生恶。茂兵卫与桑再次重逢时他们再也不愿分离即使在恐怖的封建制度的压迫下他们也可以坦然面对(爱情应当是自私的,当爱需要让对方付出代价,真正的爱一般会选择自己承受痛苦而去放手,可是这部电影里反抗精神与烘托爱情的伟大更为更要所以他们会选择一同赴死)最后他们受到了制度的制裁脸上却带着淡淡的笑意,他们在爱情中永远存在,只留下这个社会其他人生存在一片悲哀的制度的虚无之中。
爱情在制度的压迫下显得悲哀与凄绝,沟口健二的电影美学美得让人窒息带着美好与悲哀,在突出爱情的伟大与美好的同时沟口健二时时刻刻都在提醒与讽刺封建伦理的压迫,整部电影没有一刻喘息的机会因为爱情也因为伦理,虽说结尾的处理不够完美但绝不妨碍这是一部十分了不起的电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