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10-04 02:18: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10篇

  《西鹤一代女》是一部由沟口健二执导,田中绢代 / Tsukie Matsuura / 三船敏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一):坐着滑梯不断下滑的人生

  大概发生仔1700年前后的日本女人一生故事,相应于我国就是清朝已经入关,建都北京了。日本的服饰是不是几千年都没有大的变化,我们要随着朝代更迭进行改换。千鹤的一生就是坐滑梯不断下滑的一生,哪怕看似转机,也都是一个幻象,随时有人踢你一脚,让你下滑的更快。她还是出身非常好的了,应该有出身低微的女人,她们的人生更不敢想象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二):沟口健二的电影语言

  看了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给人的最大印象是,通过慢慢移动镜头诉说一个凄美的故事。

  沟口导演,他仿佛置身其外,以观众角度来收摄场景言语需要很多,眼神表情则是表达方式下人因为偷情而被处死的那一幕,挥刀而下,却把镜头戛然止住。西鹤一家被驱出城市的那个镜头,同样令人难忘触动得了观众才是影像表达的一个目的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三):原来古典女人可以这么美

  女主角偏老,也不怎么美,不过古典女人的气质,很美。其中有一个长镜头,讲女主人公得知爱人死后,精神崩溃,手持利刃狂奔出屋,要自杀。旁边一个妇人紧跟着阻止她。那么惨烈,激荡,但身形姿势美极。让我想起张火丁的戏,举手投足间,称得上是静若处子,动如脱兔。这种气质,需要多年的浸,现代女性,一个个张牙舞爪的,基本上是看不见这种古典美啦。现代男子真是生错了年代,不但错过了一夫多妻制,女人的极美,也看不到了。还好我是个女人,窃喜之。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四):气吞山河女子

  看蔡澜谈日本电影一书,提到田中绢代。感慨……想起了她演的《西鹤一代女》,年少不识愁的天真痴情,转眼化作年老贫病交加,被人讥讽。田中绢代长得并不漂亮,更接近普通女人的长相。如果说阿佳妮的脸是西方式悲剧面孔,那《西鹤一代女》里的田中绢代,便是一副东方式悲剧面孔。老戏骨的美,如能剧或舞踏,是身体裹在和服的繁复约束下的有节制优雅;是不准以物为己喜,谦卑面具下的灵魂煎熬;是年老病衰回望自己芳华少女时代的刹那叹息。 看到照顾她晚年的人,说她只爱演戏,乱七八糟地过了一生,不以为然。在吉永小百合眼中,田中绢代是一个把一生都献给电影的女演员。她说,“她是一个气吞山河的女人,完全迥异于我。”算是告慰我等影迷[心]。田中绢代的爱演戏,表现得最疯魔的无疑是在老版《楢山节考》里,为了逼真,将自己的牙齿敲掉,演那为儿女牺牲自己性命老母亲。 还记得儿时麻麻看有她出演的《望乡》,顺带捎上我,情节全已忘记,只记得好多的哭戏。儿时的我,哪里明白成人世界里的伤感无奈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五):女性主题男性电影

  沟口最具代表性影响力作品,处处都流露着沟口鲜明的logo,女性主题、线性叙事、长镜头、光线雾气运用压抑音乐节奏等等……

  然而,我不认同称电影是女性电影,因为,电影的女主人始终处于被动,只是在每次窘境中保持着一份淡定,显然这来得不合逻辑,而对于女主人公来说,她并没有看得权力,虽然他是叙事主体,但她基本上处于被看的对象,她没有过多的看的权力……

  女主人公的悲剧被娓娓道来,然而悲剧的原因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导演似乎要表达这个主旨,却又模糊不清,因为我们看到的这个弱女子,确实两性关系上有些随便,至少是不够东方道德上的忠贞,这或许和原著有关,原著女主人公是放荡的,所以改编后处理有些悖逆地方,但是整体而言,导演表达的是一种同情,却对社会对女性的歧视并未作出过多谴责,最终的结局是女主人公在领主儿子莫名失踪,从妓女转换成了尼姑,使电影有了几分玄妙,或许也是女主角的自我救赎事实上,女主人公的一生是被动的,她有什么过错呢……

  不得不说,田中绢代曾经多么风靡,然而她演绎该片时已不年轻,于是少女时的角色确实挑战,虽然我们看到了一张老脸,但是她已然很微妙的处理了少女的身段……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六):西鹤的一生

  可怜悲惨的女人

  沟口健二很善良,电影时时给与西鹤以尊严卑微的尊严。

  沟口健二让我想起 关锦鹏

  电影的最后,还是女人帮助女人,尽管卑微。尽管干着不为人待见的工作,尽管做着妓女。

  “我们只能自己帮自己,寻死比活下去更容易

  可是妓女也有尊严。

  好不容易来了一个顾客,还是个用来嘲笑她的老头子

  她落寞得像个疯子一样离开,后面留下的竟是男人们的讥笑声

  导演给了一个善良的结局。而现实中的女人,往往悲惨到死。

  是真善良吗?或许吧,有时候,人活着,就是 生不如死。

  (田中绢代演得还是很好啊。)

  或者,只有佛祖,才会无私的收留她。

  这片子的结尾图片让我想起看过的日本动画电影《死者之书》。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七):像河流一样漫长

  武士的诉衷肠致使放逐城郊

  —歌舞姬时被选为妾生下家族继承人—家族主人离世驱逐回家

  —高级艺伎,被赎前夕赎人者被围捕

  —侍女—妓女身份发现

  —在扇子店和掌柜结为伉俪—扇子店掌柜遇害

  —入寺庙—因作风污秽被寺庙赶出

  —走出寺庙遇侍女时期男仆,男仆因抢人食物被挟持走

  —路边弹唱乞讨,被站街妓女发现纳入

  —街边揽客,昏倒遇母亲,寻子

  —被独子家族劝说去往外省,逃走,

  —寺院服装挨户乞讨

  “那些人,他们都很像”

  “早晨清冷夜色苍白人的生命危在旦夕

  可能如果在大家族没有被赶走就会平静安稳一生?不,因为贵族侍女和武士私通才被人蔑视,如果武士只是默默地看着而不去诉说,可能就好了。

  镜头好漫长

  很多众人画面都很精湛,选妾的长街,伎馆的围捕,想在近处看独子时一旁众人的担心唯唯诺诺或者谨慎、又是尊敬又是指责又是唾弃,众人找她是人影幢幢的画面。

  日本的三弦琴怎么弹,五音怎么唱?

  “你不会一直丑陋,一直年老,一直不幸,你是高贵的艺伎”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八):虬枝清径草生寒,苦泪蜷缩风中泣。

  “只有真实的感情才能带来幸福。”男的被砍头之前对女的留言。

  竹林中那女的为男的死去而哭,快进听起来如同笑。

  日本能乐器总是怪怪的野兽哼叫闷声和女人沙哑拖拉声。

  女的后来被买去当小妾,生了孩子就被赶走。又被父亲卖到妓院。

  妓院老板要让她走,但她没地方去,回家还是被卖,所以留下了。

  街头某弹唱歌女“人不是为了痛苦受罪,我活着不是为了悲伤我的生活可以为它放弃,我已经放弃一切了。”

  最后她还是被某妇人买了,那妇人买她梳头用,因为她光头不想让丈夫知道。妇人因为嫉妒还把她的头发剪掉。妇人的假发被猫叼走,被丈夫发现了。丈夫被小偷袭击而死。女的也只好再次无着落

  她想入佛,当修女,却被某男人玷污,连佛门也进不了了。唉。

  又某男要她,又被打死。

  她只好沦落弹三弦琴乞讨。

  看见自己生的小王储,可是不敢去认,认了也不会被认。

  虬枝清径草生寒,苦泪蜷缩风中泣。

  两个老街头妓女收留了她。

  她也去当流莺,却没人要,一个男人带了她去给了她钱,却没要她就让她走。

  看着庙里的罗汉,把它们想象成男人。

  小王储当了国王,找到她,供养她,却不让她接近,说是怕丑闻,她只好出走,家家求夜宿,被拒。

  类似《松子被嫌弃的一生》的悲哀的女人。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九):唯有皈依宗教

  这部片子我很想论述的是主题,关于长镜头我已经论述过了。

  西鹤一代女很多人认为是想表达个性自由以及批判封建礼教,但我更觉得是一种人世无常身不由己体现。不管在哪个时代,都会有强迫以及强权东西,只不过是换了个幌子出来招摇撞骗,这些都是变相的重复。片子给我的直观感受并不是“残菊物语”那种封建体制下的悲凉,也不是“浪华悲歌”里面的那种个性自由——这些无疑都太过断章取义,没有结合整个片子去理解体会

  片子通过描述西鹤的八段经历去表现一种戏剧人生,表现身不由己的无常,而人事均属于无常的范畴内,在时代背景下是一种必然,但于整个人生内便是无常。百态人生就像佛像一样可笑,这是老妓女们口中说出来的。毕竟佛像也是由人造出来的,他们不过也就是一个人的投影。在人生经历了起落,极度欢喜几度悲凉后,西鹤便选择皈依了佛门。年轻时她有机会这样做,太生活的戏剧化让她重新投进人生的戏剧旋窝中。我真不明白那些断章取义说这部片子纯粹是批判封建礼教的人是怎样想的,只能说他们体会得不够深入,体现不了影像所表达的感情

  沟口健二与小津安二郎的区别在于,前者生活极具戏剧化,让人觉得过于非生活,有点不可信。而后者是遵循生活,平平述说。两者都有其好处坏处。沟口健二的更像一部小说、戏剧,小津的更像生活。但前者体现了人生的戏剧性以及不可控性,后者更多的是秉承了川端康成的美学概念

  人事人生的无常,也只好以皈依宗教才能逃避这样的悲观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十):天涯沦落人

  看完了沟口健二的西鹤一代女。太悲伤了。

  比如阿春去了吉原,骄傲地推开客人的钱,斜了那人一眼,说“我可不是乞丐”,结果被龟公威胁。她一脸哀戚,倚墙而泣,只得咽下眼泪转身求人。

  再如她从吉原回来,面容惨淡,独独投钱给三味弦的卖唱者,也许是在有预感将来她也会有流落街头的一天吧。

  好不容易嫁得良人,从心底喜悦欢笑,孰料对方横死。抚尸痛哭,幸福是如此脆弱

  最后,年老色衰,沦为流莺,竟被恩客羞辱:“谁想要这样的老女人啊!”开始她默默听着,满脸羞愧。而后扯下头巾,张牙舞爪对着男人们做鬼脸。尊严自持已碎,恐怕心中的苦已经溢满,眼泪也已流干了吧。

  但是走进庙里,看到罗汉塑像,面容依稀初恋的爱人,忍不住抿嘴低眉轻笑。如果当初殉情而去,也未尝不幸!

  从出生就被抱离身边的儿子长大了,目不斜视地从她身边走过,甚至不肯看她一眼。短短一段廊下之路后,是母子情分终结,她知道这一点,因此不顾颜面奋力呼喊

  锦灰堆里的余烬终于彻底熄灭了。心如已灰之木,身似不系之舟。就这样如飘萍一般,等待不知何日到来的终结。

  白居易作琵琶行,从五陵年少争缠头到天涯沦落人,娓娓道来亦不过一曲歌行的长度。那接二连三的不幸如促弦弦转急,教人回不过神来防备。可还记得阿春初登场时头戴纬纱斗笠,娇俏立于屋中,看着跪在院里爱慕者,婉转矜持地说:“我为什么要接受你这样身份低下者的爱情呢?”那时她如疾风骤雨前的花枝,不求无价宝,惟愿有情郎。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西鹤一代女》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