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丽丝》是一部由杨·史云梅耶执导,Kristýna Kohoutová主演的一部动画 / 奇幻 / 惊悚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爱丽丝》观后感(一):GOOO激发创造性OOOD
在复杂的成人世界中向往童年的美好和自由而生的作品,这是作者留下的明显痕迹。整个片子没有剧情却有丰富的视觉效果和接连不断的未知。看完后让我迫切希望得到无限的想象,可是成年的想象空间有限。产生一种依恋童年的感觉,不可再得的一个优势——童年的天马行空,思路最为活跃的时期。在我的童年时期却没看过这种片子,深感遗憾!这反映出小到一个家庭,大到一个国家,对孩童的教育问题,文化环境对孩子想象力和创造力的成长真的太重要了。
《爱丽丝》观后感(二):Neco z Alenky
什么都吃的小女孩,少女的红唇(极易让人联想到《洛丽塔》的开头一段,亨伯特(纳博科夫)对于L-O-L-I-T-A发音的细致刻画,史云梅耶是纳氏同好亦未可知),大体遵循原著,具体处有所改编,将仙境的开阔场所转移至封闭空间,将树洞转化为电梯,富于现代性,原著里兔子吩咐壁虎比尔从抽屉里取出的是手套,此处变为剪刀,因而红心皇后的“off with his head”成为可能;帽匠与三月兔是史云梅耶喜爱的木偶戏,三月兔的眼睛脱线、发条停止伴随着朽坏与循环;开头爱丽丝说:“……你们必须闭上眼睛,否则,你们什么也看不到。”也许是到闭上眼睛的时候了。
《爱丽丝》观后感(三):爱丽丝
一日,小女孩爱丽丝(Kristýna Kohoutová 饰)在自己的房间玩耍,一只兔子闯入了她的玻璃橱柜,神色慌张地更衣赶路,爱丽丝跟随这只奇怪的兔子爬进抽屉,很快便从一个大水桶里掉入了另一个世界。然而,这并不是我们从童话里熟知的那个爱丽丝仙境,兔子肚子里竟然填满了木屑,需要吃木屑补充能量,它还有一把专门用来砍头的大剪刀;鱼缸里的鱼骨头会咬人;袜子虫长着假牙钻来钻去……这里的一切与其说是奇幻,不如说是诡怪,甚至有些残酷和肮脏。面对着预料之外的种种威胁,爱丽丝在“仙境”中探索前行,她最终将走到哪里,又将遇到些什么?同时她也在好奇,这个世界和自己的房间,究竟哪个才是现实,哪个才是“仙境”……
《爱丽丝》观后感(四):诡异的爱丽丝
喜欢这个版本的爱丽丝,没有了童话般的梦幻,只剩下残酷的现实,填满了木屑的残暴兔子,无意识的木偶,乱砍人的红桃王后,四处散落的标本骨头,也许是现代生活的压抑,更让人喜欢这种超现实手法的描绘,不否认会带来一丝不解,却并不影响这是部好影片的事实。一部动画,却看出了比恐怖片更深的惊悚,特写的旁白红唇,若有似无的背景音乐,小萝莉的无表情面部,时刻都在提醒着你这并不是一部正常的动画,但是也许这并不影响小孩的观看,从儿童世界的不同视角,会说话的木偶,会移动的纸牌,会变成毛毛虫的袜子,都是那么的新奇有趣,成人角度的恐怖并不是孩子的重点,那些骨头标本,猪形怪婴也只是有趣的一部分而已,不正是儿童的天马行空才成就了这部电影吗?在3D科幻大片横行的时代,翻看一下将近30年前的电影,体会那无声的氛围,慢节奏的恐惧,不也是极好的吗?
《爱丽丝》观后感(五):一只乌鸦为什么会像一张写字台呢?
几个喜欢的场景
变成巨人爱丽丝时,掉下的眼泪把房间差点淹没,老鼠顺着眼泪河爬到了爱丽丝头顶,在她头上笃笃笃打木桩,放小石子,爱丽丝都没打扰它没把它赶走,后来准备点燃她的头发来烧一顿晚餐,爱丽丝才把她倒回河里,心想:这样做就太过分了!
被兔子先生关在房间里,蛋壳里孵化出只有头和黄色浆糊的兽类骨骼,长满钉子的面包,跳动的袋子里一块深红五花肉爬上桌子钻进茶壶里,打开一罐仿佛要炸开的罐头,里面爬出密密麻麻的黑色昆虫,最后在吃力的拧罐头盖子中找到了钥匙,爱丽丝把湿漉漉的钥匙从罐头里掏出来的时候还不忘拿进嘴里吮吸,被怪味忍不住打了个哆嗦
在放着针线盘的小屋子里,地板上都是大大小小的被袜子虫钻出来的洞,那些袜子虫充满了气长长的蠕动在各个洞之间,爱丽丝拔抽屉,把把手拔下来了,有两只袜子虫吓得瘪掉了,爱丽丝没有视而不见立马起身去继续开抽屉,而是用嘴把袜子吹满气放回洞边,让它们重获新生(-^O^-)
喝下午茶,“需要干净的茶杯”帽匠不停的喝茶换位置 ,把怀表从茶壶里捞出来,帮眼睛耷拉着停滞住的三月兔拧发条,上了发条的三月兔忙着在怀表里涂抹奶油,然后挂到帽匠身上。周而复始,茶杯里满是一圈一圈棕褐色的茶渍,这时茶壶里钻出一只长长的毛绒动物把茶杯舔舐得干干净净,咻地一下又滑进了茶壶。
如果你不闭上眼睛,你就看不到这些。
《爱丽丝》观后感(六):成人版爱丽丝
如果其他版本的爱丽丝是儿童版的话,这部电影给我的感觉就是成人版的爱丽丝,或者说长大了的爱丽丝。
儿童版的爱丽丝去到了一个广阔无垠的神奇仙境,成人版的爱丽丝被困在了一座脏兮兮的房子里;儿童版的爱丽丝看到了很多奇异可爱的动物,成人版的爱丽丝看到了许多标本、骨骸;儿童版的爱丽丝在仙境遇到很多前所未见的东西,成人版的爱丽丝遇到很多经常见到的东西,毛毛虫都是袜子变的;儿童版的爱丽丝吃下蘑菇,自己变大变小,成人版的爱丽丝吃下蘑菇,发现自己没变,是周围东西变大变小了。
影片结尾,成人版爱丽丝拒绝照书本认罪,她摇着的头变成许多个,“砍下她的头!”“哪一个?”然后爱丽丝从噩梦中醒来,她没有找到穿礼服的兔子,却找到了一把剪刀。爱丽丝心里想,他又像往常一样迟到了,我要砍下他的头。
哦,原来,长大后的爱丽丝变成了红桃皇后呀。
纯属个人感受,写下这些是因为这部电影让我想起了很久以前看到过的一句话:
爱丽丝长大了,三月兔消失了。
影片中的三月兔没有消失,疯帽子也没有,一切似乎还是那样,只是一切又似乎都变了样。
回到电影开头,想要自己翻看大人手中书本的爱丽丝被粗暴地打了手,于是爱丽丝说:你们现在会看到一部电影,是为儿童制作的,或许吧。。。。但我差点忘了,你们必须闭上眼睛,否则,你们什么也看不到。
片
看过
半年余
想写评论
不知怎下笔
史氏难得长片
极乐同盟那自不必说
树婴和浮士德撇下不管
爱丽丝就可以说是数一数二
我这样说当然有朋友不肯信服
因为史云梅耶先生的片子太文艺
一般从黏土堆子里爬出来的青年们
任哪位看史云梅耶长片都有不同主张
虽然想说尽量争取不要泄底但事实是无底可泄
如果导演在拍电影时看了三次剧本那么这导演就完蛋了
也可以从以往的片子中预见到让大师忠于原著有多么不靠谱
开场的兔子本身就是具需要狂吃木屑补充能量的标本死皮
萝莉乘电梯去奇幻国途中看到的也尽是骸骨和浸泡标本
永远都会被拧掉的把手和老是要钥匙的门
因此将此片划入邪典我绝对赞成
影片临近结尾时的物品串场
将之前所有画面悉数解说
没有一点点的拖泥带水
这分明是荣格在释梦
如果让我下个结语
希望那萝莉红唇
冷静地这样说
这是部神作
改编精髓
是什么
是爱
赞
=================================================
=================================================
注:这评论并没有调侃宝塔诗的意思,因为我经常在爱猫俱乐部小组发言,每次都是宝塔形状或者齐句,就有人给我豆邮,问那格式是什么。我:您读过鲁迅先生散文诗全集最后的那篇【兵|成城|大将军|威风凛凛|处处有精神……】么。其实我写的(再重申)并不是宝塔诗,只是每句逐字加字最后再逐字减字而已:这格式里面非但没有“七”的限制,反而还要往回缩,而且还不合韵,行家一看,该要贻笑大方了吧。
《爱丽丝》观后感(八):梦境操控者——爱丽丝
明天要去看《爱丽丝——镜中奇遇》,恶补早就想看的《爱丽丝1988》,记下感想~
半定格拍摄,爱丽丝多数采用实拍,其它形象为定格。定格的抽帧感,加强了动物们动态的诡异。
爱丽丝作为唯一一个真实的人物在影片开始前便提醒观众:“闭着眼睛观看,不然什么也看不到。”
这在明显是一句反话,因为梦境也是反的,以此来预示着荒诞一切的开始。
为什么说爱丽丝作为唯一一个真实的人物?除了爱丽丝,还有两个类似人类的“人”:
一个是学人类婴儿哭声的猪;另一个是开篇出现的姐姐。而姐姐更像一个傀儡。姐姐与爱丽丝一同坐在湖边,相比爱丽丝扔石子的动,姐姐一直处于静止的状态,甚至连翻开的书页也纹丝不动,直到爱丽丝扔完石子,姐姐依然静止,爱丽丝忍不住去翻姐姐的书,这时候导演给的是一个切头的画幅,姐姐是没有头的,只是动作僵硬的打了一下爱丽丝的手。被打手的爱丽丝眼神幽怨,本该转向湖边或者看向姐姐的方位,可是却突然转头看向第三方的观众,直勾勾地注视着镜头。开始一直奇怪为什么《爱丽丝》这种童话会标注惊悚类,看到这里诡异的气息立刻浮现上来,这个手法也奠定了片子惊悚的基调。
接着我们来到爱丽丝的房间,镜头一一扫过房间的每一个角落,仔细的介绍了房间里各种奇奇怪怪的物品,为后面这些物品的出现埋下伏笔:吃完的苹果核,散落的积木,坏掉的旧玩具,墨水瓶子,放着奶酪的老鼠夹等,这些东西都散发着破败的气息,没有一点小孩子的鲜明色彩,最后落到两个洋娃娃身上,这两个娃娃和爱丽丝与姐姐长得一模一样,粉裙娃娃脸部特写,裙摆上放着的石子特写,暗示着这个娃娃便是爱丽丝变小之后的样子。
爱丽丝跟第一个场景(湖边)一样,百无聊赖扔着石子,干枯乏味的生活立即呈现出来。
片中的爱丽丝完全是个真小孩模样,在这个旖旎的梦中,一切开始变得毫无逻辑,随性而来:爱丽丝不断的喝墨水,吃饼干,这饼干可以变大,有时也可以变小,想怎样就怎样,你们都管不着。这里的一切都像走进了一个圈套,大家都在不断的重复:兔子先生不断的说着“哎呀呀,哎呀呀,这次要迟到了。”不断的掏出肚皮里的怀表;帽匠和三月兔不断喝着下午茶;红桃皇后不断的叫喧着要砍掉谁谁谁的头;爱丽丝不断的变大变小……
这些不断的重复,像爱丽丝往湖水里,往咖啡杯里不断扔着石子,一次又一次枯燥而让人厌烦。
这里的红心皇后就像高高在上的掌权者,无能而戾气,用一次次看人家的头苍白的巩固着自己的威严,然而并没有什么用……砍了头的士兵继续打斗着,砍了头的帽匠和三月兔换个头继续斗地主~
而红心皇后的国王,更是无知装公知(好像一些知乎用户),硬搬法律,照本宣科得疲惫不堪,让爱丽丝认错,爱丽丝不认错了他便没了法子,只得恼羞成怒跟着老婆一起嚷嚷着“砍她的头!砍她的头!“
兔子先生的剪刀咔咔的响,爱丽丝的头变成了帽匠的头,三月兔的头,各种动物的头,砍来砍去到底砍谁的头?
爱丽丝梦醒了,躺在自己房间的地板上,睁眼看来这是一场梦,这真是梦吗?爱丽丝走到兔子先生的玻璃窗,兔子先生不见了,地上的玻璃碎了一片,跟梦境的开始一样。你以为是《盗梦空间》吗?不,爱丽丝拿起兔子先生砍头的剪刀,意味不明的说着“他又迟到了,我要砍他的头。”
联合剧情中不断切入的嘴唇旁白,爱丽丝讲完了整个故事,连其他动物的声音都是她模仿的。
原来这场梦境,爱丽丝才是高高在上的操控者,作为唯一的人类有无限的权利,爱丽丝便是红心皇后。
《爱丽丝》观后感(九):进入成人世界的孩童
爱丽丝女王和孩童爱丽丝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人的两面,只是看她选择让哪一面帮自己做出抉择而已。
让孩童毫无防备地进入成人世界,会发生什么?
片头,爱丽丝百无聊赖地在扔石头,打发了无趣的石头,打发了无趣的时间。
不料,玻璃匣里的玩具兔活了过来,钻进了抽屉里。爱丽丝也想进入抽屉,但是却把抽屉把手拔了出来。
爱丽丝无法像兔子那样打开抽屉,意味着她没有掌握进入成年世界的方法和资格,只得另辟独蹊,用小拇指打开抽屉,挤进了成人世界。
此后,爱丽丝又遇见了许多抽屉,并从一开始地硬拔,变成了懂得在抽出把手后用剪刀打开抽屉。纵观全片可知,剪刀的真正主人是女王,用剪刀行刑的是兔子,显然,剪刀象征着权力。而爱丽丝懂得用剪刀开抽屉,意味着她学会了借用成年人的权力工具来达到自己的目的。
第一次打开抽屉后,好奇的爱丽丝被圆规扎伤了手,这是她第一次受到了来自成人世界的伤害,这像是一种代价,又像是一个警告。但爱丽丝仍然紧跟兔子的脚步,爬过了三角尺铺成的狭隘地道,进入了奇境。这一过程不正像孩童需要通过学习和考试这座狭窄的独木桥才能到达成人世界的彼岸吗?
进入成人世界后,爱丽丝发现兔子和其他人都由木屑组成,把木屑吃下去,又漏出来,他们反复咀嚼着无味无营养的东西度过一生,最后这些东西也组成了自己本身。而一开始吃木屑会吐出来的爱丽丝也在袜子毛毛虫的指点下学会了吃木头蘑菇,发现了自己吃一口就会变小,能更好融入兔子的世界中。这意味着孩童认识到了被同化的好处,学会为了同化而吃无味的东西,进一步受到成人世界的影响。
在又一次被兔子拒之门外后,爱丽丝哭出了泪海,遇到了一只拖着箱子的小老鼠。爱丽丝对于老鼠无声的纵容,使得老鼠在自己的头上点火,逼得爱丽丝忍无可忍地把它掀翻在水中。这是爱丽丝第一次从受害者变成施暴者。而老鼠因为伤害了爱丽丝失去了一锅食物,最后又为了奶酪而死在了老鼠夹上。可谓人为财死,鼠为食亡。
在泪海中变小的爱丽丝也变成了体内塞着木屑的布娃娃,她仍然没有放弃追随兔子的脚步,希望它等等自己,但兔子却一直追随着女王的脚步,被时钟所驱使,从不停下步伐等待孩童,孩童一遍遍的呼唤,得到的都是无视和伤害。
只有在兔子需要爱丽丝把剪刀递给自己时,才注意到了爱丽丝的存在,但是却叫错了她的名字,孩童就在这时意识到了自己竟然没有权力工具重要,感情上备受打击,这比手受伤了更让爱丽丝难过,以至于她拒绝帮助兔子,结果就遭到了兔子和骨架动物们的袭击,相互报复的双方两败俱伤。
此后,爱丽丝还遇见了木偶和发条兔,他们一个被提绳操控,一个被发条操控,过着按部就班的生活,挂着同样的表,重复做同一件荒谬绝伦的事情,即使被换了头也无法影响到他们的行动。
所以,老鼠和兔子都代表着成人世界的追名逐利者,只不过一个在找食物(财富),另一个在找剪刀(权力),本质上并无不同。而木偶和发条兔,则代表了没有生活目标的成年人,他们忙忙碌碌,按着时间表做着同样的事情,为了打发时间而遵循时间表而活,变成了时间和生命的奴隶却不自知,没有比这更可悲又可笑的事情了。
而成年人的世界,大部分就由这两种人组成。
在一次次地被拒绝、伤害,见识了成人世界的疯狂、荒诞、虚妄,体会到了权力的力量和残忍后,梦中的爱丽丝彻底崩溃了,她拒绝认罪,拒绝被同化,在强烈的感情波动中醒了过来。
本以为回到了孩童世界的爱丽丝,发现玻璃匣仍然是破碎的,她也顺利地打开了玻璃匣子中的抽屉,取出了一把剪刀,并打算用它砍下迟到兔子的头。
此时的爱丽丝不但拥有了权力,还懂得运用权力伤害他人,逼迫他人遵守规则,从而避免被他人伤害。
她彻底被成人世界同化了。
原来,爱丽丝女王和孩童爱丽丝自始至终都是同一个人的两面,只是看她选择让哪一面帮自己做出抉择而已。
在梦境中,孩童爱丽丝看到了成人世界赤裸到露骨的一面,但她拒绝认罪,拒绝被同化;在现实中,她看不到赤裸的兔子,却已经不再是孩童爱丽丝,而变成了爱丽丝女王,打算用剪刀去杀掉兔子。
何者为梦?何者为现实?梦又未尝不是现实,现实又未尝不是梦。
在梦境中历险后,爱丽丝选择了成为女王,因为她意识到:在这个世界,如果你不残忍地伤害别人,你就会被他人伤害。
被同化,还是被砍头?如此简单的选择题,就连孩童也能轻易做出“成人”的选择。
值得注意的一点是,片中说出所有台词的人一直是爱丽丝,意味着她可能成为任何一种成年人的形态,也有可能是所有成年人类型的综合体。毕竟,片头的爱丽丝不也像发条兔一样,在做出毫无意义的举动(扔石头)打发时间吗?
史云梅耶的厉害之处在于,他拒绝被像爱丽丝一样被世界同化,但又不想被女王“砍头”,就把自己对于权力和社会规则的嘲讽巧妙地藏在了这部讨论“同化”的童话电影里。既表明了态度,又避免了追名逐利者轻易发现自己被史云梅耶狠狠嘲弄了一把,真是个天才!
简直就像《皇帝的新衣》里那个说实话的孩子长大了,懂得把实话藏进童话故事里,教育其他的孩子如何既说实话,又保证自己的安全。
想要做到这一点,需要一颗赤子之心,也需要一双看透人世的识人慧眼,还需要耐得住不被大部分人理解的寂寞,拍出一部部极需耐心的定格动画电影,将自己的态度和经验传递下去。
抱着可怜又可爱的孩童爱丽丝,我彻底沦陷为史云梅耶的粉丝。
《爱丽丝》观后感(十):这才是原版的《爱丽丝梦游仙境》
《爱丽丝》
故事开始于一个晴朗的午后,一个身穿粉色蕾丝边裙的金发女孩(萝莉),正把堆在裙上的石块一颗颗机械的扔到河水里,她身边坐着一位女人,貌似是女孩的姐姐,女孩扔完石子,忍不住的去翻姐姐膝盖上的书,被姐姐动作僵硬的打了一下手,被打手的女孩眼神幽怨的看向屏幕前的观众,直勾勾的注视镜头,说了一句,“Ailce thought to herself”,我们知道这个女孩正是本故事的女主角爱丽丝,阴暗的黑童话正式开始。
在一个阴暗的房间内,吃完的苹果核散落在地,各种动物的标本,满当当的罐头,狼和兔子的挂画,坏掉的玩具,一股破败感充斥着整个房间。爱丽丝向茶杯扔着石子,屋内有一个长相酷似爱丽丝的洋娃娃,旁边还坐着变成洋娃娃的姐姐,膝头敞着那本书。突然,一声怪响引起了爱丽丝的注意。一只用标本做成的兔子活了过来,它拔出钉子,用兔牙咬断,尔后穿上了藏在抽屉内的礼服,戴上礼帽,用剪刀剪碎玻璃走了出来,爱丽丝在一旁观望。
兔子先生从胸口掏出怀表,舔舐了上面的木屑,用爱丽丝的声音说到:__oh dear dear ,I should be late____
兔子先生往前爬,房间变成荒野,它跳进荒野中的一个巨型书桌的抽屉内,爱丽丝紧随其后,用尽全身力气拉抽屉,却把把手拔了下来,她只好用手指抠开。爱丽丝像兔子先生一样钻进抽屉内,许多巨大的三角尺铺在通道上,爱丽丝来到了地窖一般的诡异房间,透过木栏看到了兔子先生正在大口的吃着木屑,木屑却不断从它腹部漏出。兔子先生看了一眼怀表,疯狂的逃到杂物后去了,爱丽丝进入房间去寻找兔子先生,不料被钉钯击中,掉入了一个没有门的电梯内(像原著中的兔子洞),电梯嘎吱作响,不停下降。爱丽丝面前出现了层层的木架,木架间隙间上摆满了破旧的玩具,诡异的罐头,死去动物的骨头和标本,突然,爱丽丝猛然下坠,掉落在一个充满枯枝败叶的房间内,她爬下叶堆想打开房门,兔子先生从落叶露了一脸,随后慌忙的钻了进去,爱丽丝想拨开枯叶,可在此期间,叶堆中出现了一个抽屉,将所有叶子吸了进去,随后合上,爱丽丝像之前一样打开了抽屉,在里面发现了一把指甲盖大小的钥匙,而身后房门的右下方则有一个刚好匹配小钥匙的小门,打开后发现了一个纸板排列成的小花园,里面传来鸟鸣声,兔子先生再次经过,拿出了怀表舔了舔,说了一句___她会砍掉我的头的,表情惊讶的跑走了,爱丽丝锁上了小门,回到桌前,正打算合上抽屉,一瓶墨水滚了出来,她好奇的吮吸一指头,感觉口感清凉,便一口饮尽,爱丽丝一下子缩小了,变成方才出现在房间的小洋娃娃,她一脸诧异,又仿佛想到了什么,径直朝小门走去,可门是锁上的,而钥匙则在高高的桌上,正苦恼时抽屉突然吐出一块饼干,爱丽丝大嚼一口,一下子变的巨大顶到天花板,她即刻拿起钥匙,开了小门,花园变成了海边,爱丽丝伸手想捉住纸板前的兔子先生,兔子先生用船桨狠狠的敲了爱丽丝的手(爱丽丝翻书被打手的细节),尔后逃走,爱丽丝无助的砸门,然后哭了起来,泪水不断涌出,像河流一样的水流开始渐渐充满房间。爱丽丝很快就被水淹没,不知所措了。突然,有一只穿水手的老鼠绑着一个宝箱游了过来,老鼠得救似的爬上了爱丽丝的金发上,从容的生起了火,做上了饭,爱丽丝忍无可忍,一头潜入水中,老鼠落荒而逃,此时兔子先生划了过来,留下一盘饼干便划走了。爱丽丝咬了一口饼干,又变成洋娃娃漂在水面上,一个桌子从远处漂来,爱丽丝用老方法打开了抽屉,里面是一把巨大的钥匙,爱丽丝把大门打开,水倾泻而下,爱丽丝随之上岸,她往前看到一个破了的纸板,往里望去,里面是一个有着巨大积木和菜园的房间,爱丽丝进入房间,按响了桌角的门铃,抽屉随之打开,放下一记长梯,小爱丽丝登入城堡,城堡内有一个破旧的兔笼,地上摆着盛有木屑的小碗,爱丽丝穿过兔笼,进入一个小房间,她发现被子下充满兔子粪,衣柜竟是被剥下的兔子皮,桌子上有盘木屑。爱丽丝发现房间桌内抽屉满是剪刀,还有一罐墨水,爱丽丝喝下后恢复原先大小,撑满房间。
兔子先生突然出现,登上城堡,找爱丽丝要剪刀,爱丽丝将门堵上,兔子全力撞门。见门走不通,兔子登上窗户,却被爱丽丝一把推下,便用积木朝兔子扔去。兔子不敌爱丽丝,吹口哨找来了帮手,各种标本组合城的诡异动物从一介马车上下来,开始对爱丽丝群起而攻之。爱丽丝在反击中失手踢死了一只鳄鱼,兔子先生愤怒的用石子扔向爱丽丝,石头落地变成饼干,爱丽丝咔嚓一口,又变成了洋娃娃,她逃出城堡,逃入身后的一记小门,藏在垃圾堆后,动物们破门而入,将爱丽丝逼上一盆盛满石膏液体的锅上,爱丽丝跌入锅内,变成巨大的石膏巨人,动弹不得,动物们将爱丽丝捆绑拖走,拉至一个杂物房内,爱丽丝钻破石膏,破茧而出,爱丽丝在房间内四处乱翻,在一个鱼罐头内找到一把钥匙,打开门走了出去,她在鼠夹上看到死去的老鼠先生。然后爱丽丝进入了一个满是洞洞的房间,许多长袜在洞内钻来钻去。桌子上有一只毛毛虫盘坐在一束木蘑菇上,毛毛虫同爱丽丝说:蘑菇一边会让你变大,另一边会让你缩小,爱丽丝剪了两瓣蘑菇,毛毛虫开始做成茧,睡下了。爱丽丝带着两瓣蘑菇走出了房间,她听见了婴儿的哭声,爱丽丝跃窗而下,发现哭声来自一个巴掌大的房间里,她垦了一口木蘑菇,小屋随之变大,里面不断有碟子被扔出(应该是爱丽丝家庭纷争的影射)一只咸鱼仆人进来,送了一封皇后的请函给娃内的蛙仆人,蛙仆人开始不停用舌头吃屋内的苍蝇,爱丽丝打开屋门,兔子先生在里面给婴儿喂奶,兔子看到爱丽丝,便不断往门口扔东西,甚至把婴儿也扔了出来,婴儿被爱丽丝抱在怀中,突然一只猪崽从爱丽丝怀着跑出,婴儿原来是一只猪崽,发出小孩的哭声。爱丽丝跟着猪崽,来到了一扇门前,打开房门,疯帽子(史云梅耶本人)和三月兔端坐在长桌上,桌面摆满了茶杯。他们朝爱丽丝大喊__没位置啦!疯帽子不停的换着头上的帽子,兔子则不断的朝怀表上涂抹黄油,疯帽子一边说着“为什么乌鸦像写字桌”一边往自己漏水的肚子倒着茶,他们不停的换着座位,不断重复往返,随后疯帽子脱下礼帽,拎出了兔子先生,兔子先生大喊“该死,她要砍我头了!”,然后慌忙的跑了出去。三月兔和疯帽子继续重复“喝茶、抹黄油,拧发条,为什么乌鸦像写字桌”睡鼠从茶壶钻出来舔净茶杯,促使一切再往复。
爱丽丝离开房间,爬上楼梯,穿过层层衣裙,爱丽丝看到两个纸片士兵在切磋,扑克牌队伍出现,红心皇后登场,国王也紧随其后,皇后下令让兔子先生砍了士兵的头,咔嚓一声,剪刀将头剪断,而无头士兵依然在决斗。爱丽丝走进花园,看到三月兔和疯帽子在打牌,皇后见状又下令:“给我砍了他的头”,,兔子先生把两位脑袋剪落在地,三月兔捡起了疯帽子的脑袋,疯帽子则捡起了三月兔的脑袋安在自己身上,又继续打牌。皇后将爱丽丝带入一个房间内,拿起了一个火烈鸟纸片,玩起了槌球,爱丽丝手中的火烈鸟变成了活鸡,槌球则变成了刺猬,兔子先生给了爱丽丝一个笔记本后跑了出去,爱丽丝跟着过去,又进了一扇门,皇后与国王坐在房间内,皇后看着爱丽丝大喊了一声:“给我砍了她的头”,国王对照剧本,对皇后说:“亲爱的,这是要最后说的”,国王开始对爱丽丝训话,并要求爱丽丝对着剧本照念,让爱丽丝认罪,爱丽丝反驳道,说自己没有任何错,二人互相争斗,爱丽丝上前吃了桌上的饼干,皇后发了疯似的喊着:“砍了她的头!”国王也跟随大喊:“砍了她的头!”,在一阵嘈杂中,爱丽丝的头变成了疯帽子、三月兔、青蛙仆人、皇后的头,不停摇摆。砍之来砍之去,究竟谁在砍谁的头?
爱丽丝从梦中惊醒,她扫开了裙摆上的扑克看看四周,一切如故,各种映射在梦中的细部散落在房间各处,最后,爱丽丝看向依然破碎的标本箱,标本箱内落着两根固定标本的铁钉,爱丽丝拿出了箱内的剪刀,说了一句:“他又迟到了,我想要砍掉他的头”Thought Alice to herself,仿佛此时的爱丽丝,化身成了红心皇后。
对于我来说,《爱丽丝梦游仙境》本身就不是一个童话故事,而史云梅耶则拍出了原著中藏匿在华美绚丽的故事下真实的梦境。弗洛伊德在《释梦》中指出,梦是一种精神活动;“其动机常常是一个寻求满足的愿望。”梦是因愿望而起的,它的内容是“梦是对人压抑性欲望的一种替代性的满足”。显然,史云梅耶用一种吊诡的拍摄手法,利用定格动画和唯一的真人演员爱丽丝的结合,将爱丽丝心中深处的恶和压抑的欲望,对学校和制度的厌恶,还有家庭争吵带来的伤害,放在各种隐喻上表现出来。除了《穆赫兰道》,这一版本的《爱丽丝》可以说是我认为最接近梦境的电影。
稍微用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法简单分析一下影片中隐喻的部分,就可以发现爱丽丝这个故事原本的意境。影片开始时的镜头,姐姐的头被镜头切离,只有肩部以下,而爱丽丝则不断机械、重复、下意识的往河中扔石子,反映出爱丽丝的生活是乏味、重复的,包括之后爱丽丝重复开抽屉、兔子不停看表、疯帽子在长桌上不停重复说着一句话和换着位置(位置换完刚好是一周)、三月兔往怀表抹黄油,都可以看出这是爱丽丝现实生活的映射。而在梦境中爱丽丝被兔子先生的船桨拍打了几下手,正是姐姐因为爱丽丝翻书而打了爱丽丝手的潜意识憎恶的反应,爱丽丝被抽屉的圆规扎伤,并且巨型通道内有大量的三角尺,反映出爱丽丝对体制教育的厌烦,各种封闭的罐头,罐头内有许多畸形的食物,打不开的门,都可以看出爱丽丝生活的压抑和封闭。当中有婴儿的哭声和不断有盘子从小房子扔出,大概是爱丽丝家庭纠纷对她内心深处造成的影响,其实整场梦境,所有的人、标本、封闭的罐头,都是爱丽丝本人,剧情中不断切入的嘴唇旁白,爱丽丝讲完了整个故事,连其他动物的声音都是她模仿的。爱丽丝才是高高在上的操纵者,她掌管着梦境中的一切,而我们早已深陷其中。
同1951年迪士尼版本的《爱丽丝》相比,史云梅耶这一版本显得相当粗糙,但某些地方对原著的描写还是很有趣的,用袜子做毛毛虫,所有的动物都有定格动画的标本和毛绒玩具来完成演出,这氛围让我格外的喜欢,这才是有风格的导演所施展出来醉人的才气,况且梦境又是如此的迷人。
影评人只能转述梗概,真正打动人的是连续的情节和完整的画面,喜欢这部电影的你,请完完整整一帧不跳的看上一遍,希望你能被打动。我是狂阿弥,喜欢我可以关注我的微博微信公众号,同我分享你的电影生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