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幸福》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9-06 02:30: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幸福》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

  《幸福》是一部由阿涅斯·瓦尔达执导,让-克洛德·德鲁奥 / Claire Drouot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幸福》观后感(一):人性太人性

  能在短的时间里蕴含很多,而且叙述真实平静,是我认为的电影很高的境界

  瓦尔达的观点凛冽真实,别忘了作品的出产日期60年代已经探讨道德价值到这个程度

  不爽也罢,抵触也罢,他所展示的人性让你无力反驳

  没有谁没有什么不可以被替代,除非一任错觉统治自己

  《幸福》观后感(二):幸福

  劈腿男同时拥有爱人情人的爱,沉浸于幸福之中,而当爱人知道男主有情人在,即使男主没有减少对她的爱与责任,但依然选择溺水而亡,之后情人顺利上位,但曾有的幸福却在男主的脸上失去光彩。阿涅斯·瓦尔达用鲜艳浓重色彩通过色彩来表达幸福,爱情叠加在某些角度来看似乎是多赢,但爱情的自私属性注定无法分享短暂幸福的背后是对爱情排他的肯定神圣的注解,爱情与幸福的等同性有严格限制条件

  《幸福》观后感(三):短评

  影片拍了一个很简单故事,但拍出了很迷人(某种程度上也很暧昧)的味道典型的新浪潮电影式的跳剪、随剧情季节和配乐的变化(由木管至弦乐)等等,也恰到好处。但其暧昧性却也像是一把双刃剑。将残酷生生拍成浪漫,片中法语的“法国”和男主名“弗朗索瓦”之间刻意的文字游戏更是有将这种浪漫上纲上线感觉。虽然我承认这个片确实很“法国精神”,但这么直接的拍摄还是有将所有(作为个体的)法国人道德绑架嫌疑。(巾城)

  《幸福》观后感(四):幸福

  劈腿男同时拥有爱人及情人的爱,沉浸于幸福之中,而当爱人知道男主有情人在,即使男主没有减少对她的爱与责任,但依然选择溺水而亡,之后情人顺利上位,但曾有的幸福却在男主的脸上失去光彩。阿涅斯·瓦尔达用鲜艳浓重的色彩通过色彩来表达幸福,爱情的叠加在某些角度来看似乎是多赢,但爱情的自私属性注定无法分享,短暂幸福的背后是对爱情排他的肯定与神圣的注解,爱情与幸福的等同性有严格限制的条件。

  配乐和色彩极度令人享受剪辑各种神来之笔画面模糊镜头配合就像动态印象画作一般。波澜不惊讲述危机暗藏的故事,于平淡中惊醒。片名和故事形成强烈讽刺效果。美翻了的观影体验

  《幸福》观后感(五):想纵享齐人之福是不行

  妻子给了男主家的温暖和安定,情人给了他新鲜刺激感。男主纵享齐人之福,所以幸福快乐。但这个三人行不稳定。男主和情人说妻子好,爱妻子,情人的表情是有点微妙勉强的;和妻子说情人,妻子接受不了。不知道怎么说男主,这种诚实明显只是他一厢情愿的,毕竟他是受益方。他还妄想大家愉快地在一起,但爱情是嫉妒的,独占的。如果是妻子跟他说她和另一个男的怎样怎样,他肯定接受不了。最后,情人替代了妻子的地位,但最后其实他的生活一点都没有变啊!他还是干着以前的工作,情人还是干着他妻子的活,一家人还是去森林里玩耍,还是那辆车,连晚上睡觉的床都没变。折腾了一圈还是以前的生活,只是换了个人而已。

  《幸福》观后感(六):幸福

  导演女性复杂感觉,表现一般男女平凡生活,以及隐藏在平凡生活中不幸,是一部优美凄凉名片。贯穿其中的莫扎特音乐和如诗般优美的画面,带有厚重的雷诺阿式的印象主义味道。特别是导演采用随着四季景色变迁映衬人物内心变化的象征手法,十分细腻动人

  劈腿男同时拥有爱人及情人的爱,沉浸于幸福之中,而当爱人知道男主有情人在,即使男主没有减少对她的爱与责任,但依然选择溺水而亡,之后情人顺利上位,但曾有的幸福却在男主的脸上失去光彩。阿涅斯·瓦尔达用鲜艳浓重的色彩通过色彩来表达幸福,爱情的叠加在某些角度来看似乎是多赢,但爱情的自私属性注定无法分享,短暂幸福的背后是对爱情排他的肯定与神圣的注解,爱情与幸福的等同性有严格限制的条件。

  《幸福》观后感(七):幸福

  一直以来,弗朗索瓦与妻子孩子过着平静而又幸福的生活。一次偶然中,弗朗索瓦结识了伊美利,让弗朗索瓦做梦也没有想到的是,伊美利竟然是如此的让他感到心动为此不惜背叛家庭。就这样,弗朗索瓦徘徊在两个女人之间的生活开始了,他既没有因此而怠慢妻子,却也没有因为自己的不忠而感到内疚,恰恰相反,这段双重生活竟然成为了他生命中最为幸福和充实日子。终于,弗朗索瓦将自己有外遇事情告诉了妻子。没过多久,妻子溺水生亡,伊美利替代她正式成为了弗朗索瓦家中的一员,日子还在继续,但对于弗朗索瓦来说,有些东西永远失去了。“我对你的爱并没有减一分,只是我的爱多了一些出来。”当男主角在午后金黄的草丛中搂着娇妻这样描述自己的出轨时,我一瞬间也失去了道德评判力。导演并没有故意抹黑多情的男主,放大原配苦难,甚至小三处理也毫无道德批判感情,只是最后就着莫扎特的交响曲一片幸福的金黄中回到起点道出了一切。

  《幸福》观后感(八):当爱不是一种信仰

  一个丈夫爱上了两个女人,我对这种爱很感兴趣。这是一种什么爱呢?他爱妻子,因为妻子温柔体贴可爱,他爱情人,因为情人美丽大胆自由。这让我想起了《血色入侵》中的爱情,《血色入侵》中的爱显然与《幸福》中的爱不一样,前者已经成为一种承载生命力量小男孩现实生活中找不到出路,而吸血鬼女孩——一个唯一能理解他并帮助他不受伤害的人,便是他唯一的救赎,这种爱将他与整个世界分隔开,让人跳出整个社会,真正地面对自己,而《幸福》中的爱显然是与生活密不可分的,是一种柴米油盐酱醋茶式的爱情,这是可以替代的。这种爱我感觉是很低级的,也是悲哀的,但它是最现实的。

  所以阿涅斯·瓦尔达不甘心,让妻子自杀了,给纯粹的爱情一个殉道式的同情。因为瓦尔达是一个女权主义者,所以她让女人的复杂情感为观众所信服,让其凌驾于男性之上,男人只是一个“很简单的人”

  一个男人同时爱上两个女人是很可怕的。丈夫可以告诉妻子自己不爱她,但不可以说他两个都爱?

  《幸福》观后感(九):瑕疵的幸福

  吃饭时,打开搜狐视频。看到瓦尔达导演的专区,在众多电影列表中,点击了幸福这部电影。一边吃饭,一边看了起来。影片叙述自然流畅明亮的画面,轻快的音乐,一以贯之。在这里,主旋律喜悦的,欢快的,平和的。这里看不到悲伤愁苦,争吵,阴郁,那些负面情绪一面。一以贯之的更是温馨,是爱,满溢的幸福感。这一家四口的,温情的,有爱的画面扑面而来感受着,一直也不自觉乐呵呵的傻笑着。你会羡慕这有爱的生活。谁又想这样的爱,竟出轨了。主人公爱上了另一个女人。妻子在听到丈夫说的真相后,没有征兆的,平静的选择跳湖自杀了。

  虽然出现了变奏,但电影的主旋律是没变的。影片并没有用过多镜头来展示这悲剧,以及悲剧的影响,而是忽略的,一笔带过的。紧接着,第三者接替了妻子的位置。和孩子们,一家四口人,竟又开心的生活在一起了。不过,这些开心的画面,和伴着响起的,不那么轻快的,急促有力道的配乐,显得那么古怪和不协调

  以幸福为名,影片在悲剧未发生之时,看着确实是挺幸福的,而在出现悲剧后,就没有这种幸福感了。而影片,却还是一味呈现那些喜悦的,开心的一面。仿佛悲剧从未发生一样,这就不能理解这部电影了。影片一开始就有向日葵影像,莫非要像向日葵一样,生活,要心向暖阳,忽略悲伤?

  《幸福》观后感(十):爱情与诚实,是什么,能吃吗?

  弗朗索瓦告诉情人艾米丽,自己爱她,也爱妻子,如果先遇到她,可能妻子跟情人的人选就对调了;弗朗索瓦告诉妻子特雷莎,自己爱她,也爱情人,但愿意为妻子做任何事情包括与情人分手;弗朗索瓦告诉所有人,他很诚实,讨厌撒谎;弗朗索瓦用行动证明,齐人之福,真的是相当幸福。这四组情节将本篇男主角,这个集天真狡诈一身的男人形象勾勒的非常完整了。

  整体来看,电影从色彩到配乐都相当温馨,散发着田园诗般的浪漫氛围,主要情节却近乎残忍,法国人玩弄技巧手段果然是相当高明。当妻子在得知丈夫出轨的那一刻,先是惊讶失落,丈夫三言两语下又露出理解支持的表情,进而与之燕尔毫无影响,如此出离世俗伦理的情节表现得却异乎寻常顺畅。旋即急转直下,妻子坠湖身亡,丈夫悲痛不可自已。简单的后事安排后,与情人重组家庭,一切焕然一新,不变的唯有床头摆设,与亡妻遗下2子共叙天伦,全剧终。

  到这里,才窥见导演所要表达主题全貌。这分明是对人伦的一次辛辣讽刺。如果爱情是美好的,那么这份美好足以葬送所有美德;如果诚实是高尚的,那么这种高尚可以结束人最宝贵的生命。不免有想起《哲姆洛克》中的嘶吼,法国人还真是会变着方的无政府啊。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幸福》好看吗?经典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