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立食师列传》是一部由押井守执导,兵藤真子 / 山寺宏一 / 樋口真嗣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 / 动画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一):说一些和电影本身无关的事
以上各位的评论都看了,有感觉得也都一一回应。觉得各位所言甚是。
总之不论是抱着什么样的心态来看这部影片和从什么角度来评析这部影片,相信我们这群追随日本动画多年的人都会如同往常一样将“立食师列传”珍藏在心中。
不过……其实我真正要说的是……什么时候这部电影字幕组的翻译能够做的好一点啊!对于我们这种日文三脚猫以及历史白痴来说……这种翻译实在是太OTL了啊!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二):看片必备
土豆观看网址:
ACGtalk 详介:
押守井个人介绍
IG公司概况
如此这般,我们便可以把本片放入它产生的时代中,来看一看了。
crayon à la main, lire trois fois ou quatre fois, même encore plus.
日本近代大事纪
年号:昭和:自1926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三):野狗之食 时代之养
没想到是如此好看的电影。
说真的这也是很难加以评价的一部作品。
与《机动警察》那时的叙述法很像。初看时也许会被这样絮絮叨叨一刻不休的叙述所迷惑,但是也展现出押井就文学性来说,令人目眩神迷的一面。现实与虚构、幽默与冷调、动画与真人的格局被打破,呈现出一种独特而别样的风格。
首先如果我们把目光放在立食师们的身上,会感到这也许是一部类似纪录片传记的东西,但其实完全不是。导演也并不是第一次去利用历史来体察人生——或者说利用某个特定的角色、让虚构与现实混淆,记录下人在历史的关键性时刻所做出的一幕幕表演。特别是——似乎有过那个年代经历的人都会把70年代的日本学生运动着墨再三,而在本片中,那个时代也作为一个特别的环节加以展现了出来。不过本人对日本近代各时期的历史了解甚少,所以也无法知晓这其中究竟有多少是监督的虚构,多少是现实中确实就有的情况。
而从影片的艺术风格来说,无论从哪个角度去看都是完全的特立独行,同时又是带着幽默的眼光去体察,或许多少和押井本人的特质重合起来了。当我看到予知野家——有巨大飞机飞过上空的那段,不禁又会想其监督最初的“福星”时代了。
对于喜欢押井守作品的人力荐的一部影片,而这确实也可以说是近几年相当杰出的一部代表作了。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四):爆走的押井守
我不得不承认,虽然之前看过《红心眼镜》《御先祖样万万岁》,对他爆走的程度,还是有些准备不足。这部电影,的确,如我预期的那样,醉翁之意不在酒,吃霸王餐不是核心,日本战后史才是真正的重点。几位食师的生平,隐隐约约地可以猜到与影射的历史的联系。可以说,从过去到现在,笼罩在他头上的“安保运动”阴影,第一次以正面方式爆发了出来。
但是,当白色的英文字幕从白色的图片上闪过,少数能辨认出形状的也是缀满-ism的字眼,还有隐隐绰绰仿佛在背后偷笑的日本战后历史,即便在事先看过不少“安保运动”历史的情况下,也依旧让人欲哭无泪。
这么说吧,这部动画,动画以接近0的方式存在,台词以戏剧的艰涩程度外加绕舌歌的速度奔驰而过,虽然看得让人痛苦无比但时不时有些地方又让人感觉到高超的讽刺意味而不忍放弃,这样让人爱恨不能的感情,除了押井守那个猥琐男,还有谁有这样的魅力呢?
Anyway,如果明年有好些的字幕组打算做这个片子的话,我还是会追的。
但是,真的会有字幕么?
忘了说,电影开始前,居然看到了石川光久,production IG的社长,带着yukki一样的帽子,比我想象得年轻得多。他说,这部电影的来由,是戛纳innocence送展的时候,小押同学死活不肯去,为了说动他,自己不得不承诺,只要他去了,就让他拍任何形式的电影。
于是,便有了《立食师列传》,这部几乎等于导演大人碎碎念,无数动漫爱好者噩梦般的冬冬。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五):Ghost in the History
60年代情结始终是押井脑门挥之不去的梦魇,“美日安保”,“暴民”,“公安”,“恐怖分子”,这些词贯穿押井所有作品,即使在最初的《福星小子剧场版——迤俪人生梦》中,也有分别象征权力和解放思想的虎式坦克和白钢盔横冲直撞。此类症候丝毫不难理解,并为严肃作者们所津津乐道:昆德拉有《不朽》、《玩笑》和《生命中不能承受之轻》;格拉斯有《铁皮鼓》、《铃蟾的叫声》和《比目鱼》;而我们的王小波也留下了时代三步曲。
似乎嫌《红眼睛》和《人狼》玩的不过瘾,2006年押井拿出了《立食师列传》。这本是他两年前的同名小说,现在变成一个导演碎碎念电影。解说者的音色忧郁深沉,每一根荞麦面条尾部都缀着ism,可内容说白了就是“怎样优雅地白吃白喝”的霸王餐攻防战教程,在无论如何也让人严肃不起来的外壳(或者容器)中,是让观众欲哭无泪的沉重历史。
几位立食师性格各异,性别各异,身份各异,经历各异,下场各异,出生年月和活跃时代各异,街道拐角的荞麦面摊是他们的唯一共同点(或者办公场所?),他们通过吃白食扬名立万,他们通过吃白食表达激扬亦或颓废的个人意志,他们是时代夹缝中的outsider,在荞麦面摊这一日本战后的社会缩影中,他们无奈地扮演着秩序破坏者的游侠角色,被遗忘,然后被虚构。他们是田中的幽灵。
60年代的反安保运动中,无数战后成长起来的日本青年试图抛弃龟壳一般的军国主义枷锁,在废墟中寻找新方向。他们把钢盔涂上白油漆,在木棒上缠紧白布条,冲出校园,冲上街头,在这之前他们已背井离乡,一无所有,在这之后他们依然背井离乡,一无所有,但他们多了一个共同的名字:田中。这个毫无个性可言的名字意味着他们被归为一类,燃烧了青春,耗尽了锐气,得到并不是他们说了算的未来和并未被他们考虑在内的衰老。
田中的幽灵之一,押井守,被巴吉度犬牵着鼻子来到荞麦面摊。田中们昏聩的瞳孔中映出荞麦面的景色,荞麦面摊是缩影,仅限于精神上,精神不可能不朽,荞麦面必须被吃掉,景色终被湮灭,血的历史无非昙花一现。
韩非将游侠归入五蠹,以其“聚徒属,立节操,以显其名,而犯五官之禁”。立食师其实就是带剑者,是游侠。他们主动破坏秩序(不付钱),又从不建立新规则。他们本是一群小混混,然而押井将他们塑造成虚怀若谷的哲学大师,言必行,行必果(也就是我摆明了告诉你我要吃霸王餐,结果我真的吃了霸王餐),甚至以死殉道(也就是为了白吃白喝不惜让人家打死)。押井似乎对60年代同时抱持深深的敬意和深深的鄙夷,不管怎么说,他都不能无视曾经发生过的这一切——轰轰烈烈的革命企图竟然只得换来这点微薄结果,接触过事实的人们也不能不对它同时抱持深深的敬意和深深的鄙夷。
反观昆德拉,他创造了“恶俗”;反观格拉斯,他坚持畸形儿和奇怪的动物;反观王小波,王二和他舅舅组建了一支亡命徒军团,并在似水流年中腐朽。至于仍未完成的我的天安门,不知道会诞生怎样的怪物,又有多少幽灵在历史背后飘飘摇摇。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六):从闷或者骚到闷骚
《立食师列传》再次说明了押井守即使不是一个才华横溢的人也是一个有叙事能力的人。他的叙事能力当然是解构的叙事能力,或者说通俗点就是恶搞。
但是这部片子一般人定会觉得非常的闷。山寺宏一从头到尾的喋喋不休已经够令人厌烦了,何况里面还充满了押井风格的说教语体。押井风格的说教是押井闷片的最大功臣,这样的说教确实让影片在深度上有很大的飞跃但是也暴露出他严肃叙事的能力的薄弱。一个优秀的叙事者是可以将富含深度的信息巧妙地埋在叙事的土壤之下的。直接袒露思想是一个冒险的举动,做得好是有“风骨”,做得不好就是一堆白骨了。
狂欢的叙事并不是押井的首创,以国内为例,前几年就有阎年科的《受活》,《坚硬如水》和余华的《兄弟》等。或许是在这个时代,严肃深沉的东西太脆弱了,太容易被人解构被人大话了,比起板起张脸被读者消解价值,创作者主动的消解严肃,将价值保护起来不失为一种很好的策略。
《立食师列传》以日本近代史为线索,讲述了几个“立食师”的传说。事实上,每一个“立食师”的传奇人生都在折射日本一段特定的时期,颇有《阿甘正传》的感觉。出于不剧透的传统,各个故事就不单独分析了,其实看过第一遍有的故事我也没弄得特别明白……
该片最大的亮点我觉得在对画面和解说的处理上。《立食师列传》是先有小说的,我的感觉是山寺宏一从头到尾就在读这篇小说,这样的坏处前面说了,太唠叨,很多人受不了,但它还有两个好处:
一.符合列传,或者说传奇故事这一古老的文体。传说一开始本来就是口头文学,山寺宏一作为一个讲故事的人合情合理。
二.符合押井守说教的语言风格。为什么在这里要有说教的风格?其实在这里说教风格是作为被颠覆的对象存在的。这个下面说。
这样,影片就是由画面和解说两部分构成。在我看来,该片中画面和解说分工极端清楚。一方面,解说推动叙事发展,画面则进行场面的刻画和补充(由此推断小说有可能在场面刻画方面较淡薄);另一方面,山寺宏一严肃的语言风格体现了押井的深沉,而画面则承担起了解构的他的责任。
这个尝试应该说是有得有失,明确的分工自然提高了影片传达信息的效率,但是也使得画面和解说(文本)之间有了一条难以缝合德裂痕,触目惊心。另外,除去画面,我实在很好奇在原著小说里押井是如何解构他的严肃表情,它是否具有文本上的狂欢叙事的能力。
该片推荐给:动漫发烧友,押井迷,闷片王,恶搞大叔,近代史爱好者,叙事爱好者。
注:我一向不是艾柯所谓的理想读者,以上必然有太多的误解和过度阐释。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七):都市童话
好吧,能做出这样的动画的人物,当今世界估计也就是押井守这位神叨达人了……
与其说是动画片,不如说是活动纸片,虽然每幅截图都会毫无争议地很漂亮,但他很明显地故意把动画的基本要义颠覆了,只有画,没有动,至少没有连续的动。这位动画界的躁动分子显然不满足于把哲学和说教铺满整条音轨,或者仅仅谋杀掉观赏性和趣味性,他对动画所做的这些反叛,意义可能最终会超越我们的想象。
电影里说,立餐师是源起于战后日本的无序状态,他们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故意吃白食,不管是什么原因,困窘,反叛,挑战……反正他们在吃白食界名声大噪,应者影从,所向披靡,而各食店则闻风丧胆,决不敢与他们正面冲突。任何人都可以成为立餐师,但要成为一流的立餐师,必需具备一个必不可少的条件:即这位立餐师的白食行为已经引起了秩序的混乱并在很大程度上破坏了秩序。
电影看到一半时,我想起了太史公的游侠列传。游侠在太史公的时代,必也是被社会上种种人物所鄙视所不屑的群体,他们目无法纪,杀人作乱,官府欲除之而后快。但是太史公没有流于俗见,他不仅为他们立了传,还在传记里面狠狠地夸赞了他们:忠肝义胆,视死如归,嫉恶如仇……更重要的是,他们也是秩序的破坏者!
押井守为什么要为秩序破坏者立传?影片中的几位各领风骚数十年的吃白食者,他们身上有什么东西吸引着导演,要他为他们的成名而激动,为他们的老去而伤感?其实影片在记述这几位立餐师的逸闻时,更像是在梳理日本战后60年的社会经济发展史。从40年代重建家园的豪情,到50年代复苏时期的乐观情绪,转而60年代举办奥运会的民族情绪高涨,再到70年代石油危机的重创,再恢复为80年代经济的火箭般窜升,又蜕化为90年代泡沫破灭后的虚无,可以说,这其实是一部日本当代史电影,很多画面都明示了这一点,而贯穿其中的线索,则是战后日本兴起的左翼运动。可以说,没有对日本当代历史掌故略有熟悉的话,就会对很多画面视而不见。
押井守对于左翼运动的态度在影片中没有明显的表露。但相反的是,他的态度又贯穿于整部影片。日本左翼运动的兴起与高潮都与日美安保条约密切相关,作为在野的政治力量,左翼一向是以对主流政坛的亲美倾向的反叛而著称的。这就可以说,左翼在日本的当代史中,是以一个秩序的破坏者出现的,就像导演镜头下的立餐师,和太史公笔下的游侠。当导演把对立餐师的忧伤又同情的镜头与左翼学生上街游行反对美国的镜头剪辑到一起时,导演的政治立场与拍摄这部影片的真正目的已经坦然若见。
对于秩序的破坏者,太史公用如花妙笔来称赞他们,而押井守则用他幽暗而精致的画面来哀悼这些逝去岁月里的都市童话。他们尽管有着相同的行为——立志吃白食,但他们的方法却是如此多变,有的可以用一条巧舌说服店主,有的则用美人计,还有的考演技取胜,甚至还有的用食量拖垮店主,这些行为在外人看来荒诞不经,离经叛道,但在导演的镜头下,竟都透现出可爱而哀伤的怀旧情绪,是啊,他们的白食是为了逃避社会的压抑,或者为了实现自身的价值,就像70年代左翼运动落幕后一群群落寞的学生一样,背负着理想,却吃着白食。
押井守的电影一向会把观影者引入一种莫名的寒冷,让你感受不到任何来自人间的信任。但这部外表闷蛋的片子,内里却是一种大火浇熄之后脉脉的余温,让你看到旧日的传奇,看到曾经的荒诞,看到一种如今已经难觅踪影的都市童话。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八):I am standing on the Moon!
1945年8月6日Enola Gay在广岛上空投下了人类历史上第一枚原子弹,这架以机长母亲的名字命名的飞机,催生了一个恶魔般的男孩。这没名字的孩子在蘑菇云中消失,最后留下一抹微笑期待他的胖子兄弟,并没发现空中远去的航迹云边缘正散发出一丝母性的光辉;那刻的空袭警报声,就像是被生母抛弃的待哺婴孩正在放声哭泣。
1964年1月29日《奇爱博士》在美国上映,库布里克煞有介事地拉响了红色警报,让世界末日机器在黑色幽默式的嬉闹嘈杂中启动:此种背景下,地球公民们的忧虑无处排遣,人类对于毁灭所抱持的绝望态度,对社会的不信任,对体制的厌烦,都已经到了一触即发的境地。
立食师是什么?押井守怎样思考这个问题?作为都市传说,这个族群是否真如1995年1月17日清晨的阪神大地震那样真实存在过?他们所做的,和那些充满扑杀警示的文献中所记载的一致么?
墨镜和鼻环是怎样的象征?那个只会高呼别人听不懂的话语的印度人,他究竟是来自果阿的难民,还是仅仅通过人工阳光晒黑了的、土生土长的咖喱食客?
没有人知道——这个圈子在那里,它的包围远在制度之外,我们只能在制度中见识到庞大的胃,和游击战式的进攻方式。汉堡店的王牌店员,能够在49秒内制成五个双层汉堡,但大战决胜的本质不在速度,而在耐力。大阪和东京的70家分店,看似庞大且不可摧毁的集团,被一群牛逐个击破——原料的数量和执铲子的手是有极限的,但牛五郎的胃却没有边际:这其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
Cloude Simon的《植物园》在1998年被翻译成了德文,这本书将一整个世界的碎片都熔融在了一起,成为写作自传的一种方式。在全日本出没的立食师群体,他们被置于不能明说的阴谋论下,屡屡向体制发起挑战——这其中的“体制”具体指什么?是那些挥棒速度越来越快,直至飞上云霄,最后又因为力所不支而纷纷坠地身亡的纸片人么?1990年3月,日本大藏省发布《关于控制土地相关融资的规定》,政府的好心刺破了泡沫;1989年12月29日,日经平均股价达到最高点38915日元87钱,然后便像雪崩一样滑落,1992年8月,市值已经不到最高点的四分之一。国民们在愤怒之后遗憾地发现,整个国家为了挥棒时的快感而失去了整整10年。
立食师|或许|是对不健全的报复,因为他们到底是钻了分店固有体制的空子:这其中的缺憾,或者说是抗议,即使全日本的70家店将资源紧缩到一处,仍旧没有能力同专业的胃袋抗衡。
孟德斯鸠将约翰洛克的国家权力分配观念提炼为行政|司法|立法三权分立;“议行合一”则出现在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中;以及那些林林总总、富有特色的改造——这些在当今时代被广泛运用的政权结构、体制,它们能够应对立食师们的胃袋么?
这个问题的答案可以思考,但真相却不能被轻易触摸。在日全食的时候抬头便能看到日冕,即使这样,那些光线也还是在发出8分16秒之后才能够抵达我们的双眼:立食师们在进化,他们利用了无所不在的滞后性,来暂时宽慰他们永不满足的胃袋。他们的哞叫可能摧毁了一些陈旧的体制,但体制不会灭亡,它们也和立食师们一道进化。
1956年日本制定“电力五年计划”,石油取代煤炭作为发电的原料,极大促进了进出口业和炼油加工工业的发展。此种积极的改变,是随时代前进的信号——那些黏稠滚动的石油和昼夜开动的炼油机,就像是冒着热气的咖喱和戴着鼠头的、传说中的立食师曾经静坐思考过的夜晚的摩天轮一般。游乐园终将毁灭,荞麦面、芥末红肠、双层汉堡和咖喱饭终究要被吃掉,但是立食师的传说却和人类对体制的饥饿感一样,会随着甲子园中阪神虎的咆哮永世流传下去。
[ Hey! What are you doing ? ]
[ I am standing on the Moon !]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九):押井守和他的基友们
本着对押井守的爱,把这个在攻壳群里被吐糟为耐人寻味的片子给看了,明明很喜欢押井守,但却没把他的作品都看完这本身也挺耐人寻味的。据说《立食师列传》考验你的耐性,但对我来说这完全不是问题,因为很快就发现他的乐趣,一点都不觉得无聊还乐的很。XD
全片从原作剧本导演通通押井守一脚踢,最佳拍档川井宪次配乐,外加Production I.G众神鼎立协作,堪称押井守与他的业内朋友们独乐乐众乐乐杀青后的怪诞作品。其实乃们玩的很欢乐,绝对是这样!好羡慕的说QAQ(咬手绢~
刚开始十分钟是需要点时间介入这片,因为完全的无厘头还搞不太清押井守大神葫芦里卖的神马药,暂时勾人兴致的是制作手法,MINIPATO机动警察迷你版的呈现方式,真人CG纸人偶小剧场,纸片翻来翻去下一秒总能有惊艳的表情出现,下面小棍子戳来戳去的可好玩了,而且都是自家人哦,川井宪次、神山健治同台献技,staff里乙一的名字打出来我冷汗都飙了一身。渐渐走剧情开始明白了,这简直就是用独特手法体现时代变迁的黑色幽默剧呐,吃霸王餐的立食师都市传说,别这样,顺时代而出的十个典型霸王餐大师人设好传奇(其中有两个一笔带过只漏脸没细说),已经期待干脆出个立食师游戏吧,元素绝对够。
“立食师是什么,是从大战之后产生的流民当中一种反秩序的思想和行动,他们在战后为了向社会秩序复仇,也有说是为了自我修行、寻找风景、实现自我,表现出了各种形态。。。。。。”
引号里是片尾的一段独白,不,其实整个片子让你丝毫没有无聊的原因之一就是这不给人休息的大段独白,以国家地理杂志的口吻不紧不慢的说着各种类型的立食师们用各种各样巧妙的手段吃霸王餐吃到店家名誉扫地败下阵来,期间穿插的社会现象估计稍微了解日本战后至平成年间大事件的观众们都能会心一笑想到源点,圈内八卦更是不能轻易放过。
以上!全工作人员激情挥泪出演(连声优都素颜登场了),绝对超.豪华大制作,Production I.G粉们千万走过路过别错过!押井守和他的基友们绝赞剧场隆重放送!
中文名:立食师列传
类型:喜剧
国家:日本
上映日期:2006年4月8日
制作·发行 Production I.G
片长:104分钟
TAFF
导演: 押井守 Mamoru Oshii
编剧: 押井守 Mamoru Oshii
原创音乐: 川井宪次 Kenji Kawai
摄影: 坂崎惠一 Keiichi Sakazaki
CAST
兵藤真子 .....狐炸肉饼之阿银
川井宪次 .....汉堡之阿哲
河森正治 .....中辣之萨布
吉祥寺怪人.....月见之银二
石川光久 .....哭泣之犬丸
山寺宏一 .....旁白
铃木敏夫 .....冷面之阿政
寺田克也 .....法兰克福之阿辰
樋口真嗣 .....牛肉盖浇饭之牛五郎
神山健治 .....神山店长
榊原良子 .....榊原芳子
立木文彦
《立食师列传》在制作中采用了结合真人拍摄与CG后期制作的“Live-mation”技术,将人物与背景进行拍摄之后,再利用CG制作。电影的剧本是根据2004年押井守创作的一本同名小说《立喰师列传》改编而成,押井守从企划到脚本到监督一手操办,并由御用的Prodction I.G制作。演职班底基本是一直以来于押井守多次合作的老搭档,以及I.G的精兵强将。虽然电影风格题材怪异,不过相信能吸引到不少慕名而来的人的眼球。
记于 2012-01-12 21:42
《立食师列传》观后感(十):吃霸王餐者——列传
我的梦想是:有朝一日,吃饭,不给钱——立食师
本片是动画大导演押井守的作品,这家伙对吃白食者情有独钟,前有这部《立食师列传》后有真人版电影《女立食师列传》,重点探讨了日本历史上有名的吃白食者和他们的传奇故事。
吃霸王餐者,吃白食者,这类人在全世界各地都会有,但成为一个职业,成为一种社会现象,成为一类研究对象,并且在民间广为流传的,并且被人拍成电影的,估计只有在日本吧!
日本是一个极度严谨极度刻板又循规蹈矩的国家,走哪儿吃哪儿不付钱这种行为无疑是特立独行的,被认为是对社会秩序和礼仪的对抗,被认为是一种行为艺术,从这类人身上看到了社会发展留下的弊病,甚至立食师本身就是一部活的历史。对于一个中国观众来说,这实在是匪夷所思。
片中计数了一大批霸王餐高手,有自称民俗学者的月见的银二,庄严肃穆,说教,吃完还瞪你,极具装逼之能事,不战而屈人之兵,吃完拂袖而去,还让店家肃然起敬
有人说这家伙是间谍,有人说这家伙曾在战争中如何如何,总之江湖上不断流传着他的传说.....
其实,他就是一个吃白食的.....
有优雅美丽的阿银,吃完之后微微一笑,拂袖而去,用美色和礼仪来吃白食,高冷
她吃完霸王餐后缓缓消失在街头,曾有人在电视新闻中看到了她的脸,那是一位阿富汗女战士,还有人在大胃王比赛中见到她,总之,从此她消失于江湖.....
把霸王餐吃得这么优雅,我服了
还有一个哭泣的犬丸,估计在世界各地见过最多的就是这类人,流离失所,经历坎坷,吃完饭后被人追打,各种影视剧中都有这类人,但是他却被称为是一个修行者,一个伟大的行为艺术者,呵呵,我是服了这群日本人了
上面这几位都是去面馆吃白食,而且里面被吃的面馆老板还都是一个人演的(这是部PPT电影,姑且那家伙算演员吧)
到了快餐时代,日本竟然出现了能吃倒大企业大店面的立食师群体——牛五郎,这个群体专去标准化流水线生产的连锁店吃白食,直吃到车间工人断片儿了、原料没有了为止
我在想,日本餐馆估计是吃完之后才付钱吧,因此,牛五郎大胃量、群体进攻算是占尽便宜,在付钱之前就让店家败下阵来,如果要是在中国吃一碗付一碗,牛五郎们还没吃饱腰包就空了
因此,立食师这种职业,真的只是地域的产物,要是在天朝,这些人不是被打死就是饿死
其实,中国影视作品中也有各种立食师形象,不过他们的下场也是蛮悲惨的,就此列举几个吧,比较经典的是《醉拳》里面成龙饰演的黄飞鸿餐馆吃白食,来到餐馆跟人拼桌,然后攀亲带故说自己是那人的老乡,装大款点了烧鹅腿、蒸石斑、半斤花雕外加面条,酒足饭饱开溜,谁知道,跟他拼桌的那人竟然是老板,结局是成龙被围殴,白食全部被吐出来......
《战狼》吴京在早些年演过《太极宗师》杨玉乾,其中一集杨玉乾穷困潦倒,去酒楼点碗阳春面,其实荷包空空,席间听到隔壁有某大侠聊天,此人自称专门接济穷人行侠仗义,杨玉乾就壮了胆子点了美酒烧鸡,要求大侠请客,然后被众人群殴了......
电视剧版《新蜀山剑侠传》中的主人公石中玉,带着一群小乞丐上酒楼吃饭,吃完以后把棍子交给店家,说我没钱,你打我一顿吧,遭众店小二群殴,其人拥有超耐打能力,因此有做立食师的资本;
香港电影《杂家小子》元彪梁家仁俩兄弟好吃懒做坑蒙拐骗,用假黄金骗当铺,用炒米饼掉包大洋骗过了巡捕房,走街串巷见到卖鱼铺子,伸手进鱼缸说要看看是不是活鱼,片刻间将鱼儿卷进袖子扬长而去,随即带着袖子里的鱼进酒店要求小二把鱼加工成菜,可身无分文这菜的加工费怎么出?于是又设计把传家戒指藏于食客贾武刀包袱中,结果吃白食不成又遇到杀身之祸.....片中坑蒙拐骗的手段的确很立食师
陈百祥张艾嘉主演的《求爱反斗星》中,陈百祥带一班损友去酒店冒充是聋哑学校的学生,要求店家一人给一个馒头,店老板发慈悲提供酒席一桌,可是服务员可不上当,运用各种手段最终逼迫一干损友原形毕露,这一段也是极为搞笑
大名鼎鼎的《九品芝麻官》,包龙星落难妓院,装大款白吃白喝这段估计大家都知道吧,下场如何?在妓院里打工还钱
还有吴奇隆演的《好孩子》,流浪汉吴奇隆为了吃霸王餐准备了苍蝇、上厕所等妙招,最终被人打得像狗一样,到头来自己抢到的鸡腿也被狗吃了
这是电影,现实中许多用各种伎俩吃霸王餐的人最终要么被抓要么被打,被社会唾弃啊
因此,想当立食师,白吃饭了还出了名,您还得去日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