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8-18 03:3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10篇

  《昭和歌谣大全集》是一部由篠原哲雄执导,松田龙平 / 安藤政信 / 池内博之主演的一部剧情 / 恐怖类型电影,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一):血溅谣曲

  血溅谣曲 (2008-11-12 17:02)

  在一个不合适宜的时候开始这篇回顾,已经或是从来就没超然的写过影评主观情绪永远占领着内心绝大部分客观审美分析也只能在心头翱翔,无处着陆。

  无处着陆,心灵哀怨歌唱只会带我们飞向更远的边境,地域天堂的边境。当希望被绝望爆炸而摧毁,一切都只是幻灭时,只有意念的留存吗?昭和的歌谣粉饰着哀伤脆弱

  “Pervert” 突兀的开始,并不华丽的溅血开始了。这里的感觉不同于御用牙座头市百人斩苍井空。这里的故事是人到中年的无精打采年少轻狂迷茫同时更年期,本该要静心。偏偏蛾子扑棱了翅膀,偏偏同事想打炮。

  我最钟意的还是摩托女回首时,那道颇为优雅曲线,我顿时就肃然了。

  她死时,耳畔一定也是这般的哀伤而快乐

  这一切莫不是樱花拂过的美丽罢了。

  爱你至骨。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二):这对弈好似自己和自己的战争

  刚看开头时 疯掉了 简直比大逃杀还大逃杀 只是这次是青年人不知所谓的杀戮 这让我想了前不久法制进行时的真的案子 一对孪生兄弟和他们的小女朋友 虐杀一个40多岁妇女的案子 当时听了以后 真要疯了 觉得他们的手段残忍都赶上日本的变态电影了 那女的是被活活打死的甚至可以说是虐待死的 他们用针棒当打她 还用火烧她下面 因为他们都未成年 当时好像说判十几年当时觉得太轻了 后来好像重判了 当然悲剧的背后总有着另一个悲剧 他们也都是父母关心没有家庭温暖 还有后妈不好孩子

  其实我们总感到电影中的悲哀那样深 是因为他被集中起来 被抽离出来 所以更显现了 生活中散落的悲哀才真叫人无所适从恶性肿瘤般不断扩散蔓延着 这种默默的无声的悲哀 更加的惨烈

  看到后面买枪时 那直率的表明复仇来意坦白 心理平衡产生愤恨共鸣的中年男老板 以及 游戏般毫不避讳的复仇之说 手枪交易 越看越让我觉得 他 她 们是一样的 对等的团体 两个对弈的对手 而且是那么的相似 勇敢 智慧 不在乎 安藤对修车人的和蔼女人年轻同事的热心帮助不也是相似的一面

  一直都觉得私自复仇的人是强者 很多人没有选择自己复仇 不是不愿意而是不敢 没有能力执行 不敢承担后果 其实有些时候事情总是这样无奈可笑 人往往会憎恨讨厌和自己相似的人

  话说回来 安藤和松田龙平 合作片子还真多 46亿年之恋 昭和歌谣大全集 第三凶间 恶梦侦探 都是

  后记——电影之所以叫 昭和歌谣大全集 感觉是指对于现在不知所谓的喧嚣的现在社会厌恶 而对往昔纯真年代追忆眷恋 昭和时期的歌谣 多么美好质朴 现在却如此的混沌糜费 片子中欧巴桑身份设定也有这个意思吧 它是衰老的美好不再的现在社会的一个象征 追忆那过去的纯情岁月少年们厌恶它 包括欧巴桑们自己也是厌恶这种衰退与丑陋的吧 所以最后相互对抗或者可以说“合作”着共同走向毁灭 毁掉这个可笑喧闹的现代社会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三):死是最后的兴奋

  当生活不知怎的变得一片黯淡,至少还有死亡能唤起生的激情

  在这样一部情节荒诞的电影里讨论生与死这样一个宏大话题似乎是不合适的。可是黑色幽默灵魂再加上导演时不时的一本正经,却让人难免想到这方面问题存在是很荒谬的一件事,这是多么严肃的一个话题啊,可是就是应该用看上去滑稽的“荒谬”表现。至少这部片子给人的感觉就是如此。

  长久以来日本电影里都在表现“生与死”这么一个话题,他们崇拜生(爱情与性),也崇拜死亡,更经常出现混合着生与死的殉情。可是总的看来,死亡是很重大的一件事情,却大不过生存,那些伟大的死亡往往带来更伟大的“生”。也许对他们而言,死亡只是一种生存方式(电影上如此,实际情形另说)。生与死的矛盾经常就统一成一个总体。这倒和弗洛伊德生本能、死本能的说法吻合。或许电影里的那些统一具有更广泛的代表性吧,也因为这点那些生与死的情节、人物很能触动人的深处。

  电影里的死亡被一种很冷漠的方式得以表现,赤裸裸的没有任何修饰。划开的劲大动脉、喷涌的鲜血、插进咽喉的刀、穿过脑袋子弹、炸断的手脚……这些镜头不带任何感情的直接呈现了出来。导演对“死”的表现是中性的,不唯美,也没有那么可怕恶心。他的眼光集中在那些活着的人身上:中年妇女与少年的朋友小团体。电影要讲的是“生”,是“活着”。死亡在这里真的是一个很尴尬地位,即使是剧中生者也没有对它足够重视短暂悲痛马上被激起的怒火覆盖,对死者的缅怀瞬间荡然无存转变为对生者的“复仇”。随死亡的漠视,最为典型的表现,就是每次死人之后“凶手集团”的庆祝与对“杀手”的羡慕配合着“杀手”兴奋的讲解“啊,我做到了,这太美妙了!”

  那些对生活早已丧失激情的欧巴桑,和那些迷惘颓废的少年们,他们并没有在活着。如剧中对欧巴桑深恶痛绝大叔所说,丧失了前进的激情与动力就是欧巴桑,不管你的年龄性别。显然在他的眼中,欧巴桑就是对于行尸走肉活死人的代称。是啊,那种毫无激情浑浑噩噩的日子,怎么称之为“活着”啊。不知道再干什么,不知道要干什么,自我封闭,死气沉沉的生活中只有卡拉OK能带来一点激动的感觉,唱的还都是昭和时代伤感的老歌。清歌,用快乐的方式表达悲伤情感。这是对荒谬生存多么生动写照啊。臧克家诗中说,有的人或者已经死了。

  既然不能生,不如去死吧。古人置之死地而后生,可以有另一种理解,死亡时生存最后的兴奋剂、强心针。并不是同伴的死唤醒了他们对生的思考。复仇是根引线,死亡时引爆生命爆竹火光

  “我们很久没有讨论过什么问题呢,虽然经常一起长卡拉OK。”

  “我发现,如果认真去听,很容易就能听懂对方在说什么。”

  “他死时一定听懂了那首歌,悲伤的快乐。”

  影片接近结尾的时候大妈们找到了自己的生活方式,过着满足的生活,却没想到来了个全体毁灭的山寨原子弹。影片从“死”走到“生”,最后还是回到了“死”。只不过从活死人(Dead alive)到了“死”死人。闪光之后,是灵魂永存的“活”吗?日本式的黑色幽默可不会有这么温情结局。死了就是死了吧。

  好好活下去是不容易的,倒是行尸走肉或者腐尸的方式比较容易。死的兴奋剂是个美好的假设,奇效但是危险。所以,还是换个方式找点激情与意义好好活吧。

  我真想好好的活着,我不知道怎么去做,只能努力去做。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四):欧巴桑和少年的故事

  世界上最无聊最难找到生存意义的人搞不好就是欧巴桑和少年了。

  这部电影里的欧巴桑和少年们,也许因为杀人不眨眼而在生活中不那么能看见,但是跟我们身边每个人心里的空虚不满却是一样的。

  离婚欧巴桑,无聊少年郎,相互复仇的故事。

  一开始脑袋里还想着你杀我来我杀你,大家谁是正确的之类的自以为导演要我们考虑幼稚问题,很快就发现自己想错了。

  无论是一开始杀人的安藤还是最后杀人的松田,都没有想过这个问题。

  杀了就杀了吧,杀完人之后能体会骄傲心情,杀人之前的策划实施过程更是激动人心

  欧巴桑和少年们是一样的。

  但是欧巴桑们的无聊和空虚来自充满后的虚无,而少年们从一开始就是因为迷茫而空的,因为无法释放而空虚的。

  “干一炮吧?”无论是被问的人还是问的人,心里想的都是一样的。

  当松田揭开那个欧巴桑的头套的时候,不用看眼神,就连他伸出去的手都在说这句话。

  不要小看性欲哦。弗洛伊德教育我们,这是非重要的心理动力学。

  好,总结下来就是这么一个故事欲求不满而遭压抑的欧巴桑们,和满心冲动无处无法发泄的少年们通过互屠来发泄的过程。

  欧巴桑们以为自己取得了胜利,开始了新的生活。

  可惜剩下的少年仍无法满足,决定来场狠的。

  直升机一直在天上飞。所以少年最后也是high的死掉了。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五):复仇

  这是一场荒诞的复仇。

  整个故事就是互相残杀,可是,画面却很欢快,没有压抑感,让人很想知道结局,最终究竟谁是幸存者?很吊胃口的一部电影,也十分地出乎我的意料,很强的漫画感,因为讲述的就是一个荒谬而不可置信的故事。

  一切都是欲望作祟,那些少年们会聚在一起看对面的女人洗澡跳艳舞,到兴头便开始唱歌,包括杉冈在杀死第一个“欧巴桑”以及被第二个“欧巴桑”杀死的时候,那仿佛听到的歌声,就好像变态杀人狂抹煞生命时所得到的快感一般。而那些中年离异但仍对工作充满激情的女人,面对诱惑却掩藏自己的冲动。

  以为这两派人会逐个杀死对方,没想到速战速决,第一个被迅速的割开喉咙,第二个竟然像中世纪骑士对决一般,骑着电瓶车将绑在铁管上的匕首刺入对方颈部,第三个拿枪当面解决,而其后,复仇的手法越发的诡异。欧巴桑们通过关系借来了自卫队留存的美国的火箭筒,在瞬间消灭了穿着sm装的少年们,至此,所有死去的人在临死前都是保持稳若泰山毫无逃跑冲动的姿势。当少年中仅存的石原在奇怪大叔的指导下作出了化学原子弹并从直升飞机上空投到城市中时,看着那片蘑菇云,我彻底无语了,逐步升级的杀人方法,到最后完全的超出现实范围

  里面的配角相对死亡速度极快的主角们而言很有意思,那个看得到杉冈灵魂在两票人马对决中起到引导作用说话速度极快的奇怪女大学生,那个对欧巴桑深恶痛绝店里卖着各种物品包括手枪知道制作原子弹方法的五金店老板,还有那个在这群叫绿的女人面前诉说和另一个叫绿的女人的感情史的自卫队长官,异常丰满角色

  或许这次对决便是社会上两种人的决斗,无所事事游手好闲年轻人事业有成的大人们之间的较量,而作为主题穿插在影片中的昭和时代歌曲又将两种人群联系在一起,有想同爱好代沟依然横亘,这是现今社会两代人之间的现状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六):变态歌者

  电影讲述的故事很简单:六个年轻人和六个欧巴桑(六个离过婚,名字都叫绿的中年女人),互相复仇,或者说,互相杀戮。凶器从尖刀,到长矛,到54手枪,到肩扛式火箭弹,最后到自制的原子弹。

  它可以很荒诞,荒诞到让你想笑;它也可以很血腥,血腥到动脉血四溅,满地残肢;它可以很痛苦,当一个年轻人在你的面前彻底精神分裂。。。

  没有一个人是正常的。

  但他们不是精神病患者,不是疯子,他们甚至很智慧,很冷静

  他们只是热情计划杀戮,同时热情地唱着歌。

  昭和时代的歌谣。就是用快乐的心情歌唱悲伤。

  如同用快乐的心情杀戮。

  我不是很明白,这其间探讨的,到底是人性的变态,还是变态的人性。

  电影结尾,当幸存的四个欧巴桑准备开始过起正常幸福的生活时,一颗投下的原子弹结束了一切。

  复仇的双方,都不再有幸存者。

  故事开始时,谁能预料到这样的结局?

  +++++++++

  “我们的PARTY,如果要打比方的话,就像是教会的弥撒一样。不同的是,我们不唱圣歌,而唱昭和时代的歌曲。”

  这就是 昭和歌谣大全集。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七):性欲和战争

  为看龙平看了不少不烂片但是很寡淡的啊…cult对于我这种正经人来说略煎熬…欧巴桑组和少年组的互相伤害

  热闹无厘头表象下有暗黑细思极恐的社会深度问题,如果这样想,就会觉得导演鬼才之名坐得实。

  比如中年女人的欲望的无处安放、在道德节操和熊熊欲火两端的煎熬、浑身烟火气却碰上了追求仙女的小鲜肉然后裤子都脱了却拍屁股走了……也算一种深刻思考和轻松表现。

  比如热血少年的躁动青春也无处安放,一起看美女打飞机。

  当欲望妇女遇上热血少年,性欲转化为复仇和杀人的快感,互相利用对方泄欲,杀戮的背后是社会人群的躁动不安,是物质表面繁荣和精神的内在空虚。

  比如荒诞的情节,完全不顾法律没有警察,就自己买枪买炮造原子弹,你杀我我杀你,从复仇变成享受杀人的快感,中间有个看热闹不嫌事儿大的不断挑拨,给双方提供信息,看着他们互相残杀。最明显的是武器的不断进阶,直到原子弹毁了整个城市……这就是战争的全过程,因一个很个人的欲望而起(安藤政信一言不合割喉第一个欧巴桑),发展为两个群体间的对峙,互相伤害然后全体毁灭,废了少年灭了中年女人。

  日本文化里真是有趣不可思议的东西多,让我们在自己文化背景下简直难理解。我国就不会允许这样的片子放出来,少年中年全社会还不都得被怂恿得造了反。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八):仔细拿捏的恶趣味指数

  看看这个主创阵容吧 篠原哲雄+村上龙 便可直接把恶趣味的观者拉拢

  一个怪异的故事以昭和年代的歌谣串联 别样的黑色幽默与赤色暴力 回味十足的荒诞与“用快乐表达的悲伤”

  开首小龙平唱歌的造型妩媚得一塌糊涂 爵士帽和假睫毛在他身上如此适合

  安藤政信在这里是比较讨人喜欢的 基本上除了《坏孩子的天空》 这个片是排第二的。新闻说 安藤圈中最好的朋友是龙平 算算他们一起合作的片子也不少了 难怪感觉还是很有默契的 尤其是《46亿年之恋》 哈

  匕首划破脖颈利落的口子、长矛干脆地扎进正在路边解手的少年的脖子 血淋淋地倒地的时候还有尿液喷出、然后是一把54手枪瞄准了正在哭泣的女人的额头、如果你不能想象用肩扛式火箭弹袭击自娱自乐的唱歌少年的话、基本上你也会被最后毫不犹豫地放下自制原子弹的情节吓住

  期间有总是在家里独自跳艳舞敞开窗门洗澡的女子、有幽灵般出现的女孩 并且能与死去的少年的灵魂对话、有五音不全的退伍军官 在他唱歌的时候立正敬礼的酒吧老板娘、一个对欧吧桑仿佛恨之入骨的五金店老板 54手枪的贩卖者和原子弹制造方法的授予者

  一堆被蔑视的无所事事的少年与一堆被嘲笑的事业有成的中年单身女人间的互相复仇 他们各自将自己视为社会的弱视群体 于是报复起来的手段尤其凶狠毒辣、破罐子破摔。篠原哲雄用强视觉效果体现了村上龙的超现实描写

  每个人都在毫无预料的情况下被杀死。即使刚刚杀过人也能当作什么事情都没发生般的继续生活 而在已经决定收手的时候 死亡却突然地降临。这个片子是过于晦涩(灰色?)的 你认为你看懂了 回过头来想还是很摸不着头脑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九):评论昭和歌谣大全集

  起初看片名还以为是关于一个民谣乐队的电影,从安将刀放进老太婆的喉咙那刻开始感觉到“快乐的悲伤”,开头的松田龙平的扮相实在太美丽了,还有后来安静地躺在白色床单上扑闪着的长长眼睫毛和一旁笑起来象朵花般的护士都非常的美型,不过真的没想到从小刀一路升级到原子弹,老实说看平平在诺大的废弃仓库里一个人折腾着那些化学瓶罐有一种异常的快感,可能与他们说的杀死人那时的快感和自豪差不多吧?两个团体的互屠让我想起SUN里废墟永无止境的会与会之间的PK,每天都能听到嘎蓝和辉煌在小喇叭对骂和PK,还有那可恶的“域”和“霸”两个公会,但终究杀完人心理是一种扭曲的,不然我不会最近天天梦里还在废墟里兜圈打怪的时候又看到“域”字样的几个人。

  其实沉迷于网游的人和片里无所事事的少年,老太婆本质是一样的,一样的空虚和无聊,片里一群少年复仇完毕的晚上照旧一起吃火锅,这时一个说干脆把那群老太婆都杀了,但被平平阻止了,平说“我们只为复仇而杀”,这句话我在昨天废墟里也刚好说过,撅倒类,但后来呢,一群少年几乎被四个批头士老太婆团灭(几个老太婆举的一系列乐队名字这里相当恶搞啊),所以只要一旦PK,是不会结束了。而其中一个吃完火锅想去杀人的提议被否决后往地板上一躺,然后说了句“好无聊啊”,真是相当有同感。正巧昨天BB计划的弟弟也说“升级就是为了PK”,让人想起之前同样好战的才16岁的“花花的蛋”。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十):年轻的心

  这是一部荒诞的电影,可它寓言式的讲了一个道理:要永葆年轻的心。

  看点:松田龙平+安藤政信这对养眼型男,昭和时代的几首名曲穿插其中。

  日本电影最擅长制造偶然事件之间的联系,一曰无厘头,一曰脱力。我把它归结为治愈系电影。

  两个阵营的战争:毛头小子与中年妇女,战端不断升级,武器最终到达核级别(日本人的原爆情节啊)。

  昭和歌谣,本人也是大爱。片中《恋爱季节》始,《他日再相逢》终,恰到好处。

  世界末日还会存在的蟑螂和欧巴桑,一样拥有顽强生命力。可是年老不只在生理上也在心理上,当你嘲笑起年轻人你就是老了。当你不再有性魅力的自觉,你已经女人失格。所以我们要杀死欧巴桑,某种意义上也是一种拯救。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昭和歌谣大全集》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