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后即焚》是一部由伊桑·科恩 / 乔尔·科恩执导,乔治·克鲁尼 / 约翰·马尔科维奇 / 蒂尔达·斯文顿主演的一部喜剧 / 犯罪 / 剧情类型的电影,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阅后即焚》影评(一):换换口味
看到海报上巨大的演员表,就知道这部片子最大的卖点在哪里了吧~~呵呵~~
片子下了好久,一直都没有看,最近欠的片子真是太多了~~
昨晚上睡不着,在电脑里乱翻,行,就是它了~~
以前同事跟我说她看了一遍没看懂,搞的我以为这是冷战时期的间谍片,一直没敢看~~
刚开始的时候,没觉得片子好玩,就看到马尔科维奇一个劲的fuck~~
不辣的皮特傻乎乎的舞蹈,装模做样的份儿;克鲁尼遇事就慌的神情;
马尔科维奇神经质式的吼叫;大PP linda一切为了整容的大无畏精神;
(马尔科维奇到底演过什么片子哇,老觉得眼熟,但是看了他的作品表,好像也不认识~~)
所有男人的LP一边搞的外遇,一边数落着男人的不是扫地出门的淡定~~
演ugly betty前男友的那个倒霉蛋也客串了一下,台词不多,也满出采的~~
最可爱的还是特工人员,CIA的两个头头跟俄国大使馆的那个都超有喜感哇~~
片子里最经典的几句台词:
1、pc or mac ?
2、Ted: you said the Russian don't want that stuff!
Linda: there are other people!
there are the Chinese!!
3、从头到尾,每个都会说的fuck
。。。。。。
小8卦:
据说不辣的皮特看完剧本,又听说角色是为他量身定做的,有点搞不清是骂他还是夸他~~
他对导演说不知道怎么演,因为这个角色是个大傻冒,导演说:你没问题的。
强悍,哈哈~~~
09-01-21
《阅后即焚》影评(二):玩的就是这一手
科恩兄弟这两个怪才鬼才,真真叫人爱也不是恨也不是。
看看他俩2000年以前的出片率,大约是两到三年一部,基本风格大多是嬉笑怒骂中透出社会黑暗与人性溃败,基调严肃而深刻。2003 和2004 年的《真情假爱》与《师奶杀手》把所有的人吓了一跳,心想这俩人怎么也开始和主流好莱坞市场搅和上了,出片迅速,缺乏营养,失望至极。然后便是2007年的重磅炸弹,改编自Cormac McCarthy同名小说的黑色惊悚巨作《老无所依》。此片横扫2007大小奖项,并挫败劲敌Paul Thomas Anderson的《血色将至》摘取奥斯卡最佳影片殊荣。
还以为兄弟俩要凭《老无所依》“回归正途”,可2008年这部像极了《师奶杀手》的《阅后即焚》又把观众狠狠打击了一通,明确的告诉大家:想让我们按牌理出牌,没门儿!
这部黑色喜剧汇聚了众多好莱坞大腕明星,演员安排是非常精彩的。乔治.科鲁尼继续展露他的搞笑一面,蒂尔达•斯温顿也持续《纳尼亚传奇》中的冰雪之姿,而费兰西斯•麦克多曼德在《冰血暴》中就展露出的喜剧天分也充分发挥了效用。不过最让人捧腹的还是布拉德•皮特扮演的健身房职员Chad,这家伙根本就是个肾上腺素超额分泌的白痴,搞个技术含量为零的低级勒索也笨得没谱,翻来覆去就会说那几句废话,把前CIA情报分析员Osborne Cox(John Malkovich)气得七窍生烟。布拉德•皮特的演技我个人从未看好,但这次他的表现的确突出,很为影片增色,甚至可以说是他自《秋日传奇》的本色演出之后最令人难忘的一个角色。其实乔治.科鲁尼的角色尽管算不上打破常规,但这位好莱坞一等一的钻石王老五肯颠覆形象演那么一个超级猥琐男,也挺值得关注。
故事情节安排与整体风格与《师奶杀手》实在很相似,总之人物一个比一个猥琐,一个比一个笨蛋。全片从头到尾就没有正面形象,科恩兄弟把这些人物挨个儿狠狠地讽刺揶揄,假、伪、丑齐聚一堂。不过对人物的讽刺比起来他们耍着观众玩这一点简直可以忽略不计了。故事里的CIA长官每次问下属究竟发生了什么事,下属总是一脸无辜的说,我们也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总之这个打了那个,那个杀了这个,背后动机不明。最后干脆彻底明确宣布——你想找出这些混蛋事件背后的政治讽刺现实意义么?没有,根本没有!就是一群蠢人耍了你们一场,就这样。
这个安排很难不让人对比《老无所依》的黑色寓意——《老无所依》的全部意义都在于结尾点题那晦涩不明的隐喻与象征——要说科恩兄弟此举不是故意所为,鬼才相信。《时代》杂志的影评干脆就气急败坏了,恨不得大骂这两个臭小子,最后愤愤不平的撂下一句:走着瞧,看最后这笑话笑的究竟是谁!
如果科恩兄弟仅仅是想耍着观众玩一把,表现得过于明显的话,这片子也就仅仅停留在《师奶杀手》的娱乐水平上,并无突破;但实际情况是,尽管影片结尾说了,没有寓意,没有现实讽刺,但电影行进过程中的嬉笑怒骂却是显而易见的。不管是女性主义的胜利,还是官僚政客的愚蠢,人情世态的炎凉,或者人性的虚伪堕落,如果你愿意,总是能找出几个细节来详尽分析的。可一旦走上这条路,就不免正中科恩兄弟的圈套——哈,我们笑话的就是你啦!在这种情况下,这片子很给人一种左右不是又爱又恨的另类快感,让你也恨不得咬牙切齿的挤出一句来,哼哼,科恩,咱们走着瞧!
《电影世界》2008年11月稿
《阅后即焚》影评(三):當我們都把自己當成一棵蔥
很久之前,上帝創造世界,他說“要有光”
於是,就有了光,上帝很滿意的點點頭
再這之後,卻總有上帝的子民,以為有了上帝的能力而喊叫著“要有光”,其實光本來就有,一直都有,叫嚷著有光之後的我們看著滿街星光滿意的點點頭,可是……這不是早就有了麼?我們以為自己是一棵蔥,其實我們連一棵蔥都不是。
當人人都以為自己是一棵完美的,綠油油的,香氣四溢的蔥時。當我們拉著衣領說你好,我,XXX時,你有沒有注意到四周正彌漫著沉悶的氣息,噢!當然,你不會注意到,你以為大蔥之香已經覆蓋了所有的房間。
蔥們忙忙碌碌,為了那一點光去奔波忙碌,向日葵們卻悠哉的曬著太陽,他們知道光是哪裡來,他們也知道自己是向日葵,向日,自然就有得吃。那些真的明白自己身份的向日葵們,從不曾把自己向日葵的身份當做什麼榮耀,他們只是不屑一顧的看著幾棵蔥在腳下吵鬧。
這世界本身就是一個巨大的黑色幽默,人人都有自己的美國夢,每天無所事事的幻想著從生活中取巧,蔥們粗俗的大喊大叫著掐著對方的脖子,為了莫須有的所謂 屬於自己的光 而你死我活。而生活也只是在看你們制造幽默,然後再給你一個出乎意料的結果給這個冷笑話一個最好的結尾。
當我們都把自己當成一棵蔥,
那
向日葵呢?
《阅后即焚》影评(四):嘘!什么都别说
阅后即焚是喜剧片么?
不是吧?!
好象是吧……
尽管有人认为阅后即焚是部烂片,我却丝毫不掩饰对它的喜爱,觉得蛮搞,延续着科恩兄弟不着调的叙事风格和一贯的黑色冷幽默,让我大笑的次数竟然超过了今年贺岁片的笑点总和。
想当初,老无所依也带来了这种效果,看来,科恩兄弟的幽默,我懂。
开场总是有点无聊的,老无所依的三分之一,我都是关了声音,当默片看。当然,如果能耐着性子继续,会发现,科恩总会制造出意想不到的惊险和喜感。
就像故事由一个长相平平,浑身赘肉,热衷于相亲,又屡屡失败,企图用整容手术使自己人生显得稍微圆满一点的未婚女中年和同事小弟捡到的一盘前情报局人员的回忆录引起。到后来竟然引出了特工,政府关员,间谍,密探与平民之间,一大堆乱七八糟的凶杀案。是不是很不靠谱?想想也是,现实生活中不靠谱的事儿不照样那么多么?
里面的角色没几个不神经质,结了婚的都有外遇,彼此都还以为对方很死忠。乔治克鲁尼饰演的花花公子天衣无缝,为把个妹着实不嫌麻烦。扮幽默,扮大气,扮坦白,扮深情,扮与妻子分居的男人,把一大堆纸箱子扔得客厅到处都是,对送上门的那口肉说,原谅我家里很乱,我妻子的东西还没搬利索。扮到最后,就错乱了。没那么坚强的神经,就别一人分饰几角,不是不崩溃的。
皮特演的那健身房小弟,随时随时都很H,像上了发条的摇滚小子一样停不下来。有点天真有点傻,挺仗义,挺可爱。想装深沉玩老练搞一笔给老大姐的手术费,结果反玩一把,第一次电话里的敲诈倒弄得自己语无伦次,第二次见面没说几句就被人捶烂了鼻子,第三次更惨,啥都没干就被打爆了头。虽然点儿背,命苦,却是关键喜感人物之一,有了他,为片子增色不少。
搞笑桥段1:哈里翻遍尸体,结果健身房小弟西服上标签被剪了,钱包里只有几张小额钞票和几个硬币,没有任何证件可说明身份,哈里大惊,我竟然杀了一个间谍!
说明:不该看的别看,不该知道的即使知道也要装不知道。
搞笑桥段2:琳达无知无畏的去俄国大使馆,以为特工的回忆录是独家机密,结果被扫地出门。考克思被传唤到情报局,告知自己的回忆录被那俩傻子交给了俄国大使馆,瞪大眼睛一脸不可置信地问:俄国人??他俩找***俄国人干什么?
我笑了,美国特工的日记交给俄国人,恐怕就像啤酒拌米饭吃下去的感觉吧?
整部片子毫无预兆的视觉暴力和令人捧腹的幽默,一直考验着我的心理承受能力,让人恐慌的同时又不自觉的大笑,怎一个刺激、通透了得。
最冤的还是情报局的大BOSS,被下属汇报的有的没的不知所云的一系列破事整得要疯掉,末了还要不明就里的支付一大笔昂贵的手术费。
“长官,我知道这听起来有点可笑,但是,她说只要我们支付手术费用,她不会说出去。”
“什么手术费?”(BOSS茫然地问)
“呃,,,整容手术。”
“多少钱?”
“付给她!”(BOSS大手一挥,没兴趣再听下去)
“我的老天爷啊,从头到尾,我们到底明白了什么?”(耗尽耐性的BOSS摊在椅子上,叹口长气)
“我***也不知道。”(BOSS沮丧又无奈地合上面前的日记本)
随着有力度的音乐鼓点响起,场景与片头恰恰相反,渐渐浓缩成微观世界,在我的大笑中结束。
这部片子的宗旨就是要里面的角色,要么死,要么疯,不崩溃,不成魔。
《阅后即焚》影评(五):乱成一团的《阅后即焚》
这是一部情节构思精巧的片子,其中的人物关系非常复杂,我要想想如何来写清楚这一团乱线。
一位脾气暴躁的中情局情报分析员和组织关系闹僵,愤而辞职,故事就从这里开始,不妨就叫他前特工。前特工辞职后,决心撰写自己的回忆录,为了泄愤,他将很多前上司和前同事的丑事写在了文档里。前特工的夫人是一位意志坚定的儿科医生,阴谋离婚,偷偷到丈夫的电脑上拷贝私人文件准备做财产转移,误将刚开头的回忆录当成财产报告刻录成了光盘。而后儿科医生将丈夫赶出家门,换掉了门锁,和自己的情人住在了一起。她的情人是一位已婚的财政部人员,因为工作随身佩枪,其实是个胆小鬼,在和妻子、情人周旋的同时,还在网上约会和***。
这张光盘被遗失在健身房里,被健身教练捡到,他们看了光盘中的中情局回忆录,以为捡到了国家机密情报。健身房经理要求教练们处理掉这张危险的光盘,但健身教练们想以此为筹码敲诈一笔钱。一位男健身教练求助电脑高手,弄到了前特工的电话,却在接头时被暴怒的前特工打破了鼻子。另一位女健身教练正在寻找网上约会对象,一心想存钱整容,很巧,她的约会男友就是那个财政部。
在女健身教练的坚持下,两个健身教练把“重要情报”交给了俄罗斯大使馆,并扬言如果俄罗斯付钱,他们还能提供更多情报。为了弄到更多“情报”,男健身教练潜入前特工家里,不料撞上刚和前特工妻子偷情完毕的财政部,被吓坏了的财政部一枪爆头。财政部以为他杀死了一名特工,急忙抛尸,心神不宁,和前特工的妻子不欢而散,却发现自己看似忠诚的妻子正在雇人跟踪自己,做离婚前的调查。
女健身教练发现男健身教练失踪后,陷入恐慌,以为他被俄罗斯大使馆秘密扣押。为了搞到“情报”交换男健身教练,她拜托爱慕自己的健身房经理去偷情报。健身房经理不得已潜入前特工家,正好遇到气急败坏的前特工破门而入,被前特工打死。
而这乱七八糟的一切都在中情局的监视下,自从他们在俄罗斯大使馆的内线告诉他们“情报”的事情。监视前特工的人员为了制止前特工的打人行为,一枪不小心干掉了他;监视财政部的人员处理掉了男健身教练“身份不明”的尸体,把财政部抓了起来;和财政部一起受到监视的女健身教练对中情局说,如果帮她付整容手术的钱,她就保持沉默,她如愿以偿。中情局头头们根本没有弄清楚整件事情——没人能弄清这是怎么回事,不过他们的目的不是弄清事情而是息事宁人,他们也如愿以偿了。
最后两个中情局头头的对话结束了这一团乱麻:
这件事情教会了我们什么?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TMD我们到底犯了什么错误?所以下次不要再犯同样的错误。
看完这些是否很晕?我已经写得尽量清楚了,我觉得科恩兄弟既做编剧又做导演,真是天才。这不是没有脑子的闹剧,它要求你必须认真地看,紧跟片子的节奏,你会一直想这事真乱啊真乱啊,突然有人死了,你却会笑起来,他们把这叫做黑色幽默。乔治克鲁尼在采访花絮里说:我扮演了一个傻冒,这就是几个傻冒的故事。而后他又说,他本来以为自己是全片最傻的人,但当他看到皮特穿了一条紧身运动裤时,他就放心了。知道吗,其中的两个傻冒是大帅哥乔治克鲁尼和布拉德皮特。克鲁尼是那个一辈子没有开过枪打死人后自己吓得腿软的财政部,皮特则是满脸傻笑被一枪爆头的健身教练。片子的造型师说,她一直在考虑怎么能把这些平常优雅有风度的帅哥搞成傻冒的样子。
她成功了。
还有,片子真的拍得很好,画质非常精致。片头从卫星拍摄一层一层拉近,片尾从中情局的办公室一层一层拉远,看,这就是地球,和地球上面乱七八糟生活着的傻冒们。
《阅后即焚》影评(六):疯狂的女人最可怕
我觉得还可以,虽然没有大起大伏,但是跟老无所依有一个同样的感觉,人死的太容易,镜头一闪就死了,不像其它的拍摄手法,给死的人特写,长时间的特写,在这里,说死就死了,只是一闪,甚至都感觉不到死,真的死了吗?这么快?
还有那个砍人的镜头,血腥,但是让你感觉不到,然后那个评论家被射了,甚至都没让你看到怎么射的,只是说'射了'。
这部电影里有两个角色让我害怕,丽兹跟评论家的老婆,太恐怖了,吓得我发抖,疯狂的女人,一个为了隆胸手术,还有她发抖的样子,这比看恐怖片都恐怖,我浑身都开始发抖,我相信如果这个女人在我面前我会毫不犹豫的。。。呃。。。。自杀!我绝对受不了这种女人,为了隆胸手术,疯了。。。
还有那个评论家的老婆,完全不像个女人,完全一个冷血动物,为了利益,就跟不认识评论家一样,完全没有夫妻感情,利益,太恐怖了。
是美国么?
《阅后即焚》影评(七):真难看
看了微博推荐黑色幽默电影来的,真不怎么幽默,没看的千万不要去花冤枉钱了。完全不知道这些大牌为啥要接这个支离破碎的剧本,好好说故事不行吗?海报上有布拉德皮特和乔治克鲁尼,以为俩人要搞搞基,结果还没说上话就被崩死了,差评。
08年的时候皮特年纪也不大,不知道为啥脸皮就绷不住了,一副在南极冻了两个月又在微波炉里面转了两圈的模样。顶着一副饱经沧桑的脸皮演萌物,演漂亮蠢货,真的完全没有说服力好吗?捉鬼队里相同人设的锤哥,先不说那演技,至少扮相人家是合格的。
乔治克鲁尼还是一如既往的帅,腿真长,演技感觉就是把03年的真情假爱原封不动copy过来,我想重新看一遍后裔。
Tilda真漂亮,戏份太少了差评。
《阅后即焚》影评(八):只是幽默 黑色么?
全是大牌,全是自以为是的二百五...所有人都把别人当傻瓜,小聪明
得算计,最后,一团糟。我在想如果电影来源于生活,如果现实中美国的
财政部、CIA都由这么些人掌着,那时下的经济萧条就很顺理成章了。
科恩兄弟的片子看的不多,映像中奥斯卡最佳的老无所依也是科恩做
的 ,一样纠结不知所云。影评家们喜欢,他们总在一部片子的演员表升起
时思考电影的所谓深层次意义。正如制作人处心积虑地通过一些情节和细
节藏好“寓意”,评论家则处心积虑地将他们挖出来,最后故作玄虚地在
我们面前炫耀:“看见没,是这样的,你没看懂。”
当然,单纯作为喜剧片来看,还是不错的。你可以看着这些大牌们怎
么玩儿自己,与剧情无关。乔治克鲁尼、布拉德皮特,原来帅哥也像美
女,不能总走玉女路线,熬啊熬,就性感了;帅哥不行啊,于是搞笑就行
了。
《阅后即焚》影评(九):继续简评
一句话介绍嘛,就是黑色幽默。啥?你问我啥叫黑色幽默么?咳。。《疯狂的石头》总看过吧?其实这也算是某种类型片,老美老拍这种片儿,中国就出过一部石头。要归纳一下,就是一帮傻逼因为种种巧合搞在了一起,干了一件极度傻逼的事儿,结果最后,最傻的那个傻逼害死了所有人,他却如愿以偿了。恩就是这样。
1.皮特这次感觉是友情出演么,终于演了一回纯粹的脑残儿(之前演的都是装的),估计是被乔治克鲁尼拉过来的,这两兄弟大约是在“十X罗汉”系列里混熟的。在这里一碰面就是直接爆头然后屁滚尿流。
2.这片要是想在中国开拓市场(我指网络下载市场),那就要打“辱华”这张大牌,中间女主角确实说了句辱华的台词哦——"there are other people ,there are the chinese!"
3.其实最精华的搞笑部分,还是在那个国务院办公室里,那位领导跟下属的对话。通行级别三级的?哦不是很高,那不用鸟他了。We have her..?to do what...?? 美国电影里讽刺政府就跟饭桌上讲个荤笑话差不多,信手就拈来,绝对无伤大雅。
《阅后即焚》影评(十):蠢的爆炸力
故事:7/10
幽默:8/10
综合评价:B
我自称影迷,可是科恩兄弟的片子却只看过《The Ladykillers》和《No Country for Old Men》,实在应该打自己屁股。以《Fargo》大红大紫的兄弟俩其实最喜欢搞的就是黑色幽默。有时间我自然要去学习一番。
《Burn After Reading》是一部明星相当出彩、但是故事由于太过离奇和精巧却反而稍显破碎和平淡的黑色幽默。而黑色幽默之所以黑色,就是不是所有人都可以欣赏得了其中的笑话。往往拍得人拍得不亦乐乎,像个大Party(比如《Ocean's Twelve》),看的人经常却置身事外、不为所动。笑筋被挑到的自然会说好,没挑到的就会大骂。我大概是中间派。
(图) 抢尽风头的笨蛋Chad (Brad Pitt)
我对《Burn After Reading》里大部分表面的笑话其实都是接受得了的,特别是对描述以Brad Pitt为首的笨蛋和J.K. Simmons(Juno他爹、蜘蛛人的那个报社主编)的CIA大头的“雷厉风行”的作风非常能够接受。然而,血腥变态一点的John Malcovich、举止奇异自以为是的Frances McDormand的那些段落我看起来虽然也是有趣、但是总觉得被囧(此字流行,要多用活用)到了似的。对这些段落,学一句Malcovich的台词,就是"What the fuck???"中文就是“什么他妈玩意啊???”。
(图) 沉迷于网恋的Harry (George Clooney)和Linda (Frances McDormand)
和《No Country for Old Men》里细细地刻画出让人过目难忘的摄人杀手捕捉猎物的过程不同,科恩兄弟的这部“回归本色”的作品的叙事跳跃,将三条线索(John Malcovich的CIA前员工Oz,George Clooney的财政“警员”Harry,还有Frances McDormand的健身房员工Linda)缓缓撮合在一起;片长虽然仅有90分钟多一点,但是线索叙述不但有割裂感,而且相当缓慢乏味。
幸好,将线索串接的工具 - 也就是本片最大的笑点 - 则是Brad Pitt舍身刻画的大蠢若愚的健身小教练Chad。串接过程自然是极尽搞恶之能事,Brad Pitt几乎再现当年《12猴子》里的疯狂功力,只不过这回是“笨”得让人发狂。
(图) 具有爆炸性幽默感的J.K. Simmons在《Spider-Man 2》里
不过,J.K. Simmons回归他在《蜘蛛人》里的“报社编辑”的口吻,说话简单直接、疯狂却条理分明。Simmons大佬处理完"有关一些尸体和一些笨蛋"的事,最后突然问道:"What do we learn?" 彼情彼景,简单的一句话内里暗藏的幽默爆炸力却是此片的点睛之笔。
那么这部电影到底讲了啥?一群蠢人做了一堆有爆炸性却说不出口的蠢事,如此而已。
来自我的博客《和老豆腐一起看片子》:
http://oldtofu.blogspot.com/2008/09/burn-after-reading.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