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荆棘》是一部由马特奥·希尔执导,山姆·夏普德 / 爱德华多·诺列加 / 斯蒂芬·瑞主演的一部西部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黑荆棘》观后感(一):流淌在西部的醇酒
曾经的赏金大盗,做着亦正亦邪的生死买卖,良心未泯的传奇,远处他乡等待着他归去的妻子和儿子。
故事的一开始很俗套,老头带着仅有的钱返回,却被某愣头青弄得财马两空。
接着的发展也很俗套,这个曾经被通缉多年后来假死逃脱的前大盗以分钱一半的条件,护送年青人逃离矿头手下的追捕。
老人回忆起当年意气风发的大盗三人组,快意恩仇,执着着自己的信念和正义。而女同伴终于厌倦了,因为她怀上了孩子,依依不舍中乘上列车走向安宁的远方。
回到现代,两个女印第安人来到爷儿俩的住所,老头中枪,新 的女友死于非命,而逐渐成长的年轻人结果了来袭。
二人分头逃走,老人还是因为伤重被俘。而捉住他的是多年前一直在追捕通缉他的老警长,一直相信他当年并没有死。
老警长也累了,就和当年老人的妻子一样,希望可以安稳地活下去。私自放走了他。
而也就在同时,剧情峰回路转地,老人知道,那个工程师是个骗子,那些钱不是矿工头的脏钱,而是所有旷工的血汗钱。
正?邪?对?错?
老人已经分不清自己的行为究该如何。
他毅然追上了那个骗子,打伤他的腿,让他自己留给赶来的人们处置。
而他则驾着马儿,向着妻子的方向驶去,远离当年这个错误的决定。
可悲的是,当军队带着老警长追来时,老警长存心带错了路,被军官夺走了马,丢在荒芜一人的深山里…………
呜呼,如今截然一身,可得归处否?
《黑荆棘》观后感(二):小霸王
本片堪称《虎豹小霸王》的后传,是西班牙电影中并不常见的西部题材,由美国男星山姆・夏普德与西班牙帅哥爱德华多・诺列加合演。“西部题材事实上是一种道德题材,角色面临的选择简单而纯粹,生与死亦或是自由、诺言、忠诚、勇气、正义甚至是爱”,导演马泰奥・吉尔称,“他们做出的决定不仅充满了戏剧效果,而且有着教化意义”。吉尔是著名导演亚历桑德・阿曼巴的编剧搭档,曾执笔过《睁开你的双眼》、《深海长眠》、《城市广场》等作品。他在1999年执导的处女作《邪魔重生》也是由诺列加主演,曾获得戈雅特效提名,之后还在2005年推出过名为《魔鬼》的电视电影,《黑荆棘》是他的第三部长片。
《黑荆棘》观后感(三):经典中的经典
Rich ? I've been my own man . Ain't nothing richer than that.
There are times when you'd prefer to be dead
Here ,in this godforsaken village, I finally found some rest,A stupid,but well deserved rest
Goddamnit, Bolivia. I always knew you'd be the last . Everybody's dead and you're all alone now ,So far from home,My poor friend.......
OK, do it , Now is a good time. Do it !..............................
每一个人,追逐者、爱人、主人公、差人,都有自己秉承的价值观。在一套坚固的价值观里,他们取舍、调整自己的行为。
一个人在马背上被对手打下来,死亡这件事变得干净利落、绝不令人恐惧。他的生命轨迹竟给人感觉是被对手继承,而不是就此结束。对手间丝毫没有仇恨,而是在各持责任,在遇到交叉点时由一颗子弹来选择。活下来的人拾起死者的情怀走下去。
追逐者的意义大于主人公,从前从未见过这样的电影。追逐者的重要性开始隐晦于配角的私心当中,但他们的坚持不懈令主人公对于身边的现象产生质疑。质疑存在的唯一原因就是人欲望的过量。
一切现象都可以质疑,只有责任感最具穿透力。责任感以情怀和意义为载体。
《黑荆棘》观后感(五):黑荆棘
故事开始时,黑荆棘已垂老,他独自一人坐在寄寓的小屋里,给他从未谋面的“儿子”写信,事实上他自己也不清楚Ryan是不是他的儿子,所以他的署名只是your uncle Butch。故事开始时,他早已不是当年那个纵马驰骋,身边扈从众多,挚友红颜皆在左右的汉子,年轻,健壮,精力充沛,壮怀激烈,时光割倒了全部的人,只留下他,许多年前他亲手送走了出生入死的伙伴,他们共同爱着的女人也得病死了,叱咤风云快意恩仇的时代早已成为遥不可及的过往,连他自己也只是个活死人,隐姓埋名,孤独地生活在印第安人中间,深居简出,与人无法沟通,原本以为会这样无聊平淡地消磨到老死,于是选择回归故里去找惟一的亲人。
这样的开端,注定《黑荆棘》不会是一部雄壮的西部片,不会是在枪声与杀戮中热闹地开场和收场,不会有豪言壮志和肝胆相照,不会是智慧和勇气的角逐。事实上,假如黑荆棘没有在归乡的路途中不幸地撞见那个貌似憨厚的后生仔,假如他没有因为好奇心而下马去检视那匹倒毙路上的马,这个故事就永远不会朝着后来悲伤的结局发展而去,黑荆棘会带着他的6千美金私财回到美国,和Ryan团聚,以父子或叔侄的关系相依为命,过完他平静的晚年。他不会再开枪杀死无辜的人,不会再亲眼目睹情人横死在眼前,也永远不会遭遇对于任何一个心灵里还保存着希望的人而言都无法忍受的欺骗与背叛。
如果他还是壮年的Butch,也许他会觉得欺骗与背叛都是人生常态,谁欺骗了我,背叛了我,我就报复回去,干脆利落,明白果断,痛苦只是一瞬,很快就会被报复的快意所取代。但他已经老了,经历了太多,疲惫厌倦,他本来没有想到会在老年的时候再拥有一份过命的交情,从危难中收获一个宝贵的朋友,他以为自己还有这样的幸运,黯淡无聊的日子还能因为这个后生仔焕发出壮年时的激情,品尝到崭新的刺激。
最初只是交易,西班牙人请求他帮助自己逃离追杀,他索取的报偿是把西班牙人从矿主那里偷来的5万美金分他一半,以弥补他丢掉的那6千美金财产。西班牙后生仔称自己是矿上工程师,因为偷了老板压榨矿工而得的黑心钱遭到追杀。黑荆棘同意了,一老一少的奇妙组合开始了他们的跑路旅程。黑荆棘并没有想到,交易的开端会是交情的开始。他们保守着彼此的秘密,却抵挡不过生死关头人与人之间最容易滋生的情感。
Eduardo被黑荆棘教训说“我没有马走的这每一步路你都欠着我,我没有水可喝的每一个钟头你也欠着我,你还欠着我没第一次见到你就轰烂你的屁股”时的理亏小眼神,面对黑荆棘的毒舌他永远落于下风,被黑荆棘骗说枪膛里没有子弹后发现被骗时的自嘲一笑,黑荆棘帮他治疗鞍疮,他对黑荆棘几乎像对父亲一样的依赖(没有黑荆棘他甚至不敢自己一人跑路),他们在黑荆棘的小屋里谈自己的出身家境,他对黑荆棘的情人的死表现出的愧疚,这一切都使得作为观众的我把他定性为一个涉世不深、有点愣头青的大小伙子,从而深深怀疑起他是如何起心以及能够完成盗取5万美金的大事业的。毕竟他看上去跟阴险狡诈丝毫不搭边。
这真是个悲伤故事,西班牙人Eduardo Noriega以通篇纯良的脸完成了渣男二的任务,我以为他单蠢,结果观众十有八九都被他朴实而单蠢的表象骗了。他成了本片基调最大的变数。但其实,他的确既不狡诈也不心狠手辣,对黑荆棘也没有提防,如果矿工起义推翻矿主、使得矿场易主的事情如老警长所言人人皆知,他凭什么以为自己就能蒙蔽住黑荆棘、谎言不会被拆穿?还是他对黑荆棘的道德底线毫无判断,以为靠钱就能摆平他的良心?他们不是只谋过一面的陌生人,而是在一起经历过最危险的时刻,他应该对黑荆棘是个什么样的人有充足的了解。但他却没有,他优哉游哉地在逃离的路途上休憩,醒来后见到黑荆棘还一如既往对待他,浑不觉面对的是来索命的仇人。也许他自觉没有错,他偷的仍旧是矿主的钱,矿场在矿工们起义成功之时早已被掏空,他偷的钱自然不会因为矿场易主就变成矿工们的钱,尽管从源头上说那的的确确是矿工的血汗钱。他充其量就是个投机者、冒险家,利欲熏心,却并非十恶不赦,坏到多么不可饶恕。
可惜这场逃亡和追杀里已经牵涉了太多的人命,黑荆棘的手也因此重又染上了无辜者的血,他对Eduardo没有仁慈的余地,后者必须为自己的作为付出代价。他所宝贵的新友谊很快就破碎了,他人生中最后的这一场惊心动魄留给他的不过是痛苦和遗憾。
烈士暮年,壮心不已。而英雄尤利西斯在大海的浪涛中漂泊多年之后,却厌倦了奇迹,渴望着回到他那质朴而葱郁的故乡伊萨卡。黑荆棘呢,他的伊萨卡又在何处?每个人都不愿甘于静默,每个人都渴望人生波澜壮阔,渴望自己是某一段传奇故事和英雄传说中的主角,但每个人临了都将向往他们各自的伊萨卡。然而到了那时候,我们还能回得去吗?
洁白的盐沼与蛮荒的高原,天地间广阔无限。人一生的爱恨情仇、波澜壮阔,也许不过是天地间掠过的一缕风声。
《黑荆棘》是一部西班牙拍摄,故事发生在南美洲的玻利维亚的传统风格西部片。这些元素中显然是“玻利维亚”四个字吸引了我,因为玻利维亚那神奇梦幻的乌尤尼盐沼(诸君没听过见过的不妨google image一下),加上豆瓣上的该片的壮美剧照,我就杀奔又一城去看了这部电影。
传统西部片的重要元素《黑荆棘》一样不缺。虽然没有盐沼的镜头(可能是季节原因),但是万里雪白无垠的盐滩也是地球上绝无仅有的景色,本片的高潮情节就发生在这里。雄伟的高山、瀑布、荒野,在一望无际的高原上通向地平线的铁轨,都是我爱的那一型景色,南美洲真是一个奇妙的地方。
除了自然风光,我们还有一个长得像杰夫·布里奇斯的主角---老辣、自负、跋扈、正义。还有独特的玻利维亚风情,身着民族服装、戴着牛仔帽,难以分辨敌友的印加土著,以及来这片沃土淘金的欧洲冒险家。
《黑荆棘》的主题也是传统西部的:背叛和宿命。人性中贪婪的一面和正义的一面在每个个体中和个体之间都不断冲突,于是有了无休止的争夺、言和、联盟和背叛。然而无论怎么挣扎,一切最终归于宿命。主角黑荆棘也不例外,背负血债而无法在故土美国立足,余下的半生都在玻利维亚逃难中度过,路遇一个西班牙冒险家被本土大佬追杀,自己也被无辜卷入,因曾有过类似境遇便站在了冒险家这边,却未曾想过摸清事情的来龙去脉。另一方面,追杀了自己半个世纪的仇人也来到了玻利维亚,各方冲突交织在了一起。在玻利维亚壮观的土地上的一场场较量之后,明白了真相的黑荆棘做出了命运早已安排的选择,并踏上了阔别半生的回家之路。
《黑荆棘》观后感(七):《黑荆棘》
貌似《虎豹小霸王Butch Cassidy and the Sundance Kid (1969) 》的续篇。不仅插入了Butch、Sundance、Etta年轻时的片段,完全不一样的风格,不是很协调,对于看过前作的人来说一眼就明白,没看过的必定一头雾水;另一方面编写出老Butch与Etta儿子Ryan的书信交集,这也是为什么他回家的原因,形成了与原作的延续纽带。
影片虽然有着西部片的外在,其实更多是一种创作者对旧日美好事物的怀念,一种在路上的状态,两个不一样背负着“罪名”、背负着“秘密”之人,一个是在出去,一个是走回去。比较喜欢从始至终自然的色彩和光线,而非为了西部而西部的色调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