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寒枝雀静》影评10篇
日期:2018-06-10 21:5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寒枝雀静》影评10篇

  《寒枝雀静》是一部由罗伊·安德森执导,Holger Andersson / Nils Westblom / Charlotta Larss主演的一部剧情 / 喜剧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寒枝雀静》影评(一):惊喜力作

  下载完这部剧,全英版的,差点弃剧,多亏我不晓得哪根搭错的脑神经拯救了这沧海遗珠,借着有道词典停顿磕碰着看完了整部片,大呼过瘾。金狮奖果然是有了么点排山倒海力量的。

  喜欢个人特色导演,罗伊安德森算是一个。这是我第一次看他的片,刚看第一幕就被怔住了,这脸煞白是闹哪样?每一个画面都很干净清冷,充满北欧的小镇风情特别喜欢这种风格没头没脑地看完了电影中不断转变的39个场景。看了一下大神的点评,终于算是看懂了一点这部片要表达思想

  《寒枝雀静》影评(二):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寒枝雀静》39个镜头是如何串起来的

  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39个镜头是如何串起来的

  电影《寒枝雀静》(En duva satt på en gren och funderade på tillvaron 2014)另一名称是“一只鸽子站在枝头思考存在”。显然,本片是想让人们思考存在的意义。人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呢?本片开头一幕首先就告诉了我们,人是一种高级存在。一个男人博物馆欣赏动物的化石和标本,除了寒枝上鸟雀具有的点题功能外,这里的动物充其量只是一种存在物,它们仅体现着“在”,只有人才是一种“存在”,因为“人”是需要反思的,反思是需要对象的,有了这些反思之“物”的存在,“人”才能反思自己本质,而人的本质正是与其他动物相比较过程中得以体现的。

  人具有两种基本存在状态:生与死。本片似乎对“生”的状态更为关注,但又不好将“死”搁置一边,因而,紧接开篇就来三幕“与死神的三次相约”。虽然本片仅展示了这几种死亡场景,但其意图已非常明显:无论你生前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死亡都是你最终的结局。除了以上镜头,余下的都是关于“生”的存在的,那么,这些存在具体表现为哪几个方面,又是如何通过这些镜头来展示的呢?大致来说,生的存在多表现为人本能存在,这些本能大致可分为生理本能、道德本能和社会本能。接下来,我们就从这些方面来试解余下的35个镜头。

  第5镜中的舞蹈教室。女教师公然挑逗男学员。这一幕是直接描述人的一种生理需要——性本能的,虽然女教师可以借机揩油,但公然要求满足与人的道德本能相悖的,所以,男学员反抗,她也只能作罢;除了这种本能外,这也是人的社会本能的体现,即人天生就想过一种群居的生活,而求偶以便生活在一起便是社会生活的第一步。

  为了解释这点,接下来的第6镜充分明了人性是非常害怕孤独的。即使自己过得不如意,也不忘记给远方的朋友亲人打个电话,虽然清洁工是在问候远方,其实更希望获得来自远方的问候:“很高兴听到你很好。”这样,人生的孤独感就会消解许多。人如果不需要这样的联结,为何要发出这种无谓的问候?这种联结就缘自人的社会本能。

  然而组成社会是需要规则的,规则约束的基本目的是让人们各安其事、各守本份,不要忘记自己责任所在。然而,人类为了公共伦理,往往会想出摆脱责任的妙招。第7镜中理发师为什么要用几句话吓走了顾客原因在于他要信守他对他妹夫的诺言,这是他的责任,但又不想把事情搞砸,所以不失时机地接听电话,僵局自然解开。

  人其实是一种情感脆弱的动物。理发师这几句话让推销员萨姆大感受挫。他回到酒馆闷气,被敏感同伴乔纳森发觉,然而,一种自尊的本能不好让他承认乔纳森明察秋毫;同样,就因为感觉到同伴的生气,疑为是自己的错,乔纳森便开始哭泣。他们向外人解释他们的职业:我们希望为人们带来欢乐。从第8镜中的这句话,以及前面几镜可以看出:人大底是个痛苦的存在。有性欲,无法满足,有责任,不想尽责,为了社会联结,人们必须关注他人的情感,甚至为他承担。人若不是痛苦的存在,为何需要他人和他物来获得快乐

  第9镜继续解释人类的责任和脆弱。奥韦•布吉斯在餐馆外徘徊。他是来和人接洽的,但被放鸽子。继续徘徊,并电话确认时间,这是他尽责的体现,但这也是他想摆脱责任的手段,因为从后面第22镜看,他有可能自己去干私事去了。餐馆内舞蹈教师和男学员正在约会,他们上演了一幕在错误时间错误地点遇上错误的人活剧,女人痛哭男人离开,情感脆弱不过如此

  人类联结往往需要条件,不分对象的联结,往往导致失败。第10镜继续解释这一点。推销员是想推销鬼力乱神的产品,却吓走来此购物的顾客,显然,他们找错了地方,推销不成功情理之中的事了。如同舞蹈教师找对象,人类联结往往需要有共同利益的交汇点,这个点可以是经济利益,亦可是精神上的利益,比如“爱”,不明白这个道理,“求不得”的痛苦就得自己扛。

  所以,第11镜,舞蹈教师回归孤独,痛苦只有等待时间来平息了。

  人是一种高级的存在,其高级就高级在它能想到不同方式来排谴痛苦,比如第12镜提供了排谴孤独的好方法。一位60多年来常来此酒馆的老人沉浸在自己的回忆当中。有回忆,人就不孤独,即使他已耳背;同样,一位将近60岁的老人吉纳尔,独自坐在一旁,喝着他的酒,嘴里抱怨着:若不喝上两杯,生活会是什么鸟样?真是,有酒当歌,孤独又耐我何!

  虽然人类联结并不容易,甚至还有反联结的行为存在,但总有办法让之化解。60年前的那场战争,虽然有政治联盟存在(?有认识士兵服装的吗),但这不代表双方士兵能够彼此毫无芥蒂,他们各坐酒馆一旁。酒馆女老板以“一吻换杯酒”的风情,让双方士兵和睦共处地站在了一起,赏心乐事,所谓何来?爱!还有那杯酒。第13镜耳背老人的回忆大体体现了这点:人类联结要有共同利益的交汇点。

  第14镜,耳背老人惬意离开酒馆,小字辈们忙着为他整衣送行。

  人类需要联结是因为生活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即使如第15镜中的那位男士打着哈欠亲朋以问候,但这份问候仍是必要的,这不仅有涉情感关怀,也为必要时柴米油盐酱醋茶的关照,毕竟生活不像第16镜中小女孩肥皂泡那么简单有趣

  第17镜继续展现生活的艰辛。无论是推销员催债,还是店主无赖,“没钱”似乎是世人常态,而且,人心对于“钱”,从来没有一个满足的标准。这种心态诗人投射到了鸽子身上(第18镜):它一边休息,一边思索着没钱这一事实

  第19镜,有时生活艰辛并不是靠努力就能缓解的,拼搏之途通常充满坎坷。不说这推销员毫无生意头脑,又跑到酒吧来故技重演(他们实来推销,因为虽说迷路但没让人指路),推销的时候还碰上国王来搞基,真够背运的。人类之所以关注着联结,是因为人类寻求联保的原始本能。这种联保的现代诉求就是国家军队了,这种欲望是不是可以在第20镜中母婴嬉戏图中找到原始的心理根源呢。

  第21镜。生活艰难,对于每个人来说都不容易。推销员向小商贩逼债,同样供货商也向他们催款,他们比小商贩能好多少?催逼的后果会是什么呢?“不然可别怪我们不客气。”放而大之,是不是充满战争的味道冲突就是这么发生的。有观点认为冲突的心理根源来自人们的“肌肤饥渴”,当成人不再能够获得孩提母亲那样的爱抚,战争便是他们满足这种需求的最好途径。当那位背着破琴的醉鬼非要从两位供货商夹缝中挤进挤出时,若后一供货商脾气稍暴,他跟醉鬼间冲突就不可避免,这个设计是不是寓意战争的心理根源?

  第22镜似乎继续解释人类的战争本能。很少有人对战争毫无兴趣。奥韦·布吉斯也就是个办事员,他装模作样地向人诉说着他的窘事,其实不过是为他淋雨寻找借口。但他诉说的事(或是编造)是想听某位将军关于撤退演讲,当然也是关于战争,无论是因为他感兴趣,或者他认为别人会感兴趣,这一幕充分说明人类战争的本能。

  第23镜继续为战争本能申辩。试想一个耄耋老人一手拿枪一手拿电话在向人问候,这是什么本能驱使下的行为?暴力柔情聚于一身,这正是人性的两面。没有多少人真的会像那首歌唱的那样:“在一个小屋里,日复一日余生”的。战斗是人的宿命

  只有在遇到挫折时,人类才会反思自己。所以,第24镜,当挫折不断的乔纳森返回旅馆,听着忧伤音乐,他才会感伤,才会对音乐中人物感同身受。第25镜中的吉纳尔在人生暮年孤独地向人诉说着他那无人在意的忏悔:我这一辈子太贪婪、太吝啬,所以才不快乐,这又是经过怎样的挫败才让他明白此中道理的?

  战争是残酷的,战争失败是一个国家的挫折。战争之前,就像第26镜,还有夫妇同萝帐,战争之后,就如同第27镜,那真是“几个漂零在外头”,寡妇面纱成了女人最好的礼物。也只有这样的失败,查理十二才会反思自己的自大轻狂,才会接受民众谴责

  当然,有战争就有和平,有冲突就有安宁战乱后需要秩序重建,休养生息便会让人们获得短暂的安宁。当外在矛盾不在,人们可能会像第28镜中男女那样缠绵,但更多地会让内在矛盾激化,这就会像第29镜中的推销商那样爆发出来。

  人类是一种会自我调节的动物,当他胸积郁闷,发泄一通会使他获得平静;当他受伤,如第30镜中的乔纳森,他可以暗然涕下,亦可通过欣赏“美”来转移忧伤:那位并不文雅的美少女虽然粗鲁地倒着鞋中的石子,但他仍因此重拾理智——推销依旧。

  人类并不是一种很热情的动物,冷漠是常态。如同第31镜,餐馆内谈笑风生,也不会有人注意到外面漂泊之人;奥韦·布吉斯在焦急等待,也不会有人急他之所急,当他落漠地离开,馆内人笑声依旧。

  然而,人类毕竟还一种道德本能存在,人与人之间相互冷漠或不友好有限度的,尤其像第32镜中的两位同伙间的矛盾,人类的道德规则不允许赤裸裸的伤害存在。所以,萨姆无端发泄后,他仍要为此道歉。当然,这也人类联结的需要,人类害怕孤独的社会本能也促使人们不可自以为是。所以,通常而言,人类绝不会对同类传递过来的言行无动于衷,如同第33镜,即使是一个聋子,他也会揣摩别人的问候,一旦反应恰当时,别人也会为他行为给予合理解释。

  这就是道德规则的作用。然而,人类的暴行往往会冲破任何社会规则的约束,只因人类并不是一种富有同情心的动物,人类的怜悯通常仅及于他的同类。我们可以对亲人致以亲切问候,但可以任意折磨其他动物,即使它是个灵长类的猿猴(第34镜);人类虽然早已与猿相揖别,成为名副其实的“人”,但他们的人性有时甚至抵不上某些灵长类动物。比如,当我们看到第35镜中,那些将黑奴赶进铜管乐器式的焚尸炉的士兵们;第36镜中那些边喝美酒边欣赏这一残忍行为的贵族们,他们可像那个被称为“人”的动物?的确,那个时代可能还没有将黑奴当作人的同类看,但即使是猪,将它们这样处决也是不人道的呀,人类还会有比这更恶的暴行吗?

  当全社会对某些恶行噤若寒蝉时,当那些施暴者对自己的罪行集体沉默时,我们真不好说。然而,只要还有人开始反思,那怕如同第37镜中乔纳森的梦,只要感觉到害怕,感觉到是真实的,他想应当有人为此乞罪,有人为此请求宽恕,那就说明人类道德良知未泯,人类依然还有希望。

  即使是那身不由已的参与者,若能像第38镜中的乔纳森的那样地质问:你觉得为了一已之快,而去利用别人,这样真的好吗?那就说明人类终究还未丢弃自己的道德本能,因为这不是哲学之问,而是良心发现之问。

  当然,第39镜,又到了星期三了,我们仍要按照既定的规则生活,即使有忘记规则之人,我们也会将他拉回既定的轨道

  寒枝静雀,大体知道我们人是一种什么样的存在了吧!(作者石板栽花,转贴请保持文章完整,2015年6月18日)

  《寒枝雀静》影评(三):安德森的超现实主义作品

  在北影节期间,千里迢迢跑到中间影院看了罗伊·安德森的《寒枝雀静》。安德森是伯格曼的弟子,一共就拍了五部长片。这是我看的第一部安德森,之前有人说他的片子闷,但看完后我决定剩下的四部省着点看。

  《寒枝雀静》的风格非常鲜明。整部影片镜头在50个左右,这意味平均每个镜头的长度在两分钟以上。无一例外地,每个镜头都是固定机位、固定景别、景深镜头和长镜头,其实类似戏剧空间舞台效果惊奇的是,影片每一秒都紧紧抓人眼球,因为场面调度实在精彩了,也就是说,每个镜头里都是戏。

  因为只在大频幕上看了一遍,以下做草草的分析:

  1. 空间。仔细考究本片中的空间,发现绝大部分场景(尤其是前半部分)都是设置在封闭的室内的,且该室内形式感强烈,色彩搭配一般只有两种,干净、极简主义,带有内置的画框构图或者逼仄的纵深镜头,棱角非常鲜明。哪怕是大街上的室外空间,取景也是无杂物、无杂人的,这绝对区别了经典主义和现实主义电影中“群众演员”的造型作用。这样的空间奠定了超现实主义的基调。

  其次,镜头中的空间通常是画框中套画框,至少可以被分成两个小空间(多数为两个,也有三到四个),多个空间同时发生着故事,使得单个镜头中的信息量极大,而观众也可以享受视点自由选择的乐趣。多数情况下,几个空间之间的关联仅仅在于某空间中人物的“观看”与“被观看”,而并无更深层的情感连接,这也暗示了安德森的主题——人与人之间与生俱来的隔膜和疏离。比如在酒吧里的人们,跟推销搞怪用品的两个推销员是界限分明的两个空间;比如,在玻璃门里注视着烈火上滚筒的老人们,哪怕跟烈火叠印在一起,他们也只是“看客”而不是参与者。

  2. 时间。影片中每个镜头遵循的都是真实的时间,再加上镜头前的人们都自如放松地表演着,使得影片有纪录片的效果,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得以被剔除杂质而精简地呈现。没有经过剪辑的长镜头耐心地展现推销员怎样打开箱子,拿出搞怪用品,不厌其烦地戴上展示,遭到拒绝,合上箱子离开,使得观众将注意力全都集中在了人物的动作身上,对人物产生了极其强烈的关切,并对下面会发生什么产生期待。

  其次,镜头与镜头之间的连接是不遵循真实时间的,甚至是毫无关联的内容拼贴在一起,有很强的可置换性,类似于意识流或者database。因此本片没有严格的叙事逻辑,遵循的是导演的个人意图逻辑。片中甚至出现了现代的酒吧里,查理12世率领着军队出征的场景,而此片段之前的字幕打出了“1943”(注:本片中共插入三次字幕,第一次为“三次与死亡的相遇”,第二次为“1943”,第三次为“人类”),这种反差极大的时间设置给本片蒙上了荒诞的色彩,暗喻也不证自明。

  3. 主题。看这个片时很容易想到的是贝拉·塔尔的《都灵之马》,后者也只有30个镜头,也是用超现实主义反应人类的处境。个人认为本片的主题的极难准确把握的,但可以从一些线索中进行推测。本片叫《寒枝雀静》,除了整体的影片气氛是“寒”“静”这种肃穆感之外,片中还有一个小女孩在表演台上朗诵自己写的一首叫做“鸟”的诗,大意是,一只鸟站在树枝上,因为没有钱它飞走了。连一个羞涩的小女孩,都知道钱的重要性,将没钱的属性赋予一只小鸟。钱,或者钱代表的一种生存状态是导演关心的。两个主人公推销员是在为钱而奔命,他们被一次次拒绝,挨骂,也去逼债,碰上更加因为没钱而焦虑的小店夫妻。还记得影片开头的三次与死亡的相遇吗?第二次中,是一个将死的老妈妈,躺在病床上紧紧攥住盛满珠宝的手袋,连儿女都夺不下来。第三次中,是一个在快餐店猝死的顾客,他点的餐无人享用但因为已经付了帐不能退还,只好让别人拿走了那杯免费的啤酒。钱是与现代性紧密相关的事物,也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生存状态,造成了某种危机。

  两个推销员是截然相反的人,高个老练,秃顶感性,当秃顶的感性影响到了他们推销时,高个甚至与他闹翻,秃顶一个人站在大街上捡起那些洒落一地的搞笑用品,喃喃着“可是你没有告诉我这个啊”时相当委屈和感人。秃顶会一遍遍地听某支曲子,有一种难以言明的忧伤,他似乎是导演的化身,敏感地觉察到了这个社会中病态的“寒”和“静”。他们重复说要用他们的产品给人们带来快乐,可走到哪儿,都遭到人们的厌烦。当秃顶在难过地听音乐时,管理员也只是冲过来叫他把声音调低点。人类,就像那只在实验室里被点击的猴子,痛苦地哀嚎之时,实验员只顾着无动于衷地打电话。而电话里的内容已经被重复了无数遍:“听说你过得好我感到很开心。”“开心”这一表示情绪的词已经蜕变为一种礼貌的措辞,人们似乎已经无法获得那种开心和亲密感了。

  但那种温暖仍零星闪烁。导演在片中插入了酒吧里女服务员要求大家亲她才有酒喝的片段,在众人合唱的音乐声中,我们可以感到陌生人之间的友善和快乐,是影片里最动人的片段之一。还有一男一女一条狗在沙滩上亲密的举动,也是影片中为数不多的温暖场景。更多的时候,我们感受到的是类似于战争创伤的灰烬——烈火中的滚筒奏出奇异的长号声,用冷酷和牺牲铺成的乐章。人们观看他人的痛苦,就像观众参观博物馆里的恐龙骨架。这样的生活日复一日,乃至影片最后,一个坐车上班的男人记不清今天是周几了——是周三还是周四并不重要,因为每天都建立在前一天的死亡上,而每天也成为后一天的废墟。

  用一个小时敲完这两千个字觉得还有好多话想说,但万恶的P大宿舍没热水可以洗澡了我只好闪人了,留待下一部安德森再说吧。

  《寒枝雀静》影评(四):你们在看什么

  冷

  冷色调为主的布景 开阔的镜头 前中后层全对着焦 但你可能很难发现某个角色其实已经出现过 死气沉沉的语调 慢到不行的动作 还有 可能是最'烦人'的--固定机位摄像机没有动过一下而几乎每个镜头都厄长无比

  像例行公事一样地问好 解释 不是大段的独白 就是重复 或是长时间的安静 推销员一唱一和说着同样的台词 要给别人带来欢笑自己却一脸苍白像死人一样 古代人穿越到现代 好像理所应当一样谁也没有异议

  利用别人给自己带来快乐这样好么

  真是哲学问题

  谁不是这么做得呢

  等车的人们 你们抬头在看什么呢

  是枝头的鸽子么

  《寒枝雀静》影评(五):我很高兴听到你一切都好

  丈夫倒地时在厨房哼歌的妻子,母亲临死前挂念珠宝的子女,举手说我愿意喝掉那杯啤酒的路人,冷漠到荒诞的人际关系。电影把人物框限在线条明晰的空间里,舞房公寓机场乃至酒吧都是规整而死气沉沉的方形空间。大腹便便的两个中年大叔,声线没有一点起伏,有气无力吐纳着“我们希望给人们带来欢乐”这样的废话,一次次重复干巴巴的推销。

  轻松的音乐让人印象深刻,对比下僵硬缓慢,毫无情绪的个体组成了呆滞苍白成布景的群像。用行尸走肉形容这部片子的所有演员再贴切不过,整部电影尽是充满人物的空镜头。导演似乎在用电影本身来强调母题:人在世界上的精神死亡和苍白无力,对电影也是一样,这部电影不需要演技,不需要演员的才华,从本身否定人的存在。

  世界就是那个荒诞的梦,你走进桶中,不情不愿,被生活的烈焰炙烤鞭笞,慢慢对一切的眼前和远方熟视无睹。Boliden公司外面的喇叭是多么残酷的美梦,让你以为至少还能发出尖叫哀嚎,其实别人眼里只有世界在转,只有生活向前,你的哀嚎变成了乐声一片。

  当你终于问出问题:为一己之利利用别人真的可以吗?答案呢?“对不起,别人明天要早起上班。”

  你向陌生人倾吐的一切都在凝固的目光和敷衍的面孔中消散,你向亲友诉说的一切最终只流回你自己心里,最后:我很高兴听到你很好。

  我终于明白为什么我一生都不快乐,因为我一直贪婪又吝啬。

  鸽子在干什么?

  一边在树上一边思考。

  思考什么?

  思考它没有钱这个事实。

  然后呢?

  它回家了。

  亲爱的朋友,我很高兴听到你一切都好。

  《寒枝雀静》影评(六):罗伊·安德森在公共场所

  从水城威尼斯载誉而归,到北京电影节引发热潮,瑞典电影大师罗伊·安德森的第五部长片《寒枝雀静》终于绕过大半个地球,也注定成为他创作生涯中曝光率最高的一部。

  作为罗伊·安德森“生存三部曲”的最终篇,《寒枝雀静》延续了前作《二楼传来的歌声》和《你还活着》中探讨的人性与死亡主题,以七年一部的超慢创作频率,从容不迫地冷静勾勒着西方群像与历史浮生,始终充满诗意、阴郁、幽默、思辨的作者导演风格。

  纵观影片《寒枝雀静》的叙事脉络,除了开场几则死亡小故事外,大部分是以两位推销搞笑玩具的流动商人为叙事线索,跟随他们兜售商品的脚步恣意穿越于过去、现在和未来。他们就像两位寡言少语的导游,不动声色地游走在不同时空中,将现世的末日恐慌与历史的兵荒马乱彼此联结,展开一场无厘头的人生悲喜剧,并涌现出一种超时空的无序的自由。

  全片仅由39个场景构成,固定机位,放弃特写效果,以避免蒙太奇对观众视角的蓄意操纵,而试图把观众推在任何一个特定视角之外,使观众与人物的内心世界相隔离。也正因此,罗伊·安德森惯来被认为是镜头语言的“洁癖大师”,而他自身也常常自嘲患有“细节强迫症”,以至于从影30多年来,仅仅拍成五部剧情长片。

  【白面群像的沉默疗法】

  在《寒枝雀静》中,罗伊·安德森将大部分演员的脸都涂成了白色,还画了黑眼圈。按他自己的话说,这是对日本能剧或马戏团小丑的化妆借鉴。正如崇尚极简主义的布列松导演所笃信的,没有表情的表演才纯乎自然,才更贴近于人性。而在日本歌舞伎表演中,涂白比不涂白更能给人以强烈的存在感。

  从千禧年《二楼传来的歌声》开始,罗伊·安德森就开始了批量制造白面群像的标志性把戏。到了2007年的《你还活着》,白面妆容更成为演员们不可或缺的必要装备,以求完好无损地存活于人人戴着面具的时代洪流中。在人性黑暗的乱世,他们借白面偷得浮生;在看似丰饶的和平年代,他们依然离不开白面的庇护。直到荣膺威尼斯金狮的《寒枝雀静》,荒诞、冷峻的白面群像已然成为罗伊·安德森电影的最重要标识之一。幽默点说,也是为了配合电影中那两位推销员,他们兜售的玩具之一便是吸血鬼獠牙;而白面形象的存在,则恰如其分地揭示了人性阴暗面的吸血鬼本质,等级森严、恃强凌弱、残酷欺压是每个时代都逃不开的人性牢笼。正如在罗伊·安德森眼里,所有演员都是被迫表演的白面小丑,逡巡于这个荒诞离奇的社会大马戏团,而刷存在的耻辱谁也洗不清。至于某些演员的妆容过分惨白,罗伊·安德森则坦言了他的喜好:像是古典戏剧里表现身故之人,像是启示录。

  除了白面意象外,在影片的大部分时空里,无论主角还是配角都坚守着他们的沉默,常常缄口不语,最多只是唱唱歌,或者表达一些看似无关紧要的话。但罗伊·安德森说过,让演员们面无表情,是为了突出对话的内容,即便只是稀松平常的生活用语,也能借此被赋予非同寻常的神性光辉。比如影片中那句出现了三次的“我很高兴听到你做得不错”,被影迷们指认为有“人性伪善”之意,带着强烈的罗伊·安德森色彩,仅此一句便可对导演的美学趣味与哲学思考做一番“管中窥豹”。窃以为,正是由于“沉默”的力量,才使言语的重要性被戏剧性放大,富有含义的对话更直接清晰的从面具背后传出。

  【暧昧时空与死亡轮盘】

  不同于前辈大师伯格曼对封闭式私密小剧场的热衷,罗伊·安德森的影像舞台则更像一个个自由敞开的公共场所,所有人接踵连襟、涌进涌出,呈现出一种集体无意识的仪式感。但罗伊·安德森的公共场所是远离现实主义的,从《羁旅情愫》票房失利之后,他就基本放弃了现实主义,转而投入到更加抽象、纯净、视觉叙事的风格之中。由此,《寒枝雀静》的造梦时空便有了高度艺术化的超现实质感,时空中的众生相也被赋予了特殊的符号学意义,而非伯格曼式的钻心入骨的灵魂诘问。

  从这一层面上讲,罗伊·安德森的场面调度似乎与安哲靠得更近,同样热衷于将本土舞台元素融入进电影,时空维度上也同样任性自由。只不过安哲更辽阔一些,喜欢用广场、海滩、荒原作为360度长镜头的历史舞台;而罗伊·安德森更收束一些,惯以酒馆、街道、餐厅、礼堂等作为人物的生存空间,在《寒枝雀静》中还用到了博物馆、弗拉门戈教室、理发店等,多为非私密的公共场所,即便某几场戏人物稀少,空间却是完全敞开的。而他标志性的固定长镜头,则成为了铭记一系列场景或事件的不动声色的旁观者。

  值得一提的是罗伊·安德森的时空哲学:“我想要一个永恒的世界,在这里没有时间这个概念,任何人都可以在任何地点出现。”由此,《寒枝雀静》中的39场戏便借由两位流动小贩的足迹,被赋予了超越时空的魔力,比如现代人穿越到古代人的深夜酒吧,比如同样的角色既出现在1943年的二战时期,又出现在18世纪发萨王朝的酒馆里。舞台化镜头消融了时代烙痕,所有生存与死亡被赋予统一场,可见《寒枝雀静》的永恒性魅力便是打破了时空的壁垒,即便没有跌宕起伏的故事脉络,也能随时随地按捺住观众的心。正如人所言,历史是我们的马戏,现在是我们的牢狱,而未来则是只存在于想象中的星期四。

  回溯影片中最长的两组镜头,其一是1943年的瑞典酒吧,漂亮性感的女招待员和年轻的海军战士们一起高唱《光荣之歌》:“你可以喝到免费啤酒,如果你给哥德堡Limping Lotta酒吧女孩一个吻的话。”随后画面便切至70年后,步履蹒跚的老人在同一个酒吧里艰难地披上风衣,仿佛昔日的唇香犹在。其二是瑞典国王查理十二世掀起的两场战争,借由一个现代酒吧完成了一胜一败的唏嘘转变,而罗伊·安德森却幽默地将这出历史戏码拍成了瑞典国王调情记,傲骨嶙峋的查理十二世命令随从赶走酒吧内的女顾客,却对年轻英俊的小酒保眉目传情,这一幕对史上著名同性恋国王的调侃,堪称罗伊·安德森抖笑料的典型戏码。

  而纵贯各个时空的死亡主题,无疑也是全片绕不开的人性阴霾。罗伊·安德森在开场安排的三则趣味死亡故事,无论是开酒瓶累死、临死守财奴抑或餐厅猝死,都涌现出一种嗤之以鼻的豁达姿态。但影片最后的滚筒焚尸戏却如此震慑人心,英国殖民者将黑奴列队抛入巨大的管乐器中焚烧,这样的死亡体验也曾出现在《二楼传来的歌声》中。然而,一旦抛开所谓种族等级的桎梏,所有人都注定难逃死亡。于是,那群围观焚烧戏的苍老的贵族男女,借由玻璃门的反照之光,被罗伊·安德森安排成了另一种政治意义上的死亡群像。

  【等待戈多的堂吉诃德】

  有人说,《寒枝雀静》更像是一部没有主角的章节式电影,非要寻找主角的话,无疑便是那两个兜售玩具的流动小贩,一个叫萨姆,另一个叫乔纳森。他们行动迟缓地游走在不同时空中,努力兜售着吸血鬼獠牙、笑袋和“一颗牙叔叔”面具,然而终究无人问津。不仅如此,他们还得一面追讨着零售商的尾债,一面又被供货商追债。

  基于罗伊·安德森在影像中表现出来的强烈荒诞气质,很多人惯性地将萨姆与乔纳森看作堂吉诃德与他的侍从桑丘。而在我看来,他俩更像是《等待戈多》中的戈戈和狄狄,他们总是在同一时间、同一地点相遇,等待着那个艺术史上最具多义性解读的戈多。相比较于时代特征浓郁的《堂吉诃德》,显然《等待戈多》更有着洞穿时空壁垒的魔力,也更具有通透过去、现在与未来的戏剧性张力。当然,无论萨姆与乔纳森的原型出自何处,或者把这部电影当成《堂吉诃德》与《等待戈多》的一次相遇,都是很有意思的一件事。

  正如罗伊·安德森在采访中对萨姆与乔纳森的幽默解读:“刻画这两个角色的注意非常棒,一个视觉上非常突出,另一个总像昏昏欲睡的样子。和很多经典文学里的同盟者形象相似,他们都是失败者,试图跻身中产阶级,但又不断失败,而这种失败过程也提升了电影的幽默感。”

  《寒枝雀静》影评(七):我是那只旁观的雀鸟—《寒枝雀静》的影像风格

  《寒枝雀静》是瑞典导演罗伊·安德森沉寂七年后于2014年推出的一部作品,也是安德森探讨人生的“生活三部曲”的最终章(前两部分别为2000年的《二楼传来的歌声》和2007年的《你还活着》)。该片于2014年威尼斯电影节首映,并斩获金狮奖,获得巨大声誉。

  《寒枝雀静》并没有一个完整的剧情,山姆和乔纳森自称为娱乐业从业人员,而实际上就是两个玩具推销员,兜售各类新奇的玩乐物品,在他们推销的过程中我们看到了他人生活中鸡毛蒜皮的琐事、诡异的梦境和历史的回溯等等等等,平实恬淡的叙述中充斥着压抑与愤懑。

  《寒枝雀静》是一部对观众不那么友好的电影,但与此同时它也是对观众极其友好的一部电影。前者因为它真的有点艰涩,不那么好懂,后者因为它所呈现的影像面貌本身真的具有极大的美感,也十分耐人寻味。

  该片的摄影风格化十分明显,全片由37个大全景固定机位的长镜头拍摄完成(看有人说39个,我怎么都没找出另外两个在哪),除转场外没有中近景特写等景别的切换,色彩灰暗,演员的表演也呆板滞重,毫无生气,整部影片的气质可以说是十分单调的,但是,超高清摄影机给予画面极高的锐度,使画面十分明净通透,恬淡的色调与宜家样板间似的精致场景布置使影片观感呈现出冷峻中的安详,北欧多云天气下的散射光线与棚内小光比的柔和布灯方法也使画面没有不亲和的攻击性。

  表演调度上,看这部影片很像是看那种全局静止而只有一些元素在活动的gif图,每一个场景内都会有一个或几个核心活动人物表演着自己的遭遇,而周围的人绝少有任何活动,只是静静的旁观。

  摄影上,全片37个镜头中有35个采用的都是类似的手法——使摄影机的光轴与空间远处的水平平面稍成角度,画面视域呈现从场景中的某个角落斜视而出的效果,这样的角度使画面内呈现明晰的透视关系,也使很多线条一直延伸至画框边缘,使视域内的空间极具延展性,好似会突破画框而出。

  那么问题来了,以上所说的这些风格化的影像特质,不管是单一视点长镜头,还是特殊的表演风格,以及空间的延展性,导演在其中的目的究竟是什么?一开始我也十分困惑,但在得知《寒枝雀静》的创作灵感来源之后,一切都变得明晰了。

  《寒枝雀静》的灵感来自于荷兰画家博鲁盖尔的名画《雪中猎人》,画作描绘了一群猎人打猎归来的场景,其画面左上方的树枝上停着几只黑色的鸟儿。雪天的村庄里,鸟儿在树上静静地注视着人类。

  基于这一点就不难明白导演的意图了,导演把坐在银幕前的你我塑造成了那只伫立寒枝之上的雀鸟,同是雀鸟的还有画框内那些旁观的角色,我们都在静静的注视着别人的遭遇。极具延展性的空间感就是为了把世界拓展到画框以外,使观众产生在场的错觉,而画框所展现的恰恰就是我的视域,摄影机扮演了我的角色,模拟了我的双眼,也因此,就不会有那些电影性的景别切换了。

  老实说,从文本角度我还并没有看懂这部电影,但是,我喜欢它。

  《寒枝雀静》影评(八):孤独与呆立

  哪怕你身处热闹的家人身畔,偶有一刻,你还是会突然脑子木掉,眼神呆滞,话在舌尖吐不出来,看着别人机灵的脸,你突然觉得自己处在另外一个封闭却透明的时空里。此时你身边的人,不管和你多么亲近,你都无暇顾及到,只一心让脑袋放空,让孤独感突如其来的侵入进来。这种情况我一般都管它叫做孤独的呆立。孤独和呆立是相辅相成的。太多人把孤独等同于饮酒、雨夜等浮夸的意象,其实孤独仅仅只是呆立。它会发生在任何一个时刻,它把贤者时间变成了愚者时间,你仿佛智商退化,瞬间什么都不明白,别人的话你听不到,执拗的就想保持这种状态直到孤独感离开。罗伊·安德森是个懂发愣乐趣的人,虽然这种乐趣是一种负能量,但乐趣这回事儿,哪个不是负能量隐含其中呢?成功或失败对于电影中的角色来说,不是人生的注解,他们只选择对待一个问题,保持安静的呆立。酒馆里就算歌声嘹亮,对于观众来说,却是呆立的最好时间。孤独如影随形,电影结束后,你还停留在玩具推销员的质问声里。你当然回答不了他的问题,也不明白为什么要这么问。你坐在椅子上,看着电影片尾的空洞字幕,孤独不冰冷,反而有点温度的爬上了你的眼睛。对于《寒枝雀静》来说,它就是一团没有意义的路边的荒草。荒草随风呆立。

  2015年7月3日

  《寒枝雀静》影评(九):关于镜头和色彩

  第一个镜头出来就震了我一下,柔顺的影调,精心设计的构图,没有一丝多余的东西,太干净了。我只能报之以“卧槽!”。第二个镜头依然如此,等到第三个镜头时,我忍不住暂停截屏了。但之后我觉得也没有必要了,因为每个镜头、每个瞬间都是这样,如尺子量过一般精准,太“如画”了。寒枝雀静

  《寒枝雀静》影评(十):一个正常而普通人对这部电影的看法

  我不是文艺青年,我也不是电影爱好者,一个普通劳动人民,偶然看了这部电影。我觉得古人说的真对:饱暖生闲事,饥寒起盗心。

  两个推销员,都是北欧社会生活写照。北欧号称世界最发达和幸福的地方,每个人基本都有足够保障,基本你现在过什么生活,之后若干年到死都这样。没什么缺乏安全感的问题,没工作也有救济,也能看病。虽然之前几百年北欧也很穷,但是现在不知道为什么变这样了。看看电影里面两个主角推销员:都营养过剩而肥胖,思维缓慢智力低下,不快乐,行动也迟缓,工作效率低下。当然整个画面里面,整个社会也这样,而且严重老龄化和迟钝,有人都不知道星期几。回头说推销员,就这样的工作,一天卖不了多少东西,还能经常去酒吧喝一杯,还能两个人住类似如家那种快捷旅馆的单间,就是一个人住一间,然后还能在路边小摊喝咖啡什么的。这在中国不可想象。一天给你100工资不错了,你能住快捷旅馆的单间?你能去酒吧?能喝咖啡?

  中间有个镜头,酒吧回到1943年,酒吧里面人都年轻,还有笑容,很有激情,看来导演是怀念那时候生活啊。和平太久了,感觉一潭死水,缺什么想什么。有吃有喝还不满足,想刺激,现在送你们去朝鲜体会一下,不过酒吧就没有了,公众场合亲嘴儿也得枪毙,玄松月都枪毙了,你不能在朝鲜比玄松月还牛吧。

  联想到北欧自杀率比中国还高,你们环境比我们好那么多,处处森林,有各种福利保障,没有各种有毒食品,工作也很轻松,你们每天乐就行了,想那么多干什么。

  按老人的话说:饿你几顿,你就什么都想明白了。

  所以我宁愿喝毒牛奶,宁愿每天尔虞我诈,天天提防骗子或者骗人,天天推推搡搡挤车,与人斗其乐无穷,我也不愿意过那种确定7:22分可以来车的生活,至少我充满活力,胜者为王。我宁愿生存和繁殖就是一切意义,也不想和傻鸟一样思考。地球最北边那些人,一年有几个月极夜,所以被折磨傻了。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寒枝雀静》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