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诺森林》是一部由徐士安执导,动画主演的一部中国大陆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诺诺森林》观后感(一):从国产动画《诺诺森林》看中西方喜剧文化的差异
提起《憨豆先生》,可谓是无人不知无人不晓,想当年这部来自英国的喜剧片,在互联网上火爆了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就连那些在网吧彻夜鏖战的游戏发烧友,也会在昏昏欲睡的时候靠这位Mr. Bean来为自己提神。时隔多年,在“憨豆热”渐渐冷去的今天,却有一部同样靠肢体语言表现喜剧效果的国产动画片《诺诺森林》在互联网上流行起来,并走进了年轻人的手机和MP4中。对此,很多人都表示不能理解,那就是为什么西方式的幽默能够在中国屡屡得手,而中国式幽默却很难走出国门。
要解释这一问题,首先就要先弄清楚西方幽默和中国幽默的区别,以及他们的特点。中华文明有着悠久的历史,语言更是博大精深,因此,中国人往往通过语言制造幽默效果。尤其在影视作品中,很多喜剧效果都是靠对话完成的,动作很少甚至没有动作,完全靠演员的话语逗观众发笑。例如郭德纲的相声和冯小刚的电影,都是在语言文字上下功夫,利用中国文字的特殊性产生包袱笑料。
相比中国的语言幽默,西方则比较注重肢体表演,并通过事件本身来引发喜剧效果。最具代表性的例子就是卓别林喜剧和前文提到的《憨豆先生》。这两部片子不仅在欧美地区,甚至全世界范围都有很大的影响力。
既然弄清了中西方喜剧文化的差异,就可以回到最初的问题,中国式幽默为何难以走出国门?其实主要的原因就在于中国的语言文字上。语言这种表达方式具有很强的地域性,尤其号称世界上最难学的语言――中文更是如此。一旦离开自己的土壤被翻译成其他语言,就很有可能失去了它本来的意义。当年《水浒传》被翻译成《一百零五个男人和三个女人的故事》就是最有利的证明。相比之下,通过形体动作展现出的情节,就不会遇到这个问题。
那么,是不是中国人只擅长依靠语言,不能通过肢体表演达到喜剧效果呢?其实也不尽然。前文提到的国产动画片《诺诺森林》就是一部实实在在的默片,完全靠几位原始人主角精彩的无声表演渲染气氛、制造笑料。而这部动画片不仅在国内十分流行,更获得了戛纳国际电影节的最佳作品奖,足以说明咱们有实力能做出世界级的喜剧默片来。
随着互联网的发展,中国人的审美需求也在发生变化。以前那种坐在茶馆里品茶听相声的悠闲日子已经不复存在,取而代之的是快节奏的都市生活。而在这种环境下,像《诺诺森林》和《憨豆先生》这样不需要仔细品味就能引发“笑果”的艺术形式,自然成为了上学、上班一族的最爱。而且便携式播放器的普及,更为这种喜剧短片提供了强大的硬件支持,因此我们才能经常在地铁和公共汽车上,看到身旁的人被手机里播放的《诺诺森林》逗得哈哈大笑。
《诺诺森林》观后感(二):感谢西单金库,感谢诺诺森林,让我回到石器时代!
我们一群奔三的80后在西单金库搞了一次非常特殊的聚会。虽然是在KTV,但没人唱歌,大家围在一台笔记本前头看动画片,边看边聊,边聊边笑,边笑边哭。
这次聚会是我组织的,因为最近玩新网游都特别无聊,让我很怀念以前玩石器内时候的美好时光,于是就八方联络,总算把以前一起玩的朋友又凑起来了。
我原计划是大家唱唱歌,聊聊天,可是南2和小喵(他俩是和我们一起玩石器认识的,后来结婚了)是带着孩子来的,他们怕孩子闹就拿笔记本放一部叫《诺诺森林》的动画片给孩子看。结果不光他们家孩子看得一个劲乐,把我们这帮大人也吸引过去了。这动画片的背景和石器时代一样,都是原始社会,让我们想起好多石器时代里面的场景来:萨村、福村、阿布洞、英雄岛、雷龙洞!
本来动画片把我们逗的都在笑,结果小喵乐着乐着居然哭了,她说南2对她特别好,要不是那时候玩石器种种巧合,他们俩说不定就擦家而过了。我一想也是这个理儿,当初玩石器的人那么多,为什么就我们这帮人这么长时间都没散呢?这就叫缘分吧!
应该还有不少当年痴迷石器的80后吧,推荐你们也看看诺诺森林找找以前的感觉,那时候网游和网友都很纯,比现在强多了!
《诺诺森林》观后感(三):狂笑!欧美动画什么的都弱爆了
最近看《诺诺森林》实在是快笑抽了,一群嘎小子嘎猪嘎熊,凑到一起就变成了一大堆笑料。哈哈,他们在那边追来追去“熊”奔豕突,我在这边抱着儿子乐得捶胸顿足,家婆则在那边楞楞地看我少有的奇形恶状。
话说我实在是烦透了那些老是高高在上自命不凡实际却弱智得要命的所谓国产教育动画片啦。泥马的谁有耐心老坐着接受他的再教育啊,好像我家宝贝有一大堆问题需要他拯救似的,现在的小孩子已经够可怜了,我也不求他学这学那,就只想给这小不点儿在还不知道啥叫复杂啥叫竞争的时候,找一乐子,纯粹一笑,就这么简单~
所谓动画,其实不就是这么点追求吗?让人看了高兴了乐了,或者伤心了难过了,画面质量对得起咱这双眼,更多的能让人闭上眼睛回味一下,就足够了。哪有那么多学以载道虾米的? 一个动画片,泥马的累不累啊?诺诺森林在戛纳完胜众多欧美动画捧得大奖,不知道是不是就因为这最本质的乐呵?
《诺诺森林》观后感(四):小猪快跑!感悟《诺诺森林》中追与被追的“肥猪”哲学
看过《诺诺森林》的朋友都知道,片中的主角大傻经常带着一群原始人追赶那只叫滚滚的野猪,从而引发了许多爆笑情节。其实这样的故事不仅会出现在动画中,在现实生活里我们实际上也很喜欢扮演抓猪的“原始人”。因为在人的潜意识当中,总能看到有一头肥猪在面前奔跑,而这头“肥猪”实际上就是我们的人生目标。
但是,猪不是那么好抓的,人生目标更不是那么好实现的。在《诺诺森林》里,原始人抓猪时发生过无数次的意外,他们不是掉下悬崖,就是被冻成冰块,不但猪没抓着,还经常悲剧地被猪嘲笑。可是这些挫折都没让那几位“裸男”产生放弃的念头,他们不断改进自己的捕猎技巧,甚至发明了无数的“高科技”抓猪工具,这实际上就是为了实现人生目标而产生的努力和进步!就像《老人与海》中的名句:“人啊,你可以毁灭他,但绝对无法打败他!”是的,如果真因为几次失败就放弃追求,只能证明你是一个失败者。而真正的成功人士会和一切跑在他前面的猪死磕到底,并将失败当做成功的调味料。
其实,在我们津津有味地扮演追逐者的同时,身后可能正有一只土蛮熊藏在树丛里蠢蠢欲动。没错,对于别人来说,我们同样是在跑在前面的肥猪。但是扮演一头被人追的肥猪也没什么不好,因为这种追逐会变成动力和鞭策,让我们在人生的跑道上不会停滞不前。不然的话,随时都可能被一头蠢熊一巴掌打到九霄云外去,当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在观看《诺诺森林》时,人们经常会被逗得捧腹大笑,这不光是对搞笑的剧情产生了反应,更是对里面折射出的人生哲理产生了共鸣。作为一部国产动画,能达到这样的卓别林式效果实属不易。他让我们在今后面对成功时,会很自豪地说:死猪!我抓到你了!
《诺诺森林》观后感(五):《诺诺森林》验证真理:叫好又叫座的才是精品!
在今年年初,国产动画《诺诺森林》不负重望,在戛纳国际电影节上捧回了含金量极高的最佳作品奖。在国外扬眉吐气的同时,《诺诺森林》在国内也拥有极高的人气,不仅被广大青少年所喜爱,也成为了上班族手机中的必备动画。
其实在国内,也有着各种名目繁多的奖项设置,一部作品甚至经常能够包揽多个奖项。这些动画虽然在领奖台上光彩夺目,但是在观众中间却总是默默无闻,难以产生自然传播。尽管这一问题的产生和中国目前的动画制作水平有关,但更主要原因却在于动画的创作理念和思路上。很多作品过分注重思想性和艺术性,忽略了观众的需求,最终导致叫好不叫座。
那么,同样作为国产动画的《诺诺森林》,是如何在获得艺术成就的同时,又被观众所认可的呢?
首先,《诺诺森林》的制作团队――苏州士奥动画有限公司――在经过详细的市场调查后,全面地了解到了各年龄层对于动画的喜好和偏爱,并有针对性的把作品内容进行了调整。例如,4分钟一集的动画十分适合上班族在工作之余“忙里偷闲”,而里面的爆笑情节,更有助于放松心情,调整工作状态。
最重要的是,《诺诺森林》虽然讲述的是原始社会里一群原始人的生活,但却很好的影射了现实社会。比如片中的主人公大傻,他四肢发达头脑简单,却又非常自私,经常耍一些“小聪明”,可惜往往事与愿违,弄出许多笑料。这样一个人物,也有着自己的爱情。在《彩色果子》这一集中,大傻为了保护他喜欢的异性,牺牲朋友来验证果子是有毒的,结果事与愿违,最后眼睁睁地看着美女拉起了“情敌”的手。
主人公的这种“小市民”形象除了为动画增加笑料外,更让观众产生了一种认同感,觉得片中的“裸男”离自己并不遥远,他们只不过是生活在“诺诺森林”中的你我他。
所以说,只有贴近生活的作品才具有艺术价值,也才能够被观众接受。而《诺诺森林》作为国产动画中的佼佼者,用自己的成就完美地诠释了这一真理。
《诺诺森林》观后感(六):介神马情况?!原始人居然开着坦克杀猪???
关于原始人狩猎的问题,我以前认为就是一群人上去连叫唤带吓唬,把猎物围住之后一顿胖揍弄死。可是我今天看了《诺诺森林》之后发现我的想法太单纯了!虽然原始人穿得少,但不代表人家不懂艺术;虽然原始人使用的工具简陋,但不代表人家不会搞发明创造啊!
都说战争促使人类进步,我觉得不光是战争,嘴馋同样能使人类进步。你们看《诺诺森林》里的原始人,为了吃口猪肉连自走式碉堡都发明出来了。
动画片虽然可能有夸张的地方,但也充分说明了咱们的祖先为了弄点吃的有多不容易!当然,咱们在佩服祖先的时候也要惋惜地叹一口气,因为毕竟这次抓猪计划没成功,几个原始人还差点挂了。这都不算什么,想要得到什么就要付出同等代价嘛。最让人恼火的是……咱们的祖先居然被猪嘲笑了!你们生气了有木有!有木有???!!!
尤其是那个猪的形象做的太欠揍了……回眸嘲笑百怒生(╰_╯)#
一想到这我就不能忍了!我继续看片去了。你们难道就不想看看咱们的祖先是如何跟大自然搏斗的么?
《诺诺森林》观后感(七):那一只销魂的苹果~阿布哥你伤不起啊~
曾经有一只好吃的苹果挂在树上,我想尽了办法,却只能看着它空自叹息。人生最痛苦的事莫过于此。如果再给我一个机会的话,我会对这个苹果说三个字,滚下来,如果硬要给苹果加一个数量词的话,我希望是——一万只。
——英俊潇洒天纵奇才的大发明家,阿布,字于诺诺森林历301年。
所有淫都知道,我阿布哥是诺诺森林里最聪明的淫╮( ̄▽ ̄)╭,虽然大傻他们老是嫉妒我,但这一点也不妨碍我作为一个绝顶天才的存在。我一直以为在这个世界上没有我做不到的事,看,我能开着车去追滚滚猪,我能戴面具吓跑土蛮熊,甚至大傻那厮再强壮再狡诈最后很多事也得靠我——啥,我腹黑?嫩搞错了吧?这叫生存艺术,生存呀。
可是今天我终于知道了啥叫无能为力,啥又叫命中注定。
那只傲娇地站在树上的鲜红苹果,在众多灰暗无光的伙伴映衬下是那么的光彩夺目,她御姐般矜持的气质在那一瞬闪瞎了我氪金狗眼,为了我梦中的她,我使出了浑身解数——我踩了高跷,结果被石头绊倒了;我发明了弹床,结果好多苹果都撞掉了下来,除了我想要的那一只;我妄图飞上去,结果直接撞树杈;我用手用脚用牙(我的牙啊~疼),结果?算了,我不说结果了。
我放弃了,行不?
搂着大树,望着那只鲜红的苹果,孤独如女王般冷艳高贵地傲然伫立在高高的树梢,尼马的,我眼泪哗哗的。呜呜,不撞撞我的大头不足以解我心头之愤啊。。
咣~咚~……&*@!!!#@……%*&*,啊呦喂,哈哈,话说这红通通香喷喷的是啥米?
《诺诺森林》观后感(八):中国首部登陆英国BBC并大红大紫的动画片
曾经有网友总结出了国产动画的四条规律:1.好人一定不会死。2.小人物一定能够惊天动地。3.公主一定会爱上穷小子。4.坏人总是很弱智。短短四句话就总结出了国产动画的“精髓”,不过这点“精髓”真的很让人头疼啊。也许正是因为这些原因的存在,国产动漫才一直不被国人看好。所以大家口中津津乐道的还是那些来自海外的动画片,如《机器猫》、《海贼王》等等。
殊不知,这个一直不受大家支持的动漫正在一步步的走向成熟。向来都是我们引进国外的动画片,而今中国也出了一部让英国BBC、澳大利亚ABC等国外电视台都震惊的三维动画片《诺诺森林》并引进在各自的主流电视台播放。我们的国产动画能够登陆外国的电视台这就说明,我们的动画已经得到了外界的认可。对于中国来说,动画片登陆英国BBC这是第一次,一部中国动画在外国大受追捧也是第一次。《诺诺森林》在国外获得的成功对于我们动漫产业的发展真是一个莫大的鼓舞。
另外,禾刀在写的评论文章<<国产动漫差点“行为幽默”>>中说道:无论是《猫和老鼠》还是国人多年前便熟知喜爱的《米老鼠和唐老鸭》,都表现出西方动漫作品特别倚重行为幽默的特点。稍加留意便不难发现,这些作品的台词极少,许多情节根本就无需翻译,国内外观众均能较为准确地理解其表达的涵义。在这点上,国产动漫显然有着不小的差距。即便是口碑与票房双丰收的《喜羊羊与灰太狼》,也无法设想一旦失去台词的可怕景象。
禾刀在写这篇文章的时候,一定还没看过这部全篇无对白,但依然幽默搞笑的《诺诺森林》,不知道禾刀看过这部动画片之后会不会再出篇评论来推翻他此前写的这篇文章呢。
《诺诺森林》观后感(九):绝望了!我绝望了!诺诺森林里怎么连猪都是三根毛?
春天不是读书天,夏日炎炎正好眠。昏昏欲睡的我,被头儿几张动画碟片就给打发回了家,并美其名曰“陪儿子休年假吧”,狂晕啊,其实不就是怕我的夏眠症影响同事的工作状态么。哦了,休就休吧,大热天的,有假不休?那是傻瓜啊。
看着碟片,我忍不住乐。诺诺森林,我听说过,据说今年夏纳电视节上获得大奖的动画片嘛。哇哈哈,想象一下,开着空调窝在沙发里搂着儿子看动画片,简直是人生一大乐事啊。
OK。想俺当年也是想哪是哪的实干派——虽然别人都说人来疯来着,略过,略过——说放就放,可是,当一个背柴少年的小小身影出现眼前的时候,我还是不禁皱了皱眉,这个,画面是精致了,可是,人好丑……
算了,我又不是病态的美型控,想当年赤木大叔的中年人形象都很合我的眼,况乎这还勉强可称是正太的青葱期少年。正这么安慰自己,怀里的宝宝突然咯咯地笑了起来,我低头看他,谁知这小家伙笑得满脸跟开了花似的,见牙不见眼了都,手指一指屏幕,清晰干脆地吐出两个字:三毛!
黑线。这又不是流浪记,哪来的三毛?可我很早就养成了绝不怀疑儿子的好习惯——譬如只要他一指天空说飞机,我就会自然而然地去寻找哪怕微如米粒的遥远存在,而这小家伙也从来没让我失望过。我始终坚信小孩子是不会说谎的,尤其是在你向他灌输“谎话”是什么之前——于是,我也好奇地将目光转向了屏幕。
满头黑线。果然,三毛。而且,居然,还是一群三毛……翻了翻白眼,硬生生将自己的笑憋回去,明明是一些不修边幅粗化到粗陋的原始人,为什么,却一看之下就让我有爆笑的冲动?
接下来的几天里,陪儿子晒太阳,游玩,睡觉,更多的,却是被儿子的小手抓着,乐呵呵地跑到碟片机前,乐呵呵地被告知三个字:看“三毛”……
一部根本没有对白的动画片,却似乎就此抓住了儿子的心,将他爱玩爱闹的小身影,拴在了电视机前。而他的一声声大笑,冲淡了这个炎夏的燥热,化成了最原始的欢喜。原来,快乐有的时候就是这么简单……
可是,可是……最让我纠结的,依然是儿子每天的开机暗号:看“三毛”。即使我很好笑地纠正他,是诺诺森林,不是三毛,小家伙却仍固执地来一句,是三毛……好吧,NNN+1次之后,最后还是身为大人的我,可耻而无奈地放弃了自己的准则及操守。
绝望了,我真的绝望了,谁让诺诺森林里,居然连猪都是三根毛?
《诺诺森林》观后感(十):解析《诺诺森林》为什么能超越欧美动画
从上世纪二十年代的起国产动画的制作工艺及手法从起步之初便极具中国化,集剪纸、木偶、皮影、绘画等独特的手法制作的国产美术片如《猪八戒吃西瓜》、《大闹天宫》、《阿凡提》等等开始在国际动画界初露锋芒,引起世界的关注。
到了八十年代也是那个令我们最怀念的年代,国产动画片因为它独到的民族特色而独立于世界动画之林,并散发着独特的艺术魅力。国产动画片在海内外获得越来越高的声誉。这个时候的代表作有《黑猫警长》《夹子救鹿》《天书奇谭》等等。
然而九十年代之后国产动漫变得低幼化,发展趋势相当缓慢并渐渐淡出国人尤其是青少年观众的视线。一晃二十年过去了,国产动漫风雨飘摇了几十年终于开始复苏,并出现了《诺诺森林》这样一部在制作手法、画面质量、以及故事情节都超越欧美的动画片。
话说这二十几年来,对于我们的国产动漫我们国人是打也打了骂也骂了鼓也鼓励了就是不见它有什么起色,然而这次苏州士奥以迅雷不及掩耳盗铃之势凭借《诺诺森林》一举拿下了法国戛纳电视节首届亚洲展映会最佳作品奖。第一次听到这个消息的时候小编我真是格外的震惊,后来看完这个片之后,终于明白它夺下这个奖项的必然性。首先《诺诺森林》是一部纯3D动画,个人对于国产3D的进步还是很欣慰的;其次整部动画片没有一句台词,是一部真正意义上的行为幽默剧,并且把查理卓别林和憨豆先生的幽默发挥的淋漓尽致。最后也是最重要的要归功于《诺诺森林》的创作团队苏州士奥吧,多年的积淀和坚持、搜索与努力,秉着“创造快乐、分享快乐”的态度熬过了多少个不眠之夜才创作出了如此优秀的国产动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