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付出与收获》是一部由迈克尔·贝执导,马克·沃尔伯格 / 道恩·强森 / 艾德·哈里斯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作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付出与收获》影评(一):简评《健男抢钱团》
前几年有一部印度电影《三个白痴》曾风靡一时,当然其片名只是一种自嘲而已。不过,若将「三个白痴」用在《健男抢钱团》上,个人以为真是再贴切不过了。
在好莱坞,高智商犯罪影片早已司空见惯,但像此片这般的低智商犯罪片却比较罕见,尤其是它还改编自真人真事,犯罪手段之低下、罪犯头脑之愚钝、漏洞百出、左支右拙,令人既捉急又喷饭。犯罪可以搞成这么无厘头,一言以蔽之:I服了U。
总体而言,用这样的一种方式来处理或许是这个故事最好的归宿。迈克尔·贝甚至不用过多地去钻研情节怎么安排,因为原型就在那里,「愚蠢」本身就是这些罪犯乃至这起事件的最好标签,只需加一点充满恶趣味的笑料和对白,一部中上水准的B级片基本便已成型。
我觉得对于这样的影片,实在没必要去赋予太多的内涵,诸如扭曲的价值观、扭曲的美国梦,或者拔高到有什么教育意义云云。批判这些事物的现实主义作品多了去了,还能在乎这一部两部B级片?就像郭德纲的相声一样,充其量就是图一乐嘛!不是吗?
《付出与收获》影评(二):三个健身猪的“美国梦”
没想到这种奇葩事竟然会在现实社会中发生,看来真是2B青年带来欢乐呀,三个健身男子(一个是受蛊惑的撸过,一个是纯真的2B青年,还有一个是脑残黑鬼)为钱财合组成绑架谋杀团,他们绑架了富翁维克多,通过折磨他套出了他的资产,令人称奇的是维克多竟然没被杀死,这些人真是天才,维克多在私家侦探的帮助下最终将他们绳之以法,他们也受到了应有的惩罚。
其实男猪脚有个不错的工作,收入也可以,可是受不了与其他人“一样”,在自己欲望的驱使下,走上了绑架勒索的不归路。他们第一次勒索成功后,维克多死而复生,警察也没来追究他们的刑事责任,他们本来可以松手不干的,可是无止境的欲望促使他们再一次向无辜百姓伸出了罪恶之手。巨石强森演的2B青年在分得钱后,将钱用于吸粉、泡妞,挥霍一空,感觉就像是得到征地拆迁赔偿款的农民将钱用于赌博等原始欲望,黑人脑残为了让自己的老二像长城一样巨伟而花高价打针,并迎娶了女护士,将钱用于购置豪宅。相比于他们两人来说,男猪脚对金钱的处置就要理智得多,他给曾经的健身房老板注资成功继续经营健身房,并给社区提供安全保护设备,宣扬自身保护常识,成功转型为一个有品有得的“有钱人”。不管怎么样,过度的欲望会焚烧一切,他们也得到应有的惩罚。
本片宣扬的“美国梦”是通过自己的努力,取得合法性收入,带来自己地位和金钱上的提升。
《付出与收获》影评(三):“烂片”解读
一开始看预告以为是一部无脑低俗片,特别看到脱衣舞娘和男主二号艾德里安自慰的场景;
片头介绍这是1994~1995年发生在加州迈阿密的真实事件,开始我还以为是忽悠人的,看到后来才知道真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片中两次黑我天朝的地方:第一次是脱衣舞娘索丽娜在和男主一号鲁格调情时说到commie-sucking whore(commie共产党员,whore婊子),第二次是艾德里安和鲁格买made in China的电锯分尸大骂中国货。。。但别忘了这部片子里还有一点犹太种族歧视或者基督和犹太宗教冲突的味道在里面(男主三号保罗看守佩佩即维克多时发生的“小插曲”),所以不必为了这点台词而“爱国”情绪泛滥,把它理解为另类艺术形式和取悦美国本土小市民的噱头即可。
值得肯定的地方是电影镜头的处理和选择,片头鲁格被车撞的那个慢放镜头就特别带感,还有女主起初索丽娜偷渡至美国来追寻梦想时,给那个在马路边被遗弃玩具的特写也很有功力;在斯乐斯基饭店前第三次实行绑架时飞机从楼顶低空飞过以及佩佩被电击的慢镜头同样充满艺术感……
Don't be a don't-er.Do be a do-er.
鲁格开始在片头的那段独白很励志:“事情的起源,是我觉得是时候要更加努力来取得最大的成功”、“在自我改变中最难的事情,就是改变其他人看待你的方式”,“当客户想的和你不一样时,会觉得很伤心”……他是一个很有进取心,更准确的说是野心的教练兼销售,“我知道我做的是错的,没有什么可以取代努力工作的”“你得毫无畏惧的去做任何事”,在他在佛罗里达靠奉承拉到很多老年客户后,插播了最后是审判镜头,短短14分钟他就被陪审团判定guilty并判处死刑,他起初的工作方式和野心就注定日后的这一幕。
无论是保罗用基督信仰“帮助”佩佩,还是艾德里安在谋杀佩佩伪造醉驾车祸现场天真的说“法律这么规定的,要是你不系上安全带,你会被安全气囊打伤脸的”,都充分体现了他们的性格——silly,连傻大个保罗也认为他的队友艾德里安太愚蠢了。
片尾鲁格“这帮人都是为了抓我来的?”以及倒数第二句台词“and I believe in fitness”,让人觉得这部电影所展示的男主非常单纯和可悲。。。
最后一句台词,至少在我这么一个中国人听来,显得特别得讽刺和戏剧性——That’s the American Dream……
《付出与收获》影评(四):史上最蠢绑匪,胸比脑大的惨剧!
曾几何时,我也是健身房的忠实会员、大肌肉的铁杆粉丝,但随着年龄的增加,体力的变差,伤痛也随之而来。这种痛就像一只恶犬,时不时咬你一口,让你疼痛万分,渐渐的使你感到得不偿失,所以我现在去健身房也是点到为止,再也不敢使劲操练。因为我知道,我即使累死也成不了健美先生了。
《健男抢钱团》里的三个大块头身体健美,但都是傻子,他们堪称是史上最蠢劫匪,在片中现身说法地诠释了什么是胸大无脑。这一点我也深有体会,锻炼的强度大了之后,人确实容易变得呆滞、脑筋差。而且荷尔蒙分泌过剩也导致了烦躁、易怒、控制不了下半身等等问题。幸好我没有用违禁兴奋剂,否则我现在就更糟糕了。
健身时间长了就上瘾,一天不玩就浑身难受。健身房占有了我所有的空闲生活,让我脱离实际,脱离社会,所以我很能理解马克·沃尔伯格轻易被亚裔成功学骗子洗脑而引发的一系列悲剧。他实在是因为活在自己的世界里时间太长了才造成的白痴。
健身的人都极度自恋,这在片中也展现得淋漓尽致。可惜肌肉不能当饭吃,健身的人付出了那么多辛苦和汗水,练就了一身腱子肉,但有啥用呢?还是TM屌丝青年!这一点我也曾经不停质问自己,花那么多时间、精力在健身上是不是浪费生命,答案也许是肯定的!除非我去卖肉或者做鸭。
影片里对财主的为富不仁和低级趣味也进行了痛快赤裸的揭露,财主被害的那么惨却无人问津,连警察都不相信他的话,真是可笑到了极点。
导演迈克尔·贝的电影我都不怎么喜欢,除了《健男抢钱团》。这部电影真的很有趣,很讽刺,也很现实,让我对贝先生刮目相看。贝先生似乎也无意继续执导《变形金刚》了,希望他再玩点邪的。
《付出与收获》影评(五):《付出与收获》:大胆出格的另类美国梦
拍腻了《变形金刚》的迈克尔·贝,终于有了喘息之机玩点另类花活。寻到一个真实故事的本子,组织三名大块头肌肉男来演绎一场及喜剧又动作的各种绑票惊悚案。在美国电影中,真实故事改编是炙手可热的类型片。 不管是真还是假,也不管被添油加醋改的面目前非到何种程度,只要是粘上“真实故事”,都会有一大群的死忠们狂热追捧,比如老夫就是其中的一枚。因为老夫坚信,真实故事永远都会超于常人的想象力。真实永远比小说更荒谬,人们虚构故事总会遵循一定的逻辑,而现实事件总会超越所有的逻辑思维。这也就是真实故事最吸引人的一大看点。
至于影片的看点,除去短暂的香艳场面热场外,三大型男全程展露各种肌肉角度,绝对会让喜爱肉肉的观众们大饱眼福。巧克力男安东尼·麦凯有点跟班的赶脚,道恩·强森像个无脑人士,唯独马克·沃尔伯格飙起的最凶,前后左右都被骂个臭够,《斗士》之后,奔四的大男沃尔伯格突然一身肌肉嘎达猛起,如打了激素一般,再次挥舞起动作片的猛力。是因为最近动作老年队们的频频亮相,让年轻人不服气了吗!无论如何,道恩·强森那五星级的肌肉块子,沃尔伯格的疯狂咒骂,还有安东尼·麦凯的小样,最终引出63岁高龄的老将埃德·哈里斯出马,立马摆平年轻人的气焰。只能说,姜还是老的辣,不服不行。
至于影片的剧情,在美式主旋律如此高涨的当下,反恐反到压力锅的份上,此片却逆潮流而上,把打砸抢当成是“美国梦”的真谛,并且还夹带真实的种族歧视言论私货,影片得不到媒体大佬们的正面评价也在意料之中。但被《华尔街日报》评价成“让人不愉快的怪胎(Freaks)”,还是有点出人意料。难不成,《宿醉》和《春假》那样式的“怪胎”才是美式的正胎?!难道美国人不是向来以大胆出格为人生崇尚准则吗!当然,以恶趣味为骄傲的美国人还是有底线的,无论怎么肆无忌惮,丑化自己的国家是绝对不允许的。
《付出与收获》影评(六):美国合伙人的春秋大梦——《付出与收获》观影日志
就在天朝才提出天朝梦的时候,美国梦已然存在了百余年。百余年来,无数怀揣着财富梦想的人,踏上美利坚的沃土,去追寻美国梦这个虚幻却又现实的名词。
一个国家的梦想是神马,笔者并不知道。这并不是笔者无知,而是笔者实在只是一个平凡的有些平庸的人。笔者心中只有自己的那一点小小的梦想,只要能够实现这微不足道的梦想,笔者已然无憾此生。每个人心中都有这样一个小小的梦想,而每个人的梦想汇聚在一起的时候,也许就形成了国家的民族的梦想。那么,美国梦,也许就只是每一个踏上新大陆的淘金者,那小小的黄金梦。
人们说,实话比幻想更离奇。这句电影中ED的台词,恰如其分的形容了笔者看完这部电影的感受。如果这部电影只是一个原创的故事,那么笔者绝然不会浪费时间写写这篇影评。正是因为这个故事的真实性,尤其是故事中那些重口味的情节的真实性,让笔者着实起了一身鸡皮疙瘩。
正如电影的名字,付出与收获,很好诠释了电影的主题。这部美国合伙人,同前不久的中国合伙人有着异曲同工之妙,只是中国合伙人传递的是正能量,而这部美国合伙人却是从头到脚调戏了一番淘金者的美国春秋大梦。
影片讲述了丹尼尔,阿德里安和保罗三位美国合伙人怎样在怀揣梦想的丹尼尔的领导下聚在一起,为了自己的财富梦想而努力。在所有奔赴美国寻梦的人中,亚裔确实是最成功的。于是约翰尼吴这个角色的设置实际是反映了美国人对于外来淘金者的看法。美国人向来对亚裔不待见,认为他们的成功都是靠见不得人的手段。而约翰尼吴所提倡的Do'er和Don'ter的理念,正是导致丹尼尔实施计划的最终动力。虽然实干精神确实是美国梦的核心理念之一,但是从电影中看来,还真是一种讽刺啊。
丹尼尔只是一个平凡的健身顾问,却又偏偏遇到了一个人品极烂总爱炫富的顾客佩佩。于是他被激起了仇富心理和暴富梦,但他自己却美其名曰为美国梦。他又意外看见了铺天盖地病毒营销的约翰尼吴。于是,他毅然走上了自己的寻梦的不归路。
丹尼尔三人攫取人生第一桶金的历程非常迅速,非常容易,可以用一夜暴富来形容。这恰恰是大多数人做梦都想得到的。三位合伙人开始了自己理想的生活。可惜好景不长。恶习一旦养成,便再难戒掉。暴富得来的财富,总不如辛辛苦苦挣来的让人更加珍惜。所以保罗和阿德里安很快便耗尽了钱财。而新的抢钱计划势在必行。当然,这也成为了他们彻底失败的导火索。本来之前丹尼尔高能的抢钱计划可谓是天衣无缝,就算佩佩未死,也不能把他们怎么样。人的贪欲始终是无法克服的。计划之外的计划,永远会露出马脚。而这一漏,就把丹尼尔将死了。传奇的经历,到此为止。
这部电影折射出一个很现实的东西,就是潜藏在美国梦背后的罪恶。电影的片名Pain&Gain其实是化用了一句谚语——No Pain ,No Gain,付出才有收获,美国梦是需要一步一步去追寻的,只有踏踏实实的去拼搏,才能真正改变自己的地位。不劳而获,一夜暴富,都只会引发出让自己身陷囹圄的邪念。美国梦本是美好的,而现实是,美国梦引发了大量的犯罪,这构成了对美国梦最大的讽刺。
电影中的丹尼尔和佩佩其实并无本质差别,他们都是曲解了美国梦的含义,只看到了对财富的追求,而忽略了追逐财富是需要脚踏实地的。佩佩通过灰色途径获取的财富,被丹尼尔活生生抢走,真是莫大的讽刺啊。
影片结尾,丹尼尔被判刑后在星条旗下的旁白,真让人惋惜。如果让他们侥幸逃脱,也许他们的美国梦就真正得以实现,按照丹尼尔的计划,也许他就真的会去造福国家。但是笔者并不同情他们!正是他们的愚蠢造成了这一切。他们计划了这么多,却忽略的这最大的导致他们失败的阻力,就是他们的愚蠢!他们愚蠢的想靠犯罪来实现他们的美国梦!笔者不得不说,有时候低智商犯罪,更加能让笔者目瞪口呆啊!他们在该努力的时候欠了一把火候,用佩佩的话说就是他们都他妈的没上过大学。像他们这样的人就该这样一穷二白,就该同财富绝缘,哪怕给他们一大笔财富,也会很快败光。他们就只有这么大的桶,还能装多少水!
《付出与收获》影评(七):Genius Work
因为连续指导了几部机器人A片,爆炸贝现在似乎名声不太好,但是因为这部片子我怎么都讨厌不起迈克尔贝。我在里面看到了一个成熟有能力的创作者在掌握完全的自主权时肆意发挥自己灵感所能体现的彻底的创造力与想象力。虽然这只是他的玩票之作,或者说,正是因为这是一个玩票之作,最后才是我们所看到的这个样子。
电影改编自真实事件,但是却尽是些极其荒诞的情节。我不知道主创是从哪个旮瘩把这个案件挖出来的,但是光靠这个故事这部电影就几乎成功了一半,这样一个充满着讽刺与黑色幽默还带点魔幻现实主义的剧本,有时候你得承认现实比戏剧更出彩。当一个故事脑洞开的太大,会因为不切实际而被扣分,但是当你知道这是真实事件改编后,嗯,那又是一个完全不同的问题了。你不得不从另一个角度去仔细审视它,然后惊叹于它逻辑的自恰,感叹于现实的荒诞和可笑,最后只能彻底拜服并达到审美上的愉悦。
有了好的故事,接下来是亮眼的人物。三个健男和佩佩都塑造的生动可爱,整个事件的发展完全就是由他们自身的性格所决定的,事实上,这部电影对人物性格的刻画在有意或无意间都到了一个十分细致的程度。他们的所念所想在电影里有充足的篇幅去进行非常具体的展现,除去张力十足的剧情,很多段第一人称的自白也对人物塑造进行了相当充实的补充。对成功渴望到偏执并且心术不正的沃尔伯格,脑残窝囊没有主见的黑哥,呆萌“善良”的巨石强森,阴险刻薄但是意志强大的佩佩,还有诸多有趣的配角,在两个小时的电影时长里这些人物都充分立了起来。
同时,三个主人公都在不同程度上不可救药地愚蠢,这带来了大量的喜剧戏份。也正是因为他们二逼的特质,所以他们能够说干就干不经大脑地犯罪。很多情况下深思熟虑都会带来更好的结果,但有时候想太多反而会造成桎梏。结果就是在诸多巧合之下,三个蠢蛋用极其粗暴的方式竟然阴差阳错地实施了一起几乎没有漏洞的天才犯罪,让你彻底感叹于上帝特别的幽默感。看着他们被自身性格所驱使在极端环境下做出的种种二逼却又异常可信的行为,真是讽刺并且趣意十足。
最后三人都被绳之以法,当然还是归结于他们的性格。三个人都有不劳而获的倾向,就算一时得逞,这个致命的问题终将把他们带向毁灭。
这个故事也是某种意义上美国梦的诠释,一个拍着爽的电影竟然探讨了十分深刻的社会问题,最后带来的思考完全不亚于诸多苦大仇深的电影。也许,这就是黑色幽默吧。
《付出与收获》影评(八):对美国梦的一次无关痛痒的嘲笑
买拷贝居然想拍一部小成本的喜剧/犯罪电影,没有火爆的动作场面,贝氏惯用的仰拍、横移镜头全都显得空虚无力了,特别是主角们和汽车在一起的时候,总觉得下一秒就会发生些匪夷所思的事情,然而什么也没有发生,除了主角们愚蠢的犯罪行动。
虽然一辈子也没拍出过口碑上佳的真正的好电影,但大片专家、票房猛将卖拷贝先生毫无疑问是人生大赢家。I believe in fitness,其间究竟有没有对自己只会拍商业大片而且是票房大卖口碑大骂的那种商业大片的解嘲,我还是不能确定。
阿贝显然是那种实现了自己的“美国梦”的人,一个winner,一个doer。他想要拍此片的意愿里是否有对自己的审视?或者说,这个真实发生的故事吸引他的,究竟是哪一点?
这是一个讲述一群愚蠢的人对美国梦的荒诞理解的故事,肌肉就是他们的信念。他们相信在美国梦里,肌肉会带来回报,关键是要做一个doer。
我认为卖拷贝不是一个讲故事的好手,连荒诞喜剧都拼命要做出一副火爆的样子,完全破坏气氛。没有爆炸,机器人打架,追车这些场面上的东西,故事就失去了重点,没有了戏剧性爆发的时刻。当然如果这是一部冷静的,深刻的,带着欧洲电影冰冷气质的作者电影,这些都不是问题。
毫无疑问这不是一部好电影。应该没有卖拷贝粉丝来跟我吵吧~~
哦,我自己就是卖拷贝粉丝,卖拷贝的商业大片我全都看过……
这是一部荒诞喜剧,但是愚蠢盖过了荒诞。
《付出与收获》影评(九):健男抢钱团:玩票究竟该怎么玩
2013年好莱坞演员里的“吸金王”不是“钢铁侠”小罗伯特·唐尼,不是“雷神”克里斯·海姆斯沃斯,也不是约翰尼·德普、莱昂纳多·迪卡普里奥,而是道恩·强森,凭借《速度与激情6》、《特种部队2》与《健男抢钱团》,有他出演的片子,总带来了全球13亿美元的票房收入。这个曾经的无脑男,居然在不经意间成为了票房巨无霸,真让人吃惊。
话说回来,在《速度与激情6》及《特种部队2》里的道恩·强森可算是充分发挥了自己的肌肉,将强悍、勇猛的劲道发挥的很好、很霸气。而在《健男抢钱男》里,他似乎又回归到了无脑男的本色,比较衰,比较笨,比较坑,出尽了洋相,而且还害惨了自己的小伙伴。尽管他的角色笑料十足,充满了违和感,很富有喜感,但无奈强森的入戏感并不太强烈,并没有交出一份合格的答卷。
不过,可能责任也不完全在道恩·强森一个人的身上。因为这部片子本身就是一部玩票性质的作品,有凑的嫌疑,道恩强森凑上马克·沃尔伯格,然后加上一个大导迈克尔·贝,在嘻嘻闹闹中就出炉了。所以,你看到不是一部经典,而是玩票。
对于名导演的玩票类的电影,其实有很多了。眼下的《私人定制》就是,用冯小刚自己的话说,“自己认认真真拍一部电影,结果得不到大家的认可,而随随便便拍一部吧,却带来票房的大卖”,这让他自己都不知道是怎么回事。所谓的玩票,就是拍惯了大制作的大导演,突然拍一部小成本小制作的片子,而且风格也会与以前的作品大不一样,它可能仅仅是导演日常想拍而不能够拍的类型,而现在去拍摄,不过在刚拍完一部大片之后,在下一部大片开拍之前,利用暂时的闲暇迅速拍就的。所以,他可能有些好玩,但未必十分好。迈克尔·贝在《变形金刚3》与《变形金刚4》之间,一时兴起,拍下了《健男抢钱团》,就是典型的玩票性质。但最大的收获就是与马克·沃尔伯格建立了默契,而且敲定了《变形金刚4》里合作关系。
不过有些导演,即便是玩票,也是一丝不苟,像马丁·斯科塞斯,拍惯了黑帮片,突然拍一部《雨果》,可能看起来与他以前的任何一部片子都不相同,但依然是精心制作的精品,全无应付的痕迹,同样的还有斯皮尔伯格的《丁丁历险记》,也是一丝不苟的去做。但有些导演却不是这样,可能也用了心,但收获却并不符,像彼得·杰克逊的《可爱的尸骨》,其实品相并不差,但口碑与票房却不是那么的好。而国内,杜琪峰就善于玩这个,在一部精彩的黑帮片之余,就会拉上刘德华去拍一部有些庸俗的低趣味浪漫喜剧来,不过票房居然也不差。其他的像宁浩,在“疯狂系列”之后,捣鼓出了一部《黄金大劫案》,结果把自己的口碑折腾的够呛,好在被拖延了4年的《无人区》终于得到了上映,好歹算是为他挽回了不少的名声。希望他下部的《玩命邂逅》不那么坑,但从目前流露出来的剧照看,很有可能比较坑。其实冯小刚的《非诚勿扰2》就是在拍摄《唐山大地震》之余的玩票,但也能够凭借自己的品牌再次敛钱,大赚了一笔。
在《健男抢钱团》里,迈克尔·贝的玩票实在太过于明显,用他自己的话说,就是“根本没有压力,而且我一点也不需要去想什么机器人大战、爆炸和花掉了几亿美元的事情。我们就是很单纯的拍摄电影,每天考虑电影的事情。”而且剧本是真实事件的改编,所以在想象力不会太出格,只要拍的好玩就足够了。
整个故事就是沿着“笨贼一箩筐”的架构去的,几个健身教练,想敲诈有钱的健身会员。结果原本设计的天衣无缝的抢劫案,却因为一系列的岔子变的不可控制起来,结果最后搞的鸡飞蛋打,所有人都得到了惩罚。
就像一客点心,在吃惯了迈克尔·贝的机械大餐之后之后,突然他给了你这样一份点心,而且看起来面向还挺一般,但吃起来还不错,酸酸甜甜,不霸道,但恰好处于甜与腻之间。整个故事的设定都恰到好处,该峰回路转时就峰回路转,该坠向深渊时就继续坠向深渊。有够贱,有够可爱,足够了。即便是玩票,也一定得对得住自己,对得住观众。
《付出与收获》影评(十):喜剧&悲剧
此片在美国的宣传中规中矩,看首映的当天人坐的也还算满。看惯了马克和强森在各种动作片里的男儿本色,偶尔看下他俩加上艾德哥仨一起犯傻卖萌还是别有一番趣味。
励志对白穿插整部电影,No pain& no gain的主题被他们三个用荒诞不羁的犯罪手段表现出来虽然不合时宜,却也不禁发人深思。到底庸庸碌碌地一辈子还是为了出位放手一搏?全片虽然天马行空般荒诞但当演到强森面对警察站在过街还把富豪尸体尸解,接着把死者的手放在烤箱里BBQ的时候字幕带出来:“演到这里依旧是真实发生过的事情。” 电影院里除了惊呼就是沉默。忽然就没人笑得出来。一部喜剧犯罪片能达到这个效果,也不难看出导演的良苦用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