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洋奇缘》是一部由罗恩·克莱蒙兹 / 约翰·马斯克执导,奥丽伊·卡瓦洛 / 道恩·强森 / 艾伦·图代克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画 / 奇幻 / 冒险 / 歌舞 / 家庭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海洋奇缘》观后感(一):迪士尼的歌剧~
一天,路过西单地铁,无意中看到了迪士尼最新动画电影《海洋奇缘》的宣传海报,才意识到自己已经好久没去电影院看电影了,一来是工作比较忙,二来是自己有了可爱的小闺女,晋升奶爸的我要把时间留着陪闺女,哈哈~ 选好了时间、场次,准备开始欣赏这部由《超能陆战队》、《疯狂动物城》团队打造的影片。其实影片内容还是迪士尼一贯的流水线作品,女性主角、产生矛盾、拯救苍生,套路依旧,倒是反派椰子怪萌萌哒,哈哈~ 影片观后,给我感觉就像是在看一部歌剧,通篇动不动就开唱,不过倒是挺好听的。影片内容没什么可说的,让我想的颇多的是现在已为人父的我,对待教育孩子的一些思索。影片中莫阿娜对于大海有着无限的瞎想和探索精神,她的父亲图伊酋长由于年轻时候出海失去了一个好朋友,从此对大海产生了恐惧,导致他极力的去反对女儿莫阿娜出海的想法。现实生活中,父母经历过的事情要比年幼的子女多,所以也会对子女许多想法进行干涉,不许这样,不许那样,因为父母会担心、会不放心,但是往往孩子的天性也就此被禁锢了,大人们会去要求孩子按着自己希望的样子去成长,成绩好、特长多等等,真正会有多少父母关心过孩子的脾气、性格的养成,每天是否过得开心等等。反观自己,有时候因为一点小事情,就当着孩子的面大发脾气、大声争吵,虽然我的闺女还很小,但是她还会被吓到,事后想想,真是太不注意、太不应该了。记得我在纹身的时候,在胳膊上纹了公主、健康、漂亮这三个英文单词,就是希望闺女一生可以健康幸福,大人们有时候就是这样,想的和做的永远不一致,希望子女幸福,但又强加于子女好些压力,往往最后事宜愿为。 回到家,看到可爱的闺女在冲着我笑,真希望她可以一直这样笑下去,即使以后长大了,不管未来怎样,你都是爸爸的小公主~
《海洋奇缘》观后感(二):《海洋奇缘》:赏心悦耳的冒险之旅
作为迪士尼公司的第57部动画长片,也是第14部“公主”题材的作品,《海洋奇缘》自从开始创作以来就得到了众多的关注,将一个比较传统的冒险、成长故事,讲述的既让人赏心悦耳,且老少咸宜,这绝对是迪士尼的拿手好戏。
《海洋奇缘》根据一个曾经真实存在的波西尼西亚人的故事改编。数千年前波西尼西亚人便是生活在南太平洋某小岛的居民,有着独特的风土人情,且他们十分的擅长于航海,发现了南太平洋上的众多小岛屿,但不知何故他们后来停止了航海活动⋯⋯这样的历史之谜也就为后来的文艺创作留下了很大的艺术创作空间,影片《海洋奇缘》便艺术化了某种可能性:莫阿娜是生活在南太平洋小岛的波西尼西亚族的公主,原本过着衣食无忧的生活,但是有一天他们生活的小岛面临着无法生存的危险,勇敢的莫阿娜遵从了内心的选择,独自出海寻找传奇英雄毛伊,一起拯救家园……
单纯从故事上来说的话,《海洋奇缘》不像之前的《冰雪奇缘》那般的颠覆传统的姐妹情深的迪士尼童话,但也试图赋予更多不同于传统的迪士尼王子、公主的色彩。如莫阿娜这个公主,她不再是生活在富丽堂皇的皇宫里的公主,而是一个生活在原始海洋边的土著公主,自然有不同人的野性、勇敢(勇敢也是这类影片的主人公的必不可缺的个性),而当面临着艰难的抉择时,她也就听从了内心,尽管她并不懂得如何的驾驶小船依然在海洋的帮助下进入了茫茫海洋的寻人之旅。而影片的另一个主人公毛伊,虽然不是《怪物史莱克》中史莱克那样的非同于寻常人的英雄,但放在迪士尼作品体系里依然有很多的不同之处,更何况毛伊这个角色还是由《速度与激情》系列的“英雄”道恩·强森配音,而在反差中形成了张力与幽默。
就如当年的巴赞所说的,好莱坞的过人之处便在于一方面坚持着传统,但同时又能注入新的元素使得产生新的可能性。对于《海洋奇缘》来说,莫阿娜这样的公主便是新可能,带着几分《疯狂原始人》的原始、野性,为传统的勇敢、不畏艰难融入了新可能。与此同时则是道恩·强森这个明星的选择及在本片所扮演的毛伊之间的反差。道恩·强森曾被视为阿诺·施瓦辛格的动作演员接班人,而《特种部队2》、《速度与激情》系列不断的强化了他在动作片里的代表着正义、勇敢的英雄性,到了这部《海洋奇缘》,则穿插了英雄的“人”的一面,并在某种程度上与莫阿娜的从“人”成长为“英雄”相映成趣。
勇敢而野性的公主,带着不少人性与神经色彩的英雄,一同完成的探险、冒险之旅,也一同的完成了自我的成长、蜕变。主题不算很新鲜,但明丽而绚烂的画面,悦耳又紧扣故事、剧情的音乐,还是十分打动我的。
《海洋奇缘》观后感(三):为Moana爆灯了
2016.11.2
这部没火起来还是挺奇怪的
。主角占尽了所有政治正确关键词,然而人设居然没有崩;剧情延续了迪斯尼一贯的模式,但是boss的设定有了突破。反派角色不一定是恶,而人人追捧的英雄也可以是怯懦的,这样的对比冲突非常棒。 迪斯尼每次出新片都给人一
种“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的感觉,从花木兰到冰雪奇缘,女性角色一直在强势崛起,这次更是给出了“酋长(国王)的女儿不等于公主”的概念,把原先的公主设定全部打破转而塑造女英雄的形象,根本不需要王子和爱情的出场。 Zootopia丧心病狂
地展现了迪士尼做动物形象的技术,这次就做了植物。画面和音乐都非常美,充满了迪士尼特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当一部分国产动画的意识形
,这样的对比冲突非常棒。 迪斯尼每次出新片都给人一种“你爸爸永远是你爸爸”的感觉,从花木兰到冰雪奇缘,女性角色一直在强势崛起,这次更是给出了“酋长(国王)的女儿不等于公主”的概念,把原先的公主设定全部打破转而塑造女英雄的形象,根本
不需要王子和爱情的出场。 Zootopia丧心病狂地展现了迪士尼做动物形象的技术,这次就做了植物。画面和音乐都非常美,充满了迪士
尼特有的生命力和感染力。 当一部分国产动画的意识形态还和不劈腿堕胎车祸自杀就不舒服的垃圾疼痛青春系电影处于同一水平线、一部分国产动画不但毫无羞耻心地抄袭并把人画得比鬼还恐怖、一部分国产动画正事不干就只知道众筹跳票抹黑同行及吹嘘一文不值的情怀的时候,迪士尼已经从技术到立意上甩了它们几百条
自杀就不舒服的垃圾疼痛青春系电影处于同一水平线、一部分国产动画不但毫无羞耻心地抄袭并把人画得比鬼还恐怖、一部分国产动画正事不干就只知
《海洋奇缘》观后感(四):新型的公主
从《魔发奇缘》开始,迪士尼公主不再爱王子,美好爱情已不是姑娘们的终极追求,取而代之的是寻找自我,内心认同,回归家庭,依靠朋友,也许顺便收个帅帅的男票回家,第二性崛起的鸡血旗猎猎飘扬。Moana的风帆,也意味着卸掉外界强加的认知牢笼,这些莫须有的准则与标签已经渐渐让我们封印了真实的自己,大海选择了你,但它依然不断给你滔天巨浪和风雷暴雨,当你怀疑自己,它又会给你一盏夜明灯指明方向。最终Moana并不是把心还给别人,而是还给自己。 迪士尼永远是真善美的,那又如何,现实已经如此苦大仇深,梦就做得美一点吧。 全片色彩明媚灿烂,海水微蓝透明体态诱人,奶奶的陪伴和妈妈的支持是巨大情绪点,女神的花洒美到流泪。
《海洋奇缘》观后感(五):女权运动又来圈钱了
果不其然,看到迪士尼新动画,新公主(酋长的女儿也是公主,不信去阿拉伯国家问问)又冒险了,就知道满世界又在扯女权了。
无非就是,以前的公主靠男人,之后的公主找男人,再然后公主不鸟男人,现在公主压根没什么男人。很多人看得一本满足,心理又充满着信心,明天再努力努力,把电影票的钱赚上,然后再买买周边啥的。
迪士尼的公主片,主要对象就是小孩子和女人,小孩子看热闹好伺候,女人就麻烦多了。我都怀疑这女权运动是不是影视作品的赚钱阴谋啊,要说性别歧视最厉害职业不就是男女演员么?拍成片子来,倒是给女人面子,选角的时候,咋没这么好呢。
反正我不信这玩意,女人的确是比以前厉害多了,但是那只因为女人有了知识,有了努力的方向,女权运动只不过就是看到这块蛋糕,找个方法来分这块蛋糕而已。
人家导演制片人才不管你们嫁不嫁人呢,嫁个什么人,掏走你们口袋里面的票子才是王道。
片子特效还是不错,故事略显老套,歌舞也能接受,还是值得一看的。
《海洋奇缘》观后感(六):脑洞大开之一部动画片让我联想到的生活
昨天下午和朋友约去看电影,到了随便买了两张时间刚刚好的,迪士尼新出的动画片《海洋奇缘》--毫无疑问,还是一部励志的动画片,而且还是一言不合就唱歌那种。墙裂建议看过电影的朋友再来看我的脑洞,也想听听你们的脑洞大开。
剧情很简单,部落酋长的女儿,内心不想按照父亲规划的人生来走,在奶奶的鼓励下和黑暗力量来袭岛屿资源日渐匮乏的情况下,找到半神毛伊并且一起成功出海并拯救了族人。当然,大海非常的美腻,据说也是耗费了大量的时间来构造整个景观。
脑洞一:当岛屿的资源开始匮乏黑暗力量降临,奶奶让莫阿娜快走她去装食物的时候,莫阿娜的妈妈出现了,我以为她妈妈会阻拦她,毕竟知道可能会付出生命的代价。但是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她妈妈竟然帮她一起装起了食物默表支持。这让我想起了我妈妈,就算是非常不支持不看好我的一些选择,但是她知道是我选择的路,就会尊重我的选择。此处莫名戳中泪点。
脑洞二:爱用闪亮的东西装扮自己的螃蟹,让我想到了微商,长袖善舞,喜爱用各种大牌奢侈品装扮自己,然后就会有很多人也想拥有他们的生活,就会吸引他们投钱,当然就算是再闪亮,也还是螃蟹。
脑洞三:其实是最开始,岛屿的所有人都不知道自己是voyager,还以为自己是内陆居民,我想说,可能每个人心里都住了一个跟自己截然不同的宝宝,就像大黄蜂,小时候看百科全书说,科学家发现其体重和体积它的小翅膀根本不可能让它飞起来,但是事实上呢,它飞得那么高那么快。所以,请不要囿于自己的想象。
《海洋奇缘》观后感(七):波利尼西亚的幽灵公主
一开始以为这是一个指环王类型的故事。开场就说了人类的大英雄闯了大祸。主角作为被选中的孩子一路克服困难,把宝物归还,弥补之前的过失。
随着剧情展开,故事越来越像幽灵公主。毛伊说特菲提之心是个诅咒,而幽灵公主里的男主也是为了解开身上的诅咒而踏上冒险之旅。像幽灵公主中的山兽神从赋予生命也夺去生命一样,失去了象征创造力的特菲提之心,生命女神也化身愤怒的火山恶灵,无法再创造生命,只有通过毁灭来发泄愤怒。火山就是生命女神的本体,正是火山创造了海洋中的无数岛屿,人类才有可能把文明撒向无尽的海洋。
创造生命需要水与火的调和。太平洋群岛的生态的繁荣是火山和海洋的共同作品,海洋和火山就像是一对夫妇,而群岛和人类文明就好像是他们的孩子。通常我们把大海比作母亲,而火山女神也是一位女性,那么大海的珍珠项链——群岛上的生态和人类文明就是她们俩百合的伟大产物。当女神失去了宝石变成愤怒的火山恶灵,与大海的关系也变得尖锐,她们无法亲密接触,海水和岩浆只会互相伤害。电影里的海洋作为一个没有人形但是富有人性的角色,一直试图帮助人类弥补曾经犯下的错误,宝石送到手,游泳太慢直接冲浪前进,不小心落水也给你送上船,给女主加了很多特技,只有呆头呆脑不长记性的小鸡让她有些不耐烦。海洋一路上像保姆一样呵护着女主,因为只有女主才能亲手归还特菲提之心,而那是大海唯一不能代劳的—— 安抚愤怒的火山,让创造力重新苏醒。
女主吟唱了一段直白的女性主义宣言之后,愤怒的恶灵安静下来,炽热的岩浆冷却成黑色的石头。她曾经创造过生命与文明,后来儿子(毛伊)的顽劣让她失去了青春美丽和创造力,无法抑制的愤怒使她歇斯底里就像更年期的妇女,最终女儿(女主)帮助她找回了平静和自信,这时我们知道,女神本人象征的就是母亲。谈到女性力量时,浑身正能量的女主是一种,作为大反派和受害人的女神是另一种,而且也许是现实中更常见的一种。电影在塑造理想女性形象的时候,也没有忘记提醒观众现实中女性的处境。
和冰雪奇缘一样,拯救公主的人,是另一个公主。
尽管用现代的眼光看来波利尼西亚人的生活几千年没有太大变化,还是那么原始。但是在史前时代,以波利尼西亚人为代表的南岛人大迁徙,可以说是史前版的星辰大海,太空歌剧。尽管会有部分人 留下(电影里祖先中的一支),或者因为危险而放弃探索(恐惧黑暗力量的父亲)但是冒险精神的种子不死,总有一天会再度启航。赞美探索的精神是一大俗套,不仅观众清楚,好莱坞编剧清楚,几千年前的波利尼西亚人清楚,从智人走出非洲那时起,探索的种子就埋好了。编剧做了一点微小的工作,用人类共通的精神财富,讲了一个大家都会喜欢的故事。
《海洋奇缘》观后感(八):奇缘 ◔◡◔
个人感觉电影的主题挺好的,莫阿纳很勇敢,有一颗爱海洋和族人的心,毛伊犯的错,最终被补救,人与自然要和谐相处,不能太过于贪婪。发现每一部剧中都有一个类似于老奶奶的指导者,引导着主角开启光辉的一幕。被海洋得特效萌了一脸,那只呆呆的鸡似乎永远也不会死,在剧的最后几分钟发挥了重要作用,保护了特菲提之心。最终一切自然落幕,归于美好。航海一代再次开启,科幻一下,莫阿纳估计是海贼王的母亲◔◡◔,(有没有发现莫阿纳最后在毛伊身上的形成的图案,是靠近心脏的位置和他自己并排喔)。◔◡◔
《海洋奇缘》观后感(九):一部平庸至极,同时又是最值得讨论甚至开撕的迪士尼公主传
作者:噬鲤
链接:https://www.zhihu.com/question/52615725/answer/133046536
来源:知乎
著作权归作者所有,转载请联系作者获得授权。
(该影评有剧透,未观看影片请慎读)
说实话,原本打算把标题写的更具煽动性:“能让女权癌集体高潮的子供向米老鼠卡通”。但毕竟在知乎,可以稍微学川普,但不能做人太咪蒙。
11月25号凌晨快两点,我走出了放映厅,说不清刚看完的《海洋奇缘》(以下简称《海》)是让我心潮澎湃还是堵得慌,于是打算耕于键盘,以浇块垒。
《海》的观影后槽点有三:既视感强烈的本体,过剩的女权主义,以及事与愿违的政治预言。
如果没纵向比较,这绝对是一部合格线以上的作品,迪士尼出品不是经典也良品,光鲜亮丽的画面和朗朗上口的歌曲起码能让熊孩子瞪大眼睛老老实实靠在椅背上。海水,泡沫和水面下光效的出色表现共同述说着D家技术硬实力是多么的无敌而寂寞。片中对动作和场景的绝妙设计也极其抓人眼球(不分年龄大小):比如椰子壳海盗和海底巨蟹,然而除去以上,似乎没有更多的优点可供赞美和仰望。
从角色的背景设定来讲:顽固守旧而又过度保护的父亲,以及渴望冒险和自由的女儿,这样的组合在近几年频繁出现以至于第一时间想到的是P记的《勇敢传说》和梦工厂的《疯狂原始人》,当然也有不同。《海》更侧重于冒险,而前两者侧重于父女关系冲突后再互相理解。好不容易无视掉这个设定后,女主角唱着歌儿执着又潇洒的出走又让我看到了《冰雪奇缘》的影子。在此我还必须吐槽一下迪士尼公主动画里最长寿最丧心病狂而炉火纯青的万金油套路:笑点担当,宠物甲和宠物乙。是的你没看错,几乎每一部有公主的迪士尼动画都有俩个插科打诨的搞笑角色,不多不少,两个,定位还基本都是主角的宠物。比如《魔发奇缘》的开挂白马和变色龙;《花木兰》里的木须龙和蛐蛐;《风中奇缘》的蜂鸟和浣熊,《冰雪奇缘》里的驯鹿和雪人;《公主与青蛙》里面的那只鳄鱼和萤火虫,以及《小美人鱼》中的比目鱼和小龙虾……等等…到了《海》,是肉畜(猪)和家禽(鸡)。猪的戏份不多,笑点全集中在那只弱智的鸡身上,可这个笑点被重复利用了不下5次,笑点变尿点,是最可惜的。
同样可惜的,还有影片的插曲和主题曲,或者说全部音乐。众所周知迪士尼的动画电影是要把台词唱来的,,一不小心还可能变成历久弥新的经典插曲。可是这个片子里,唱台词的频率有些过高了,有些甚至是专门不好好说话,唱的还蹩脚和突兀,这种一言不合想唱就唱的任性除了印度歌舞电影,我能想到的也只剩童年经典《新白娘子传奇》了。在主题曲方面,《海》似乎特别想复刻《let it go》 年度口水歌的成功,竟然在电影中重复出现了三次,简直不能更失误了。经典歌曲之所以经典,源于在故事渐入佳境的时刻巧妙的被编织进剧情从而对观众情感进行最大程度的升华,例子有:当年无限洗脑的let it go ,今年的try everything,以及经典的不能再经典的狮子王全部歌曲,全部都是只唱一次,便隽永不朽。《zootopia》的try everything算是出现两次,不过第二次算完整版作片尾曲。
抛开以上关于影片外在的评判,《海》所要表达内里的手段依旧有些偏激。做为性别平权主义者,片中从头到尾过剩的女权主义实在让人难以集中精神于故事本身。由于男性神祇(毛伊)的贪婪愚蠢冒失,导致了祸端,又因为父权的保守退步,导致了进一步的恶化;而挺身而出拯救世界的是女主(甚至勇战海盗,智斗巨蟹的也是女主),作为智者引导主角的是女性(祖母),还有作为最终boss时看不出男女但恢复真身时的女神。,男配角半神毛伊全片剧情中,大部分在搞事情和拖后腿。
片中有处最明显直接的描写:女主居住小岛的最顶端,有女主父亲以及历代男性族长所垒砌成的石板柱。不难想象假以时日,石柱越来越高,最终造型将如同现实中都市阳具崇拜的具现化——摩天大楼一样。然后神奇而直白的一幕发生了,当海洋第二次将一个流光溢彩的海螺送给女主,从观众视角看到女主拾起的海螺,妥妥的a·big·pink·vagina。然后她将海螺当作是自己的那块族长石板,放在了石柱的顶端。可想而知,放置了海螺,以后再摞不下其他的石板。第一个女性领导的诞生将结束男权的统治。同样是奇缘,从冰雪到海洋,倡导的女性主义有些矫枉过正。
那么最后来简略回溯下剧情:一个深色皮肤的强大男性,初衷本是想尽可能地去满足芸芸众生的渴望。然而却捅了大篓子,导致环境恶化作物减产让孕育一切的美丽女性主神(motherland)变成的一个地狱岩浆构成的邪恶化身;然后,一位由蓝色大海所选择的勇敢的女性挺身而出,为深色皮肤男性半神擦屁股收拾烂摊子,最终,在作为为蓝色大海之神的男性半神帮助和支持下。勇敢的女性亲自平息了motherland的愤怒,让水深火热的地方重新变成了一个丰饶美丽的地方,拯救了所有人。
听着耳熟是吧?的确,如果角色一一对应,隐喻的就是刚刚结束的美国大选,或者说,是制作组原本以为的美国大选:奥巴马希拉里作为民主党人共同携手,让希拉里作为救世主拯救美帝。我这么想应为迪士尼工作室所在的加州是民主党(蓝色)的最大票仓,主创们就算真的这么做也完全不奇怪。以这部片子制作周期,定档在圣诞档也未尝不可,而且迪士尼尤其适合合家欢乐,提前一个月的现在,更像是为了希拉里竞选成功后的拍马屁庆祝,可惜世事难料。
以今年《zootopia》的势头,奥斯卡几乎是被预定了,而《海》更像是一个收割年末票房的僚机,是米奇夺得小金人的双保险。它的故事,形式陈旧但内容激进,具有着明显的割裂感。当然,以上所说,都仅代表我个人观点。
《海洋奇缘》观后感(十):配角也伟大
看电影的过程中,我的关注点一直停留在那个号称“hero of men and women”的配角毛伊身上。(之所以说是配角,因为我觉得男一是大海啦~)
毛伊看起来自信到甚至有点狂妄自大,但这时他所有的安全感都来源于那个万能的鱼钩。他说鱼钩坏了他就什么都不能做了,瞬间从极度自信变成了极度自卑。莫阿娜从他的纹身上发现了毛伊的身世:刚出生就被人类父母抛弃,让他极度没有安全感,但他没有怨恨。善良的他竭尽全力得到那颗心,竟然是为了给曾经抛弃他的人类创造美好的世界,只为了证明自己,让他们觉得自己其实是有用的。可是那段被抛弃的历史,却在心里留下了伤痕。莫阿娜帮他回忆起了那段往事,让他战胜伤痛,相信自己,做自己的大人。被治愈的毛伊重获信心,用残破的鱼钩帮助莫阿娜归还了那颗心。
他让我恍然发现,那些我们曾经因为偷懒或者怕受伤而想要绕过去的障碍,几乎无一例外的会在日后的生活中与我们不期而遇。盲目依赖人或者事物治标不治本,解决的唯一办法就是把根源挖出来,彻彻底底的把它解决、治愈掉,否则只能同样的事情碰到一次就要再摔一跤。无论这个障碍是曾经感情的伤痛,亦或是原生家庭的问题带来的疮疤,还是高三那年没有解出来的数学题。
其实真正能解决问题的也从来不是什么法力无边的鱼钩,而是那个战胜心魔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