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Best Ten》是一部由三浦阳执导,中谷美纪 / 神谷浩史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 / 动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人生Best Ten》影评(一):就当放飞自我咯
四部曲中最轻松愉快地一部,少女时的不甘心还记得吗,穿着一层层外套光鲜亮丽地出现在众人面前,想见的其实只有那个念念不忘的人。
同学会真的让人尴尬啊,大家都努力地展示着自己的标签,在华丽外衣下假装坦率,半真半假得吐着苦水。漫长的刻意的等待之后,好不容易抓到他了,没错,还是记忆里的模样,明明没有多优秀,但是还是一下子就喜欢了。
温存之后一点一点地袒露自我,对方也温情款款,耐心地倾听着。诶,你也感到孤独吗?却也已经期待有个温暖的家了吗?仿佛长久的单身要结束啦,幸福的生活在向自己招手,买了高档的锅具,憧憬着和他一起做饭的温馨……
然而没有等到,原来一切是自己搞错啦。诶诶诶,好好笑,可是也好庆幸,那个人再怎么样也不会是当初的样子,正如自己也不再如从前,居然还有点庆幸还好搞错了,否则过去幻想的破灭无疑是对少女心毁灭性的打击啊。就当作花了昂贵的代价,买了一夜放飞自我,锅具就当作纪念,自己还可以拥抱当下愉快的生活啊。
如果说出去的话,大家都会把我当傻子吧?说这个女人是多饥渴还是多想嫁才会搞错了还花了三十万。可是人才不是可以简简单单被揣摩的,你也不能全然体会我的心情吧?年近四十,早就知道什么适合做谈资什么时候放在心里,在深夜里佐着美酒自己默默回味了。因为爱着自己,爱着生活,所以看似糟糕的经历却是让我笑得那么大声啊。
《人生Best Ten》影评(二):TOP1的现在
今天是我24岁生日,拆了5年前给自己写的信。自己被自己感动,说起来挺矫情的,但确实一边读一边哭出来。又虐又治愈。信里问了好多问题,本能地想提笔回答她那些问题,又猛然发现写给过去的信是无法寄出的。只有继续写给5年后的自己。
昨天刚好看了《人生ベストテン》,这个系列里最喜欢的一篇。信里19岁的我,回忆起来人生中闪闪发光的最佳片段,也是高中时代勇敢坚强的自己。就像鸠子喜欢的13岁那个勇敢地告白和夺取初吻的自己。但是现在,都快忘了还有这样的片段。
喜欢片尾站在TOP1的现在的鸠子和TOP2的13岁鸠子相视一笑。就像5年前的信,鼓励了现在低谷期的我。能够找回最好的那个自己,创造和享受现在,喜欢和接受自我,人生实在太美好。希望24岁的我也能创造亮闪闪的最佳片段。生日快乐。
《人生Best Ten》影评(三):值得玩味的地方
虽然故事很精彩,看完以后一直让我无法释怀的是那个所谓的假·岸田有作。如果他是假的,他是怎么能在第一眼看到女主的时候,就叫出她的全名的呢?虽然这个有可能是在会场偷听到的,那他是如何事先准备好印有岸田有作的名牌和名片呢?关键是,他是如何知道真·岸田有作不会去同学会的?不然他怎么会特地跑到会场、带上别人的名牌去冒充别人。而且假扮他人也没那么容易啊,其他可以瞎编,样貌总得要有几分相似吧?
这个问题如果不完美地解决的话,我总感觉编剧似乎为了反转而安排了一个不太符合逻辑的情节。分析一下,有几种解决方案:
(1)那晚女主见到的那个男人,是同名同姓的岸田有作,所以才会带着岸田有作的名牌和名片。另外他长得和女主初恋的岸田有作非常像,还碰巧出现在了同学会的现场、很有心计地偷听到了女主的名字,然后去洗手间假装偶遇。我觉得这么多巧合本身就已经很扯了。
(2)那个男人至少和真·岸田有作是认识的,也许是弟弟、同事,也可能是和女主、真·岸田有作同级的其他同学。所以才会知道真·岸田有作长什么样,知道他有同学会可是不会去。不然真的很难解释上面的所有问题。
(3)其实更加简单、直接的解决方案是,那个男人是真·岸田有作。我们之所以会认为他不是真·岸田有作,完全是编剧后来叙事方式上的诱导。首先,同学会的其他干事抱怨说真·岸田有作爽约,实际上没有来参加同学会,加上口音不对、女主不记得自己送过他巧克力这些事,让我们先入为主觉得女主见到的那个“岸田有作”是假的。其次,女主从他那里买来了一套三十万的豪华厨具后,打名片上的电话发现是假电话,进一步让我们加深了“女主是被骗了”这一印象。这一系列的推论都基于一个很天真的假设,那就是“女主那么美好的初恋男友是不会骗她的,所以骗她的那个肯定不是他本人”。可是以下这些情况也是完全有可能的:
真·岸田有作本来是不来同学会的,也已经和其他干事说了他不能来,但实际上他是来了的。加上他在同学会骗了女主一笔,更加不可能会事后坦白自己真的去过同学会了。因为这个岸田有作是真的,所以他自己的胸口上挂着自己的名牌、能够第一眼就认出女主并叫出名字。而因为他是真的,女主也认出了他的样子。口音和巧克力的错误记忆反而很好解释。然而后面发生的事情......让我想起了《欢迎加入NHK》里的班长和男主......毕竟这么多年了你也不知道当初的同学都变成了什么样了......既然旧同学能骗你去做传销,我觉得骗你买一套三十万的厨具也没什么出奇的了。但起码这套厨具是真的哈哈哈哈。
其实我觉得这个短片如果打开脑洞、深究上面这些问题,会强行把它变成一个开放式的结局,反而更有意思。虽然我知道这个短片的重点不在于事实上岸田有作是不是真的,而在于鸠子怎么想的。说句实话,是我的话就宁可他是假的。毕竟和鸠子一样的女性,实际上并不希望四十岁的真·岸田有作破坏她记忆中十来岁的那个闪闪发光的岸田有作。四十岁的岸田有作,说不定也像同学会里见到的其他中年油腻男一样呢。所以就算拿到了他真正的联系方式,鸠子也不会想去联系他。她只是喜欢记忆中的那个阳光少年,也只想在长大后的岸田有作身上寻找那个少年的影子。她的所有遗憾和喜悦都是十来岁的岸田有作带来的,严格上来说四十岁的岸田有作和她留恋的不是同一个人了。
可是啊,如果那晚的男人是真·岸田有作的话,各种意义上也能成为人生best 10的top 1哈哈哈哈。所以无论是真是假都很有趣啊!
《人生Best Ten》影评(四):人生Best Ten
这个系列的四集中,这集是我的最爱。
女主每次遇到什么事情都会想出好几个方案,但最后基本用不上的习惯 让我想起了中学时代的自己——每次作文打的草稿最后总跟誊写的在某些关键之处有所不同。
如果可以的话,我也想细细分出自己的人生Best Ten。不过,我猜自己的Top one&Top two应该也是常常变动的:早上喜欢小学时代自信满满、站在国旗下领操的自己;中午认为对着 那个将唇膏沾到吸管上还得意洋洋的展示的男生 发自内心地微笑的自己最真;到了晚上,说不定,又换成了 洗完澡后、舒舒服服地仰躺在床上而什么都不想的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