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是一部由约翰·卡梅隆·米切尔执导,艾丽·范宁 / 妮可·基德曼 / 露丝·威尔森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 / 科幻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影评(一):是那种年轻时该看的片子。
1.看的时候感到对自己做广告片子好有用。实拍画面加特效的套路。不停惊叹那个特效的质感,变幻方式真棒,想象力飞起,怎么跟后期讲它才能做出这么美的变幻呢。 2.这个屋子是你自己做的吗? 是我爸爸做的。 这是我们自己做的杂志,病毒。 一直很羡慕有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一个从小独特又能让你狂躁飞起的生活环境。 我也想从小就有,可是我都25了怎么办呀,分手让我自己的喜好是不能寄居在别人身上的,不管你跟哪个姑娘睡觉,精神都是需要独居的。 3.以为是类似科教片,教你怎么泡妹。星球炸裂后的特效带来灵感之余我感受到了。想起了老师说我是个没有朋友的人,逻辑也很奇怪,做法和说的话没有人懂。我在想我是不是跟这6个小团体一样呢。因为是跟外界封闭的,很多都不知道,做出来的说出来的也都很好笑。进化,可能源自碰撞,学习别的族群的语言,在对抗中属于自己的部分才会越来越明显。有的选,才有的个性。什么朋克,朋克就是反压制,就是反政府,反那么多,最重要的自我觉醒。在寻找好奇心的时候也寻找到了自己。
5.这片子的风格我很喜欢。是那种你看了觉得人生都会更丰富的片子。
《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影评(二):《派对把妹秘诀》短评
不要掩饰了!包裹在外星人五彩斑斓的胶衣下的设定,就是邪教本教啊!
脑洞大开,天马行空,怪力乱神,又惊悚又迷幻,又高压控制又大义凛然,还有环境容量这种充满大爱的伪教义。
贼酷!贼好玩!贼朋克!又好笑又恐怖,蠢萌贱萌偶尔还有恶心萌!满满恶趣味。
就这一层来说,整个世界观都有了。可以卖青少年文化娱乐性系列电影了好吗!
第几种族云里雾里了全场,只知道颜色和癖好作为划分,最后Zan开口“精神、心灵、身体、物质,…”等等六项,一个不认真听就错过的注释,联系起来仿佛胡闹一样的每个种族的特性,完美贴合,而且很有哲学性——虽然最后搞出了第七种族“爱”有的傻白甜。
但作品本身一直很有原则地控制外星系统的篇幅,所有斑斓都是点缀。
自由,独立,体验,发出感慨的又何止范宁试验的Zan——“我感觉到了,活着!”
,我在范宁回归宇宙的时候就有特殊原因离场了,后代的故事是在评论里看到其他人写的内容。我觉得……完全没有必要。在宇宙中炸裂绽放的色彩中结束,就很好。
《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影评(三):WHY SO SERIOUS
朋克和科幻的碰撞会带来怎样的结果?
原著获得过“雨果奖” 最佳短篇小说的提名,演员阵容赫然有妮可·基德曼和艾丽·范宁坐镇,影片入围戛纳电影节非竞赛单元,就是这部在戛纳排三小时才能看上的《派对把妹秘诀》。
这部电影是《性爱巴士》导演John Cameron Mitchell阔别影坛7年后的首部作品,改编自尼尔·盖曼的同名小说,并在其中注入了朋克摇滚的元素。光是本片的演职员表其实就足够大家期待了,足可谓是大腕云集。除了艾丽·范宁和妮可·基德曼之外还有马特·卢卡斯,英国喜剧里的熟脸,看过《小不列颠》的观众一定不会忘了他。男主Enn的演员艾利克斯·夏普,曾经凭借《深夜小狗离奇事件》获得过托尼奖喜剧类最佳男主角。
他在影片中饰演的酷爱朋克的少年Enn有着和其他青春期男孩相似的一切症状,中二,叛逆,找不到知音……直到误入一个奇异的派对,女孩Zan如天外来客般降临他的身边。
Zan原来是一只正在度假的外星人,他们在地球短暂停留后便打算离开。对地球文化充满好奇并厌倦了导师的说教的Zan决定和Enn一起偷偷逃跑,去经历真正的地球文化,尤其是去见识Enn总是挂在嘴边的“朋克”是什么。
Enn把Zan带回了家,带她去看了自己的学校,他们穿着“奇装异服”,一起在小木屋里分享诡异的梦境……一切的一切对他们彼此来说都是新的,外星的女孩和英国郊区的男孩之间碰撞着彼此的文化和仪式,他们像萧条街道上一抹独特的色彩。1973年英国经济迈入萧条状态,失业率上升,大量的青年人靠领政府的救济金生存。对于未来,整个社会弥漫着失望和负面的阴云。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英国的朋克摇滚诞生,希望在艺术和音乐的领域对过去和陈旧重新洗牌。
Enn和Zan正是这种文化的代表。在Enn向酒吧老板引荐Zan的时候,妮可·基德曼扮演的老板看出了她身上与周围衰退的气氛完全不一样的眼神和力量,结果证明Zan是个别具音乐天赋的女孩,她在舞台上大放异彩,她与Enn那一曲浑然天成的合唱点燃了所有人的热情。
《派对把妹秘诀》这个名字让人浮想联翩,你以为你会看到狂欢派对上年轻的女孩,你以为你会看到美满的爱情故事或充满激情的性画面,你以为你可以分辨得出那是70年代的英国,把衣服剪出破洞的青少年走在大街上无所事事地进行着破坏活动,而你又怎么知道,派对上的女孩是外星人,亲吻和爱抚只是作为灵长类的物种所习惯的爱情,而那个秩序井然的社会可能希望你遵从工业革命后所制定的规则,上学放学,上班下班,好让你丧失敏锐,对这个行将就木的环境毫无察觉。
男主人公Enn和女主人公Zan都是他们彼此世界里的两颗微不足道的星尘,却保留着朋克最宝贵的质疑精神,独立思考和对自由世界的梦想。用导演自己的话说,在家族的强烈反对下的他们,就像是朋克少年和外星人版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谈起幕后的创作,音乐的选择是本片的一大亮点,为了体现朋克精神,他另辟蹊径,比起1977年的流行歌曲,他更喜欢一些流传不广的“沧海遗珠”,影片随处可见诅咒乐队(Les Damned),The Homosexuals乐队及Dyschords乐队(Martin Tomlinson和Bryan Weller虚构的朋克乐队组合)的身影。尼尔·盖曼对此深受感动,“挺喜欢这种方式,如同Dyschords乐队真正地举行了一到两场演唱会一般, 从而获得这种音效和现场气氛。”
这么一帮电影人似乎在告诉我们,电影也好,人生也好;外星也好,地球也好,面对再大的事情,Why so serious? Let’s PUNK!
《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影评(四):字打太多了短评写不下
这片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几个荷尔蒙旺盛的大学生一起听着歌飞了点叶子,趁着high劲儿拿起摄影机随便拍了点素材,等清醒时候攒巴攒巴剪一剪,发现缺了点中心思想那就强行安个love主题就上映了。
首先要承认里面很多脑洞确实挺逗的,尤其是一些故意错位的对话,又尴尬又好笑,是高级的笑点。但是抛开这些小机灵,你并不能get到这个电影要表达什么。我感觉整体观感最好的是开头三人组第一次从后门进去酒吧的那场,至少叙事、人物性格、节奏和情绪是统一的。越到后来,脑洞就要越盖过情绪,你不知道男主角为什么忽然就和妈妈吵起来了,也不知道为什么转头就好像什么事都没发生过一样。其实索性要飞就飞到底,把音乐美术造型和影像语言都做到极致;做不到你就踏踏实实讲故事。前面飞了那么多有的没的,最后生硬地安一些大俗套路讲大道理,太没劲了。
我采访过一个老牌摇滚乐队的主唱(为了避免看起来像装逼就不说名字了),他说了一句话让我印象深刻,他说:“现在演出,底下的观众其实挺好伺候的,你给个鼓点下面就能high起来,但其实你说你这个音乐有多好吗?不见得。”当然,即使不是多好的音乐,如果你完全享受其中,这个幸福感不分高低。但是如果你听完一段音乐,或者看完一个这样的电影,跳完笑完以后,留不下任何印象,带不来任何回味,那实在不能因为它包着朋克音乐的外衣和有原著撑腰,就盲目去歌颂。
《如何在派对上搭讪女孩》影评(五):一个古典的故事模版如何玩出新意
这片子算是我见过这个模版玩的最好的了
1.因为机缘巧合/阴差阳错认识了不同的种族,经历了种族中的一个人走入了你的生活,你的生活与她/他的不同,她觉得十分新奇,经历过一次高潮事件,你们的关系加深了(片子中是livehouse的合唱),这个片段一定得够精彩,就像那谁说的一个片子里为数不多的两个好片段。(其他的都是普通片段就行,得问问基隆支柱原话是啥。)
2.之后因为你的种族和他的种族有不同,你必须要为了她去对抗她的种族/对抗自己的种族(《亚特兰蒂斯》里是这样的。)
3.最终一定得是好莱坞式结局,顺带一提,《把妹》这个孩子旅居回来的结局着实感动到我了,典型的先抑后扬,直接扬肯定就没啥意思了。
你是你,她是她,当你们在一起,就一切都不一样了。
还有蛮不错的一点是
虽叫《派对把妹秘诀》
其实和派对把妹的关系并不大
更像是成了一个麦格芬
但最后还是扣着片名来了个段子
这种片名与主题大概率无关
但若即若离的感觉
对起片名特别有帮助
就是那种
明明片名很吸引你
你自己脑子出了个片子
谁知道他讲的却是另一个故事
因此我得出
片名内容一定要低俗(把妹)
《派对把妹秘诀》
欧盟影展完美收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