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4-16 21:4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10篇

  《再见我们的十年》是一部由孙浩执导,郭家铭 / 刘芸 / 隋凯主演的一部喜剧 / 爱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一):电影还是应该靠宣传

  这部戏其实没什么亮点,所幸槽点也不多,姑且给个四分因为完全理解主角上进迷茫心理活动

  实在不理解为什么现在的男人这么的不努力和堕落,本片中的男主还好,有能力想法,算是个中层屌丝,但是为什么不努力出国呢?

  也许人各有志,他觉得费心学英语费心奋斗也没什么意思

  好吧,道不同不相为谋,爱她起码理解尊重她。

  本片女主没和高富帅结婚还是蛮三观正常的。女主是一个有责任心上进心孝心还很努力的美女,如果说对高富帅的狠心是个槽点,我也觉得她不应该仗着对方是高富帅就欺负玩弄人家

  高富帅也没有活该被甩,浅薄白富美一样不应该被利用。

  男屌和逆袭女屌对人生感情的理解可能彼此都不一样。

  男屌更不懂什么叫爱情。爱情是为了让对方过得好,为了得到也实现对方想要的。

  总之三观来说已经完爆《夏洛特烦恼》和《同桌的你》

  开放结局挺好的。

  在一起或者不在一起,你都是有遗憾

  人生就无法找到一起目标奋斗的人么?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二):《再见我们的十年》,一场刻意安排心灵取暖

  时下,从《同桌的你》到《匆匆那年》、再到《左耳》,大热的青春爱情电影都无一例外的奔向了90后小镇青年怀抱。现实验证了情节虚幻,但怀抱很温暖,想必接下来《栀子花开》的也一定猛艳。在这些虚幻的故事背后,留下的是90后的狂欢,80后的寂寞

  狂欢是虚幻的,而寂寞却是真实的。所以当我们在电影《再见我们的十年》中看到男主角在学校的破礼堂里鼓捣电灯泡美其名曰灯光艺术”,拿一碗泡面就可以把妹子哄到手妹子还说“这很美”的时候,看到男孩们还在宿舍里靠一本色杂志自嗨,拿电灯棒模仿《星球大战》,毕业了还赖在同一家公司打工为了兄弟宁愿得罪老板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80后拍给自己的一次集体青春纪念。上述每一个情节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拿起烧红的烙铁一次次按在光滑皮肤上,空气中弥漫着青春被烧焦的味道。这种味道,只有80后闻得出。而每次烧灼后的剧痛,都变成了一次次灵魂的自我修复。

  有一场戏,宋冬鸽和琪琪两人10年后重新相遇,几杯啤酒下肚,琪琪幽幽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你的那个灯光艺术,还做吗?宋冬鸽喝光杯中的酒,笑了:灯光艺术?早就不做了。笑的很苦,随即镜头反打琪琪的眼神分明闪着一丝悲伤。他失去的时候,同样她也永远失去了。琪琪的电话不断进来,她一次次挂掉。宋冬鸽岔开话题:这么多年,你在美国做什么?琪琪说,PE,很多很多钱的工作。说完,连她自己都觉得言不由衷导演子小号把男主角的梦想破灭和女主角的梦想成真硬生生的放在一起,其实是为了验证了一个同样的结局:理想现实落差永远都在,不论你如何选择,谁都没有答案。这个主题如同一把锋利的长剑,贯穿着整部影片,也贯穿着每一个80后青春成长过程习惯互联网式爱情的90后们或许无法想象,为什么宋冬鸽和琪琪可以为了理想的不同而分手?秉承着“快乐至上”的90后同样无法理解,梦想和现实的最终实现为何都与快乐无缘?或许,90后永远不会考虑这么“愚蠢”的问题,而80后们则永远都在寻找一个“所谓”的答案。

  80后是辛苦一代,也是迅速被消耗的一代。70后退的太迟,90后又来的快如闪电刻不容缓。80后就这样被压缩到了一个狭窄的2次元空间当中。对于如何突围,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的80后们貌似没有找到合适解决方案。影片的结尾,导演子小号特意通过电影的手法男女主角穿越时空重新回到10年前的大学,回到了有泡面、有艺术、有纯真期许真挚情谊校园。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次他们愿意看到的情感胜利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对于创作者来说,我们更愿意接受这是一次刻意安排的、类似逃避的心灵“取暖”。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三):在最好的年纪,才有义无反顾勇气:用十年领悟一场疼痛

  现实、回忆初恋、再见,逐渐成为当下青春爱情电影钟爱的关键词。爱情的美好似乎不在于现在的多巴胺与荷尔蒙,却是因为当年一段段剪不断理还乱的旧情。是的,21世纪的爱情是矫情的,我们需要视觉上、生理上、物质上的满足,甚至还要满足回忆的娇嗔作祟。这不是贬义,人们活在现实中,却也依附着回忆向前。过去带给我的有疼痛、教训,也势必留给了我们美好。

  反反复复看到的是电影后半部分,青春离别的疼,和现实中看似不可追回的痛,哪怕横跨了十年之久。在宋冬鸽费劲心力得知琪琪为何急于一场让一切尘埃落定,唯有爱情除外的婚姻时,他选择让一切继续,这是现实的无可奈何,是错过了的自食苦果。他送给她一件婚纱,比十年前的更美,更用心。换来的却是琪琪冰冷的一句:“过去穿过了, 就不穿了,现在,请你带上你的过去,离开我的生活。”爱情最好的是相敬如宾,最可怕的可能亦是如此。琪琪眼中荡起复杂柔情,望着初恋送来的新婚礼物视线迟迟不愿离开,对于那一份勾起无限回忆的旧爱之物,难免再起留念和感慨。然而,当宋冬鸽以一种道德至高点的姿态来评判琪琪的选择时,琪琪再难抑制那一份旧时的怨愤:“我幸不幸福和你有什么关系?”看到这一句,不免有些唏嘘和丝丝共鸣。对于女生来说,在最好的年纪,才有义无反顾的勇气。如果当初你多做一些,又何必有今天的无奈纠葛

  有人说青春的美好不是因为真的有多美好,而是因为那时候我们年轻。宋冬鸽放弃世俗底线,选择了私心不甘。这一场成人世界的青春盛宴,于原则,于伦理都是没有对错的,用道德的姿态审视爱情,或许你忘了回忆,抑或是丢了勇气。《再见我们的十年》用十年领悟了一场青春遗留的疼痛,对于很多人来说,是和太阳一样无法直视。我们,不要在青春里留下了爱情,却没留下自己。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四):《再见我们的十年》,一场刻意安排的心灵取暖

  时下,从《同桌的你》到《匆匆那年》、再到《左耳》,大热的青春爱情电影都无一例外的奔向了90后小镇青年的怀抱。现实验证了情节很虚幻,但怀抱很温暖,想必接下来《栀子花开》的也一定猛艳。在这些虚幻的故事背后,留下的是90后的狂欢,80后的寂寞。

  狂欢是虚幻的,而寂寞却是真实的。所以当我们在电影《再见我们的十年》中看到男主角在学校的破礼堂里鼓捣电灯泡美其名曰“灯光艺术”,拿一碗泡面就可以把妹子哄到手妹子还说“这很美”的时候,看到男孩们还在宿舍里靠一本色情杂志自嗨,拿电灯棒模仿《星球大战》,毕业了还赖在同一家公司打工为了兄弟宁愿得罪老板的时候,我们知道这是80后拍给自己的一次集体青春纪念。上述每一个情节的每一次出现,都像是拿起烧红的烙铁一次次按在光滑的皮肤上,空气中弥漫着青春被烧焦的味道。这种味道,只有80后闻得出。而每次烧灼后的剧痛,都变成了一次次灵魂的自我修复。

  有一场戏,宋冬鸽和琪琪两人10年后重新相遇,几杯啤酒下肚,琪琪幽幽的看着眼前的男人:你的那个灯光艺术,还做吗?宋冬鸽喝光杯中的酒,笑了:灯光艺术?早就不做了。笑的很苦,随即镜头反打琪琪的眼神,分明闪着一丝悲伤。他失去的时候,同样她也永远的失去了。琪琪的电话不断进来,她一次次挂掉。宋冬鸽岔开话题:这么多年,你在美国做什么?琪琪说,PE,很多很多钱的工作。说完,连她自己都觉得言不由衷。导演子小号把男主角的梦想破灭和女主角的梦想成真硬生生的放在一起,其实是为了验证了一个同样的结局:理想与现实的落差永远都在,不论你如何选择,谁都没有答案。这个主题如同一把锋利的长剑,贯穿着整部影片,也贯穿着每一个80后青春成长过程。习惯了互联网式爱情的90后们或许无法想象,为什么宋冬鸽和琪琪可以为了理想的不同而分手?秉承着“快乐至上”的90后同样无法理解,梦想和现实的最终实现为何都与快乐无缘?或许,90后永远不会考虑这么“愚蠢”的问题,而80后们则永远都在寻找一个“所谓”的答案。

  80后是辛苦的一代,也是迅速被消耗的一代。70后退的太迟,90后又来的快如闪电、刻不容缓。80后就这样被压缩到了一个狭窄的2次元空间当中。对于如何突围,刚刚过了而立之年的80后们貌似没有找到合适的解决方案。影片的结尾,导演子小号特意通过电影的手法让男女主角穿越时空重新回到10年前的大学,回到了有泡面、有艺术、有纯真期许和真挚情谊的校园。对于观众来说,这是一次他们愿意看到的情感的胜利,有情人终成眷属。但对于创作者来说,我们更愿意接受这是一次刻意安排的、类似逃避的心灵“取暖”。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五):潘霜霜发布会现场大玩SM对电影票房有利

  潘霜霜发布会现场大玩SM对电影票房有利吗

  文/马庆云

  院线电影的营销,一直是让电影人煞费苦心事情。今天,正在上映的影片《再见我们的十年》在上海举行了一场营销发布会。内容自然都是走过场的,但宣发方也是蛮拼的,为了能让发布会有新闻爆炸点,不惜让潘霜霜与郭家銘在发布会现场大玩SM,以期获得影迷关注作为资深电影八卦分析师,马老师想聊一聊,这种营销方式,是否适合电影《再见我们的十年》。

  这部电影是由孙浩导演,周五上映的。故事是,十年后当年交流过的情侣们,是否再交流一下的事儿。电影在上映首日,获得了70万上下的票房。截至马老师写这篇文章,周六,也就是本日,该片的票房成绩,可能也只能和昨日齐平,不会有太大突破

  我们先来看看这部电影同档期的市场环境。同周上映的,只有《侏罗纪世界》和《我是谁2015》。前者属于好莱坞大片,特效技术精湛,吸引绝大多数票房,还是不成问题的。《我是谁2015》属于非常没有竞争力的影片,成龙本身在影迷中的口碑便走下滑路线,他监制的电影,其实起到负作用力。因此,理想状态下的《再见我们的十年》构成竞争的,其实只有《侏罗纪世界》。

  这种状态,让我想起了去年六月份的《分手大师》。也是《变形金刚4》一片独大,其它影片都纷纷躲避档期,只有《分手大师》迎战。《变形金刚4》拿下近20亿票房,后者也拿下近7亿票房。举去年同档期的例子,我是想说,在好莱坞特效大片面前,国产电影其实是可有有市场的,而且可争取的市场空间很大,至少是可以拿到市场四分之一的票房的。

  老马写这篇文章的时间,周六,如果我拿到的票房数据没有问题的话,《侏罗纪世界》今日的票房应该是1.5亿上下。按着去年同档期的比例,还给国产电影留下了将近五千万的市场空间。这是什么意思呢?这意味着,将有一百多万观众是拿着票钱等国产片的。他们在等一个能勾起他们兴趣的国产片,而非,是国产就不看。

  《再见我们的十年》首日票房70万,这意味着,昨天只有两万人进场观看此片。一百多万影迷的市场份额,只开发了两万人,实在有点说不过去。一定是这部电影本身出了问题,并非好莱坞冲击,或者大陆影迷压根不看国产片的臆想。

  该片很大的问题在片名上。《再见我们的十年》,缅怀成分太多,看不出喜剧元素来,更不会有什么青春靓丽颜色,已经十年了,粉木耳都成黑炭烧了,拿还能勾起影迷兴趣呢。在大陆,感慨曾经的电影非常不好卖,也不是影迷素质低,全然是那些无病呻吟片子给害的。中国很多四五十岁的老人们如今有钱了,总是搞点子缅怀自己当年的电影出来,他们自己觉得蛮励志的,其实,别人一看,就觉得矫揉造作

  为什么会矫揉造作呢?因为这样的影片,一边要市场,一边又想表现一下自己多有情怀,一句老话说这个很形象,又当婊子又立牌坊。这两个一边,造成剧本阶段就四不像,文艺片不像,太浮夸,商业片又全然不是,太缺少娱乐味道。老出这种缅怀片,自然影迷厌烦。

  另一点,也是今天想跟大伙聊的。院线电影营销,做情色宣传,有用吗?我原来写过一篇文章,说日本的坛蜜有一次宣传自己的情色片,在影院的影迷见面会的时候,直接脱下内裤,原味儿送给影迷,引起日本媒体极大兴趣,第二天报道漫天,票房飞上了天。今天,《再见我们的十年》片方用潘霜霜“故伎重演”,会有用吗?

  第一点,尺度太小,根本没大用处。比之于坛蜜的脱内裤送影迷,潘霜霜玩的SM作秀,实际上尺度太小,引不起什么重视的,也少创意。第二点,也是最重要的一点,是大陆以往的电影也根本不让有大尺度的情色戏出现。因此,影迷早猴精了,越拿情色宣传说事儿的,影迷越觉得你丫骗我。所以,院线电影搞情色宣传的,往往得不偿失。

  大陆根本不让情色片上院线的。其实,这也有好办法应对。我在前两天的文章《侏罗纪世界:泥泞大胸啪啪斗恐龙的爽片》中写到过,原话是这样的——在情色方面,低端情色是男女激情戏,这一点,老马也不用赘述,大伙都懂的;中端情色,是台词上的言语挑逗,哪位读者要是不懂,可以去找纯正的东北二人转荤段子学习一下;高端的情色,是无激情桥段,无露骨台词,而是用镜头说话,对观众进行撩拨。

  大陆电影,一提到情色,还停留在搞男女床事上,没大意思,而且也过不了总局。应该在第三种情色上做文章,这样才有出路。说了这么多,总归回到开头的问题,潘霜霜的SM营销,对票房有用吗?我相信,不仅没有,而且可能会出现负作用力

  笔者微信公众号:马庆云【xuezhemaqingyun】

  本文欢迎除微信公众号之外的任何媒体平台转载,微信盗版,必有风险。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六):十年其实并不长

  当时看到电影的名字时,以为又会是像《同桌的你》那样的遗憾,还好结局是好的,我总是喜欢美好的结局,不喜欢悲情的青春。

  这部电影演员的颜值并不高,男主可以用难看这样的词来形容,刘芸还是可以的。故事的情节也是在各处上演过很多的情节,并没有什么特别。

  不过他们之间的一些小故事情节还是很温情的啦!

  比如男主是一个灯光艺术家,在他的工作室里为女主弄的舞台,灯光的颜色随着女主小提琴的节奏在变化,至少这些还是很美好的。不过这部电影有一方面我挺赞许的是,里面没有那么多的拜金情节出现,男主送给女主的礼物也是很实际的,这才是属于学生时代的爱情嘛!

  里面很搞的一个情节就是男主大学时代的好兄弟们,他们的表现是我很喜欢的,其实如果一个女的男朋友有这么一群好兄弟,爱的故事里也会多很多有趣的回忆。似乎这样两个人之间的感情也会牢固很多的,因为当大家遇到矛盾的时候,有这么一群中间人来做和事佬。

  故事情节的高潮是在女主要结婚时,男主为女主策划的婚礼时,所发生的故事。他们在沙滩上,男主假装扔掉女主的手机,女主很生气,说了一些男主还是没变还是那么的幼稚。然后男主说了句,我是没变,变的是你。哈哈,这样的故事画面往往是很意味深长的。其实这部电影是不是也想反应一个,男的总是慢熟呢?男孩我们要用多少青春来等待你们变成男人,等你们变成男人的时候,我们却青春不再,而你们的人生才开始意气风发!如此的不对等吗?

  回想整部电影,女主在结婚化妆时,男主闯入,告诉女主,他爱她的情节是最感人的,人生能有几回,哈哈!其实也很扯啦,现实生活中,大概听到对方结婚了,都可能不会再联系了,还会如此勇敢的去 抢婚,这背后还有很多的代价呢。所以女主的未婚夫,死死的拉着女主说,无论如何都要先把婚礼办完。

  其实觉得这个电影的名字用的特别的不贴切啦,怎么会再见了呢,最后不是好好的吗?应该要用重逢我们的十年才对啊。

  十年不长,我喜欢他也第7个年头了,谁能担保不会到10年了,只要在一起的时候有过经历,回忆足以抵过这10年。所以,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候,要尽力u演绎一段完美的故事情节,即使感情不在,也还有故事值得回味!

  只可惜,我与他之间,并未曾经历什么,这是遗憾!

  如果,我能喜欢你到第10年,我是不是应该给自己来个纪念仪式,是再见还是重逢!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七):国产青春片为什么拍一部烂一部

  周末无聊,在家看了一部国产青春电影——《再见我们的十年》。

  影片于2015年上映,或许是宣传力度不够,这个电影被埋没了这么久后终于被我发现了!

  虽然单看评分是烂片无疑,但不得不说,这片儿拍得还有点意思,是一部合格的喜剧片。

  看了那么多国产青春电影,评分几乎都在7.0左右,尤其是近期的国产青春电影。原因在于……国产青春片全是套路!

  前段时间热映的《谁的青春不迷茫》,虽说是一部打破青春片套路的电影,但评分仍然只有6.5

  《致我们终将逝去的青春》是掀起国产青春片浪潮的领头羊,许多影评人通通表示支持,但豆瓣的评分也只有6.7

  按照豆瓣评分排序,国产青春片的前二十名都看不到一个21世纪的电影!为什么?总结起来就三个字:

  没!营!养!

  国产青春片的主题无非就是爱情、怀旧和梦想。怀旧做得好一点可能引起大部分人的共鸣,但年少那些时光里根本就没有什么正确的爱情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再见我们的十年》明显是对学生时代的怀旧,采用了插叙的叙事方式回忆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这部电影同其他的国产青春片一样,包含了爱情、怀旧、梦想,这三个元素似乎构成了国产青春片的全部架构,缺一不可。

  爱情

  一般的青春片都会和初恋挂钩,有些青涩纯洁,有些放荡不羁。但无非就是满足一下那些好孩子的青春幻想,因为大多数的人都没有早恋的经历,所以男女主角的爱情故事是观众遗憾的填补。

  讲爱情的电影无非就只有两种结局——结婚或分手。

  为了更多勾起观众伤感的情绪,这些情侣大部分是以悲剧结局的,有一些在分手多年后再次重逢在一起。

  这样看来,国产青春片完全就是一个童话故事,然而我们都不再小孩子,不会再相信童话里的谎言。

  《再见我们的十年》是一个很巧妙的设定,初恋女友的出现方式却是自己现任女友哥哥的女朋友,因此四位主演的关系也是错综复杂。

  然而最后,不出意外的,现任女友变成了前女友,前女友又变成了现任女友。

  只要青春时的女朋友再次出现,观众早就会有一个心理预期,他们将来一定会在一起!

  再说说那些分手的,理由无非就是那么几个——

  出轨!出国!英年早逝!

  盘点一下国产青春片,无外乎就是这么几点原因。《匆匆那年》是出轨,《致青春》和《同桌的你》是出国,《左耳》中的吧啦是车祸。

  面对这些套路,观众只想说:有看国产青春片的时间还不如看个A片,没准还能表达出个女性主义什么的!

  怀旧

  导演致力于拍摄青春题材的电影,无非就是想表达一下对青春岁月的怀念,顺便引起同龄人的共鸣,因此怀旧是青春片最主要的功能。

  苏有朋在拍摄左耳的时候就慨叹道:“青春题材不能碰!”

  在熟悉的场景上演着熟悉的事情,任谁都会眼眶湿润的。

  因此在国产青春片中时不时会出现一些很符号化的东西,比如《我的少女时代》中广播里关于“苏有朋退出小虎队,去英国游学”的信息,以及女主角对刘德华的崇拜;

  比如《阳光灿烂的日子》里关于文革的描述;

  比如《夏洛特烦恼》中的游戏机。

  这些因素的出现势必会引起同年代人的共鸣,怀旧的目的便也达到了。

  因此青春片是需要一定积淀的,姜文在《阳光灿烂的日子》里描绘着60后的青春,让红色的革命和发展感染着姜文时代的观众们。

  台湾青春片《我的少女时代》用女主角的穿着、服饰以及广播引起80年代观众的回忆。

  因此这两部电影都成功了。

  《致青春》在讲述70年代的青春,除了电话亭和破旧的教室以外没有看到任何关于70后的痕迹。在那时出国还没有成为热门,家庭条件一般的陈孝正却毅然选择了出国深造。实际上,这件事并不是70后独有,而是任何时代的人都有可能发生的。

  麻麻不是70后,但相信许多70后看过后仍然表示无感吧。

  梦想

  对于国产青春片来说,年轻人有梦想是很正常的事情。尤其是专注拍摄90后青春的芭乐影业,几乎每一部电影都在关注年轻人的梦想,都在传达着励志的思想。

  但是有些时候,梦想很可能是一种悲剧,例如《致青春》中的陈孝正因为有梦想要出国所以与郑微分手了。

  但有时候梦想却能让一些年轻人散发出光彩,这样的青春片往往无关乎爱情,而是与父母之间的代沟。

  例如《玩酷青春》中男主角热爱跑酷,而母亲却十分不理解,认为他从事这样危险的活动既是不对自己负责又耽误学业,属于不务正业的行为。但男主角却用自己的实力让母亲接受了自己的梦想。

  《初恋未满》中女主角(张含韵)热爱唱歌和音乐,母亲反对,最后也是如愿以偿地参与了歌唱比赛。

  《谁的青春不迷茫》也关乎于梦想,但女学霸却始终不敢正视自己的梦想。男学渣的梦想是飞,他坚持制作飞机模型,但本片的主题并不在乎男女主角是否实现了梦想,而是他们是否在为自己而活着。

  《再见我们的十年》同样是女主角因为梦想出国而离开了男主,但好在十年后他们相遇重逢,并且让女主角认识到他们才是真正应该在一起的人。

  事实上,梦想讲来讲去都是自己的一厢情愿,有些人执着所以实现了梦想,有些人理智所以顾全大局。

  青春片无非就是这点事儿,看了几部后就几乎涵盖了所有青春片的故事。有一部湖南卫视热播的电视剧叫《十五年等候鸟》,故事的套路和《再见我们的十年》如出一辙。

  因此,国产青春片之所以拍一部烂一部,根本原因在于缺乏创新。低评分背后承载的是观众的失望,以及对国产青春片创新性的支持和激励。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八):简单观后感

  《再见我们的十年》这部电影是我在优酷搜索刘芸时排在第三个位置的结果。看了下演员表除了两位女主没有熟悉的名字了,加上评论里一片骂声,我纠结了一会儿到底是看还是不看。但有几条评论又坚定地说这部电影作为青春电影剧情十分用心且现实,我想或许值得一看,便点开了。

  影片前几分钟极其无聊。因为没有铺垫,直接一个个交代主要人物,让我一度觉得比较平淡。不过后来当视角在十年前和十年后来回转换时,又让人感觉别有一番意思。我不是很爱看电影,也不懂那些行话。简单地说,这个影片光从制作的角度来看,对剧情的节奏把握得还是比较令人舒心的。

  以下内容主要围绕电影的剧情和演员的表达展开。不好听的先说在前面,我个人理解,这并不是一部大团圆的作品。尽管男女主在经历相逢和情不自禁后各自离开了现任的伴侣,但在影片的戛然而止之后,私以为男女主重新在一起的可能性依旧微小。

  从未写过影评,也不敢说这是影评。生怕偏题,姑且称它为观后感吧。

  既然是青春电影,必定少不了透露青春年少的众多细节。绿叶、宿舍、操场、夜晚,几乎是这类电影的标配。我觉得这应该是导演的功劳,在着重描写男女主两个人在十年前的对手戏时,把周围的大环境处理得十分自然而不喧宾夺主。这就显得故事非常真实,而且有代入感。

  想象一下你回到多年前的操场,阳光明媚,场外的树木青葱,旁边的人们或在踢球,或在散步,或在奔跑,你揣着心事一个人倚在一旁,有一个人手里紧紧抓着一把花,老远的就开始轻轻地向你的身后走去。

  我被这个画面的真实感染到了。

  当然,这也跟刘芸的表演功力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她本身给人的形象是比较烈的,从郑钧在节目里谈到的两人吵架细节来看,刘芸的性格火爆而率真,跟这部电影里女主的形象差别还是很大的。加上年龄的差异,单凭从几个不经意的pose里就能让观众深切感受到少女在面对人生重大选择时的单纯和迷茫这一点,我想足够证明刘芸的演员身份。

  男主的演员就不提了吧。叫不上人家名字,老男主男主地叫挺不好意思的。反正重点本来就是刘芸来着。默默给男主演员道个歉。

  整部戏下来其实两位主演的台词不算很多,主要还是通过神态和动作来解决。神态的话,两位的眼神都很有戏,但男主眼睛不如刘芸大,可能要看清还是要费点功夫的。动作的话,有一段泳池边的剧情,看过的人可能印象会相对深一些。

  当男主的现任,也就是女二号,而且还是女主的现任的亲生妹妹,在泳池边不注意和女主撞到一起时,男主在第一反应的驱使下迅速拉回了女主,然后原地呆住。到这里也许还算是常见的剧情,但女主在惊吓之余顺势撩拨了几下头发,脸上没有表现出任何的起伏,眨了眨眼就过去了。

  这也是我看到最后认为男女主大概不会在一起的原因之一。虽然男主的动作始于自然,女主内心在片刻也一定泛起涟漪,但是那种情愫如果在产生的瞬间就被压制下来,以女主理智又成熟的人设来看,在之后任何的回忆里它都不会再有翻身的可能了。蹦迪那一段的拥吻同理。只要动作不连续,那就是压制。一分二分,都比不过必杀的三分。

  如果离开分镜、演员和主线剧情来证明这部电影的细节感染力的话,还有一个有效的人证,就是女三号miki。miki的作用,应该是搞笑大于身份。虽是女主的大学舍友,但在十年后的剧情里,她似乎是可有可无的。或者说,她十年后的人设,是可以更改的。

  比如miki和男N号的感情戏,不一定非以她嫁给别人还生了双胞胎为结局。但剧情选择她在十年后出现时带了两个可爱的儿子,还特意为孩子准备了一句台词。在我看来这是一个比较强烈的对比。深究一下,当男主问男N号跟miki还有没有联系之后,镜头就跳到了这里,说明两个人还是有联系的。但人生已千差万别,这个对比现实到刺眼,从而能引发观众的感同身受和深思。

  从另一个角度思考,miki在十年后的剧情,也正呼应了片名《再见我们的十年》,而从她和男N号的渐行渐远中,我们也能多多少少体会到男女主在十年后的生活差距,继而对影片的最终结局形成自己的思考。

  我不敢说从电影角度看这一定是一部好片,但我认为它确实有足够多的细节值得回味,也有足够多的思维发挥空间。

  以上是昨天看完电影后随手写下的观后感,放在自己公众号里了。后面的内容跟电影的关系不是特别大,所以截取部分。但是前文的部分观点需要后文佐证,想看的可以搜索下全文啦,微博(選手薫)也有链接,不用关注。仅作交流。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九):要错过多少个十年,我们才懂得爱的真正意义

  从淅淅沥沥的4月到快阴速晴的6月,回忆了太多遍保罗;崇拜了太多遍英雄联盟;品读了太多的末日。也许是有些疲惫,也许是需要一缕清新。《再见我们的十年》这样一部淡淡香草牛奶味的爱情片来得恰到好处。与《致青春》、《匆匆那年》和《左耳》等正青春爱情片不同,《再见我们的十年》讲述的是青春回忆类爱情片。影片是将回忆与现实穿插进行讲述。片中八位人物性格迥异,影片男主宋冬鸽(郭家铭饰)校园时代是个整日研究“灯泡”的工科男,他凭借呆萌的性格和对事物的执着态度收获了初恋苏晓琪(刘芸饰)。摆脱不了历来“毕业分手”的魔咒,毕业季也让二人遗憾分手。一别十年,十年后,本与现任女友凌莉(潘霜霜饰)过着安稳的生活,但偏偏在不合适的时间遇到了心底里念念不忘的琪琪。然而十年后的偶然相遇,琪琪摇身一变成为了宋冬鸽的老板娘。面对心底爱着的前任和深爱自己的现任,宋冬鸽该何去何从成为该片的最大看点。十年后的他依然一如既往很执着很善良,不同的是他学会了忠于内心,敢于追求他自己内心最真实的感受,这几点都与当下80后的爱情观非常相像。究竟是“带上你的过去,滚!”,还是“回到最初的泡面幸福”,爱情何去何从。

  十年前,相识于闹剧,

  爱情那么甜,一碗热腾腾泡面换来阳光的笑;

  爱情那么苦,一封录取通知书带走心爱的她。

  十年后,重遇于另一场闹剧

  任爱情溜走,人各一边做彼此爱情的看客;

  任疼痛掠过,妙乐伊始做相互幸福的依靠。

  除了感情线索之外,几位男生之间的兄弟情是另外一条重要的感情线。郭家铭、王啸坤、李雅男及黄柏钧四位在影片中是一起喝酒逃单、泡妞耍宝的好室友,十年后又在同一家公司就职,一起打拼一起解决生活难题,十年兄弟感情依旧厚重。看的是别人的十年,感触的是自己的青春。电影带你走回自己那年,重现那年的相遇。电影告诉我们的是在如今看过往,那时的美好已经再见,真正要迎接的是那一句回不去后的未来。再见容易,在爱难。珍惜每一天的幸福,因为你并不知道,失去今天的幸福,或许一别就是十年。人生有多少个十年,要错过多少个十年,我们才懂得爱的真正意义。

  【如需转载请联系微信公众号imoviecn(爱电影网)】

  喜欢本文的欢迎关注公众号imoviecn(爱电影网),以后会发布更多电影资讯~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十):再见我们的十年

  很多时候我们看一部电影是为了什么?是什么原因让你走进影院?近来素味难耐,很久没有将逼格晒的很招眼,一鼓作气走进影院。片不多,没多少是自己一看就恨不得搬个小马扎坐人群堆里也能看得津津有味的。“再见我们的十年”看片名是个青春回忆类的爱情片,反正自己一个人,看什么无所谓。

  前有教授《致青春》,后有老师《匆匆那年》,紧接着有优秀课代表《栀子花开》。《再见我们的十年》以插班生的姿态慢悠悠的进来,不知是看了太多的复联还是品了太多的末日,这么一部淡淡奶油味道的爱情小片还不错。故事不算紧锣密布的,是回忆与现实参插着进行,还算能让人看明白,不那么的烧脑细胞,这时候也的确不想太费脑子,自然享受着这种一目了然的爱情故事。男女主人公也算养眼,偶尔有点小H,也不失大雅。主打的是十年前的回忆里,那难以忘怀的初恋情人和砰然心动的第一份感情。某个瞬间和场景不禁能让人共鸣起那时的青春。

  片中的人物性格从开始也做足了铺垫,很容易“辨认”哪一个就是当年的你。

  起初抱着消遣的态度选择了这部小电影,看到最后也满眼含泪,要说吐槽也不是没得吐,毕竟十年后那份执着的爱还如初有点扯蛋。哪怕十年后再相见,心动的感觉依旧在,难道不是为了补上当初的那一炮儿吗?到底是上半身(心)的难忘,还是下体蠢蠢欲动的想要爱爱,是非难辨,毕竟十年。

  看的是别人的十年,感触的是自己的青春。十年前黄树下也曾有个少年对我许愿,只是分别不像电影里“鸽子”和“琪琪”的无缘离别,而今又在期盼如片中如鸽子和琪琪的重见。什么样的电影算是成功?什么样的青春才是无憾?各人各想法,而真正让人撼动或许是电影中让你不禁走回自己那年,重现那年的相遇。电影告诉我们的是在如今看过往,那时的美好已经再见,真正要迎接的是那一句回不去后的未来,最终的选择不是初恋,也不是现任,是幸福!下体思考的爱不过春梦一场,真正能衡量爱衡量幸福的标尺就是心指向的位置。一幕幕过去消失后洒脱的告诉过去的自己再见,那十年再见,那些我们再见。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再见我们的十年》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