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渊而立》是一部由深田晃司执导,浅野忠信 / 筒井真理子 / 古馆宽治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看到四十五分钟的时候我鸡儿一立。心想终于要发展到剧情艾微里一样的情节了:男二上街散歩正好发现男主出门不在家 … 哼着小曲兴奋跑到家,。进门发现女主收拾厨房 …男二趁机后背搂住 …强吻 …一起倒向道具桌…男二开始上下扒摸…女主假装反抗 …反抗无效…翻身!该掏枪压制了(我顺势从身边拿过一卷超市打折换购的纸) 就在这时、卧槽 等等、男二怎么被踢出去了?妈蛋 怂的这逼样 踹一脚就虚了?? 我裤子都…
之后的剧情 在没有出现反转 随着女儿莹的变植物人后的故事 男主和媳妇的性格不断黑化 女主在发现打工儿子的事情后 终觉崩溃 一度幻想发作。 多年前谋杀案的真相也被男主轻描淡写的道来…… 我想整部电影里最不合理 扭曲的还是男主吧 暗自策划着整个事件 不过剧情开始前男主就冷淡女主 。 女主表现出轨也是在情理安排中 。不过导演不拍艾微改拍人性了 最可怕的是生物老师玩起了心理剖析。。
最后女主带着莹跳河 完全就电影过度了 想想也不会在情理中发生 女主黑化的太变态不合理。 儿子救莹而亡(个人认为导演是让俩小孩死合理 算是原罪的转移 ) 女柱活了过来 其实我建议导演拍个B面 45分钟 直接上车 两小时的电影够浅野忠信爽个三四次了……莹还不会死
《临渊而立》影评(二):罪与罚
影片一开始带诡异的气氛,色调阴沉,演员言语客气,但夫妻之间,两朋友之间交流怪异,很多情节不予解释,小女孩和琴声算是亮色,随着闯入者的坦诚,与小女孩的友善,宗教因素的加入,渐渐明亮,好像要走赎罪套路,前段女主打扮,气质非常有女人味,真看不出演员真实年龄啊,闯入者一直洁白衬衣,钮扣全系,即使工作时也是全套洁白的工作服,带有皈依宗教的意思,两人情感,精神交流,在宗教的因素下也符合生活逻辑,如果到此为止,就是一温情治愈片,无奈白色外衣下还是血红色内里,河边的接触还算是情感自然流露,室内的激情,情欲已难抑,被拒后被河边野合刺激,回程看到丈夫外出,哼着童谣,脱去白色外衣,露出鲜红的T恤衫,那个杀人者已经再次回来,此后小女孩的遭遇好像是必然了,具体经过原因不重要,有罪者没有完成赎罪,反而带出自己,他人更多的罪,影片里每个人都有罪或罪恶感,两个杀人者,情感出轨,引狼入室的女主,问吃了蜘蛛妈妈的小蜘蛛是不是要下地狱的小女孩,父亲是杀人犯又是小女孩加害者,照顾母亲时心里希望她早点死的儿子,但没有人能被救赎,只有被惩罚,悲剧的是,最无辜的两个孩子却受到了最残酷的结局。
《临渊而立》影评(三):关于《临渊而立》的一些疑惑与补充
剩下一星留给未知的人性。
整部影片里有很多未解释的地方,比如第一次八坂为什么杀了人又为什么得到了原谅,比如八坂的信到底是不是寄给被害者家属,又比如萤究竟是不是八坂谋害的?
八坂和章江第一次认真谈话的时候,他说一生中犯过的四个错误:将守信作为信条,看得比法律更重要;认为别人也是这样做的;坚信自己不会犯错;为了守信而去杀人。结合后面出现的八坂的儿子,和八坂寄信的问题,不知道以下猜测是否合理:八坂的确是寄信给受害者家属,但被杀的男子是八坂女友后来的丈夫,女友没有守信,也可能是被逼嫁给了另一个男子,但那时女友已经有了八坂的孩子,而八坂不知晓。而将守信作为人生信条的八坂,出于对其人生信条的信仰以及愤怒,便杀了男子。从这个假说看来,八坂对于章江,是诚实的。
当然也有可能,八坂从一开始就是以复仇为目的进入利雄的家庭,那么他做的一切都只是蓄谋接近章江,为了报复利雄。但从谈话的细节以及对于萤的关爱表现来看,就算八坂一开始的目的复仇,之后的行为应该也不完全是表演,有一部分应该是真情流露,他应该是真心羡慕和嫉妒这样的家庭的。
关于荧的受伤:有三个假设,一是八坂蓄意谋害;二是八坂过失伤害;三是与八坂无关,他只是恰好出现在现场。
如果假设一成立,那么八坂便是从一开始就想用尽手段报复利雄,与他妻子通奸伤害利雄不成,便害他们的女儿。那么电影最应该被批判的人便是八坂:基于错误的人生信条下杀人,出狱后见同谋的朋友生活的很好而心生妒忌展开残忍的报复,是为无情残忍之徒。
接着是假设二:八坂过失伤害萤。在利雄家寄宿一段时间以后,八坂会发觉利雄和章江的婚姻是名存实亡的,而八坂是爱章江的,同时也清楚章江爱自己。于是,八坂在向章江的最后一次求爱不成后,爆发了邪念,在途中偶遇回来的萤后将她误伤,被发现后无颜面对利雄一家,选择消失。假如假设二成立,那么我认为八坂利雄和章江都是有罪的。
最后是假设三:八坂除了第一次杀人犯罪以外,他都是一个遵从自己人生信条的好人,他没有检举也没有想过要拆穿利雄帮助自己杀人的事实。虽然他想和章江在一起,也是基于利雄章江二人名存实亡的婚姻事实。他最后没有伤害萤,只是恰好路过,却又怕解释不清而消失。假如假设三成立,那么在萤被害一事上,八坂就成了一个不该被批判的人。
从电影后半集来看,我觉得利雄更认同假设一,他果断地认为自己的妻子已经跟八坂发生过关系,也认为萤就是八坂故意所害,同时他还认为萤变成这样是自己的解脱,他将他认为八坂和妻子的罪恶变成了自己罪恶的出口,于是他让章江感到恶心。
而章江应该更认同假设二,她认为是自己拒绝了八坂,才会让八坂出于愤怒而误伤萤,所以她才会对萤倍感愧疚。而章江对于利雄以前的罪恶也并不了解,认为自己才是萤受伤最大的帮凶。
其实无论相信哪一个假设,都是出于角色本身的。相信利雄和章江都不愿相信八坂是个无辜者,毕竟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罪恶,而每个人的罪恶都需要一个出口。
《临渊而立》影评(四):几个猜测和疑惑
几个猜测:1、萤是滑轮鞋摔跤意外 镜头之前有特写此鞋 出事时也是穿着这双鞋 八坂见到利雄的惊恐状时不断叫他的名字 意思是让他冷静 如果他是加害者 不会这种表情 2、八坂所杀的是他女友后来嫁的人 女友没有信守诺言 与他人结婚 却又瞒着丈夫与八坂珠胎暗结 八坂在利雄的协助下将女友丈夫掐死 是冲突临时起意还是谋杀 没有交代 但死者母亲在法庭上自掌嘴巴 意思是对于自己儿子的死在道义上有缺憾 有可能是逼婚 3、八坂给死者家属写的信 他自己本人不知道其儿子就是自己的亲生儿子 贵说自己的母亲至死都爱着自己的父亲 他对章江说母亲也有类似的洁癖 可推测其有不忠的经历 并且自责
几个疑惑:1、贵为什么要为萤画像 为什么要送她耳环 他对自己父亲与这家人的关系到底知道多少 2、作坊的另一位学徒乐笃的作用是什么
《临渊而立》影评(五):小女孩绝对不是八坂杀的
八坂杀害小女孩的经过,导演留了白。看完影片之后就强烈怀疑:小女孩绝对不是八坂杀的。
首先,若女孩真是八坂杀的,则八坂杀害女孩之前的情绪积累不到位,就算是强奸朋友妻子未遂,也不至于下如此狠手迁怒小女孩,他们之前练琴时的感情就这么一文不值吗?所以小女孩倒地时,观众会觉得很突然,但导演并不是想吓唬观众、让观众见识人性的残忍,这对于全片有何意义?本片主题仿佛不在此。
其次,八坂大可逃之夭夭,为何要留在原地?还有他揉眼泪的动作,明显是在为女孩的死感到惋惜,也为他能预想到的因女孩的死而招致朋友的怀疑,而感到无法解脱,那么朋友到来之后的那句“你到底对她做了什么”,更是让八坂的内心雪上加霜,因此他离开时仿佛寸步难行。
再次,私以为女孩的死根本就是场车祸之类的意外。女孩有双能溜冰的带有爱心图案的粉色运动鞋,还记得第一次看她在路中央溜冰的场景时,我就在思考导演安排这一行为的意义。直到后来女孩头破血流倒在地上,第一个镜头给的女孩小腿到脚跟的局部特写,她当时穿的正是那双溜冰鞋,这不难让人怀疑她是在马路上溜冰时出了车祸,是八坂将女孩抱到这块远离车流的空地上来的。那块空地看起来根本不像一个作案现场。
至于八坂没有及时施救的原因,我猜他可能是陷入的对即将到来的后果的设想中,难以自拔。觉得自己这时候做什么都无法洗清自己了。
在这个情节中,表面上指向很明确,让在场者和观众都误以为八坂是杀人者,罪大恶深。但其实,让女孩独自外出,失职的难道不是父母?这才是导演想要谴责的对象吧。八坂已仁至义尽。他自帮朋友担下罪名之始,就是这种形象,如同一面镜子,让那对夫妇照见自身。
《临渊而立》影评(六):深渊的尽头
深渊,离我们很远一般近,
很近一般远…
我是个恐高的人,每次站在高处,往下凝望,呼吸立刻急促起来,仿佛有一种巨大的吸力能让我瞬间坠落。脑海中闪动着坠落后摔碎的种种画面,同时压抑着我全部声音,我必须立刻马上快速的退后一步,远离高处,远离危险。
然而,深渊却如此安静地看着我们,不动神色地,仿佛一只蓄势待发的猛兽,慢慢地靠近我们,尾随我们,猛地一下,就吞噬我们。
这样的深渊,我想都不敢去想,为什么要靠近!可是,我们总是不知不觉的临渊而立,不知不觉的……
故事如节拍器一般,嘀嗒嘀嗒地展开了。
一个坐了十一年牢的男人,出现在这个家庭,一个男女主人为了女儿维系毫无感情的婚姻,中间。这种单调乏味的生活,让男人和女主人间逐渐靠近,然而当男人激情澎湃时,女主人退缩了。随后,女儿突然出了意外,男人就站在出意外的女儿边上。
男人消失了,随后的八年,女儿成了植物人。女主人用尽力气照顾着女儿,抵御着所有的细菌,让女儿可以安全的活着。男主人不停地追查着男人的下落,夫妻间为了女儿又过了八年。
一个男孩又出现了,是那个男人的儿子,八年前他收到了一封信和这一家人的照片。成年后来到这里打工的他,希望找到父亲的影子。这个家庭又一次靠近深渊,掀开的往事如深渊一般,将一切拉陷其中……
女主人带着女儿跳了下去,儿子也跳了下去,水中的男人看到了自由的女儿,还没有呼吸的躯体……
故事安静地结束了,安静地响起字幕,我坐在这里,久久不能平静!
男人究竟是不是来复仇的?
男人伤害了女儿吗?
男主人是在折麽妻子吗?还是折麽自己?
男孩为什么要画女儿?他是否意图不轨?
最后,女儿解脱了吗?那男孩死了吗?
这部电影如同深渊一般,电影结束时,我们终于临渊而立!
为什么我们会有如此的疑问?而答案真的是真相吗?我们拒绝什么样的事实?我们又在怀疑着什么?我们又如何发出声音?
我们勇敢吗?
深渊从来没有将我们拉入,坠入深渊的只是我们自己,或者那些跌入深渊的人也是被我们推入深渊的。
于是——
我们带着复仇去填补男人,男人就是去复仇的,他因此跌入深渊!
我们带着欲望去填补女儿,女儿就是被伤害了。她因此跌入深渊!
我们带着仇恨去填补男主人,他就是来惩戒女主人。他们因此跌入深渊!
我们带着怀疑去填补男孩,他就是去接近女儿。他们因此跌入深渊!
最后的最后,如果,我们如此凝望着电影,最终,化身男主人的导演,无论多么努力,都无法拯救我们将停的心灵!
深渊,就这样,被我们不平静、充满自私、充满怀疑、充满欲望的内心,凝望着,被凝望着……
真正的勇气,或否于深渊,抑或是——
内心!
《临渊而立》影评(七):世间不只黑白色
《临渊而立》。深田晃司。2016。
去年看到浅野在葛纳的活动照,长身玉立,宣传《临渊而立》,剧照里他也是白衣飘飘的样子,一直很期待。今年3月,浅野凭这部片子,击败范伟,夺得亚洲电影大奖的影帝。
深夜看完,却有小失落。觉得浅野进入好莱坞后,演技退化了似的。不知道是不是酱油打多了,他嶙峋的气质仍在,却多了几分犹豫和小心。
经营小五金店的俊雄,妻子佳惠,女儿萤,过着平淡枯燥的生活。突然造访的八坂先生(浅野),一身白衣,清洁优雅,俊雄惊讶、恐惧、恭敬地接纳了他,没跟妻子打招呼就让他留下来工作,还住在家里。八坂礼貌而周到,他会在餐桌上跟佳惠和萤一起祷告后才“开动”。(而俊雄,从来都是冷漠的对妻女的信仰不加理会。)发现萤逃了钢琴课,知道她害怕钢琴老师,温和地教她弹琴。跟佳惠讨论萤演出时穿的裙子。
起初对这不速之客很愤怒的佳惠,一点点了解他。刚刚从牢里释放。因为守信,在谋杀案中不肯供出同伙。八年间,一直给受害人的母亲写信。一直在思考,在法庭上,为什么那个悲伤的母亲打着自己的脸而不是他的。他跟佳惠去教堂做义工。看见她听着自己的往事流眼泪。
一起出游的时候。俊雄和萤睡倒在午餐垫上。佳惠让八坂也躺在那里,拍下四个人的合影。
在小山丘后面的花树丛里。八坂吻了她。她没拒绝。
跟佳惠和萤在一起的八坂,温柔,随和,优雅——他甚至在春游的时候也穿有着古典繁复花边的白衬衫。他写得一首好字。他弹琴弹得很好。他帮助佳惠做家事。——看不出他曾经牢狱和暴力的痕迹。除了,他吃饭非常快。夜里要开着灯睡。
他和俊雄在一起的时候,空气总是有小紧张。他说,“为何是你,而不是我,过着这样的生活?”
八年里,他独自承担一切,被保护了的人,却连看望都没有,自顾自结婚生子,过着安逸日子。
在俊雄的惶恐里,他却顿一顿,说是玩笑话,“你心里是这么想我的吧?”
俊雄妻女的帽子落水飘走,两个人拿着鱼杆追赶,最终,还是他从水里把帽子捞起来,拧干——那么自然,仿佛那是他本应做的。
WENDY有时对我说,不可以让自己“委屈”。大概,所有的付出,隐忍,承担,甘愿,——久了,终于会积累成“委屈”——变成锋利的剑。
八坂在和室里吻着佳惠。在厨房里吻着佳惠。可是感觉不到他爱她。
于佳惠,这突然而至的男子,有神秘忧伤的过去,有不同于她刻板冷淡丈夫的温柔优雅,是她枯萎生活里的一场细雨,她想要爱情滋润她,又还纠结着妻子的责任。
可是八坂呢?佳惠对他的吸引,大约只是——正常的家庭生活,温柔贤惠的妻子,可爱伶俐的女儿——这原本是他也应得的。可是他只得到了八年牢狱,俊雄却得到了这些——他的吻,温柔里,总像隐藏了“报复”似的。旁观的人,也不免有俊雄的担心。
直到,他在厨房里又吻了佳惠,佳惠吻他,却不肯同他欢好,推开他时,他重重撞到柜子上。于佳惠,那是爱与家庭间的挣扎。于八坂呢?他在这样的拒绝里走出门去,却看见俊雄,隔了一条马路,正走在回家的路上。
那一刹那。八坂突然变了。浅野的演技在这一刻爆发。(全程有点古怪莫名气氛的片子,如果说值得嘉奖,也只有这一刻了)。他扯开身上的白色工装,露出里面鲜红的T恤。从来白衣飘飘的八坂,露出白衣里鲜红的颜色,眼神,走路的姿态,一切,在那个时刻变得天翻地覆。
穿着新裙子跑出去的萤,被发现倒在血泊中。站在她身边的八坂,悲伤、懊恼、无言。
俊雄夫妇的生活从此改变。佳惠蓬乱着头发,照顾受伤后成为植物人的萤。俊雄继续经营五金店,雇了侦探追寻八坂的踪迹。而这个人再未出现。
佳惠拒绝任何人接触女儿。她不停地洗着手。母亲的自责和悔痛。旁观着丈夫终于心满意足地将对八坂的情感从愧疚转成仇恨。新来的学徒对萤很好。喜欢给她画像。有一天,却发现他是八坂从未见过面的儿子。
俊雄带着妻女和这学徒,试图用这儿子的“饵”,重新钓起八坂的痕迹。
佳惠却终于决心离开这样的丈夫。
在桥上,佳惠在想象中看到红衣的八坂,她带着女儿跃下。
整体上刻意营造古怪氛围的电影。人和人之间,小心得如同每个人都隐藏了巨大的秘密。浅野演过数不清的犯罪片。深田晃司也许很想用他的独特气质撑起影片的气场。背叛与愧疚,隐忍与委屈,报复和宽恕——人性的复杂和不断变化,或许是他想要讲述的吧?
一身白衣的八坂,背负着黑色的过往,在宽恕和报复中摇摆。
可是世间不只黑白色。
他站在萤身后,温和地教她弹琴的时候,灯光昏暗下来,抱着缝了许久的红裙子的佳惠,站在他身边。这个世界的边界,总是容易模糊。
虽然我觉得他吻佳惠时,带着的是对俊雄的恶意而不是对佳惠的爱,却也不愿意承认,他是伤害了萤的人。或许只不过是个意外。或许他不过恰好在意外的现场。或许他扯开的白色外衣里露出的红色T,不过是刹那情绪的宣泄。
谁知道呢?
人性这复杂的渊,深不可测。
《临渊而立》影评(八):Harmonium
临渊而立我错过了日本的上映期,最近有空终于补上。
说来比较有趣,我会关注这部片子的起因是因为HARUHI演唱的日本版主题曲Lullaby。
HARUHI是小林武史和Akkko的女儿,有这样的父母,当然是HARUHI的幸运,让她15岁就主流出道担任重量级电影作品的主题曲演唱者。
HARUHI的歌声也没有辜负这样的机会,她的声音就像在夏日里人潮拥挤的步道上所遥望桥下静静流过的溪流般清澈,或者呈现着无人的白色沙滩与苍蓝色的海与灰色的天空交汇的空寂的颜色。 。
这样的意像,是我无数次的在小林武史的音乐中所体验过的场景。
Like your father, like your daughter.
在临渊而立的一开始,说了一个蛛蛛产卵的故事。
蜘蛛吃下自己的母亲而活下去,那么蜘蛛会不会下地狱呢?
临渊而立是一部有意思的电影,本以为会成为重头戏的浅野忠信戏份其实只占了前面三分之一,而有他的剧情一如所有观众所猜测的狗血八点档,但是他的离场却好像一个过早发生的高潮,以让人摸不着头脑的方式迅速退场。
深田晃司也是个好玩的导演,这个故事有很多东西都没有明说,起因,经过,动机,因为混杂了多人的观念,似乎变得复杂。当然我们也可以明确的猜到那么一些来龙去脉,比如古馆宽治饰演的丈夫在曾为好友或者共犯的浅野忠信面前抬不起头,其实一开始包括对他的妻女他也是抬不起头来的,因为他是“罪人”,即使没有人指出,他自己也知道,而当他意识到他的妻子与浅野忠信之间确凿存在的关系,当他看到浅野忠信与倒地的女儿站在一起时,别人的罪业也与他等同了,这一刻他放松了,解脱了,所以他从枯槁早衰的中年人变得精神焕发,而他那曾经风韵犹存的妻子,却在漫长的辛劳和罪恶感中迅速的衰败成了臃肿的妇人。
那么,他的女儿呢?为什么导演让这个女孩从活泼的女孩变成了坐在轮椅上无法动弹面目狰狞的植物人呢?
这部电影的英文译名是Harmonium,港译则为吹不响的风琴,我想这个故事真正的关注点,其实在女儿身上,当然,也在太贺所饰演的八坂的儿子身上。
讽刺的说,这个故事说讲的是一个与蜘蛛的故事完全相反的故事,一个如何用相互的恶毁坏掉下一代的故事。
日本人对罪的理解与基督教影响下的西方意识不太一样,当然这个故事里妻子的筒井真理子设定是一个虔诚的教徒,她也许代表了一种纯洁的,善良的,天真的想法。
而最终她所明了的,或者观众所明了的,正是她的临渊而立。
原来这么多年来,她都与深渊作伴,却从无察觉。
在影片的最后,她是古馆宽治试图救活的第一个溺水之人,也是唯一动弹了的人。
也许因为凝视深渊,深渊也在凝视你。
而女儿呢?
在投入深渊的一刻,被深渊吞噬的一刻,她才真正的获得了自由。
《临渊而立》影评(九):临渊而立,红与白各自代表什么?
临渊而立
百集奥斯卡电影讲评系列
回答影迷提出的问题
1 为什么小女孩弹奏的是风琴而不是钢琴?
2 红色与白色各自代表什么?
3 如何解读剪指甲这场戏,潜台词是什么?
4 关于四人合影的解读
5为什么导演最后也不告诉你故事的结尾和真相?
5 本片主题,导演到底想表达什么思想?
以下内容为即将播放的影评节目剧本版,请勿转载!!!
戛纳电影节(2016;第69届) 获奖:1
获奖·一种关注评审团奖
根据四维一体拉片分析法,咱们解读一下本片。
先说人物,白衣男来到这个家庭,我们发现,女主人公好奇心很重,我们注意,好奇心在本片非常重要,所以影片对女主这方面给予足够的铺垫。
发生意外后,观众也好奇到底发生了什么,女孩被送到医院后如何处理,是死是活?直到女儿被母亲推着轮椅出现在观众面前,其状态真的是令人惊奇,非常震撼!只有一个字可以形容:惨!
女:是啊,可爱的女孩变成如此结局,观众的心都承受不了,真不知道这对夫妻这些年怎么熬过来的!
解读一下镜头语言
大家都关注到剪脚指甲这场戏,背景声音干脆,渲染气氛,这种肢体语言很明显,导演在这里传达思想……
女:那该如何解读,寓意什么?
这里有潜台词,男主os:那些又臭又长的东西,你还提它干什么呢?
哦,明白了,脚趾甲隐喻不堪的往事,因为丈夫心里知道妻子出轨这些破事……
是的!谁也说不清整件事到底谁错了,只能就这样过去,还往身上揽什么,就像脚趾甲,把它剪掉啊,为什么要总被这些事情烦心呢?
女:恩,确实很艺术的隐喻手法!
你有没有想过,为什么小女孩弹奏的是风琴,而不是钢琴?
女:哈,你不问我还真没想到这些
你看,导演给成年小萤设计的动作,植物人的状态令人揪心,一口气喘不上来就可能憋死……
你注意,男主现在也一样的状态,心里有气发不出,此时他就像知道真相,就想问问那个白衣男到底发生什么,这股闷气你不让他发出来,真会憋死的!
而风琴呢,你这年纪见过吗,假如你不用脚踩,他能发声吗?这也要用气的呀!
女:哦,明白了! 和手风琴一个道理吧!
是啊!所以你看,导演阐述一个思想或理念,要各种元素各种角度来呈现,运用各种手段和技法,尽可能搭建舞台捕捉机会去发挥想象力和创造力,有机地融为一体,这才叫艺术表达,这是电影创作的基理。
女:对了,我想起,影片还有一些画外音,急促的呼吸声,黑屏后的音效,这些都印证了您的观点。
咱们说,人活着就指着这一口气,你告诉我真相,我才能呼出这口气……几年内我可能都走不出这个状态,这期间,我可能会自责,我会反思,我会把责任归咎到别人包括自己,我会胡言乱语,精神分裂,最终整个人都会疯掉……
我们关键要揣摩男女主人公的心态,其实导演一直也希望观众与剧中人保持同步,才能理解此时局中人的心态。
包括我刚说过的好奇心,女主和白衣男到底发生了关系没?女孩看到了什么,最后到底发生了什么,白衣男做了什么,为什么这样做……
所以,营造同理心是非常重要的!经典电影,大师级导演都会这门功夫!
女:对,现在男主想的一定是,你不给我真相,我这关就真的过不去,我永远放不下的!我自责,我活在疑惑中,我不知道怎么释怀。我无法原谅你,也无法原谅自己。
说的非常好!就要这样去揣摩剧中人的思想,这些也是导演想表达的,千万不要和导演拧着来,否则这电影你看不懂!
这就是影片想提示的人性。而人性在不同境遇下会体现多种状态。
本片着重讲述:受害人包括亲人在无法找到真凶而饱受煎熬,他们对于加害者的这种不理解而渴求真相的心理反应。这在法庭和刑事案件中经常见到!
我们看,男主的这句对白:“小萤变成这样,或许是对你我的惩罚吧!”
本片很多很多剧情,也都是在这种特殊境遇下人的反应。到底谁的错?谁有罪?是受害者,加害者,还是谁?最后推向上帝,认为是上天的惩罚,报应。大家想,为什么要这样?
女:尽管仇恨,胸口憋着一股气,但我相信,这对父母毕竟还是想正常的活下去,生存下来,照顾女儿,所以选择遗忘,尽快释怀,是最好的解释!
非常对!观众可以想象案发后的一年他们怎么熬过来的,第二年,第三年……最后不得不放弃追索答案,因为还要活下去。但噩梦就是这样纠缠不清,八年后,白衣男的儿子回来,旧事重提,这明摆着伤口撒盐啊!
女:这对夫妻其实很善良,只要知道真相,他们肯定可以原谅这个人,可你不给他真相,没有这一句道歉,你就是存心要把他们往死里整啊!
对,我们看,白衣男在之前在法庭的认罪的一些剧情,也提示了本片一些思想主旨,服罪和积极认罪的态度,往往可以令受害者家属释怀,是他们唯一的止痛药。
看到没,全篇都是围绕法庭,案例,受害者加害者的态度等等来探讨的。所以千万别想歪了,什么原罪啦,报复啦,类似这些内容的影评一看就知道还没有搞清电影的主题,没有和导演思想同步。
说说服装,我直接说我的理解,综合所有剧情,镜头和画面和对白,我相信这答案应该跑不远!
女:白色与红色,非常明显,肯定有一些暗示和隐喻……
对,这里的白色代表伪装,而红色代表的是烙印,也就是真相。
当片中母亲试图欺骗自己,她无法面对自己的错误,不愿相信白衣男侵害了他的女儿,因为那就表明自己犯了不可饶恕的罪,自己害了女儿。
所以当她宁可回避,但越接近真相,越无法原谅自己,直到崩溃,因为眼前的红色始终逃避不了,那是心中的结,是白衣男的罪,也是女主强加到自己身上的罪,二人偷情造成的共业,而这种罪足以令她窒息,最终跳下深潭。
我解读一下大家关心的合影问题。
其实咱们说,之前女主拍照,四个人的合影,预示着这是一个永远无法逃脱的梦魇。最后也应征了这些。
女:可是片尾女主死了吗?
看,你的好奇心又作怪了!你看,男主躺在死人堆里,也恰恰印证了这种生不如死的生活状态,到底如何解脱?
我其实不在意最后谁活谁死,你摆脱不了,就是生不如死嘛!我也不在意到底白衣男是不是存心要用最阴险的方式谋害这个家庭,因为这不是影片真正导演想传递的思想内涵,只能是让故事更丰满,让观众有更多猜疑和遐想的空间,我不是说了嘛,导演始终让观众保持强烈的好奇心为本片最大特色!但如果你只会好奇,那就太肤浅了!
好奇是本能,思考才能升华
其实故事都是编的,真真假假,讨论主题思想和艺术亮点比讨论故事真假重要的多!
我看小女孩能和母亲健康的坐在一起聊天,发现故事是假的,我反倒是很舒服,幸好是假的,要不然多惨!
女:哈,我也是,这段闪回的画面让我舒服多了!
所以这部电影,直面复仇与人性,在亲人受到重大灾难前,亲属如何释怀,临渊而立,站在悬崖边上的是每个遭受心理创伤的人,如何理性处理这种加害人与受害者的关系,都要基于人性的考量,恐怕连宗教都解决不了这些复杂问题!
女:对啊,女孩的妈妈在出现问题后,也没有求助于宗教啊!
从对白隐约可以读出导演的意思,而且最合理的解释也是,根本不管用!
女:今天收获真不小!我知道导演如何用剧情撩拨了观众的好奇心……
对啊,好奇是人性本能,你必须要给我一个说法,否则我没法原谅自己,我这关过不去,最终就是临渊而立,崩溃的瞬间。
女:可问题是你看,直到最后影片也没有说出什么真相来,这为什么?
其实就是想让你把这种好奇从开始留到结尾,不够哦,还要走出影院,要讨论,要思考……怎么样,大师级的手段花招总是推陈出新,都够惊艳吧?
影片其实就是探讨这种案发后的心理状态,这是人性,更有现实意义,如果你是心理医生,会发现,本片故事具有普遍性和现实性,小萤这种案件其实我们身边发生过太多了,到底真相是什么?
最为典型的案例,近期在日本的江歌案和美国发生的章莹颖失踪案,备受关注。我相信家属若干年后仍是这种疑虑:真相在哪里?我们的孩子为什么就这样枉死?到底我们做错了什么……
亲人就这样被折磨着,煎熬着,一年,五年还是十年,他们能否像一个正常人那样活下去,这真的需要社会的关注并健全受害者家属的心理辅导体系。
其实国家之间由于战争造成的历史问题,受害者及其家人如何走出阴霾,也都一样具有社会现实意义,也该呼唤关注。希望扶危济困,体恤弱势群体,关注和健全心理健康的电影越来越多!
文章收录于百集奥斯卡电影讲评 https://www.zhihu.com/people/sen-sen-96-74-82/activities
《临渊而立》影评(十):让罪孽终止在发生罪孽的人身上
浅野忠信那张没有表情的脸的背后本身就是一座深渊,你只是看他的脸,就有一种要发生什么或发生过什么的暗涌。这就是深渊的力量。没有人比他更适合这个角色。
停掉葵花籽,我在浅睡浅醒间看完这部电影(差点被女朋友打死),第二天,始终挥之不去电影里那种被压抑着的氛围,还有在那压抑的氛围里浅野忠信的哼唱,以及在那看似平静的哼唱中仿佛有深渊涌动的攫取感。
利雄的深渊一直潜藏于他内心深处,共犯杀人,朋友被抓进牢中,自己娶妻生子,杀人的恐惧和朋友在牢中受苦的对比让他多年来内心备受煎熬,八坂出狱、出现在他家中,使他不得不立于深渊之上,不敢纵身跃下,却又无法逃离。女儿变成植物人他不是感到心痛,反而获得了一种得到惩罚的解脱感,以另一种痛苦摆脱前一种痛苦,这种无法弥补的内疚只会一层一层将人引向绝望的更深处。利雄的妻子与利雄总是坐在饭桌的对角,夫妻间默契不多,生活本身就是他们的一座深渊,多年来也形成了一种平衡,能够安稳前进。但八坂的出现打破了这种平衡,利雄的妻子笑容明显多了起来,她身体(宗教)的克制无法阻拦精神的越轨,但她的克制无可挽回地导致她女儿的创伤,她没有同她丈夫讲这一切,如同他丈夫多年来一直向她隐瞒一个罪恶的谜一样,这对有宗教信仰的她而言意味着比普通生活者更深重的罪孽。更痛的是,他们的罪孽传到了下一代,他们的女儿变成了植物人,八年后八坂的儿子带着与这一家人的合照来到这里工作,继续用挑针拨动这家人敏感的神经,复又打破这八年来苦心形成的平衡。终于,利雄的妻子不堪忍受,不堪忍受八坂的红色T恤的幻觉,不堪忍受八坂的儿子离自己的女儿如此近距离的刺激,终结这一切的方式就是带着这一切终结,她带着她女儿立在桥上、跳下,完成了一次深渊的坠落。但导演更用心、更残忍地不是选择终结这一切,而是让这一切终止在发生罪孽的人身上,不再蔓延——利雄和八坂的儿子搭救落水的母女,四个人里只有上一代人活了下来,还有一个八年未见不知死活的八坂——罪孽由他们起,只能止于他们。凭什么下一代人要承受上一代人的痛苦?下一代人消失了。无言。
死都死不了,只能临渊而立。
最后说一句,浅野忠信真鸡巴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