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东京塔》的影评10篇
日期:2018-03-04 来源:文章吧 阅读:

《东京塔》的影评10篇

  《东京塔》是一部由久保田哲史执导,速水直道 / 香椎由宇 / 平冈佑太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东京塔》影评(一):一篇日记

  3月30日 晴 星期

  当我独自一人坐进这空旷明亮教室时候,整个世界宁静得如同悄然走近的春天一般。和煦阳光透过巨大的落地玻璃窗照射进来,如同恋人温柔眸子一般注视着屋内无数尘埃优美舞蹈。窗外有蓝蓝的天,漂浮的白云,浅浅的风,红红的花,绿绿的草,班驳婆娑的树影,来来往往的男男女女。看着这样的景象,我蓦然产生一种错觉:这个春天是永远不会消逝的。

  阳光很温暖眼睛一点也不会有刺痛的感觉。眯起眼,让金色的粒子轻轻的洒满我的全身,沐浴在这样的阳光里,我突然想到一个平淡简单得如同童话一般的故事—“妈妈与我,有时还有爸爸。”

  《东京塔》,当这部片子画面再一次在我脑海中闪现的时候,我无可抑制的想起了那个与我相恋二十年的“恋人”—母亲。所以当小雅的母亲牵着小雅的手吹着那柔软的风,沐浴着那温和的阳光唱着儿歌行走在那蓝天白云下蜿蜒曲折铁轨上的时候,我的心悄然滑落一丝冰凉;当二十年后小雅说:“这是我第一次牵着母亲的手过马路”的时候,镜头放慢,白色的斑马线伸展,平缓的音乐静静流淌,熙来攘往车辆人群模糊,母亲孱弱无力的腿脚失去了焦距的眼。我不禁的在舍友游戏的喧哗声中潸然泪下光阴荏苒岁月蹉跎,那座陀螺一样矗立在东京的中心的东京塔,是我和母亲约定要一起到达的地方。然而当小雅最后终于登上东京塔的时候,母亲那张岁月沧桑笑脸却永远的定格在了一个窄窄的相框里。眺望着高楼林立的东京市,小雅说:“为什么要说再见呢?我们永远都在一起啊”“妈妈,今天天气真好啊。”小雅那张欲哭无泪的笑脸同样迎着与那年一样柔软的风,一样温和的阳光,而改变的惟有时间或是容颜

  看完整部电影,流了许多泪,心久久的颤动,同时隐隐作痛。母亲,因为有了一跟脐带的维系,便成了这个世界上我们最近亲的人。我突然想到现在的我不正是类似于片中居无定所颠沛流离的小雅吗,梦想青春如同飘零落叶一般被抛弃在风中,温暖我的原来也只是一个电话,一声问候,一些絮叨的话语。可是,仔细想想,我又何曾静静的凝视过母亲刻满皱纹的脸,我又何曾像小雅一样拉着母亲长满了老茧的手。当我们一味沉浸在母亲伟大而温暖的怀抱的时候,我们或许也会产生相似的错觉:母亲是永远不会老去的。于是只有当我们发现母亲的话少得近乎于沉默,当我们与母亲一起行走在川流不息的人群中,看到母亲微驼的弱不禁风背影的时候,我们才会真正发现母亲原来真的已经老了,而此时此刻,其实,母亲已经太老了。

  最后我想说的是:好好珍惜与母亲在一起的有限时光,不要让母亲担心伤心难过,因为我们都应该知道:让母亲哭泣,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可为的事情

  《东京塔》影评(二):暖暖的溫情,幽幽的哀傷

  以前都是在看別人寫的,自己只在微博上寫,因為習慣了微博字數短小的好處,但是今天突然很想寫,因為看開頭的幾集,竟然有一種共通感。电视剧《东京塔》,很好的一部成长剧。电视剧采用插叙的叙述方式,讲述了一个单亲孩子的成长历程。十几年的辛苦生活后,他长大了,来到了东京,考上了美术大学。他的母亲为他操劳终身,而他的父亲则对他不冷不热。不過從整部劇來看,小雅身上的那種自由氣質大概就是拜他父親所賜,他們都是喜歡在路上邊走邊看風景的人。但是不管是爱还是冷漠,对他的成长都是负担,成长需要大胆一点。

  小雅一直在媽媽的保護下長大,這種處境下長大的孩子,身上就缺乏男人氣,比較懦弱。所以在他長大時,开始反感妈妈的爱,那份爱他难以承受!又难以割舍!他要挣脱妈妈的庇护!不再做那个躲在妈妈身后的小屁孩。看着他坐在前往东京的列车上,那份激动新奇,我想起了那时候的自己。再看那个伟大的母亲的落寞,他们一起看夕阳的那画面,他看着母亲的信泪流满面。我也感动不已!

  不过大都市很快吞没了他,过了一段新鲜的生活后,他失望了,迷醉了,发现自己也是这样的陌生!他的妈妈又一次拯救了他下坠的灵魂悠闲乏味的过完了大学四年。中间省略了很多,估计是太过苍白吧!只对一个女子念念不忘,却也只是远远地观望。毕业了,他又会怎么发展呢!他毕业了,没有工作,像《罪与罚》中的拉斯柯尔尼科夫一样过了一段相当黑暗日子,他甚至放弃了那坚持底线——把那特殊的一万日元压在了游戏机上赌输了。他的母亲又一次拯救了他发烧的灵魂,把他拉了回来。

  小雅的父亲的这句话很有道理:人只有沉到最底层,才会明白一些道理。妈妈奋斗着竟也开了一家店,不得不说小雅的母亲给了小雅很强的动力,小雅找回了失去东西,开始踏踏实实的工作。这可能就是一个年青人精神蜕变的一个过程,不管他现在处在什么位置,当他重新站在人前时,就会使人眼前一亮。

  小雅终于和那个让他念念不忘的女孩子牵手了,在东京塔下,也就是他们初次邂逅的地方,东京塔成为了指引他的道路、见证他的成长的魔法师。也许每个地方都有这样的一个建筑,让我们仰视的建筑。小雅真的长大了,承担起了赡养妈妈的责任——这个乐观坚强、到哪儿就把快乐带到哪儿的女人。劇中那幾個吃白食的傢伙,發揮了很大的作用,他們把這個媽媽的形象烘托了出來,同時也強化了東京塔下不同人群成長的故事。

  小雅成为了知名的插图画家,还是过得很自由。恋爱结局双方由于各自的责任而最终没在一起。最遗憾的还是小雅妈妈的去世,而本剧最感动人的也就于此,连我也会有想哭的感觉。本剧出色之处还在于剧中的几个配角(小雅的朋友们),他们也被感化了。

  除過幾個年青人成長的艱難經歷和小雅媽媽帶給我們的感動之外,本劇還瀰漫著幽幽的哀傷。人物的真實感情都是潛藏在內心無法表達的,總會對著東京塔傾訴。另外結局也是這樣的氛圍。東京塔的魅力吸引著無數人,也淹沒了無數人,也見證了很多人的生命歷程,他成爲了一個偉大的象徵。很值得观看的日剧 《东京塔》

  《东京塔》影评(三):五月的东京塔,让人想起妈妈

  五月的时候

  有一个人对我说

  做自己喜欢做的事情

  五月的时候

  有一个人对我说

  我们看见的东西

  究竟是怎样一种风景

  为了应付自己的事

  和摆在眼前的问题

  竭尽了全力

  没有实质的生活

  但是要相信今后的生活会慢慢好起来的

  五月的时候

  有一个人对我说

  无论你多么的孝顺父母

  都会后悔有没能做到的地方

  如果能做到面面俱到就好了

  五月的时候

  有一个人对我说

  东京也好

  乡下也好

  不管在哪里都一样

  归根到底和谁在一起才是关键

  五月的时候

  有一个人对我说

  他注视着它边说

  好孤独

  他说在这空虚的都市里

  一天到晚忙个不停的我们

  也会憧憬这份孤独的美丽

  五月的时候

  有一个人对我说

  他说要建立一个幸福家庭

  其实比任何事情都要困难

  五月的时候

  有一个人对我说

  谁都会为了寻找未来踏上旅途

  可最终还是会回到出生的地方

  ———————————————————————————————

  “每个人看起来都是独自一个人出生,独自一个人走过人生之路。

  但是每个人理所当然都有自己的家人,有对自己来说重要的东西。然後,还有自己的妈妈。

  每个人,都会在以後的某个时候,体会到,或者已经体会过和我一样的悲伤

  一直以来只被我看做是街边的一道风景的人们,此刻每一个人都显得那麼的清晰和巨大。

  每个人都很了不起,每个人都在各自努力著。

  妈妈,虽然已经过了好几年,可是我现在仍然觉得寂寞。怎麼说呢,总是想起妈妈的身影

  再多和妈妈说说话就好了;再多让妈妈吃些好吃的就好了;再多让妈妈去各处旅行就好了…

  现在总是觉得後悔,禁不住要哭。明明都是很容易做到的,为什麼就没有做呢?

  妈妈,你的每一天过的都是快乐的吗?

  我还是老样子。工作虽然稍微好了一点,可是依然不知道以後会怎样。也没有结婚

  过著令妈妈担心的生活。但是妈妈,我还会在这边继续努力的。看我的吧

  一直以来麻烦照顾了,向你说声抱歉,同时也要说声谢谢。

  我一直把养育我的妈妈当作我的骄傲。”

  带著妈妈的照片站在东京塔上:“妈妈,好高啊。妈妈,今天天特别好,真是不错啊。”

  ——小雅的独白

  《东京塔》影评(四):東京タワー

  谈不上多出色的一部剧集 但就是让我感动了好久

  无关贫贱 可怜天下父母心 倾其心血 含辛茹苦 子女贤孝无求 只愿其好

  所以王菲会唱给童童:“你不可以学坏 你可以不太乖”

  东京塔里的雅也 就是个不太乖的孩子 少不经事 一副不长进的样子

  喜欢剧中这一段: 暗恋他多年的女孩子说 喜欢他 是因为觉得他身上一直有股自由的味道 因此猜想 一定有个人默默地在他身后无私支持奉献

  这个人就是雅也的妈妈 一位平凡的普普通通的乡下妇女 却也同样怀有着伟大而感人母爱

  后来 雅也曾为自己的自由付出代价 但最终还是在母亲喋喋不休的唠叨 无微不至的关照中一路跌跌撞撞地走了过来 渐渐在东京站稳了脚跟

  孩子成长的同时 父母也在老去

  生老病死在所难免 操劳一生的母亲积劳成疾 一病不起 雅也开始明白 原来生命中最为恐惧的是 从此家中空空荡荡 再无母亲的欢歌笑语 只留下绵延不尽的回忆

  没有母亲的日子 雅也也一直还是过着让母亲担忧的日子 工作略有起色 但仍不知未来的路会伸向何方 爱情 也终归是无疾而终 太阳照常升起 生活一样继续 东京塔 还是静默的伫立 凝视着城市男女老幼的离合悲喜 不发一语

  也喜欢这时的速水 高挺的个子憨实的笑 一脸的青涩 甚至还有那美中不足的小龅牙~

  《东京塔》影评(五):母亲永远会为自己孩子努力着—只希望他们能幸福

  东京塔这部片子看了,但心情还是久久不能平静,特有感触,感觉里面感觉自己很像剧中的雅也,在读书时也会因为爱贪睡,母亲早早准备好的早餐顾不及去吃,然后会急冲冲的奔出家门。有时也会闲母亲很唠叨,但在很多事情上面母亲却一直支持着我。

  剧中雅也的母亲最后离开了他,离开了爱着的儿子,虽然一直有坚持努力,但病魔最终还是让她离开了心爱的儿子。同时雅也也意识到再也不会有人像母亲这样要叫着他的小名了。也不会再有早饭的等候…………,一切都迟了。正如剧最后所说的“妈妈,虽然已经过了好几年了,可是我现在仍然很寂寞,怎么说呢,总是想起妈妈的身影。再多和妈妈说说话就好了,再多让妈妈吃些好的就好了,再多让妈妈去各处旅行就好了……现在总觉得后悔,禁不住要哭。明明是容易做到的事情,怎么就没做呢?妈妈,每一天你都快乐吗?虽然不知道以后会怎样,过着还让妈妈担心的日子。但是妈妈,我还会在这边努力,看我的吧!一直以来麻烦你照顾,对不起,同时也要说谢谢。我一直把养育我长大的妈妈当作我的骄傲!”

  也许我们现在就该珍惜身边的亲人,好好地对待自己的母亲,因为母亲是爱你的,不要等到失去的时候,也许那时再后悔已经晚了,尘世浮华,一切都比不过母亲那平淡却伟大的爱!请好好爱自己的母亲,去感受她对你的爱。

  《东京塔》影评(六):日剧和韩剧的区别

  日剧:医生多 韩剧:病人

  日剧:bt多 韩剧:自恋多

  日剧:悬念多 韩剧:眼泪

  日剧:王子多 韩剧:灰姑娘

  日剧男:修眉多 韩剧男:眼袋多

  日剧女:气质多(90%是自然美女

  韩剧女:发嗲多(90%是整形美女)

  日剧:对社会问题的思考多(未婚妈妈、师生恋、忘年恋、婚外恋),矛盾来自人的内心

  韩剧:对遗传基因研究多(同父异母、同母异父、同胞兄弟姐妹),矛盾来自外界(身世或疾病

  每次看日剧的时候,总是在主人公努力微笑着说加油的时候我却哭了

  每次看韩剧的时候,总是在主人公哭得一塌糊涂的时候跟着一起哭

  日剧多刻画草根阶层小人物的生活,积极向上,教人抓住理想,奋勇前进,让你猜不到结尾

  韩剧多描绘童话中的公主和王子,白日做梦,哭哭啼啼,总是一开头就让你知道结尾

  日剧是出现问题解决问题

  韩剧是没有问题制造问题

  日剧有想再看一遍,再被感动一遍的冲动

  韩剧是巴不得快点看完这一遍,看完就好

  日剧一年出五部经典

  韩剧五年出一部经典

  日剧看了一部就可以记得一生

  韩剧看了一生就只记得一部

  可以什么都不想地看韩剧

  却不能什么都不想地看日剧

  同是得绝症的女孩

  日剧里面的人会用坚强的微笑迎接每一天,努力的活着,而我在电脑前流泪感动

  韩剧里面的人则是有留不完的眼泪,我却在电视面前郁闷怎么还没死啊

  ——————————————————————————

  日剧让人感动是来自内心的反省,韩剧感动是靠眼睛来看的

  《东京塔》影评(七):“东京塔”承载伟大的爱

  很多平凡的事情在时间的过滤下,变深变浅,变成了心中的痛,再慢慢的化开。我们难以逃脱命运的安排,我们也难以掩饰心中的遗憾,所有的父母都在用他们的半年去还儿女前世的债。那些在心底的爱和生活中的点滴,都会化作今后面对困难的力量,一代又一代的传承下去。

  终于有时间可以一家人在一起吃饭,然后在月光下散步,其实我很羡慕爸爸妈妈,虽然他们老是动不动就闹情绪,但是他们两个人总归是一家人,年纪越大了越紧密的在一起,相互照顾,给一个人在外面生活的我减轻了很多负担,也少了很多来自于家庭的压力。

  看电视剧《东京塔》,看到了妈妈伟大的付出,还有那个只身去东京打拼的男子汉,每个人都有很多眼泪,每个人都有很多辛酸,但尽管生活很苦,却因为有妈妈的照顾陪伴和维系,主人公小雅可能拥有那么多好朋友,拥有一个强大的依靠。有爱的日子才是最幸福的。所以看到他们生活中的片断,仿佛就看到了当年的自己。长大后,竟然开始变得越来越沉淀,越来越平静而坚强,越来越希望可以通过自己的努力去回报父母。虽然我们都一样,因为有家人在,有父母的爱,就会像孩子一样,不开心就发牢骚,难过的时候就掉眼泪,但是总是因为知道,可以在任何支撑不住的情况下,那个日渐苍老的肩膀总会是你最最温暖的依靠,那句,要加油,家永远是你坚强的后盾,永远是你坚持奋斗下去的勇气。所以天不怕,地不怕,大步向前的时候,觉得自己天天都在长大天天都在进步。

  有一天,我们都会老去,走向死亡,但是我们总是在这一辈子里收藏了太多太多难忘记的体会,快乐、悲伤的满载,就算离别,也是幸福的终点,每个人都是生命的过客,只因为有爱,所以觉得活着真好。谢谢你,妈妈!爸爸!

  母亲节提前快乐~

  《东京塔》影评(八):在蓝天下无限明媚的狂奔

  1,东京塔——为生活而奔波的雅也

  东京塔里面的一个细节是,我们无比帅呆的雅也同学,无论是上班还是上学,总是会迟到,而面对迟到,他永远不打车,甚至不坐公交,而是跑步前进。

  很显然,这样的安排不是基于某种事实,而是要刻意向观众传达某种意思。这种奔跑象征着雅也同学在东京为生活而奔波,为生活而努力。同时也象征着这个迟到大王背后的自由主义情怀。奔跑去工作,奔跑去上学,是他追求自由之后付出的必然代价。雅也并非时时刻刻奔跑,比如从杂志社出来的时候,以及去看展览的时候,他是用走的。所以奔跑,对于雅也来说其实带有几分无奈——作为一个在生活上和精神上追求自由的人,他却不得不在某些方面向生活低头——奔跑,有时候更像是一种牺牲。

  2,阿甘正传——美国是跑出来的

  相比之下,阿甘的奔跑则是完全的积极向上,以至于很多人看完阿甘正传之后直接把美国式的成功称为“跑出来的成功”。而阿甘无与伦比的跑步姿势则成为了影视作品最经典的奔跑形象,甚至,在田径领域,可怜的约翰逊还被说成是刻意模仿阿甘昂首挺胸的跑姿。

  如果说在雅也的奔跑中,自由主义是在向现实低头,那么阿甘的奔跑代表的就是彻底的打破束缚的精神(跑坏了他难看的假腿)。而阿甘成年之后,那次漫长的奔跑,则更是一种符号。他和他的追随者,一言不发,终日奔跑,直到前方再没有路。简单的说,是埋头苦干,套用最近流行的说法,大概就是某种叫做钝感力东东,这也是阿甘成功的最明显的因素。

  3,燕尾蝶——自由到美的铺垫

  燕尾蝶里有一段超棒的跑戏,就是飞鸿莫名其妙被放出来之后,一边狂喜的大呼小叫表达不可思议,一边在街道上飞奔。相比阿甘和雅也,飞鸿显然会因为自己曾一度失去而更加懂得自由的涵义:他刚刚被捕,惨遭毒打,又被关押在狱中,按照他自己的想法,出狱之时就是被遣返之时。结果,却非常戏剧性的得到释放,因此面对来之不易又来之不难的自由,飞鸿的兴奋似乎除了飞奔便再无法用别的方式来表达。

  但是,那段跑戏只是一个铺垫,全部都是为了接下来的惊鸿一瞥:飞鸿突然的转身,然后我们从他的眼神知道,他看到了非常非常美的事物,这种刹那之间瞥见的美,甚至远胜过自由带来的喜悦,让他停下脚步,驻足不语,直接惊为天人。至于他看到的究竟是什么,导演并没有直接告诉我们。当然,电影的最后,阴险的岩井俊二还是讲谜底告诉了观众。说实话,当我看到那个在悬挂的燕尾蝶的宣传画的时候,觉得有点失望,但后来,渐渐明白,真爱古力果的人,看到那个画面,自然心中无比震撼感慨万千,这种感触,远远超过自由带来的狂喜。

  4,野战排——奔跑,然后振臂而亡

  野战排最牛的一个镜头:后来在麦姐的一部大尺度电影里有大尺度演出(其实主要还是麦姐尺度比较大),又在《失败的男人Spider-man》系列中饰演大反派的Willem Dafoe,冲出丛林,长途奔袭,最终因中弹实在太多,倒下了,而临死前那个高举双臂的动作,则被制作成为电影史上最牛的海报,没有之一。

  是的,野战排无论是在哪个国家放映的什么版本,都是这张海报,顶多就是变变色,调调光,大概Oliver Stone自己也觉得世上在没有那个动作比Willem的这次振臂而亡更令爱好和平的人们心痛了。

  至于之前那段踉踉跄跄的奔跑,和飞鸿的奔跑一样,实在是恰到好处的铺垫之笔。只是这里,奔跑没有任何喜悦之情,只有观众揪心的痛:原来越南,是美国佬自己人阴自己人的战场。

  5,猜火车——私家珍藏,只因他帅到无敌

  猜火车的第一幕就是奔跑,伴随着的是Renton同学那段很Cool的旁白: Choose life. Choose a job. Choose a career. 这一幕的奔跑与自由无关,与奋斗无关,也没有狂喜,更不是为什么作铺垫。一群小混混不要命的逃跑,就这样。很多人记住了台词,却忘记了那段奔跑,没办法,实在是狼狈不堪。可是即使狼狈程度也不及后来钻马桶那场戏,简单的说,奔跑,在这里,只是奔跑,更确切的说,就是普通的小偷的普通的逃跑。在这里,旁白没有配合画面,而是画面配合了旁白。那段台词需要那样的节奏,所以,让我们以一段跑戏开始吧。

  影片的最后,Renton又一次逃跑,逃离他的坏朋友,逃离他的旧日生活。说实话,这场戏的作用完全是为了呼应第一幕,因此台词基本上是对那段没完没了的choose的改写,只是最后加了一段 getting by, looking ahead, to the day you die.所以这次的逃跑肯定就更加不招人待见。但是,其实这次的逃跑和第一次有着很多不同:首先,这是一次自我救赎,虽然方式相当恶劣,属于中国富豪管用的携款潜逃,但是目的至少是好的,奔向新生活嘛;第二,这一次没人追他,所以走的很安逸;最重要的是,哥们笑的那个灿烂啊,反正我是直接被Evan无比明媚的阳光笑容折服了。面对这样的帅男,阳光明媚,灿烂到死,你说他是天使都不过分,虽然他背着的是一笔不怎么干净的巨款。

  猜火车里这两次逃跑所附加的含义是在很寥寥,根本不能和飞鸿他们的奔跑相提并论,但是Evan在最后一幕的笑容实在是让我印象深刻,所以作为私家珍藏,单独列出来。

  6,色戒——梁朝伟还能跑,跑完还能跳

  其实关于奔跑这件事,鲁迅先生教训的极是:其实世上本没有跑,走的太快了,也就成了跑。所以当王佳之说:“快走”的时候,易先生的反应是跑。

  易先生跑的太平凡了,比Renton还平凡,李安甚至不愿意给奔跑中的易先生一个面部特写,所以梁朝伟这个动作难忘程度本来应该远不及很帅很阳光的Evan,但是后来的纵身一跃实在令人唏嘘:易先生这么怕死这么小心谨慎的人,怎么可能还顾得上你王佳之?

  另外,梁帅哥一把年纪了,如果这场戏NG20次,只怕要摔出问题来的……

  7,裸奔,和其他许多许多

  一直期待能看到一幕令人难以忘怀的裸奔,可惜目前还没有。

  落叶归根里面本山大叔有段“我跑啊跑,我多快乐”的台词,但是很遗憾电影里本山大叔很少跑的,难度跑起来吧,又一定狼狈,比如跑下山追车轮子。且,大叔的形象实在不如Evan帅,论身手也不及伟仔会飞。这份尴尬好似导演张杨,野心不小,妥协更多。

  无穷动的最后,洪晃和另外几个女人吃完饭,走在大街上,看起来一副挺自由的样子,其实心里都挺苦。这大概能解释为什么她们只是走,而没有跑。这个世界上女人向来很少用跑的。你看许鞍华的电影,男人女人都四十了,哪里还有跑的?至于女人笔下的小男人和小女人,都巴不得自己能飞,具体案例请参考哈里波特系列。

  相比之下陈凯歌显然更中意跑的,不然无极里怎么会有跑步爱好者频繁出没。而张艺谋的电影里,奔跑则走向两个极端,要么因为主人公被怎么死都地步掉的超能力而让观众完全忽视主人公之前那段跑戏。要么又实在是令人太过于难忘:同样是章子怡同学,在《俺爹俺娘》一片中一而再再而三的跑了又摔,摔了又跑,跑跑摔摔,摔摔跑跑,如果再乘以到当时尚显稚嫩的章mm一定很高的NG次数,印象自然更加深刻。

  《东京塔》影评(九):击中我的心

  之前是豆瓣的万年潜水员,从来都是只看不写的,觉得和很多写出华丽评论的人相比,自己真是没什么可以一说的。

  但是这部电视剧,却让我觉得必须要说些什么,因为它真的和我的生活太相似,最重要的是,电视中小雅的母亲对小雅的付出也和我父母的付出一模一样。没有条件的,掏心掏肺地对你好,要把自己所有的都给你,只要孩子好,哪怕自己非常非常辛苦都没有关系。

  看着片子里面的小雅,对母亲发脾气,在门上写“妈妈 禁止入内”,对母亲大叫:“我要去东京,就是因为你管头管脚的,什么都要管。呆在这里,什么都不做,什么事都不发生,我会烂掉的。”就好像看到世界上的另一个自己,从来没有觉得自己是这样地可恶过。

  一直觉得父母对自己的好是应该的,也一直只看到父母做的那些让自己不喜欢的事,一直觉得父母在束缚自己,属于自己的是无比广阔的父母无法想象的天地,他们只是按照自己的意愿希望我过他们想让我过的生活。一直一直以来都这么想,偶尔也会觉得愧疚,像片中的小雅,当阿姨告诉他母亲是如何辛苦的时候,也会黯然地低下头。但大多数时间里,我还是一边憧憬着将来出去闯荡的生活,一边对父母希望我毕业回到家乡生活的建议嗤之以鼻,并且觉得是对自己生活的横加干涉,而从没想过父母的担心和他们的孤独。

  可是看了这部片子,尽管初衷是想看看小雅是怎么在东京生活下来的,但是最打动我的还是小雅母亲的爱。

  拉着小雅去学校,一边安慰着小雅学校有多么好玩;在小雅犯错的时候,赶到学校,不停地向老师鞠躬,说着麻烦了的话;叫小雅的同学来家里玩,给他们煮好吃的,只是希望小雅能融入新环境,被他们接受;自己打几份工,又做女招待,又去菜市场搬货,早上3点就起床,却省下钱给小雅买摩托车;小雅考上了大学庆贺的时候,一个人坐着的孤单的背影,转过头来却还是打起精神和大家唱歌跳舞;小雅让她不要送了,还是拿着精心准备的东西,赶到车站来送小雅,一直地对小雅说 加油啊。

  一切的一切,都和我父母所做的似曾相识,想起他们是怎么样到处托人让我进好的小学,怎么样招呼我的同学来家里玩,又在我假期结束的时候买一大堆吃的让我带给同学们,而我却嫌麻烦、重,不肯带,怨他们多此一举;是怎么样辛苦地工作,因为是自己的生意,所以除了春节,一年忙到头,根本没有休息,客人有业务过来了,不管什么假期,都赶过去做,而这个时候我都是舒舒服服地呆在家里,然后等着父母回来再做菜吃饭,从来没有自己应该做家事的觉悟,假期从学校回来,就觉得自己辛苦了那么久,在家里舒服一下是应该的,就心安理得地什么也不做地天天睡到日上三竿,然后起来吃饭;又是怎么样地和父母说,自己将来要出去闯荡的,叫他们不要管自己,老是让自己回来,烦死了;但当自己真的在学校里不顺心了,受打击了的时候,又是妈妈一直一直地鼓励我,叫我加油,说我是最棒的,如果没有妈妈的鼓励,我一定不可能熬过大一那一年的考验,也不可能如愿以偿地来到我想上的大学,虽然嘴上一直说着自己的大志,但事实上,没有父母一直以来的支持,我根本不可能做到现在的这些。

  过去心里也明白父母对自己的付出,但看了这个片中以后,我一边看一边哭得不行,哭小雅的行为和自己是多么的想像,而这样的行为又是多么地伤父母的心,也哭小雅母亲的付出和自己父母的付出是多么地像。

  片子就想一面镜子一样,照出我以前那些自己没有意识到,或者意识到也不愿承认的错误,虽然这样写非常俗气,但是,我还是决定,以后的我不会再做这些事,我要自立,为父母分忧,将来更要加倍地回报他们,虽然我知道他们从来也没有期望过我赚多少钱来给他们吃好用好,只是希望我永远都健康快乐,但是这样的期望让我更难过,他们从不求回报,但我一定要回报,让他们过得好,他们身体健康,我们一家人永远平安快乐,这是我最大的新年愿望。

  《东京塔》影评(十):时间,如何度过都会有遗憾

  朋友推荐说这是她看过最好的日剧没有之一,搞清楚四部东京塔的区别后,周五晚上刷到哭着睡去 ,醒来又继续哭完。

  看过的日剧并不多,也知道这并不是最好的,只不过在大都市漂泊的异乡人背后温柔的注视是永恒的话题。这个话题对于全国各地小地方安稳长大又到大都市的年轻人来说当然是枚温情的催泪弹。

  不喜欢男主角怯懦消沉的性格,也不喜欢妈妈这样为了另一个人活着的活法。所以剧情一次次展现母子冲突,母亲欲言又止受伤的眼神,儿子慢慢觉悟却羞于表达的样子,让我感到烦躁,烦躁于日本人就是有本事把这些生活中的细节一条条拎出来,摊开给你看。没有惊心动魄没有大时代没有大人物,就是能挠到人心底:哦,我也是这样想的。

  我妈妈也是这样勤勉以孩子为中心的人,虽然不像片中妈妈这样辛苦。但是乐观宽容善良一模一样。我的朋友都喜欢她,也羡慕我从小能天天吃妈妈做的饭。

  十八岁起离开家,即使心中没有一座东京塔,也执拗的不肯回家。虽然不像男主角一样内向消沉,但是晚熟给人的自由感甚至是看到朋友和妈妈相处愉快吃醋的感觉也是一样。

  用东京塔为这部片命名再好不过。对孩子来说,东京塔和妈妈是两端,一端是丰富多元充满未知的未来,另一端是匮乏安稳的过去;对妈妈来说,东京塔和孩子也是两端,一端是未能走过的遗憾,一端是背负在身上的责任。

  男主角将母亲接到东京来是非常美妙的安排——也是现实中父母对远游儿女的期待——两人时隔六年在大都市开启了新生活,时空带来的冲突和美好回忆都在这段时间发生。现实生活里大部分有过类似经验的年轻人都会发现,即使父母在大都市是无所适从的,但是在家里他仍然是一家之主将居所打点得井井有条,子女仍然是被照顾甚至被管教的一方。此阶段很多父母不像片中母亲一样可以适应得这么好,但是确实面临着重新审视子女正视子女成长和子女争夺家中话事权的问题。

  最后男主角带着母亲照片实现承诺登上东京塔也是一个非常现实的处理手法。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能同时挑起过去和未来,处理好工作和家庭,赶在父母老去前长成一棵依靠的树并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而时间这东西,残酷到你怎么过都有遗憾,都想重来。

  最后,中日文化共通之处对日剧的许多风俗情感都能理解,但真的很畏惧这种沉重的感情捆绑。且不论父母年轻时是否有诗和远方,这一辈以子女为骄傲甚至以养育一个子女为最高成就的价值观是否也是看着这群没有自我的父母老去的年轻人不想结婚不想生孩子的原因之一呢?我被父母的光照耀着,但我却不能像他们那样照耀另一个生命。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东京塔》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