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死亡幻觉》是一部由理查德·凯利执导,杰克·吉伦哈尔 / 霍尔姆斯·奥斯本 / 玛吉·吉伦哈尔主演的一部剧情 / 悬疑 / 科幻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死亡幻觉》观后感(一):电影是局限的,想象力不是
其实像这样的电影,看完还要做足影评甚至书本的功课才能明白来龙去脉的电影,多少有点和电影赌气的意思。电影作为视觉艺术,是要通过画面声音来展现唱念做打,形台声表,让人感觉在看电影,而不是在看霍金的幻灯片。电影的类型今天已经百花齐放,惊悚,剧情,喜剧,科幻等等,但都是要讲一个好故事,一个大众能接受的好故事,这是电影的功劳也是它的义务。如果看完电影,大家都去看书而胜过电影,而不能把电影和书分开来看,那这样的电影就是失败的。电影的失败。
其实想想当代中国艺术,就能理解这样的电影多少像那些什么行为艺术,什么先锋艺术,总是要通过极端拔高自己和伪善的亲近大众来吸引眼球吹嘘概念。仅此而已。
《死亡幻觉》观后感(二):看不懂的可以进来看一下.
首先,要想看懂这部电影,你必须先明确了解2个问题:1-片名的翻译。 Donnie Darko是电影的名字,这就是男主的名字,翻译成“死亡幻觉”是翻译者个人的理解,基本肯定是错误的,不但错了而且诱导了对这部影片的正确理解;2-了解电影设定的世界观。电影里反复出现书中的章节,并提到《时间旅行哲学》这本书,而这就是本电影构建的世界观,所以,你想理解电影,想理解导演的意图,就必须首先接受这个世界观,并在这个世界观内理解电影的整个逻辑,而非用现实生活中的逻辑来解释。
OK!,如果以上部分你都接受,那么我们就可以来解释这部电影了。
1988年10月2日以前,男主一直都生活在原生宇宙中,清晨的时候突然从天而降一个飞机引擎,故事开始。
当这个飞机引擎凭空出现的时候,不管他落在什么地方,有没有砸到男主,这个时候实际上离线宇宙已经产生了,因为,按照电影构建的世界观,宇宙的第一法则就是因果关系,即凡是有因必有果,然而,这个凭空出现的飞机引擎打破了因果关系,也就是说,没有因,却出现了果,这破坏了宇宙法则,因而导致整个宇宙处在一个极其不稳定的状态,原生宇宙停止,离线宇宙产生。
事实上,离线宇宙必须产生,一方面,应该按照原定轨道运行的宇宙因为出现错误停止了前行走向岔路,这个岔路就是离线宇宙,另一方面,离线宇宙也是原生宇宙发生错误后的一种自我修复程序,就像给电脑打个补丁一样,那么,在这部电影里的离线宇宙要修复的就是,给原生宇宙凭空出现的飞机引擎找个因。
因为是一种修复,在整个电影构建的世界观下,你可以理解,这种修复是上帝有意识的作为,所以,他令男主有穿越时空的能力,让兔面人一步一步引导男主,两次破坏,导致认识女孩,与之相恋,伪善者被逮捕,老师委托男主母亲代理团队,家庭party得以举行,男主和女孩发生关系,随之女孩却突然死亡,这期间的一切暗示,使得男主明白了其中缘由,最后用超能力打开时空隧道,在离线宇宙灭亡之前,带着飞机引擎回到过去,阻止了世界的毁灭。
当男主带着飞机引擎回到原发宇宙停止那点时,时光从离线宇宙迅速倒流,最终倒流在空中突然出现飞机引擎那刻。实际上,男主是可以选择不被砸死的,但是这里有一个问题:所有人,即理论中称之为死控体的人们记忆是被抹除的,只会留下些许模糊记忆,如大梦初醒,但是男主是活控体,他是穿越回来的,所以他的记忆是被保留的,只有他一个人记得离线宇宙中发生的一切。
当他回到原发宇宙中时,他的使命完成,超能力丧失,变回成普通人。但是根据电影构建的世界观,一个普通人是不应该了解离线宇宙,或者说不能了解宇宙规律的,如果你了解你记得,那么宇宙会给你惩罚,这个惩罚就是,让你孤独的死去,身边的亲人朋友全部死亡,你孤独一人,即使你能将宇宙的奥秘书写下来公布于众,但是绝不会被大众认可,在别人眼里你不过是一个说着莫名其妙话的疯癫人,就像电影里那个白发苍苍的物理老师一样,电影里多次暗示,这个孤独的老人就是一个活下来的活控体,但是她却没有选择死去,而是选择活了下来,孤独的活着!
影片最后的结尾,男主被从天而降的飞机引擎砸中,死前他笑着,笑着很开心,我想,这种笑是一种释然,一种无奈,是他了解了这个荒诞的宇宙,mad world, find it kind of funny,find it kind of sad,所以他不愿孤独的活着,情愿在那一刻死去,The dreams in which I'm dying,Are the best I've ever had,他死了,完成了整个世界的修复与还原,留下希望给他爱的亲人和恋人!
很多人仍在纠结最后那个飞机引擎依然是凭空而降,但是你必须知道,这一次凭空而降确是有原因的,这个“因”在离线宇宙中,更准确的说,离线世界在飞机引擎出现的那一刻即产生,而不是降落到男主房间的那一刻产生的,即:错误与修复同时开始。
第一次飞机引擎出现在空中是无中生有,但出现的那一刻,离线宇宙即产生,上帝之手,活控体,死控体集体修复,活控体带着圣物穿越回来,离线宇宙的时光迅速倒流,倒流到飞机引擎出现前的那一点,注意,不是出现的那一刻,而是出现前的那一刻,也就是说把原发宇宙突然出现不明物体的那个画面减掉,继而补上穿越而来的那个飞机引擎,而这个飞机引擎的出现,虽然在原发宇宙中仍是突然出现的,但它却是有原因的。
了解了电影的整个构思,再次重看一次电影,尤其是结尾的时候,那种悲哀感越发强烈,毫无疑问,男主唐尼是英雄,即使是在上帝的操控之下完成了对世界的拯救,但他依然是英雄,他爱着他的家人和恋人,所以他选择了让飞机降落在自己的头上,而不是活下来孤独的死去,这是对人生的释然和豁达,是对亲情爱情最美好的奉献。
①虫洞产生了就是产生了。
②圣物是飞机引擎就是飞机引擎。
③全片只涉及一个原发世界和一个离线世界,每个世界只发生一次且没有循环,且在两个世界中世界皆互有其对等物。
④在28天的时长里两个世界皆有一个圣物和一个圣物的对等物。圣物为在离线世界中30号坠毁的飞机引擎。
⑤在原发世界中唯独发生的事情是飞机失事和Donnie被砸死。Donnie的母亲和妹妹没有在空难中身亡。
⑥Donnie是离线世界中唯一“浮现”之物,故而其在原发世界中理应死掉。离线世界独经Donnie体验却不是其幻梦(也并非实存),好比一人身处除斜面小滑块外空无一物之屋却不当作“我在做梦”言论一般。
⑦主人公决意杀死Frank和回到原发世界纯然是屌丝本性。其回到原发世界多半不知死之将至(无论是存有记忆还是认为离线世界无非是梦幻),知道也没他妈所谓。
⑧本片遣用的多数符号只为表意,不能作为叙事线索加以谈论。
于是其实导演拍此片用意大概很简单格局也决不能算恢弘浩大。(而且按某些理科生视角讲逻辑纰漏实在太多了哼虽说按“一旦接受这样的设定还是蛮带感的嘛”来讲本片是基本能达成自洽的)虽然我坚持说过分解读是个伪概念但按照理解本片原意来讲真不用想太多。理解本片只需一个信念“发生了就是发生了”。同时本片可写性远大于可读性,只要不涉及阴谋论和不涉及阴谋论本片观众想怎么瞎逼叨都不成什么问题。
附:
①在本评论作者(自身女傻逼一名,傻逼龄超过20年)看来,循环论就是阴谋论的一种。
②在本评论作者看来本评论试图阐明的理论也是阴谋论的一种。但是你大爷我乐意。
③求求你们放过导演,丫真的不是有意装逼和故弄玄虚否则你们把全世界的Math Lab(误)都取缔掉好了。Plus十足愚蠢的本评论作者在不能假定一些个体十足恶毒的情况下只好假定他们十足愚蠢。
男主角是名中学生,有精神问题,一直在吃药。某晚,幻觉中出现一个造型邪恶的兔子,引导他梦游离开家。结果当晚一个飞机引擎砸到他住的那间屋子,他躲过了一劫。那个邪恶兔子还告诉男主角,28天后就是世界末日。然后,男主角继续他的校园生活。他仍然是精神有问题,总是去看心理医生。他在学校里认识了一位新来的女生,随后那个女生成了他的女友。他在精神不正常的状态下破坏了学校下水道水管,导致学校被污水浸泡。然后又当众辱骂一个伪善的女老师。在此期间,男主角对穿越时空发生极大的兴趣,去请教一位物理老师,老师送他一本关于时空旅行的书。书的作者就是男主角经常见到的那位古怪的白发老太太。学校请来一位在媒体上大力宣扬爱心的伪善作家来给学生们做心理辅导,他被男主角当众质问和嘲讽。在和女友看电影的时候,男主角又出现幻觉,去到那个宣扬爱心的伪善作家家里放火。消防队在救火后发现作家的地窖里藏了很多儿童色情画册,作家因此而被捕。男主角喜欢的那位语文老师,因教学不符合学校的要求而被辞退,男主角很失望。那个造型恐怖的兔子也不断地出现在男主角的幻觉中,对他造成极大干扰。他的心理医生认为他的情况很危险。男主角的妈妈带领学校的舞蹈队去外地参加比赛,他妹妹也在其中。家里只剩男主角和姐姐,为了庆祝姐姐考上哈佛大学,万圣节晚上在家里举行了一个聚会。他的女友突然来到这里,告诉男主角她妈妈离开了,而她也很危险。两人一番亲热后,男主角又出现幻觉,感到危险确实已经临近,于是和女友及两个朋友一起去找那位白发老太太。男主角和女友在老太太的屋里遇到了两个学校的恶棍学生,他们挟持男主角和他女友到屋外,一人把他女友扔到路边摔伤,另一人扑倒男主角,用刀威胁他。这时他的同学开车赶到,不小心压死了倒在路边的女友,那两个恶棍也逃跑。男主角开枪打死装扮成邪恶兔子的那个同学,另一个同学逃跑。男主角开车带着女友的尸体到了山上,伤心至极。男主角的妈妈和妹妹乘坐的那架飞架在空中出事,一个引擎掉了下去。男主角在车里看着女友的尸体,意识迅速回转,又回到了飞机引擎砸塌他的屋子之前的片刻。随后,屋子被引擎砸中,而这次男主角也被砸死了,他的家人都是万分悲痛。那个是他女友的女孩路过男主角家,问清了情况,她也很同情这一家人,但是,她并不认识男主角。
这部电影或许是个穿越时空的故事吧,男主角为了挽回女友的生命,而选择自己去死,和《蝴蝶效应》有点相似。但我总觉得这并不是时空交错,而只是一场幻觉,也就是男主角确实被砸中了,或许没有立刻死去,在临死前的那一点点时间里,出现了这些幻觉,或许那些事都是他想做但没做的事吧,尝试各种恶作剧,对穿越时空的幻想,对浪漫爱情的渴望等等。他可能一直暗恋那个女生,而那个女生却根本不认识他,只有最后那一瞬间的幻觉中,他完成了自己的爱情。那一瞬间对时间的感觉,并不是真正时间的长度。对其他人来说,只是一瞬间,对男主角来说,是一段有各种真实细节的生活,虽然只是个幻觉。
这个片子里,我最喜欢的情节,是那个伪善的作家被抓,在媒体上大肆宣传那一套假大空的肉麻话,暗地里完全不一样,让我想到了很多人,尤其是某个爱讲《论语》的人。
片中那个亚裔肥妞,不知道为什么设定为中国人,我感觉她更像韩国人。
《死亡幻觉》观后感(五):我看过最烧脑的电影 没有之一
前几天看了《死亡幻觉》,没看懂。在网上看了好多影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一千个哈姆雷特有一千个读者,我个人支持对电影有多重解读,有些人吐槽片名叫《死亡幻觉》翻译不准确。偶然看了有人说是D死前的幻觉的解释也并不无道理。当然,我比较支持大多数人的解读,不过看了那么多影评我还是有很多困惑。我觉得最客观的影评应该完全基于电影中以展现的视音效果,也就是说所有的观点论断都应该能在影片中找到根据,所以有些人从其他途径找到的依据我不是很赞同,比如官方还是导演编剧什么的解释,除非他们的说法在影片中可以找到依据,不然都只能怪他们自己没把他们的观点拍摄制作出来。当然也许当事人的解释最合理,不过好的电影就是要给人开放性思维,只要有理有据,能自圆其说就可。
首先,我看的电影是2h13m51s的,故事的逻辑架构都得依据电影中的这本书——《时空旅行哲学》,片中给的几秒钟书页画面镜头又不带中文翻译,相信很多人跟我一样,首先因为这个没有看懂。以下是网上找的注解,不知全不全面。
《时空旅行哲学》《THE PHILOSOPHY OF TIME TRAVEL》
前言
此书为天行无常时之简易指南;我希望它纯属虚构;否则我只好为你祈祷;如若书中预言之事在我有生之年发生,请万务在为时太晚之前找到我。
1944年10月 罗伯塔·安·斯派罗
第一章 离线宇宙(Tangent Universe)
原发宇宙(Primary Universe)充满危机。战争,瘟疫,饥馑,自然灾害。人人难逃死亡。
第四维时间相对稳定,但并非无法穿透。使其织体崩坏的意外很少发生 。
而一旦离线宇宙出现,其本身将极不稳定,只能维持几星期。
如果离线宇宙坍塌,其在原发宇宙内的遗骸--黑洞将摧毁一切存在。
第二章 圣物(Artifact)与活体(Living)
当离线宇宙出现,时空涡流附近的人们将处于这个危险新世界的震中。
离线宇宙发生的第一个征兆是“圣物”的出现。
当“圣物”出现,“活体”将出于好奇将其收回。“圣物”通常为铁器,如来自古玛雅文明的箭镞,或中世纪欧洲的铁剑。
被送回原发宇宙的“圣物”经常被视为宗教图腾,因为它们在地球上的出现完全违背因果逻辑。
第三章 水(Water)和铁(Iron)
水和铁是时空旅行的关键元素。
在离线宇宙中,水是用来构造时空之门的屏障元素。
铁是构造圣物容器的传递元素。
第四章 梦(Dream)
当“被控体”((Manipulated)从离线宇宙苏醒时,他们仍会被梦魇缠绕。
但大多数不会记起先前的经历。
那些保留些微记忆的人会为其在梦中的不良行为深感懊悔;
“圣物”本身是它存在的唯一物理证据,其他一切均已在离线宇宙中灰飞烟灭。
据远古神话记载,一个马雅战士被箭镞射中而跌落悬崖,但附近却没有军队,没有敌人;
一个中世纪骑士被一柄尚未锻造的剑神秘刺穿;
主说,一切皆有原因。
第五章 活体接受者(Living Receiver)
活体接受者是选中的向导,负责把圣物置于返回原发宇宙的位置。
没人知道他是怎样或为什么被选中。
他将被赋予第四次元的神力。强大的力量,念动,精神控制,召唤水与火的魔法。
他将被噩梦纠缠,幻视,幻听。
那些在他周围的人,称作“被控体”,将畏惧他,试图毁灭他。
第六章 死控体(Manipulated Dead)
死控体比活体接受者更加强大。如果一个人在离线宇宙内死去,他将通过第四次元通道(Fourth Dimensional Construct)与活体接受者接触。
第四次元通道由水构成。
死控体据此控制活体接受者。
他会设置“引导陷阱”(Ensurance Trap)以保证活体接受者把圣物安全送还原发宇宙。
如陷阱运作成功,活体接受者将别无选择,只能在黑洞坍塌之前使用他的四次元神力将圣物及时送还原发宇宙。
第七章 活控体(Manipulated Living)
活控体通常是活体接受者周围的朋友/邻人。
不幸的是,出于返还圣物的任务要求,他们会经常表现出无理性的暴力倾向。
在此条件下,他们会不惜一切免于自己在离线宇宙的湮没。
下面说几点我的困惑:
一、圣物——飞机引擎到底是怎么回事?
大部分人的观点,首先时间被穿透了,偏离原定轨道,离线宇宙产生,第一个征兆圣物——飞机引擎出现,原发宇宙随即停止。因为时间偏离轨道,所以原发宇宙出现飞机引擎。但对于原发宇宙出现的飞机引擎不合理,所以要让它变得合理,所以D最后要把引擎带回原发宇宙。
片中共出现三次飞机引擎,第一次出现砸中D的房间;第二次出现是在D他老妈失事的那架飞机上,给的是一个远镜头;第三次出现砸死了D。前两次都是发生在离线宇宙,第三次是在原发宇宙。那么这几个飞机引擎是同一个吗?D带回原发宇宙的又是哪一个?
由于原发宇宙和离线宇宙是共用一个时间轴(这个观点我也不知道大家是怎么得出的,姑且先算是对的),所以离线宇宙一旦产生,原发宇宙的所有运作都会停止,可能是停在引擎出现的那刻,而事物运作又接着原来的事继续在离线宇宙运作。由此可得出第二次跟第一次不可能是同一个引擎。但也有人推测第一次的引擎跟第二次的引擎是同一个,第一次的引擎实际上来自于10月30日的飞机失事(至少是某段时间的某架飞机的引擎),这是一次时空错乱的结果。那么如果这两个观点都是正确的,那么就是离线宇宙至少有两个飞机引擎这种悖论,所以它不稳定,D要带走一个使其稳定。
那么第一次和第三次的是同一个吗?第一次了飞机引擎一个特写镜头,第三次是全景镜头,从外观上看很难看清楚,个人觉得不像,但这不排除是拍摄的穿帮镜头。
那么D带走的是哪个,片中并没有交代,更不知道D是怎么把引擎带回原发宇宙的。可以肯定的是第三次的是D带回来的,这样这个引擎的出现就合理了。但是对于外人来说的话,还是不能调查出这个引擎是从哪架失事飞机上来的,而且有可能这个引擎在原发宇宙中还有另一个,就是在还没有失事的飞机上,但这么一解释感觉又不合理了。所以我推测D把这引擎带回来的时候正好是这架飞机出事,这样这个原发宇宙就只有一个引擎,也就合理了,但是之前说过离线宇宙产生,原发宇宙停止,所以又不可能又出现飞机失事。。。
二、事物的运作是不是有循环?
网上对于循环的推断很多,我觉得有一定的合理性,我也倾向于这种观点。D多次把圣物带回原发宇宙,但因为不合理,所以离线宇宙一直不断产生,直到我们在影片最后看到合理后,离线宇宙不再产生。我只是还想不通为什么最后一次就合理了呢?
《旅行》上说,如果离线宇宙坍塌,其在原发宇宙内的遗骸——黑洞将摧毁一切存在。这个说法给人很多想象空间,这里的“存在”是指什么,黑洞能摧毁时间和空间吗?或者黑洞会摧毁原发宇宙和离线宇宙的一切事物,那特么这个时候这个“宇宙”是怎样的一种状态?还是说这个“存在”是相对于“过去”和“未来”而言,就是“现在”的事物都会毁灭,但是圣物出现的那刻还在,也就是D可能会从一开始那里不断循环?
三、结局是什么意思,D一定要死吗?
我觉得这是一个开放性的结局,每一种说法都有道理。
1.首先我们必须得先弄明白对于原发宇宙怎么样才算合理,怎么样才能阻止离线宇宙不再产生。如果事物的运作是有循环的,那么D把圣物带回原发宇宙就并不一定能够阻止离线宇宙不再产生,也就是说D经历了好几次离线宇宙,直到最后一次才合理了。如果事物不是循环的,那也就是D明白他必须把圣物带回离线宇宙,这样才算合理。那么D一定要死吗,我觉得这个问题很开放,可以说他的使命就是把圣物带回原发宇宙,然后他一定要死,不能违背自己的宿命,因为第一次他之所以能被frank唤醒躲过死亡是因为他还没完成拯救原发宇宙,所以一旦他把圣物带回原发宇宙,如果他逃避死亡,那么他就会陷入离线宇宙的循环中。从这种观点出发,事物可能是循环的,至少D知道只有自己也被引擎砸死,离线宇宙才不会产生。另一种可能就是D不用死,跟之前的分析一样,如果事物是循环的,那么D经历了好几次循环,他感觉那样子的人生没有意义,他以为只有自己死了才可以跳出这种循环,可是他不知道最后一次合理了,其实他可以不用死。还有一种可能就是事物不是循环的,D把圣物带回原发宇宙后,以为一切结束了,但他不知道有个飞机引擎正砸向他。
好了,分析结束,现在去看看《死亡幻觉2》,不知道这次能不能看懂一点。
好吧,其实《死亡幻觉2》我已经看完了,因为豆瓣账号出了点问题,现在才把影评补上。我想说的是看了1后再看了2还是有点帮助的,可能是由于2是另一个导演所做,1里面的一些疑问在2里面还是不能得到解决,不过2也给出了一些1里面的补充。不过我觉得评论一部影片只能从这一部来看,虽说2和1也有一点联系,2作为一部致敬作品和1比起来还是有点差强人意。
《死亡幻觉》观后感(六):理解万岁
如果说10月2日的引擎来自10月30日,那说明一开始就已经存在了这样一个时间闭合回路。既然这样,最后引擎传回去也只会重复同样的轮回,所以最后一次的28天一定发生了不一样的事。个人认为这件事就是Donnie个人意识的觉醒。在之前的无数次循环中,无论有没有Frank的引导,Donnie都不会被引擎砸死,但是由于Donnie个人意识没有觉醒,所以10月30 Donnie不会去引导引擎。就是说,引擎仍然会自己通过虫洞回到10月2日重复循环,但是注意这里的10月2日是离线宇宙的10月2日。 因此,Donnie作为活体接收者的力量就是片中所说的将圣物送回原发宇宙的第四元力量,即将引擎送回到原发宇宙的10月2日将原发宇宙的自己砸死,从而结束轮回,拯救宇宙。
好了,现在就剩下两个问题了:
1.为什么最后一次Donnie的个人意识觉醒了,或者说为什么之前已死受控者的“引导陷阱”都失败了 ?
2.为什么圣物会出现?
我的解释是----------------------------------------------
只是偶然而已。。。。。。 全是为了剧情。 好吧,如果对这个答案还是不满意,那只能说,问上帝吧。
《死亡幻觉》观后感(七):将故弄玄虚进行到底
冲着罩在此片头上“烧脑神片”、“神一般的处女作”、“IMDB Top 250”等诸多光环,特意顶礼膜拜一番。看完完全傻眼,智商被虐之感强烈(上一次如此这般观影感受还是初中时拜安东尼奥尼大师的神作《放大》所赐)!急电Kathy求援,惨遭鄙视。我去,完了,难道自己真得得了早发性老年痴呆不成?赶紧找豆瓣、度娘求科普。在一连恶补多篇解析/解密热帖后,我终于淡定了:这就是一个所谓科班出身,读了半天四书五经,没练出一点真本事,却对基础技艺嗤之以鼻,好高骛远、眼高手低的装B文艺小青年倒腾出来的贪心不足蛇吞象的脑残之作。
野心勃勃的南加州大学电影系毕业生Richard Kelly为本片特意倒腾了个貌似向爱因斯坦与霍金致敬的伪著作《时间旅行的哲学》,以此作为本片的所谓“理论基础”——其用意和《女巫布莱尔计划》的创作者编派的灵异传说故事有点神似。倘若当真破书万卷、学识渊博且又用心良苦,果真成书一本,那倒也可敬可佩,结果就整了那么似是而非的廖廖几页,还各自称章,反倒暴露了他的肚中无物。Kelly依托虫洞与时间旅行假说而自创的所谓离线宇宙概念,加上本片的一众拥趸追随他的思路煞费苦心琢磨出来的多次循环,本来可以构成一个不错的故事概念,但Kelly完全没有那个能力去驾驭这样的概念,来自圆其说,装神弄鬼一番后便草草收场。看了那么多解析,试问有谁能够解释,历经多次循环或者“轮回”后,在最后这次离线宇宙中,终于醒悟自己被“神之手”选中的“活体接收者”的Donnie Darko,到底是如何将“圣体”送还原生宇宙中的?换成人话来说,就是Donnie在影片90%的时间里干得那些个破事儿,什么梦游、意淫、泡妞、开趴、辱骂老师、水淹学校、杀人放火,都跟他完成那个狗屁什么送还“圣体”引擎的使命,到底有毛关系啊?他又是怎么坐在山坡上坏笑两声,就把他老妈小妹所乘飞机的引擎拆下来扔到自家屋顶上了?为毛非得拆他妈他妹坐的飞机,拆个别的航班的成不成?说什么Donnie牺牲自己,拯救原发宇宙,如果说原发宇宙突然程序bug,不知道从哪儿多出来个引擎,于是砸出了个死循环的离线宇宙子程序,那为什么能在子程序中里debug,然后母程序就可以自动正常运行了呢?为毛非得把自己玩死,才能让原生宇宙得救呢,这两者到底有啥关系?别说我吹毛求疵,非要跟虚构故事讲逻辑,你丫整那么一又臭又长的片子,讲得就是这点儿逻辑,你还不给讲清楚、讲明白了,那你这干得叫什么活?主题都经不起推敲,更别提其他那些莫名其妙的旁枝末节了。
但这恰恰是Kelly的毛病和缺陷。他把讲好故事这个基本工作弃之一旁,舍本逐末地把故弄玄虚作为自己的唯一主旨。他没有像其他同类的时空奇幻片那样,把赖以撑起整个故事卖点的基本概念、假说作为主干交代清楚,再在上面添加各种细节。他盲目地模仿David Lynch式的诡异风格。然而他终究不是Lynch,骗得一时,骗不得一世。所谓是金子总会发亮,而只会靠喊“狼来了”蒙事儿的熊孩子最后只能让狼叼了。Gyllenhaal姐弟没有因为拍了这样票房惨淡的烂片而被埋没,日后各自扬名立万;而Kelly后来无论是干编剧还是干导演,倒腾出来的无一例外皆是烂片,这便是明证。至于Drew Barrymore小姐,也没能凭她投拍此片的“独到眼光”而在制片行当上搞出什么名堂来,至今还得老老实实地靠在爱情喜剧片里演甜心傻大姐混饭吃。
说起装B烂片这东西,不能不想起国产烂片新标杆《富春山居图》。还得说咱中国人老实实在,人家孙建军导一烂片,那就得有个烂片的样子,从头到脚透着股子烂味儿,光凭预告片就彻底直接抹杀我的观看欲望,绝不浪费老子我多一分钟。不像这洋鬼子,整一冒牌货儿,还能把那么多文艺青年唬得一愣一愣的,害得我也跟着上当。奉劝其他看官,不是吃饱了撑的没事干,千万别再浪费时间给这片子了。
《死亡幻觉》观后感(八):一场小电影的背景重要性
某大叔将此片推荐给我的时候就强调:诡异的紧~~
我屈服在淫威下 当下就找来看了
坚持看完了 我沉默了 我失望鸟 我无言以对了(liao)
本来还以为会是个穆荷兰道 又或者睁开你的双眼之类的片子
结果没想到却是一枚导演表达自己深厚的脑容量及感受力的脑电波炸弹
ure 我不否认此片是个深沉的片儿(既然广大群众们一致这么认为)
也不否认最后的1/3 的确给我看出了一点点欣喜
但 当一大堆离线宇宙、死控体、铁、水的理论 非理论 幻觉 争辩加破坏 频频出现在眼前的时候
导演 你不觉得你搭错小背景了莫
明明就一已死或者濒死小青年的回光返照
您不觉得有点小材大用了莫
您要拍个科幻片儿指不定能更花哨呢
而且 情感是深沉滴 理论是强大滴 四维空间是存在滴 也是很容易崩坏的
以后每次飞机飞坏 就得准备好送一个活体接受者上去..
咳咳 其实我想表达的 并不是对理论和想法的质疑
只是对导演表现手法的一小点失望
像一个急于表达的小孩子 只能抓住自己世界里最悬幻的东西
于是死亡 梦魇 和幻觉出现
只是这样的情节太过脆弱 敏感 承担不起深厚而沉重的理论幻想
导演拼命的想把它们揉在一起 揉得更自然一点
结果兔子头出现了 一部分观众迷茫了
其实它原本可以更好的 我们原本可以不用这么迷茫的
我倒是觉得 要把这片子分成两个看 一切就更自然了
一部分是已死或濒死小青年的幻觉之歌
青年在死前对自己的生活 爱情 心底的恐惧的检视
梦是人最不可知却又最真实的渴望
它带着少年滑过甜美直接滑入死亡的黑暗
另一部分是兔子头的科幻穿越世界
带着使命重返人间 寻找传说中的活体接受者
引导他 改变他 直到拯救地球
活脱脱一科幻悬疑商业英雄巨片
就连吉祥物兔子头都比那红漆漆的钢铁侠酷多了...
又或者 我们干脆让已死小青年来演兔子头引导者 会不会更噱头一些
可惜啊可惜 导演一念之差 用错误的背景墙 毁了一出本来可以是上下集 大片配置的片子哇
所以说 小背景这种东西 还是很重要的素
em 很久不吐槽了 一来就拍了个砖的
我知道 我知道 很多童鞋们 觉得这是部好片子
结果在我嘴里说得实在不像是什么样
但是请保持民主言论滴自由性
您觉得不合适的就闭嘴 绕道~~
看得好的 那是您大脑回沟都比我们深几个弯
看不好的 您就只当我肤浅罢了吧
《死亡幻觉》观后感(九):大部头
真是一部苦涩难懂的作品,就像你在看一部大部头的书,基本上不太能看明白,偶尔会被一些小的段子逗乐,或者看到几个闪光的句子,提醒自己这应该是一部作者用心之极的作品,只是深了点,我们理解不了而已,当然,有时候也有例外,不排除是某些人在装腔作势,这片子应该不是后面这种情况。。。
据说想要看懂本片,必须先看而且看明白一本叫做《时空旅行奥义书》的书,,因为电影里那些概念离线宇宙”、“原发宇宙”、“圣物与活体”、“被控体”、“活体接受者”、“梦”、“死控体”、“活控体”的解析都在书里,听上去都是些难懂的词,不明白了,那么多给高分的同志都是看了书的吗?或者都是天才型的?世道真是乱了。。。
《死亡幻觉》观后感(十):好片?& 烂片?
无论对于这部片子有怎样的看法,每个人都是有自己的想法。似乎这部片子被称为较为经典的CULT影片,个人的看法,这部片子就像是多棱镜。
每个经历不同,思想不同的人看到的是多棱镜中的不同的颜色,不完全的颜色。
至少一点是较为有意义的:你看到的东西是则是你能想到的方面。你已经经历或者是你希望经历的方面。这部影片甚至可以挖掘你自身心理、思想深处的东西。就这点来说还是很有意思的。
刚开始看第一遍的时候的确会觉得很混乱。很不理解、云里雾里。特别是看似很悖论的离线宇宙、原发宇宙的理论。在此不会对这个问题进行深讨。
但之后带着理性思考过后再去处理这部影片的时候,发现了不一样的感受。这种感受是结合了许多东西,包括影片内部所提到的以及未提及的。
咳~~~~~说了那么多,只想表达的一点就是,别管他是好片还是烂片,如果能从这部片子中得到点什么,无论是什么,这就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