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夏天的尾巴》的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2-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夏天的尾巴》的观后感10篇

  《夏天尾巴》是一部由郑文堂执导,张睿家 / 藤冈靛 / 郑宜农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一):青春有了尾巴

  “夏天有了尾巴,就会自己找乐子”用这个概念拍成了一部电影——《夏天的尾巴》。《经过》的导演郑文堂的又一部纯青春片,讲述的是四个少年少女在台湾乡间的美丽故事

  不管一些苛刻的评论家如何用条条框框来批判这部非主流的片子,也不管台湾在东施效颦的模仿了日本的漫画真人剧,青春偶像剧之后,是否将岩井俊二或者其他慢节奏片子的技巧学到了家。如果只是把它当作一个普通人想与别人分享的一个宁静的梦,那么台湾乡间连绵的水田,高耸的彩色风车,水渠里清澈的流动的溪水似乎也可以将观众轻轻安抚。

  就如同《蓝色大门》在最初给人回归少年时光感觉,《夏天的尾巴》似乎也像在讲述当初的自己翻出学校围墙找乐的故事。

  最近,总是有些抱怨,为什么同一个年代的人,有些已经跨入了资本主义,有些还在发展中国家徘徊,还有一些更是在贫困线上挣扎人人都往高处向着金光四射的虚荣之地膜拜,谁都不例外。也常常苦口婆心地半劝半质问地对学生说,你在想什么,你有没有想过未来多少多少年的内的生活,现在怎么可以浪费你的时间和你妈的钱?

  其实《夏天的尾巴》就是另一个世界,就是你我都会回首的另一个时代。它会让你觉得其实田园乡间宁静的生活其实也不错,从资本虚荣的城市搬到默默无闻农村,从嚼下午茶的西式餐厅里出来奔去载着小船的水渠,唱歌永远唱不出录音棚的效果,踢球永远踢不出集装箱的范围爱恋永远抵不过伤害暗恋遥遥相望像风车一样旋转,火车轰隆隆在背后穿梭而过开去城市的金碧辉煌。这就是世界上某个角落的夏天,如果你喜欢,如果你感到放弃追逐巅峰的荣耀也不可惜,如果你承认青春就是这么在光阴里塞满一些对未来毫无用处奢侈坚持,那么你也可以活出这么一个有尾巴的夏天,不过你要自己找乐子,并且这些乐子很可能别人都不会发现,更拍不成电影,你的快乐不快乐只有你自己知道。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二):夏天的尾巴,青春的散场

  不知道怎么去说这样的电影,美好画面,动听音乐,青春单纯男女学生,大片的绿色稻田,一切看起来都是那么美好.

  可是,每个美好的背后都是不完美的.每个人身上都带着伤痕,年轻梦想狂热爱好音乐的阿月,因为心脏不好,不能过于激烈.成绩优秀聪明明朗的男主角,爱上了已婚的女老师.成绩优秀开朗热情的女配角,为了喜欢的人努力考上同样的学校,只因可以更近,却永远够不到该有的距离,帅帅的日本转学生,却因为足球,上了五年高中.每个人身上的伤痕都很明显.可,重点在于,他们都无视这种伤痕,他们快乐,明亮,积极,带着青春特有的美好,生活着.

  看完电影,不知道怎么回忆自己的青春岁月,那些带着草香的学生时代.不知道是记不起了,还是根本就没有那么多故事.

  看着他们,心中总会泛起隐隐的伤感,为什么这种美好的岁月只存在画面中.现在,不管在城市的哪个角落,看到的学生都是没有那么美好,至少不会让人产生羡慕感.难道社会越进步,失去人性本真的时间越早?

  我的青春已经散场,谁来继续开演夏天的故事?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三):审美疲劳

  大学生。高中生。

  夏天。

  暑假,寒假。

  台湾。

  青春片。

  少年,女孩

  轻快,忧伤

  树,草地乡村小镇,城市的角落。

  天空大海。小天地,天空。

  单车。校园。海边。田野操场

  爱情。同性恋。三角恋。青春。

  长镜头

  吉他。口琴。

  你还觉得有意思么?你还觉得感动么?你还觉得不无聊么?你还觉得很煽情么?你还不觉得审美疲劳么?还没受够这种模式化的庸俗电影么?你还觉得这种片子很干净很indie很文艺清新么?你还觉得这种电影能触动你最里边儿的那片小小内心么。你还没觉得这种片子就象是工厂流水线生产出来的千篇一律消费品么?你还没觉得你的眼泪情绪以及品位过分的容易被某些心怀叵测的文艺投机商们利用了么?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四):最感动地方

  整部电影,最感动的地方就是草哥那一群人,在小伟偷偷拿走三明治的时候说:没关系啦。还有在小伟够不到的时候往前面推推,让他刚好可以拿到。成人也可以有这么善良的吗?电影以外似乎看不到吧。可能因为草哥长时间和这些年轻人在一起,还没有被污染,也可能是因为南台湾的民风如此,善良淳朴。因为阿月的妈妈阿嬷也是一样,看起来虽然上了年纪,但是还是活泼可爱,有青春的味道

  真的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啊~

  电影果然就是电影,总有一点过度唯美的嫌疑。那片稻田会不会太美了一点,小溪会不会太清澈了一点,午后的阳光会不会太耀眼了一点。。。为什么我的青春里面就没有这些清澈的画面,而且我们这一群人也并不是那些穿着白衬衫念村上春树玩乐团的少年少女。我们有的只是穿着让学校从我们身上捞一笔回扣的校服上一整天课写一整晚作业。所以我看这些青春片的时候,心里是怀着恨,不过只有一点点而已。

  还是很喜欢这类片,看的时候放松,不需要考虑太多和情节结构有关的累人的事情,就这么慢慢的放着,做一点别的也好,吃吃东西什么的,看看美景,跟着主角轻轻的笑一笑就好,舒服

  心里是那么向往慢节奏的生活,养一只猫,弹弹琴唱唱歌,在夏天的下午吃一碗自己做的剉冰,走在巷子里会有街坊跟你打个招呼,去稻田里找足球被农夫用竹竿追着打...但是已经不可以了。

  也许以后会有机会看到和片中一样的美景,可以享受一下慢节奏的生活,可是,青春已经没有了,怎么办?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五):不是我的夏天

  完全是因为夏天,一年四季中可以啃西瓜美女的夏天。

  可是,这部电影里的夏天,只是一只小土猫。

  夏天的尾巴,象征幸福

  嗯,看完后,一大堆胡思乱想。

  女一号,休学在家,热爱音乐。

  其实不怎么喜欢,也没多大心思写她了。

  男一号,爱上老师的资优生。

  一出场就大吼:为什么我不可以喜欢老师?

  我想,其实他在那时,心 里就有答案了吧。开始明白人世界的残酷,抹杀一切非世俗认可的美与爱。吼出这样的话,只是不甘心,会有这样的结果吧。

  小小的不甘心,让故事继续。

  我想用他的努力去改变现实

  可是,世俗的力量,岂是他一个人能对抗的?

  老师是大人,这师生恋,只是她不小心的脱轨,她一定会回到她的世界去的。

  在最后,看到那结果,他选择了拥抱女一号,之前就吸引他的少女。在他不甘心时,他就看到了她。那时,他的心里已不只老师了吧!他与女一号之间的感情,这是一份更容易把握的感情,纯真,美好。

  嗯,男二号,不破。很喜欢他。

  从日本远道而来,一个高中念五年,老被罚站的男生

  这些不重要

  不破喜欢足球,是那个球射中后兴奋地乱跑的小孩,小心翼翼地到绿油油的稻田捡球的小孩。

  觉得他是戏中最单纯强大角色

  但,略显单薄

  不是讨厌所有的老师,但戏中的那个老师很讨厌,他问:你还敢要回你的足球?

  这样的老师,那些面对学生,已变成“大人”的老师,他已经失去了与不破这样的学生沟通能力。不破,不是这样的他能明白的。

  还好,不破的小小失落有她安慰

  有个人,注视着他。

  不破+开朗=超人

  幸福公式

  女二号书写的幸福公式。

  也很喜欢女二号。

  很会为自己着想,很会争取自己想要的,很有主见的女子

  她是为了男一号而来到这学校的,却慢慢地发现,这样做,已经没了意义

  然后,她看到了不破。

  她用她的方式爱人

  看男一号痛苦,什么也不说,报复老师。坐在场边,看不破踢球,偷偷送足球给不破。

  草哥,很喜欢哟。

  好人,都喜欢的。

  这片,关于青春,勇敢

  太美好了,因此不真实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六):激萌!

  看完后只有两个字感受:激萌!

  弹吉他养猫的短发女生,光这点已经萌得不行,眉宇间仿佛看到刘欣还有厉娜,甚至还有点范晓萱的影子。当然还有《盛夏光年》里的张睿家,最奇妙的是开头居然是贝司老师在聊弹琴的感受,之后就是猫(原名布布在电影中叫夏天)的华丽出现!然后我就萌得快晕倒了,相比之前的《盛夏光年》或《蓝色大门》,因为以上萌点的出现,已经让我这个作品对我个人而言好看度已经远超过前两者了。

  张睿家继续扮演着一个苦恋的角色,(难道是他的那张特殊气质的脸给导演们的第一印象就是这样的苦恋者?)不过后半段急转而下,导演终于给了他一个快乐幸福的结尾,应该是郑宜农私底下编剧里增加的?父亲导演,女儿主演并且担任主要编剧(根据她的这部同名小说改编),还主唱了电影中部分歌曲,这实在太强大了,简直是我未来养女儿的梦想。

  特别喜欢郑宜农招呼张睿家进来看自己练团的那段戏,郑宜农此时的微笑特别温暖,而张睿家难过神情也特别有感染力。如果硬要挑刺的话就是那段家庭暴力的戏有点牵强,当然这只是个人观点,也许许多人觉得放在里面也很合适

  看着郑宜农在田野边上随便拨弄着吉他的样子就情不自禁地再次响起了阿孝,还有同样喜欢民谣吉他弹唱的豆奶,但比较特别的是郑宜农还会弹电吉他并且和乐队里的其它成员排练时也有模有样,而她站在舞台上唱着自己原创歌曲的时候总让人想到《柠檬时期》。

  最意外的还有橙草扮演自己,用名谣和后摇两种风格做整个电影的主题曲实在太合适了,不得不再次赞一下!因为郑宜农那几句特别急促地高声歌唱,让我再次对电影原声多了一份期待,最后才知道电影中所有她边弹边唱的歌曲果然都是她自己作词作曲的!她应该是本色出演吧?啊!激萌了!因为郑宜农,第一次发现民谣也是如此好听!最后的最后,再查到电影原声居然是小白兔橘子出版的!现在极度想听郑宜农自己弹唱的所有歌曲,郑宜农可以考虑自己出专辑了!

  一句话总结:2007年目前看过最喜欢的台湾电影!

  :Kiss的那段如豆友skysunny所言实在太纯了。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七):夏天的尾巴是一节一节的

  嗯,要如何写起呢…

  是一个头裹白巾名叫草哥的吉他男

  作了一番很不专业很想NG的空虚无聊论吧…

  是一个微微泛胖不露正脸的乱发女

  听着摇滚乐拿着绿瓢给猫咪洗澡吧…

  是一个迷惘的瘦削挺拔少年

  在画满音符的舞台下面张望吧…

  是一个奋力挤出人群的女生

  迫切地打着电话找那个叫作阿月的吧…

  是一个在稻田旁铁箱前的足球小子

  傻傻地挺在那里盯着自行车上载着吉他的大眼女生吧…

  故事就这样开始了…

  他们是阿月,怀钧,雯莉和日本少年朗。

  又是在台湾,

  又是这样一片土地

  满眼稻田,一段土路,一条小溪…

  每个地方都有故事…

  很喜欢阿月的面庞,

  并不如雯莉那么娇美,

  却有着一双上扬的眉毛,

  骄傲而霸气~~

  骑车时飘扬起的刘海儿

  使得脸上的稚气和天真一览无遗

  帅气的她会抱着把吉他唱歌给怀钧听~

  她的歌很好听,

  是很纯很纯得好听。

  只有一把吉他就足够了…

  她的歌声让我突然认识到,

  原来长句也可以唱得这么婉转动听…

  怀钧喜欢徐老师,

  喜欢到被劝退还是不肯放弃。

  故事往往都是这样,

  Right同学总会在此时出现,

  带来温暖的阳光,久违的微笑和甜蜜的拥抱~

  再没有人比怀钧还傻了吧…

  稻田中,并肩坐在小小桥上,

  他问,我可以亲你吗?

  她答,不行,不行…

  呃,在这样一个尴尬时刻

  我都脸红…

  还好,不行的是他不可以亲她,

  还好,她亲了他~~

  记得这条小河吧。

  飘过写着”妈妈我想你”的纸船,

  跳过天真懵懂的怀钧大帅,

  聆听过阿月裹手伴着吉他的嘹亮歌声,

  守望过足球朗自得其乐的射”箱”…

  嗯,对

  它还见证了这四个少年理清感情各归各位。

  就喜欢这种找到真爱的小爱情,

  不要大起大落

  不要历经太多风雨

  不要惊天地泣鬼神搞得你死我活

  我需要你,就这样淡淡的,挺好~

  如果说你想寻求一份恬淡的感觉,

  如果说你喜欢金灿灿的稻田缓缓淌过条小河,

  如果说你想回味下过往青春,

  又或者说你只是想看一部简单的片子,

  不妨看看吧。

  哦对了,

  顺便说一句,

  其实夏天是只猫,

  一只婆婆讲喜欢吃刨冰的猫。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八):夏天有尾巴

  原来是一只叫做“夏天”猫。看到阿月帮它洗澡的时候那个老实样,多少有些羡慕阿月。

  原来说的是想成为什么样的大人,还是不想成为大人,就和夏天一样,有自己的尾巴就满足了。

  无论生活是不是会被高架强行穿入,稻田还是绿油油地成长;无论他人如何打压,我们还有足球、音乐、爱情和喷漆的小反抗,告诉世界“我一定不要那样”。

  喜欢阿月的歌声,在练完团关了灯的茶室,两个年轻的剪影拥抱在一起,隐隐约约看到肩膀线条的颤抖。

  喜欢自顾自踢球的朗,用日语说着对雯莉优等生角色的不理解。雯莉只是笑笑,画她的人头,那喷漆的颜色仿佛在几幕之前看到过。

  还有独守空闺的妈妈,为远在天涯的丈夫织着总有一天要穿的毛衣。还有了不起的阿嫲,喜欢把夏天叫做挫冰,像一个母亲把酒鬼打醒。

  总而言之,是一部很夏天的电影,说得是理想的青春故事。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九):迷茫而美好,在青春的阳光下微笑

  看完这部电影,心里是那种充满阳光的美好,看着他们的单车在开满花的路上一直向前,就知道前方一定是一片更加明亮的天空。

  这部电影没有背叛、没有死亡、没有残酷和忧伤,最多就是在那个青春年纪里每个人都会遇到的迷茫。陈怀钧喜欢老师,并不是那种真的爱,而是她在他最需要人陪伴的时候一直陪着他,是她“让”他爱上的,后来简单而善良的阿月出现在他身边,阿月也可以陪他的时候,他也喜欢阿月,他需要的是陪伴,是理解。

  在每个人的青春年纪里总有这样一些人,有一个学习很好却不爱讲话的男生,他总是很忧郁,总是很沉默,但是对青春年少的女孩子来说这简直就是致命的吸引;还有一个男生,不爱学习,却一定有一种最喜欢的运动,或者篮球或者足球,他总是翘课去打球,然后大汗淋漓的坐在教室最后一排的角落里睡觉,他很聪明,他不招老师喜欢,却总是被那个班里学习最好的乖乖女生莫名其妙地暗恋着……还有一个女生,他总是跟别人不一样,喜欢短发,喜欢穿宽松的T恤衫和迷彩裤,她总是插着耳机听音乐,她有一个别人都羡慕不来的好嗓子,她不渴望爱情却总是偶然遇到爱情。还有一个女生,她很普通,做着同样重复而机械的事情,但是她的心里藏着大大的善良和别人进不来的丰富世界……

  这样一群人丰富了青春的路,青春好像总是很偏爱夏天,好像只有夏天的阳光才能彻底表达青春的激情和热烈,只有飘扬的白衬衫才是最好的青春的代名词。

  有时候真的觉得自己长大了,长到回忆起青春都觉得是很久以前的事情了,回忆里好像真的只有夏天,房屋后面梧桐树哗哗的响,电风扇格叽格叽不停地转,树下的阴影隔不断不停吵闹的知了和不断跳台的音乐广播……

  虽然这部电影还有他更深的关于对成人世界的权威的解构,但是我只愿简单的想,它只是一首关于青春的轻摇滚,拖着长长的尾巴,走着那充满阳光的田间小道……

  《夏天的尾巴》观后感(十):干净的青春,纯净的你我

  很慢很干净很台湾的一部电影。高架风车、幽绿稻田、热风单衣、小河里飘来的纸船、一只有着长长尾巴的猫、热爱足球的日本小子、暗恋学长的单纯女生、追求老师的疯狂少年、有先天心脏病的吉他女孩,这些简单的元素组合起来,难免矫情,但,谁的青春不矫情?

  同同说过,“矫情是最美好的事情”我们全不必苛责自己的做作,谁知道,会不会有人偏偏爱上最真的你呢?

  干净的音乐,干净的场景,似乎每一次暂停都是一副很是唯美的画面。貌似每一个音符都在讲述一个关于青春的故事,或喜或悲,已然存在,管你爱或不爱。

  越长大越发怀念小时候,越觉得青春的可贵。站在人生的岔路口,难免有想抓住青春尾巴的冲动,你选择用怎样的方式祭奠逝去的岁月?用笔还是音乐还是一个人的名字?

  无论如何,我都懂得,我的青春,一样美得纯粹,你们的,也一样。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夏天的尾巴》的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