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冬之蝉》经典观后感集
日期:2018-02-06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冬之蝉》经典观后感集

  《冬之蝉》是一部由伊藤真朱执导,剧情 / 动画 / 同性主演的一部日本类型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冬之蝉》观后感(一):默默沉睡,等到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吧

  我一直对幕末时代的故事兴趣

  维新是日本从封建走向现代化的第一步,但也是军队掌权,展开对外扩张政策的第一步,一切始于维新,而危险理念也始于维新。

  事实上,我一直觉得,所谓维新和保幕,从本质讲只是持不同立场利益集团,为自己权利和对国家未来不同的理想而战。

  值得肯定的是,日本人在很多描写幕末的作品中,并没有完全抹杀和否定幕臣、或者类似新撰组这类保幕派的理想和信念,甚至在某些作品中,能体会到一种虽被时代抛弃,但仍坚守绝望执念的悲壮。

  《冬之蝉》中有一段对话,当草加在战场重逢秋月的时候,曾责备他如此进步之人为什么要卷入一场必败的战争;而之前,大鸟奎介也曾询问秋月为什么要以这样尊贵的身份到虾夷参加这场没有胜算的战斗

  秋月告诉草加,他做了一个梦,他觉得幕臣也可以用自己的手创造一个新世界期待像草加这样的有梦想坚定的人。比起输掉后什么都没有,幕臣也有自己开国的理想,他们有自己对国家未来的设计追求

  所以,在幕末这样的乱世,从来都没有绝对正义邪恶,只有顺时或者逆流。

  正如草加最后对维新的'定义",所谓维新,维新志士是为自己的利益而战,幕臣为了生存而战,而他只是为了创造一个能和秋月在一起的世界而战。

  所有人都在为自己的理想奋斗。秋月代表着有新思想的幕臣、相泽代表着偏执于暴力维新的志士、还有草加这类出国留洋后有民主思想,既不认同幕臣也与暴力维新格格不入的另类。

  所有人,都只是为自己的利益和理想而战。

  《冬之蝉》的精彩在于,它不是为耽美而耽美,在这样一部作品中,我们会看到对这个时代、对这个时代中各种人物的反思,会看到作者对于世事见解观点

  从人员构成来看,维新志士大多出自长洲等藩,这些藩属从德川幕府成立之时就是战败的一方,所以300多年来低人一头,长期被幕府压制。所以,在这样的维新过程中,的确有一部分人并不是为了所谓开国、自强,而仅仅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利益,通过又一次的动乱和变革抢夺权利,获得上位,比如相泽等人。

  而当相泽率领陆军部,直接查抄外务辅臣草加的宅邸时,隐隐显示出维新之后,日本陆军过于强大蛮狠直至逐渐掌权、军国主义横行的雏形。

  所以,每次看有关幕末风云的作品,我时常反思,任何的历史事件,我们都不应该只从一个角度叙述,正如我们经常把清末的保皇派妖魔化,把革命志士笼统简单英雄化,这样的观点和作品都没有意义

  即使在保皇派中,也会有一部分人,抱着固守传统、但希望通过温和变革,维持国家秩序、慢慢图谋发展的理念;

  即使革命党中,也一定会有一部分身处底层者,希望通过激烈变革的乱世,打倒一批旧式权威,夺取属于自己的权利和利益。

  所以,乱世中的正邪从来都不是明确的,但凡真心为了这个国家的前途命运奋斗的人,无论最终的输赢都应该被尊重,他们都是勇士和智者

  而那些仅仅打着革命口号满足个人血腥目的人,即便冲在第一线,也不过是高级的强盗而已。

  扯的太远了。

  最后谈谈《冬之蝉》的爱情悲剧

  这段爱情发生、发展的如此自然顺理成章。他们彼此吸引只是因为理想一致目标相同拥有同样的志向和抱负,然后自然的相惜相恋。这样的故事不会让人觉得突兀,更不会觉得这样的恋情有什么不对。那个动荡年代,本来就是男人舞台,男人和男人更容易接近,女性基本是隐于幕后的背景或装点,全片出场的女性除了歌妓就是女佣,也不会让人觉得突兀。

  而之所以这样的爱情注定是一场悲剧。他们每个人所处的立场,每个人的身份都昭示着,这是一场无法逃避,因时代而铸就的必然的悲剧。

  其实,无关乎爱情,这样身份的两个人即使没有爱情,仅仅是友情,也是一场必定的悲剧。只不过,当其升华为爱情时,更加凄绝浓烈

  秋月的贵族身份,决定了他必定是被时代淘汰的一方。而战争给他带来的残疾,使他只能依靠草加的照顾存活。这样一个高傲男子,之所以迟迟未死,真如其本人所说,只是因为无法下定决心和草加断绝关系

  真的很难说谁爱的更深。苟且偷生、寄人篱下的秋月,需要承受的心理重创远胜于草加,从保护者到被保护者的位置变化,让秋月这样的男人活着比死还痛苦

  没有相泽的逼迫,没有草加可能面临的危机,我相信秋月可能会选择继续苟活下去,但那样的生存应该会让两个人更痛苦,因为他完全没有活下去的目标和意义,死亡是秋月必然的结局

  其实,无所谓其后幕臣被释放的补充,秋月不可能甘心一辈子被草加纳于羽翼之下的呵护之爱,这种不对等的付出,只会消磨双方爱意,最后还是走向悲剧。

  而草加的悲剧,表面看,他是殉情,但其实,像他这样的人在新时代恐怕迟早也是个悲剧。首先,他的出身和发达就让相泽这样靠军功爬上来的人羡慕嫉妒恨;再者,就算其后幕臣特赦,草加的身份和地位,也不可能允许他和秋月真的在一起;最后,从深层次来说,草加的理想和维新的目标还是有一大段距离,这样的人在这个激越偏激的时代是没有活路的,迟早会被淘汰。

  所以,无论是他们的爱情还是他们的立场、身份,都与这个时代格格不入,他们注定无法在这样的时代生存、相守,获得属于他们的幸福

  在新时代到来之前,就像蝉那样沉睡吧。这才是最好的结局。

  《冬之蝉》观后感(二):以爱的名义

  到处扬言“接受各种形式的爱情”,大概就是从看了“冬之蝉”之后吧。虽然知道那只是一部非真人版的影片,在现实中相信未免显得有些幼稚执拗;但仍然对自己保留一丝小小的宽容,允许自己被草加和秋月感动

  总在想:如果秋月或者草加中一人变成女性的身份,还会这么让我感动吗?马上否定自己的设想,如果真的如此,大概也不会有秋月和草加的悲剧了。

  剧情已经烂熟于胸了,因为3集的OVA已经翻来覆去的不知道看了多少遍。因为太熟悉,不免开始自顾自的进行“拓展性”思考了。

  以自身繁衍为基础而缔结的婚姻,至少在中国古代是以“繁衍”为第一要务的。不能说这有多大的不对,毕竟“生物”最大的特性之一就是可以繁衍自己的种群。往大了说,从人类起源开始,男人和女人的结合(是否因为爱情另论)就是天经地义合理

  不以繁衍为目的的结合,不知道在人类学的角度来看,是否可以算作人类“进化”的证明。或者也许这其实是一种“退化”?“我是个男人,我真的喜欢你;只是你恰好也刚好是个男人。”星史郎的这句话,多少带着些许无奈——为什么你没有恰好是个女人?

  性向的确定,到底是先天还是后天?总觉得应该是后天才对,毕竟从生物性的角度考虑:自身繁衍才是生存的意义所在更何况,“爱”这种感情并不是与生俱来的必需品——相对恐惧、性冲动、求生本能而言,更应该是建立在一定物质基础上的精神享受——而且,这是高等生物的专属感情。

  以“先天”为理由,多少有逃避压力、以求心安的嫌疑。喜欢一个个体、或一类个体、喜欢到可以扭转自己本能的程度,能证明的只能是这份感情厚重。而与这份感情相伴而生的、各种各样的压力,也许让本人也觉得这其实是一种非正常的感情。只能以“先天”这种自己无能为力借口掩饰自己的矛盾——一边自我怀疑,一边继续从这种感情中寻找安慰

  人是社会的人,不可能独立群体而生存。可以不顾及世人眼光而傲然孑立的时代应该早已结束了,人类社会的发展只会让“社会关系”把人跟人套得更加紧密。所谓“社会压力”只会越来越重,要背负这种压力生存,艰难程度也可以想象

  有了这种理解,也就不难理解为什么现今社会同性爱的当事人那么多“偏离”正常的存在。也不难理解为什么即使明知自己的性向,却仍然要找寻一个国家认可的婚姻形式——虽然我反对这种对婚姻另一方的软弱残忍,但我也很难坚决的鄙视当事人的如此行径。他们太难了,想要寻求简单的生存方式,虽然有太多可指责的理由,但对于社会的弱者而言,造成这种情况的压力来源似乎更应该被指责?

  一直不理解所谓的“直男”对“曲男”的不屑——只不过因为喜欢对象性别的不同,何来那么多莫名其妙的优越感?更不能理解曾经出现过的“直男”恨不得将所有“曲男”斩草除根仇恨——这种仇恨的产生原因究竟是什么?宗教信仰吗?也许吧,一旦与此两者沾上关系,就算再无稽的理由都能被理解。

  自己有时候也不能理解自己这么声援同性恋爱的原因。毕竟同性滥交等为人不齿的情况也的确带普遍的存在着,只是每当此时,我会以异性滥交也同时存在为由鄙视自己。

  想得太远了,得把自己拉回来。也许只是自己讨厌仅仅因为喜欢的对象不同就遭到歧视的无聊和无耻吧。恋爱自由,不应该仅适用于以繁衍为基础的爱情。

  《冬之蝉》观后感(三):静静的、沉睡

  “是啊,在那样的时代来临之前,就让我们像这蝉一般,静静的,沉睡吧。”

  也许从更早就注定了他们的结局,在他拔刀杀人,在他们最初就是敌对的双方,最初我觉得秋月何必用独腿在雪地爬这么远去切腹,既虚假又做作,我揣测作者想给他们美好的结局,最后草加赶来时,秋月是毫不留情的已经离开,此时我方才感到悲戚,也许想来是秋月不愿让血脏了那屋子

  我是非不喜欢耽美悲剧的,毕竟觉得既然是故事又是本就不易的同性爱情就应该给一个美好的结局,但我不得不承认没结果的故事才更美,但我仍很排斥……对硬掰成悲剧的作者我很鄙夷,但冬之蝉算是完全不吧,故事的开始,也许就注定了悲剧,但是他们这种价值观互相认同,有远见和共同远大理想,有点相濡以沫的爱情,相识相知相爱,真的很好很喜欢,形成的对比也更让人动容。

  对秋月,他没有忍辱逃避而是用行动去创造新时代他想在那样的时代等着他的爱人回来,他也绝不适合被敛去身上的英气被圈养在内室里,秋月死我可以理解,肉体和精神的双重痛苦,但他仍很干净的来很干净的走。

  对草加,他是不依赖武力的坚强,但他后来变得轻易拔刀杀一个战友杀一个无辜的人让我很不齿,但我知道他也很不齿这样的做法是为了秋月而变,因为他让他闭上眼,而秋月也为之在心中愧疚煎熬,结局他居然you jump l jump了!这种我认为懦弱的做法在武士身上出现了!他不去创造他和草加共同希望的那个新的时代而跟着死了!但我之后也许也能理解——他也在为着那个维新而不停奋斗,随时置身于战场“请一定要活下去,只要你活下去我的愿望就实现了” 他为了他而战斗,也为了他的离去失去所有。

  结局作者绝壁以一种悲怜嘲弄的口吻说一年后这个时代来临了……无论时代历史性还是剧情画风画质皆算佳作!好评!

  《冬之蝉》观后感(四):.冬之蝉.

  从开始就是悲剧的基调,即使有美好时光的陪衬。

  那时他是鲁莽少年,他是华贵的武士。对立的阵营,燃烧的火焰,他凝视他的眼,他把他推下了悬崖

  世间的制约,都退去了作用,即使身份,性别,地位,背景,时代,没有一个条件能与这份恋慕契合也不要紧,一江春水,芳草依依,短暂的幸福足够温暖孤独

  然后战争爆发,他有他要维护的信念和尊严,他有一定要守护的愿望。

  心疼他,雪白无垢的身体也在战壕中染上尘埃

  心疼他,不愿拔剑却最终溅得满身鲜血

  究竟是命运成就了我们还是我们左右了命运。

  我一直在想香囊究竟代表了什么,最后的最后才知道那是蝉壳的碎片。在他离开以后,他还是常常去那河边吧,一个人回味最后的温存,取下树上破茧的残片。而他在伦敦对抗着思念,想象能够一起看火车技术,不必拘泥身份的时代的到来。

  从重逢起我就开始飙泪。

  残缺的不止是肉体,还有自尊,还有,当看到他为了他挥刀杀人的时候,心已经彻底碎裂。即使不再完整,心也丢了,他还是要把活着的他带回,哪怕代价是两人的牢笼,是他永不露出笑颜

  如果这样活下去,是否还能迎来那个时代呢?

  草加和秋月大概都不知道吧。

  冬天特别的冷,他要他再次从身体里把他点燃。到这里我视线模糊得看不清字幕。这是他们最后的燃烧,草加是真的开心,我想秋月也终于放下了枷锁

  然后在从天而降大雪中,他依然高贵美丽,他还是温暖如火。用信擦拭刀刃,他们终于像冬蝉一样沉睡。

  一江春水,芳草依依,草加放入水中的小船,一路飘至秋月的手里。佳人依旧,再没有战火,春光旖旎,仍是初遇的江户。

  不知道为什么眼泪怎么都停不了。说不出多么深刻的大道理,只是心疼相爱的人,恨这碾碎一切的乱世。

  想到曾经真的去过五陵郭,如果是在看过《冬之蝉》后,会不会有不一样的心境。虽是寒冷的虾夷,却有让人平静的美丽景色。旧时的战场痕迹还在,那天天空一直飘着小雨,地图上看似很大的区域用不了多久就能走完。那里几乎没有游客,三三两两的都是日本的老人,我还记得走到一个斜坡上面,能看到远山的景色。

  最后,必须提到音乐真好听。悠扬哀伤,浓浓的江户风情,淡淡的回忆味道。我是循环播放着O.S.T写的这些,每每回想,还是会流泪。

  《冬之蝉》观后感(五):140字不够,所以我来写评论

  其实关于时代,关于同性爱,关于虐,前面的评论都说了很多了,我也不觉得自己能写的比他们好,这里只说我自己的一些感觉,觉得啰嗦的可以关了。。。

  最开始是LPC2004上,明明是很爆笑各种乱来的event上,朗读环节,音乐静下来,mori和miki开始叙述,一下子被吸引

  那时候刚开始恋声,不熟悉mori,更不熟悉miki,单纯的觉得台词非常好

  然后,miki配哭声,突然就被她投入的表情吸引了

  从来就觉得,声优和演员是一样的,只是表演形式不同,假的,都是假的

  然而看见miki的表情,那种投入到要哭出来的感情,瞬间被感动了~~

  于是记住了这段台词的名字——冬之蝉

  腐化之后,其实隔了很久才看了“抱春”,因为“拥抱春天的罗曼史”这种恶俗的名字以及一点也不喜欢的封面画风,实在不想看

  而看完之后,则完全爱上这个故事,抱春,以及冬之蝉

  在漫画里,冬之蝉是作为番外,作者说,可以把这篇看做是“抱春”的前世篇,也可以看做是剧中剧

  我觉得前世篇更为适合,在寒冬中蛰伏,静待春天的来临,不是很好么~

  看漫画的冬之蝉之前,就听说这篇很虐,就知道自己的泪点绝对扛不住,果然在看见秋月的锦囊里破碎的蝉壳时,瞬间飙泪~~

  幸好是在“抱春”途中看的,作为剧中剧,至少香藤和岩城是Happy End的,没有被虐得太厉害~~

  在看动画的冬之蝉前,是做好了飙泪的准备的,找了个安静的晚上一个人躺床上看~~

  动画制作非常好,画面很美丽,比“抱春”的两集OVA好多了。

  话说秋月和草加初见那个晚上,在漫画里看见秋月的那个武士头,我是笑出来的,而在动画中,则觉得月光下的秋月,“真是好美~~~~”

  而河边的镜头,配上剧情,美丽极了~~

  因为知道了剧情,以为自己至少能撑到最后结局,没想到在看第一集的时候眼泪就忍不住了~~~T_T

  整个故事都是悲伤的。正因为知道最后两人的结局。

  所以在看到他们一起学习,一起逛街,一起坐在河边,草加心动,秋月说“请把我点燃~”的时候,心是痛的~~~直到现在写下这些话的时候,心里还一直都很难过~~~

  从来没有想过在看H的时候也会这样的难过

  最后一夜的时候,秋月又说了“请在我身体里点一把火~”这样的话,好吧,我已经泣不成声了~

  而当两人最终被掩盖在大雪中,反而觉得,就这样安静地睡去吧,等待春天的来临~~

  等待属于岩城和香藤的春天~~~~

  评论完,以下无责任吐槽~~~~~~

  听到德川的时候,脑子里想到的战国Basara里面的那个毛头小伙子以及某达机器人。。。。。

  至于高杉什么的,桂什么的,攘夷(JOY)什么的,各种奇妙的感觉~~~~总觉得某绷带杉会手插紫色浴衣,叼着烟管出现在火场~~~某石会唱着RAP和某白色外星生物从后面跑过去。。。。。。

  新选组,嘛~要是有个警车,坐着某蛋黄酱星以及某S星人以及猩猩从街上开过,我也不奇怪。。。

  看~~果然140字不够写~~

  《冬之蝉》观后感(六):穿越那座山,会有一片森林,在那森林里,你们可以在一起

  先看的冬之蝉,看完后,心情非常忐忑不安,纯洁的雪地上,草加抱着已经自杀的秋月,将刀指向自己的腹部。

  为了缓和心情,我看了大家一致推荐的翡翠森林-狼和羊的故事。咩和卡兹躲过羊群和狼群的捕杀,离开他们生存的森林,经过虫虫艰难翻过了雪山,最终找到一篇新的森林,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为什么秋月和草加不能这样呢?为什么秋月不能放下幕府的一切,和草加一起等革命过去,两个人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呢?

  如果没有遇见你,我将会是在哪里?

  草加如果没有遇到秋月,可能还在闷头干革命。秋月没有遇到草加,可能还在幕府,直到为之效命身亡。可是就是那样一个夜晚,他们相遇了。然后在那样一个平静的仲夏,他们在河边一起学习。微风习习,大片大片的草地,河水静静的流淌,好像外面的世界不存在,只有秋月和草加。如果日子可以就这样过下去多好,秋月和草加真的如童话般的人物一样生活在一起。可是在他们面前,阻碍不仅仅是男男的关系,还有革命的双方对立的关系。于是,两个可怜的人被这场漩涡卷在一起,直到革命结束,出身都没有给他们喘息的机会,最终在雪地双双剖腹。

  穿越那座山,会有一片森林,在那森林里,你们可以在一起。大概这只会发生在翡翠森林吧,只会发生在咩和卡兹身上吧。总之,秋月和草加没有走过那座山,他们在另一个世界永世的在一起。

  I hope you understand my foolish love for you, which made me always wish to stay longer, just a little longer, at your side. But now, I don't regret that the time I was able to spend with you has ended, though it lasted only a short while

  《冬之蝉》观后感(七):殉情

  在漫天飞雪的雪地里,秋月用身体匍匐前进。

  他说,自己一直苟且偷生地活着,怎么对得起死去的战友。

  他不想再连累草加。

  其实,他之所以不死,何尝不是因为对草加的爱,他爱他,草加要他活着。所以他忍受着孤独和内疚,虽然几次自杀,可是终究没下得去手,因为,他爱那个心里只剩下自己的草加。

  当祸事来临时,他跟他告别。请在我的身体里点一把火。

  就像第一次告别时一样,他想给他温暖。

  当他用刀结束自己的生命时,草加的世界却塌了。

  草加找到秋月。摇动他的身体,叫他,他却不在出声。

  而后草加殉情自杀,鲜血和两具抱在一起的身体在洁白无瑕的雪地里如此美丽。

  当草加用刀殉情时,我哭了。泪不多。我以为我不会哭了,因为秋月死的时候我有一种麻木感。虽然我想起了死去的妈妈。然而我却像妈妈活着的时候一样,不会哭了。我曾经问过妈妈,你过得这么苦,生活和情感都如此痛苦,为什么你不哭呢。妈妈有六个兄弟妹,妈妈说,因为没人心疼。又想起林黛玉在红楼梦里也是如此,泪越来越少,泪尽之时,缘断之日。妈妈死了快一年了,日子过得真快。在妈妈死后,我的眼泪也越来越少,也不会哭了,想起妈妈说的那句因为没人心疼。妈妈,现在你变成空了,我看不到你,抓不到你,听不到你,感受不到你,甚至想你时也那么空,缥缈如无一物。

  据说鸳鸯也是如此,一方死亡另一方必殉情而死。草加殉情时我哭了,是因为我做不到。我跟妈妈也一直相依为命,从小受妈妈照顾养育。妈妈病后,一直到死,我们几乎每天都在一起。我以前总以为如果妈妈死了,我一定也要死。我要去陪她。有人劝我,还有妹妹。妈妈说,她担心我。我说妈妈,我没什么,我能接受。我是想让妈妈平静,因为直到最后一刻我都相信还有办法救妈妈的。我想安抚她的情绪。我想这样对她的病情有好处,哪怕为此她多活一分钟,便多一分希望。其实我多想告诉妈妈呀,妈妈,没有你我真的活不下去,我再也没有情感支撑。我如何活得下去,此后的日子对于我来说,便是迈向死亡的日子。一天一天,就像秋月说的,我早该死了,可却没有勇气,懦落地活着。

  以前,生活有你带给我的温暖,日子是一天一天过去,以后会好的。现在,日子还是一天天过,可对于我来说,不过是迈向死亡的终点罢了。这就是人生,每个人的人生。

  所以殉情如此壮烈,又如此凄美。我会为草加的殉情鼓掌。当世界上只有那个人能让你眼里有温暖,而其他人只带给你地狱般的眼神时,你会守护着他,当他不在了,唯一的所爱不在了,为什么不死呢。这样的人才真正活着。而我们,不过行尸走肉,如动物一般活着罢了。

  所以实用主义永远站在对的角度。而我只为那充满爱的浪漫主义喝彩。

  《冬之蝉》观后感(八):除了爱情,我们无可捍卫

  其实一开始是冲着森川去的。因为听多了森森的攻声,去听一下他作为女王强受役的冬之蝉肯定会有不一样的享受。

  冬之蝉的故事还是比较简单的,不幸的是我最近也正在追银魂,所以结果是看见字幕中华丽丽给出高杉、桂的名字时我瞬间出戏。草加一开始跟着相泽去关注被高杉引爆的大使馆时,我特希望能从火光中走出一个带着绷带拿着烟袋衣服松松垮垮邪魅狂狷走错片场的矮个子(你滚!),也希望草加和秋月谈论到桂相关的话题时能看到一个中二长发美男带着他的不明白色宠物哈哈哈哈哈哈哈状路过~(以上纯属作者臆想)

  如果说银魂是将那段历史中的大人物平实化小市民化,那么冬之蝉则是将那段历史中的小人物浪漫化。

  因为共同的理想而成为知己,因为相知而相爱,因为相爱而为了对方苦苦支撑着脆弱的自己,最终以殉情的方式画上一个句号,草加和秋月的感情并不比罗密欧和朱丽叶更有新意,比起中国历史上许多真正相知且相扶相助到最后的男男CP,甚至还少了那么一丝历史厚重感。但是当草加在雪地里抱着秋月的尸体嚎啕的时候我还是动容了——在这个无论如何也改变不了的环境中,除了爱情,我们无可捍卫。

  作为幕府时代中两颗随波逐流的棋子,草加和秋月唯一能做的就是抱紧对方,把自己的体温传递出去,像即将干涸的池塘中两尾奄奄一息的鱼,相濡以沫。秋月的贵族身份和武士道精神让他觉得不如相忘于江湖,殊不知草加的精神世界完全以他为构筑,秋月一旦离去,草加的世界也就崩塌了。草加的想法很简单,就是缔造一个能够让两人幸福生活下去的新世界。当其中一个人不再,新世界也就失去了缔造的意义。

  这肯定是秋月没想到的,从这个角度来说,秋月的气度和胸襟更在草加之上。毕竟是受过良好教育,出身高贵的人群,猜想如果两人的位置对调,草加自然也会义无反顾地去死,但是秋月呢?最深沉的痛苦并非是“你死了我也不独活”,而是“你死了我会按你所说的活下去,但是我的心已跟着你一起死了。”一旦草加死在秋月之前,以秋月的抱负、胸襟、责任感,极有可能会努力活下去,直至看见江户的黎明(假发的名言抄一抄还是很好用的),但是他身体的一部分肯定早就随着草加而去。

  设想心如死灰的秋月看到新世界的到来,看到冻土下的冬蝉在夏日的晴空下飞舞又是什么心情?

  那时候的冬之蝉,给我们的感觉虽然虐身虐心,却在眼泪中透出一丝微笑,而不是像现在的结局这样,跟着嚎啕痛哭一场,被虐的渣渣都不剩,然后不得不去翻出抱春来寻求治愈自己。

  一声叹息。

  啊咧?讲了半天,我怎么吐起槽来了?我是真的真的很喜欢冬之蝉这部作品啊啊啊。

  但是反过来想一想,在那个时代之下,秋月的出路除了自杀别无选择,而草加又并非像秋月一样,是一个具有精神和文化沉淀的人:他与同道之人之间并无太多共同之处,如相泽这种,撇开身份,也无太多感情羁绊。他有一腔热血,却在现实面前屡屡碰壁,没有秋月就没有现在的他,如今的草加十马本来就是秋月景一郎用爱和心血塑造的成品。一旦塑造者不复存在,那么草加失去精神依托也就不足为奇,这倒并非责备草加的目光短浅和儿女情长,从心理学分析,一切皆有可能。

  呼,那么来讲讲两位声优的表现吧(喂这才是你的目的吧混蛋!)

  我很喜欢《玫瑰人生》那部日抓~~(被踢飞)从玫瑰人生开始我就奠定了三木受森川攻的信念,到了冬之蝉,我才发现,森川你受也受得那么有气势啊。

  三木配的草加对森川配的秋月一直处于一个感激、敬佩、爱慕、景仰这么一个层面上,所以在对话、以及那啥的时候,始终处于一个小心翼翼的语气上,而秋月对草加的感情,则混杂了老师对弟子,知己对知己,爱人对爱人各种情感。在于草加的交流中,森川的声音始终处于一种温和、隐忍、包容的位置上,配合三木略显孩子气的语调,突出了秋月景一郎的高贵、温润、正统、成熟之美,沿袭了森川一贯的声线特色。尤其是最后的遗书自述,森川坚定而略带忧伤的叙述在三木的恸哭声中,简直是观众的大杀器。实力派声优的功力体现,正在与此。

  至于三木,也许是森川的表现太抢眼,我觉得三木在冬之蝉里的表现只能算还不错。最后那段哭戏我觉得弱了点,大概是因为动画不是抓马的缘故,不需要特别彰显声音的重要性,所以三木在这段表现中完全被森川透明的味道。其实吧,我觉得三木最亮眼的果然还是玫瑰人生里的横田一真(遁走)。

  《冬之蝉》观后感(九):死,是选择,或是没有选择

  苟且偷生,因为不够坚决,因为还眷恋着草加的温暖。

  选择死,同样是因为懦弱。

  是自己改变了那个怀着单纯的远大理想的男人,是自己让那个面对自己生死都不愿拔刀的草加杀了人,是自己惹得前途无限的外务大辅宅邸被搜查。

  同伴都死了,或者在狱中;自己却生着,看不到任何益处地活着,并且只能在那个自己拖累的人的体温当中感觉到“活着”这一事实

  要离开你么?不舍。

  那就沉睡吧。永远睡去,这样虽然感觉不到快乐,至少不会悲伤。

  大概,秋月是这样想的,所以选择了切腹。

  冰雪中秋月的身体慢慢冷却,亦如熄灭了草加胸中的火。在这样寒冷的时代,我如何独活?不如——

  于是,草加伴着秋月,永远睡去。

  软弱是人与生俱来的本性啊,因为柔软的心灵,人才会有爱,才会喜会悲。

  只是在那样的时代,能够生存下去的人的心大概已被历练成钢筋铁骨,那些柔软纤细的只能被埋葬;做不到的人,大致只有死。

  所以,或许不是他们选择了死亡,而是因为要保藏那颗柔软之心的他们,根本没有选择。

  安静地睡去。他们永远不会被打扰,也不会打扰谁。

  大概人没有魂灵,因此爱也是带不走的。留在这世上,像风一样盘桓,用没有人听得懂的语言,低低诉着那段存在过的真实。

  《冬之蝉》观后感(十):爱在烽火蔓延时

  乱世总是有无数凄美的爱情,无数广为传唱的恋歌,直击人心的传奇。

  我记得《白桦林》里面那句令人潸然泪下的歌词,“谁来证明那些没有墓碑的爱情和生命。”在战火纷飞的乱世,多少无法善终的爱情,多少至死不渝的痴恋,都湮灭在时代的残酷中。从前和一位作家朋友聊起民国时期,她说,那个时代简直自带be感,乱世就是今天不知道是否还能看见明天的太阳,所以爱情往往能在这种一夜可能倾城的惶惶不安中用尽全力,用尽生命,虽不得善终,却总是美得令人窒息。

  那个时代的日本也是,明治维新的前夕,四分五裂的国土。日本是一个危机感很强的民族,很多音乐和文学作品都透露着独特的日式忧伤和悲剧感。所以,乱世,日本,bl,对立方相爱,这部动漫几乎集结了爱情悲剧必备的元素。如果说只是一个乱世殉情的故事,那虽然感人, 也不免落了俗套,不过这部动漫给人的感觉是有层次感的,值得回味很久。

  两年前,我在伦敦桥附近的学生公寓里,刚写完一篇下周要交的paper,闲来无事的夜晚,打开窗户,泰晤士河边湿漉漉的氛围里,我好奇心驱使,点开了这部由忠于腐女事业多年的表妹推荐的经典bl动漫。彼时我还是个对bl抱着敬而远之心情的保守宝宝而已。我觉得,那就是缘分吧,可能?一个半小时的影片,画面算不上精美,那种小成本ova自带的简陋,甚至有点粗制滥造。(说实话,从没见过封面把内容的人设diss成这样的漫,心痛。)但故事太感人了,纯爱,悲剧,这些字眼令我心口发闷,我记得那天我坐在大开的窗前,望着窗外的伦敦桥,似乎穿越时空,和影片里草加十马留学时那个伦敦桥的特写融为一体。我到现在也没成为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腐女,所接触的bl作品仅限于《冬之蝉》和它的后世篇《拥抱春天的罗曼史》,因为已经无法接受任何其他的,包括原作者的其它作品。

  说一说这部动漫具有层次感的地方。

  第一,冬蝉的意象。通常我们都会说,蝉,都是生在夏天的,生在冬天,可不就是生错了时代吗?就像乱世中,对立阵营里的两个人生出的爱情,终究是像错顾季候的芳花,注定免不了凋零的命运。这也是贯穿全片的意象线索,从始至终,令人唏嘘。但是,秋月还是将那个蝉蛹戴在身边,尽管希望渺茫,还是抱着,只要活着一天,就不放弃我们的爱情的心愿。人对自己一心所求的事情总是那样的,即使希望渺茫到可以忽略不计,依旧还是心存侥幸。是,那样的时代到来之前,就让我们像这只蝉一样,静静沉睡吧。很多人都在可惜,如果再等上那么一年,是不是就能得以善终?毕竟,我们沉醉于爱情的同时,不得不想起那个无辜的士兵,你说,是不是也有一个爱他的姑娘和爱他的父母,在等他回家?而草加,为了秋月活下来,剥夺了他年轻的生命。这笔债,是不是要还呢?这个士兵的父亲,如何能善罢甘休?其实,新田已经给了答案了,他们只是一起沉睡了,草加只是不顾一切为了留在心上人身边,前世的债偿还了,来生,就是春天的罗曼史,初暖花开,厮守一生。他们终是等到了这个和平开放宽容的时代啊。《抱春》里,说到,《冬之蝉》的小说是根据真实事件改编的,这个女作家说了一句,“我家到现在还有一幅草加十马的照片,香藤,他跟我年少时的大英雄,草加十马,长得真是太像了。”那一刻,我圆满了。宁愿相信我们前世有约,今生的爱情故事不会再改变~没错,当时我就唱了出来。

  第二,男主的形象塑造。这部影片满足了我对势均力敌的爱情,至死不渝的忠贞,和美好必定转瞬即逝的悲剧的全部要求。我一直是个觉得“悲剧自带美感”的浪漫主义信仰者。两位都是有着抱负和理想且心地善良的年轻人,因为追求和理念相同,成为心灵的伙伴,灵魂的伴侣,身心最终才能融为一体。之前的秋月是德川家的贵胄,草加只是个出身平凡的小角色,两人还站在政治的对立面,可是就是那种开明,对未来的理想,以及作为顶天立地的男子的抱负和胸怀,使得他们成为补全对方灵魂的另一半。后来,草加成为高高在上的外务大辅,秋月却成为了不能见光的战败者。这种身份的天翻地覆,时代的动荡和巨变,依旧无法改变他们的爱情。我记得秋月说的那句话,“我也是有理想的啊,我也愿望我们的力量也能建立一个新的世界。”他们一样勇敢,一样满怀理想,这种同性之间爱情,真是绝美啊。灵魂的合二为一,真的可以抛却性别,抛却肉欲(啊喂,我一度忘了原著可是18R啊呜呜呜)。插播一句,很多小伙伴,你们一开始也看不出攻受吧哈哈。

  第三,时代的背景与人性的解读。可以说一个乱世,是无数悲剧爱情故事的土壤,明治维新时期的创作,数不胜数,而两位男主的相识,源自于秋月的善良和新思想,两人的相知相爱,如春风荡漾着我,同样是那样,秋月说,草加打动他的正是,生死之间,都能沉稳善良,不拔刀不崇尚武力,熟悉日本历史的都知道,彼时的日本武士,真是一个暴戾横行的群体啊。草加终是如愿去了遥远的英国,接受了新式的教育(呜呜呜,当年的感觉就是,此情此景就是我眼前的伦敦啊),从此,分隔多年,情深却不减(当然喽,好多小宝贝直接空降到这个时间段,不要以为我不知道你们在想什么,慈母微笑脸)。再相遇,是在战火纷飞的战场上,秋月已经失去了一条腿,草加,没有在自己生命受威胁时拔刀,却在秋月的性命受到威胁时,残忍地杀害了一个无辜的士兵。这一刻,秋月意识到这乱世,让自己的爱情,自己的爱人,都飘零不由己。相泽,这个人物塑造得很成功,他嫉妒草加,却又一次次希望放他一条生路,他因失去爱人将对德川的怨恨转移到了秋月身上,却在目睹草加和秋月雪中殉情时释放了所有仇恨,没有绝对的反派,却有人性的真实。

  爱情,的确是这样,生则相亲,死亦无恨。看完整部,忽然想起《太平轮》里那句宣传语,与其把生命献给战争,不如献给爱情。

  一部短短的同性bl动画影片,还是18R题材,能把故事说得这么有深意,这么美,的确不得不跪。于是我这个爱国者又开始位卑不敢忘忧国了,怎么能这样,我一直是个中华文化博大精深的坚定信仰者,可是我们的影视市场,花那么多钱拍个电影,除了噱头,能不能好好讲个故事,不要那么多尴尬无聊的梗,少点套路,多点从心发出来的感人故事不好吗?郁闷中~

  看完因为不能接受悲剧结尾而郁结于心的小伙伴去看看《抱春》吧,岩城和香藤现世的岁月静好,长厢厮守,成人世界的罗曼史童话,瞬间就治愈人心,甜到齁,但是有一些大尺度不可描述画面,不能接受的慎重,呵呵,不要谢我。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冬之蝉》经典观后感集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