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姐姐走了》是一部由金彰来执导,李范秀 / 曹安 / 高小英主演的一部韩国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姐姐走了》影评(一):你不会知道
你不会知道
你不会知道
你不会知道
你不会知道所以你不会知道的事
想回到从前吗
《姐姐走了》
三十岁的罗贞珠
十二年前有过一段初恋
一次偶然的机会
泰勋称其为自己的初恋
而现在的泰勋已经成为一个年卖出额百亿美圆的CEO
贞珠很后悔自己以前的抉择
于是想回到十二年前改变自己的人生
虽然贞珠最终也没能改变以前的自己爱上河彝并被抛弃的事实
但她明白了许多以前自己曾经忽略的
不想让贞珠哭泣
所以把最后一个登场表演的机会让给迟到的河彝
在雪花中跳着十二年前刻意为贞珠演练的舞步
泰勋挖 你实在是个纯爷们
当贞珠劝自己的妈妈不要生下英雄否则会去世的时候
她妈妈说了这么一段话:
我怎么能舍弃他呢 贞珠
即使你回来了
再次问我
我的选择还是不会变
即使明明知道会赔上性命
有些事情是无论如何都无法改变的
如果能够有所改变的话
现在的生活应该会更好吧
但是你不会知道当你改变A的时候B又会如何发展呢
也许有些现在认识的人不会再认识
一些快乐也不再是快乐
你不知道的 就不要知道吧
还是不要为曾经做过的事情后悔好
《姐姐走了》影评(二):给过去的我
以为很冷门的电影,却看得我湿了眼眶.
遇到了十年前的自己,想改变很多已经发生的事,
改变自己被欺骗的初恋,想爱上那个值得的人;
阻止妈妈生下弟弟,因为妈妈会因此去世
……………………
关掉屏幕,我静静发呆,
如果是我呢?遇到过去的自己,会想跟她说什么呢?
十年似乎太长了,那么五年前呢,有哪些是我想要奔跑着阻止它实现的遗憾呢?
我想告诉她,别害怕,好好工作,你将会遇到一个很好的老师,记得继续深造。
我想提醒她,不要被身边的表象冲昏了头,不要过于自信。
半年后遇到的那个人,将带给你很棒的回忆,不要任性折腾,不要死劲耍脾气,温柔地对待他,好好珍惜。
还有,借钱也得多买几套房子,越多越好。2006年底开始买股票,2007年初就抛掉。
《姐姐走了》影评(三):回到最初,是否就能寻回初心?
高小英,开始还想会不会是玄英呢,韩国女明星脸相似的太多了,除了李英爱,全智贤,郑多彬这样长得比较有特点的,其他的老是会要确认很久。
看完后百度,才知道,原来她,就是和张东健演过《恋风恋歌》的那位JJ。
电影保持了一贯韩国此类型电影的清新,很喜欢电影的设定,回到过去后,什么也没能改变,该发生无论怎样阻挠,还是会发生,但,心境不同了,重新认识了自己,原来自己,是比自己知道的,还要好的人啊~~~~~~~~~`
罗贞珠与赵成河的相遇,竟然模仿了《情书》中的经典境头,风拂动窗帘,跳动的光影中,若隐若现的少年的脸。
可惜,抬起头的这张脸,不及当年柏原崇的十分之一。
经典啊~~~还是不要轻易的模仿的好。
只能让人喷饭。
我就真的,没忍住,希望导演也真的,是希望博观众一笑。
否则,就太惨了点。
《姐姐走了》影评(四):做自己人生的主人
首先想说,这是我看过的,带给我最多感受的韩国电影.一直以来韩国电影都让我不痛不痒,看的虽不多也不算少了,却始终只留下一个整体的模糊形象.而这部影片让这个模糊的形象清晰起来,在我的心里,给韩国电影打上了一个鲜明的标签.
韩国的喜剧好像都是以清新明快的步调带入剧情,小幽默穿插中剧情悄然推进,在某个高潮处进入到抒情的氛围之中,这种抒情一般都是不合时宜地冗长,以至于到了影片最后,已经被拖得没有情绪了,甚至忘了这是一部喜剧片啊......而这部电影却让我觉得情节连贯,过渡自然流畅,没有被冗长的部分挤出剧情的情况发生.
女主角是高小英,之前不知道她,看完去查资料才知道原来是很资深的明星了......也看到这部影片的韩国票房不是很好,高小英的演技也备受质疑,在我还是觉得不错的.别的演员就没有查了,只是觉得年轻时的主角们都是俊男靓女啊,很养眼.演青年泰勋是不是有些像言承旭?
影片的音乐很好,这点倒是韩国电影的一贯优点.很想知道有没有原声带可以下?很喜欢那个老师唱的歌,演唱会上的那首也不错,结尾一直唱着我爱你我爱你,唱的那个小女生都要融化啦......还有就是片尾曲,也很动听.
当看到女主角因为担心妈妈会因为生下弟弟死掉,而坦白了自己的身份那一段时,妈妈的回答让我泪流满面.想起了<借着雨点说爱你>中的那个妈妈,都是知道了自己会因为孩子的出世而消耗掉自己的生命,却都还是选择了牺牲自己.唉,多余的不说了,用心体会好了.
看到最后,影片没有让女主角回到一个改变了的现在,依然只是个服装助理,依然经常在电视上看到那个甩了自己的混蛋,不过整个人生的态度却大不一样了,不在对往日的恋情耿耿于怀,在工作上也积极起来,开始坚持自己的理想,对家人也多了份理解和关照.最关键的是,那被蒙蔽多时的双眼,终于睁开,看到了自己真正的幸福所在.
《姐姐走了》影评(五):如果能回去
现在的我们回想起以前,是不是会有“如果当时不···”的想法?
十几岁的花样年华,那么单纯美丽的时候。哪里会考虑到N多年之后的状况。
看电影的时候在想如果能回去,我是会选择没有认识你还是会选择和你在一起?左思右想还是不知道,只知道我们只能这样了,我也接受了,习惯了。
事情哪能按照我设定的轨迹发生。
电影的重点或许是珍惜身边人,但在静洙一次次穿越,一次次面对年轻的自己的时候,总会让我眼睛潮湿。
《姐姐走了》影评(六):重新洗牌也难逃命运的摆弄
如果非要像分析时空论一样的分析此片,显然有很多bug。虽然多少可以判断编剧是一个倾向于“宿命”时空观的人。
但其实这是一个很简单的故事。
就好像30岁的贞珠与18岁的自己相遇。
再怎样晓之以理动之以情恨铁不成钢地教导她与生命中的MR.Right相恋,还是无法摆脱命运安排她与MR.Wrong一见钟情,然后受伤,再然后成长。与其说是命中注定,不如说是潜意识里导演想传递的很简单的主题。这一主题能从贞珠的母亲这条线上得到更明显的表达。
从第一次的相遇,到母亲说我其实已经知道你是贞珠,到最后听到妹妹的留言告知母亲的去世。
但心里还是万般纠结。很难承认如果再选择一次,我还是会义无反顾地跌倒,然后得到所谓的成长。
这就是我佩服此片之处。巧妙地设计了另一个人物和自己相遇,而非用同一个灵魂重新寻找出口。
因为我们都明白,其实每个人都想买后悔药。不承认这点,不是因为我们的坚强,无非是因为这世上没有后悔药而已。
《姐姐走了》影评(七):自己的人生
此片是属于观感平平但意义较深的一类。
三十岁的罗静洙后悔自己年轻时的选择,后悔人生。在她可以回到过去时,她希望改变自己与周围人的人生。可是她费尽心机,命运依旧。当她最后试图改变妈妈的命运时,妈妈告诉她:有些东西就算是知道了结局也不会变时。点出了此剧的核心。
其实当我看到当中时,就感觉还不错。关键在于如果命运可以轻松改变,那蝴蝶效应又会造成什么后果呢?其实我最欣赏的还是年青的罗静洙对三十岁的罗静洙所说的话:我觉得你很棒,做自己的事,过自己的生活。是呀!人生是自己过的。是自己选择的。不管是喜也好悲也好,其实也没什么!所以结尾处,回归的罗静洙重新过着自己的生活,并且大方地对吴泰勋说:我不后悔当时的选择,因为当时我是真爱他。
还有一点,人生的幸福究竟是什么?对女人来说是成功还是选择了成功的男人。还是追求了自己想要追求的。哪怕是失败后悔。这也是值得思考的。
《姐姐走了》影评(八):初戀沒有take2——第三人稱視角看過去的自己
初戀沒有Take 2,但是如果可以以第三人身份走入過去,未嘗不是自我治愈的好方法。
故事是30歲的女人因為遲遲走不出初戀的傷疤,一直破罐子破摔,慘淡經營自己的人生。終於她有了只在電影和小說裡會出現的機會,走進自己的少女時代,假裝是搬來暫住的表姐,疏導當時的自己走出迷戀,把注意力轉移到更加值得的人身上。結局是曾發生過的還是擋不住的發生了,少女還是死死的愛著搖滾青年,一旁愛著她的愛學習好少年雖然得到高人指點,還是在緊要關頭放水給情敵。女人也慢慢明白哪怕是自己也勸阻不了曾經的自己,但是多少解開了心結,回到現在,在下雪的冬夜裡和已經老去的愛學習好少年輕輕擁抱。
高中有一堂語文課講《雷雨》,忘記回答什麼問題,只記得我在為周朴園開脫,說他對老情人的愛是對記憶的記憶的緬懷,說不上有多麼忘恩負義,見異思遷,只是不管多麼想重溫舊情,舊情本身已經是葉公好龍的龍,是回不去的彼岸了。我還記得為了說清楚自己的point,指著坐在隔壁的A說,其實過去的我對未來的我來說,就好像A和B的區別,我大概記得或理解過去的我的情緒,可是感同身受是再也做不到了。
可不是嗎。女人在自己的時空裡,永遠耿耿於懷的是被初戀睡過後就拋棄,越想越傷心、越想越走不出來。回到過去後,化身自己的表姐,頭頭是道的勸阻當年的自己,那小子不過是花花公子,得到你之後就會去玩弄別人。同時還雙管齊下,多次打擊搖滾青年,痛斥他是腳踏三船的小痞子,可是模模糊糊卻發現三十歲的自己好像還是搞不明白搖滾青年的腦筋。
女人的媽媽當年因為有病,在生育第二個孩子時終於難產而死。女人回到過去,三番兩次旁敲側擊讓媽媽或是早點檢查或是早點墮胎。最後忍不住承認自己的身份,哭倒在媽媽的肩膀上,因為後者決定無論會不會還是死去,都不放棄腹中的孩子。哭,逝去的光陰,九零年代沿街叫賣的雞蛋、公共水井邊洗衣服的婦女、已經看不到的三色冰棒、兩毛錢的豆瓣醬配三毛錢的馕、單休日裡狂歡的星期六晚上;哭,曾經的愛情和傷心。
少女對著蠻橫的女人大聲喊:“這是我的人生!”也許人生真的是破碎的,一段一段,是不同的人演的,只是長著同一張臉。回去看看,才明白自己有多傻,有多天真,有多執拗;也才明白其實放不下的那些東西,已經被自己回憶成了另一個境界,而遠去的真相不過和千萬個人間故事一樣平凡。可是一定要自己發現這些天極才有救。好友揪著你的耳朵告誡你一百遍,也是治標不治本。自欺欺人是極易發展的技能。
而心結就是這樣的,只有你深陷其中的時候,才會被折磨的魂不守舍;一旦解開,就再也不能真切體會一邊當時的迷狂了。
When Harry Met Sally 中的女配角常年和有婦之夫在一起偷情,逢年過節都會淒淒慘慘的抱怨自己要獨守空房,好友說,他不會離開老婆和你正大光明在一起的,別做夢了好嗎?每次她都像自動回复一樣,說 you are right, you are right. 但是屢教不改,下次照犯。直到碰到Harry的老友,兩人一見鍾情後再不見她自怨自艾提起那個前男友。
看到這裡,我就警覺,回想自己有多少次 of course, of course; you are right, you are right. 如果不能第三人稱視角重新讀檔,重溫自己的青春和傻逼,那麼就期盼忽然有了機會可以“回不去了”。
《姐姐走了》影评(九):梦突醒的感觉
开始以为这电影只是简单的搞笑,一个曾经跟明星谈恋爱的女人,过着颓废无聊的生活。让我没想到的是,随着剧情的发展,过度到了老套的时空穿梭里去了,我没在意,还是边跟朋友聊天边看这电影。
看完了,我的纸巾也用了好些张了。以目前的心理状况,能叫我用纸巾的电影不多了。我觉得如梦初醒一般。曾经我总是说,要是我回到过去会怎样怎样,现在我明白了,其实过去了的,都是必须经历的,即便是回到过去,该经历的还是无法改变的,当然我觉得这跟宿命说也是不一样的。生活要继续,不必抱怨过去后悔做了什么,做过了就不后悔!
总之,就是少做梦多现实就是了。挺好的片子!
《姐姐走了》影评(十):改变 其实只能从现在开始
这并不能算是一部十分精彩的电影,但有了七八分的精彩一样值得看一回,我相信剧中回到过去的贞珠和十几年前时自己的母亲相偎的场景还是会让感情不那么坚强的人溢出眼泪。
关于片名,我觉得还可以叫韩版《回到未来》,不过美国人的《回到未来》是以科幻为骨、情感为血肉,而穿越时空的概念到了韩国人手里不过是个外壳,内里的核则变成了情感。
影片以一个荒谬的假设为理性的思考做了最必要的铺垫,反而让人看清现实中我们不易觉察出的点滴,中国有句古话:今是而昨非!当三十岁的你回到过去,与十几年前的自己相处会是一个什么状况;当现实生活的不如意或是对自己的现状不甚满意,那么给你一个机会让你回到过去,你会对年轻时的自己说些什么;当我们发现已经发生了的必然会发生不会改变的时候,才恍然发现刻在掌纹上的并不是宿命,而只是我们的过去!
终结者回到过去,把能影响文明轨迹的人杀掉,把能改变的历史的事件抹去,它改变了这个世界,这个命题太大从而离我们很遥远!而片中的罗贞珠回到过去,感悟到了真爱的意义,明白了生活的态度,她却什么也改变不了,这种无奈却让我们感觉到了生活的真实!
看到片中的时候,我发了年少时候跟本就不懂什么是爱情的感概,看到片终,我承认什么年龄谈什么样的恋爱,应该属于年少的轻狂,它总是会如期而至。只有生出了后悔才能证明我们的成长,只有揭开昨日的旧伤才能验证成长的代价。
而若想改变,也只能从现在开始!
http://hi.baidu.com/easy%5Fto%5Fdo/blog/item/658e5e1090c9b1fec3ce7986.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