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多》是一部由马克·奥斯本执导,科幻 / 短片 / 动画主演的一部美国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更多》影评(一):乐由心生
不禁想起Aristotle说:Happiness is the ultimate intrinsic value of all human being.
快乐是纯粹的,完整的,不加修饰的。一旦快乐维系于另一种附加值之上,那么这种单纯的意识体验就将变得暗淡无光。
在这单调灰白的世界里,人们的感情也变得单一:沉闷,枯燥,日复一日。幸而总有一部分仍怀有炽热之心追求快乐的人,他们的渴望是如此灼热而炫目。这样单纯的渴求就是快乐的源泉。
他似乎把快乐带给了世界,却熄灭了内心的炽热之光。看到了色彩,却再也看不到色彩里的感情,一叶障目,自欺欺人。
快乐并不需要如此夺目,它或许只是你心里那一小块自由,那一小段笑声。乐由心生,心有热则有缤纷,而透过镜头看到的色彩只是快乐的表象,以及否认快乐早已不再的借口。
《更多》影评(二):不是more or less 只是有与无
才六分钟的短片,竟然能够填入这么多元素。
这是一部看了一遍就不会忘的短片,直指人心。
讽刺的是,他们大量生产happy,却没有一个happy。
他知道他还没有麻木。
所以,因为这一份希望与梦想,他发明了bliss目镜。
戴上了,一切灰暗都可以变得缤纷。
瞬间,他成了伟人,地位瞬间窜升。
他怀疑了,重新打开腹盖,内心的希望与梦想都破灭了…
快乐不是more or less,只是有与无。
快乐只是有与无。有就是有,无就是无,伪装的都不算数的。
《更多》影评(三):淹没
从脚腕到头顶,直到忍不住了要奋起。
然后从头顶到脚腕,水退去,这次是你高水低。
一个人爬出来,另有一个再被淹没。
一个人再爬出来,总有另一个被淹没。
内心火焰燃烧,淹没,作死灰,随后另一个火焰燃烧,淹没,作死灰,燃烧,淹没,作死灰。
两件事念念不忘。
导演mark osborne刚导完功夫熊猫。风格迥异可都做到好处。
配乐是Elegia,New Order。配的天衣无缝啊.
关于淹没,又想起另一部 回忆积木屋。
人就是渐渐被淹没的过程。
《更多》影评(四):其实只需要一点点
——打开内心,依然闪光。那是对快乐的纯粹渴望。肆无忌惮地迸射,直指阴冷的世界。
这种纯粹的渴望,或许是寻找快乐的动力,也是自我欺骗的理由。于是,人们通过神奇眼镜看世界,给灰暗着色,把咒骂变成赞美——追捧者遍布世界。
快乐仍然不属于他。快乐仍然在远处闪光。
远处,是儿时的无忧无虑。看不懂这个世界,不用带上眼镜,快乐五彩缤纷。
其实只需要一点点。
《更多》影评(五):More——happy
小孩子的快乐很简单,一块糖果,一群小伙伴、一个夸赞,都能乐开怀!他们是世界上幸福的小天使。
大人的快乐很复杂,金钱、事业、成就……无穷无尽的欲望,所以他们都带着一张面具,那是一张永远不会开心地、忧郁的面孔。
一个孩子都会长成大人,是不是意味着要丢掉更多的快乐?
在钢筋水泥的世界里,每个长大的小孩都设法找寻那丢失的一部分——more happy。
一场游戏,一场梦,多少人深陷其中,无法自拔?
带上魔力的眼镜自欺欺人,以为灰暗的成人世界能再一次拥有儿时童话的色彩。
熟不知那丢失的部分无法重来,因时间无法逆转,终究回不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