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男人》是一部由熊切和嘉执导,浅野忠信 / 二阶堂富美 / 茂吕师冈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我的男人》影评(一):做一场大爱前记得拉窗帘
樱庭一树那书劣得我直翻白眼,直木奖真的堕落成了直本奖,十指不沾阳春水的老少女妄想出两枚杀人案,动机就是因为有人吃饱了撑的去阻止这一对回交鸳鸯。
想着拍成映画,好歹该深化人物关系挽救下颜面,“此时此刻非做不可”哪吒闹海似的做几场大爱,然而性场景完全女性向,整个氛围就是“春耕的时候到了,犁和农田都正好”…
男主角是舔准女婿手指来判断有没有深入过女儿体内的变态老丈人,你这塑造也太人与自然了吧!
因为拍的是老夫老妻的和谐房事,为了体现此二人有罪,只能强行下起血雨,表现手法到了这等地步,真是无法可想了。
大盐先生实在耿直,他在浮冰上的劝解,让人不得不觉得“这老头子被正直的自己完全迷住了,也算死得其所…”
腐野花一向是被性欲驱使,拍手指腿、揉眼跌足地做杀人演讲,主题是:他生了我!所以我就是要睡他!你多管闲事!你去死好了!
(忍耐)
(忍耐未遂)少女你的脑筋要大修!
但是浅野忠信和二阶堂富美真还蛮能演的,影片一口气基本就靠这两位撑着,想给他们每人五朵小红花…
《我的男人》影评(二):没有第三者的禁断之恋
我原本的观影计划中其实并没有这一部,只是由于某种机遇之类的才让我决定看这部《我的男人》,结果却实在是出乎我的意料,直说,电影真的很出色。
我实在是搞不清楚豆瓣上这部电影为什么分这么低,虽然主题比较边缘,但无疑是年度佳作。在我看来,电影至少有三幕足以打动我。
第一幕就是小花因为在人群中看到淳悟而追上去和男主交谈,而就在几秒之后,当同事问还有哪个亲戚在时,淳悟几乎是决然地抱起了小花,说道:“这是我的孩子。”
那场灾难之后,丧失了所有亲人的小花在刚刚出场时就像孤魂一般从冷海中爬上岸,穿过满是死人和废墟的海滩才上的岸。然后抱着那个硕大的矿泉水瓶,面无表情地游荡在那个陌生的地方。无助、无望,就形如行尸走肉。而就是这样状态的小花,第一次碰见淳悟的时候却是第一眼就认出了他,然后毫不犹豫地追了上去。电影后面也提到过,淳悟只是在小花刚出生时才见过小花一面,那么小花究竟是如何认出他的呢。这恐怕没人知道,但结果是小花追了上去,而淳悟听说小花的亲人全都死于灾难之后,则是在同事面前决然地抱起小花,并决心领养了她。这恐怕不得不说是一段孽缘吧。
第二幕则是小花和淳悟在血雨中交合的那一段。
随着两人情欲的浓烈、交合的深入,血滴刚开始是几滴,而后慢慢变大最后竟成了弥漫整个屋子的鲜红的血。如此魔幻的场景,真的即使在梦中也难以想象,也实在是美极。
两人的这种关系不知道是从什么时候开始的,但到此为止,一切才是真正地朝无法挽回的方向发展了。有人说是小花的占有欲最终吞没了淳悟,小花在灾难之后丧失了全部亲人,而正是这种经历给小花的心灵造成了永久性的创伤,小花其实是迷失在了对周围一切的疯狂占有欲之中。
但是我并不这么认为,我以为这段禁断之恋是相互的。不仅仅是小花的经历导致了她疯狂地想要拥有这个男人,而且淳悟本身也是在渴求这样的一种关系。也就是说,并不是小花将淳悟绑在了她的身边,而是命运将他们两人无奈地绑在了一起。
应该注意到淳悟他本身也缺少家人,在小花到来之前他一直是独住。而且电影中也不止一次提到他说想要家人,当然同样电影中也提到过他不知道怎么做家人。而小花则更不用说了,经历过如此重大的心理创伤,想想她是怎么从这样的海中游上来的罢,极度的不安全感,想要抓住身边的一切。淳悟想要家人一般不会被背叛的爱和情欲,小花满足了他;小花想要的是一整个淳悟,于是淳悟最后像一只虫子一般寄生在小花那。所以与其说是小花控制住了淳悟,倒不如说是他们两人被双方俘获并紧紧地缠在了一起。证据就是小花以后所做的都只是为了留住淳悟,设计杀死大盐先生是为了继续给淳悟她所谓的“心”,而那个高良健吾饰演的高富帅的角色她也并没有“表现”地“尽力争取”(跟《白夜行》完全不同),她的世界里从来只有淳悟……
第三幕则是边踢开载着大盐先生的浮冰,一边喊着:“我和他身上流着相同的血。”
当然,后面有一句更加直白的话(“不管怎么样 那个是我的全部”),但我觉得这一句话最有冲击力。小花到底是不是淳悟亲生的呢?这个好像无法证明,不过是亲生的概率极小。小花这样说的原因与其说是“她觉得”不如说是“她相信”。她想把自己的一切都给淳悟,给这个看见她的第一面就称她“我的孩子”的男人,为了这个男人她可以做出任何难以想象的事。小花自己究竟是不是淳悟亲生的这完全不重要,重要的是淳悟想要这样的关系,淳悟想要小花成为他的孩子,这就够了。这种愿望在小花的心中早已超越血缘,足以让小花相信“我们的血缘相互牵绊着,以绝非虚假的感情联结在一起。”于是小花头也不回地跳进了海水里,不惜重演十几年前的那场悲剧……
小花设计杀死大盐先生是小花第一次为了他们而杀人,而相同性质的淳悟杀死那个警官则带来了另一个完全不同的后果,甚至可以说是两人第一次分裂。小花可以为了他毫无怨言地去杀人,而淳悟杀死警官后的反应却是抱着头,极度的混乱和“快要后悔死了”。这叫小花又如何能忍受,自己托付的又怎么会是这样的男人。因此小花跑到房子外面,只是不停地告诉自己“一切都没有错,我什么都没有做错。”到这里,观众们能做的怕是只有叹息、再叹息了……
而最后一幕表达的则更为明显(虽然我觉得最后一幕略显诡异):全世界都暗了下来,只剩小花和淳悟两人。而两人用着只有对方能懂得表达,仿佛世界上已无其他人。
他们的世界中从来就没有其他人,从来没有过!
这部电影对于二阶堂富美无异于《百元之恋》之于安藤樱,白富美恐怕也不再需要被“小宫崎葵”的名号所困扰了,白富美也可以独当一面了啊。
《我的男人》影评(三):Suddenly there is light
一切的开始是一片漆黑。
只有冰块互相摩擦挤压发出的刺耳声音,然后像是突然有了光,映亮了这个惨白的世界。
从冰冷的海水里爬上岸的女孩子抬起头,颤颤巍巍地,露出一个笑来。
uddenly there is light.
电影改编自让樱庭一树拿到直木奖的同名原作,是个从结束开始的故事,但电影的叙事顺序和原作正相反,是从震灾中失去了父母和弟弟的小女孩花被远房亲戚淳悟收养开始,到小女孩长大结婚为止。
为她扎头发,为她准备便当,忍住羞耻去买少女喜欢的东西只希望她能开心……不,这并不是这样温馨的故事。
事实上花虽然被淳悟收养,但这个单身男人却因为工作原因经常不在家,女孩只有自己去买菜做饭做家务看电视……虽然是父女两个人的家庭生活,可花却仍旧孤身一人。
想要成为家人,却没有找到方法。无法敞开心扉,就只能寄望于身体能够无限贴近,最好能够融为一体,回到出生以前。
哪怕神明不允许,哪怕整个世界都背弃他们,花也仍然相信着在黑暗的旅途中男人抓住她的手告诉她的那句话。
“从今天开始,我就是你的了。”
所以她对淳悟的女友说,对要分开他们的老者说。
“那个人啊,他一直忍耐着孤独,他只是想要家人,而小町小姐,这一点你是做不到的。”
“我的身体里流着和爸爸相同的血。”
并不是像别人认为的那样因为什么都不懂才放任。而是因为那是彼此知道的能够拴住对方的唯一方式。
可到头来,每个人都独自生活在不同的世界里。
每个人都是孤身一人。
故事的最后一段是小说的开头,我最喜欢的一个部分。撑着和自己格格不入的大红色雨伞的男人,直直地走向他的目的地,期间他撞上了别的人,踩进了路边的积水,他却浑不在意。直到女孩子出现在他眼前,他才像是终于回过神来。
他的女儿微笑起来。
灯光暗下去。
整个世界都暗了。
《我的男人》影评(四):我一直以为一切都很好,怎么就变了呢
浅野和二阶堂都演的很好,没有给满分是因为缺少了我最爱的那一段。
原作是倒叙的手法,从淳吾来到餐厅开始,我依稀记得当初看原作的时候,自己站在图书馆,看到淳吾参加小花的婚礼,早已经泪流满面。但是那时没有看完,我的泪水是因为作者把淳吾对小花的父爱在那场婚礼上表达得淋漓尽致,只可惜,人生十有八九不如意。
樱庭一树获得直木奖的作品,和最近在看的玻璃芦苇一样,主角从头到尾都是孤独,那种绝望的沉寂从开头弥漫到了结尾。
看到我的男人要映画化后的第一反应是看海报,选角和海报做的都很好。无论是浅野还是二阶堂。于是决定在看电影之前,必须把没有补完的原作看完,毕竟没有太长,虽然拖延症在身,我还是失败了T T
这片子有哭点,淳吾拉开高良的衣服,然后说你还不行,高良走后,他一个人在那里哭,我只是想做一个父亲,对啊,我只是想做一个父亲,有错么。回忆杀出来,雪地里等着淳吾回来的小花,两人在雪地里快乐地拥吻,在北海道的点点滴滴,直到后来开始背负的罪孽。
两个孤独了太久的人,在难以言说的煎熬下,选择在一起,那个夜里,刚刚失去父母的小花,在淳吾的车里放声痛哭,那是她第一次,也是唯一一次,放声痛哭,接着,淳吾的手附在她的小手上,从此以后,我是你的东西了。
羁绊,顺着夜晚的车灯,延绵很长很长。
我无法理解作者的心情,为何要用书中的第一幕,放到电影的最后一幕,甚至淳吾都没有送出礼物,也没有说出恭喜,而是将小花和淳吾之间难言之欲描写的清晰露骨,明明那时候的两人,在一起也是形同虚设啊。或者导演一直都是理想派,在他的故事里,小花最终还是不会离开淳吾的。
浅野来演淳吾,再适合不过,没有快乐过的男人,在没有目标的人生中,遇到小花,如果没有那么残酷的显示,这就是一个白兔糖北海道版啊。只是,小花也是痛苦太久的人,相依为命的人,渐渐无法忍受别人参与到自己的生命,只有我们两个人,赶走别人。于是,就偏离了本有的轨道。
原作中,小花和高良说,我的父亲,是最差劲的父亲。我期待了很久,二阶堂这句话,只是到了电影里,只有高良的那句,你很喜欢他啊。是啊,你很喜欢他啊,二阶堂就在那里笑,无法笑的那么开心,可是还是笑着。
那些浓厚的只想和你在一起的幸福,随着现实,随着时间,就这么淡淡的越来越远了,到最后,没有人做什么,我们还是要分开。
故事很好,演员很好,原作很好,只是期待和导演有些许出入。
《我的男人》影评(五):吃火锅的心,喝白开水的命
09年医院实习趁歇班的间隙去图书馆读了小说原著。早熟的女主及气质放荡不羁的男主,惊诡的暧昧气氛。脑海中的女主小时候应该有着《白夜行》里福田麻由子的倔强气质,不软弱,不楚楚动人,有一丝残忍的坚定;男主应该气质像瑛太那种,不能太大叔,太大叔,注定失去了故事的纯粹,多出油腻。《白夜行》后来韩国翻拍了,日剧版福田麻由子对女主小时候的刻画注定无人超越。如果这部剧后面韩国翻拍,感觉男主应该是卞耀汉才对,现在看着电影,想来卞耀汉的气质是对的。回到电影本身,选角较小说人物刻画温吞了太多,大叔味太重,女主太萝莉,甚至锋芒不及《庸才》时期。辛辣的火锅底料硬是被慢炖成白开水,导演像极了憋屈的小孩。电影本身,不喜欢。
《我的男人》影评(六):极致的占有欲与病态的爱。
短评写不下,并不是系统的整理。
我认为小花对父亲的并不是爱,因为父亲是她在灾难后的救赎,可以说是唯一拥有的东西,而她原本拥有的,在海啸中全部失去。她是极致的占有欲。电影从前部分到杀了大盐爷爷都在表现这一点。而父亲在电影中的刻画比较弱,但在后半部分,颓废的父亲躺在昏暗的房间,眼角泛着泪的呢喃:“我只是想做个父亲。”我认为,父亲对小花的感情很大一部分是亲情,是一种病态的亲情。前面也提到他在激动下差点勒死他的母亲,也可以看出,他也是一种极致。但他渴望的是亲情与家庭,但这份爱又太过了,达到了病态的程度。
若是小花真的爱父亲,那么两个人一直这么相伴又何尝不可呢?在最后订婚的餐桌上,她还依然挑逗着父亲,可以看出她对父亲的强烈独占欲。而父亲的世界变成了只有她一人,她却选择了富二代嫁了。另外,虽然后来泛黄的衬衫和堆满垃圾的屋子可以表现出父亲的颓废,但小花却并没有收拾或者帮父亲买一件整洁的衣服。相对的,自己的房间与着装完全像在另一个世界。感觉父亲挺悲哀的。
《我的男人》影评(七):乱伦乱心
随意点开的一部电影,剧情简介和主演我都没仔细看。到后来小花戴上眼镜之后我立马去看演员表,"宫崎葵?",结果不是,完全不认识的女演员。顺便看了看男演员,一样不认识。
地震之后的小花异常的平静,瞪着大大的眼睛看着那些对着亲人尸体嚎啕大哭的人们;抱着一大瓶矿泉水和处在阴暗处的奶奶对话,“要不要喝点水?”,在奶奶伸出手之后却又将矿泉水在怀里抱得更紧。
地震之后小花失去了所有,当时的那瓶矿泉水就是她的全部。
之后淳吾来到她面前,她将手中的矿泉水递给他,他拧开盖子又递还给她,她却不再看着水,只看着他。
在回新家的路上小花梦见了地震时爸爸抱着自己狂奔的情景,她第一次嚎啕大哭起来。淳吾握住她的手,说:”以后我就是你的男人“
小花慢慢回握住淳吾,就像抱着那瓶矿泉水一样。
小花长大了,面对淳吾的女友有敌意,但更多的是轻蔑。
—”小町阿姨真是个美人啊。“
—“要做家人的话,别人是不行的,所以我跟他说,小町阿姨是不行的。”
仍然是明媚的笑,笑着看着有些不知所措的小町。
她是那么的胸有成竹,她知道,淳吾是她的。
她和淳吾一步一步越过边界。在阴暗的房间里吮吸手指;在雪地中美丽的接吻;在血雨中做爱。
昏暗的光线,白茫茫的雪地,刺痛人眼的猩红的血。他们的爱从不明朗到明朗,再由明朗迈向禁忌。
她站在浮冰上冲着发现她和淳吾事情的老爷爷大喊,
“有什么不可以!血脉是真的!感情也是真的!”
”神是不会允许的。“
”我允许!“
”全部都是我的!“
近乎歇斯底里。她又想起了当时地震时的自己。
”像那时候的我一样游过来吧!“
淳吾的烟越抽越多。他只抽一种烟,烟的名字叫”希望“。
我不知道是他自己抽完了自己的希望,还是因为没有希望才去抽希望。我只知道,一天又一天,他越来越寂寞,越来越绝望。
小花和优秀的男孩聊天约会,她说:”我越来越不了解我爸爸。”
并不是淳吾变了,是她拥有的东西越来越多,是她变了。
淳吾不再是她的全部,但她确实是淳吾的全部。
所以最后,餐桌下小花对他的挑逗以及眼里的挑逗,最终也只让他抿了抿嘴唇,说不出话来,眼里全是沦陷。
“我只是想做好一次爸爸。”看到最后淳吾哭着说出的这句话又在我耳边回响了一下。
可是,这并不是他许下的诺言,对吧。
《我的男人》影评(八):是岁月,也是你
看了《庸才》喜欢二阶堂富美,看了《杀手阿一》喜欢浅野忠信。那个穿着红色连衣裙奔跑着的少女和那个有着一头黄发的裂口青年,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富美仿佛天生有种演神经质少女的天赋,浅爷不用说,其气质太独特,也是出演精神偏执角色的老手了。所以看这两位演戏就像看两位“变态”如何相处。
影片从一开始的冷冬之白,到后面的盛夏之灿,从养父和养女乘上一趟汽车出走,或者说逃难,想要远离命案,远离人言可畏。生硬地分开,岁月流逝,前者或许还能看出些许温暖,后者慢慢显出颓唐,腐败与糜烂。
但是,他们的故事,可能从一开始就预示着结局不太美好。不仅是冰河里的尸体与遗落的眼镜,被开喉的警察和堆满垃圾的房间。更是背负的罪恶。
也许所有的美好,都在那雪地里,纯粹的一吻。
"你在等我?"
“嗯。”
相视而笑。
觉得这就是他们的日常吧,就这样早晨吃着面包和荷包蛋,一起生活在宁静的小镇里,小别与相聚,家里有木质的家具和温暖的火炉。
仿佛那个冬天就是全部了。所以后面的夏天才令我觉得如此残酷。
浴血交融那段全片最美。我们仿佛开了上帝视角般,耳畔好似有人在说,呐,你看,这是禁忌的烙印,却又散发着夺人心魄的美感。如果这只是个鬼父与少女的故事或许会落入三级片的俗套,但是这是成熟的少女灵魂与孤独的男人灵魂的故事,这样看来,就显得令人唏嘘。
两人一起踏上旅途,乘车出走 便是我想象的最好的结局,如果电影在这里画上句号,或许他们会就这样相守一生,过着普通的生活,有着平凡的日常也说不定。
无奈现实有它的安排。
想起《小王子》里狐狸对小王子说的话:“ 对我而言,你只不过是个小男孩,就像其他千万个小男孩一样.我不需要你,你也同样用不着我.对你来说,我也不过是只狐狸,就跟其他千万只狐狸一样.然而,如果你驯养我,我们将会彼此需要,对我而言,你将是宇宙间惟一的了;我对你来说,也是世界上惟一的了 ”
大概少女与男人就是这样的关系吧。他们明白,彼此于对方生命的存在,任何人也替代不了。
电影最后一个场景,少女成长为女人,男人也老去了,一个化着精致的妆,一个衣衫褶皱已现颓唐。两人于豪华精美的餐厅里隔着餐桌相视,我仿佛看到当年地震的废墟中,年轻男人也是这么与女孩相视。
是岁月,也是你。
:不说了,我要去补富美和浅爷的电影了~
《我的男人》影评(九):剥开不伦的外衣,只是占有和孤独
原作是樱庭一树,还拿了直木赏。说实在的,就个人的观感,电影本身一般般,故作意识流,拖沓的大段情绪描写,时间线衔接也比较生硬,不过中间的几段闪回运用地倒是很漂亮。
萝莉是二阶堂富美演的,与麻酱或gakki那种气质不同,带着一丝神经质的妖异,掩藏在清纯女高中生面庞下的欲望和偏执,让人印象深刻,奔跑在北海道的浮冰原上时,画面也是美的绝伦。
养女和养父产生不伦,其实算不上什么新奇之事,也偶见诉诸报端,可这故事看过之后,总觉得哪里不对。花成年之后对淳悟鄙夷的由来不甚自然,少女时对养父的依恋已消失殆尽?那二人的感情究竟源自何处,单单是发自灵魂的寂寞,疯狂的独占欲望,再无其他吗。所以花结婚时的心理状态我没法好好的理解,全推给现实带来的改变也实在是太敷衍。
其实他们的生活和白夜行里雪穗与亮司本质上并无二致。开始就已经注定了下场,从背负起不伦的爱恋,到杀人的罪恶,已根本不可能再回到正常的生活。二人都没有获得新生的资格,过往对他们而言是一生都走不出去的魔咒。
我的世界没有白天,只有永远的黑夜,唯一的太阳就是你,一旦躲开,就是无尽的黑暗…
电影最后的结局略有开放,或许最后两人发现,真的走不出去吧。
想到一些题外的,表面上看这也属于萝莉有毒的故事,刚好前些时候看了东野的虚无的十字架,相比日本作家对于青少年精神状态的关注,国内那些写写青春文学的作家,层次实在是…
主旋律里正值青春期的少年,过着平静而充实的懵懂生活,然而一旦某天生活出现了异变,面对那些自己无法驾驭和理解的欲念,做出的行为完全不可控,就此改变的,是一生。比起成年人深思熟虑的犯罪,这种来自原始罪恶的冲动,才是真的纯粹。
《我的男人》影评(十):女性主义的占有
这部片子是一部彪演技的佳作。从第一个镜头——二阶堂富美从冰海里钻出来,露出一个笑容开始,她在整个片子里展现出了惊人的魅力和演技。《四十九天的食谱》里那个演技惊人的配角少女已经足以独挑大梁。这让我想到另一个日本演员,也是2014年电影旬报十佳之一的《小小的家》里面的黑木华,李狗嗨里面那个眼睛小小,面容平凡的小配角,不知不觉已经蜕变成柏林银熊影后。演员的世界是残酷的,女演员的世界尤其残酷,这些颜值一般,靠演技闯出一片天的女演员令人钦佩。
以上是题外话。
这部片子有两个重要角色,男主和女主,但是实际上比较来看,男主只是一个配合女主的副角色,全片只有一个主角,就是二阶堂富美饰演的小花。
这一点在海报和题目上有明确的表达。一部文艺片,海报透露的信息是极大的。海报的设计就是主题的表达,把海报隐含的信息读懂,片子至少明白一半。这张海报能告诉我们什么呢?
从空间上来说,男主在上,女主在下,以位置和姿态来感受,男主对女主呈现出一种保护,女主对男主呈现出依赖,这是一种年上男-年下女关系的常态。但是男主的眼神看向虚无,透出无法掩饰的茫然。女主的眼神却直视镜头,她复杂的眼神在和观众直接交流。这时候我们都会明白,她的姿态不是在表达一种依恋而是一种示威。她用这种方式来告诉其他人,这是“我的男人”,这也是这部片的题目和内涵的关键。
这部片的核心不是父女乱伦,而是小花对男主的占有。这是海报,电影题目,以及电影中男主握着幼年小花的手说出那句“以后我就是你的。”这句话,三线一体,构成的一张大网所表达出来的东西。所以说,香港对此片的译名“养欲之恩”,舍掉了影片的内核,只留下噱头,并不值得称道。
影片的前一半中,男主和小花的关系已经不正常。我们不知道这种不正常是从何时开始的。片中在小花嘴里含着耳环,在海边向女友半摊牌半示威的情节中,夹杂一段小花幼年让男主吻她的片段。小花背对镜头,声音是非常幼年萝莉音,无法知道年龄。只能说小花是从非常早就开始对男主产生这种不健康的占有欲,并且已经取得成功。
片中小花提到男主的时候,只会说“那个人”,或者直呼其名“淳悟”,只有在开玩笑和愤怒的时候,才会叫他爸爸,可见小花在心底是从来没有将其当作父亲来看的。他们在法律上是养父养女,在血缘上是亲生父女关系,但对小花来讲,他们之间的爱与性是没有禁忌的。同样的事件中,男主的角色显得非常平板,他所作的只是简单的回应和对小花肉体的迷恋。片中看不到他内心是否有纠结和挣扎。
于是在影片正中的节点上,两个人在血雨中的交合顺理成章。能把做爱拍成这样的魔幻的并不多。在东亚人的理解中,血雨无疑是污秽的象征,是顶级罪恶的异象。但是给我的感觉却只有美感。甚至让我想起《心灵游戏》中那段男女交合时神妙的动画幻觉。但现实是可悲的,小花只有将那个看到这段禁忌性爱,那个疼爱自己胜过疼爱亲孙子的老人引入冰海之中害死。她站在冰上出神的时候,说出了一句内心深处的话,“全部都是我的。”
小花是一个可悲的角色,人经过巨大创伤的时候心理都会出现问题,而且这种问题是终身性的。创伤的短期应激反应就像电影中的幼年小花,震惊逃避否定的心理保护机制,会隔绝人对事件的感情,变得麻木和迟钝。她抱着一瓶巨大的矿泉水,目光呆滞,就是教科书式的心理防御现象。只有在男主开车带她回家的时候,她才走出这个阶段,在车上痛哭流涕。之后会进入一个更强烈,反复的精神痛苦阶段。交感神经的兴奋会让她敏感易怒,并且不断的闪回。她在海上对老人喊道“你可以游回来,像我当年一样”可以看出她从未忘记自己的遭遇。
在男主杀死拿着小花的眼镜上门的退休警察的时候,小花笑了。当你愿意为了一个人自杀的时候,为她杀一个人又算得了什么呢。男主之后的混乱和堕落让她无法理解。她蹲在垃圾箱旁,喃喃自语,“一切都没有错,我什么都没有做错。”小花所有的行为都符合她自己的逻辑。也许她从禁忌之中得到了安慰和平静,但这一切并不是她那些行为的理由和辩护。她需要的不是警察,而是医生。
在影片的结尾,男主对小花已经是彻底的寄生,成为了小花纯粹的玩物。小花对男主的占有已经达到了顶峰。那一句“おめでとう、は?”让人心中五味杂陈,是愤怒,恐惧,还是同情?从前那个站在堤岸边凝望大海的小花,她心里又在想着什么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