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情笛之爱》观后感10篇
日期:2018-01-17 来源:文章吧 阅读:

《情笛之爱》观后感10篇

  《情笛之爱》是一部由邓迎海执导,林浩 / 牛犇 / 苏瑾主演的一部儿童 / 音乐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情笛之爱》观后感(一):音乐让艾滋孤儿在阳光成长

  文/芳菲小猪

  说到HIV,这是一种让人谈之色变的病毒,因为它能够引起至今无法治愈的一种恶性传染病——AIDS。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艾滋病。虽然经过电视媒体的不断澄清,大多数人已经了解了AIDS的传播方式,但是对于普通百姓来说,“谈艾色变”仍然是家常便饭。因为这种病变的致死率实在是太高。因为高死亡率,也遗留下了很多的社会问题,“艾滋孤儿”便是其中之一。

  联合国艾滋病计划署把艾滋病造成的孤儿简称为“艾滋孤儿”。大量艾滋孤儿不但生活极为艰辛、被迫失学流浪,且得到的救援也非常有限。作为社会中相当脆弱的一个群体,艾滋孤儿缺少亲情、孤苦无助,没有经济来源使他们营养、医疗和教育权利得不到保障。而最主要的是,他们还要忍受误解和歧视。这对于他们的身心成长都非常不利。而电影《情笛之爱》便通过了一个HIV病毒携带者的孤儿因其卓越的音乐天赋导致的一系列奇遇。以此向社会传递艾滋孤儿不应受到歧视,艾滋孤儿也有追求梦想权力这一温暖能量

  孤儿天乐在村里和做笛子为生的爷爷相依为命。随着身体的苍老,爷爷的眼睛越来越差,喜好音乐的天乐为了给爷爷治病,不惜卖掉了“传家宝”的古董笛子。在这个过程中,天乐结识了五个好朋友,并且他的音乐天分也被音乐学校校长发现,破格录取了天乐。然而一场车祸,一次血检,却暴露了多年来爷爷为天乐隐瞒秘密——天乐是HIV病毒携带者。面对突如其来打击,大家会不会理解天乐?会不会歧视天乐?天乐还能不能求学?所有的答案,就在这部电影之中。

  应该说,这是一部公益色彩浓郁的小成本电影。一号男主角“天乐”由有着正能量童星、公益之星称号的“汶川大地震抗震救灾小英雄”林浩主演。通过他扮演的“天乐”在音乐道路上的梦想和坚持,电影中向我们展示了爷爷的大爱无疆,不畏传染,和天乐多年生活在一起照顾他的饮食起居同时,天乐的小伙伴们在得知天乐携带病毒后也对他不离不弃,施以援手,以此发动全社会关爱艾滋孤儿。特别是在影片中,音乐也成了贯穿始终的一条主线。每次当伤心绝望时候,天乐和他悠扬的笛声,都能够为所有人带来欢声笑语惊喜不已。特别是影片中天乐演奏笛子引发了两次大型广场舞的片段,更加展现了音乐的魅力所在。在音乐和忘情的广场舞中,什么烦恼也都抛之脑后了。

  当然,对艾滋孤儿的关爱其实在我们国家早就一直在进行了。国家领导人及夫人便多次探访艾滋病贫困儿童,与艾滋病儿童零距离,点亮象征温暖、无歧视的红丝带……为他们带去了社会主义大家庭的温暖。而《情笛之爱》这部电影通过大段的民乐元素与广场舞的有机结合,雅俗共赏。再加上几个小人物感人故事,小伙伴之间的互爱互信,在抚慰艾滋孤儿的同时,也展示了当代少年精神面貌和对音乐的梦想与追求。让艾滋孤儿也可以从黑暗中走到阳光下,和其他的孩纸一道茁壮的成长,拥有一样的人生梦想。

  《情笛之爱》观后感(二):《情笛之爱》:艾滋少年的追梦之旅

  在国产儿童电影资源匮乏的大背景下,3D儿童音乐舞蹈故事片《情笛之爱》来得正是时候。

  秀美宁静的山村,与狗欢乐嬉戏的少年,将观众带入了一个童话般的纯净世界。生活在贫穷山村的少年天乐是爷爷收养的弃婴,他从小就有一个美丽的音乐梦,可是当他走过重重困难拿到艺校的通知书之后,却意外得知自己携带艾滋病毒。这,正是爷爷为他保守了多年的秘密。面对残酷现实,吹笛少年天乐选择坚强。同时,学校、社会和周围的人也向他伸出了温暖之手,一场为艾滋少年圆梦的行动就此展开……

  作为国内首部3D儿童音乐舞蹈影片,《情笛之爱》开创了国产类型片的一大先河。影片以中国民族音乐和欢乐的时尚舞蹈为载体,为观众打造了一个唯美动人的音乐氛围,很有经典歌舞片《音乐之声》的神韵。大段的民族音乐元素、略带夸张的音乐舞蹈成分,rap等国际流行元素的融入,使影片充满时尚音乐剧的独特魅力,又不乏深刻的故事内涵,不失为国产儿童影片的又一经典。

  在整部作品中,音乐舞蹈成为电影抒发情感的主要元素,音乐少年的欢乐与悲伤尽在其中。清清碧水湖畔,天乐和着鸟鸣吹起祖传的笛子,那份古典意境之美令人忍不住悠然沉醉。几位因音乐结缘的少年以笛子、琵琶、二胡“斗乐”的场景又充满了童趣与欢乐,让孩子们的心与之飞扬。然而当被艺校拒之门外,天乐含泪在校门前吹起笛子的那一刻,宛转的笛声、飘飞的落花、静听的人群,却在绝美的音乐意境中诉尽了少年内心的悲伤与不舍,让每一位观众忍不住落泪。

  与此同时,影片中无处不在的正能量也带给我们内心深深的触动。为了帮助爷爷凑够治眼睛的钱,天乐将心爱的笛子卖给了东东爸,临别的最后一曲在粼粼波光中荡漾,令人心酸、心痛

  得知天乐带有艾滋病毒之时,东东没有听妈妈的话随她离开,反而紧紧握住了天乐的手,那是少年内心最纯净的温暖。而在天乐以为从此不会再有朋友时刻孩子们、校长以及更多关心他的人却走近了他……影片直击艾滋儿童群体,向孩子们传递一种关注弱势群体的正能量,这在国产儿童影片中同样是一大创新。

  当然,在这个“中国梦”欢乐飞扬的年代,圆梦也成为影片的重要主题。中国梦,是一个伟大国家的梦,是人民平凡真实的梦。它既是大人的梦,也是孩子的梦。在祖国温暖的怀抱中,艾滋少年不曾孤单。在追逐梦想的道路上,艾滋少年坚定地走着。他背起那只祖传的竹笛,走过了风风雨雨,终于圆梦。那一刻,每一位观影者的心也倍受激励。而天乐的勇敢、坚强和善良的内心,更为孩子们树立了人生中的榜样!当他含泪问爷爷为什么不能去上学、当他执着地坚持梦想、当他冲向汽车将东东推开、当他带着希望走向未来,孩子们的内心已经怦然心动!至于剧中的另一位少年——东东则是现实生活中很多孩子的缩影,从不知梦想为何物,到拥有自己的梦想与坚持,他的成长经历同样带给孩子们许多启迪相信这样一部充满童趣之乐、歌舞之美、励志之情的优秀儿童影片,一定会成为献给孩子们的最佳礼物

  在中国教育迷惘探索的今天,一部积极向上的电影显得格外珍贵。面对着异化的文化娱乐氛围与各种不同价值观的冲击,孩子的成长成为时代的重要命题。《情笛之爱》以电影的形式向孩子们传递着生活的力量,让他们懂得关爱别人、如何去爱,学会坚持梦想,其中的社会价值不言而喻。此外,影片所折射出教育不公平老人看不起病、艾滋儿童生存现状等等,时刻警示社会在奔向中国梦的途中必须有所改进。对于现实生活的深度挖掘,也使这部影片更为深刻。

  作为影片的主演,林浩曾是汶川地震中抗震救灾的英雄少年,曾与姚明一起走上北京奥运会开幕式。如今他以世界抗艾大使的身份出演艾滋少年天乐,以真情演绎少年的追梦之旅,那份纯朴中的感动,让我们忍不住喜欢上了这个小小少年。老戏骨牛犇、香港老牌男星林威、亚姐郭金等知名演员的加盟,也使这部影片在形形色色小人物中散发着质朴的光芒,在袅袅的人性光辉中催人泪下…….

  6月1日,《情笛之爱》即将在全国公映。与孩子一起去看这部充满感动的影片,或许是这个儿童节的最佳选择。

  《情笛之爱》观后感(三):满满正能量

  以笛子为情缘,讲述了一名生长在城市边缘穷人家的艾滋病儿童天乐从小就有音乐天赋,且爷爷是手艺高超制笛艺人,虽在爷爷的指导下能吹出一曲曲好笛子,但因无钱无势,与心中梦想相距遥远的故事。

  在天乐追逐梦想的道路上,本就不富裕家庭又接二连三遭遇状况。可惜的是,天乐好不容易在热心人的帮助下,有机会去艺校上学前,他又因为救助小伙伴东东,遭遇到一场突如其来的车祸,给这个本就贫寒的家庭又蒙上了一层阴影

  熟知,天乐发生车祸后,竟然被医生血液中检查出艾滋病毒,也让爷爷多年的心中秘密得以揭开。原来天乐从小被亲生父母遗弃后,是好心的爷爷将他收养长大的。当懂事的小天乐不经意间得知患得此病时,为了不再给爷爷添加经济负担,趁爷爷打水时偷偷溜回家,不得不忍受着内心巨大痛苦,将那张贴在墙上的录取通知书撕掉,而这一幕被回家找他的爷爷看到,爷孙俩满脸心痛的的忧伤,久久不言不语

  相比电影中另一个同龄男孩东东也是笛子爱好者,同样是梦想考上当地的知名艺术学校,但是他却出生在一个相对富裕的家庭,和天乐的生活环境形成较大的反差。看到这里,可以看出导演这样别出心裁的剧情设置,是让我们更清楚的看到天乐的遭遇是何等惨烈,以此来反映出社会贫富差距之大,以及对贫困群体的关心和关注之情。

  说实话,电影所折射出的这种贫富差距问题,是我见过最为敢于揭示社会现实的电影,含义不能不说非常深刻。虽然近几年,社会发生了翻天覆地变化,但是贫富差距越拉越大、越来越严重,在国家某些地方,孩子们要么上不起学,要么上学还要走几十公里的山路,有些生活必备的条件水和电甚至都享受不到,而城市中的我们所看到的一些东西只不过是形式意义大过现实意义罢了,如果真正去一次贫困地区,相信你定会为之震惊,更加深刻体会到贫苦人们的艰辛生活。

  关于艾滋病这个社会问题,其传染危害,只不过是被大家夸大了而已,稍微有点医学常识的都懂得,只要不是触碰患者的血液是不会被感染的,像平时一起吃饭喝水都没关系,只要患者平时多注意个人卫生即可。

  以上两点都在影片中给予了大量的宣传,所传递出的积极正能量效果令人称赞。

  至于结尾,故事的发展如同我们希望的一样,天乐如愿以偿的进入那所知名艺校,也似乎在告诉我们好人有好报,艾滋病并没有多么可怕真心觉得,这样一部具有积极正能量的儿童影片。相信此片也会带来满满的正能量,让更多的人关爱到贫苦孩子和艾滋病儿童中来。

  《情笛之爱》观后感(四):《情笛之爱》:诠释儿童电影温情本真

  文/小泡妮

  关于《情笛之爱》的新闻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的有两条:顾秀莲看完电影之后悍然落泪;万达影院竟然放着电影宣传而不见影片放映!这也是目前电影市场的两种尴尬,一是要用故事打动人,一是要面临市场的考验。对于故事是不是能够打动人,从网上的反映足可以看出这部儿童电影的优秀,而对于那些只顾利益不够公益的院线,我们也只能鄙视而快之。

  作为国内首部儿童音乐舞蹈电影《情笛之爱》,讲述一名艾滋病儿童天乐追逐梦想的故事,展示了社会对艾滋病病人特别是青少年这部分弱势群体的关爱和抚慰。如果说这部电影拍的是励志,那么励志也的确有些悲壮。对于“艾二代”来说,他们是无辜的,病魔不仅侵蚀着他们的肉体,还要面对精神上的巨大压力。别说是面对生活学习工作,就算是生存,现如今都是必须要面临的一个问题。社会的歧视让这部分群体变得更加脆弱,应该算是弱势群体里最不愿被人提及的一类,但又不得不去面临和不能回避的一个话题。《情笛之爱》就是针对这类儿童,提出了他们有没有追逐梦想的权力,而在这个追梦的过程中,又遇到多大的勇气和多少爱才能实现。电影本身就是一个公益题材的影片,传递的是满满的正能量,所以这部影片远远超过了本身所解读的话题,而是更彰显起积极的社会意义和传递正能量的社会价值。

  面对国内儿童影院剧市场,可谓是处处充满暴力,虽然广电总局下令整改。但几部动画片显然还是换汤不换药,虽然在播出时打出了“新版”字样,虽然在很多暴力语言动作镜头上都打出了“不要模仿”的字样,但不难看出,对于暴力美学的追求一直是吸引儿童的一个策略,所以出来的效果就是越来越暴力,而孩子们的模仿也越来越超越家长们的想像。在我们都倡导孩子们面对未来面对社会面对成长的路上一定要包容有爱,懂得奉献,有团队精神,但事实上,影视剧对于孩子的成长也有着很大的引导作用,所以,儿童影视剧则更需要有社会责任心

  众所周知,在现如今的电影市场,有社会责任心并不见得会被认同。有口碑但却赢不得票房。除了电影本身的故事性外,我想,很大程度上也和各方面的配合分不开,尤其是院线,是不是需要鼓出勇气来给孩子们放一条生路,也是值得探讨的问题。

  《情笛之爱》虽然讲述了艾滋病病人的故事,但并没有写的太过悲情,而是追求的一种梦想,在知道天乐身患艾滋病的时候,老人选择了为孩子保守秘密,但是在天乐求学之路,又遇到了重重困难,祖孙无耐面对现实,就在这时学校、社会、周围的人们向他伸出关爱之手,一场救助艾滋病少年,关注艾滋病少年的帷幕拉开,而这种人间大爱,也正是我们现实社会中所需要的。

  民族音乐元素也是该片最为闪亮的一个点,通过大段的民族音乐元素,让充满激情的人物内心瞬间得到放大,而充满现代感的节奏,也带给人重生和充满向上的人性光辉。《情笛之爱》不仅诠释儿童电影温情本真,更是对梦想的致敬和生命的礼赞!

  《情笛之爱》观后感(五):拿什么献给你我的孩子

  影片《情笛之爱》以真实的人物和故事为蓝本,以现实的视角为基准,以浓郁的音乐艺术融入第七艺术为创意,将这个饱含了社会意义和优良传统中国道德观念的故事,似一曲时而悠扬,时而低沉,时而高亢的中国乐曲,吟唱出来。

  已过而立的我,还依稀记得少时看过的那些带给自己和小伙伴们欢笑甚至憧憬未来的影视剧作品。电视剧记得有关注弱势儿童的《三个和一个》以及孩子成长的《好爸爸》,电影则不但有充满想象力让孩子们看得目瞪口呆的《霹雳贝贝》,还有个好像叫《中国小皇帝》的,以极其现实而深刻的手法讲述和讽刺了改革开放后生活条件逐步优越的中国家庭对于孩子成长教育的陋习。

  看看现在,网络盛行,手机平板当道,无数大银幕小荧幕上能留给孩子们的除了充斥着鲜艳色彩的非限制级资讯游戏和所谓天花乱坠的综艺节目,再有就是饱含西方价值观的所谓高科技动画消费品。真正拍给孩子的影视剧作品,尤其是真人影视剧,愈发地匮乏。尤其是那些刚刚来到这世上不足三五岁的孩子们的幼小的心灵,就必须要面对如此艰苦的精神世界。物质再丰富亦无济于事。

  有人说,孩子就像一张白纸,大人们往上面画什么都可能成为现实,因此千万不要在上面画上污垢。只有做家长和老师的有心用心,我们的孩子终将会茁壮地成长。即便是像主人公天乐般没有大房子,没有亲生父母在身边,没有足够好的生存条件,但在爷爷以及村长等诸多好心人的照顾和爱的呵护下,他始终都在健康地长大,甚至比那些物质条件优越的孩子们有一颗更加强大的心,和意志。

  孩子的眼睛是雪亮的,他们眼中的世界是美好无暇的;孩子的心灵是美丽的,在他们心中无论是大家长还是小伙伴,也都是善良的。恰如片中的富家子,面对笛子吹得很好的天乐,丝毫无贵贱之意,很快成为后者的好朋友。笛子和音乐,很快成为孩子们情义无间,欢乐共度的主题。也成为影片故事发展的重要线索之一。

  影片不但以写实的手笔展现了情境不同的小伙伴们在面对社会的不公,亲情的不同,以及来自家庭和学校种种的情感温暖甚至冲击,更表现了小主人公在不平凡的成长经历中,在爷爷无私忘我的关怀下,在悠扬笛声的陪伴下,终究踏上了阳光无限的成长之路。而当“爷爷和村长的秘密”在不幸中被暴露之后,影片愈发浓郁的人文关怀,直线升华。孩子从无助到坚强,爷爷从悲伤到欣喜,社会人士老师家长们的倾情相助,令影片的情感音符直抵观众的心窝。为人父母的我们,泪花难止。

  “小主人公是天生艾滋病携带者”的谜底揭开,也彻底将影片推向高潮。如此题材,首次出现在中国的儿童题材电影中,足见制作者们的用心。这个儿童节,请拿真情实感献给我们的孩子吧!

  《情笛之爱》观后感(六):《情笛之爱》:艾滋儿童追梦记 音乐映衬正能量

  文 / 赤叶青枫

  艾滋病,是一种让人谈虎色变的不治之症,这不仅是世界医学上至今难以攻克的难题,也是国产片中甚少触及的敏感题材。之前郭富城和章子怡曾主演过一部名为《最爱》的电影,讲述的就是两个艾滋患者的生死绝恋,但即便如此,影片对于此一病症依旧讳莫如深,隐晦地称其为“热病”。如今《情笛之爱》上映,作为一部儿童电影,却没有回避艾滋病这个话题,而是选择了直接面对,坦然呈现,仅此一点,已然非常难得,值得肯定。

  电影《情笛之爱》是曾执导电视剧《年轮》、《浴火危城》的导演邓迎海的最新作品,讲述的是一名身患艾滋病的儿童田天乐在艺术的道路上执着追梦的故事,其中由抗震小英雄、2008年奥运会小旗手林浩出演主人公天乐,牛犇、苏瑾、郭金等实力派艺人倾情加盟。整部影片除了版本是3D的之外,其他方面并没有做太多特效,而是以平实的镜头语言娓娓道来天乐的多舛的命运,不幸的遭遇以及他的单纯善良,还有那份不抛弃、不放弃的正能量精神。

  作为国内首部儿童音乐舞蹈电影,本片最大的亮点非音乐莫属。从某种程度上来说,是片中动听的音乐映衬着正能量精神更加突显,从而令这出艾滋病儿童追梦记更有看头。

  首先在歌曲创作和选择上,影片在极力呈现极富代表性的民族音乐元素的同时,还不忘融入现代时尚旋律,使之更符合时下观众的欣赏音乐的习惯。其次林浩的表演也淳朴自然,虽然实际吹笛水平不得而知,但吹笛的动作、表情等倒是像模像样,与笛声配合的天衣无缝,而他吹着笛子在广场上、排练厅内和艺校小伙伴们一起互动合奏的场面及桥段显得朝气蓬勃,欢乐动感,令人观之,精神不由得一振,心情倍感愉悦。而他在考场外于失落中演奏的那一大段笛子独奏,更是美妙至极,别说片中的老师同学听得如痴如醉,就连荧幕下的观众相信也会有不少人会情不自禁被之吸引。小小笛子有如此魔力,实在令人意想不到!看过此片后,估计不少小朋友或家长会考虑(让孩子)学习一下笛子等民族乐器,陶冶下情操。

  至于天乐身患艾滋病一事,影片并未刻意渲染,也不曾强行煽情,而是把重点落在主人公的励志精神和正能量之余,对他的特殊身份进行了客观展现。于是我们虽然能通过影片感受到身为艾滋病患者的痛苦、无奈以及部分人对这一群体的恐惧、避讳甚至厌恶,但亦能欣慰地看到还是有很多善良的人们对这个特殊的人群的关爱和包容。

  艾滋病其实远没某些人想象的那么可怕,它的传播途径主要有三种:性、血液及母婴。而一起吃饭、握手等日常接触以及拥抱和亲吻等都不会被传染。但愿越来越多的人能了解到这一基本常识,正视艾滋病,消除歧视,对艾滋病患者尤其是像《情笛之爱》中天乐这样的不幸且无辜的艾滋病儿童给予更多的关爱和援助。

  电影里,天乐凭借自身的努力以及众多好心人的帮忙,乘上了音乐的翅膀,初步实现了梦想;现实中,但愿人人都能献出一点爱,让更多的像天乐这样的孩子多一些快乐片段。

  《情笛之爱》观后感(七):《情笛之爱》儿童的才是世界的

  作为国内首部3D儿童公益歌舞电影,《情笛之爱》主题明确,为有音乐天赋的孩子圆梦。影片围绕身患艾滋病却在艺术道路上不懈追求的少年展开,讲述了其在现实困境之中艰难成长。影片情节有泪水也有欢笑,既感人至深,又不忘诙谐幽默。电影完拍时被长影集团定为2013年主旋律影片,这也正契合了先前流行的“中国梦”主题。还是那句老话,对的就是对的,不会因为人们恶意曲解变成错的。主旋律也是,中国梦也是。

  现在流行一句笑话“不是老人变坏,而是坏人变老”。为什么老人可以不顾扰民肆无忌惮地跳广场舞,因为他们曾经生活在那样大张大合的年代,得了某种“时代病”。中国梦,既是国家的梦,也是人民的梦,既是大人的梦,也是孩子的梦。梁启超曾写过: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儿童的未来才是世界的未来。从儿童的成长可以看到中国的成长,而儿童的成长环境是由我们更丰富的每个人共同建立的。

  《情笛之爱》从儿童艾滋病的角度切入,艾滋病儿童天乐被善良的老艺人收养,在老人的庇护中还算快乐的成长。可老人能有多大的力量,秘密终究难守。在天乐上学的过程中还是遇到了重重困难。影片中社会、学校、孩子和周围的人们都向他们伸出了关爱之手。现实中,人们虽过了谈艾滋色变的时期,但想要所有人能够冷静地与艾滋患者相处,并未易事。虽然孩子是无辜的,但人人自危。影片通过诠释了一场人间大爱的感人故事,充分展示了全社会对艾滋病这一特殊群体的抚慰和热心救助。当然,这种和谐是主创人员对社会的美好愿景,希望社会能够对艾滋病更加了解,对艾滋病儿童更加宽容友好。

  与残疾儿童一样,艾滋病儿童的存在也是社会的残疾。影片一方面通过一个普通艾滋儿童的成长反映出“公益、儿童、教育”多方面的问题,一方面通过艾滋病儿童对梦想的执着,让观众感受到更加震撼人心的力量。一位有着音乐天才却家境贫寒的儿童,如何坚持自己对竹笛的热爱,追求自己的梦想。同广大的农村儿童一样,竹笛是天乐的出头天。尽管如此,天乐没有对名和利的极度渴望,而是只想把竹笛吹好,进一步提高自己的水平。正是这种心无旁骛的精神,才能够使其取得更高的成就。

  本片通过大段的民族音乐元素与现代时尚旋律有机结合,将每一个镜头与音乐完美的结合在一起,更强有力的展现人物的内心世界对生命的渴望。黑龙江省委宣传部副部长赵德信表示,“《情笛之爱》作为国内首部儿童音乐舞蹈电影,填补了长久以来中国儿童音乐舞蹈电影的空白。而该片所传达出的社会和谐、人间大爱,更是具有普遍的教育意义。”

  文|苏筱兀

  《情笛之爱》观后感(八):非凡的震撼力

  也许你对这部电影并不熟悉,但提起影片的主演,也许你并不陌生——林浩,2008汶川地震里的小英雄。据说这是根据真人真事改编的传记影片。影片的主人公天乐,让我想起陀斯妥耶夫斯基笔下的人物,陀氏笔下,几乎所有的主人公,都激烈地反驳出自别人之口的对他们个人所作的定论。他们都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内在的未完成性,感到自己有能力从内部发生变化,从而把对他们所作的表面化的盖棺定论的一切评语,全都化为谬误。只要人活着,他生活的意义就在于他还没有完成。(巴赫金发现了这一点,并归纳为“复调小说理论”)天乐生于贫困家庭,对其家人来讲,全部的生活状态只是中学毕业后进入工厂。而且,所有人都在告诉天乐,他不够优秀,不够聪明,不够强壮。但没有任何东西能阻止天乐为梦想而努力——进入艺术院校大学读书,并加入其全国最优秀的大学音乐队。“我从小就想来这所大学读书,而从小所有人就说这不可能。在我一生中,大家都告诉我什么能做,什么不能做,我也听他们、相信他们的话,现在,我不想再那样了。”他这样做了。

  在影片的前半,天乐为进入大学而努力,两年的预科,无数次的申请受挫,没有消弭他的梦想;在影片的后半,天乐为成为音乐队的比赛队员而拼搏,两年的等待,无数的创伤,没有消弭他的斗志。影片并没有把天乐刻画成英雄,他不是最优秀的学生,也不是最优秀的。他多人数倍的努力,换来的只是顺利毕业和最后几十秒的出场机会。但他实现了自己的梦想,更重要的是,他一直在为自己的梦想坚持不懈。以此,他赢得了大家的尊重。因为真实,所以深刻。也许正是这种“平凡的伟大”,让影片具有了非凡的震撼力。正如陀斯妥耶夫斯基所说:“全部秘诀只有两句话:不屈不挠,坚持到底。”

  影片中一位牧师的话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祈祷的时间是自己控制的,给答案的时间是上帝控制的。研究了35年的宗教,我只领悟了两个不容置疑的事实:上帝是存在的,而我不是他。”

  《情笛之爱》观后感(九):《情笛之爱》:为梦想插上笛声的翅膀

  即将与六一儿童节期间温暖献映的儿童故事片《情笛之爱》,以一个有着非凡音乐天赋的艾滋病患儿筑梦追梦的过程为大背景,展示了和谐社会大家庭的温暖与温情。浓浓的亲情,纯纯的友情,都让该片由始至终散发着素朴平实却感动依旧的美好气息,也让该片成为近年来为数不多的儿童佳片。

  片中,汶川地震小英雄、北京奥运会旗手林浩扮演的天乐自小因感染艾滋病被抛弃,与收养其的爷爷相依为命,一条叫小黑的大黄狗成了其最好的伙伴。爷爷靠祖传的制笛手艺艰难维系着家庭生活,天乐也耳濡目染有了非凡的吹笛天赋。爷爷与同村的好心人努力保守着天乐感染艾滋病的秘密,天乐天真快乐的生活着,直到真相被公开...

  虽然影片主题讲述的是艾滋病患儿圆梦的故事,但作为一部儿童故事片,影片并没有过度贩卖苦情,大唱悲情。《情笛之爱》故事简单明了,情节发展的承转起合也相当自然流畅,很好地承袭了儿童故事片忌讳复杂,炫弄技巧的定律。在演员配置上,该片也属于绝对的高标配,几乎全明星阵容演绎了一个追梦圆梦的故事。小明星林浩出演的天乐天真、善良、快乐、活泼、执着,成为新一代少年儿童的缩影。知名老演员牛犇扮演的爷爷天生有着副菩萨心肠,对天乐就好像亲爷爷一样,平实而美妙的袅袅亲情始终让人温暖着、感动着。因《永不瞑目》迅速蹿红的苏瑾扮演一个势力的妈妈,不恰当的育儿方式使其成为不少问题妈妈的代言人。香港老牌男星林威扮演一位爱才惜材的音乐老师,非凡魅力一如当年。亚姐郭金则变身问题老师,为了名利处处与林威针锋相对...一个孩子的音乐追梦之旅,让原本互不相干的新农村与艺术院校联结在了一起,也让形形色色的小人物粉墨登场,共同上演一出哀而不伤,悲哀不惨,苦而不涩的励志好戏。

  作为一部与音乐有关的儿童故事片,《情笛之爱》在配乐上自然有多处惊人之处。天乐在农村河边自由舒畅演绎出来的悠扬笛声好听的足以净化洗涤心灵之苦之悲。其在广场校园大桥上吹奏出来的大段乐曲宛若最炫儿童风,引得万千路人情不自禁热舞起来,这阵势完全比肩中国大妈风靡全球的广场舞。而且,这些悠扬舒缓悦耳的美妙乐曲,不只是为了悦耳而存在,更体现出了天乐善良、天真、乐观的内心世界,对人物的鲜明塑造起到了推动作用。而影片所旨在呈现出来的素朴真切友情与浓烈感人亲情也像一个个音符一样随着大段大段的笛声飞抵人心。

  如果只简单赘述天乐音乐梦艺术梦的实现过程,《情笛之爱》想必会是乏味的,无趣的。好在导演为这一梦想的实现加了些许佐料,这也一如草根们普通梦想的实现一样,有坎坷有风雨但更有阳光与彩虹。片中还塑造了一个与天乐极为相反的角色东东,他简单纯真朴实天然,甚至有些憨傻可笑。与天乐相比,他是活在天堂里的仙。家里条件好到应有尽有,即使没有音乐禀赋、才能,亦能通过金钱买到考取艺校的名额,而其爸爸妈妈溺爱孩子的奇葩之旅更是成了育养孩子反面典型,成了东东圆梦的最大障碍。东东的梦想是什么?可以做自己喜欢自己爱好的事儿,而非一切均有父母主宰。从这方面看,影片就如何正确进行家庭教育提出了颇具见地的有意思考与探索。细心的观众还将发现,影片还蜻蜓点水般地提到了一些社会不良现象,比如以钱财愿梦想。但难能可贵的是,影片并没有进行上纲上线式的大肆批判,而是以镜头为素材,让观众自行评说。

  天乐的圆梦之旅从小里说是个人音乐艺术之梦的实现完成过程,往大里讲则映射着一个个中国梦的实现。如果说天乐的音乐之梦是中国梦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那不歧视不抛弃艾滋病感染者则是全社会都要去努力实现的中国梦。在这一主题的表达传递上,影片摒弃了以往大悲大喜、大开大合的夸张苦情手法,而是以积极的心态、阳光的心理面对这一社会难题,从而让影片始终都流淌着温暖感人的汩汩正能量。其实,东东的梦想又何尝不是中国梦,他想做自己,想做自己喜欢感兴趣的事儿,不想被父母溺爱宠幸控制过度管束着...不幸的是,这一梦想要真正实现,或需要经过几代人的努力,这就如同要真正实现全社会不歧视、接受艾滋病感染者一样。

  《情笛之爱》观后感(十):很多励志的电影都有一个固定的套路,可《情笛之爱》讲述患有艾滋病的少年拥有极高的音乐天赋,经过一番波折,追求梦想,剧情设计简单,但完全没有落入一般励志电影的俗套,没有枯燥的说教和曲折的奇遇,这些朴实东西

  提起反映关爱艾滋病人的电影,很多人回想起2011年郭富城、章子怡、等明星主演的电影《最爱》,这部电影让人明白了艾滋病人对人生的渴望和对爱的向往,但人们忽视了那些“生而为死”的孩子们,那些生来就携带HIV病毒的“艾二代”他们很可怜,需要关爱,从出生就被判了死刑,而《情笛之爱》一步中国首部3D儿童音乐电影,讲述一个爱好音乐的孩子追求梦想的故事,看后觉得心里宁静非凡。枯燥中仔细观察不难发现,很多励志题材的电影都是给大人看的,虽然打着年轻人的幌子,但真正的小孩根本不喜欢,此部影片没有说教和奇遇,有的只是普通人生中的点点滴滴,这些朴实的东西不会让孩子七抵触情绪,甚至吸引孩子,这部影片还加入不少略显夸张的音乐舞蹈成分,热闹,但不过分,轻快但,有意义。

  一部感人的励志儿童音乐剧,讲述了一个勇敢的少年,为救同学奋不顾身,为了梦想坚持不懈,堪称是中国模范的好少年。然而他却不幸的患上了艾滋病,庆幸的是,病魔并没有将他打倒,反而越战越勇,最终在老师、同学和亲人的帮助下,他考入了艺校,离梦想越来越近。

  有志不再年高,梦想不分大小,“艾二代”追梦少年天乐抗争命运顽强学习追逐梦想感动了身边人,也让很多心怀梦想的年轻人看到了希望。

  艾滋病,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是一中危害性极大的传染病,防艾大使林浩此次作为电影主演向我们传递正能量,让我们更加了解了艾滋病患者的心里,作为社会的弱势群体,我们不应予以歧视,而应给予更多的关爱。

  牛犇曾说过:“影视创作不能只为钱,还要有社会责任。”个人很喜欢他的这句话,给人的感觉正直,慈祥有爱心,据说他为了支持学生的自由创作,零片酬参演了一部由北京电影学院学生拍摄的作品,保持了艺术创作的“真诚”。

  音乐,作为一种艺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反映人类的社会生活,人类的思想感情,给人一种心理上的共鸣。而本部电影将音乐与电影完美结合,故事情节跌宕起伏,不仅是一种听觉上的享受,更是一场视觉上的盛宴。

  “爷爷”,一声简单的称呼,表达了孩子对爷爷的依赖,更是一种祖孙情的传递。剧中爷爷为照顾天乐终身未娶,天乐为给爷爷治病四处奔波,这种真情足以感动我们每一个人。

  凡事都有两面性。可以说剧中小主人公是不幸的,因为自出生便被抛在丛中,上帝似乎跟他开了个玩笑,给予了他生命,却又无情的给他判了死刑。但他却又是幸运的,机缘巧合,他被爷爷捡走,爷爷把满满的爱都给予了他,终生未娶。不是世界上没有美,而是我们缺少了一双发现美的眼睛。所以,请珍惜眼前的幸福生活,善待自己,善待他人。

  很受启发。希望所有有梦想的人都可以梦想成真,尽管在追梦的道路上会充满荆棘与坎坷,但我们要像电影里的主人公天乐一样,不畏艰难,勇往直前,做最勇敢的少年。

  文祥,实力派演员,模仿周润发十年,此次终于本色出演,很替他感到高兴。好莱坞著名导演说过,最令他头痛的事,是帮助年轻演员克服这个问题:保持自我。他们每个人都想成为二流的拉特勒斯和三流的克拉克,“观众已经尝过那种味道了,”山姆不停地告诫他们,“他们现在需要的新鲜的。”所以也希望文祥在出演这部电影之后能够保持自我本色,展现最真实的自己,而不只是靠模仿。

  艾滋病,当我们听到这个词的时候都是尽量避而远之。作为社会的一个弱势群体,他们孤独、自卑,艾滋病本身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人们缺乏对艾滋病知识的了解以及对艾滋病患者的歧视和敌意。通过这部电影使我们更加了解“艾二代”以及他们的心里。所以,请给艾滋病患者多一点的关爱,让我们一起共同奏响预防艾滋病的交响乐章。

  很喜欢这部电影,故事情节跌宕起伏,感情细腻,题材新颖,超赞的。

  这部电影没有奢华的场景,没有绚丽的服装,更没有很多的大牌,但却感情真挚,细腻,朴素,感动万千群众。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情笛之爱》观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