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寻找心中的你》是一部由刘伟恒执导,黄又南 / 吴千语 / 刘美君主演的一部剧情 / 爱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一):王家欣是每个人心中都有的执念
故事发生在90年代的香港夏天,手机和电脑还没普及。要坐船才可以到的坪洲,宁静、朴实,天空如洗,街坊亲近而简单。
影片很香港,电台、猫在电影院看色情片的男孩、有线电话、花衬衫和休闲鞋、排外的小食档档主。
王家欣,这个普通到不能再普通的名字在我们生命中也许出现过无数次,不以为然。但因为这个女孩,俊贤的青春时代在那个夏天似乎被拉开一个横切面,过得很漫长,发生了很多永远都记得的事遇见了很多永远都记得的人。
一见钟情,是不是真的像影片中的虾酱鸡翼一样直至多年以后都令人难忘?对俊贤来说,售票小姐“王家欣”是不是永远无法取代?是的。但其实“王家欣”不需要被取代,因为我们生命中很多时刻都会出现无数个“王佳欣”。她更像一个执念,一个我们不顾一切、单枪匹马、誓死坚持的执念。
就像很多人明知道对方不合适,甚至不可能,但仍然要追逐得遍体鳞伤的恋爱。但这仅仅是一段时间的自我与心中的执念做斗争,或长或短,长至像绍叔一样用35年等待细妹、像俊贤用一个夏天寻找家欣,短至下个工作日我们也许就重新被油盐酱醋填满生活。时间的长短的真的不重要,值得记住的是我们为执念而做过的努力,受过的伤,和在别人的生命中制造过的回响。
坚持过后,结果往往显得不那么重要了,更重要的是坚持本身。故事最后,俊贤有没有和57号王家欣在一起不重要,姐姐有没有和音乐家在london过上幸福的生活不重要,俊贤有没有永远记得“王家欣”也不重要,重要的是那个夏天他为寻找家欣而作过的歌,拨过的号, 吹的风,流过的泪,和遇见的无数个“错误的”“王家欣”。相比于结果,这过程中点滴才是最让人难忘和珍惜的,从3年后俊贤在公交上偶遇王安欣时的不知所措到释然就了然。
对于我们来说,每一个执念的开始都是蓬荜生辉千军万马的,总是拼尽全力地抵达。但到最后,不管结果是否如愿以偿,我们都不那么介怀了,回头看时,更多的是一笑置之或是一声充满沧桑的叹息,因为我们享受的是求而不得、求而哀伤、求而记住的充实感和满足感。执念本身就是一种快感。生活总是给我们出其不意的安排,错误的开始也许导向一个更美好的结局。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二):寻觅并得不到的便是青春
王家欣,代表着每个年轻人心目中那种对得不到事物的向往,她是永恒美好的,朦胧的,并且得不到的。
在豪华戏院,两人遇见,并相处了几个钟。几个钟,对于王安欣来说,是寻常的,并不会被记起的,而对于俊贤,则是影响了接落来的几年,并且发生了一些列的故事。
俊贤因那一面之缘爱上了他心目中的“王家欣”,但那一面之后,两者失去了联络,因此,牵起了一些列寻找王家欣的事情。
因为一个“王安欣”,牵涉了千千万万个王家欣,同时也引出了另一个爱情故事。
真正的王家欣还未找到,另一个王家欣却爱上了俊贤。故事当然未完,留低给人们遐想…
最尾,公交车上,俊贤偶然碰见他寻觅了几年的人,而内心再也没有波澜和兴奋,平静得像两个陌生人。
人生还有什么重要得过珍惜眼前人,然而懂得珍惜都发生在失去之后。
也许,每个人的生命里都有个“王家欣”。寻觅并得不到,这就是青春。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三):有些人,只适合留在记忆深处
刚开始看这部电影,是因为男主坚持不懈地寻找最初那个简单的愿意停下来听他弹吉他的女孩,能坚持等待一个人,寻找一个人,似乎是一件浪漫又难得的事情。然而,在看完影片后,我却很庆幸他在寻找的过程中遇到了那个即使喜欢着他也仍然愿意陪他一起寻找的“大小姐”王家欣。
等待或寻找,从来都不该是一段感情的常态。
影片的最后,俊贤在公交车上遇到了他一直想要寻找的女孩,他看着她坐在自己的前面,而后看着她下车离开。没有追上去的他,是否会在那一刻释然,因为懂得再见的心绪早已不再是初见时的悸动。有多少人,因为一个人而错过陪伴在自己身边的另一个,并不是说不应该等待最初自己心动的那一个人,而是懂得,有些人,只适合留在记忆深处。
因为等得太久,就算最后等到,也很难再是最初的悸动。记得电影中,家欣问俊贤,“最算你最后找到了她,就算她没有男朋友,你能保证她一定会喜欢上你吗?”俊贤回答说:“但至少我尽了力。”
但人往往是很容易自我感动的生物,于是常常在自我感动中忘记了自己最初为什么而等待,到最后等待只是害怕自己没有尽力。长情的人,总让人心生怜惜,但若只因习惯了等待而等待,当等待或寻找变成了惯性,我们是否还记得一开始自己是为了什么而等待。
俊贤无疑使幸运的,在找王安欣的过程中,找到了自己的王家欣。但又有多少人,就像俊贤一开始就弄错了名字那样,等待或寻找的,不过是一个从一开始就看错的名字。
愿你有不顾一切去寻找心之所愿的决心,也能在追寻的路上,时刻清楚什么才是自己想要的。珍惜陪伴在身边的王家欣,让王安欣留在记忆的深处。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四):相遇一刻,值得追寻一生
最近一直在找清新治愈类型的好看片子,这部虽然不是热门,但相比较大热的《我的少女时代》,感觉更能打动我一点。
影片背景在1992年的香港,男主阿贤是一个弹吉他很难听的坪洲少年,看电影时对售票姑娘王家欣一见倾心,但第二天阿贤回来找她时她已经辞职了怎么也找不到。故事就这样开始了,阿贤想尽了一切办法在那个用着call机的年代,大海捞针般找寻着一个除了名字外一无所知的姑娘。他在电影院等,在电台上寻人,弹吉他唱她的名字,打电话给全香港登记姓王的人家问你是王家欣吗。傻憨 执着 盲目 纯情。
香港叫王家欣的人,男男女女多的是。阿贤认识了许多许多王家欣,还有一个很漂亮的、喜欢他的王家欣,但他还是不放弃找最开始的王家欣。
后面的剧情走向很现实很让人感慨,原来他从一开始就找错了人。现在想想,可能阿贤家开的那间叫做家安园的店,店名就已经有所预示了。
取景选在坪洲,一个很小的地方,属于香港,但没有都市的浮华疏离,充满着市井街坊的人情味,景色干净透亮,用来拍摄年代青春片,再合适不过。
在这部电影里,一个心机坏人都没有,牵手亲吻、堕胎车祸更不可能。几乎过滤了一切浮夸的戏剧性,不像内地这几年的乱七八糟青春片一样,把男女主之间没趣的误会相爱再误会再相爱作为重点,不会年少时一点遗憾就心痛一生,更不会主角谈个恋爱就瞬间成长顿悟理解人生变得沧桑,也不灌矫情的心灵鸡汤给观众。
真实的故事自有万钧之力。
我们每个人都有一个王家欣,我们都曾在某一个时刻喜欢过某个一面之缘的陌路人,只不过大多数人都只是错过,不会像阿贤这样费尽心力地找。又或者,我们也是别的人的王家欣,只是我们自己不知道呢。
我很喜欢这部电影的结局,刚刚好。阿贤说过,找到她为止,那么其实这一份心意在1995年的公车上,就已经释然。最后找不找得到那个人已经不再重要,因为说到底我们在遇到这种情况时,更多的是一种执念。初恋本来就是不需要任何回应的。我们喜欢那个找不到的人,我们也喜欢着自己的喜欢。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五):虽然念念不忘,终有回想,但是。。。
我有类似的经历。俊贤对阿欣一开始只是一种感觉,感觉遇到了知己,然后为了一种不放弃的精神,他努力的寻找,用尽一切办法。而命运总是那么喜欢开玩笑,在他满怀希望的一次次寻找中,一次次的给他失望。而人是经不起太多的失望的!最终,他会释怀,所以才会出现公车上,他犹豫不决的神情。这是一种执念,我不相信这个世界上有那么多人为了心中的执念,去坚持一生。人事在变,一切都在变化,有时候放手也不失为另一个美好的开始!我也有这个执念,最终的成功了。真的在一起后,才发现不是自己想象的那么简单。我们的世界观不同,我们的性格不同,我们受的教育不同,所以对事物的看法也不同。有时候会很累,累的时候会想我们合不合适。虽然,也有开心幸福的时候!但是我还是会有很多担心,我们的那么多不同,我不知道我们能走多远。每次想到未来,每次与他谈到未来一些担心时,他的态度让我心寒,让我害怕!
美好的故事,并不是全部美好,中间的小插曲,会让人局促不安!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六):香港青春片为何在大陆不受欢迎?
8天前,同样被称为“香港版《我的少女时代》”的香港青春片——《哪一天我们会飞》上映,可惜由于宣传不力、文化差异等等多方面原因票房相当糟糕,仅仅上映当天排片超过2%,现在基本已经算是下档,总票房483万。而今天上映的《寻找心中的你》更加凄惨,上映第一天的排片就低到只有1%,当天总票房也只有38.7万元。
而这种凄惨的票房表现可怪不到大陆和香港文化差异的头上,电影讲述的是,在电话都未普及的1992年,男主角要找一个只有一面之缘的女生。他知道的线索只有“王家欣”这一个相当大众化的名字,而另一个“王家欣”觉得男生大海捞针是很傻很天真的事情,但逐渐被其真诚打动,发展出了一段感情。
这样小清新风格的爱情故事无论放在哪个国家其实都是可以成立的,更何况电影并没有太多对于香港特色的刻画,但票房依然如此惨淡,都快算得上是“电影院一日游”了,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七):请允许我揣测你的心思
我小时候妈妈买了一条裙子给我,非常漂亮,邻里街坊都夸我穿上裙子后像个小公主,我特别的爱惜,换洗的时候我一直交待妈妈一定要放好,我要在开学的第一天穿去学校,妈妈就特意帮我放在了一个特别的地方,怕我到时急急忙忙又把其他衣服翻乱。到了入学那天我和妈妈还是把所有衣服都翻乱了,但却找不到那条裙子,妈妈非常记得自己把它放在一个特别的地方,但就是怎么都记不起那个特别的地方是哪里了。我气得直哭,不停的翻箱倒柜的找,还边找边哭,但最后只能穿一条其他裙子哭着去学校。后来换季的时候,妈妈帮我拿厚衣服出来,发现,原来它在那里,看吧!生活就是这样的有趣,当你越是想找一个人,一件物的时候,越是找不到。当你慢慢快忘却了,他却出现了,毫无防备。还是崭新的,依旧那么漂亮,我也依然那么喜欢,可是,已经穿不下了,妈妈试探的问:“送给表妹吧?”“好吧!”这次意味着它将不再属于我,虽然不舍,但却没有当初找不到时那种伤心!这也许能解释得通95年的时候为什么俊贤见到曾经一见钟情并坚持一定要找到的王安欣的时候,并没有泛起心中的漪涟,甚至我们可以揣测的认为,他连之前说了上千遍的那句“阿欣,你好,我系俊贤,住系坪洲的俊贤,”都没有说出。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八):美丽的错误
一个女人在2015年来到坪州,追寻一段过去。
二十多年前,一个坪州的男生意外地遇见了让他心动的女生,在那个只有call机的年代,不像如今轻易地可以留下电话,加个微信好友。但若真的发生在现在,或许就不会有那份执着带来的感动。
想再次见她,将填好词的喝唱给她听,却只知道她的名字,王家欣。如果是你,你会用什么方法找到她?
俊贤的选择是到遇见她的地方等,可以她已经不在那里工作了;又到电台倾诉自己的故事,等来却是另一个王家欣;又打遍电话簿里登记姓王的电话,却只是找到了更多的王家欣。
捉弄他的王家欣被他感动,决定帮他找那一个王家欣。原来不相信会有如此痴情的人的她,却渐渐地喜欢上他的执着与质朴。
一个美丽的错误,让他发现所做的努力是一场空。而眼前人他也不知该如何面对。
电影展现了九十年代香港坪州质朴的民风,或许正是一方水土,才养出一方的人。
坚持并没有错,但是在追逐的同时,也请看看身边的人,多多关心他们。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九):我在这里
“王家欣,你在哪里?”
“我在这里”
她也是王家欣,一直守在你身边,多希望你喊的就是她,可惜啊
从听到广播的那刻起,她就被打动了吧。她本不相信有人会为了一面之缘拼尽全力,可哪怕希望渺茫,你还是如约而至,甚至希望落空了还在那里守候。从那时起,她就喜欢你了吧,喜欢你那固执找寻的浪漫和傻气。她看着你,感受着你为另一个王家欣的每次希望和失望,每次雀跃和失落。她既希望你快点找到那个她,可每次快要找到你的她时,她又害怕你们从此是路人,所以每次寻找未果时,她既心疼你,但内心里又有些不自觉的小窃喜。要怎样的喜欢,才会默默不言不语,陪着你一起追寻你心中的女孩?她目光总是跟着你,眼神里写满了喜欢,可惜你从未明了。直到她小心翼翼地问“如果没有王家欣,你会不会喜欢我?”“如果一直找不到她,你会不会喜欢我?”你回答得那么决绝,不带一丝一毫的迟疑。她明知会难过,可从一开始,她偏偏喜欢的就是喜欢别人的你,偏偏爱情里就是有那么多的爱而不得却又非他不可。
庆幸看到那么些跳脱出俗套的情节,那场王家欣联谊会后,王家欣放下了。他追出去,但没有他和她从此在一起的完满结局。几年后,他真的找到他心心念念的王家欣,但也只是目光紧紧跟随而已,没有寒暄,没有招呼,只是目送她再次走出他的生命,心中怅然。曾经轰轰烈烈地追寻,辗转反侧地思念在时光里终归平静,不论结局如何,追寻过,努力过,总不负年少好时光。
好喜欢那首”给王家欣“的低吟浅唱
《寻找心中的你》观后感(十):最好的收获在路上
去年有一部大热的《我的少女时代》,似乎把青春拍到了极致,然而这部香港出品的《王家欣》(抱歉实在不喜欢寻找心中的你这个名字),却用更加质朴的故事帮我们忆了一回青春。
这是一个关于寻找的故事。男孩对女孩一见钟情,却只知道一个名字叫王家欣。然后整个故事便是他执着于找到王家欣的过程。这个过程中他认识了很多王家欣,其中一个还被他的执着打动,陪着他一起寻找并且爱上了他。
最后的结局不说了,大家自己看。只是觉得,人生中需要执着却又不能太过执着。有执才有动力前行,是好事。但是一味地执反而错过沿路的风景,到头来也许找到也没有什么意义。真正重要的,就是在这个寻找过程中,体味的人和事。人生有很多远大的理想,可大多数人会在出发后被过程改变了初衷,这没什么可耻,收获了什么只有自己知道。
电影里的坪洲安静,亲和,一如我去过的南丫岛,一副世外桃源的景象。一直喜欢这样生活的港人,市井又不失情调,大家都像一家人一样常走动。
还有一个算是彩蛋的设定吧,TVB版神雕的郭靖和李莫愁,在这里成了一对阔别35年的旧情人,电影院重逢的一段自然是看得人老泪纵横。
这片子故事很简单,演员也谈不上什么演技,综合来说自然不如《我的少女时代》出色,但丝毫不妨碍我一样爱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