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老兵》的影评10篇
日期:2017-12-12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老兵》的影评10篇

  《老兵》是一部由何一铮执导,金士杰 / 陈强华主演的一部剧情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老兵》影评(一):致外公-我生命中最亲爱的老兵

  今天是外公的祭日,外公也是一名老兵。

  晚上鬼使神差的看了这部片子,融合对外公的想念一起,哭的稀里哗啦

  比片中老兵幸运的是,外公外婆都是解放军,48年在老家结婚后才参加的革命,二野文工团,算文艺兵,干部身份,所以离休后待遇也很好。但即使这样,我也还清晰的记得,在外公生命的最后几年里,每次跟他的老战友打电话,总是不可避免的说“谁谁谁又走了,谁谁谁也走了。。。” 妈妈他们说过他很多回,不要每次跟战友打电话都报丧,但那可能就是他们战友间无可奈何悲伤,其中的含义可能也只有他们自己可以体会。。。

  外公参军时年级比较小,算部队里的小鬼,曾经看过他刚刚穿上军装时跟外婆的照片,青春中透着一股子机灵。外公到老都很活跃,70多岁的时候张罗着祖国各地战友们出了本回忆录,当时上小学的我认认真真的看过,里面的故事精彩绝伦。从那时起,我爱上了听外公讲过去的故事,虽然口述的历史可能融合了种种夸大和模糊,虽然很多故事我都听过很多遍,但我还是不断的要求他讲给我听,至今还记得他说故事时神采奕奕和得意的样子。

  外公永远都不服老,90岁的时候还爬高上低地修电灯,每天早上都要自己去公园走一圈,天气不好打车都要去。家里人担心他的安全,他总是淡定的说,放心,我有小兄弟保护着我,他口中的小兄弟,当年已经83了。。。

  外公虽然只是小学毕业,但思想很跟得上潮流,离休以后一直是老年大学合唱队的骨干队员,有国家门球二级裁判的证书,四处参加比赛。80多岁也还让妈妈给他配置了台电脑,并学会了开关机、看照片和上网。我送他的90岁生日礼物是一架风琴,他也特别喜欢,每天都弹。

  外公一辈子古灵精怪,只要有他的地方绝对能有快乐,每天在家里走模特步逗外婆开心,每天打麻将时忘记摸牌还能趁人不注意偷牌,没人发现他,他还事后洋洋得意地介绍经验,那时外公已经快90了。。。

  外公有一点不好,脾气不好,特别对一些社会上看不惯的事总要插上一嘴,所以每天大家都很担心他去外面惹祸。在家里他偶尔也会大发脾气,有一次把小姨惹哭了,之后还主动写了检讨书念给她听,赔礼道歉,让人哭笑不得

  外公和外婆结婚60多年,孕育了5个子女,两个人几乎每天都在拌嘴,但感情十分好。银婚时两个人去补拍了结婚照,外公还在地下道的地摊上给外婆买了串项链戴上,外婆很高兴,带着拍了照。外公每天睡得早,但他会给还在看电视的外婆打好洗脚水,热好牛奶,嘱咐她吃药,才自己去睡。几十年如一日,对外婆的关心直到他走的那天。

  我大学的时候,妈妈陪着80多岁的外公来厦门玩儿,外公很开心,印象最深有两件事。一天早上我在梳头,外公在背后看着我说,你外婆年轻时也是一头长发,很漂亮。我当时逗他说,那是我漂亮还是外婆漂亮?外公想了想,说,还是你外婆漂亮,你外婆年轻的时候真是很美。。。说完,就陷入了回忆中,那样的表情我永生难忘。还有一天,我们在鼓浪屿的小洋楼住着,外公突然看着窗外说,要是你外婆身体好也能来就好了,什么时候一定要带她来看看。。。记得当时在旁边的我差点哭出来

  外公有很多没有实现的愿望,比如去台湾看看,比如回河南老家再看看,比如去西安寻找他失散多年的干弟弟,比如出国去看看,但都没来得及实现,成了有一辈子的遗憾。。。

  两年前的今天,我记得很清楚,看完变形金刚的晚场电影回家,睡到半夜电话响了,我心里想着不妙,果然电话里传来了噩耗,平时看起来非常健硕的外公,在睡梦中离世了,没有麻烦任何人。。。 我买了早上第一班飞机飞回家,虽然一路上都在哭,但我应该是直到他被推进火化炉才意识到什么叫离去,我那么那么慈祥可爱的外公,就这样离开了,没有留下一句话,甚至没来得及参加我3个月后的婚礼。。。

  两年里,我梦见过外公好几次,有时他过来跟我说会儿话,有时他过来跟我一起去听音乐会,但每次梦见他,他都很开心,还像以前一样。有时我也会对着天上跟他说说话,说我很想他,或者看着天空,仿佛看到他在注视着我,给我加油。

  两年整,我不知道今天看这部老兵,是不是外公安排好的任务,影片里的老兵让人心酸和感动,我生命中的这位老兵,您带给我的坚强乐观,是我一辈子的财富

  外公,放心,一切安好,外婆也很好,我们都很想你

  《老兵》影评(二):纪念抗战中逝去的生命

  明天是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暨反法西战争斯胜利七十周年的天安门大阅兵。

  很长时间没有写点东西,我想想该怎么表述。

  首先得从认知死亡开始说起,我想对死亡的认知,每个人都一样,随着年龄的增长,越来越加深刻。我记得小学某一年学校开展一个加强铁路安全意识的活动,先是带着小板凳听一个专家讲讲,然后去浏览一排排全是出了事故的的大照片。那些照片无不是些血肉横飞,惨不忍睹的画面。我当时小,觉得有些害怕,但是在小伙伴面前为了不失面子还故意装作镇定。其次是零五年我的老爷爷过世,迷茫的坐车回到老家后,站在门槛,望着空荡荡的炕头,在悲伤的哀乐之中这才发现和蔼可亲的老人再也见不到了,眼泪毫无预感的就流了下来。再一次就到了汶川大地震,那时已经普及了网络,看着那些被埋在废墟中的人,让人心碎

  总之我在成长的过程逐渐明白并深刻:生命可贵。

  再说抗日战争,抗战最早的影像是黄河牌黑白电视机里的CCTV6,地道战和飞虎队。那个飞虎队可是童年的心之向往,骑着自行车手握王八盒子,汉奸和鬼子被打的屁滚尿流。之后在大彩电里看的,多数是八路,除了大概《亮剑》吧,于是和小伙伴玩角色扮演总是说我是八路,对方是鬼子说八个呀漏。到了初中,历史课本翻到那段时,心中每每像是燃烧了火焰。这里有个最关键的细节,有一面的描述,是国军的几次大的会战,包括李宗仁站在台儿庄车站那张经典,紧接着就是百团大战了。到了高中,正值判逆期,什么都想去质疑,同时也很无助不知道什么才是真假,但也像是发现了新大陆。我开始逐渐了解,八路军叫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那么其他的军呢,他们在抗战中起到了什么作用?之后便不断的看各种影像纪录片,到了现在,终于这些浅显的东西在心里有个论定,起码被自己所认可。

  抗日战争是当时国民党的国民政府和中国共产党和领导下的一次全民族的抗战。可以说战争从九一八事变就已经开始,前后十四年之久,只不过九一八到七七事变之间当时的国民政府及蒋介石政府未表态要和日本干,只是局部的冲突,但是这期间是打了仗的,比较著名的有,第一次凇沪抗战,长城抗战。打仗就是要流血牺牲的。到了七七事变以后,日本扬言三个月灭中国,但第一战凇沪会战便打了三个月,这三个月我们后人看来扬眉吐气,但是其过程实在让人心痛。试想一下,在上海,平原地带几乎无遮掩,又周围临海河流众多便于舰船活动。日本海陆空立体三百六十度的进攻,我们那一丁点的海军空军迅速覆灭,于是就只能用军人的血肉之躯在阻挡。前后三个月投入六十万,(也有说七十万以上)七十万兵力死伤二十五万(也有说三十万以上)。可以这样描述,拉过来一支队伍上去,不出半个小时,便由于敌人炮火太猛死伤殆尽,再上另一支队伍。可以这样设想,那些十七岁刚参军的战士,走的时候胸口佩戴大红花,乡亲们送他们到村口热泪盈眶,他们心中豪情万丈。刚上战场,都没见过飞机,还感到好奇,就倒在了炮火之中。这样不公平的战争就是座巨大的绞肉机,太多的年轻军人就此长眠,他们的宝贵的生命就此画上句点。父母就此失去儿子,妻子就此失去丈夫……

  中国政府军队即国军伤亡322万余人,其中阵亡约132万人;中国共产党军队损失58万余人,其中阵亡16万余人(供参考)

  历史造就了当年十万青年十万兵,无数英雄儿女为了国家抛头颅洒热血,而历史也同样导致了今天的我们只记得去纪念一部分英雄。这就是我要表述的内容,我们记得狼牙山五壮士,也应该记得死守四行仓库的“八百壮士”。我们宣扬百团大战,就应该宣扬凇沪会战,南京保卫战,徐州会战…不论输赢,生命可贵,在抗战中牺牲的每一个生命便值得我们今天的中国人肃然起敬

  我想这也是历史前进和祖国发展的必然。最后,愿在抗战中长眠的英魂们能够安息,明天就是对你们的举国纪念。今天的中国,国力一天天强盛, 卧塌之侧再无他人酣睡。

  作于2015.8.15

  《老兵》影评(三):挑鸡肋

  题材很好,金宝演技也特棒,不过感觉有些地方不真实或不饱满,如反复出现的鸟鸣,很明显是人工添加的因为从头到尾除了个别声音不同其他的"叫法"都一样,要我理解为同一只鸟也有些勉强。最后高潮老兵在山顶老泪纵横地唱歌时,像时光倒流屏幕上出现当年打仗的情景,虚实相交,但导演用了很多慢镜头与定格画面,这些不够体现当时战争的激烈,而在动态场景时,士兵打斗的动作也有些"华美",总体给我的感觉不够强烈,不过也许导演就是想传达一种不那么热血沸腾的画面,体现在老兵的记忆里当时的画面被时光模糊得只剩下这些了。不过影片总的那种静谧的气氛渲染的很好,做到了此时无声胜有声!

  《老兵》影评(四):良心电影

  《老兵》这部电影是我在豆瓣上评分很高的电影,也是这点吸引了我去看。。

  与其他的爱国类型电影不同的是,这部影片并没有使用过多的去描述我们熟知的抗战故事,反而将镜头对准了战争背后的故事。。

  这是一部慢电影,使用了很多长镜头、空镜头和固定镜头。。主演何卫国(金士杰饰)的台词比较少,主要是使用身体表现去表演这一电影。。总体来说,前面20多分钟是他的一些日常生活,后一部分是他去以前抗战的地方。。以他去送战友最后一程为电影开头,办完事情后,打了一个电话给朋友,说“麻子走了”。。在他(金士杰饰)的邻居(陈强华饰)邀请晚上一起喝酒聊天下棋,何卫国(金士杰饰)说的一句话“我不要钱”体现一个老兵不屈的精神。。也从这一对话,可推理出何卫国(金士杰饰)是国民革命军,邻居老王(陈强华饰)是共产党革命军。。后面引用了一条新闻,是一个画外音,镜头主要是描述何卫国(金士杰饰)的表情变化,一开始的不以为然,一听到国家对抗战老兵的尊重,以及国家对他们的肯定,然后泪流满面。。第二天,何卫国(金士杰饰)满脸笑容的出去,打算把这一好消息告诉战友二虎,却得知二虎也去世了。。影评并没有直接的说明二虎的去世,而是用何卫国(金士杰饰)的表情变化来体现出来。。后一部分,何卫国(金士杰饰)脱下平时的衣服,换上正装去见战友。。用倒叙的手法,使何卫国(金士杰饰)回到抗战的时候。。在影片的最后,老兵敬礼的图片,以及用数据来说明抗日对中国的伤害。。提高影片的影响。。使影片更加震撼。。

  为什么说是良心电影。。现在越来越多的影视作品是在“消费历史”,也就是商业化。。可以认真观看这部影片,我们可以很清晰的看到,并没有拉赞助,而且在微博等的公众平台上没有预热,没有想告诉所有人,影片要上映了。。而是默默的在视频网站上映。。这样的做法,我想也是何一铮导演想通过影片,诚意十足的对老兵致谢。。告诉我们年轻人“不忘历史!”。。

  我们也应在观看过后,去想想有多少向何卫国(金士杰饰)那样的老兵,他们在年轻的时候,为了我们的和平,在战场上奋勇杀敌。。1937年的抗战,1945年的解放,离我们00后真的很远很远。。我们只不过在历史书上看到一些8年抗战期间的大事情,我们只是在“神剧”中看到一些家喻户晓的战士的故事。。至于很多的人,我们连名字都没有听过。。国家在9.3号给大家放假,在9月3号举行阅兵仪式;学校在每周的升旗仪式,反反复复的提到8年抗战,抗战胜利,雷锋精神……的话题,在学校广播中讲抗战题材的故事。。社会对我们不断灌输这个话题,就是让我们00后,永远的记住这一段历史。。就是我爱看日剧,我喜欢日本的风景、食物,我也会不会忘历史。。。。希望不单单因为影片带来的震撼所忽然的去帮助他们,而是一个对老兵长时间的关注。。更做不要一手拿着摄影机,一手拿着钱的事。。

  《老兵》影评(五):能和老兵活在同一时空下而感到幸运

  看了老兵,有很多感慨,不知道该说什么,也不知道要说什么,随便写感慨一下吧。真的感谢这部电影的导演,制片人等,一寸山河一寸金,十万青年十万兵。很庆幸我是90后,一是

  老兵们浴血奋战,保家卫国,才有了现在的美好生活。二是这段历史不算太遥远,我还能和老兵们生活在同一个时空下而感到幸运,能相对的更了解这段历史。也很遗憾没能早出生几十年,保家卫国。老兵们的牺牲才换来了今天的新中国。一将功成万骨枯,元帅将军们万古流芳,然而有些活下来的老兵被遗忘,听说过他们也不奢求什么,因为相对他们牺牲的战友来说他们很幸运。无论共产党还是国民党老兵,他们都是伟大的,都应该得到认可,得到尊重,都应该去铭记,享受什么都不为过,因为这片江山是他们打下的!看了老兵才真真正正明白近代历史去屈辱的历史,要铭记历史,缅怀先烈,珍惜当下。为祖国的繁荣富强添砖加瓦,然而想起现在的社会,不知道他们看到是怎样的想法,现在流行毒害小学生的“王者农药”,感到可耻。看了老兵后注册的豆瓣,我也不知道我写了些什么,好几年没有动过笔了。文笔不怎么样,写的不知道好赖。但全是有感而发,心中所想。

  《老兵》影评(六):【老兵】爱国主义电影究竟应该怎么拍?

  几乎没有任何宣传,《老兵》的正片便悄悄登陆了几家视频网站。选在这个9月上映,自然是多了一层向抗战胜利70周年致敬的意味。然而,在这个举国同情的日子里,这部电影给我们带来的却并非愉悦,而是一些酸楚,与反思。

  很多人之所以来观看这部电影,都是被海报上的那个老人所吸引。也许你是因为《绣春刀》、《痞子英雄2》等院线电影或是《我可能不会爱你》等偶像剧结识了金士杰,然而,他最重要的身份,还是台湾的舞台剧表演大师。被剧场人们亲切称为“金宝”的金士杰,在将近30年的戏剧生涯里导、演了无数佳作,包括我们熟知的《暗恋桃花源》,是真正的台湾戏剧的开创者与灵魂人物。他的表演能有多好?在我看来,那是一种境界:可以很松弛,收放自如、毫不刻意,真真正正进入到角色中的境界。

  在银幕上,金士杰也算是常有露面,在这里便不得不提到杨德昌的著名作品之一《恐怖分子》了。在《暗恋桃花源》中有出色表现的三位男演员:金士杰、李立群与顾宝明齐聚本片,奉献了一场精彩的演出。去年参加金宝的对谈会,被问到出演《绣春刀》的经历,金宝打趣说因为做了爸爸,最近会多出演一些电影来养家。这一年,他还将在青春文学作家落落的处女作《剩者为王》中出演重要角色。而不同于其他的那些电影作品,金士杰出演《老兵》,想必有很大的原因是看重了剧本背后的深远意义,那便是:借助电影的媒介,唤醒社会的重视。正如近年来,《亲爱的》、《失孤》等电影所做的一样。

  电影时长五十分钟,大体上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是对金士杰所饰演的国民党退休老兵的生活状态的展现,而后半部则反映了老兵酝酿着祭奠亡去的昔日战友的整个过程。这是一部“慢”的电影,大量空镜头与客观视角的使用让本片带有了较浓厚的纪录片色彩,而事实上,正是这种较慢的节奏,才能让坐在屏幕前的我们去体现这群被社会遗忘的老人们真实的生活状态。

  前半部对生活状态的展现是让人心碎的:居住在荒凉山村的破屋里,为死去的战友草草办了葬礼后,只有一条老狗相随,整日坐在革命遗址等待与游客合影赚取生活费,只有墙上的照片能让他想起往日的辉煌。那样的日子缺少激情与欢笑,甚至没有什么寄托,不是生活,只是生存。导演在这里对细节做出了很好的把握,运用表现主义的手法,将悲凉渲染的更加浓郁:从高处向下望去,居所的房顶与空间构成了仿佛棺木的形状;老兵给昔日的战友打去电话,而后什么都不说,只是划去了电话本上的那个名字;配合着戏台上舞枪的霸王,老兵正看的起劲,而裤管里却悄悄流下了尿液......这一段金士杰对老兵身体上的力不从心与内心中痛苦与麻木刻画的极好:时刻佝偻着背,大部分时间呆滞的神情以及不多的言语,还有在自己失禁后的失声痛哭,导演在这一段把特写对准了金士杰,让这位老艺术家的每一声低嚎都深入到了观众的内心深处。

  于是,进入到全片的后半段,老兵换上皮鞋、军服,买了酒,缓缓地走向村中的山头。他买给了跟来的小姑娘一根棒棒糖,告诉她,“爷爷要去看看老朋友”。那一段在蓝天白云绿草下的攀爬让我想起了《飞屋环游记》开场那段动人的蒙太奇,他走了很久,终于抵达了山顶上刻着他们曾经荣光的石碑。在那一瞬间,曾经他们在战场拼杀的场景浮现在老兵眼前,这里导演巧妙地把过去与现在交融在一起。那些年轻的士兵从他身边快速跑过,与敌人做着殊死的搏斗,仿佛时代更迭般将全片的情绪被推上了巅峰。那首老人轻轻哼唱的《大刀进行曲》,或许就是对许许多多向他这样的老兵的心境的最好诠释吧。

  在全片最后,几十位老兵敬礼的相片映入眼帘时,我想每个观众都已经懂得了这些为我们打出了如今美好生活的老兵们的伟大与不易,明白应该去感恩,去铭记,有这些,说明这部电影成功了。说回之前的话题,爱国主义电影究竟应该怎么拍?我想,一味去呐喊我们应该如何如何,或是一味去煽情妄图赚取观众的眼泪,这并不可取。而对于当今市场上某些主旋律电影自以为加大制作就是震撼、刷到票房就是成功,更应为我们所不齿。几年前一部备受好评的《十月围城》,个人也十分喜欢。细想一下,其实片中所渗透的价值观同样也是爱国主义,但之所以它能打动如此多的观众,在于对于所要陈述的观念,它选择了让观众去理解,而非强行将其施予观众。另外,其中的每一个人物都并非许多主旋律电影中的高大全,他们也有自己的想法愿望、爱恨情仇,这样的人物做出的选择与举动,才会让观众有所体会与共鸣。《老兵》也是如此,它有煽情,然而煽情并非影片的主体,更多的时候,它只是在呈现,呈现一种真实。只要这种真实本身足够有力量,哪怕只是去呈现,就可以收获更好的效果。我想这,真的值得许多电影工作者去思考。

  在当今的内地电影市场娱乐化的大环境下,能拍出这样一部扎实的电影,加上金宝出神入化的表演,我衷心的希望,这部《老兵》能被更多人看到。他值得我们的赞美。

  《老兵》影评(七):被遗忘的抗日战争老兵

  一个被时代进步所遗忘的老兵 他把青春献给了祖国 但却被独自困在这个笼子里缅怀过去 他没有任何立场去为自己呐喊 或许已经被时间消磨了他的力气 他们的被遗忘也许是因为人们的粗心所导致 我们不应该忘记这段历史 应该去记住这段历史缅怀这段历史 现今中国抗日战争的老兵平均年龄都达到了90岁以上 他们的人数正在急速下降 他们值得被所有人善待和尊重

  导演及合作人为了表达对电影题材的尊重没有加入任何的植入广告 想让这部电影变得更加有意义 导演对电影的用心很深 不想让这段情怀过于直白让剧情更压抑 有一种明明深情但却又故作抽离的手法 让人对这位有故事的老兵好奇

  这样用心拍电影的导演也同样值得被大家记住。

  《老兵》影评(八):我很庆幸我出生在还有抗日老兵的年代

  一开始我看到这个电影的时候有点莫名其妙,因为我没有看到任何关于这个电影的宣传或者广告,抱着试试看的心态,看了起来。

  整部影片我一下子哭出来的一幕是,老人在看戏的时候尿失禁了,等回到家,一个人,一边看反法西斯70周年庆的相关新闻报道一边哭一边笑。心中很酸楚。

  我酸楚的角度是人们正在遗忘他们,遗忘带着鲜活的历史沉重感的他们。

  虽说历史书还在,先关的文献和资料都还在,但是那种抗日老兵身上活生生的沉重的历史鲜活感,可能在下一个十年,下一代的孩子们,都看不到了。

  其实但从理智的分析电影的角度来说,我觉得电影有点短,而且主题不是特别明确,故事发生的经过也有点简短处理了。

  但是剧情和金老师的演技完全的填补了这些不足之处。

  看到最后的时候,我想起了,多少抗日老兵为了抵抗侵华日兵,没有生儿育女,甚至有的老兵一生都没结婚,孤独一生。

  我还想起一个老兵说的话,那位老兵我不知道还健在否,他说的是,我害怕的不是时间的流逝,我害怕的是人们会忘记我们,忘记这段历史。

  当然不是说从历史书上忘记,而是忘记那种历史的沉重感。

  历史书谁不会看?但是看过建国那年的大阅兵的人都能看得出,当年的阅兵和今年的阅兵很不一样,当年的兵身上都带着杀气。

  我很庆幸我出生在还有抗日老兵的年代。

  《老兵》影评(九):铭记,缅怀,珍惜

  这是一个80后导演何一铮执导的,由金士杰领衔主演的卫国住在红色旅游景点,而他作为旅游景点参观物之一,被用来合照而赚钱,但是从未被尊重过,他每天做大的乐趣就是在小卖部和老战友打电话,但是随着时间的流逝,电话本上人一个个再被划去,他也患有了老年痴呆症的前兆,这时他意识到了他应该为老战友们做些什么,他就把老战友的名字雕刻。

  其实,这种现象在我们生活中时时被遇到,失去的总是作为回忆,对此念念不忘,这是人的天性,我觉得这种生活老年人可以有,但是年轻人不要有,年轻人总不能一直沉溺于过去吧。

  其实,好多抗战题材的电影或者电视,为什么不去缅怀其它一些题材的电影呢?不过电影拍得效果不错,喜欢这种以浩瀚的视角去看里面的人物,这样觉得人的渺小与顽强,电影还是不错的

  《老兵》影评(十):革命先驱的精神永驻人间

  老兵作为一部向抗战老英雄们致敬的短片,虽然片长只有不到一个小时的时间,却只通过金士杰一个主要演员的演绎就很好的表达出了影片的主题思想。

  片中金老师只有寥寥几句的台词,剩下的时间基本上都是靠复杂的面部表情和肢体语言进行对一个抗战老兵的复杂心绪的展现,在这里不得不惊叹金老师的演技是如此的精湛和传神。而当他听闻当年的老战友一个一个离开人世的时候,那种发自内心的悲痛全通过他一个人孤独的哭泣中发泄了出来,而他能做的也仅是在痛苦中祭奠他们,但是他本人的情况也不容乐观,虽然有时候会尿失禁,不过相对于自己的身体衰老带来的苦楚,远不如他内心的失落和孤寂。

  片中开篇有讽刺的一幕,游客们对于红色革命旧址的合影热情远胜于革命英雄们,而金老师所饰演的抗战老英雄也仅成了一个用金钱换来合影的道具而已。很多时候我们在正视历史的时候,还应该去思考历史,历史带给我们的不仅仅是一段尘封的记忆,更多的是一份对人生和国家情怀的感悟,而革命先驱们更是必须去关爱的一个特殊群体,因为他们曾经做出的贡献和牺牲是巨大的,理应得到全体社会的关爱。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老兵》的影评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