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一部由罗伯特·泽米吉斯执导,鲍勃·霍斯金斯 / 克里斯托弗·洛伊德 / 乔安娜·卡西迪主演的一部喜剧 / 动画 / 冒险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观后感(一):百分百不是首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
首先,本片不是首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其次,也不是首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长片”,尤其是,它也不是迪士尼首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或者长片”。
早在1946年,迪士尼的《南方之歌 Song of the South》,也是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电影,而且也是长片,比这部早42年。应该是迪士尼第一部长篇真人与动画合演的电影,奥斯卡最佳歌曲,终身成就奖,最佳音乐片配乐提名。这是《南方之歌 Song of the South》剧情简介中的一段话“华特迪士尼从少年时代就很喜欢‘雷默斯叔叔’的故事,终于在1946年推出这部真人与动画合演的杰作,以往迪士尼真人动画电影都只是短片而已,这次是首度向长篇剧情片挑战”。
1949年,迪士尼的《悠情伴我心 So Dear to My Heart》,也是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电影,而且也是长片,奥斯卡最佳歌曲提名。这是《悠情伴我心 So Dear to My Heart》剧情简介中的一段话“本片是由真人与动画所共同主演,本片的动画成份则是男孩Jeremiah在意识中有一只猫头鹰对他唱首歌,告诉他黑羊虽然不比白羊被人们所重视,但不应该因此而自卑,毕竟天生我材必有用。本片以及1946年的《南方之歌》都是发生在淳朴乡园的故事,把传统美国农村生活表现得十分写实,这也正是华特迪士尼童年生活的写照”。
1964年,迪士尼的《欢乐满人间 Mary Poppins》,也是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电影,而且也是长片。是迪士尼真人动画杰作,长篇剧情片,改编自英国儿童文学作家PL Travers著名同名小说。迪士尼至今奥斯卡提名最多、得奖最多的电影(13项提名5项得奖),奥斯卡最佳女主角,最佳配乐,最佳歌曲,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
1971年,迪士尼的《飞天万能床 Bedknobs and Broomsticks》,也是真人与动画结合的电影,而且也是长片。改编自Mary Norton的著作《The Magic Bedknobs》与《Bonfires and Broomsticks》。奥斯卡最佳视觉效果,最佳艺术指导提名,最佳原创及改编配乐提名,最佳服装设计提名,最佳歌曲提名。看看豆瓣对《飞天万能床 Bedknobs and Broomsticks》褒奖吧:让真人演员与卡通角色同场表演不是什么新鲜事,在电脑科技发达的今天更是易如反掌,不过,在三十几年前,当《奇妙飞床》一片横空出世之际,人们却惊讶于它在视觉上的独具匠心和出神入化,该片也因此成为卡通电影史上的一座里程碑。
然后才是1988年的这部《谁陷害了兔子罗杰 Who Framed Roger Rabbit》,改编自Gary K. Wolf的作品《Who Censored Roger Rabbit》,奥斯卡最佳剪辑,最佳视觉效果,最佳音效编辑,特别奖,最佳摄影提名,最佳音响提名,最佳艺术指导提名。
显然豆瓣的简介很专业,也很审慎,没有断言这是首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而是在剧情简介的结尾指出“本片根据加里·沃尔夫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同时是一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观后感(二):有时候,笑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武器
本片的剧情结构有点像另一部经典影片《唐人街》。身为主人公的私家侦探被委托去调查一起偷情事件,但是最终却因此而卷入一起谋杀案。主人公勇敢地去调查,却发现阴谋越来越大……不过两部电影的风格却完全是两个极端——一个让人大笑不止,另一个让人深刻地反思。
作为第一部真人与卡通形象结合的电影,本片在技术创新方面的意义无疑是里程碑式的。在它之后,我们看到类似形式的电影如雨后春笋般涌了出来。著名的如《加菲猫》系列、乔丹主演的《空中大灌篮》、国产的《老夫子》等,都是非常有趣的电影。不过此片在这种技术的应用方面做得算是最极致的,不仅有卡通人物在真实场景中,还有真实人物跑到卡通场景中。虽然是一个不可能存在的事情,但是制作者们通过高明的技术手段,让观众愿意”暂时地信以为真“。
不过抛开技术层面上的内容,本片在剧情设计方面并不是很流程。作为一部喜剧片,影片幽默的内容靠的主要是角色滑稽的动作,例如片头兔子罗杰没完没了的倒霉、又如影片结尾关键时刻侦探跳那段滑稽的舞蹈;这使得许多资深影迷看着很难受,这些桥段小时候看看猫和老鼠时还觉得很有趣,现在看着就没多大感觉了。如果影片定位就是儿童,但又将故事编进一个侦探情节,而且侦查的内容绕来绕去,在介绍关键信息时又节奏特别快,让观众很难把握事件的原委。另外,影片剧情夸张本没有错,但许多地方有点离谱了。例如开端部分,艾迪不想去做调查,制品厂老板为什么一定要他去呢?就没有别的侦探了吗?结尾部分,侦探和美女被抓,为何不捆起来,只是因为卡通人物太傻了吗?总之,影片过于闹腾了一点。
不过很喜欢兔子罗杰说过的那句话:笑可以是非常强大的东西,有时候,它是我们生活中唯一的武器!影片的主旨最后也得到了非常好的展现,在高潮点,主人公就是因为克服了自己内心的障碍,搞笑了一把,才得以反败为胜。可惜的是,那一场,对于黄鼠狼好笑,对于我而言,有点乏味!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观后感(三):大学某门课的作业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这部影片以40年代黄金时期的迪斯尼卡通王国作为故事背景,融合了卡通片、喜剧片和黑色侦探片的元素。这部88年的片子放到现在都不过时,最引人注目的就是真人与动画的结合,也开创了卡通电影的新时代。
看过很多电影,我自己觉得一部优秀的电影应该是有一个好的剧本,流畅的剪辑,优美的画面,再加上完美的音效。《谁陷害了兔子罗杰》首先在形式上就让人耳目一新,他突破了传统电影的形式采用动画与真人结合的方式,先不讲技术我觉得动画与真人的结合弥补了真人表演一些项目无法实现的问题,所有充满想象力的剧情都可以通过动画的形式实现,再加上真人的元素让我们游走在幻想与现实之间。一部电影要想后期剪辑的好首先要拍摄出来,这部1988年的影片中罗杰与真人演对手戏,杰西卡与真人身体接触,他们创造了一个真人与动画和谐共存的“空间”,“水乳交融”让我们惊叹。整部影片让人感觉这是在高科技的帮助下才完成但是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这部影片大部分还是采用手工制作,并没有像我们想象中的那么高科技。导演先拍真人演员的部分,然后由动画人员制作动画演员的部分,一部分是在胶片背景上画动画的场面,然后将之与实拍镜头重叠。真人和动画的画面质感、光线效果、位置关系,都配合得天衣无缝。
整部影片给我的感觉就是很闹腾,但是又不招人讨厌。达菲鸭与唐老鸭在舞台上钢琴打斗的那段,镜头切来切去但并没有让我们产生反感,镜头的转变配合着音乐把我们拉到那种欢快激烈的节奏之中。似乎这种情节经常在动画片中出现,这部影片也恰恰融合了迪士尼影片的一些优点,快速移动的镜头,频繁的切换让人感受到电影的快节奏与流畅。通过查阅资料了解到,影片中一共有一千多个特技镜头,为了能够让真人和动画形象的银幕效果一致,为了让摄影机能够灵活运动,加拿大动画设计师理查德•威廉斯借助新的技术手段,发明了光、影、色调多层次转换的摄影系统。每一个真人和动画结合的画面都是由十四个画面合成,这样,兔子罗杰和侦探埃迪才能够携手合作。在影片中真人与动画人物身体接触的场面,这种情况下摄影机还能够在两者之间灵活自由的运动真是让人感到惊叹,了解到这需要非常高的制作技术,制作人员用全新的光影技术创造更为逼真的动画以及三维效果;大量的移动镜头以减少乏味的静止环境影像;努力使得卡通与真人在现实世界完美地结合。
有时候我们观看这样一部影片惊叹全部都放在了那貌似“高科技”的外表,其实我觉得这部影片最值得称颂的是导演编剧的想象力。但是我感觉剧情里面最吸引我的就是罗杰与妻子杰西卡的搭档,一只兔子与一个妖艳美女的结合已经让我们瞠目结舌,这种组合下产生的故事更加能吸引我们一探究竟。因为一次小小的调查罗杰与埃迪产生关系最终产生惊险刺激的真人营救动画人物的剧情这又是一个看点。最后一点我感觉是动画人物拟人化的加深,动画人物以演员的身份公平的与人类合作,他们有自己的生存法则,他们会因为私人感情影响工作,在工作之余他们也有喜怒哀乐。我们在观看的时候完全是觉得新鲜,这又把我们吸引住了。这些都是想象力所致,不得不佩服!在编剧导演的想象下他们创造了一个新王国!这部影片也依然采用了迪士尼影片的一贯风格,以剧情片为主,情节曲折,生动有趣,人物性格鲜明,音乐优美动听,引人人胜。也保留着美国人自信的民族气质,最后以大团圆结局。
通过观看这部影片给我最大震撼的并不是影片所给人的技术感而是想象力。动画世界的规则,动画跟真人的交流,动画人物与真人的恩怨等等,没有这些想象有再高超的技术又有什么用呢。如果编剧导演没有迈出想象这一步应该就没有这部影片。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观后感(四):该片开真人与动画相结合演出之先河(2005.07)
Robert Zemeckis,罗伯特·赞米斯基导演。
罗伯特·赞米斯基是一个很多影迷都感到陌生的导演,但他导演的片子却广为人知,如《回到未来》系列、《阿甘正传》、《荒岛余生》等,还有该片都是非常著名的片子。
一个典型的好莱坞导演是不应该太“作者”的,不应该对片子有过分的控制权,导演只不过是工业流程上的一道工序而已,赞米斯基就是这样的导演。赞米斯基科班出身,曾经是电影学院一名规矩而优秀的毕业生。赞米斯基无论从事导演工作还是为人处世都中规中矩,是好莱坞电影工业中好棋子。我这样说,无意贬低赞米斯基,更无意批判好莱坞的价值。事实上,赞米斯基这样的人是好莱坞的主流阶层和中流砥柱。
该片开真人与动画相结合演出之先河。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的故事发生在卡通城。卡通城里面的卡通人物跟人类一样有思想、会说话、谈恋爱、成立家庭……这样的故事,放在前卫的艺术家手里可以讲讲人类社会的“异化”之类的深刻话题,但它落到了“标准导演”赞米斯基手里,于是成了一个老少咸宜、皆大欢喜的故事。赞米斯基的导演能力和功力都是不容置疑的,他把故事叙述得非常紧凑与流畅,让我们看的非常舒服。
作为“标准导演”,赞米斯基在指导一部电影时,不得不慎重考虑大量的“非直接的电影因素”,比如观众群的口味和价值取向、影片的卖点、上映的档期等等,这些使得他尽可能使片子成为优良的“产品”,而不是张扬个性的“作品”。个人风格之类的东西,考验的是导演的天赋和人生际遇,并不是可以强求的。赞米斯基是一个有自知之明的导演,他知道他成不了一个“风格化”的电影大师;于是,他用心用力雕琢每一部电影,使之成为优良的“产品”。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是一部好电影,一部同时对得起老板和观众的电影;赞米斯基是一个好导演,一个同时对得起观众和老板的导演。
《谁陷害了兔子罗杰》观后感(五):Who Framed Roger Rabbit
在美国洛杉矶有一个专供卡通人物居住的“图恩城”,卡通明星兔子罗杰(Charles Fleischer 配音)怀疑妻子杰西卡(凯瑟琳·特纳 Kathleen Turner 配音)有外遇,拍戏时常常走神,遭到他的搭档娃娃哈曼的奚落。卡通电影公司老板马隆便雇佣私人侦探埃迪(鲍勃·霍斯金斯 Bob Hoskins 配音)去查明情况,并拍下杰西卡偷情的照片,好让罗杰下定决心,斩断情缘,专心投入卡通系列片的拍摄。埃迪因自己的弟弟特迪不久前被“图恩城”的卡通角色暗害,也急于早日追出凶手,便慨然将此事承诺下来。而随着调查的深入,事情并不像埃迪想的那么简单,其中还另有奸情,慨然将此事承诺下来,就不能轻易放弃,埃迪能否找到案件背后的真相呢……
本片根据加里·沃尔夫的同名畅销小说改编,同时是一部真人和动画相结合的影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