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是一部由梁慧仪执导,王菲 / 张亚东 / 程雷主演的一部纪录片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观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一):像梦醒了。又像梦才开始。
以前,她巡回演唱的时候,我还是个穷逼高中生,在遥远的大西北。去南方上了大学,依然是个生活费在上半个月就花完的穷逼。所以我的梦想是有一天能到现场去听演唱会。然后我毕业了,工作了,结婚了,也生了两个小孩了,她一直都不唱了。终于,等到了2016年的幻乐一场。可是我的孩子太小了,我走不开……《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二):期待王天后有新专辑
今天听了王菲的幻乐一场,感觉随着年纪的增长,王菲越来越有邓丽君的感觉了,一些歌曲中都能听到邓丽君式的唱腔,只是王天后不像邓丽君那样后期有疾病的困扰,为什么气息的运用大不如前了呢?演唱会中一句“君心我心,不能共鸣”唱出了多少人的心声啊!王菲不愧是邓丽君的天后级粉丝。NBA中最接近神的是科比,华语乐坛中最接近神的就是王菲了。我觉得幻乐一场中的王菲唱的很不错,不过业精于勤荒于嬉,毁于随,希望王天后能向邓丽君一样活到老学到老,期待你CD中的极致女声。
《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三):幻乐一场,佛者见佛
不得不说这场演唱会为我的2016年画上了最圆满的句号。《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四):幻乐一场LIVE2016
唱足120分钟,30首歌,不发一言,没有嘉宾,以新歌《尘埃》“一粒尘埃随风飘飘荡荡”开场,又以新歌《梦》“有什么未了 大不了”结尾,唱尽无常,人生不过如此,浮生即是如斯,果然有够幻乐一场!《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五):幻乐一场,青春已逝
王菲的歌整整陪我度过了十年寒窗,青春中的懵懂忧郁迷茫憧憬都沉浸在她音乐中,我是铁粉!听到那飘出音符的发音,那游离的呼吸,那颤抖的声线……好想哭,好想哭,青春已逝,情怀不再。即使你多想通过这场演唱会穿越回去,也是惘然,无论舞台多么绚丽,无论天后没有丝毫岁月痕迹的脸,都掩盖不住逝去的声音!
我完完整整听完了全部,那些岁月若即若离的浮现,眼泪在眼眶中打转了好几次都忍着了,我没有如从前般沉醉其中,我来去自如,及时的回顾,适时的离开。我还记得,有一次在长途大巴看着小电视上王菲演唱会,太过于沉迷,以致小偷把笔记本电脑换成A4纸都不知道。那时真的是迷恋那样的音乐、那样的王菲、那样的声线。
青春也许就是幻乐一场!
《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六):—— 想入“菲菲”
随心所欲不逾矩,种桃种李种春风。 记得早些年看过一个采访,王菲得了一个歌手大奖,记者问她有什么感想,她说:“我会唱歌,这我知道。对于评委对我的肯定,我也给予充分肯定。”这就对了,这——才是王菲啊,那——毕竟是王菲啊…… 有一种东西叫情怀,什么钱不钱的买不来。 最烦指责“车祸现场”的写手们,想听高音质的,麻烦您舒舒服服回家窝在沙发上听CD去,再走音也是真唱。绚丽舞台,这灯那光,华美服饰,这绿那红,一帮人跟着瞎闹腾,说话时间够唱五首歌,可着劲儿的作死般的包装出来的,谁都是“super star”,有劲吗? 不是我不会说话,是我不想说话。懂我的不用说,省心;不懂的不必说,浪费。 原来妈总是唱王菲的歌,唱的特别好,现在少有听到了,反倒是我哼得欢。我说:妈,我特别喜欢童童,到底是王菲的女儿。妈说她也喜欢,她说这话时含笑的目光是落在我脸上的,我察觉到了,虽然表面上我一直盯着手机,虽然她以为我一直盯着手机。 最初,最真,最爱王菲的那些人,如今,褪去了当时年少的无关痛痒的似轻实重的感性,背负了现在成熟的走遍繁华的似重实轻的理性。她们一同成长,她们怎么可能不喜欢了?理解王菲的片刻,是释怀自己的经过。 “没意义,无所谓方向,不想怎样。” 我喜欢这歌词又不喜欢这歌词,不喜欢这歌词又喜欢这歌词。
《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七):幻梦一场,时间刚好。
这里首先要对阳阳和小砂说声抱歉,因为我临时的出行计划而飞了大家一起看直播的约定,又因为2号到家后没绷住在十分钟之内戳开了回放地址,当时只想看个开场,却因为开场凸槌得太震撼忍不住一直看了下去。但我想你们大概也绷不住看了,大家彼此彼此,不可能对铺天盖地的非议抱持淡定。
无需怀疑,我一直都是个诚实的人,没唱好就是没唱好,我没插hifi耳机,只开了桌子底下二十一对的破烂音箱,听得出她的锁喉和因气息不稳造成的抖音,10年北京五棵松第一场也是同样,这也是为什么老Fans总爱选择第一场恪尽守护的本分。第一场总是例行紧张,开嗓慢,颤个几首才会逐渐稳定,都是些熟悉的老毛病,习惯了,不过一笑了之。体育馆的天然大混响足以掩盖瑕疵,是以现场和饭录感觉都还好,但世人总是看热闹不嫌事儿大,也可惜只唱一场,没有翻盘的机会。
昔年就早有人评价她不再是九四年的现场CD音质,那一年我已说过,要听CD音质就去听CD罢,演唱会本来不就是为个万人合唱的大party么。
我们喜欢的那个人我们最熟悉,她懒惰,散漫,喜爱新鲜,讨厌枯燥,绝不可能十几年如一日地吊嗓子练气息,上一场官方演唱会CD已是十三年前的事情,闺女都会抽烟了,这么个四十大几的懒蛋还能靠天给的嗓子录出匆匆那年已经属于令人发指,还想咋地,什么天后啊艺术家啊都是你们说的,王小姐菲一直只说她自己“会唱歌,运气好,有点小才能,赶上个好时代”罢了。
倒不认为这是刻意的谦虚,饭所喜欢的王菲,四成音色,五成诠释,剩下那一成大概也许是技巧,而我人生里热爱的所有事物,没有一样跟技巧这玩意有啥关系。
勤奋努力当然值得敬佩,刻苦磨炼造就的铁肺金嗓海豚音,那当然是很好的,可惜我偏偏不喜欢。既然没人规定我们不能热爱那些酗酒玩女人的大作家,吸毒的导演和杀掉老婆的诗人,当然也不能阻止人们喜欢一个不爱练嗓子,仅凭天赋的感悟力随性演唱的歌手。
特别点名一下红豆这首歌,很多人抨击为车祸现场,其实王小姐菲的这首红豆,现场一直都是车祸,其中最著名的就是10年北京第一场,直接一个大破音,她自己很不好意思地笑了,我当场喷泪,终于反应过来这不是在家听CD。
红豆原本不是98唱游的主打歌,次打也不是,连MV都没拍,因为专辑出来后意外火爆,只好临时补了个屎一样的MV去打榜,裸肩大头+花絮混剪,跟约定守时一个待遇,常被fans引以为憾。
十几年来红豆遭到无数专业或非专业的歌手翻唱,外界提起这首歌好像代表了王小姐全部成就一般,导致她不得已的逢演唱会必唱,然而却往往不尽人意。
这样一首旋律平平无奇的歌,全部的痴缠婉转都是那年正处于技巧与感悟力巅峰的王菲信手拈来的一个意外,歌如其名,是皑皑初雪里一颗缠绵相思的红豆,是醒着牵手看尽世界尽头的温柔,甚而连她自己,也从未在日后的时光里唱出可以媲美当年的那一曲红豆。
少时读书,看到技之大成,臻至化境,总会想起王菲的红豆。不能模仿,无法复制,是灵犀一点的通彻为平庸旋律注入了生命力,所以每一首翻唱的红豆都不好听,所以后来许多年,连王菲自己都把这首歌唱的乱七八糟。
这才不是耻辱,反而是我最骄傲的事。
再点名一首爱不可及,这歌之前没听过,因而听得特别感动。就技法来说不是没有瑕疵,整场直播的车祸在这首歌上同样有所体现,却仍然感动,是每次初听王菲唱一首歌的那种感动。
人会老,气息会散,嗓子会废,然而王菲缓缓散开她的大裙子,安静唱出一首缠绵悱恻的歌,这份超乎奇迹之外的灵性,却不会随着时间或懒惰而荒废,这就是为什么,为什么这一代人活了快要半辈子,聆听她的时间已经渐渐超过不曾知道她的时间,却任凭时光荏苒,激情退却,也能坚守这份执着的爱意。
因这爱不是来自青春期澎湃的荷尔蒙和无人分享的孤寂,是真实被一句咏唱滴落在心里,生出了不息不灭的花。
最后补充几句,三十出头的王菲仍然在事业巅峰期,甚至可以说是多数fans认可的真正属于她自己的音乐巅峰期,但那个时候她已经不肯在无伴奏的情况下清唱,理由是“怕自己唱不好”。
我做了十七年fans,最喜欢她一句话是,“当自己没有认可自己,却被别人认可时,令我感到痛苦。”
若不是因为这样,她不会成为今天的样子。
所谓活得认真,即是无法对侥幸而来的认可报以窃喜。
所以我始终认为,王菲也并不是不在乎外界的看法,反而是太介意,才需要藉由修炼放下。
盼望她已放下俗世的纷扰,回归到儿时那个被老师领着一个教室一个教室去为小朋友们唱歌的王菲,而当下的你我,更无需为舆论为难或陷入无休止的骂战中去,今日的她所在意的,愿意为之歌唱的,也无非就是那一帮傻傻看着班级门口,等待她走进来唱歌的小朋友们。
最后一曲《梦》,夕爷以金刚经入词,梦幻泡影,如露如电,亦聚亦散,不必眷恋。
听完歌,我们还要去过我们的人生,王菲也还要回去过她自己的人生,有什么未了的,都不妨以不了了之,如同红楼一梦,剩下白茫茫一片清净大地,让流言蜚语都随着散场一并消逝,过去的情怀,往后的追忆,在此一刻,都是虚妄。
此间所见,不过幻梦一场。吾曾有幸,刚好经过。
《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八):我爱的不仅仅是你的歌
王菲的演唱会很少
以后的日子或许就几乎不会再有了
王菲的歌迷六七年可能才会为她消费一次
她的歌迷 不仅仅爱她的歌 更是把她当成一种生活方式
爱她的人 希望能活出她的人生 不被现实束缚自己的幸福
骂她的人 人生过的苦涩 没法成全自己 只能撕心裂肺的羞辱别人
能去现场看王菲的歌迷 只要能看到王菲 能感受到她 就足够了 我没想到我前面的内场里面 有这么多明星
幻乐一场 座无虚席 三十首歌 一气呵成 中间几乎没有时间休息
没讲一句废话 没有一次让歌迷帮唱两句自己喘口气
换衣服的时间都控制在两分钟左右
这次还选了很多没唱过的经典 很多路人以为都是新歌
了解王菲的歌的人 应该都知道 她的歌 很难唱
我们在现场 除了红豆和我愿意 其他的歌 歌迷都唱不上去 没办法做到合唱
她的歌 音调之高 非常细腻 又不曾间断 四十七岁的她 流着汗 咬着牙也坚持把每一首歌完成
每一首歌越唱越好 渐入佳境 我旁边的美女说 唱的这么棒 真是为她松了一口气 应该不会被那么多脏话羞辱了吧
我期间录了好几首传在脸书 我反复听了好几遍 真的很棒(我选择逃避了微博)
在我看来 现在的歌手能把她的歌连唱五首 做到完美的几乎都不存在
爱她的人 不管她两鬓斑白 都记得她
不管她容颜是否烧毁 都爱她
不爱她的人 其实无视她就好了
恶毒的言语 几乎追随了她几十年从未停止
心疼我的偶像 但是我做不到与每一个恶毒的言语去回击
这么多年 她不曾为自己辩解过一次 也不曾说过别人一句不好
我
只能听着她的歌
讨好自己
现实逃避
不知不觉
抽离
《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九):我喜欢她这样
和朋友一起看的腾讯直播。
以前只是听王菲一些经典的歌曲,没太大的感觉,只是觉得歌好听。
在看的时候我和朋友就说,她不会说一句话,她也无需说什么话,说一句你好,谢谢都是多余,果然她什么都没说,这才是她,我收了你们的钱又怎么样,我无须去逢迎你,我会把我该做的做好,对你有个交代,我们两不相欠。
最后她以歌曲梦结尾,歌词太美,太美。我的理解是她在向观众道歉和告别,“梦想颠倒,就来了;泡影衰老,就走了;这梦幻喧闹,打扰了。”打扰了是对她的歌迷们说的,今早再看这一段的时候,太美。
很多人喜欢她,不仅是因为她的歌声,还有她的冷傲,而她的冷傲,是每个人都会体验到的,她难道不曾火热过,不曾少女过,到头了,都太虚无了。
希望有一天,自己也能活的像她一样,无拘无束却又衣食无忧,或许是沉入欲海,那又怎么样呢?舒服了就行。
《王菲:幻乐一场(纪录片)》观后感(十):多希望自己是那片星海的一颗
两个多小时,不管你们吐槽有多天价,但是她能做的就是尽可能值回这个票价,这场演唱会的歌单也是用心良苦,我总是预感她唱了这么多是不是再也不会开了,她自己也说过她不知道会不会再开了,所以最后躺下的那一刻我感觉到无助,像个孩子一样对着屏幕看着她,又害怕她就此抛弃一个孩子般的我。
满脑子都是你年轻时在最精彩和唱游大世界跳梦中人的样子。菲妈老了,唱不了几场了,她是个很自我的人,eason的理性是建立在疯癫之上,她的理性是体会在沉默是金,不多说一句话,不表露一分刻意,有些废话说了就是没用,再多的安可对那些说票价的喷子也是于事无补,就这样唱着,一首接着一首,用足了气,卯足了劲。
两千多万的直播在线,我总是想着喜欢一个歌手的时候,你看到舞台上的他其实就是幻想着自己,也可以像他一样众星捧月,那种荣耀,那种云端上的感觉,但其实并不是,恰恰相反有种共鸣要比幻想的力量更大,幻想是种自私性的,试问如果是看重播你还会这么激动吗?你所激动的是两千多万人和你一起激动。
多希望自己是那片星海的一颗,可是我是个理智的穷逼,我只想趁着年轻好好挣钱,等你下一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