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救吾先生》是一部由丁晟执导,刘德华 / 刘烨 / 吴若甫主演的一部剧情 / 犯罪类型的电影,文章吧小编精心整理的一些观众的影评,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解救吾先生》影评(一):有一种“劫后余生”的感觉
这部影片,我特地看了第二次,以往的电影我是从不看第二遍的。虽然说这部电影是讲述解救人质的警匪故事,但是却没有我以往看过的枪战、打斗等情节。这部电影是以人质吾先生为主角,表现出人质与匪徒之间的斗智斗勇。因为这部电影运用了插叙的手法,分了好几条时间线,从而是剧情显得更为紧凑。从电影的开头一直到结束,我的心情才慢慢平缓下来,之前都被电影引起的气氛所带动。当匪徒准备提前撕票的时候,看到吾先生和小窦那绝望的表情和那最后的挣扎,有一种窒息感突然抓住了我的心脏,直到警察冲进屋内制住匪徒的那一刻,我才放下心来。内心有一种感动,忽然觉得能够活着真的十分美好。为吾先生和小窦获救而感到开心,看到吾先生和小窦与他们的朋友相拥的时候,我心里想:这就是劫后余生啊。在整部影片里,让我印象最深刻的就是吾先生和小窦经历死亡的绝望后,又获得的重生的那一刻。那一秒,觉得整个世界都是美好的。《解救吾先生》影评(二):《解救吾先生》
该片是根据当年著名演员吴若甫先生被绑架一案改编而成,片中许多桥段再现了当年警察解救吴先生的真实场景。有意思的是,当年的吴先生变成了今天的吾先生,而真正被绑架的吴先生却变成了解救吾先生的曹警官。我想丁晟导演选择吴若甫本人来饰演当时亲手解救他的曹警官,不仅是出于对电影本身的考虑,更是希望他能够借助这一次角色的互换,直面自己过去的那段经历,走出过去的心理阴影,让吴若甫完成一次自我拯救的心理历程。 该片在刻画人物上也是相当成功的。影片以不同的方式,从不同的视角将片中每个人物的内心世界都像明镜一样呈现出来。年过半百的刘德华越来越展现出他实力的一面,本色出演的吾先生亦真亦幻,他几乎全部时间都被重重铁索禁锢着,没有什么位置的变换,在局限的空间内演出了一个受害者从诧异、恐慌、挣扎、镇静、机智、绝望甚至不乏大人物的冷静和风度等各个面向,其高超演技令人赞叹;刘烨、吴若普饰演的警察没走高大上的路子,却也将一个个不畏生死的人民警察演绎得有血有肉;但我个人认为,影片中最出彩的人物当属王千源饰演的华子,王千源将一个残忍、狡诈、贪婪,又有点孝心的绑匪老大演绎得淋漓尽致,极富个性的疯狗般的癫狂性格、小至充满或阴险或自信或焦灼的眼神、看似随意实则万分谨慎的动作细节,都流畅、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使得其饰演的“华子”这个角色富于艺术的完整和饱满而不致沦为单一、生硬的脸谱化境地。 这部以警匪为题材的影片,鲜有刀光剑影的火爆场面。而缺少枪战、飙车等重要元素的警匪片,却能使观影者自始至终处于高度紧迫感的快节奏之中,这便是李导的高明之处。影片打破线性叙事结构,通过案发前与案发后多个时间节点的切换,运用顺叙、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将整个案件立体的展现在观影者的眼前,使影片看起来颇有层次感,全片没有任何矫情和拖沓的地方。就在观影者沉浸在紧迫感之中时,幽默诙谐的对话又会令观影者忍俊不禁,如张华被刑警审问作案问题的时候,张华说跟好莱坞电影里学的,刑队长调侃是和黑猫警长学的吧;又比如当刘德华和另一位人质被关在一起后,命悬一线的小哥居然还时不时打听吾先生的八卦,让人哭笑不得。不同于往常我们看到的所谓的段子和笑点,这些幽默在唠叨的对白中豪不突兀十分自然。坦白讲这部电影没什么过多解读的,关于人性,关于社会,关于电影里的事件对受害者吾先生影响,包括真实受害者吴若普当年如何应对暴徒以及他参演这部电影的勇气都在这个整体里了。但是它的亮点就是它干净利落的讲好了一个很简单的故事,把一个枯燥且简单的过程拍得生动,而且不无脑,没有一丁点的似要表达的舒缓镜头游离出去让你去浪漫和思考,尤其当机立断的结尾,更是让人觉得干净利落又意犹未尽。 在电影之中,最令我印象深刻的就是那个绑匪张华了,王千源在电影中把绑匪张华的邪恶不羁展示的淋漓尽致,与警察和人质之间发生的狡猾对话和自负嚣张,就是这样一个绑匪拥有超高的智商、谨慎的本能,这与他在和情人相处时发自内心的温柔形成鲜明对比,更加凸显了在拿到赎金后依旧不管不顾直接撕票展现出的对生命的漠视,这就是最符合我们心中那邪恶的绑匪形象,令人思而极恐。尽管在电影结束后,导演丁晟对电影进行解读时,大谈特谈王千源本身人品特差,演的也不咋样,但张华这个形象依旧让我牢牢的记在心中,心中不禁恶意揣测这不会就是传说中的本色出演吧。 《解救吾先生》这部以警匪为题材的影片,却鲜有刀光剑影的火爆场面。而缺少枪战、飙车等重要元素的警匪片,却能使观影者自始至终处于高度紧迫感的快节奏之中,这便是李导的高明之处。影片打破线性叙事结构,通过案发前与案发后多个时间节点的切换,运用顺叙、倒叙等多种叙事手法,将整个案件立体的展现在观影者的眼前,使影片看起来颇有层次感,一点都没有拖沓感。
《解救吾先生》影评(三):浅谈解救吴先生
先说一下这部电影吧,我最喜欢的不是吾先生,而是华子和刑峰。华子一副痞子样,对兄弟们不仗义,虽然对母亲不舍和牵挂,但是那也掩盖不了他心底的狠心和恶毒,现实生活中也有很多很多这样的绑架杀人犯和毒贩,让社会不安定,让像刘烨这样的警察身处危险境地,缺少陪伴家人的时间(剧里的那一声诺一真的萌化了),正是因为我们的身边有一群这样无私奉献、勇于和歹徒搏斗的人,我们才能够安全地生活和工作!向他们致敬!(演员们的演技都很精湛,非常喜爱他们!)
就我个人来讲,比较喜欢看军事、警察、犯罪一类的电影,这部电影全程让我的心一度紧张,相比来讲,湄公河行动全程让我的心三度紧张!两部都是好电影,好剧情,好演员!
《解救吾先生》影评(四):全靠演技
这部片子的震撼之处在于真实,细思极恐,04年真实被绑架的演员吴若普饰演刑警队长,人能够直面人生中最恐怖的经历,甚至能够再一次面对心里阴影也是一种极大的勇气。
借着演员出色的演技以及事件本身的精彩程度,通篇没有尿点,每个演员演技都非常到位,特别是演1号匪那个叫王千源的,只是感觉眼熟,之前还真没注意过,演技确实很到位,应该下了不少功夫做过对犯罪嫌疑人的特殊学习模仿吧。
个人认为美中不足就是有些地方略微有些浮夸,作为一个杀人不眨眼的凶狠歹徒,不应该那么油头滑脑,而应该是简单粗暴凶恶狠毒吧。而且到最后都没见他有过一丝类似崩溃或者绝望的感觉,这个感觉不太合理。
另外,刘烨虽然戏份不是特别多,貌似有些打酱油,不过即使这样仅仅通过有限的戏份还是有很多细节的表演可圈可点,很多镜头让人印象非常深刻,比如爬上围墙被凶徒用枪指着那一刻的表情,比如从始至终他标志性的坚毅眼神,比如最后解救到华仔后蹲在那一个一个钥匙试验开锁。。。
华仔虽然也演的很棒,对比来说就演的有些过于淡定了,前后的状态变化也不太大,没有深入的心理变化的刻画,而且最后还能唱歌我也是醉了。。。
个人觉得,对于演员的刻画,除了形象上要给人留下深刻印象外,还应该好好刻画心理上的,特别是能撼动观众心灵的那种感同身受的心理状态,能做到这点肯定会加更多分。
说说导演。。。
这个导演丁晟就是拍铁道飞虎的那个,不知道他是不是特别爱打段落标签,本来这故事按正常时间顺序叙述就挺好的,非隔段时间就来个案发前后几个小时的标签,由于这些标签缺乏连续性(有事发前和事发后)看着没有任何直观感受,打标签的时间又非常短,反而让人感觉很乱很不会讲故事。这可以说是我看过所有的穿插手法里运用最烂的一部。
还有片中有三个片段是设想情景:
一个是华仔设想拿到枪会怎样;
一个是计划买枪抢银行;
还有一个是设想在停车的地方动手抓捕会导致的危险情景。
个人觉得这几个地方拍的不怎么样,是整部戏的最大败笔,既没有惊喜因为一看就知道肯定是没发生的,又没什么实际作用不能增加效果反而破坏了一直紧张的氛围,浪费菲林。
如果没有这几段假设情景,影片可能会有些不够激烈,不过有时候不开枪可以达到比开枪更能让人紧张的效果。
还有追车的那段戏,扔手雷的效果简直太次了弱爆了一看就太假了,有种当年看西游记孙猴子飞上天时候那种明显的贴图“特技”效果,有那么多做情景假设的精神头还不如把基础的东西都稳扎稳打好好做。
看来好剧本也能被差导演毁啊,这部片子完全靠好剧本和好演员撑分。
《解救吾先生》影评(五):好看
春节假期的夜晚,市中心的酒吧一条街繁华喧嚣,香港电影明星吾先生(刘德华 饰)走出酒吧就被冒充警察的张华(王千源 饰)一伙人持枪绑架到一个与世隔绝的郊外小院里。吾先生意外发现绑匪还绑架了另外一个人质小窦(蔡鹭 饰)经过与张华的一番谈判,吾先生将小窦从死亡线拉回。两人开始了争取生机并相依为命的惊险20小时。 接到报案的警方迅速组织最强警力,刑警队长刑峰(刘烨 饰)和曹刚(吴若甫 饰)联手展开侦破工作。但狡猾狂妄的绑匪张华有很强的反侦察能力,对同伙和人质也都不讲规矩,单独出门与吾先生的好友(林雪 饰)交收赎款。但是他在取得赎金之际交代同伙到晚上九点,无论能不能拿到赎金都要将人质杀害。 经过几番侦查和对抗,警方掌握了张华的行踪,邢峰和曹刚精准配合,在极度危险的情况下将张华抓获。此事离绑匪约定好的撕票时间还剩下两个小时。深夜九点即将到来,邢峰和曹刚再次联手与垂死挣扎的张华展开心里较量,并在最后时刻找到突破口,但张华的同伙却打算提早撕票……
《解救吾先生》影评(六):吾先生
90%被绑的戏份中,吾先生只是坐在那里,他就成了精确到一厘一毫的刻度。特别有感于吾先生对小窦说的话,大意就是“只要你活着,我就有希望”。好一句能在心底掀起无限能量的生之信念。另一方面,这也表现了吾先生的善良睿智与不凡。与之对应的是华子的“人命不同”之论,他怨天怨地怨人怨命,凡事外部归因的扭曲人格,把他自己永远地囚禁在了地狱里。《解救吾先生》影评(七):人性
其实我觉得还是挺好看的,一个大明星,拥有很多东西,金钱,荣誉,势力,很多普通人奋斗一辈子可能都没有的东西,他们都在拥有着,然而,在面对危险的时候,他们其实和普通人一样无奈绝望,片子中,刘德华和另一个人都是被绑架,而他们不同的是,有人在竭尽全力解救刘德华,而另一个人,却什么都没有,甚至在那个时候,刘德华都是在保护那个人的,因为他比他强大,所以啊,在任何时候,主角光环都是很重要的,在此之前,我们所要做的,就是怎样一步一步,从龙套变成主角。
电影本身还是很好的,刘德华演技很棒,最后高潮部分看的很紧张,后期制作都很好,不知道是不是我本身的原因,总觉得电影有点太浅,涉及的面,说不出来的感觉,总的来说还是很不错的
《解救吾先生》影评(八):留悬念会有吸引空间
当这个世界发生某种变态杀人案的时候,我们都似乎非常冷静,不会对人性绝望,反而达观地告慰:对啊,这世界就是有些神经病。 这或许是对过往中国电影最好的态度,就是,这些神经病跟我没关系。 可是,不知道是可悲还是可喜,这个情况随着市场与工业的进步,居然真的改变了。 《解救吾先生》完整地讲完了一个故事,王千源不懂自己怎么被抓的,这就是这部影片最好的悬念。必须安排一个阴沉、无声息的好看故事,把男主角套牢。在电影的第一个画面,倒过头去叙事,掌握好节奏,故事就可以清楚说完了。 虽然抓住王千源的时候,并没有很精彩。而电影最终的悬念——华仔一定会获救。 可是弥补这些不足的,是人物矛盾细微的设置,绑架四人帮每个人都有自己的角色,衍生出矛盾。警察三人组,避免了滥情(《寒战》你看到以后不会羞耻吗?)。 这就很好了。 难得的是,除了一点戏里戏外的幽默连接,还抒发了一点真情。终于我们不用看到情怀、致青春、别只想着钱、警察叔叔很伟大,或者香港电影里的江湖侠义。而是刘德华唱小丑(哈,张学友适合一点吧,华仔从来不悲情的,所以反而动人),所有人在片刻都成了演员,王千源为什么绑架?电影里故意没有清楚交代(会不会涉及尺度不能把坏人写成英雄?),他只是想做个英雄的小丑。 虽然还是借力使力,用了华仔的光环。 可是,我不是只想来看一个完整故事,听还不是张学友唱完一首歌的。其实这部影片还有愿望没有实现,比如借用了春晚烂梗郭冬临的饺子。 影片的结构故意让主要的演员都与饺子,以及背后的家,连在一起。废材有没有豪门女友,刘德华有没有结婚,王千源告白为什么不见妈妈,女朋友又已经怀孕。爸爸去哪儿的刘烨,连林雪也带一笔。可见剧本的苦心,家成了每一个人的生活在别处。 华仔最后没有吃饺子,他没有家,只有舞台,连死亡都成了舞台上的表演,给废材做榜样。落幕时,孤独也不能留给自己。 也许只有在歌唱的瞬间,在是自己的、又是观众的魔术时刻…… 醒醒吧,上面这段话是我写出来的,电影并没有成功抒发这种情感。它失败了,原因还是在电影制作一开始就应该明白的,拍电影不可以只是好好说一个故事,你是要知道自己要表达什么,或者你有一种虽然未知却强烈的表达欲望,才能开始说一个故事。 如果从这一份用心去检视影片,就会发现太多太多的遗憾。王千源二会女友、胖子影迷杀死华仔、最后华仔带着苹果去见王千源……这么繁复的人际关系积累下,如果在阿莫多瓦那里,会是多么不可思议的情感。 唉,满纸荒唐言,下一句,应该是何处惹尘埃。 PS.王千源似乎印证了我们大陆的演员,演技和长相还真是一贯的不兼容呢。不过他还好而已。 以及,其实华仔对警察叔叔说谢谢的时候,眼神不错。《解救吾先生》影评(九):解救吾先生
丁晟执导,刘德华、刘烨、吴若甫、王千源等领衔主演的犯罪警匪片——《解救吾先生》都是大咖,作品自不用多说。这部以警匪为题材的影片,没有什么以前警匪片中的枪战、飙车等戏,反而更多的是警、匪、人质之间的互相斗智斗勇的片段。影片通过案发前与案发后多个时间节点的切换,将整个案件立体的展现在观影者的眼前,使影片看起来颇有层次感,而没有拖沓感。 “人和人的命是不一样的”这是剧中的一个台词,也是最让我印象深刻的一句话,但我却有不同的理解,人和人的命真的是不一样的还是你自己放弃了改命的机会?华子从狱中出来本可以好好找个工作,虽然说会有影响,但也不会像现在这样在狱中判死刑,让自己老娘自责!他本可以好好取个老婆生个儿子好好孝敬老娘的,可他偏偏再次选择了犯法,这是他自己作的,怪不得命。《解救吾先生》影评(十):绑匪演得特别好
这片子,当时知道的时候就有很多看点,比如,故事是真实的,而当年的人物也有出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