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人体地图》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10-10 04:09:02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人体地图》的读后感10篇

  《人体地图》是一本由(日)海堂尊/著 吉武伸助/绘著作,辽宁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25.00元,页数:19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人体地图》读后感(一):人体是世界精密仪器之最

  五脏五行相生相克都背完了,却发现还不知道五脏六腑到底在哪?感觉了解下人体,中医学习开始变得裹步不前,寸步难移起来。这还没开始学呢,就出现瓶颈了,我去……

  本书的绪论说,"本书的目的是,读完此书后,你就会画人体地图了。"

  此乃我意也。

  我总会一字不落的阅读书籍

  《人体地图》读后感(二):简单的人体地图

  此书的确不是什么养生一类的书籍,说白了就是一本入门级的解剖学书,适合儿童学习的一本书,而且读起来很有趣味,讲解非常好。此外我觉得本书的主旨是非不错的,画一张人体地图对于每个人比画一张地理地图要重要的多。相对于月初看的那本英国科普感觉是两种不同教育风格,一种更强调科学知识、科学实践,一种更强调教育,对于我来说都不错,对于孩子来说可能日本的书籍更加合适

  很遗憾的是没大发现大陆的出版社有此类书籍,看来我们的落后方方面面的。

  《人体地图》读后感(三):《人体地图》是一面魔镜能带给你意想不到效果

  人体地图是一面魔镜能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效果!

  本书将帮助您全面了解身体的各部分器官,让您对自己的身体结构以及各部分的功能有更全面的了解。作者采用生动有趣的插画形式,把鲜为人知的人体奥秘清楚地呈现给了读者:生胎儿心脏的壁有孔洞、卵子可以用肉眼观察到、从出生到死亡心脏要跳动30亿次以上、每次射精的量为5亿个精子膀胱的储尿量为500ml、没有脾脏身体将有何变化、每天都有10万个脑神经细胞面临死亡……   当您真正了解和掌握身体各部分的结构与功能时,再遇到身体不适疼痛状况后就能游刃有余应对

  《人体地图》读后感(四):《人体地图》书评

  《人体地图》是一本十分有意思的书,是适合非专业人士阅读的趣味读物。在这本书中,我们不仅能够学习到有关人体的知识,更重要的是,我们在愉悦的阅读过程享受到了这些知识所带来的益处,使我们的阅读得到了更大的附加价值

  书皮的颜色黄色白色,让人精神振奋,想要一探究竟。翻开《人体地图》这本书,我仿佛回到了我的学习生涯,重新复习着我的生物书。虽然我的生物课成绩不是很好,但是,通过一些熟悉字眼,例如酶啊、单糖之类的,我又有了一些模糊印象,把我还给老师的知识又拾了一点回来。有的时候,又仿佛翻到了语文课本,关于绪论和总论的比较,关于分论和概论的举例,正如作者所言,不仅在这本书中用得到,在我们以后的阅读和写作的过程中,这些概念区分也是必不可收的,是我们必须懂得和理解的。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这又是一本有价值的“语文”书。

  “简单通俗图文并茂”是这本《人体地图》的一大特色。在这本书中,作者运用了大量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事物比喻,把复杂难记的知识形象化,让人学的开心,学的入心。逗趣简单的漫画随处可见,在枯燥文字理论将我们绕晕之前,把我们解放出来,真正是劳逸结合。除此之外,书中还专门给读者留下了自己实践的空间。在读书之前,我将自己那少的可怜的人体知识留在了书中,读书之后的地图还是空白的,我准备给自己一个满意答卷,当然是要多读几遍啊,最少也要七、八遍才下笔吧。

  《人体地图》读后感(五):你的肚肚里有什么?

  现在市面上有很多详细介绍身体构造的专业书籍,但是简单浅显而又通俗易懂地介绍身体构造的书却很少。平常的书籍多是满满的一篇篇的理论,很难在我们脑中留下深刻的印象。为什么这本书能让读者很快的记住身体的各个部位,就是书中有很多与读者互动的小环节,比如一些小测试,亲自动手画人体的各个器官,这比我们一般的医学书籍更容易地让读者接受。有朗朗上口的绘图儿歌、简简单单的测试。我们能在轻轻松松的画、开开心心的玩中就记住了各个部位器官的位置

  里面的漫画配图、对话可爱,看着看着就笑出来了。书中的比喻也很有趣,人体比作房子皮肤比作外墙,黏膜比作内壁,血管比作水管神经比作电线免疫系统比作警卫员等等。

  书中有一句话让我印象非常深刻:所有的工作有一个共同点,那就是必需要对自己所使用工具从头到尾有一个详细的了解,并且可以灵活地使用它。这是我们得以生存下去的最低条件。本书帮我们了解自己身体内部的构造,是一本新颖的身体使用说明书

  以前练声的时候常说横膈膜,都不知道横膈膜在哪里。现在我终于知道了。原来我们打嗝是横膈膜肌肉发生痉挛。还有胃都长的不是同一个形状的。还有……很多很多的原来,都让我恍然大悟茅塞顿开

  看完这本书,发现我们小小的身体空间里装了这么多功能各异的内脏器官,真的是太神奇了。

  你知道自己的肚肚里面有什么吗?知道它的位置在哪里吗?知道它的作用是什么吗?不知道的话该看看我们的人体地图了哟。

  《人体地图》读后感(六):麻雀里的另外半个世界

  这本书让我想到了“麻雀虽小,五脏俱全”,这句话虽然耳熟能详,不过,即便你知道中国在世界地图的哪里,北京在中国地图的哪里,可是却很有可能不知道“五脏”具体在你肚子的哪个位置!?

  就像书里一幅小漫画说的“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这两部分分别是你身体的内部和身体的外部,这样说可以吧?——这样想来,如果我们只知道身体外部的事情,而不知道身体内部的事情的话,不就等同于你只了解半个世界吗?”

  这本书特别像一只快乐的小麻雀,人体解剖本来会是一件让人怕却的事情,学习人体构造本来也会是一件专业而繁琐的事情,可是外科医生海堂尊和插画家吉武伸助一起打造的这只小麻雀可不太一样,通过小漫画叽叽喳喳地——就把简单浅显的人体构造通俗易懂的展现在了我们面前。

  嫩黄的封面上那个呆呆小孩会在书里时不时的窜出来问东问西,这些问题带着些许童真,可是别不承认,你还真的可能不知道答案,有时穿着白大褂的医生爷爷也会被难住了,于是在书本讲述人体构造的时候,会穿插一些这个呆小孩引发的开心漫画了,除此之外这本《人体地图》通过有趣的漫画还能帮助我们“拼装”人体,跟着小口诀,把封面那只肚子空白的呆小孩正确填满,可以像一个填字小游戏在忙里偷闲的时候得瑟一下,也可以像一个亲子游戏在周末弄场全家动员!欧耶,大功告成

  《人体地图》读后感(七):学术文章也有春天

  本来我这个人是不太喜欢字多的书,而且对学术类的书更是碰都不会碰,也因此,对很多事知之甚少。可是这本《人体地图》,真是把我惊讶到了。文字的解说深入浅出,陪上简单的漫画,看起来相当的轻松。

  这个国庆的旅途,就是这本书陪伴着我。一大早坐高铁去北京,本来很困,结果看这本书,看的一点也不困了,看的竟然放不下了。真的感谢旅途中有它陪伴,给我平添了不少乐趣

  这本书的封面,很吸引人。亮丽的黄色,很是显眼。再说说腰封,是我见过的最好玩的腰封了,上面印着一组小漫画,让你在第一次接触这本书的时候,就有种轻松的感觉。

  在书的一开始的章节,就设置了两组互动环节,让读者在读书前和读书后分别填写脑中记忆的身体器官。我觉得这个环节设置的很巧妙,不玩不知道,后来才发现,原来自己在看书前,对自己的身体构造,真的很不了解呢。而且,里面有很多内容,都新鲜好玩,比方说:膀胱的储尿量最大500ml,300ml的时候,我们就想去嘘嘘了。嗯,也就是一瓶饮料的量呢,除过吸收的,差不多一瓶左右就该去嘘嘘拉,哈哈;胃的长度有20cm,我还拿了尺子出来量;女生一生大概排出400个卵子,每个卵子只有0.1mm,也就是说,我们最开始,都只有0.1mm高哦,400个卵子排出后就会闭经了;每天都有10万个脑神经细胞面临死亡,我在想,那些聪明的人,是不是就是因为用脑过度,所以总是会很早就去世了呢?书的最后,还提供了身体地图的绘画口诀,在图形认知中,让读者能够更加准确的了解自己的内部构造。并告诉我们,死亡的概念。

  总之,这是本相当不错的书,真的是老少皆宜啊!赶快行动起来,来了解自己的身体吧!

  《人体地图》读后感(八):爱惜自己先从了解自己开始

  你知道心脏其实是长在正中间的吗?你知道十二指肠是干什么的吗?你相信我们吃的食物其实一直都是在身体之外吗?你知道局部麻醉和全麻完全是两个概念吗?

  上学的时候,我们总是忙着学习语文、数学、英语;忙着学习绘画、书法乐器,却忘记了学习最重要的东西——我们自己的身体。想想奇怪的,这应该是一门必修课啊?也许有人会说,生物书里不是讲过的嘛!如果让我总结的话,生物书是把简单的东西往深奥里讲,往理论层面讲。而这本书是把复杂的人体结构往通俗里讲,用漫画的形式寓教于乐。看这本书的时候,你会是这样一种状态突然看到一条颠覆你这么多年来固定理念,你会很兴奋的和周围人分享;突然看到一个你家人慢性病原来根源是某个器官在搞怪,你也会激动讲给他听;突然懂得一条你曾经接触到但并没有了解的医学常识时,你也会把这个知识普及开来。这是一本我们每个人都要学习的书,也是一本我们要分享的书。

  其实蛮佩服日本人的,做的很细很用心。一个专业的医生,会写一本这样“简单”的专业书,为的就是给大众科普。而市面上真的很少见这类书,要么就是普通人根本不会去瞟一眼的医学书籍,要么就是现在泛滥的养生书籍,真正最基础的书,少的可怜。

  说到养生,现在真的是非常非常之流行,此类书籍一抓一大把,此类电视节目换台便是。大家越来越关心自己的身体,自己的健康。在看养生书之前,应该先看看这本《人体地图》,了解人体各个器官的作用,再看养生书会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如果人活了一辈子,都对自己的身体不了解的话,岂不是一件很可悲事儿?如果我们没有选择学医,如果我们没有兴趣看医学书籍,那这本书真的是了解自己的不二选择。

  《人体地图》读后感(九):《人体地图》——成人的漫画教科书

  你知道人体内部器官是怎样运行的么?

  你知道大脑和小脑的区别么?

  你知道做手术要麻醉是为了影响哪个神经么?

  你知道胎儿的心脏壁有一个孔洞但是在出生后不久就会长合么?

  我敢说,除非专业人士,普通人应该没有几个能回答这些其实不甚复杂的问题。想想真奇怪,我们人类自从出生后就被告知着要不停的了解世界,却活了好久才发现,原来我们的身体其实也有那么精密的器官与构造,原来我们那么不了解自己。

  不过有了《人体地图》这本书,一切为时未晚。带着这本书,在海棠先生指导下,轻松的开始“身体认知之旅”。开始先了解我们的身体是什么,分为哪几个区?紧接着再来分解下一个个器官的位置和作用。而且,这些器官的组合运用为何会使得新生诞生并且成长?一节节内容看下来,你不仅能回答本文开始的那些问题,对自己的身体更会有前所未有认识。譬如,当你有便意时候,你会知道膀胱的储藏量是500ml,到了300ml的时候就会提示你了。多么有意思的事情。

  另外,不得不谈的是,为此书做绘的吉武伸助先生的绝大作用。书里面,一个个如此Q的小人,一副副妙趣横生幽默漫画,以及用简单却绝妙的图示来解释复杂的人体,使得本书增色甚多。可以说,这也是本书成功吸引人的一个重要因素。这也使阅读的过程中,我和家人时时发笑。

  喜欢这本书的专业知识,幽默的态度、以及举重若轻生死讨论。对我而言,这更是一本实用却不需进行考试的轻松漫画教科书。我要留着将来给我的孩子看,把他枯燥无味的生物课本扔了去。

  《人体地图》课程开始了,不需要考试,同学们,为了自己开始学习吧。

  《人体地图》读后感(十):幽默可爱的人体构造认知

  收到书之前,一度认为这是一部讨论各种养生小秘诀的书,打开才发现我错解了,它是一副带领我们步步了解人体各种器官的“地图”。

  书的绪论部分,有两份使用说明书,一份是回忆一下自己所知道的内脏器官,试着将其写出的学习前后对比图,一份是试着绘画出人体内部构造的学习前后对比图。我的学习前结果是内脏器官只能讲出七个,而大部分的认知还只得归功于以前看的电影《梁祝》一句”你心肝脾肾胃,一样都没有“的搞笑台词,然后就是人体地图,发现关于内脏器官我只能正确指出心脏,胃和肾的大致位置,估计也部分归结于自己胃疼的毛病。总之,两张图让我惊醒,自己对于自己的身体真的是到了一无所知的地步。至今对于身体器官等的受教育程度仍停留在初中生物课,但是也忘得所剩无几了。

  全书分为几个章节来一步步的为我们层层剥开身体的洋葱,首先是身体是什么,用圆筒状鱼糕来比喻身体,用房子来解释身体各部分的功能,然后是身体的区分,分别按照部位,功能来划分。然后就是器官的分解了,头部,驱赶,胸部,腹部,以及检查身体的方法,依然用童稚的语调来讲解,各种可爱的比喻和小图片,然后日本电影里温柔讲解的幼稚园阿姨的形象就在眼前飘来飘去,很好玩。后面是发育以及婴儿的形成过程,器官的组合,还有医学概论,都一一的道来。

  这些最为基础的人体构造认知尝试,都是想要延伸开来研究养生等知识的砖瓦,试想如果连胃位于哪里,构造如何,功能如何都不知道,又怎么能好好的理解那些关于胃的保养呢。如果不清楚这些器官的位置,恐怕紧急情况下,身体不舒服的时候,我们连到底是哪里出了问题也搞不清楚呢。

  所以,感觉这是一部很好的书,用浅显可爱的句子配上迷你的小图片,讲对人体认知的知识对我们娓娓道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人体地图》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