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泽蛙国》是一本由徐然著作,朝花少儿出版的160图书,本书定价:24.80元,页数:2011-9,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每次带儿子去书店,都很少看国内的儿童文学,倒不是我存心有偏见,他很小时我给他读《黑猫警长》,读到我有点想把书撕掉,很多看起来很著名的儿童文学,读起来总是有一种吃生砂子的感觉,不仅缺乏想象力,同样时缺乏美感,我觉得,孩子正在阅读的关键时期,遇到什么便吸收什么,这非常重要,所以我宁可选择一些著名的外国书籍给他。
它讲述了不同品种的几只蝌蚪一起长大时发生的故事,它们从一出生就离开了妈妈独自长大,面对众多天敌,能够生存下来的都是幸运与有勇气的,故事情节设置得波澜起伏同时充满童真童趣,让孩子在读故事时,还能学习到关于蝌蚪变成青蛙过程中的许多科普知识。
首先,徐然的文字非常优美却绝不臃肿,优美的文字可以奠定孩子对文学的向往,但绝不能为了炫耀华丽的辞藻而忘记讲故事的初衷,不会让一个六岁的孩子在听故事时,变得急不可耐与烦躁起来。
其次这是一本很好的科普读物,在讲故事的过程中,穿插一些与故事情节有关的知识,比如每当新出场一种青蛙,就会有相应的图片与文字介绍,故事是我给儿子讲的,因为他认字的能力还是很有限,但是图片与那些短小的知识他自己基本就可以读完,然后还会反过来考我,这让我很惊讶,所以我觉得儿童故事本身顺便再教给孩子一些生活常识与科普知识,那么便是相得益彰的事情。
第三再说说故事本身,应该说这个故事充满了惊险与悬念,但却让孩子很能坦然接受。以前看动画片,很多动画故事,都有点恐吓孩子的意味,简单刺激的场面并无助于提高孩子的勇气,只有情节设置合理与积极向上的引导,才是我们应该送给孩子的礼物。这个故事,通过几只小蝌蚪的成长过程,与各种困难做斗争,在一次次的考验中,逐渐成长,给予孩子们成长中积极的影响,在孩子们心灵中种下勇气的种子。
我本身是比较喜欢文学的人,尤其偏好优美的文字,读这样流畅而优美的故事过程中,自己也觉得是一种享受,其实写给孩子们看的故事,一样可以写得很精彩,比如这本《大泽蛙国》。
《大泽蛙国》读后感(二):蛙国探秘
自从有了儿子之后我就变成了童书控。因为每天要给他讲故事,所以中国的外国的童书这两年读了许多。现在的童书市场良莠不齐,有的书虽然得过不少奖项,但却入不得孩子的眼,走不进他们的心。有时看似没什么名气的一本书,孩子却非常喜欢。在童书面前,孩子们的喜爱程度是唯一的且公正的评判标准。
我手上这本《大泽蛙国》就是目前儿子的最爱之一。孩子的天性是喜欢小动物,当儿子知道这本书是讲小蝌蚪的故事时,立刻表现出了极大的兴趣。因为之前我给他讲过《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也给他讲过我小时候养小蝌蚪,看着小蝌蚪变青蛙的事,所以儿子一直觉得小蝌蚪很有趣,它们和自己的妈妈长得一点都不像,可是长大后又能变成妈妈的样子。还有,小蝌蚪原来生活在水里,长大了却生活在岸上,就和儿子巳经比较熟悉的小鱼、小猫、小狗的生活习性都不一样,仅这两点,就足够小家伙好奇的。
《大泽蛙国》这本童书写得比较有新意。它是一本把科普与童话相结合的励志书。当然,感觉书中励志的部分更适合六至十岁的大孩子,对于两三岁低幼的小朋友来说,家长适当的把故事缩短一点,讲得浅显一点还是比较有必要的。比如我家儿子现在听故事必须有头有尾,讲完后让小蝌蚪们全睡觉,说拜拜才行。这大概是看《花园宝宝》养成的习惯吧,所以逼得我必须在每天一段故事讲完之前加一个小尾巴,下次再讲时还要可以书接上回。
这本《大泽蛙国》的行文叙述不必说自是好的,别看只是童书,大人看了也会有津津有味的感觉。我最最喜欢的是书中的插图,这小蝌蚪怎么画得那么可爱呢?
真有点绘本的意思,可见这本书编辑的用心。更值得一提的是书中小蝌蚪们所唱的歌曲,又压韵又有想象力又充满童趣,每次读到这些小曲儿子都特别高兴,总是得读好几遍才能继续。
这本书读到了最后才猛然发现作者徐然竟然还写过《杀手挽歌》和《活肝》,这两本书我可是早就拜读过了。怪不得《大泽蛙国》这本书写得如此引人人胜,原来作者就是一个写推理悬疑小说的高人啊。不知道徐然还有写童书的本事,这次可算是领教了。
《大泽蛙国》读后感(三):可爱的蛙国 有趣的童话
徐然这个作者我是知道的,推理小说《活肝》作者。那本书有惊悚,有悬疑。没想到,她还能写儿童文学,还是科普童话。翻完了这本书,觉得这本书有这么几点感受。
1、角色好。本书选的角色都是蝌蚪(青蛙)。青蛙是庄稼卫士,小学课本里也有小蝌蚪找妈妈的故事,低幼读物里也常有小蝌蚪的儿歌。“稻花香里说丰年,听取蛙声一片”大家是能够背诵出来的。还有夏日的蛙鸣是许多人熟悉的。然而,关于蝌蚪(青蛙)的儿童文学作品我还是第一次见到。恕我孤陋寡闻,我觉得写成系列的童话故事,是比较新颖的。
2、关乎科普。本书是一本童话,故事涉及了好几种蝌蚪,比如泽蛙、树蛙、黑斑蛙等。看到古语黑斑蛙的介绍我笑了,这种青蛙又叫“田鸡”。原来它只是青蛙的一种。我小时候,听大人说过在田里抓了几只田鸡,只是我没去,就都跑了。我就特别遗憾。没见过啊,总觉得田鸡像鸡,起码应该像鸟。总不能将田鸡和青蛙的名称放在一起,总觉得这是两种不同的动物。本书还用绿色字体来介绍小知识,还有一些比如蝌蚪的成长啊、水草啊之类的小知识。读了这本书,读者们对庄稼卫士有更深的了解。
3、纯真。在第一部中,水禾是作者着力塑造的一个优秀的蝌蚪形象,她有理想,要成为一名药剂师,为蝌蚪群服务。她勇敢,她虚心,她有智慧。虚心向老乌龟请教,为了找到某种药草不顾危险。她又一颗仁慈之心。荠米既勇敢,虽然有时候也打退堂鼓,又幸运,在生存的斗争中越来越勇敢。还有敢扎水蛇豁牙的田七也是勇敢的。作者塑造了一个有趣的大泽中的蛙国世界。他们面临着巨大的生存危险,但不蝇营狗苟,不贪生怕死,而是活得有意义。
4、歌曲棒。青蛙是爱歌唱的。作者笔下的蝌蚪青蛙也如此,他们有各种有趣的歌曲,还会根据所见所闻编创歌曲。大泽之歌,是蝌蚪们对他们家园的赞美和热爱;青蛙的合唱,就像是对美好生活的赞美;田七之歌,是对英勇的田七的赞美……当然 ,这些歌曲都是作者徐然所作。这些歌曲,充分表现了蝌蚪(青蛙)乐观积极的生活态度。我也不得不再一次佩服作者有才。
一个方面普及了科学知识,还是一部成长励志故事,大泽蛙国系列童书不错。
这本书一直看到了最后一页,我才发现作者竟然是徐然。徐然的书我读过两本,《杀手挽歌》和《活肝》都是国产悬疑作品当中的精品。我却没有想到,徐然这个推理皇后竟然还能写出《大泽蛙国》这样的儿童读物,果然是一事通而事事通啊。
大泽蛙国写得很好,如果我事先注意到本书的作者话,恐怕还会有更多更好的评价,但我却是在读完本书之后才看到徐然的名字,所以我的评价应该更加客观了。
一开始听说是童话,于是想看一看然后讲给自己的女儿听,但是看到作品之后,却发现这本儿童文学并不适合两岁以内的孩子来听,他们肯定是听不懂的。不过这并不影响我和女儿的阅读。女儿虽然一个字也看不懂,但是却很喜欢这本书,一天到晚总是从我手中将这本书抢走,弄得我一天也看不了几页,严重地影响了阅读速度。女儿虽然看不明白,但是最终她还是认识了青蛙和蝌蚪。女儿认识青蛙并不是偶然,因为我和她妈妈总是会给她讲一些青蛙的儿歌听,所以她对青蛙很熟悉,只是不知道长什么样子罢了。至于蝌蚪,女儿可能知道得更早一些,因为早在她还在妈妈肚子里的时候,我就整天对着她讲小蝌蚪找妈妈。当然了,她能不能记起那个时候的事情,我可就不敢确定了。
小蝌蚪的故事很有趣,让人很能读下去。这也许是推理小说作家的优点,他们的情节总是有更多的悬念,比如文中的主角和水禾外出去找那只断尾蝌蚪的时候,就让人急着看到后面的情节,想知道后续事件的发展。还有最后面,五只小蝌蚪要和水蛇辖牙挑战的时候,也很期待看到这个事件的结尾。
徐然除了把握情节的能力很高之外,对人物的塑造也相当精彩。看到她文中的几个人物,都觉得栩栩如生,跃然纸上。作者能够把小说中的人物写活,这也是一项极强的能力。相信这本书能够写得这么好,肯定得益于徐然的推理小说,因为她的推理小说就是非常地精彩抓人,让人随着书里的人物共同欢喜忧虑。
这是大泽蛙国系列的头一片,后面还有续集。这个系列写得很好,个人感觉应该拍成动画片让孩子们看。等到我女儿长得大些,我定要买下续集来让她读,到时候她的认知能力也强了,也认识字了,自然可以看懂这书了。
总之,这是一部好书,很有爱。
《大泽蛙国》读后感(五):《大泽蛙国.1》看蛙国,识常识
现在的孩子越来越多地生活在大都市中。他们的生活更多了高楼大厦,少了鸟语花香;他们的游乐场所更多了机械化的游乐园,少了自然界下的小动物。也许就是这样的情形使然,目前的孩子也许也在如此的生活环境下远离了最直接的接触和了解自然生态的机会。事实上,如此的状况并非是家长们所期待见到的。毕竟,只有身临其境地接触这个自然,接触那些生活在原始自然状态下的动物们,孩子的知识面和认知度才会得到最为深刻地拓展和提高。
于是乎,家长自然而然想到的措施便是通过有关的书籍进行教导。《大泽蛙国.1》作为一本童话书籍便成了我和孩子最近学习和亲子教育的书本之一。选择此书,我完全是出于三个方面的角度着手。首先这本书的内容通过童话的方式讲解相关的青蛙科普知识,其次这本书的潜在核心更是有着包括了成长励志的方向,再次分享童话书籍的过程更是我和孩子的最有效沟通交流感情机会。所以,怀着上述的目的性,我和孩子共同踏上了学习这本童话书籍的分享交流之中。
青蛙----一种大自然的精灵。它有着与众不同的成长特性和生活方式。正是因为它自身的奇妙性,所以更容易激发孩子的好奇心和学习性。以往我也给孩子灌输相关的知识点。但是毕竟孩子还是孩子,他们又如何能够透过抽象的语言讲述来深入理会青蛙的神奇奥秘所在呢?而《大泽蛙国.1》无疑便是一种给予家长的最为简单的教学手段。书中设定了一个大泽的青蛙生活之处;书中介绍了来自五个不同种群的青蛙宝宝(蝌蚪);书中更是讲述着这些小小青蛙们的精彩动人故事。因为故事的童话内容定位,注定了它的讲解对象是围绕着孩子们而展开的。于是,在书中同样运用着最为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图画表现着知识点。正是因为通过此等化烦为简;化复杂为浅显;化枯燥为生动的方式和方法,孩子们可以在阅读的过程中不知不觉地踏上了神奇的青蛙王国之旅。
与此同时,家长在和孩子的共同阅读过程中也在不断地增进与孩子一起学习和分享的过程。读着《大泽蛙国.1》,孩子和家长更是相互展开学习和互动。娃娃看蛙国,家长教娃娃;娃娃读童话,家长育佳儿。小小的青蛙带给了我们孩子别样的童年;小小的童话更是带给了我们和孩子彼此交流的机会;小小的《大泽蛙国.1》更是带给了我们孩子最形象生动的青蛙科普知识和为人处事之理。
《大泽蛙国》读后感(六):大地上的故事
前些天知道苇岸和他的《大地上的事情》的时候,才发现他离开这世间已经好些年了。很惊讶在二十多年前,苇岸便有着“大地”意识和“众生”情怀,他那“大地上的一切生命都应该同等对待,大地上的一切事情无分轻重”的想法,在今日看来,无疑是一记重重的耳光,打在了我们的脸上。当大地越来越寂寥,我们注定会要走向孤独——“人”的孤独。
所以,所以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会为《大泽蛙国》驻足,侧目,甚至是刮目相看。同样是儿童小说,《大泽蛙国》讲的却是一个“大地上”的故事——蝌蚪,青蛙,河虾,螃蟹,水蛇,四叶草,池塘……这些大地上的事物被重新关注,被注入一种深深的思想和情意。
这思想,便是“生”是骄傲和自豪的。哪怕是一个小小蝌蚪“长大成蛙”,对大地来说,也是一件骄傲的事情,和人的成长同等重要,一只蝌蚪“长大成蛙”究竟要遇到多少困难和危险?一只小蝌蚪长成大青蛙要历经那些情感的历练?这在“大地”来说,是全部,是本质,是本身,又是多么有意义的一件事情呢!这情感,便是对“生”的关注,小说始终关注小蝌蚪对水草、对池塘,对他者、对天敌的认知和态度,始终关注一只小蝌蚪是如何完成“身心蜕变”,长成一只青蛙的。这种目光和情怀,对一个写作者来说,无疑是非常重要的。相对于那些利用奇巧情节和无厘头幻想来招揽孩子的作品来说,《大泽蛙国》有着一种“大诚胜大伪,大拙胜大巧的”风范。
说到百科知识,现如今的百科知识的传播可谓专业,而又广泛。广播,电视,报刊,书刊,以及各类活动,对百科知识的宣传都起到了推波助澜的作用。但,这些又不可避免地陷入了“技术主义”的泥沼,显得有些冷冰冰的,是“知识化”了得百科知识,而不是“大地”上带着露珠,粘着泥土的百科知识。《大泽蛙国》不仅讲了一个大地上的故事,更是对大地上的知识做了一番生动,贴切的“自然而然”的宣传。比如青蛙的天敌,成长的环境,演变的过程,成长的变化,以及对“大泽”整体的生态环境都作了既科学又生活的描述。
比如:他很喜欢他渐渐发育起来的肺,觉得用肺呼吸比用鳃呼吸好太多了——用鳃呼吸,是不能体会到被清凉的空气一瞬间充满,轻盈得像个水泡一样的感觉。再比如:只要保持静止,一动不动,蜻蜓的幼虫就不会发现我,他们的眼睛对静止的东西从来都视而不见。
要说缺陷。《大泽蛙国》文字生动,却对儿童聆听的特点把握不够,使得我在给儿子朗读这个故事的时候总要现场“篡改”,以配合孩子“听”起来有趣。
《大泽蛙国》读后感(七):蛙武士——《大泽蛙国1》
昨晚花了两个小时的时间读完,阅读态度也从一开始的“为孩子把关”渐渐变成“我的愉快阅读”。最初看到作者是中国人的时候,我是没报多大希望的,呃,因为我所读过的国内作家写的童书很多都是“画虎不成反类犬”惨不忍睹之状让我避之不及。没想到的是,这本《大泽洼国》居然在第一章就把对童书比较挑剔的我吸引住了。
第一章当然还没有展开具体的情节,这时候最能抓住读者的无疑就是语言和陆续出场的“人物”。作者的语言很美,虽然没有刻意堆砌的豪华辞藻,但是读起来非常安静和怡然,读者很容易就被带入到那个喧闹却又可爱的池塘。更为重要的是,在本书第五页的《大泽,我们的家园》以及以后出现的多首诗歌,都颇有《诗经》遗风,虽说幼稚了些,但风骨还是在的,这让学中文的我异常激动,因为莫说在现在的童书里,就是成人的书中也鲜有见到如此美丽淳朴的诗歌了。
第一章作者已经给出了作为本书主人公的两只小蝌蚪,一个是简单善良的荠米,一个是冷静聪明的水禾,而也正是在这一章,荠米和水禾开始了它们的探险之旅——当然,它们并没有想到自己是探险,而且这个时候,水禾还在“欺骗”荠米。
在剩下的章节里,一个个的小蝌蚪陆续登场,到第五章“X小姐”的出现,本书的五位小主人公已经全部出场。除去第一章的荠米和水禾,我们又看到了坚毅勇敢的虎耳、执着顽强的田七和骄傲美丽的X.绿杉。这五只小蝌蚪在作者的笔下像极了五个善良可爱的小朋友,他们会因为分歧吵嘴却更能团结合作;他们会因为困难恐惧却更能互相鼓励和坚持。在锯齿森林里,他们互相依靠着成长。
当然,五只小蝌蚪撑不起一本可读的故事书,所以里面还有草药师乌龟波波、爱大惊小怪的如花大婶以及凶狠毒辣的水蛇“豁牙”。
作者是个讲故事的高手,所以她在本书中展开了N多线索,却留下很多疑问,譬如说“虎耳究竟是谁?它有怎样的秘密瞒着朋友?”、“水禾最终能否作成草药师?”、“X.绿杉是否如愿作了圣女”、“五个好朋友是否打败了豁牙?”“荠米是否作成著名的云游诗人?”太多的疑问让我们忍不住要去读第二季和第三季。读完整本书后,我在感叹作者讲故事功力的时候发现原来此作者居然是“盛大文学首席推理女皇”的徐然,而我读过的《杀手挽歌》和《活肝》就是她写出来的。原来如此!没想到徐然的童书也可以如此童趣盎然,引人入胜。
另外,本书的插图也不错,颜色很鲜艳,形象也很可爱,这让绘本控的儿子也颇有读下去的性味。所以说,本书的适读人群应该是小学至初中,而一、二年级的小朋友或许是需要妈妈读给他听的。而我之所以将评论的名写成《蛙武士》是因为《大泽蛙国》能够像《猫武士》一样吸引我。
《大泽蛙国》读后感(八):青蛙界的哈利波特来啦!
没拿到书之前,我先到商品页面上去看这本书的详情介绍,当看到作者是徐然的时候,我是有点惊讶的。因为正好几个月前看了徐然写的推理小说《杀手挽歌》,那本书写得挺吸引人的,但是由于涉及到谋杀、破案的主题,大部分人物都是显现出人性的丑恶一面,看完让人觉得心情比较沉重。这让我不禁怀疑:童话和推理小说相差得太远啊,作者徐然,能够写好童书吗?
拿到书之后,利用一个晚上的时间把这本书看完了,首先长吁一口气表示之前我的怀疑完全多余:人家徐然都写了好几部推理小说了,那是要费脑筋设置迷局,以推理方式解开故事谜题(大多数是找出杀人凶手)的一种小说。推理小说可是难写得多啊。有了这样的能力和水平,自然就有把故事讲清楚讲精彩的底蕴了。其次,不得不表示:这个《大泽蛙国》的故事非常精彩!作者以泽国为背景,5只小蝌蚪为主角,写出了非常精彩的故事,同时还结合实际进行了青蛙的科普知识普及,更难得的是一点也不突兀。
这一本是第一集《勇气》,一开篇就讲述两只小蝌蚪在夜里去探险,并且不断地制造紧张的气氛和悬念,吸引读者快速就沉浸到故事情节中,跟随着小蝌蚪们在泽国中历险。最开始,我以为主角只是泽蛙蝌蚪水荠米和水禾,但是读到第3章,加入了第3号主角虎耳,而且虎耳的真实身份在第一集中一直没有揭晓,吊足读者的胃口。这三只小蝌蚪主角,让我我一下子觉得仿佛看到了哈利波特三人组呢,所以当时就决定用这个主题做为书评的题目。不过,读者是斗不过作者的,事实证明作者更高明,她不会简简单单地模仿别人也弄个三人组呢。在第5章,非常有个性的第4号主角X小姐出现了,看到X小姐介绍自己的全名是X.绿杉的时候,我简直要笑喷了,作者描写的这只装腔作势故作高雅的树蛙蝌蚪X小姐太好玩了,每次她出场都能带给我们欢笑。然后第6章里第5号主角以惊心动魄的方式登场了,同时大反派老水蛇豁牙也真正现身,之前老水蛇豁牙只在别人的叙述中出现。
我注意到作者在这个故事中通过讲蝌蚪的故事,非常真实地展示了大自然中残酷的生存竞争。由于处在食物链的下游,蝌蚪们是生活在非常危险的境地,经常一群一群就被消灭掉了。通过蝌蚪们的故事,其实也是说明成长,需要勇气、智慧、历练。
唉呀,听说这个故事有8集呢,现在看了第1集,已经被吸引住。第1集中设置的重重悬念,不知将会怎样展开?
《大泽蛙国》读后感(九):从推理女皇到童话精灵
当我被徐然在推理悬疑故事《杀手挽歌》和《活肝》中出色的表现彻底征服之后,开始关注并收集她所有的作品,直到有一天,看到这套刚刚上市的《大泽蛙国》。要承认,正痴迷于她的推理小说而不可自拔的我,在看到这套《大泽蛙国》竟然不再被归为推理悬疑类,而是堂而皇之地被列为童书时,心里的惊讶和震撼很难用文字来形容,如果不是看到赫然印在封底的那一系列早已烂熟于心的徐然已出版作品名字的楷体黑字,我真的以为,这只不过是另一个和她同名同姓,却擅长于童书的作者。
在徐然的推理悬疑小说中,她擅长用女性独有的敏锐和细腻地讲述一个个既跌宕起伏引人入胜又合情合理令人叹服的故事,不管是在情节设置还是在细节描写方面,她的推理小说都堪称一流,没有任何刻意雕饰的痕迹,总是让人在为故事中人物的命运扼腕叹息之余,感叹于她笔下精妙无比的局,以及她用犀利的笔触无情地揭示出的人性的丑陋和阴暗。这种独一无二的魅力也使得她在征服了无数读者的心之后,牢牢地坐稳了磨铁图书首席推理女皇的位置。
然而这一次,她却洒脱地丢掉推理女皇的辉煌宝座,将自己完全放空,转为向童书进军。我是个比较专一的人,对于作者的转型,向来抱持保守的怀疑态度。在我看来,每个人都有适合自己的一些风格,也因此会被打上某些特定的标签,比如辛夷坞适合暖伤,安妮宝贝适合宿命和绝望,而徐然,在我之前接触的作品中,被打上的标签是冷静沉稳及细腻犀利。我固执地认为,圈定这些标签对于作者而言既是一种风格保护,又含有一丝品质宣传的味道。作者一旦迈出这个自己所擅长的领域,不啻于唐僧走出孙悟空圈定的保护圈,可能面临作品失败、负面评论等对一个已成名作家而言可谓巨大的风险。当然,不能否认生活中确实存在在N个领域都能游刃有余地发挥这样的千面作家,不过那毕竟是凤毛麟角。
没有想到的是《大泽蛙国》中的徐然再次令我着迷了,她收起昔日文字里的缜密和冷静,就象用拂尘轻轻拂去桌面的灰尘一样抛弃耀眼的过往,跃入了轻灵美丽的童话王国:在大泽王国美丽又危险重重的水底,生长着一群可爱而勇敢的小青蛙,他们拥有和人类一样的思想与语言,繁盛与精彩,他们渺小却不卑微,脆弱却不懦弱。他们用自己幼小的身体,执着地诠释了梦想和勇气,耻辱与荣耀。其中不乏一个个性格丰满的小角色:勇敢而富有正义感的小蝌蚪水禾、善良热情愿为朋友两肋插刀的水荠米、沉稳大气有王者风范的虎耳,以及娇纵任性自以为是的X.绿杉小姐,当然,还有那只令整个蝌蚪家族谈之色变的蝌蝌天敌——丑陋水蛇“豁牙”。徐然的文字里充满着童趣,自然生动的叙说和富有想象力的情节结合起来,一切浑然天成,令人在一瞬间产生“庄生晓梦迷蝴蝶”的恍惚与迷离感,恰恰是这样的恍惚与迷离,再一次体现出她对于文字把握的精确力度。我想,最高明的作家并不是在写作和构思文字,任何对于文字的过度雕琢和修饰都显得有些刻意。对他/她们而言,文字更象是一支画笔,他/她们握着它,流暢地描绘出自己心中的美好画面,专注地用简洁的线条和绚丽的色彩完成自己的创作,对于那幅画本身所具有的力量却浑然不觉。
同时,这本书的绘画设计也可圈可点,在书中的一幅幅精致的插图中:如花大婶的憨厚傻气,水禾的古灵精怪和聪明伶俐,水荠米正直中略带痞气的可爱,甚至水蛇豁牙那邪恶中带点笨拙的特性,都表现得活灵活现。书中还加入了许多关于蝌蚪和青蛙的科普知识,比如小蝌蚪怎么呼吸,蝌蚪什么时候长出前腿什么时候长出后腿,青蛙捕食的方法等等,个人觉得非常适合四年级以下的小学生看(太小的可能需要妈妈辅助),遗憾的是我看的第一季 勇气竟然没有完结,感觉很不过瘾,恐怕还得把第二季和第三季一起买回来才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