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10-08 04:54: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10篇

  《金融炼金术》是一本由乔治·索罗斯著作,海南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305,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一):实际用处应该是没有的。

  买过,看过,现在没啥印象了。也从投机大师的只言偏语里找到屠龙刀是一种妄想。索罗斯本人似乎有一种名声,从来不在公开场合讲真有用东西。 买这本书只能浪费钱。(下面是凑字数的话12345678901230。)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二):感觉翻译的不太好。

  感觉翻译的不太好。

  第60页,bank of America,居然翻译成了美洲银行,我估计翻译者对于金融行业没什么概念纯粹是为了翻译而翻译,对于翻译的内容却缺乏基本的尝试

  另外可能也是因为翻译的原因,本书读起来比较费力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三):简评

  令人视野开阔意犹未尽理论部分阐述实在是令人概叹索罗斯对哲学科学独特而又睿智思维框架,然而分析部分着实有点晦涩难明,思维难以跟上。无怪乎在豆瓣上没有看到一篇稍具篇幅书评——冒犯地猜测诸位豆油与我的想法一样害怕自己对这本伟大著作的拙劣观点会遭人嘲笑。不过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因为我自己在金融方面知识的不完备,也许应该在大量补充金融方面的知识以后,再来细读本书对金融市场分析的部分。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四):金融炼金术--反身理论:认知过程参与过程具有双向反馈同时价格博弈/更关注转折和误判的先机

  市场不是均衡的(价格是潜在价值被动反映,反而是失真的)/真实世界不能被分离且独立陈述表达/更关注转折和误判的先机

  反身理论:认知过程与参与过程相互影响,同时与价格博弈。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五):翻译的太太太烂

  不知道翻译的人懂不懂金融,能把这样一本大作翻译成狗屎我也是醉了,晦涩生硬的翻译根本让人看不下去,也就比单词翻译成中文好读那么一点点,哎

  不知道翻译的人懂不懂金融,能把这样一本大作翻译成狗屎我也是醉了,晦涩生硬的翻译根本让人看不下去,也就比单词翻译成中文好读那么一点点,哎

  不知道翻译的人懂不懂金融,能把这样一本大作翻译成狗屎我也是醉了,晦涩生硬的翻译根本让人看不下去,也就比单词翻译成中文好读那么一点点,哎不知道翻译的人懂不懂金融,能把这样一本大作翻译成狗屎我也是醉了,晦涩生硬的翻译根本让人看不下去,也就比单词翻译成中文好读那么一点点,哎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六):这部著作需要慢慢消化

  分了几十次断断续续终于看完了!书的前半部分的理论阐述相当枯涩,后半部分投资实例比较好看。以后有机会要再看一遍,再理一遍吧!这部著作需要慢慢消化。

  本书阐述的索罗斯的反身性理论。索罗斯指出金融市场(乃至整个有人类参与的所有活动)都不同自然科学那般具有确定性,因为人类思维(即对市场的判断)会影响到操作进而影响市场,市场的变化又会倒过来影响人的判断,两者互相影响,是为反身性。书中给出了股价和每股收益互相反身性影响的 经典曲线图。让我印象较深的是索罗斯的实战操作,几乎是满仓的。60%的钱买股票以确保大部分资本安全(在美国买股票似乎只要50%保证金,那就是买进120%本金的股票),其余40%资金投入外汇期货等高杠杆领域,如此资金配置值得参考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七):趋势的根本

  人的原因影响了股价,而股价又反过来影响着人,这就是反身性

  只要存在有思维的人所参与的市场,趋势的演变就是逐级加强的,直到最后再走向崩溃,趋势反转。不管是股市还是信贷抵押市场,或者是外汇市场都遵循着这个规律

  这个理论很精彩充分描述了趋势的本质以及发展模式,索罗斯与别人的观点不同,他认为市场不是一直正确,恰恰相反,市场一直是错的,这就是所谓的偏向,因为市场一直是在偏向中发展,但趋势总体是往主流偏向的方向发展的。

  这个理论还有个前提:就是该趋势必须要在充分竞争的自有市场中发挥作用中国A股是一个被政府全盘控制封闭小市场,这种市场更容易被操控,所以在这种市场中,趋势其实是被操纵的,庄家经常利用技术上发出的趋势转折信号进行洗盘,投资者要睁大眼睛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八):认知改变现实

  索罗斯自己也说,如果这本书只是想讲讲人类的认知存在误差,那么也不用出书了。

  最重要的是,人类的认知可以改变现实,在金融市场上就是,反身性:过高的估值,可以改善企业的基本面,从而使基本面提升而能符合估值,然后不断自强化这个过程。

  这个道理物理心理学等诸多学科都有体现。在心理学上,一个小孩子对自我的预期,成了自己努力的方向,并最终成为自己想要成为的人。这是对自我认知与现实的自强化。打断自强化过程的经常是:认为自己已经很努力,而现实无法跟上高预期,然后只能降低自我预期,打断自强化过程。

  而金融市场对于反身性的临界点判断更加困难,金融市场作为适应系统个人的认知往往受市场影响,而每一次的可能的临界点事件,都可能真正打断反身性,然而大多不会。

  索罗斯做空美元时,判断美国银行系统内的危机是反身性的临界点,于是做空,然而银行系统危机没有发生广场协议发生了,于是他成功了。

  而他做空英镑、做空比索时,是他发现了临界点,还是临界点发现了他?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九):反身性证明商品的趋势投资是可行

  索罗斯还是有学究气。 正反馈,负反馈,把简单的东西复杂化了。书中讲得太拗口,是否是翻译问题。 反身性就从另外一个角度来说就是,认知和预期相互作用形成的趋势。当然这种趋势的引起的原因来说,可以是2个、3个甚至多个 书里面,索罗斯谈到的几个股市、外汇的例子,都说明了这一点 当然可靠的反身性,最后都会汇聚于宏观面,特别是信贷周期固定资产投资周期里面,这也是索罗斯为什么后面更多的倾向于宏观对冲的原因吧。 反身性证明了,市场的趋势是存在的,随机漫步是一种理想均衡状态,这点索罗斯也说明了。 不过从索罗斯和罗杰斯的两人著作综合来看,首先研究的应该似乎供求关系,比如股票的供求关系,然后寻找供求关系失衡背后的原因,再从中找到是否能形成反身性最佳标的物。 当然最佳的投资市场,还是汇率和商品,这是最可能形成稳定的反身性趋势的地方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十):金融炼金术:趋势比人强

  金融炼金术,乔治.索罗斯

  第二遍阅读《金融炼金术》(2016全新修订版),但还是没有看懂,只比第一次稍微好了些;尤其是历时性实验验证的汇率、指数损益表等。不过,我倒是因此多了些思考。他的基本观点有四:

  1、均衡只是传说,与金融无缘;

  2、反身性是一种规则,而不是有一种特例

  3、投资获利的前提:本金优先于利润

  4、趋势比人强,盈利取决于沉浸其中的直觉决断

  1、均衡只是传说,与金融无缘

  传统微观经济学建立在一系列假设之上的皇皇大厦经济人假设,个人追求利益最大化;稀缺性假设,一切资源都是有限的;非餍足性,人总是具有贪得无厌的倾向;其他诸如参与者具有完全信息,市场具有足够多的参与者,单个参与者都无法改变市场价格等,结论就是一系列好看的均衡。

  索罗斯不是哲学家,但他擅长哲学地思考。“在股票价格的变化和基本状况的变化之间,难以建立起任何稳定的相关关系,勉强建立的无论何种关系都是人为的而非观察成果。”甚至宣称:“我坚决主张市场的估价总是失真的。”所以均衡只是传说,与金融无缘。

  2、反身性是一种规则,而不是有一种特例。

  “在求知的过程中现实是已知量,然而在参与的过程中,参与者的思想成为了已知量。反身性导致参与者对于现实的理解是不完美的,同时参与者的行为也会产生他们无法预知的后果。”翻译成人话就是:预期影响价格,价格反过来影响预期,参与者的思考是最大的变量,它会加速或放大趋势的到来,这就是反身性。咋听起来有点像“辩证法”?但只是“像”,但真“不是”,因为反身性非决定论,而是一种开放魅力。“如果说黑格尔是正题,马克思注意是反题,那么反身性就是合题”。

  海森堡的测不准定理证明,在自然科学中,观察行为本身也会影响观察对象。但它与预期与趋势的反身性相去甚远,参与者在反身性中会急速扭曲价格,甚至疯狂,但测不准只是影响。

  3、投资获利的前提:本金优先于利

  索罗斯坚称“我只愿意为我的利润冒险,而不是我的资金。”这与我们的一般印象相反。我们看到神州金融市场的诡异韭菜一茬一茬的生长,理财骗局一轮轮地爆发春风吹又生。成功自有方法失败也可归因:无知贪婪。在普通人贪婪地想获取暴利时,比如年回报率20%以上的理财预期、高利贷、比如对低买高卖的美好向往,索罗斯们正在通过收割大家的贪婪获益,“我对自己目标定义是在自己的判断和主流观点之间完成套利”,而且,“市场参与者的最高境界在于适可而止。”

  没有本金,母鸡就没了。在投资的法则中,本金优先于利润,尤其优先于暴利的贪婪。

  4、趋势比人强,盈利取决于沉浸其中的直觉和决断

  “当一种趋势发展起来的时候,参与者们的处境往往不允许他们采取抵制的行为,即令他们知道这样下去将会酿成灾难。” 足见趋势比人强。在经济活动中,包括金融市场,繁荣/萧条,这是索罗斯认为的不变的范式。在潮起的时候,看上去都是游泳健将;退潮的时候,尸体和裤头遍布海滩。索罗斯的智慧在于长期沉浸于金融市场的思考,包括访华的行程因为市场的起伏而缩短并即刻回到公司坐镇,之后形成决断的直觉,“投资者其实是通过自己对于市场走向的直觉来赚钱的。”

  “股票是繁荣是流动资本促成的,而流动性不足却是崩盘的条件”,这是股票市场的趋势,也是索罗斯的直觉,他成了金融大鳄。金融炼金术的全部要旨在于:充分理解和利用人性的贪婪,工具就是反身性的运用。它已不是术,而是道。至于“猫鼠一家”、内幕交易、操纵市场、不分红、不退市等乱象,则纯属既有规则的执行和新型规范的建构范畴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金融炼金术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