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步一如来》是一本由林聪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48.00元,页数:352,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一步一如来》读后感(一):一本好书力荐
作者是地地道道的虔诚佛教徒,某仁波切的高足。所以这一本是一个朝圣者凭着自己多次朝圣的经历和经验为后来者,想去拉萨朝圣旅游的佛教徒、旅客们提供的一个指南,向你道出哪里是拉萨那些地方是必定要去的,是必到的,它是为信仰而写,而并不是纯粹为了商业,这也是本书可贵之处
《一步一如来》读后感(二):一本好书 力荐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私家“朝圣照片,绝对令你耳目一新
作者是地地道道的虔诚佛教徒,某仁波切的高足。所以这一本是一个朝圣者凭着自己多次朝圣的经历和经验为后来者,想去拉萨朝圣旅游的佛教徒、旅客们提供的一个指南,向你道出哪里是拉萨那些地方是必定要去的,是必到的,它是为信仰而写,而并不是纯粹为了商业,这也是本书可贵之处
《一步一如来》读后感(三):力荐
作者在书中引用了大量的"私家“朝圣照片,绝对令你耳目一新
作者是地地道道的虔诚佛教徒,某仁波切的高足。所以这一本是一个朝圣者凭着自己多次朝圣的经历和经验为后来者,想去拉萨朝圣旅游的佛教徒、旅客们提供的一个指南,向你道出哪里是拉萨那些地方是必定要去的,是必到的,它是为信仰而写,而并不是纯粹为了商业,这也是本书可贵之处
从观感角度,大量的图片和文字是很好的,但文字,实在让人不敢恭维。
不知是作者的烂文笔,还是编辑偷梁换柱,总之让人看不明白,看的晕晕乎乎,闻了一整本脱了裤子放的屁。
现代大白话里夹杂文言文,蹩脚文言文里搞出现代话,看着真是愤怒。
更当然,教你如何供奉,如何花钱,如何拜,以及若干如出一辙的“神迹显现”。
有名的佛像,都是自己从半成品突然成型的;灵验的主尊,都会在四下无人时和某僧人对话。
诚然觉得,一点不想去西藏,也一点不想再看这类文字了,尤其是如此粗制滥造的编辑和文笔。
《一步一如来》读后感(五):娓娓道来如亲临其境
这本书对于想去拉萨旅游的人可能有那么一点点用处,对于文青来说可能有一点用处,但是对于一名有信仰的信徒来说(此处单指佛教信徒,尤其是藏传佛教信徒),是一本不可多得的拉萨圣地朝圣指南。
作者以生动的描写,详细的写出了拉萨大大小小出名不出名的寺院的种种情况,将对于旁人可能没什么兴趣但是对佛教徒有特殊意义的地点都一一详细列出,并提供了朝圣的基本知识,譬如说怎么供灯,怎么供养,有哪些特色的地方值得一去等等。可以说,有一本《一步一如来》在手,佛教徒的拉萨之旅必将收获满满。
我2013年9月底独自一人前往拉萨朝圣,虽然由于时间的缘故,书中提到的很多地方未能一一走遍,但是对于去过的地方,这本书的帮助简直是太大了,供灯,涂金,供养……,一路下来,顺顺利利,满载而归,简直是精神物质双丰收啊。
《一步一如来》读后感(六):期待下一次
应该在去拉萨前读这本书,
有的画面仿佛似曾到过,
有的典故让我想故地重游,
更是知道了一些值得去的地方,
期待,下一次的西藏之行。。。
《一步一如来》读后感(七):先破迷信再朝圣
讲一本书的背后故事,其实不太招人待见。钱锺书有句名言到处传诵:“如果你觉得鸡蛋好吃,还何必非要看看下蛋的老母鸡呢。”
不过我还是要讲。一来,钱这话文人气十足,是说文学读者不妨多读作品,少关心幕后作者八卦;而作者自己也该多以作品说话,别四处乱窜开会聚会。可是,《 一步一如来 》并非文学书,作者林聪也不是文人。二来,林聪本人以八卦见长,而《 一步一如来 》的核心所在,我看也正是八卦,不过不是东家媳妇西家妹子的八卦,而是拉萨一座座寺庙前世今生,以及老和尚、小和尚们的八卦。
要论与藏传佛教相关的八卦,能讲得过林聪的人肯定有,但不多。这个“果”当然招人艳羡,可背后许多“因”,说起来也没什么了不起, 但是需要十几年, 甚至几十年如一日地坚持,真不是一般人能做到的。它包括:一、志趣所在,喜欢搜集;二、记性好,过耳目不忘;三、腿脚勤,每年数次入藏考察;四、有闲,生计不愁,大把时间可以糟蹋。
性格加阅历的原因,林聪兴趣极广泛。我在《 百家姓 》里写过他,一个营养学博士,一个高级SPA店的老板,第一个担任西藏转世者拉章的汉人,做过澳洲某夜总会的总经理、中国国企的高管、某慈善基金会的创始人……听听都够乱的,很容易被人误解成做事没长性。
可是十几年前,林聪发愿重修一座藏区寺庙。当时那寺庙只有一两间破屋,他几乎是从零开始,一点点募集善款,一趟趟亲自扑过去监工,数九寒冬,在山上盖四五床被子,忙时连续几天合不了眼。如今那寺庙蔚为大观,方圆几公里,殿宇林立,成了藏地名寺。这么看,林聪又是个特别有坚持的人。
有坚持,是因为有信仰。这个社会,声称有信仰者不少,能守护信仰、兢兢业业的人不多。曾有一次朋友间闲聊,说起信仰对各自日常生活的改变。林聪先是轻描淡写地说,也没什么吧,最大的改变就是饮食,从皈依佛法僧那天起,一个香港人不吃活鱼了。随着聊天的深入,他又补充道:常见的一个矫情提问是,如果父亲和师父同时遇难先救谁,原来想都不用想,亲人至上,现在呢,真的说不定。对,他只说“说不定”,在我看来,这是面对这个矫情问题最实在的回答。
能像林聪这样有信仰又有坚持的人虽然不多,但也还是有。不过与此同时有个普遍现象:很多人越信越迷信,人变得越来越呆,越来越教条,越来越不近人情,总之一句话,越来越不可爱。就拿去拉萨来说,于藏传佛教徒而言,当然带有朝圣成分,可很多人去了只知磕头膜拜,拜的什么、为什么拜一无所知。这种坚持,迷信的成分更大,和佛教要教给学人的正见、正行恰恰愈行愈远。
林聪这本《 一步一如来 》,正是破除这种迷信的一剂良药,表面看来它是一桩桩小故事,一个个小八卦;骨子里它会带你追根溯源,更深地了解拉萨这个城市、这个城市里的一些人,以及藏传佛教乃至整个佛教的一些来龙去脉。有这些内容打底,你的朝圣之旅会更丰富,更轻松,更接近“朝圣”的宗旨。更关键的是,你的朝圣之心才会鲜活生动,而不是死气沉沉。
至此我终于可以说,迷信固然呆、不近人情,但它只是表象而已,背后是一颗枯闷禁锢的心。而《 一步一如来 》这样的“八卦”之书,八卦同样只是一种表象,它的背后,是心的开放、生命的鲜活灵动。
《一步一如来》读后感(八):多位高僧推介的一本朝圣好书
自序:让心灵吸氧
如何使用本书
第二章如何朝圣
礼佛
绕拜
供养零钱
供养寺院
供僧
献供哈达
供灯
添灯油
金汁祈祷纸条
佛像涂金
其他供养
朝圣须知
出行前之阅读
第三章囊廓——内转经路及大昭寺
大昭寺——西藏的心脏
第四章八廓——中转经路及附近朝圣点
小昭寺与上密院——面向长安的寺门
长寿寺——最大的长寿佛
策墨林——皇帝赐名的官邸
北方三怙主殿——朝拜自生悲智力三尊
下密院——五百五十五僧钵
八廓大经轮——经筒转不停
财尊殿——笑面财神
贡嘎曲德寺——吹骨笛的老人
木如旧寺——先有木如后有大昭
达布林赞康庙——小庙隐于市
噶玛厦赞康庙——独眼护法神
甘丹柱——宗喀巴的手杖
南方三怙主殿——城南的守护神殿
饶赛赞康庙——龙神的魂石
苍空尼院——松赞干布的地洞
拉萨萨迦寺——萨迦派“驻京办”
丹吉林——四大林中的大哥
第五章林廓——外转经路及附近朝圣点
布达拉宫——观音的居处
龙王潭——布达拉脚下的小龙女
鲁普岩寺——自然显现的佛像
药王山千佛崖——满布山壁的摩崖佛像
关帝庙——汉藏一家亲
扎基寺——异乡人的故事
第六章拉萨周边主要朝圣点
帕崩喀寺——藏文发源地
格日尼院——仙女跳舞之地
乃琼寺——权倾朝野的小庙
甘丹寺——格鲁派祖庭
扎耶巴洞窟群——一百零八个闭关洞
谢珠林——山顶上的小布达拉
热振寺——十万空行母云集
达隆寺——达隆噶举派祖庭
第七章衣食住行
扩展阅读
另类购物建议
吃喝拉萨
第八章西藏小百科
喇嘛教
活佛转世
西藏佛教简史
四大教派
三大寺与二密院
辩经
西藏的节庆
藏传佛教寺院建筑
佛塔
大明六字真言、玛尼石、转经轮
哈达
天马旗
唐卡艺术
八吉祥
生死之轮
忿怒尊与法器
阿底峡大师
宗喀巴大师
松赞干布
释迦牟尼
无量寿佛
药师佛
弥勒佛
度母
三怙主
八大菩萨
大威德金刚
玛哈拉
阎摩法王
吉祥天母
四大天王
《一步一如来》读后感(九):我是专门来黑作者的,清新脱俗的老神棍微博截图醒目
林.唯我独尊.不被封杀不高兴rinpoche.聪,65年生人,出书并在网上吹藏密,成天在微博宣传各种迷信、打花钱买宗教地位的广告、做带团参拜生意顺便卖高价东西,说基督教治不孕、日本佛助顺产、神灵附体预知梦、八卦女上师私生活,因为议论敏感问题被封过十几个号仍顽强地45度望天继续作死
俗话说:豆瓣能捧神,微博能毁人。(我编的)
建议看书别光看豆瓣评价,一定要看看作者微博,说不定看完你能幡然醒悟对人脱粉对书拔草。
给你们看一个清新脱俗的老神棍的微博截图,大开眼界,什么叫浑身黑点,自黑典范,这年头真是什么鬼都能出书。
林.唯我独尊.不被封杀不高兴rinpoche.聪
65年生人,出书并在网上吹藏密,成天在微博宣传各种迷信、打花钱买宗教地位的广告、做带团参拜生意顺便卖高价东西,说基督教治不孕、日本佛助顺产、神灵附体预知梦、八卦女上师私生活,因为议论敏感问题被封过十几个号仍顽强地45度望天继续作死。
口说无凭,上图:
其实还有些太敏感的我没贴,会和谐。
虽然他的书只能签“民族”、“文艺”出版社,不说文献专著类的出版社,连一个“人民”、“师范”都没有,但他喜欢谈学问、骂学院派不懂知识(所以说,看书不选出版社,被坑被蒙也活该,见这里一帮夸他有知识的,忍不住笑)。他真实的佛教知识水平,是连道具的用途都搞错被人批。不过人家会演,虽然说话开口闭口“兄弟”、“哥”一股老混混油子气,粗口骂人,可是转身就装心灵纯洁。
且他爱好碰瓷无关人等,掐架手段极其下流,就要显摆自己比别人都能干,曲解贬低攻击别人为乐。没学过历史,和学历史的掐历史,没学过民俗,和学民俗的掐民俗,跨界掐,他信教他最大,什么都懂。为老不尊,岁数还没他孩子大的,他也掐。人来疯,人不理他还能自己疯。
用古圣贤的话说,这就叫:天之无道必有妖,老而不死是为贼。
这种人,走多少路、磕多少头都白搭,见不了佛面,入不了净土。
他那身意口业,贪、嗔、邪、妄语、绮语、两舌、恶口,犯全了,别以为拜菩萨能救,按你们的信仰,等着他的可不该是三恶道?
这位老作(神)家(棍)擅长的贱招:比如歪曲别人所有的话,不听不听,王八念经,别人在评论里解释,他在转发里曲解。比如自立靶子自己打,别人不是学者,非说人是学者,然后扮红卫兵斗学者。以己度人,自我YY,非要把他年轻时看过的某漫画的世界观栽赃给90年代生人,也不睁眼看看那深过太平洋的代沟。比如双标流氓逻辑,别人说什么要拿证据,他说什么不用证据,就是对的。不和他说就是不懂,懒得理他就是怕他。还有,光(表)荣(脸)地用中文怼别人说别人日语不好,虽然他压根不会日语。但他总到日本旅游,所以他比专业的更了解日本文化。摊手~
都不知道先把他书里的中文语法基础错误改改再出来丢人。
本来我不认识这人,对他的书也没兴趣,为什么看到,因为他碰瓷我,我就好奇一看,顺手一黑。
不说别的,主动碰瓷我们这种名不见经传的小辈,能是什么正经作家?稍有身份的都不好意思。
开始我还理了他一理,看完他微博黑历史,我就后悔了,再不理,早知道是这样的人,和他说话,都是作践自己,更别说看他书。
他比较适合呆在微信,一言堂,多邪门的都有人爱,微博可是充满鄙视链的地方,他那套分分钟穿帮,也没什么人理他。
以后谁再遇见他碰瓷,不用说话,直接祭出上面的图,然后摆一副“别靠近我怕传染”的表情就可以了。
倒是曾看到他的书在我首页被炮轰过几轮,被评价为:“吹嘘信仰把愚昧当神圣赚无知伪文青的眼球”,很贴切。
一个旅游旅出优越感的神棍的书,
也就适合“可能并不信教但爱跟风花钱受罪去鸟不生蛋的苦穷破地方或者语言不通的异国他乡折腾自己一趟自以为是朝圣把脑子进水当洗涤心灵”的人看。
正色劝一句,心中有圣不需朝,心中无圣,拜尽神像也没用,心灵真脏了洗不出来,心灵干净的不需要上哪儿去洗。大多数跟着商业宣传去旅游的都没洗着心灵,只是洗了脑子。
这种书这么高的分,只能证明豆瓣是无知伪文青的天下。
看看这个信教的作者,所作所为脏成什么样,我不信教,自问比他干净万倍。本人尊重宗教,厌恶神棍,宗教不该成为龌龊者的遮羞布和赚钱工具。
比这种人更恶心的,是一小群物以类聚的这种人抱团互吹。
这年头写个旅游指南也配叫作家,看看怎么坐车之类的实用性内容还罢了,想从这书里找知识、找思想的,算了吧,当心中毒。我随便翻了一下,同一个寺庙的创立年份前后都写的不同。写外国的有好多内容是直接google的,这种程度的复制粘贴网站攒成的书,在国内也就是垫底货色,因为google的是国外,立刻装金高大上起来,呵呵,文化隔阂真好用,蒙住那么多人,一堵墙就能把人分了档次,学门语言架个梯子真的很重要。
看完这些还不醒悟、还要追捧他的,套用一句佛家的话,你和智商没缘。
回头是岸的读者也不必羞愧,年少无知时,谁没粉过几个人渣。以后长进就是了。
这种作者的书谁爱信谁信,反正我不信,反正喜欢这书的多半跟我不是一个世界的人,所以我不在乎他们怎么看。
我只是来瞎说大实话,拉低一点点伪圣经的分数,拉高一点点全站的智商平均值。
我爱看书,但很少来豆瓣,更少写评。好书我一般不评,没有必要,尽在不言中,我专写黑评,只有太厌恶了,才有那么多话要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