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避开股市的地雷》的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9-02 05:43: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避开股市的地雷》的读后感10篇

  《避开股市地雷》是一本由张化桥著作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的311图书,本书定价:36.00元,页数:2010-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一):股市的地雷你避不开

  张化桥的这本书有大量内容影子银行内幕那本书重合,而且这本书里面的内容页前后有大量重复,这是何居心?

  为了这一点,必然要降一个星。

  张在书里列举了很多不同种类奇形怪状的上市公司陷阱,这样的陷阱笔者也遇到过不少。

  我想说的是,纵使张苦口婆心,但是那些地雷还是避不开。这个道理其实和手机短信诈骗一样,上市公司的地雷就是为那些能够受骗的人设计的。

  张在几本书里都对分析师有很负面的评价,这样做对这个行业非常不好,张现在不是分析师了,转头就骂分析师,那为什么之前还是分析师那会不骂呢?而且分析师的工作只是分析上市公司,研究报告质量有好有差,但是哪个行业不是如此呢?产品不都是有好有差么?!

  不过话说回来,我本人还是很崇拜张化桥的,他有中国人缺少的批判精神个体思维,而且这本书也是值得一看,提供了一些细节,在你买股票时候可以参考考察一下。

  不过,张化桥选股有个问题:他貌似不怎么擅长选择成长股。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二):张化桥的《避开股市地雷》开卷有益

  我的2012年的读后感

  张化桥的《避开股市地雷》开卷有益

  2012年4月22日

  张化桥的《避开股市地雷》,叫港股投资指南,好像更准确一些。

  投资要少犯错误,至少不犯大错误,只有这样才能赚钱

  每个人都有自己能力圈,别去追逐别人的梦想

  做股票赚钱是很难的,持续赚钱更难,赚钱越来越多更是难上加难

  投资的三大教训

  一、安全边际

  张化桥认为:“估值应该是一个很宽的区间。”比如:一个股票的合理估值可能在3~10元。

  我认为这样的观点是有问题的。与巴菲特的安全边际理论差异,也说明张化桥对安全边际的理解与我们并不一致

  估值可能有误差,如估值误差在10~20%是不稀奇的。如估值5元的东西,可能在4-6元,这个时候,购买股票就需要安全边际的概念,用5角的价格买1元的东西,即用3元的价格买价值5元的东西。而这个估值5元的东西,价格的波动可能在3元以下,也可能在10元以上。但即使到了3元以下,即使长期在3元以下,也不能认为风险更大了。张化桥在这方面可能吃过亏,更谨慎

  二、周期性的股票的估值,必须打更大的折扣。(精辟

  中国的发电企业制造业、周期性行业而不是公用事业

  三、选公司很重要,选行业更重要。

  四、不熟不做。

  价值陷阱

  这个名词很好,很有警示意义。价值陷阱深不见底。一个下跌了80%的股票,还可以再下跌80%。

  价值陷阱的意义:下跌了80%的股票,并不见得物有所值,而投资者以为见底抢反弹,其实不是投资,而是投机行为

  在股市投机是坏事,但他人的投机对我们是好事

  持有好公司

  坚决避免卖掉好公司,而把坏公司留下。不争气的阿斗可能害你到永远。彼得林奇形容这样的行为是:在花园里把花剪掉,却给杂草浇水。

  财务指标

  少看利润增长率,多看roe。

  长期看,一定是分红决定股票的价值。如果公司没有自由现金流,等于一文不值。最终的估值基础一定是分红。

  股市的击鼓传花不能持续。不能持续的事情,早晚要停下来。

  麦肯锡选股原则

  行业必须简单业务必须清楚,负债很低,现金流强劲,分红不错餐饮竞争激烈,不值得投资。麦当劳、肯德基的成功都属于意外。

  关于融资

  一边分红,一边融资,是很不正常、很不经济的行为,只是增加了大量的税收费用而已。

  对冲基金:股市清道夫

  对冲基金没有阴谋,只有阳谋,它们的逐利行为客观上帮助社会、股市减少欺诈。

  推荐:对冲基金经理大卫.安鸿《永远蒙骗部分人》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三):避开股市的地雷

  面对中国股市,相信股民朋友们此时此刻身体疲惫不堪内心伤痕累累,多少酸甜苦辣在心中翻涌。沪指重见2000点下方,是空头陷阱?还是遍地黄金?会触底反弹?还是仅仅是迷魂药?这样的问题一次次一遍遍反反复复出现,对于在股市中百般煎熬的广大股民来说,其间的种种痛楚堪比红军万里长征——苦并坚持着。

  如今股市三渡两千点,股民如何能够纵横涨跌之间而不变色?如何能够迂回于多空的厮杀之间而游刃有余?如何能够发现庄家弱点把握市场转瞬即逝良机?如何转被动主动、变危机转机?张化桥的这本证券新书或许能够帮助我们首先从《避开股市的地雷》开始

  作者张化桥可能大家并不陌生,他有着丰富的从业经历:在瑞士银行工作11年,其后任职人行总行,担任过深圳控股的首席营运官,连续五年被评为“最佳中国经济分析师”,目前任慢牛投资董事长。这本有关股市指南的书并不是通过单纯专业技术分析、数字图表分析来枯燥介绍金融知识,而是作者通过讲述自身的职场经历,结合自己近20年的实战经验,通过具体实例来为我们讲解股市中的三种地雷及其危害性。通俗易懂,易于接受

  作者认为股票市场有三种地雷,分别是:上市公司(大股东高管)、政府以及股民。首先,上市公司埋下的地雷一般由假账、豪言壮语和报喜不报忧混合而成。有些地雷可以持续20年甚至是30年都不为人知。我们常见的企业丑闻曝光只是地雷爆炸的极少数情况绝大多数情况下,股民受了重伤都不知道自己受了伤,更不知道为什么受伤。因为这种地雷没有明显的爆炸,只是表现为企业利奇怪地下滑或者增长率比预期的低、行业莫名其妙走下坡路或者企业突然重组等。其次,政府埋下的地雷一般是怂恿、纵容和帮助上市公司夸大销售额、利润和历史上的缴税额,或者给这些企业吃小灶,在土地、税收、环保资金方面给予优惠。由于这些补贴本身都是一次性的,不可能持续增长,而股民买的却是企业未来几十年的收益,因此,这种政府干预一般都具有欺诈性,它一次次诱惑股民,而股民一次次受伤,犹如地雷。最后,股民自身也经常会埋下地雷,比如投机行为、过度自信、不做研究侥幸买卖等。值得一提的是,作者还认为第二种地雷是中国特有的,假账的严重性中国可能全球第一,这是同一个文化背景产物。通过形象比喻,列举股市中三种地雷的种类及原因影响,相信对帮助股民朋友预防陷阱颇有裨益。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四):自序:股市有三种地雷

  自序:股市有三种地雷

  我在香港住了18年,其中15年在投资银行工作。我两次离开投资银行,都是因为我觉得我没有用处,我帮不了客户的忙,因此那份工作越来越不能让我满足。在全球,投资银行这个行业的产能过剩很严重,竞争过于激烈,同质化的重复劳动很多。我多少有些厌倦了。

  2011年6月,我离开瑞士银行,到了广州市万穗小额贷款公司工作,尝试一种新的生活。工作条件变化暂且不说,把每个月的收入砍掉95%以上可不是一件容易接受的事情。我为什么要这样折腾呢?

  本书的主题虽然是如何识别股票市场的地雷和避开地雷,但是,我花了大量的笔墨讲述我为什么离开投资银行,以及患得患失历程

  依我18年的股市经验,我认为股票市场有三种地雷。这三种地雷分别由上市公司(大股东和高管)、政府和股民们埋下。当然,受伤的都是股民。

  1. 上市公司埋下的地雷一般由假账、豪言壮语和报喜不报忧混合而成。有些地雷可以持续20年甚至30年不为人知。我们常见的丑闻曝光只是地雷爆炸的极少数情况。比如,企业由于某个偶然的事件,纸终于包不住火了。但是,在绝大多数情况下,股民受了重伤却永远不知道受了伤,更不知道为什么受伤。因为这种地雷没有明显的爆炸,爆炸的形式不是通过丑闻曝光的形式,而是表现为企业的利润奇怪地下滑(或者增长率比预期的低),行业莫名其妙地走下坡路,或者企业突然撇账或者重组,等等。

  股票分析不是一门科学完全常识。但是,如果公司做假账,你如何分析和给它们估值?

  很多公司的大股东从公司偷钱。他们是怎样偷的?在本书中,我做了一些研究。

  2. 政府埋下的地雷一般由两个元素组成:怂恿、纵容和帮助上市公司(和拟上市公司)夸大销售额、利润和历史上的缴税额;或者给这些公司吃小灶,在土地、税收、环保和资金方面给予优惠。用低价向上市的国企注资,或者用高价把上市国企的不良资产剥离出来都属于此类。但是,由于这些补贴本身都是一次性的,不可能持续,更不能持续增长,而股民买的是企业未来几十年的收益,因此,这种政府干预都具有欺诈性质,如同地雷。它给股民一次次诱惑,而股民一次次受伤。

  3. 股民自己经常种下地雷:投机行为,过度自信,侥幸心理,不做真正的调研,等等。行业周期性的变化对股民的伤害也都是由于股民不愿意承认自己的能力有限。股民当然还有另外的问题,其中,不留“安全边际”就是最大的错误。

  本书专门用实例讲解这三种地雷的危害。第一种和第三种地雷,全球都不少见,但是第二种地雷是中国特产。假账的严重性中国可能全球第一。我经常讲,中国的贪污腐败和地沟油有多么严重,上市公司的假账就有多么严重,因为它们都是龙的传人所为,是同一个文化背景的产物。

  我很高兴,Raymond Jook(祝振驹,13年前我在瑞士银行研究部的旧同事和朋友)允许我用他的三篇关于识别股市地雷的文章(见附录),我非常感激。他现在是翱腾投资管理(香港)有限公司(Avant Capital Management (HK) Limited)董事总经理,专注于大中华区的价值投资。

  一眨眼,我在广州郊区做了一年的小额贷款。我学到了什么?获得了什么?我坦白,这是非艰苦活儿。我虽然在贫寒的湖北农村长大,但是20年来的养尊处优带给了我一些娇气傲气。过去这一年,我的娇气和傲气被打掉了一些。太好了 !另外,我有三点感受:赚钱太难了,说服政府部门太难了,管理企业太难了。

  在本书的末尾,我提供了一个新的书单,供读者参考。

  张化桥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五):像安迪那样挖一条通往自由的智慧隧道

  大约四年前,将彼得林奇的投资理念奉若神明的我开始了价值投资之路,寻找利润高增长的十倍股便成了日常的基础工作之一。也许是投资的时间不够长久,也许是行业环境出现了变化,东阿阿胶、国电南瑞的表现都差强人意。但我更相信是自己的判断失误导致,最多是犯了用快速增长型股票分析的方法分析其他类型股票的错误。从未对神明产生怀疑

  但当我读完张化桥的《避开股市的地雷》之后,我才认识到:对于股票投资,仅仅有公司利润的快速持续增长是远远不够的,我们更需关注公司的现金流。这是因为股票本质上也是一种债券,只是无期限的永续债券而已,那么作为投资收益的现金分红就显得极为重要。分红从哪里来?当然是从大把大把的现金流中来。每个分红年度不能创造丰厚现金流的公司拿什么来给投资者分红呢?

  丰厚的现金流是靠较高的利润率支撑的,从这个角度来说利润率比净利润的增长率更为重要。支撑股票价格或者估值的是其所代表的公司,我们不应该过多关注宏观经济指标、大市的点位、股票的价格,准确预测它们本身就是一件极其繁琐困难的事情。选择投资标的时候,我们更应该把精力集中放在所投资的公司上来,选那些护城河深的行业内的、商业模式与时俱进、管理层积极进取的公司;避开那些利润率下降、现金流恶化、假账丑闻缠身的公司,还要避开那些跟政府之间有利益输送的公司。

  而作为投资者的我们,除了要避免盲目投机、过度自信外,最需要地是踏踏实实地调查研究,给自己挖一条通往财务自由的投资隧道。

  抱着一颗平常心,不为短期的波动所扰,大道至简,大智若愚,光明或许就在不远处。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六):《避开股市地雷》

  上市公司走访 分析师的专业性体现在不要随便指点江山,要去改变一家公司的经营状况何其难也。真正能够抓到本质,带动公司持续改善的方法是很难掌握的,如果随随便便看了一些市场案例、听了某些行业动向,就认为自己比企业高管更理解经营,就大错特错了。一个企业和一个家庭一样,有时候往往不光是市场的问题,有时候还有内因,要改变一个家庭的状况,和谐或者不和谐,都是很难的,因为要调和人、时、物等。所以,宁愿闭口不谈好坏,投资或者不投资自己心里有数就行了。真正好的公司是自我促进的,而不是靠外力推进的。

  审计的问题 业务夸大20%-30%是很难查出来的,审计毕竟是个抽样调查的活儿。在净利润的计算过程中,涉及了太多太多的估计:支出应该资本化还是费用化,资本化进资产,例如各种开销是否进入在建工程,费用化进成本,例如一笔借款是否转款用于建设进行资本化还是直接费用化,弹性是比较大的;存货、楼房的市场价格,教科书上面说是用公允价值,但是很多时候没有一模一样的东西,太主观了;坏账的计提更加天马行空,折旧到底残值多少、使用年限多少,都是可以灵活设定的。所以,寄希望于财务上给出极其精确的估值是很难的。

  利率的影响 利率有时候是一个潜在的东西,并不一定是统计数字公布的内容。利率高则资金流动成本高,一环又一环,则流动的代价和损耗很高。表面上看可能当前利率不高,但可能资金只是流向了有信贷额度的大型企业,整个社会的融资成本由官倒们人为抬高了,这些东西在数据上是看不出来的。

  价值型股票的回报率要求 市场利率5%,风险溢价3%,加上安全边际1/3,则11%的回报率是必须的。对应的就是9x的市盈率。这基本是教科书式的估值方法,提供了一个有趣的视角。

  美丽的谎言 连现金分红都说明不了问题,因为分红可能就是借新还旧的手法罢了。有些公司在资产负债表日的时候看上去数据都很好,但问题是什么东西不能作假?营运资本的结构可以临时调整,负债可以临时调整,或有事项可以隐瞒不报,通过关联交易输送利益(资本支出)。所以,看上去财务投资的前景真是很悲观的,似乎唯有看清团队,看清人,才能把握要领,说白了就是找勤奋和诚实的管理者。但又谈何容易?

  价值与成长之间的徘徊 账面上的现金很多,政策正大力倾斜,净资产已经和市值差不多……问题是企业如果没能力,再怎么靠外力都是增长不起来的。人很容易陷入价值陷阱,看不清成长性,就赌成长性,用价值作为担保,试图以小博大。很多时候,净资产是不靠谱的,在考虑了土地增值税、营业税、企业所得税之后,再去考虑变现净值,则会大打折扣。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七):贵的可以更贵,便宜的可以更便宜

  作者的笔锋尖锐直接,可能会遭到很多同行人的抨击,但是确实是为股民着想。作为一本经济学的书可能有些人根本就看不下去,但是此书绝对不是我们想象的学术书,它由一个个小故事或者真实的案例组成,我们可以间歇性的看也可以直接研究一下。我看的比较快,其实每一个小例子都值得我们去验证。

  读了此书,发现股市根本就不可能预测。如果可以预测的都不是投资的而是投机的。如果你说我就是为了赚钱管它投资还是投机,那好你可以去炒股。风险你自己承担,看看以往的股民就知道风险怎样了?

  我们好多股民都做好了买股票的准备,只是发愁买哪一只而已,为什么一定要买股票呢,你对这个股市真的有信心么?

  从中石化的不停融资,到华尔街分析师抵不住中国大妈买黄金我们就知道分析有没有用了,公司的年报可以花点钱做的很漂亮,我们经常会发愁年报看不懂怎么办那干脆直接就不要看了那么华丽的年报不是我们能参透的。

  买股票就是击鼓传花,卖的受益了,买的就会受损。张老师不主张政府干预,但是我觉得中国股市这20年市盈率一直都是在下降的,这种软着陆的方式其实挺好。希望我们的执政者,投资者能给我们的下一代留有一个良好的投资环境。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八):说人话。专注好公司。

  这本书延续了上本书的风格,通篇大白话,通篇对行业对分析师的反思,对上市公司政府里的骗子的鞭挞,也苦心相劝中小投资者不要花太多力气去预测股票涨跌,长期专注好公司才是王道。

  多年的王牌分析师放下管用的职业语言,开始说些大白话,以前都是被劝着买入买入买入的,如今却被劝说不要买不要买不要买,我等普通投资者猛地有些受宠若惊,也不免有些怅然若失,到底该咋办?

  个人之见,还是书里的实在,是在说人话,而非证券籈寰体。

  还有重要的一点就是,投资一定要保持谦逊,存敬畏之心,未知的未知很多,不要过分自信,不要押注太大。

  老张,挺实在的,虽然大部分都在否定,唱反调,把分析师,上市公司,券商都说的一无是处,但还是有些公司值得投资的,好公司,长线,这便是方向。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九):【转】平生不遇老千股,纵称股神也枉然——读《避开股市地雷》

  原帖地址:http://book.douban.com/review/5626913/

  该书可谓为作者的多年经验,而我作为初入港股市场刚一年的投资者深表认同。初入港股市场,放眼望去感觉黄金满地,好似哥伦布发现了新大陆,等真正踏了上去,原来都是垃圾、地雷或者是烂狗屎!我经历过最夸张的跌幅是前两天每天跌10%,第三天一天跌掉30%,还有其他悲惨的故事,不过也不怎么值得提了。花钱买教训,进入港股市场把财务分析能力和交叉验证的能力都给提升了,也让我深刻认识到公司治理是估值的实现因素,差的公司治理会制约着估值。下边是该书的一些观点,也可见港股风险之大。

  一、不要买新股,新股太贵。我想说即便新股跌下来了也尽可能不要买,因为新股的财务指标都太好了,可能过度包装,财务持续性和公司治理未经过时间检验。另外某个行业出现多家新股上市,未来可能造成资本的迅速涌入,反而是竞争加剧,利润下滑。

  二、审计师问题也明显:由拟上市公司在有竞争情况下聘请,审计依靠的是抽样调查,较小比例的夸大不容易查出。

  三、集团把较好的业务包装上市,较差的业务留在外边,但业务之间存在关联,上市前又差业务补贴好业务,上市后反向操作。

  四、大股东暗补上市公司,推高利润,推高股价套现。

  五、有的房地产企业上市前把较好的楼盘卖掉,剩下的楼盘难卖,后续开发能力差,但给股民的预期太好,定价过高。

  六、小心没有自由现金流的公司,需要不断投资和融资。

  七、通过资本支出偷窃公司资产。

  八、小心边融资边分红公司,这是个庞氏骗局。

  九、零售和餐饮行业没有护城河。

  十、制度使张裕在同王朝、长城的竞争中胜出。十年前三家差不多,但因为王朝估值便宜而买的话,股价原地踏步。

  十一、把产品推到销售通道里,降低库存。

  十二、净现金不能说明问题,它可能不断被支出,直到变成净负债。

  十三、公司整体估值低于公司物业价值,但物业价值与小股东无关,已经被低效的运营计算到了业务价值里。

  十四、频繁动作,太有作为把公司价值折腾完了。

  十五、行业或商业模式走下坡路明显时,不要留恋过去的辉煌。

  十六、夕阳行业公司和不思进取公司是价值陷阱。

  十七、把公司变成私人公司,吃喝玩乐都在公司报销。

  十八、政府通过税收、环保、资金、土地补贴公司,一旦停止,打回原形。

  十九、回购与增持是陷阱,因为已经圈走了大笔的钱,只是返点零头回来。

  二十、夸大前景,高股价减持,业绩变烂,股价低时大折让供股增持甚至私有化。

  不过,我也不认同张化桥的观点。张认为中国实际利率高,因而中国股市估值应该低。但我认为事实上存在两个市场的利率,一个是企业利率或者称企业家利率,另一个是居民利率,因为管制、信息、风险偏好等原因,这两个市场利率并不完全打通。我们一面看到中小企业很缺资金,但又看到天量的居民存款躺在银行里忍受低利率,中国股市也长期享受着较高估值。股票市场消除了一些管制(投资者在几千家上市公司爱投哪家投哪哪家,不受限制),而信息又相对透明(上市公司信息披露远比非上市公司高),风险上,流动性充足一定程度降低了风险。而股票市场上的投资主体由居民组成,即便是基金资金也来自居民,市场上得企业投资主体很少,因而股票市场是由居民所要求的报酬率来决定贴现率,而这个报酬率会比张所说的中国实际利率要低得多。所以中国股市估值理论上不会低。

  对于我自己而言,以我浅薄的经验如何避免碰到老千股呢?一、较高的盈利能力和长期收入、利润至少略有增长。二、比较经营性现金流与净利润情况,现金流太小的股票不要。三、派息率与所得税率,一般而言这两个率相加不超过40%不要。四、筹资现金流里的股本融资融资额太大或者太频繁不要。五、大股东减持股票不要。六、有息负债率太高不要,避免的是总风险过高和资本支出过大的企业。当然最好还要和其他的事件信号、报表分析、同行对比、动机分析、调研等做交叉检验。

  不去投资港股的人生是缺憾的,但去投资港股的人生是心酸的!

  《避开股市的地雷》读后感(十):【笔记】坏公司比好公司更想上市

  11p 三种地雷: ①上市公司埋下:假账、豪言壮语、报喜不报忧; ②政府埋下:怂恿、纵容、欺诈式干预、一次性补贴; ③股民自己埋下:投机行为、过度自信、侥幸心理,不做调研,没有“安全边际”。

  12p 股票投资不是一门科学,完全是常识。但是,如果公司做假账,你如何分析和给它们估值?

  13p 赚钱太难了,说服政府太难了、管理企业太难了。

  18p 慢节奏的工作不能带来刺激,也没有翻云覆雨的满足感,更没有做成事的成就感。

  32p 生意就是生意,如果不是赤裸裸的,至少也是冷冰冰的。和任何生意一样,对投行来说,营销是首要任务。

  32p 当你拿到某项生意时,你大概知道为什么你拿到了。但是,当你没有拿到或者失去了某项生意时,你经常不知道原因。竞争敌手的花样和动用的上层关系可能很公开,也可能很隐蔽。

  44p 差异化谈何容易,况且同台同时演出会让分析师相互影响,其结果就是研究和服务的同质化。

  51p 投行毕竟是投行,一单生意就是一单生意,必须先拿下再说。于是,短期行为和一锤子买卖的心态还是占上风的。

  60p 我们每个人都以为自己比大多数人聪明;而实际上,我们就是大多数人。

  62p 虽然很贵的东西可以变得更贵,但是,下跌的概率毕竟大一些。

  66p 留住鲜花:强调未来3~5年健康发展;少看短期情况。少看利润增长率,多看利润率。

  66p 避开噪音,剪掉杂草:少看新闻、少读研报、少做交易,忽略重组炒作、忽略政策(财政、货币、汇率、通胀…)、忘掉宏观指标。

  67p 坏公司比好公司更想上市,因为它们只能靠股民赚钱了。

  86p 对冲基金没有阴谋,只有阳谋。这种逐利行为客观上帮助社会减少欺诈。

  90p 监管当局基本上都带着“多一事不如少一事”的心态。特别是,如果案子比较复杂,或者有人游说,那么这种案子可以拖很多年。

  93p 我们应该认真研究问题,研究企业。但是,最好不要做预测;如果一定要做预测,那也只做长期的、模糊的和方向性的预测。

  93p 从短期看,股市基本就是零和游戏,因为公司的业务无法在短期内有明显变化,于是做短期的人只能去赚其他股民的钱;但是,股市在中长期才是非零和游戏,长期投资就是想分享上市公司在生意中赚的钱,所以必须要研究公司本身,而不是研究股票和股民。

  94p 绝大多数人都急于聆听别人的意见(不管是专家还是杂家)。然后在极短的时间内抛弃,因为新听到的好像更有道理。

  96p 股市里,坏人太多了(要提防坏人),不确定性太多了(要提防不测风云),诱惑太多了(生怕错过机会),于是大家坐卧不安,哪里有信心?!

  102p 绝大多数假账永远不会曝光。

  108p 没有护城河的生意,就是坏生意,不管短期它做得怎样好。

  183p 选股三步走: ①先选行业:竞争状况、利润率、监管; ②再选企业:优秀/商业模式、可持续成长/前途、不骗人/诚信; ③最后看估值:马虎一点即可(宽的区间,而具体的数字)。

  185p 小股民应买金融股,因为金融业是所有行业的高度概括和抽象,投资金融业就等于投资所有行业。经济增长时能跑赢其他大多数行业,经济衰退时有政府背书保底。而且,金融机构普遍较大,安全性高;金融客户叛逃成本很高;牌照的控制也使得金融业的竞争远不如其他行业激烈。

  195p 不抽烟屁股,IPO就是个坑;股票本身没有什么好研究的,值得研究的是企业。

  204p 价值陷阱:①夕阳行业;②不思进取。

  211p 宏观经济的故事一般都挺有趣,而且学术流派很多(创造大量就业机会),但是它们与投资的关系不稳定、不可靠、不中用。

  211p 股票不是彩票,要像买房子一样谨慎,把自己当作一个生意人和企业家—我有耐心,可以等很久很久。

  217p 股票的估值不靠谱,也没啥用。挖掘长期持续发展的好公司才是首要。

  223p 巴菲特:利润高的公司并不需要太多负债,而利润差的公司永远缺钱。

  247p 把企业比较好的业务单独包装上市,不是真正的独立,并不能剥离其与比较差的业务的联系。至少在员工待遇、采购、销售和设施共用方面还保持着千丝万缕的联系。

  248p 给企业估值,别忘了剔除税收优惠等政府补贴以及其它非持续性收入(如资产处置)。

  251p 大股东对自己的公司护犊子,越看越爱,这种自爱心理蒙蔽了他们的眼睛,妨碍他们冷静和客观地看待自己的公司。

  253p 毕竟,投资股票的终极目的是为了分享企业的业务增长。只有明白这一点,才能知道股票是越便宜越好,2⃣️支撑股市就是在敲诈和剥削股民。

  255p 不要朝信使开枪。股市不可能因为几个人唱空就跌,也不会因为几个人唱多就涨。

  263p 对于股票市场,市盈率是利率的倒数,反映了资金的松紧。过高的市盈率说明了太高的温度和水位。

  267p 对于股票估值,利润率/资本回报率比利润增长率更重要。

  273p 股市并不创造任何价值,相反它摧毁价值(有交易成本)。股民作为一个集体,如果想赚钱,就必须靠股票背后的公司。因此股民和监管不应该在股价上做文章,而应该关注企业层面。

  281p 股市不相信眼泪,也不相信社论。所以,千万不要在资讯污染中挣扎。股民的频繁买卖不叫投资,***的加总不能叫做浪漫。

  286p 特色只能是短期的,不可能是长期的,经济规律是没有国界的。

  290p 亚洲公司的估值多半是被资本支出所摧毁的。

  293p 希腊古训:能者干,不能者教,傻瓜评。

  295p 国企的性质决定了它们有多少收入,就会有多少支出。不管多么困难,多出来的钱总是能想办法用掉。结果是股东回报率永远高不起来。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避开股市的地雷》的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