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王的孤独》读后感精选10篇
日期:2018-08-28 05:01: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王的孤独》读后感精选10篇

  《王的孤独》是一本由夏风著作凤凰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0元,页数:224,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王的孤独》读后感(一):霸王情爱世界

  在中国历史上,霸王项羽,无疑是极富传奇色彩的一个人物,值得所有的文人墨客以最为绚烂笔墨来追述。而《霸王别姬》这段亘古的唱段,也至今仍在传唱。所有人的视线都理所应当地集中在了那个霸王身上,极少有人会去思考那个姬的存在。没有人知道她是怎么想的,没有人知道她是否快乐,也从来没有人会去想一想她眼中的霸王是如何一个存在。《王的孤独》很好地填补了这一空白,以虞姬的口吻讲述这一段传唱千年的情爱,从她的视角来看待那场知名战役

  她与他的相遇,像是一场戏剧拥有起承转合韵律,伴随着杀戮和鲜血刺激。在她眼中,他孤独桀骜,是万军敬仰的战神,是天地间杀伐嗜血的阿修罗,却也温柔刻骨,柔情似水。那些在桃花树下饮酒唱歌的日子,是她往后等待他的日子里,最美好的回忆。在她而言,他失败与否、成功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生死,他都紧握她的手,与她共进退。他就是她的王,是她的天下

  可以说,这是一个相当悲情故事,却感人至深人们之所以传唱他们的故事,正是因为自己无法拥有如此完满爱情。一个人是另一个人的唯一,无论千年。这样的情与爱,正是红尘世界中所有痴男怨女所梦寐以求的。

  人们常说,当以成败英雄。然而西楚霸王,无疑是其中的例外。他之所以超然于那些传统意义上的英雄,固然是因为他的武勇,更是因为他那近乎执着的情与爱。那似乎已然成为一个标杆,无法为人超越。因为再动人情话,在死亡面前都显得苍白,而霸王与虞姬,却用自己的实际行动,向世人宣告了这一童话

  死生契阔,与子成说。执子之手,与子偕老。但愿红尘中的男男女女们可以有那么一丝明悟,紧握身边人的手,这一辈子都不放开。

  《王的孤独》读后感(二):王的绝唱

  上大学时,有两个江苏的同学,一个来自徐州,一个来自宿迁。虽然两个同学来自相邻的城市,却有着不同心理地理上的感受:来自徐州的同学,以古有老乡刘邦为自豪;而来自宿迁的同学,则因为有一个项羽做老乡,而说话讲古底气明显不足。“成王败寇”,流传至今,可见项刘争霸的故事,影响是多么地久远。

  公元前202年,秋风瑟瑟,马嘶呜咽,曾经率兵30万众大败秦军,为秦王朝的覆灭立下汗马功劳的项羽,已经在垓下被韩信、彭越和英布合兵围困多日。夜深沉,楚声悲,“四面楚歌,八千子弟兵俱已散尽。”随军征战的虞姬在帐中凝视着项羽,镇静叮嘱丈夫:“此番出兵,倘有不利,且退往江东,再图后举。”说罢,猛地抽出项羽腰上佩剑,自刎身死。兵败如山倒,可怜一代豪杰,连自己的爱姬都保护不了,这就是败寇的结局

  “汉兵已略地,四方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霸王别姬,千古绝唱

  项羽忍痛跨上乌骓马,像一只受伤的猛虎,带着最后的八百子弟兵拼命突围。天亮后渡过淮河时,跟随左右的已不过百人。他们从阴陵的沼泽挣扎出来时,追兵已到。一场拼杀后,项羽的兵将只有二十八人。面对追兵的重重围杀,项羽奋力战斗,然而汉军人多势众,却被他接连挑杀百余人,然而,终究寡不敌众,待项羽拼杀到乌江边上时,只有他单枪匹马了。在浩浩乌江上,乌江亭长早已在江边备好小船等候项羽渡江。江东,便是自己的家乡。然而,项羽宁死也不回了:“当初我带江东八千子弟兵渡江,西去打天下,一直发展到几十万大军,而今天,他们全完了!我有何颜面回去见江东父老乡亲!” 他跳下马来,请渔夫将马渡过江去,逃一条生路。乌骓马哀鸣不已,拒不登舟。突然扬蹄跳入江中,随波涛而去。追兵已到,面对众兵,项羽仰天长啸,自刎而死,两眼圆睁,死不瞑目。

  项羽英名,终成千年一叹!

  霸王别姬,遂成万古绝唱!

  夏风颜这本《王的孤独,千年一叹成项羽》,以哀婉动人的笔触,用细腻的故事描述,将这一曲悲叹千年真实历史,呈现在读者面前。尽管霸王别姬的故事以各种文艺形式流传在舞台民间,但是这本《王的孤独》还是使我们读出了新意

  随本书附赠的《霸王别姬 京剧唱本》真乃佳品,不将其珍藏书柜深处,你都对不起作者夏风颜和凤凰出版社。

  《王的孤独》读后感(三):痴心女子

  西楚霸王项羽在进行必死战斗的前夕一首豪迈悲壮的绝命歌《垓下歌》,“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即使是明知必败无疑的那一刻,英雄豪气依然不改,可对人力可控机遇的一声沉重叹息,尤其是对至爱女人虞姬的一腔深情,生死抉择在眼前,再也无力保护自己深爱女人的一种入心入骨的痛彻和无奈。项王一句至痛深情的“虞兮虞兮奈若何”,和虞姬演绎的悲壮的姬别霸王故事,这爱情的凄美感动着后世人心,人们总爱想起霸王别姬的故事,编织一个又一个项王与虞姬的凄美动人爱情故事,传诵,无绝衰!

  夏风颜这个女子所写的《王的孤独---千年一叹成项羽》,这又是一出霸王别姬故事的剧情新编。在这里,唱主角的不再是力拔山兮的霸王,而是一个为爱而生、为爱而活的女子—虞姬。全书以虞姬的视角开展故事,爱情的缘起、爱情的发展、爱情的起起落落,爱情的华美纷芳,爱情的孤独,爱到深处,为爱而生,为爱而亡,为爱坚守。千年的轮回,千年的孤独,千年的守候,只为等待那个生生世世的爱人---王的归来!这是一个感人至深的凄美爱情故事,即使我对爱情的感觉已从昨日的激情里,跌落在日复一日平淡烟火生活中,对言情没有了多少感觉,但我已淡泊如水的心还是被虞姬感动了。英雄美人,郎情妾意,情深款款,是每个女人心中对爱情的梦想吧。虞姬拥有了,只可惜爱的男人和爱她的人是“千古无二”的项王,这个目有重瞳,少有大志的英雄,他一生最大的心愿成就一统天下伟业。做一个攻城掠地的王的妻子,注定了前面无数的未知凶险。垓下之战,虞姬与王双双命赴黄泉,只可惜虞姬比王先行了一步,从此与王错失,而这个痴心的女子呀,千年的孤独,千年的守候,只为了能够再见王的那一刻。不由一阵唏嘘慨叹,对爱情痴情如许的虞姬,值得么?白云苍狗,世事变幻!千年之后,你的王归来,可是否一切如昨,王仍是至爱你的王?“人生若只如初见”!历经千年时光的变幻,一切是否还能依旧?!

  痴心的女子,孤独的等待,未知的结局!我宁愿虞姬经过奈何桥的时候,喝上一碗孟婆汤,忘掉生前身后事,轮回的时候,重新过上一种暂新的生活!我比较喜欢主动的收梢。

  《王的孤独》读后感(四):王的炒饭

  对西楚霸王项羽,这个人的印象,来自《史记·项羽本纪》与《资治通鉴》。尤其是《资治通鉴》生动描绘十面埋伏的突围,刻画出一个“力拔山兮气盖世”神形兼备的霸王形象跃然纸上荡气回肠,掩卷了还在心中激荡,久久不能平息,因为他的人和他的事已经走到了内心的深处共鸣,我们甚至与他能够对视相望。罗素曾说,“对历史的透视能够使我们更清楚地看出,什么事件和哪种活动有着永久的重要性”。

  这个世界已没有从前的逻辑,当电影《鸿门宴传奇》最终促成作者夏风颜写下《王的孤独》,我就知道是一碗炒饭了。书如电影,看着恼火情节基本循着刘邦总能胜项羽,霸王终难敌流氓。先不说普通的历史,单表那文艺范感伤情怀,比如转生的虞姬在说,“我老了,已经很老了”,“我已经孤独了这么久了,不想一个人再继续孤独下去”,她在轮回中少喝的孟婆汤,不仅有对爱情的回忆重复的堆砌,如那涂抹的层层又厚厚敷面脂粉,始终有点膈应人。而且有女性尊严意识放大化,历史记录似乎很少有男对女的平等人格的爱情,而那很动人的项羽与虞姬的关系,《史记》也仅用“常幸从”三个字来概括小说的项羽多情泛滥,想娶虞姬为妻。

  很多的细节设定,本是精心,却错了漏。虞姬与项羽的初见,如《鸿门宴传奇》那样杀将而出,只是少了心动的刘邦在场。两个人的孤独,开篇了。项羽每一件事情,都牵扯着虞姬的多愁伤感心,因为她要做项羽的女人,而项羽说,自己的天下也要从征服她开始。当彭城测字的张良,成了“两年说”预言帝,有一种天命的感觉。而设计天下第一裳”的局,大费周折杀虞姬,还是失败了,不能简单点吗。又看到常幸从的虞姬,纵横天下大事,捭阖世间民生,隐隐然成了英雄妻,恐怕要不了多久便会唱一出“姬别霸王”。

  那楚霸王都低头说爱了,那霸业能不亡吗?当项羽成功突围,还带着虞姬,面对合围的刘邦等人,他笑着说,“你们以为,我无颜面对江东父老,自刎谢罪吗”,楚国后裔的项羽,那份贵族尊严消失殆完。

  要知道,项羽入秦都咸阳,放弃帝都关中,只想引兵东归,因为“富贵不归故乡,如衣绣夜行,谁知之者?!”项羽的衣锦还乡梦,来不及实现,便是乌江之死了。一个男人的尊严,可能是促成他的自刎。

  而虞姬非要把和项羽的一段感情折磨大势已去,留下遗言,许下“千年之后,等你归来,却被刘邦的“重生”说,彻底搞得气数全尽。真的是,虞兮虞兮奈若何。

  “九里山前作战场,牧童拾得旧刀枪。顺风吹动乌江水,好似虞姬别霸王。”这是一碗王的炒饭,它的名字叫作,何乃太多情。

  《王的孤独》读后感(五):王的孤独

  正当贺岁档来袭,陆川带着他的《王的盛宴》向人们走来的时候,我翻开了这本夏风颜的《王的孤独》,看了简介我才知道这是讲述虞姬和项羽的故事,很独特的是这本书不厚的册子里装帧非常精美,尤其还附赠一个霸王别姬京剧唱本的小笔记本册子,作为封面控的我对这种外表性的东西真的很在意,至少我的第一印象没有染上王的盛宴的符号。书封右上角有一个很别致类似于书签的“我的男人,我的王。一个女人献给王的史诗,爱是天时地利迷信,你让我相信,就算世界坍塌,你的拥抱也不会被颠覆。”这是一个以我们所知道的貌似柔弱女性视角来看那一段悲壮的历史,不同于史书上的记载,不同于电影大师摄影机下呈现的影响,女性笔下的这个故事会让我们看到许多意想不到柔情细腻一面。就正如这本书的名字一样,王的孤独,不同于陆川的王的盛宴,两个名字相比之下情感走向泾渭分明

  夏风颜笔下的虞姬不再仅仅是那个遭世人一边唾弃一边顾影自怜的红颜祸水,她只是一个爱着自己心目中大王的普通女人。她和项羽相识、相恋、分离、误会、冰释、颠沛、绝境、共死的过程让人无限唏嘘,在千年前的一场乱世当中,演绎一段悲壮的爱情故事。乱世中必出枭雄确实如此,项羽和刘邦从来就是两种类型的人,乱世当中需要的是刘邦这样心狠手辣的王,而不是项羽。如若在太平盛世,也许项羽可以坐稳天下怀抱美人,同他的虞姬一起度过繁华数年。“每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为了等待她的王归来。他孤独、桀骜,他也温柔、深情。于女人而言,男人失败与否,成功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是生,无论是死,他都一直握着你的手,与你同生共死。”书中的这句话无疑很精辟的概括了虞姬的心思。我想把这本书当做一本小说来读这样的界定是比较合适的,如果是小说就允许融入作者的思想和感情,我们对这种再创作的东西会给予包容宽容心态,所以看到书中不一样的虞姬,不一样的项羽,以及那段千年旷世之恋,除了同情悲哀还会有一丝阅读畅快之感。作者的语言风格很细腻唯美,配上那样绝艳的故事就更是相得益彰。但是我想这个故事这一生我只愿看上一遍,再没有足够胆量尝试第二遍。有些东西就是因为太美才让人抓不住又舍不得,虞姬和项羽的爱情同样如此。

  《王的孤独》读后感(六):绝世孤独,绝美项羽

  《霸王别姬》,无论是京剧还是电影,都演绎过无可超越的经典,因此,霸王项羽与美女虞姬,成了英雄美女的代言,几乎人尽皆知。

  项羽与虞姬的故事,被无数人演绎过,也必将被无数人继续演绎下去,或形之于戏剧,或形之于影视,或形之于文字……

  行之于文字者,眼前,便有了一个《王的孤独:千年一叹成项羽》。

  之前人们演绎项羽与虞姬,都是以旁观者身份客观地、冷静地、审视地,怕掺杂了自己主观情绪,而导致偏离了其人其事。

  而《王的孤独:千年一叹成项羽》,则代入虞姬的身份,从一个最亲密之人的角度,写出一个最不一样的项羽。这个项羽,是美人笔下的项羽,是美人心中的项羽,是美文幻化而成的项羽。美,是这个项羽的最大特征

  美文者,是词美,句美,意境美。

  目录,以“弦起”“弦落”为首尾,间有八声。入眼之初,却有忽闻天籁的感觉。“弦起”——霸王别姬;“弦落”——楚之歌;中间八声绝唱;前后连缀,一曲绝美的英雄之歌。观其字而感其声,以眼入耳,以耳入心,美之极也。

  这,应该就叫做“先声夺人”吧。

  行文中,处处可见遣词造句之精美。“我”既身为虞姬,自然是美人,明眸皓齿,婀娜多姿;美人自然锦衣华裳,光彩照人;更有声之美,舞之美,心之美。如此众多之美,若无一支美笔,若无美笔之下的美文美字,又怎能尽显其美?故,善写美女者,必有媲美美女之美文,而其文美,自然心与之同美,甚至更美。

  摘其美文,略窥一斑:

  如若你相信,每一只蝴蝶都是一朵花的魂,回来寻找它的前身。那你也一定相信,每一个女子都是爱人眉间的一颗痣,从天上落下来,生动他被风霜遮盖的容颜。

  你说,青山落日,映水东流。后来,残月偏西,空谷幽幽。

  你说,陋室闻香,西亭酌酒。后来,轩窗听雨,海棠依旧。

  你说,百世一梦,轻呵素手。后来,遥望远步,君可知否。

  你说,词凉鸿案,月黑风骤。后来,减玉罗衣,每每消瘦。

  你说,云烟空驻,烟雨飘柔。后来,妆残泪滴,三秋折柳。

  你说,揽腰长桥,鸳鸯丝扣。后来,行云如诉,暗吞声透。

  ……

  如此等等,不胜枚举。

  可是,文字美,虞姬美,项羽就美吗?

  为王者,必然高处不胜寒,项羽,因其绝世骁勇,而成绝世霸王。绝世独立,也绝世孤独。虞姬,是他唯一的知己。

  虞姬之美,正如项羽之勇。项羽感其美,因而得其美,进而自身亦美。勇,是一种美,孤独,也是一种美,爱是一种美,恨也是一种美,合是一种美,分也是一种美。项羽和虞姬,演绎着各种各样的美。

  “我”既然不是故老相传的虞姬,那么,他也就不是传统意义上的项羽。是的,因为“我”美,所以,“我”也要让他美。“我们”的爱情,“我们”的故事,统统都要贴上美的标签。

  千年一叹成项羽,千年孤独千年泪,千年美女千年恋,千年项羽千年美。

  作者化身最爱项羽的虞姬,赋予虞姬和项羽无与伦比的爱情,和爱情之中无与伦比的美。虞姬之心,便是作者之心。英雄之美,古今皆爱。作者此心,读者同之。

  美是一种姿态,美是一种生命。项羽之美,在于姿态之高绝,生命之精彩。

  得此美文,得此美项羽,美之极也,夫复何求。

  《王的孤独》读后感(七):虞姬是一个小三

  才云鹏

  楚汉相争的故事,快要被讲滥了,夏风颜有胆量从故纸堆中重拾往事,本身就是一酷姐,而写得又这么涕泗横流,可见其已准备操持起玩转历史的如椽巨笔。可惜的是,在《王的孤独》中,她放了一叠声的空枪。从枪膛中呼啸而出的不是真实的子弹,而是爱情的臆想。读完此书,忘了内容,只学会了哼唱。

  咿呀呀,虞姬啊,你只不过是个千年的小三……

  书名叫“王的孤独”,主人公却道道地地是王的情人虞姬。虽然可以归之为是衬托写法,但对女人的漠视是铁定的了,这无论是通过司马迁笔下寥寥三个字“常幸从”,还是从本书中虞姬时刻流露出的仓皇和迷茫,都不难揣测得出。何况,虞姬对自己的生死、甚至对项羽的生死都是如此的漠不关心,她关注的只是项羽能否真心对她。只要项羽爱她,那么,他俩是生是死就都不重要。

  对一个6岁起就入了娼门的绝色艺妓,她要的只是爱。一种降低了生命尊严的爱,无论心曲多么优美,其爱的本质都高调不起来;一种无视生命张力的爱,无论态度多么坚决,其爱的呼声都日渐式微。基于此,虞姬对项羽的爱,不仅变态,而且可悲。古往今来所有丧失自我的爱情,都不是真爱情,而以虞姬为最。想一想四大美人中,王昭君闭口不谈爱情,算是英明之举;杨贵妃以爱情换荣华,算是真小人;西施用肉身饲虎换来与范蠡的长相厮守,在今古传诵中令人觉得不真实到了极点;至于貂蝉,本就是莫须有的人物。美人何尝有过爱情?越美就越空虚,爱情全然是市井小女人的故事。爱情一遇到政治,立刻撞成粉碎。王为什么孤独?因其心中本没有爱,但他实际上不以为然,对虞姬的呵护原本是对王的尊严的呵护。实际上,真正的孤独者是虞姬啊,她到死什么都没捞到:爱情,地位,名声。一剑封喉,死不瞑目。

  所以说,《王的孤独》写的不是项羽的孤独,而是虞姬的孤独。夏风颜写的不是虞姬,而是她自己。历史上,虞姬从来就不是一个酷姐,夏风颜才是。任何历史都是当代史,小女子的笔端,更是一面映着巧笑倩兮的小圆镜子而已。

  虞姬就是一个小三。项羽的心中,霸业才是真正的老婆。很可惜,他既失去了老婆,也失去了小三,成就了他真正的孤独。“爱是天时地利的迷信,你让我相信,就算世界坍塌,你的拥抱也不会被颠覆。”可惜了这个主题啊,夏风颜,项羽没这个种,虞姬没这个命,你学会了张爱玲的文字,但忘了学张爱玲的思想。

  文字的确非常之唯美,但落在虞姬的身上,不伦不类;情绪的确充沛张扬,但正像板子打在野猪的屁股上,霸王哥对爱情的感觉就是一个痒字了结。《王的孤独》,很好的文字,很好的立意,可惜安错了人。

  书附有《霸王别姬》的京剧唱本一套,印制精美,谢了。但这和“王的孤独”有何干系?

  《王的孤独》读后感(八):原谅我没有hold住

  有些题材或者说历史事件的解读是所有创作者都想碰,但基本上都说一碰即死,比如楚汉之争。一方面,这历史太为人熟悉了,鸿门宴、四面楚歌、兔死狗烹,这些成语都已烂熟于心,而另一方面,解读的情怀总是个人的,因此终究不能讨好与讨巧。无论是李仁港的《鸿门宴传奇》,还是陆川的《王的盛宴》,再或是这本夏风颜的《王的孤独》,终究是差强人意。

  其实,我本是抱着看小女人研究大历史的角度,但当看到虞姬说张良如老僧入定一般时,我终于还是没有hold住,笑出声来。汉传佛教的祖庭白马寺建于东汉,要说虞姬知道老僧入定是何模样,终究有些荒唐。这种历史的硬伤与其说是不小心,或许源于不重视,”明摆着既然是戏说,那么你何须计较?“不过,如果不把历史人物放在特殊的时空,那么历史不就成为了人人粉墨的戏子了吗?

  赶巧的是,正在我看《王的孤独》时,陆川正在为宣传自己的新戏《王的盛宴》上凤凰卫视的《锵锵三人行》,与窦文涛闲说楚汉之争。陆川说,他之所以拍这部戏,主要是认为这部戏对于今天还有历史借鉴意义,但至于子丑寅卯却没有说,对于《王的孤独》,我想,倒是可以拿来说说。

  一是士族的瓦解。刘邦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平民皇帝,而与之相对应的项羽则是士族的传承。虽然在网络上,人们都以争当屌丝为荣,但在现实中,其实人们是喜欢高富帅的,因为高富帅代表了修养和气质,乃至对于秩序的维护。所以当贵族项羽兵败乌江,人们更容易在感情上同情项羽,霸王别姬这么多年,愣是没有人说刘邦的好话。

  二是家族的关系。《王的孤独》里重点描述了两段战俘经历,一是虞姬被掳,二是刘邦家小被俘。从两段故事可以看出刘邦与项羽对于家人的关心不同,我不记得小时看的哪部戏里描述过,当项羽要煮了刘邦老爹时,刘邦说,请求共食一碗汤。这自然是激项羽的话。其实,如果我们将项羽称为末世贵族,刘邦是新贵的话,其实这个问题也就成为了新世界的核心问题,死国还是死家。因此我甚至怀疑这段故事是后人瞎编出来的,也只有当儒家思想制度化后,人们才会去关注国与家的不同,而像项羽这种遗民,心中所想的就是家族,国就是家,家就是国。

  三是女人。如果说《王的孤独》的主角是虞姬,那么《王的盛宴》的主角则是吕雉。前者为了爱情不顾一切,后者没了爱情消灭一切。然而这种爱情下隐藏的仍然是男权主义的思想,倒不如像武则天般来的洒脱,我就是要当皇帝。

  夏风颜姑且一写,我也姑且一说。每个人解读历史都是在剖析自己,但如果只是重复,也真的没有什么值得借鉴的意义。

  《王的孤独》读后感(九):《王的孤独》美人眼中话霸王

  漫漫历史长河之上,可能蕴藏着诸多个千古绝唱的爱情故事。虽然随着时间的流逝,斯人早已经远去。但是如此的爱情佳唱依旧会时不时地让人回味当年的荡气回肠!

  西楚霸王项羽和美人虞姬的故事其实就是属于此中深情的一个典范。气势浩荡的王者霸王项羽虽然曾经让众人臣服,却同样有着他那柔情似水的一面。尽管他是个王,但是他也有自己王者的钟情女子。尽管是一个悲剧,但是今日还是有那么多的人们对这个故事津津乐道。有关这个故事引发的小说,影视其实也是层出不穷。不同的侧重点,不同的人物勾勒,不同的情感依托都难逃关于这对悲剧人物经久不衰的故事回味。

  一部《王的孤独》颇有独特味道地带领着书外的读者共同探究关于霸王别姬的曲折场景。虽然这是一部今日写古人的文学作品,但是身为读者的我还是畏为感叹作者强弱有度的内容把握和故事人物情感勾勒。虽然这个话题从古至今有很多的版本,但是我们却可以在此中感知着一种全新的心意。作者用着她那细腻的感知,灵性的妙笔,生动的揣摩,角色的置换,历史的重放,将主人公项羽和美人虞姬的动人场景再次一幕幕地通过第一人称虞姬的视觉角度进行了推断和展示。在这里,我们赏鉴到的是一个全程的感人至深的爱情绝唱。一个女人,一个被众人都瞩目的男人重视和关注的女人,一个深受着王爱意的女人虞姬又是如何看待她和他之间的感情起起伏伏呢?揣摩着当事人的情感路线,我们无来由地会被其中的各个历史故事而感动着。虽然故事依旧是那些故事,但是经由一个原本只是以美色而惹人关注的女子眼中萌生了另一种特殊的深意。男人的野心,女人的柔情。万人之上的王者其实也有着内心孤独的角落。而这份感触,这份秘密早已经被他深爱的女子感知着。相识、相恋、分离、误会、冰释、颠沛、绝境、共死的经过是那样地让人感人肺腑。在这里,我们不如以往般地更多的眼光关注于男人的战场;在这里,我们更如现在这般地用着似水柔情的缠绵关注着这段千古绝唱的感情佳话。“不求同年,同月,同日生。但求同年,同月,同日死。”在生死的面前,西楚霸王项羽和美人虞姬用着他们最为宝贵的生命向世人宣告着他们爱情的真挚和永恒。于他们而言,死亡并不意味着终结;于他们而言,死亡实则是他们真爱的告白。

  唯美的文字,跌宕起伏的情节,共谱了透过一个深情女子对于钟情着的王的爱情告白。王的孤独其实就是在如此点点滴滴的虞姬的悲欢之中尽情展露无遗。

  《王的孤独》读后感(十):生死,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一个女人献给王的史诗。等待千年,为了一次英雄的正名。

  千年之前,霸王别姬,梦断乌江。千年之后,以王之名,为你归来。

  《霸王别姬》的曲目流传了千年,每一次听,都是一次不一样的感受。但毋庸置疑,它是荡气回肠的,是催人泪下的。史记里的楚霸王项羽,寥寥数百字,功过是非,一切都不过为了一次英雄的正名。他是历史上唯一一位不以成败论英雄的王者。而虞姬,那个伴随王者流传千年的美丽名字,历史之中关于她的记述,几乎无从查知。

  真实的情景究竟是什么样的,我们无力得知,只能从那些咿咿呀呀的唱词中,从只言片语的历史记载中窥得一二。这是一个真实的故事,也是一曲荡气回肠的爱的骊歌,惹人神伤与追忆。虞姬项羽的生死之恋传唱了千年,却没有一个真正的故事说得清道得明,而直至如今,无论是书籍、影视还是歌曲,不过是千年历史里的袅袅炊烟,看不透彻,听不分明

  不知道从什么时候开始,向往英雄美人的传说。影视作品里的项羽与虞姬,总是朦朦胧胧,几许失真,几许英雄气短、美人凋零。这本书,从第一个字,从第一眼开始,便足够打动人心,足以支撑起一个在千年历史上屹立不倒的爱情传说。

  生死,是为了最美的荡气回肠。

  说得真好。人之一生,来也匆匆,去也匆匆。有人图霸业,有人追荣华。在那个烽火战乱的年代,女人的地位何其卑微。而虞姬,这个肯为心爱的男人自刎的女人,无疑是刚烈的,也是深情的。其实早已预见过虞姬的形象,刚强、果断,也柔情、妩媚。夏风颜的行文如一曲来自天外的清泉之歌,有美人在月下起舞,英雄于树下饮酒、舞剑,江湖儿女,快意人生。其实,这正是所有人可念而不可得的人生。

  这本书,以一个女人的视觉来讲述一代霸王项羽。讲述这个故事的女人是王的爱姬,为他而生,为他而死。她告诉我们,每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为了等待她的王归来。几世轮回不休,她不过是为了这一场至死不渝的爱而活。

  我的男人,我的王。

  美人虞姬用她的一生来抒写生命之中至爱的男人。这个男人是他的天,是他的王。岁月千年,历经无数次转世、无数次等待,英雄与美人的传说不会因着历史长河的奔流而消没。那一曲荡气回肠的爱的骊歌,一次次唱响,一次次生生不息。

  “战英勇,盖世无敌,灭赢秦,废楚帝,争战华夷。赢秦无道动兵机,吞并六国又分离。项刘鸿沟曾割地,汉占东来孤霸西。孤,霸王项羽。”

  “明灭蟾光,金风里,鼓角凄凉。忆自从征入战场,不知历尽几星霜。若能遂得还乡愿,半炷名香答上苍。妾乃,西楚霸王帐下虞姬是也。”

  每一个女人都想做一回虞姬,渴望遇到她的王,被他爱上。王的傲气,只有她感受;王的孤独,只有她领悟。为他而生,为他而亡,这一生,没有白来。

  “每一个女人来到这个世上,都是为了等待她的王归来。他孤独、桀骜,他也温柔、深情。于女人而言,男人失败与否、成功与否,都不重要。重要的是,无论是生,无论是死,他都一直握着你的手,与你同生共死。他就算失去整个天下,还有你,因为你就是——他的天下。”

  请让我们相信,爱是永恒的信仰。世界是一群人的世界,而一生一世走下去的爱人只有一个。这一生,我们可以征服无数人,却只能让一个人刻骨铭心地追随与深爱,只有一个人,配与你、与我们生死相随。

  他是你此生唯一的爱人,你的王。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王的孤独》读后感精选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