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说福文化》是一本由殷伟 / 程建强著作,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的226图书,本书定价:49.00元,页数:2012-1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图说福文化》读后感(一):招福啦!
福、禄、寿、喜、财一定没人不喜欢,中国传统的五福,傻子才不乐见!可是,这五福我们天天挂在嘴上,心里还总会期待,那么这五福究竟分别是个啥?正所谓“知其然不知其所以然”,呵呵,我们傻等傻盼,等的只是一个抽象的概念。
五福之首——“福”究竟是什么呢?它代表着什么?又被什么所代表?这其中的知识居然可以化成一部足有二百二十六页、大三十六开的书来!
中国的文字一开始大多是象形和会意而来,“福”就是一个会意字,它复杂的初文其实是一个双手捧举容器以敬苍天的样子,也就是说“福”最初的意思其实是“祭祀的贡品”之义——这个,我们希望招财纳福的这些人又有多少是了解的呢?
本书是本很有趣的书,为什么说它有趣,是因为在其中它不仅说文释义,而且将传统中与“福”有关的东西都搜罗起来囊括其中,有年画、名画、陶瓷器、玉器、建筑、剪纸、插图、谚语、俗语、福歌、酒令……无所不包,根本就是一个“福”的集大成者,所以说,买了这本书回来,用我们中国人的吉祥话说就是“招福啦!”
本书中围绕“福”字共有七个章节,分别是“福义趣源”、“福言种种”、“祈福典故”、“福神崇拜”、“祈福风俗”、“祈福轶闻”和“吉祥福图”。
通过看这本书,我觉得我在以后出去玩的时候,可以不是一副听到导游讲啥都觉得新鲜的张着嘴频频点头的傻样了,因为咱现在也知道各种福具了,知道雕廊画柱上为啥有蝙蝠这么难看的东东了,知道孔府的“富”和“章”为啥和别处不一样了,知道挂签为啥都那样了,到了恭王府,那个“天下第一福”俺也明白了……总之,咱知道的多了,关于“福”的俺都懂了!这真是“读一卷书,行万里路”!
我还喜欢《图说福文化》中对于一些名画的介绍,以前看不出所以然,看了书以后才知道原来是一幅吉祥画,而且里面各种不曾注意过的小道具也大有深意,有趣!
总之,想要福就得先知福,然后请福送福!
《图说福文化》读后感(二):图文并茂解说福文化,雅俗共赏影响母女俩
我国历史悠久,文化博大精深,民俗源远流长,丰富多彩。我是个无知分子,虽然一直对此感兴趣,但是所知寥寥,甚至说不出个123来,一直都想补补这方面的文化空白。在看到这本带有浓郁文化色彩的《图说福文化》之后倍感亲切,出于对“福”的喜爱,对传统文化的好奇,希望能够通过这本书长长见识。
五福文化久远,流传至今已经渗透于人们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不仅存在于人们的相互祝颂和祈愿中,还以众多富有民族特色的具象化形式存在于我们的身边,点缀着我们的生活。诸如餐饮、衣着、配饰、器物、书法、绘画、歌舞、戏曲等,都可以找到五福的影子。因为身在其中早已习惯,很多人都“身在福中不知福”,对福文化符号视而不见,对福文化知识一知半解。以前我常见到关于“福、禄、寿”的内容,以为这就是一个整体,没想到这些只是五福之三,全部成员包括“福、禄、寿、喜、财”,都是人们心中美好祝愿的化身。作为国人,应该多积累一些关于传统文化风俗的知识,做个有底蕴的中国人。
《图说中华五福文化丛书》以五福之首“福”作为起始篇,既有厚重的内涵,又有活泼的形式,图文并茂,雅俗共赏。本书知识性与趣味性并存。《图说福文化》介绍了与“福”相关的诸多内容,“从福字起源展开,对福文化加以发掘梳理。以通俗的语言、生动的故事、精美细致的图片,讲述了中国人对福神的膜拜、对福字的理解和追求,阐释了福文化的特质和内涵,流露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气息”。其中的“福义趣源”让我了解了“福”字的起源、含义,对福文化有了新的理解,能在书里学到些新鲜知识,精神充实,心情愉快。
对于传统文化,更应该让孩子多加接触,因此我跟女儿一起看了这本书的大部分内容。看到1页那么多的象形富字,女儿的感觉就是太神奇了,同一个我们很熟悉的方块字,竟然能够产生这么多种变形,这么多种变化表达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在看福字的起源、演变的时候,正好女儿会写这个字,所以表现得兴致勃勃。我们还一起分析其它与“福”字同偏旁的字,找出哪些如书上说的,跟祈祷祭祀有关,女儿找到了好几个,她挺开心,我也挺开心。女儿对“祈福典故”、“祈福轶闻”、“祈福风俗”很感兴趣,可惜自己看有难度,所以我俩一起研读,算是对女儿阅读理解能力的特别训练吧。虽然女儿对插图的兴趣明显比对文字浓,但是我相信这些传统文化的影响会潜移默化给她改变,助她成长。
挺特别要赞赞书里的插图,很多年画让女儿赞叹不已,甚至萌发了以后成为一名画家的愿望。给她祝福,愿“福文化”帮她打开更广阔的成长天地。
《图说福文化》读后感(三):百图说万福
百图说万福
评《图说福文化》
追求生活幸福,应该是每个人的心声。逢年过节,很多地方都有贴福字的风俗,希望在年节期间沾沾福气,也希望自己的生活充满幸福。中华之大,关于祝福的各种典故很多,很难一一说全,更不用说追溯其历史和来源了。《图说福文化》书中用了上百张关于福的图片,讲述了关于“福”的各种故事:福字意义来源,关于祝福的各种表达方式和风俗习惯,以及在这种风俗习惯背后的种种故事。能把各种关于祝福的民间风俗、故事收集在一起本来就是一次令人钦佩的工作;把我们的风俗习惯上升到文化层次,这本身更是一次“造福”人类的好事。
文化来自生活,来自人民群众对于生活的希望,以及通过自身努力进行的创造。“福”的表达,借助了各种谐音、同义的事物来表达:蝙蝠翩翩飞,幸福就来到;如意在身边,万事皆如意。或者是我们经常听到了的那个“福倒(到)了”的典故,这些故事深入我们的生活,成为了我们生活中的一部分。《图说福文化》中的上百幅关于“福文化”的图,让我们对于民俗文化有了更加直观的了解和认识;书中对于“福文化”的解说以及历史典故的讲述,使得“福文化”的概念更加全面:不论高低贵贱,从庙堂还是村下,从老人到小孩,对于幸福都是怀着同一种期盼的感情,同一种向往的追求。
幸福在哪里?有人说幸福在于每个人对梦想不断地追逐,它在远方;有人说幸福要从自己的内心去寻找,它在心里。幸福在于知足,欲望无止境,过多的贪欲只会摧毁自己的未来;幸福在于内心的安宁,物欲横流的今天,持有一颗淡薄的心去品味生活,不去随波逐流,而更多反求诸己。在这个多元化的社会中,找到一个属于自己的生活,然后安然地过好每一天,就是一种平凡的幸福。
自十八大以后,幸福的生活被纳入了中国梦的范畴,于是更多的人开始谈论生活与幸福,中间也出过一些笑话,比如说那个“你幸福么?”,“我姓曾”。看完这本《图说福文化》的读者,相信对幸福的文化也有了一定的了解,希望你们经常问问自己:“你幸福么?”
2013-7-3
《图说福文化》读后感(四):简说中国传统福文化
要说传统文化,那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民俗文化是源远流长。都说中国有着上下五千年的历史,那么这些个存在我们身边或者影响我们生活的喜温乐见的民俗文化到底有着怎样的历史呢?打开这样的一本书,让读者了解到了不一样的内涵文化,不仅反映了人们相互祝愿和自身祈愿,也让读者更加渴望并去了解传统文化。本书是图说中华五福文化丛书-福、禄、寿、喜、财之一的福字篇。从福义趣源、语言种种、祈福典故、福神崇拜、祈福风俗、祈福轶闻、吉祥福图七个方面来全面的展示中国传统福文化的色彩。
若说福字,那么最常见的便是过春节的时候贴在门上的了。新春时节,几乎家家户户都能看到贴着福字的春联。而这些春联往往的有一个特色,就是将福字倒过来,表示福到的意思。也表示了人们对幸福生活的向往和对美好未来的祝愿。当然,这本书上关于对联有了很对的描述,从起源到历史发展再到举例说明,再或是民间传说,看的是让人瞠目结舌。而本人最喜欢的莫过于书上的剪纸技术了,偌大的一个福字用红彤彤的纸剪出来,四周还有着类似于窗花的图案,真的很漂亮。是文化,也是艺术啊!关于福,有着天冠赐福,有卜卦求福,有摸福祈福等等……都是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下来的。书中有着好多的图文解说,很是生动形象,那各式各样的福字写法也教人受益匪浅。对于中国传统文化的偏爱,寄情山水文化,而这样一本由浅入深,层层解说的好书,更是让人拍案叫好。什么福字玉佩、天降鸿福赏萍,流云百福图,另外还有好些的和福字有关的成语和故事,都是人们美好的祝愿和追求。
书上说:多积阴德,诸福自至。就是说人如果暗中多做善事,设德给他们,那么各种分就会来临。古人认为福无处不在,比如说郑板桥说吃亏是福。其实还是看人们怎么去看。福是人们美好祝愿,是人们的向往,就如人们常常会说,五福临门,富贵安康一样。对于美好的东西的向往就会引导人们去做美好的事情,喜欢而从之,如此,有了喜欢便有了奋斗向前的动力。细细品味福文化,了解传统文化,看这样一本书是一种莫大的享受,也是文化沉淀传承的莫大收获……
《图说福文化》读后感(五):读懂福文化
读懂福文化
自从记事以来,就记得家里每逢传统节日前夕,尤其是春节,家里总是要张贴一些迎福纳吉的字画,不论是小时家贫四壁时在街上请先生写的简单的福字和春联,或者是现在温饱裕余时买的机器印制的金童玉女招财进宝的贴画或福寿图,都一样显得那么喜庆吉祥。
而张贴这些字画时,母亲总显得很严肃正式,虽不至于斋戒熏香,但都是要沐浴洁净后方可,仔细地选好张贴的位置,贴时嘴里还念念有词地祝祷。有一回贴一个福字,因为不是纯粹的红底黑色,福的字上及周边还有许多仙童仙翁仙鹤,母亲还慎重地与我讨论,到底是要仙翁正立着,还是福字倒着。最后母亲决定尊重仙翁们,请他们正立着,不要头朝下。
这类小事多年来都是如此,蕴在生活中显得平淡无奇,近日读《图说福文化》,方才意识到,这不也是无声浸润在百姓生活中的五千年中华民族传统的一种体现吗?祈福迎祥一直是中华民族千古永恒的期盼,这对“福”孜孜追求的历史延续至今,自然而然地成为了我们生活的一部分,也成了国人共同追求的人生目标。
若不是读这本书,我还真不知道一个“福”字竟然蕴含了这么多这么深刻的文化内涵,以及有这么悠久的历史传承。自甲骨文时期,古人便有了诠释福字的象形文字。而接续下来的浩浩历史长河,由福衍生的文字与文化更是博大精深,各朝各代都有说不尽的福故事。
单是与福同义的字,有福义的物、画、文章、歌、格言,祈福典故、风俗、轶闻就数之不尽,计之不绝了。人们还创作了许多与福相关的神鬼传说、五福故事,宣扬行善积福,善恶有报的理念,民间盛行福神崇拜,体现了人民一种简单朴素的善恶观念。
有趣的是,也惭愧的是,我竟一直不知道,我国吉祥寓意的习俗对蝙蝠寄托了那么深厚的情思。因蝠与福、富谐音,并且是传说中长寿的动物,所以在古时人们就已将蝙蝠作为吉祥物,视其为福气、长寿、吉祥、幸福的象征。而且蝙蝠的自然生活习性倒悬而睡,象征“福到”,吉祥的象征意义深植人心历久不衰。因此,我们常可以在一些古老的建筑物、家具、瓷器和图画上看到蝙蝠的图案。
福文化虽说是最贴近老百姓的民俗文化,在老百姓中有着最深的根基,但却不见得每个人都对其有系统的了解,特别是像80后、90后的年轻人们。《图说福文化》里的讲述深入浅出,旁征博引,还有精美的配图,对福文化的缘起、特质和内涵都有详细的解读,我想,对于有心了解传统福文化的人来说是很好的选择。
《图说福文化》读后感(六):《图说福文化》 探索福的底蕴
作为四大文明古国之一的中国,悠久的历史渊远而流长。尽管时代在不断飞速地前行,但是身为中华民族子孙后代的我们不仅仅需要地接收外来的先进科技知识,更应该提升认知关于我们古代的那些宝贵文化遗产。
顺应今日人们的需求,一套《图说中华五福文化丛书》系列就此应运而生了。福、禄、寿、喜、财,无比吉祥,人人向往,倾心不已。而此刻我刚读完了这个系列的《图说福文化》。在这本书中自然紧紧地围绕着“福”字展开。
真是不看不知道,一看吓一跳。哪怕就是这个平时经常接触的“福”居然还有这么多的话题和内容的衍生。没读这本书前,我只是知道“福”字在中国古代有着众多不同的写法,而读了这本书后更让我了解着这个中国历代百姓所追逐的“福”背后更蕴含着如此之多的话题和文化。此书以图文并茂的形式揭开了有关于“福文化”的寻源索踪之旅。一如本书编辑所写道的:这里详细解读了福文化这一传统文化瑰宝衍生出的种种实例,活泼生动又细致严谨,流露着中国文化特有的气息。它是读者了解中国福文化的绝佳选择。带领着现代的中华儿女漫步于一个充满着“福”意浓浓的探索之旅。尽管有关于文化这样的定义注定了一个很是笼统和抽象的概念,但是本书的作者却很是精妙地利用了一系列的写作手法,将这些抽象的内容转化为了详实的,可以触及的,可以让人们感知的例子和形态。这是本书的精妙所在,这也是本书独到的描绘手法所在。因为利用着如此的表达和讲述方式,哪怕是对于“福文化”绝对属于门外汉的读者而言也是那样地容易接受并理解。对于期盼可以让自己进一步深入领悟中国那些源远流长文化的读者而言,本书无疑有着助你一臂之力的功效。而对于那些对中国文化一无所知的读者而言,他们可以在《图说福文化》 很是系统地接受一次盛况空前的知识灌输洗礼;对于那些好奇中国渊博古文化的外籍读者而言,本书怎是很是精彩地娓娓道来中国“福文化”的博大精深。了解着多源的福字,解读着与福有关的同义讯息,了解着与福有关的谐音,更拓展视野地学习着福字俗语,福字酒令,论福格言,民间福谱,传世福歌等等,更包含入了有关祈福典故,祈福风俗,祈福轶闻,吉祥福图。全方位,多角度地享受和聆听着这些个历史悠久的有关于“福文化”的内涵。
璀璨的福文化瑰宝在《图说福文化》 这里熠熠生辉。它是那样生动迷人地地吸引着一干众等虔诚拥护福文化的人们细细探究内中一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