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国之道》是一本由钟庆著作,当代中国出版社出版的232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013-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大国之道》读后感(一):《半泽直树》的小螺丝
前段时间看了日剧《半泽直树》,里面有一个场景让我印象深刻。半泽直树的父亲贷款被银行拒绝后,悲痛地拿着一个自己加工场生产的螺丝,对着儿时的半泽说:“日本就是由这样一个个小螺丝支撑起来的啊。”父亲自杀后,这个螺丝被半泽挂在脖子上成为图腾,激励着他前进。
愚蠢小猪在书里写到:“传统产业哪怕是加工一颗螺丝钉,实际都是高科技。生产螺丝钉需要铸、锻、焊、车、磨、铣、刨等等处理工序,这些工序都需要掌握恰当的火候,非熟练技术工人不能完成。而熟练技术工人的养成需要漫长的时间,还需要师徒之间的传帮带。”
我想,透过电视剧这一小小的细节,日本的国家意识,甚或于产经联的产业意识,就是这样接力传递下去的吧。
《大国之道》读后感(二):中国的强国之路
对中国经济发展得出的一些观点,来自于不容改变的历史事实,也来自于我的亲身体验。我曾经经历的留学生活与中国经济的发展矛盾冲突颇有相像之处。因为没有足够的钱付学费,不得不先去刷盘子来维持学业。中国发展中的经济矛盾犹如我刷盘子兼读书的矛盾状况,犹如现实和理想之间的矛盾般地不可调和。
读书的留学生要时刻抵御刷盘子的诱惑,因为自己的生活比全心全意刷盘子的留学生要差不少。用多长时间刷盘子?用多长时间读书?刷盘子的收入是用于读书还是改善生活?一旦抵御不住眼下的诱惑,松懈下来,原来所读的书全都白费,还要从头刷盘子。当然,拿到了学位,找到好工作,收入远非刷盘子可比,而且更有发展前途。但这要坚持一段很长的时间减少消费,潜心读书。
《大国之道》读后感(三):评钟庆《大国之道》
It is the worst of times; it is the best of times;
It is the age of foolishness; it is the age of wisdom;
It is the epoch of incredulity; it is the epoch of belief;
It is the season of Darkness; it is the season of Light;
It is the winter of despair; it is the spring of hope;
We have nothing before us; we have everything before us;
We a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ll; we are all going direct to heaven.
《大国之道》读后感(四):转发老田的读后感
技术进步或者技术力的提升,有着根本的限制条件,我们现在已经清楚地知道了:除非通过非市场手段转移资源(或者购买力)给重要产业,否则技术力的提升就无法实现,民族振兴和国家未来都是没有希望的。 由于技术力提升过程,意味着以机械力去代替和扩充人的劳动,每一次新技术革命浪潮,都意味着大量新机器进入生产领域,意味着技术力的存量上升,而后发国家的工业化道路就相应延长了,要达到既定技术水平就要求更多的积累投入,毛泽东时代的工业化过程涵盖了第一次工业革命和第二次科技革命的全部内容,并包含部分第三次科技革命的内容,因此新中国的工业化目标受制于中国有限的剩余生产水平,积累投入过程长达二十余年,并且还没有最后完成。这个工业化过程,一方面超越了许多人对技术力提升过程中间消费压缩的忍耐限度,另一方面“长时间段”就使得人们对于未来的不确定性大为增加以至于失去了稳定的预期,而中国的主流经济学家就因此得到了一个颠倒是非的理论空间:通过迎合人们的短期利益感受以推销他们的“轻薄为文”;钟庆认为这一现象体现了中国“文士”和日本“武士”在阶级本能上的差别。在作者进行深度经济分析过程中间,人们在作者的引导下,自然而然地得出了非常重要的“政治结论”,从而也给人们以重要提示:中国要实现技术力提升的发展目标,需要一个什么样的政治条件?我们必须重新思考政治上“依靠谁”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