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中国字典史略》经典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8-04 04:07:01 作者:文章吧 阅读:

《中国字典史略》经典读后感10篇

  《中国字典史略》是一本由刘叶秋著作,北京出版社出版的精装图书,本书定价:39.80元,页数:2016-8-1,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中国字典史略》读后感(一):从字典的变迁看中国文字变化

  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至今也没有消逝,这和民族文化强大生命力有着不可分割联系。那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字的演变。说到文字,你肯定会想到字典,对吧!毕竟,我们小时候学习字的时候,最先使用工具就是字典,也就是字典才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基础知识

  先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中国字典史略》介绍了从战国至近代一百多部常用的字书。在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文人学者们,对于文字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不断地努力着。也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今天对于文字的研究有证可考。其中,作者对《说文解字》 、《尔雅》 、《方言》、 《释名》、 《广雅》 、《字汇》、 《骈字类编》等影响较大的字书作了重点解析。

  在这几本字典里面,我觉得自己最感兴趣的是《说文解字》。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其次,我觉得《说文解字》对于我学习古代汉语提供了许多有用信息。最后,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序言中,对于文字的分类以及相应的例子举了出来。《说文解字》是按部首编排的,并以六书理论解释字形、字义、字音及其互相关系的汉语字典。在《说文解字》里面,作者许慎对于文字的解读还是恰到好处,你会觉得原来这个字就是这个本意呀。你再看看后面的解释,你会觉得这个字的本意很有道理。我觉得,《说文解字》对于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当你利用那个时代的工具,去理解那个时代的作品,你会发现,这才是正确之举。

  在《中国字典史略》里面,作者将浩瀚绵长的辞书发展史采用了独特的排列方式。依序不同的发展时期为排列的线索,分为萌芽与奠基、继承与演变、建设与发展、进化与兴盛、演变与改革五个时期。通过这样的排列方式,更有利于我们顺带学习一下中国文字的演变历史搭配着字典的发展,好好学习文字。与此同时,作者又将古代字书的别体单列为一章,进行单独讲解。如果将这章融到分好的五个时期里面去的话,会让读者忽略掉这一章的重要性,这就是作者这样安排深意

  在这本书里面,作者通过溯源析流,详细论述各个字典本身的编纂体例、用法多方面特征,而且,在此基础之上,作者还着重讲述其在辞书发展史上的产生、演变和作用,强调该辞书的重要性吧!

  最后,总结一句,可以说《中国字典史略》这书汇集了对众多的古辞书多年的研究成果,值得学习语言同学深究。

  《中国字典史略》读后感(二):古代的字典居然有这么多

  小学开始与字典打交道,其实就是与《新华字典》打交道,这是记忆最深的,也是最有感情的一本字典,那时也顺便记住了其出版单位——商务印书馆!记得小学五年级,有一次受到表彰时的奖品就是一本崭新的《新华字典》,感觉十分贵重,也非常珍惜。只不过初中开始,《新华字典》就已经不很够用了。继《新华字典》之后“得宠”的是《现代汉语词典》。大学毕业时还特意买了最新版本的《现代汉语词典》——只可惜后来用的频次并不怎么样。社会发展加速,字典、词典的读音、解释也会跟着与时俱进,所以最好是用最新版本的字典,以方便使用。

  相比较之下,初中、高中时使用的另一本专用字典——《古汉语常用字字典》——可就与今天的这本“大家小书”系列之《中国字典史略》中所谈到的那些中国古代字典有所关联了。所谓中国古代字典,以前有印象的首先是《尔雅》,但是没有什么直观的印象,只是有所了解。最熟悉的则莫过于东汉许慎的《说文解字》,也是从《说文解字》这里才知道了所谓的“六书”之说。大学毕业后在上海读书的一个同学送了我一本段玉裁的《说文解字段注》,也是视若珍宝。《中国字典史略》中另一个比较知名的是唐代陆德明的《经典释文》。至于其他古字典,就不怎么了解了。

  说起字典,查字法必不可少。最常用的查字法是拼音和部首。一开始接触字典的时候听说过四角号码查字法。那时的感觉就是像极了编密码,挺好玩的。不过那时老师不讲这些,也几乎没有人会用这种查字法,所以至今也不得要领。学习古文时,也顺便了解了所谓“反切”注音法。当然,古音和今音也不尽相同,所以有些古代属于同韵字的,今天却不觉得是“一家”——但事实上绝句和律诗对韵脚的要求是很严格的,古人在这方面当然不会犯错。比如杜牧的《山行》一诗的前两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今天“斜”与“家”韵母不一样,但在古代却是同一韵母,也即都用的是“家”的韵母。

  古代字典中,还有一个字典也不能不说两句,那就是《康熙字典》。《康熙字典》的总纂官是张玉书、陈廷敬两位,收字四万七千有余。之所以记得这个,是因为陈廷敬是老乡缘故。阳城的皇城相府里专门辟出了一间房子还是一个小院子对此进行介绍。

  虽然名为“史略”,但作为《辞源》三位主编之一的作者刘叶秋,在《中国字典史略》一书中却尽可能做到了详略得当深入浅出。通过这本书,不仅对中国古代的字典能有一个直观的了解和把握,而且每个字典的大致情况、编排体例、使用方法、版本、优缺点等也有涉及,由此可见作者确实在此方面研究的广度深度

  《中国字典史略》读后感(三):了解中国首部汉语辞书史

  我国悠久的辞书编纂历史,两千多年来,卷帙浩繁、品种各异的辞书丰富祖国的文化宝库。但就普通人来说,除了学生时代常用的《新华字典》《成语辞典》《古汉语常用字词典》大概对历史上有名的辞书知之甚少

  刘叶秋著《中国字典史略》的出版,是辞书学方面的研究硕果,丰富我们对中国历史上知名辞书的认识。刘叶秋先生学识渊博文笔流畅,是俞平伯的入室弟子一生致力于中国古代辞书、笔记小说及古代文化等领域探索研究。《中国字典史略》一书介绍了从战国至近代一百多部常用的字书,是刘叶秋先生独特的学术思想造诣的集中体现

  此书依时代先后为次第,复以体例相近为类别,将演变通过详尽的论述和深入浅出的讲解结合,加以考证,将繁复深奥生涩的辞书史学用158条严谨的注释,让读者深入了解各时期字书知识和辞书总体发展的历史阶段性和连续性,对辞书发展的萌芽与奠基、继承与演变,建设与发展,进化与兴盛,演变与改革,深度和广度加以强化认知与理解。重点解析了《说文解字》 《尔雅》 《方言》 《释名》 《广雅》 《字汇》 《骈字类编》等影响较大的字书。

  全书分为七章,每章重点突出,这样的著述方式,对读者无疑起到了很好的指引作用。字典的先河《说文解字》由东汉的许慎编著,《说文解字》成了真正成为字典的第一部著作,是我国文学字的一部经典著作。八十岁高龄的许慎因其成就列入《后汉书 儒林列传 许慎传》。我国古代第一部训诂书也是最早的一部词典《尔雅》成书于汉代,《汉书·艺文志》著录的《尔雅》三卷,二十篇,张晏说,“尔,近也;雅,正也”。雅正是所有求学者的终极目标

  无论是由古中国流传下来的经典著作《说文解字》《尔雅》《小尔雅》《方言》《通俗文》《释名》《玉篇》《广雅》《经典释文》还是近代由商务印书馆编撰的《辞源》,中华书局编撰的《辞海》,中国大辞典编篡处编辑的《国语词典》,开明书店的《辞通》等等工具书的传承与创新,是文化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进步的标志

  文明的演变离不开象刘叶秋先生这样拥有匠心精神大师情怀国学大师。丝毫的疏漏都不容存在的刘叶秋先生,对辞书的这份执着精益求精人生追求,是让读者受益匪浅的醍醐棒喝之作。

  《中国字典史略》读后感(四):《集典记》

  在看《中国字典史略》这本书之前,我先看完了日本作家三浦紫苑的《编舟记》,那是一部超乎我想象的作品,也是让我第一次接触国语辞典的成型大概过程,让我知道了那需要付出的我所无法想象的努力,任我天马行空我也无能企及他们那种勤劳所会导致的后果?在那十五年的平淡时间里,他们日益钻研,甘于寂寞,把指纹都磨没了,最终收获弥足珍贵幸福。指纹没了,这是一个什么概念?在我脑海里,只有当手受伤时我才能想像它会没掉,从来不曾知道翻书翻到一定量可以导致这一结果。看完备感动,觉得内心在燃烧着什么。这里的马缔他们这才是对工作真正的热情呀!佩服至极!

  看完再看《中国字典史略》也是惊讶不已,第一次看到有作者专门写书介绍中国的字典,完全集合了中国自古以来的字典。在我自己的学习生涯中,最常用的就是《新华字典》,脑海里好像也没有其他字典的概念或者不懂某个文言文要去查哪本文言文字典的概念。如此看来还是知识很浅薄呀!不懂没有真正地去搞懂。而通篇拜读完,发现自己很难全部吃透,仍需花费更多时间去揣摩。作者提及了中国古代字书,然后细分各朝代当时使用广泛的字书以及该书的编者、内容和体例,紧接着向读者论述研究该书的著作(这些著作就是让后代的人更加清楚了解该书所做的注释,义释和音释等)。这些都是及其重要的而简短的分幅。书中所提及的古书也是很多闻所未闻的,《史籀》、《仓颉》、《广雅》、《叠雅》、《别雅》、《比雅》、《骈雅》......等等数不胜数书籍,作者是信手拈来,不得不佩服他的深厚文学底蕴

  就书中总的来概括,中国古代的字书可以分为三大类:

  第一类是《说文解字》派讲文字形义的字典;

  第二类是《尔雅》派讲训诂的词典;

  第三类是《广韵》派讲音韵兼及文字训诂的韵书。后出的多种多样的字书,都是由这三大系统发展演变而来的。

  字典其实并不仅仅只限于查字时用,不用查字便将之束之高阁,而应该读取到它的充实内容,闲暇时翻阅也很有趣味,从而得到知识。它应该和趣味书一样,书中的讲解打破了部分字典只供检查、无人阅读局面,进入一个发展的新阶段,也让读者对字典有个新的认识,它们并不是那般无聊,只是我们未懂它们的风趣罢了。

  《中国字典史略》读后感(五):从字典的变迁看中国文字的变化

  中国作为五大文明古国之一,并且至今也没有消逝,这和民族文化的强大生命力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那我们就来看看中国传统文化的一部分——文字的演变。说到文字,你肯定会想到字典,对吧!毕竟,我们小时候学习字的时候,最先使用的工具就是字典,也就是字典才能带给我们无限的基础知识。

  先来跟大家介绍一下这本书的主要内容。《中国字典史略》介绍了从战国至近代一百多部常用的字书。在书里面,我们可以看到不同时代的文人学者们,对于文字的收集与整理工作,在不断地努力着。也正是他们的努力,才让我们今天对于文字的研究有证可考。其中,作者对《说文解字》 、《尔雅》 、《方言》、 《释名》、 《广雅》 、《字汇》、 《骈字类编》等影响较大的字书作了重点解析。

  在这几本字典里面,我觉得自己最感兴趣的是《说文解字》。为什么这么说呢?首先,中国最早的文字学著作。其次,我觉得《说文解字》对于我学习古代汉语提供了许多有用的信息。最后,许慎在《说文解字》的序言中,对于文字的分类以及相应的例子举了出来。《说文解字》是按部首编排的,并以六书理论解释字形、字义、字音及其互相关系的汉语字典。在《说文解字》里面,作者许慎对于文字的解读还是恰到好处,你会觉得原来这个字就是这个本意呀。你再看看后面的解释,你会觉得这个字的本意很有道理。我觉得,《说文解字》对于一个学习中国传统文化的人来说,是必不可少的。当你利用那个时代的工具,去理解那个时代的作品,你会发现,这才是正确之举。

  在《中国字典史略》里面,作者将浩瀚绵长的辞书发展史采用了独特的排列方式。依序不同的发展时期为排列的线索,分为萌芽与奠基、继承与演变、建设与发展、进化与兴盛、演变与改革五个时期。通过这样的排列方式,更有利于我们顺带学习一下中国文字的演变历史,搭配着字典的发展,好好学习文字。与此同时,作者又将古代字书的别体单列为一章,进行单独讲解。如果将这章融到分好的五个时期里面去的话,会让读者忽略掉这一章的重要性,这就是作者这样安排的深意。

  在这本书里面,作者通过溯源析流,详细的论述各个字典本身的编纂体例、用法等多方面的特征,而且,在此基础之上,作者还着重讲述其在辞书发展史上的产生、演变和作用,强调该辞书的重要性吧!

  最后,总结一句,可以说《中国字典史略》这书汇集了对众多的古辞书多年的研究成果,值得学习语言的同学深究。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中国字典史略》经典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