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沥川往事(上下)》是一本由施定柔著作,浙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59.80,页数:471,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一):《沥川往事》所触在乎澄澈
只作为一个言情小说,不去深究在现实生活中关于王沥川于谢小秋的种种映射,不去深究故事如何展开因何推进……
只看在小说所制造的世界里无比鲜活的沥川和小秋。
我以为读爱情小说最享受的应该是因其乐而乐,因其悲而悲,忘记现实和理智,只放任自己傻白傻白的沉浸其间的那种乐趣。
在现实中的时候要求自己现实和理智。
而在读小说的时候,只需要感性地将自己在沥川于小秋之间转换。当我是沥川时,感受到了沥川自视,和沥川视角的小秋;是小秋时,感受到了小秋自视,和小秋视角的沥川。
最后读完小说的时候,我才是我自己,我曾是沥川,曾是小秋,如今我是我自己,我忆起了沥川和小秋,百感交集,心绪冗杂,千头万绪理不清楚。
后来我把自己抽离出来,彻底成为自己,回忆着沥川和小秋的故事。
自立自识,不迷茫,目标明确,澄澈的小秋。
风度满分,颜值满分,人品性格满分,财资满分,才华满分,但同样澄澈的沥川,唯一不足是其身体残疾且不够健康。
两个澄澈的人的灵魂共鸣让他们相遇不久便迅速相爱,两个澄澈的人的互动,即使是笑闹和生气也那么的赏心悦目。
然而故事要讲下去总要起伏,总要有矛盾和冲突,于是乎套路来了……
不过两个困在套路里的澄澈灵魂也是很美好啊,尽管套路太明显太过于戏剧化,不过也不妨碍读者赞叹萦绕在两人澄澈的灵魂之间的美好爱情。
也许我为这篇文章所动,更多的,不是因为这份历经波折的爱情,而是为这二人澄澈直白的灵魂。
假如非要让这文给现实的人一些启示
与其期盼这是爱情童话
与其批判其与现实背轨
与其吐槽这个世界上永远不会有像王沥川这样高素质高素养又有钱又帅的仙品。
不如思考思考如何澄清自己的soul,不然即使这世上真有一个澄澈王沥川有一个澄澈谢小秋,那又干卿底事哦。
但我真正想说的是,读小说,重要的是怀着沉浸其中做小说主角的心情去读,能沉浸进去,那就是适合自己的好小说,沉浸不进去,那舍之另寻便是。大可不必三心二意的一边读一边挑毛病,那也太没乐趣,既不能获得沉浸其间的乐趣体会人物心路,又耗费难得的休闲时间。
本就是消遣与放松的功夫,何必花时间读完了不和心意的书又花时间来评低分评差评呢?
也许是这类人能从其间体味些我体味不到的乐趣呢?
不得而知,总之我是不OK的。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二):一个俗气的故事,却能看见不一样的光
之前没看过小说,听说这部曾经的网络小说,已经出来好几年了。
作者本人不甚了解。
对它的关注,源于电视剧在前一阵的播出,
坦白说,被男主帅到了;台湾人演一个瑞士人,还是蛮有感觉的,以及在英文上发音的标准,这或许是他们的一个优势吧。
但感觉作者本身的语言功底不是大家日常 见到的那么好。比如大家在言情小说中,熟悉的蜗牛漫、以及我个人比较喜欢的匪大,还有曾经很热的桐华的《被时光掩埋的秘密》等。但真的却能从作者那些浅显的文字中,感受到一 种力量,并且你会感觉,小秋所遇到的那个男子,看起来遥不可及,却又好像触手可及的样子,有一种很真实的感觉。
那些得不到又放不开的纠结,是言情故事中最俗气的套路,但在这本小说中,却又成为主线成为得那么自然,那种坚持下去的信念并没有刻意到非他不可,爱却莫名地深入骨髓。
也许是我的文字功底不太好,所以对这种用最直白的语言把故事写得还算有些精彩点的人,还是比较佩服的。
苏黎世那个名字也好美;看完小说好像去瑞士旅行。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三):小说里都是骗人的
很早以前读此书,觉得感人至深,情不知何起,一网而深。恨不能将所有美好的词语来形容这书中的感情。平凡无奇且头脑发热的女孩,遇上事业有成,个性坚毅的仙品男。虐心虐身后还是在一起,怎让人不掬一把泪。
昨日重读,文笔还很好,但故事情节真是受不了的虚。天下之大,女人之多,仙品男谁都不爱,就爱上个咖啡馆的小妹。好吧,一见钟情,换换口味也罢,这俩人根本没有任何共同点,就成了生死以共。
这让我想起日本女作家柴门文一套漫画,说的就是这种组合。男生好帅好厉害,但偏偏喜欢傻白甜,苯女生。所有女生为了引起帅哥注意,都故意做蠢事,让自己显得傻傻的,结果帅哥还是和优秀美女走到了一起。
故事最不合理的,是女主角从来没有进步过。最后结局,又是胃病又是脏的不行的家,男主仙品包办一切外加更爱她。这是有病吗?
这个故事告诉女生,做你自己,做傻事,冲动,年轻,为个男人死去活来,最后还是会有个优质男爱上你。嗯,这完全是骗人的。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四):遇到王沥川,何其幸运
看到评论里有不少人说内容玛丽苏,自己过了做梦的年纪。其实我倒觉得这种少年老成,略许悲观的态度不太可取。也许你在自己上一段感情中受了伤,生活平淡如水,认识到现实的各种,就觉得从此失去做梦的能力,不再期待生活的另一种美好,那也就失去了遇到合适的另一半的机会,不是吗。
谁没在年少时做过梦,希望找个爱你的人相守。只是当从一段失败的感情中或沉溺,或走出,多少失去了当初的激情,甚至有了自暴自弃的想法。
我还记得当初与前男友分手时,觉得世界都黯淡了,他用冠冕堂皇的理由敷衍我,我却还死皮赖脸的乞求他别离开。也许是在小说中可以找到一丝共鸣、一点安慰,可我遇到王沥川,才发觉爱情可以不是像我之前那样的。并不是爱情中越卑微,就越怎样。沥川他也残忍,残忍的把另一半推开,虽然那样的难言之隐也是出于爱。可是沥川的温暖,尊重,包容,对小秋的表面拒绝,暗地里默默关心,也让读者心里一暖。找个爱你的人不容易啊,真的很不容易。也从此我想啊,遇到像沥川那样性格的人,真的很幸运,但我们不能放弃这个念想不是?
大多数女生不都曾幻想过白马王子吗,沥川算吗?他有残疾,身体很不好,小秋家境贫寒,但青春活泼,某种意义上,这也是种势均力敌的爱情。作为观众,似乎也能找到一种心理平衡。其实谢小秋也是优秀的,爱情的盲目不能掩盖她自身的品质。这世上难能可贵的是奋不顾身的勇气,小秋有啊,我相信每个人都有这样的潜质,只是需要契机的激发。
我也想拥有像沥川那样的伴侣,只要能够相守在一起,就觉得弥足珍贵,还有什么比拿生命爱你更令人动容的。从此有了牵挂,是盔甲,也是软肋。遇到沥川,何其幸运。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五):意淫出的故事,难以欣赏
现实中,这个男主不可能喜欢这个女主,价值观,消费理念,成长背景相差太远在一起也会累。 这明显是一个意淫白马王子的故事,北京最好地段小区豪宅的男人和一个三四天路程选择做火车的女人谈恋爱,生活方式巨大差异可不是贫富差距那么简单,从剧情里也没听出女主有特别吸引人的魅力。 喜欢《欢乐颂》就是因为里面有让人认清现实的功效,邱莹莹的成长环境会影响她价值观,眼界,学习能力和消费习惯。也会影响她的判断能力,她交往的对象必定不会相差太远,喜欢安迪的王老五是不可能喜欢邱莹莹。虽然小秋的人设比邱莹莹聪明,理性。可是……王沥川的品味应该不低吧。
不过《欢乐颂2》也是意淫狗血剧。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六):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七):一路坎坷颠簸,幸好结局美满。
其实我是看完影视作品再来看文学作品的。在看沥川往事之前,我稍稍查阅了一些关于作者的资料。作者是一个非常钟情于武侠小说的人。却写出了一本如此深刻的小说,着实是一件挺有趣的事情。有时我甚至在想,会不会作者本人就是小秋的原型呢?一样的热爱武侠小说,还有诸多的共同点。看到作者生了孩子,我更加激动的猜想,这不会就是小秋和沥川的baby吧(捂嘴笑
花了整整三天时间,我扑在沥川往事这本书上。
看了影视作品的我,实在不敢相信如此刻骨铭心的感情怎么就能因为死亡而move on。所幸,小说有着一个美满的结局。有人说过,一路在颠簸中相爱,最后怎么样也不会分开。看遇见王沥川的时候,我非常的心疼女主角,因为我能理解,有时候女孩子只需要你对感情存在的肯定,其他的一切都可以抛之脑后,病痛甚至是生死都变得无关紧要了。曾经和一位男生讨论过花千骨的小说内容,他轻描淡写地来了一句,女生总是这样不惜一切代价都想知道你爱不爱我?你爱不爱我才是最重要的。那究竟要怎么爱能不能爱?爱了之后会如何?这些东西似乎你们都不需要考虑吧。在小说中,我才能深刻的理解到王沥川的想法。如果他能给谢小秋幸福,他一定会努力,把自己拥有的一切都双手奉上给她。可是她理解的幸福,是每天的陪伴,早晚的问候,被窝的温暖。而谢晓初所理解的幸福,只是两个人是真心相爱。最后,王沥川还是妥协了。我只想鼓掌,终于开窍了啊。
暂时还没有想到再能多说些什么,谢谢能阅读这篇文章的朋友们。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八):彻底爱过,才会懂
言情小说系列,《沥川往事》这是看过的第二部。这个故事真实不狗血,情出于心不势利,它让我看到了深刻的爱,应该是什么样子。
男主人公王沥川生于瑞士,学在美国,从于建筑师,母语是德法意,第二外语是英语,作为华裔对于汉语自然在口头上没有问题。经常往返世界各地,又在中国的大都市担任事务所负责人三年。年纪轻轻、事业有成、家世好、多金、有修养,最最重要的是有气质外加帅气,简直集完美于一身。女主人公谢小秋,姿色平平好在青春洋溢,读大学期间勤工俭学,日夜奔波于赚钱的运动中,积极改变现实,不自卑,不自怜,在兼职的机缘巧合中偶遇了她一生的挚爱王沥川。从开始的哥们相助到后来的小心翼翼,情感的初探尽收眼底,初恋好美了,仿佛自己又恋了一回。
故事刚开始心中不免产生疑云,王沥川身边美女无数,对他倾心的人用火车都装不完,为什么单单深陷谢小秋的情网?门第经历的悬殊以及看似没有交集的两个人,为什么产生了如此微妙的情愫?刚开始的种种不解,无疑就是觉得谢小秋配不上王沥川。
奈何天道忌盈,王沥川是个残疾,多年前看似治愈的癌症复发,在二人刚恋爱不久的甜蜜期狠狠分开。这一别就是三年。
一个在瑞士,一个在中国,空间的距离相隔万里;
一个深陷病魔,一个初恋自拔,时间的跳跃一千多天。
在分别的日子里,谢小秋带着临别时王沥川是爱她的传递,将这份爱,绵延回报在了一千多封邮件里。日日写信,我无数次问过自己的内心,自己能做到吗,眼观四周,又有多少人能做到。可是谢小秋做到了,一做就是三年,在毫无回应的情况下天天写信,这份坚持可感天动地。她如果不获得真爱,简直天理不容。
可是爱情没有那么容易,从来就不是。就像王沥川说过的:我一直以为,美的东西永远离我而去了。等待着我的,只有死亡和腐朽。诚如谢小秋的坚持,“对于我来说,爱,是一种礼物。不是你能给,才表示你有。而是你给了,你就有了”。是小秋让沥川感受到了“我在你这里看见了久违的美,在你的眼中,我是如此美丽”。
彼此的记忆里,只留下了对对方的牵挂。也许分别的时间太长了,长到足以淡忘了彼此的容颜,长到所有的恨都消失了,所有的伤都愈合了。
三年后的重逢,并没有因空间和时间的距离拉开彼此,我的眼角深处依然还是你。沥川为了小秋的未来,劝她离开自己,忘记自己。小秋不离不弃,在一次次的相争相磨地较量中,小秋对沥川的爱只有更深。她的真实、坦率、积极、乐观,她的聪敏、博学、独立、思想,她的专情、神情、爱意、表达,在重逢后的画面中无限铺开,她代表了一种正能量的人生观,教会了我们怎么说出爱,怎样才是真正地爱一个人的表现,给我们活生生上了一堂课,这在学校的书本里是永远学不到的。
或许这也恰恰回答了刚开始的疑问, 沥川是被小秋的性格和内涵所吸引。还没有确立关系前,小秋看到沥川缺腿的深夜没有惊吓,不当回事儿地一晃而过,坦然对待;二人坐公交车时,小秋也没有因此给予沥川让座位的特殊照顾,达观的尊重让沥川获得了尊严,反而引发自己对小秋天然的男人保护欲。仅仅这两点,小秋已经甩下很多人几条街。所以说,没有无缘无故的爱,尤其男女之间,爱上的时刻,也许就因为仅仅喜欢你身上散发出的某一点。男人不肤浅,尤其王沥川,有自己的想法,自己的思绪,自己的自卑,自己的烦恼,每一个能让他们感觉到舒服和美好的人,也都向往和想靠近。也许开始时和爱无关,久而久之,不是爱那还会是什么呢。
在这个故事里,小秋是勇敢的。在爱情面前敢爱敢恨,爱时付出时间、情感、身体,无怨无悔;在分别后毫无消息的情况下,还在付出着自己的爱,不矫情,不抱怨;在重逢的时刻,小秋蜕变成一番成熟女人的魅力,沥川怎能不被这样一个精神强大的女子折服。说是为了分开再相见,可沥川的眼里,是比几年前更爱小秋的自己。
为什么现代社会有那么多的人还处在单身中,我想除了缺乏天时地利的因缘际会外,更多的是有没有一颗勇敢的心,有没有一张会表达浓情蜜意的嘴,有没有一双即使相隔万里依然前往追寻的腿,有没有一种百折不挠不离不弃对于爱情的信念。
在做到这些之前,请不要随便说对于爱情已经绝望了,爱情都是骗局,爱情都是奢侈品,爱情离我们好远好远。
或许,爱情并不远,只要我们学会“爱”。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九):一见沥川误终身
《沥川往事》,王沥川,谢小秋。如果只是两个人王八绿豆地对上了眼,然后痴情一片,终成眷属,也就没什么看头也不会让人留下什么印象了。偏偏现在的言情作家都是白雪公主她后妈,把主角们硬是虐到体无完肤才罢休。有时干脆就虐死,好一点就终于守得云开见月明。这部小说的结局我自始终就不曾关心,看久了小说电视的我也看出了境界,觉得领会其中情意就好,结局什么的无非是划个句号,一部好看的小说,你会纠结于一个句号吗!
爱情总是干渴的,除非你也能遇到一个叫沥川的男人。王沥川做得最过分的事儿就是他太好了,对女人太好了,太绅士了!他说,如果你习惯了男人对你这么好,将来你会嫁个更好的。但实际上是,除却巫山不是云。这么优秀的他,谢小秋去哪里再找。王沥川站得太高了,也不环顾四周,以为像他那样的高山到处是。太看好这世界了,谢小秋见过你这样的还会把那些小土丘小山包的放在眼里吗
绅士,gentleman,一听这词儿就动心。特把女人当回事儿。现在的世界就是太混乱了,男人女人的一把胡子乱抓,都乱了分寸,失了界限,除了你爹,世界上也就没几个男人会把你捧在手心里疼了。所以像谢小秋这样缺疼少爱的小孩儿,遇到这样一个人物,那可不就是步步沦陷嘛。绅士的基础就是教养,王沥川这种出自文化底蕴深得跟太平洋似的家庭,再加上一等一的教育,怎能不成一个极品。顶级建筑师,财富难以计数。我看了下贴吧,有人特脑残地说,假如王沥川不是这么有钱谢小秋还会不会爱他。你怎么不假如王沥川不是个男人呢。这哪里来的假如。正是这样的人生轨迹他才能遇到她啊。谢小秋看上王沥川什么钱了,三毛说,如果我不喜欢,百万富翁我也不嫁,如果我喜欢,千万富翁我也嫁。特欣赏这句话有么有。谢小秋不正是这样,她17岁,还是一个大学生,就和25岁的王沥川在一起了。换了别人,肯定害怕流言蜚语,忌讳人家说傍大款之类。偏偏谢小秋就不,她爱了就是爱你,管你张三李四的,不管人家怎么不看好,甚至他父亲也以为她是为了钱打了她一顿她也坚决不回头。她家世是不好,是穷,是生活潦倒,可是她乐天知命地生活着。她独立自强,她敢爱敢恨。她不贪不图,她只是爱了他。她爱了该爱的人。看番外才知道,王沥川对小秋算是一见钟情吧。然后两情相悦水到渠成,他们恋爱了。无限甜蜜,无限宠溺,那甜滴出水来让人无限艳羡。他回瑞士甚至买好了戒指。偏偏上帝在对他那么残忍之后给了他人间无限的美好,又企图收回。
故事动人心魄就在这里,王沥川,17岁因车祸被检查出来骨癌,被迫截去右肢。你有没有很震撼?原本应该是谢小秋照顾不便利的他。可是自始自终却都是他在宠她,在照顾她。这是我第一次看男主角是个残疾人士,但是我又多么讨厌这个字眼。他是如此完美,却如此残缺。他直面自己的现实,不卑不亢。甚至在别人每一次的侮辱和同情里,他也依然谦谦有礼。他是潺潺的泉溪,他的人生不含杂质,他拥有最清澈的眼睛。他总是让人忘记他的残缺,而心动于他的美好。不断的病情恶化,让他那么脆弱,却又那么坚强。他被宣判了死刑,随时等着天堂的招呼,而她只有17岁。他是怎样消化掉这一切的,怎样忍着这样的悲伤,到手的幸福戛然而止。她还那么年轻,而自己的未来那么不确定。他只能狠心地和她分了手,干净利落,no means no。他下了决定,带走一切立马回了瑞士。只留下房子给小秋,还有,承诺永远帮助她。
他做到了,他说会永远罩着她。只这样的情义已经是人间难得的了。所以谢小秋那般痴情就是说得过去的了。她固执地不肯接受现实,她知道他爱着她。在谢小秋任性的背后,那是他的爱。她仗着他的爱,所以才肆无忌惮。她照样给他写EMAIL,常常写,总是写,却没有回音。他也靠着她的这些邮件支撑了下来。六年,她说一句你回来,他就回来了。王沥川就是这样,一直逼迫小秋忘掉他,move on。但是他又总是宠溺她,不忍她受半点苦,那般周全地维护她。她怎么能忘。
所以这注定是一场持久战。他追她跑,可是他又总怜惜她的辛苦。于是我们看到王沥川一次次狠心拒绝,却一次次无法看着谢小秋受伤。他为了让她戒烟不顾自己的身体跳进垃圾桶,他在她相亲时在雨中等着送她回家,他在她受伤时在医院的外面焦急如焚,知道她来瑞士他从医院逃出来拖着自己虚弱地身体非要去机场接她,他的房间放着他们唯一的合照,他遵守承诺不顾病情恶化非要回到中国,他说墓志铭这样写,这里住着王沥川,生于瑞士,学在美国,因为爱上一个中国姑娘,所以死于中国。阿门。
多年后在《结爱》里,王沥川对皮皮说,如果你们很相爱,不要苦苦等待,要尽力在一起。守候是件很痛苦的事,人生也会有很多的变数,要两个人一起共同度过难关,明白吗。王先生因为小秋的坚持终于悟了,不必在乎生命的长度,在乎的是相爱的人在一起的每一天。王沥川和谢小秋还是在一起了,带着他们的双胞胎女儿,人生完满。王沥川的身体还是没有完全好,不知道以后会怎样,但未知的何必忧心,今时日的一切不是很美好吗,想起《女人的香气》也是这般。
有些人的生命很短很脆弱,他们却用这最后的力量让爱尽情飞翔。有些人的生命很漫长,他们却终其一生不曾付出,不曾深情。来世上一遭,所为何事儿?
《沥川往事(上下)》读后感(十):慕名而来,有些失望
慕名而来。
作为一个以啃书来打发时光的女青,看这本书纯粹是因为书名在眼前晃过的次数太多了,问度娘还是搜度娘,只要涉及“虐心”和“言情”都会有人不厌其烦的推荐、推荐再推荐。
我不是资深言情迷。但很喜欢以言情来打发时光,尤爱古风。都市文早些年看过一些,那时候电脑还是大脑袋式的,周六下了课去书屋租的基本还都是台言,大多也是豪门巧取豪夺型。后来大陆言情多了,不仅篇幅长质量也好,都市文开始流行红三代军二代巧取豪夺型,于是不太看了。现在的选择多了,都市里也有了更多的题材和创意,偶尔捡捡挑挑还有精品入眼。
于是,对《沥川往事》便如雷贯耳。多次擦身而过后便好奇心顿生,讲的到底啥事呢?确实看哭了。不过也确实失望了。
言情于我是打发时间,期间有感动有欢笑,也有丝丝缕缕的温暖划过,不过相对于专业书而言还是怀着十分轻松的心情去看,但是看这篇时我不得不严肃认真起来。
王沥川,伤残人士。这也是我越看越严肃的主要原因。小说中后期王沥川经历的各种疾病专业词汇和越来越消沉的生理状态使人不能再以纯粹看言情的心情看文,也让人想到了生活中那些真正伤残和正受癌疾缠身的人。这是小说的翘楚之处,确实敲出来了人们的同情心。但与此同时,不得不说,小说的另一部分就让人失望了。
先说王沥川,虽残但意志坚,男主光环依旧强大——帅、多金,众酱油女追捧,导致某酱油女与女主各种不爽的罪魁祸首,就连XXOO都毫无障碍甚至勇猛,这是有多YY啊。
小秋,性格坚韧,不小白不女神不圣母偏写实风,按理说这样的女主该招人待见。但作者有一个地方写毁了,就是第一次的XXOO。17岁,又是传统家庭出身。与男主才见了几次啊,连基本信息都没问清楚就。。。。。。有人会说这就是小秋的率性而为。小朋友们,这不是率性而为,这是赤裸裸的男主光环啊。因为他是男主,所以女主不会看错人,不会被骗被卖被欺负,因为他是男主,所以就是世间最好的男人第一眼就能看出来,因为他是男主,所以就会各种负责各种爱到舍弃一切只与你相随。因此,不需要问清楚,不需要深入了解,就可以情之所至XXandOO,这还不是最不招人待见的,最不招人待见的是小秋你就不能有点你这个年龄这个阅历该有的羞涩吗?毕竟第一次啊,对方再是男主,也要有点17岁处女事后该有的反应啊。
作为一个80后传统女青表不接受,直接影响看文心情。
再说男女主感情,这个讲起来先表明立场吧。我不是很认同王沥川的做法。爱情跟亲情友情是一样的,在贫穷病痛死亡面前也是一样的。这一辈子,人可能不会遇到向沥川那样的癌疾,但生几场大病是不可避免的,也都会被各种死亡危机侵害着。家人是不会离去的,也是不会被推开的,爱人,同样也应有不被推开的权利。
沥川很坚强,同时也很残忍,对自己对小秋。
不想拖累爱人不想耽误爱人,这种心情可以理解。让我想到了以前看到的一个访谈节目,一中年男子身患重度抑郁,不是因为他以前患有恶疾,而是因为他在得知后不忍告知家人选择悄无声息的远走他乡,身体虽然治好了,但精神彻底垮了。他的家人也在以为他或是死了或是抛弃妻女的悲痛中度日,生活艰辛。
若是相爱,就好好爱,无论贫穷、病痛还是死亡,这些在相爱时都是应该要面对的事。在战争年代,死亡对于人们来说是最为接近的,但是爱与被爱的权利并没有被剥夺走,这才是一个民族最为坚韧的地方,用希望迎接将要面临的一切。
因此,慕名而来,有些失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