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30 05:27: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10篇

  《被偷走的那五年》是一本由八月长安著作,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8,页数:272,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一):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一场车祸,福祸相依,让何蔓有机会重走这五年,失去的五年,他可以当作什么都没有发生过,再重新开始。以前性格很好的她因工作压力变得冷漠刻薄,忽视了对家庭的在乎。谢宇因何蔓的晋升,心生妒忌,二人矛盾就此展开。只是,他们都忘了初心,都忘了站在对方角度着想,只想把彼此往坏处想。何蔓在忙事业时忽视了爱谢宇,谢宇因所谓的尊严而气何蔓。二人从未坐下来好好谈谈夫妻,应是最该信任的人,从相识到相恋,从相恋到相守,多么不容易的一件事,为何不好珍惜呢。生活不会给我们机会重来,知错就改,善莫大焉。人要反思自己发现不足,不断去完善,做最优秀的自己。以后,要学会照顾人哦!不可以太自私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八月长安,生于盛夏八月,但求此生长安。

  *总有人在问,爱一个人可以坚持多久,焕彩斑斓的浪漫总希望得到时间的加冕,但事实往往残酷的令人心寒,再华丽的爱也经不起岁月磨砺

  *有多少关系死在得寸进尺上,有多少感情死在贪得无厌上。

  *有些人,在心底从来没忘记;有些事,有些梦,还找不到谜底;有些话,越欲言又止就越是动听。让我们靠近,想悄悄告诉你,多爱你

  *我不需要出席你人生每一个重要时刻,只要我知道,你人生的每一个重要时刻,你的心里有我,就够了。

  *也许一个人最好的样子就是静一点,哪怕一个人生活,穿越一个又一个城市,走过一条又一条街道,仰望一片又一片天空见证一场又一场离别。然后淡下来,于是终于可以坦然的说,我终于不那么执着了。

  *所有的故事,都有个结局。但幸运的是,我们的生活中,每个结局都会变成一个新的开始。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二):不要让每一次的选择偏离最初的方向

  女主第二场车祸后醒来,记忆停留在蜜月时的第一场车祸时,两场车祸之间的五年的记忆都失去了,于是开始了寻找记忆之路,同时也是寻找自己甜蜜婚姻为什么会在五年后走到尽头,自己最好的闺蜜为什么会在五年后形同陌路,自己身边为什么除了姐姐之外再无朋友的谜底。与其说上天安排的是一次灾祸让她失去记忆,倒不如说是作者安排一个五年前的她去反思自己这五年的变化,庆幸的是,因为失忆,回到从前的她,或者说是回到潜意识里的她,凭着骨子里的那一份坚持,她这五年失去的闺蜜和丈夫,都失而复得了。

  不得不说失忆的桥段真的是非常老套,可是这本书的情节发展还是带给我一点思考感受的。

  踏入职场之后的几年,是人生变化最大的阶段适应着新的环境,学着生存的规则,一天一天开始着一点一滴的变化。没有人知道将来会发生什么事情,但是希望都能在关键转折点,需要选择的时候,坚持自己最初的方向,不然,每一次选择的角度偏离逐渐积累可能到某一天,突然发现现在自己正在与当初的自己背道而驰,成为了自己当初最讨厌的人。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三):如果我遗忘了那五年

  文/火焰蓝灵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

  这部作品我首先接触的是电影,然后才是书。请宽恕我的孤陋寡闻,我开始还以为这就是一部编剧创作出来的作品,没想到是作者八月长安的书。我说过我像只井底之蛙,但总觉得比井底之蛙要好那么一点点,只是后知后觉而已。

  不得不说,我看完电影的第一感觉就是心被虐得找不到了,并发誓再也不看这种虐心的电影了。躺在床上一把鼻涕一把泪的人比鬼还难看,而且还得忍住别哭出声、以及忍住不嘲笑自己傻的样子。就为了看场电影,我容易嘛!

  言归正传说说书吧。

  八月长安,是我最不熟悉的作者。之前根本没有看过她的作品,也没有听过有她这么一个作者。也许就是这样,一个平凡人想要大部分人都知道,只能通过不断地努力以及那比较好的平台才能让自己崭露头角,成为新星。这样的追梦路程我太熟悉了,因为我也正经历着、努力着。要说作家都是寂寞孤独的,也没什么不可以,但这些寂寞且孤独的心不也因为这些能够创造有血有肉人物大片大片的文字粉丝喜爱而变得充实温暖么?往往过程结果更为美好

  《被偷走的那五年》,那五年好的、坏的,统统被一场意外偷得所剩无几。应该要感谢还是抱怨呢?我觉得不管是我还是书里的何蔓,都会选择感谢上帝。看似是一场灾难,却是上帝赐予她与谢宇复合的机会。有时候分开的人只是缺少一种道歉的勇气,往往什么都不记得了,只记得他是你唯一可以依靠的人,你便会拥有一颗天不怕地不怕的心,你、就是想跟他在一起。可是,在这部作品里,主动道歉的应该是谢宇。

  就如母亲说过的,她说一个女人最需要的只是一个男人点点滴滴关心理解包容,以及那可以给予安全感陪伴。而这些在何蔓与谢宇的婚姻两年后是不足的,谢宇越来越嫉妒何蔓,越来越不理解,不陪伴她,致使何蔓只能去看心理医生,只能向另外的男性寻求温暖。这些都是谢宇该好好反省的。而何蔓,也有错。她的错就是她太强势,她应该弱一点,做好女人的那一面就够了,不该去抢男人地盘。所谓“天、地”,就是有区别的。地怎可代替得了天?天又如何当得了地?阴阳之道,代代相传,却在我们这辈乱了章法,不失是一个天大罪过

  其实我渐渐能够感受到何蔓失忆的那种心情,因为我现在几乎常常脑袋一片空白,该记得的容易忘记,而想忘记的却擦也擦不掉。如果我遗忘了那五年,如果遗忘的那五年里刚好有我的最爱,我不想失去却已经失去的人,那么我也许会快乐许多,同样会失去很多。

  如果我遗忘了那五年,你们一定要帮我想起来;我宁愿在痛的世界死去活来,也不愿意在一个荒芜的世界里傻笑而终。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四):因为相爱,所以无法放心相爱

  前提是,我把这本书放在了现代言情一类,然后就可以坦然的去评论和打分了。

  大概言情界已经觉得“为什么相爱的人不能在一起”、“为什么相爱的人在一起了还要互相伤害”、“为什么互相伤害了还能破镜重圆”、“为什么破镜重圆了仍不得善终”这些招数单一使出来不够狗血了,所以,干脆来了个加强版循环狗血释放术。结果就是集各种桥段为一体的这本书,你可以在其中看到各种似曾相识

  但我还是给了它四星的评价。在狗血之下,作者的语言不错,借由剧情推进所讨论的点也没有太偏离生活。

  故事重点,应该是讲两个人如何借着一人失忆来反省夫妻沟通之道和自我成长。不过,有些梗实在是没有必要,一是女主和心理医生有一腿这件事,很是耿耿于怀。心理医生的职业形象又一次被黑化了,以后谁还敢去找心理医生啊。

  另一件事是,结尾的开放性结局太让人泄气。估计是作者觉得狗血还没有撒够吧,如果男主和女主从此幸福的生活在一起她就不幸福,所以非要走上“一个得绝症、两人要死别”的道路不回头。

  对于结局的事件,有一个选择题很贴切:如果你的爱人患了绝症,以下三种选择,你如果做?1、治好ta,代价是ta忘记了你。2、治好ta,代价是你忘了ta。3、你杀了ta。戏剧性的三条路,也总比现在这样似是而非的好啊。

  回到重点的讨论上来。男主和女主为何从相爱走向离婚,书中交代是女主因为事业的关系变成了女强人,而男主不能接受女主在社会地位上高他一等,所以两人渐渐产生隔阂。于是,男主向外勾搭怒刷存在感,女主向内压抑寻心理医生有一腿,其中穿插各种男女误会经典桥段。

  这里可吐槽的点实在太多了,例如男主的玻璃心。不过,作者大概想要传达是“为什么相爱的两人,却不能相互信任?”在一些明明可以用语解释清楚的事件面前,两个人却踌躇不前,不敢求证,反而用“杀敌一千,自损八百”的自杀式招数,伤人伤己。

  爱情里面,因为相爱,进而患得患失,对自己缺乏自信,把对方过分高估,在自我的世界里,觉得自己已经卑微到了尘埃里,觉得对方飘到了天边上,至于不平等,连说句话也不敢,只能用愚蠢办法引起对方注意。这可能是爱情里“爱的越多,怕的越多”的真理

  快结尾的时候,和男主重归于好的女主,就曾觉得这种幸福真实,有些害怕。佛家言:因爱故生忧,因爱故生怖。

  所以,等下次你的爱人在你面前支支吾吾、不敢言语,但你有感觉ta是在怀疑,请耐心对待。Ta其实不是怀疑你,更多的是怀疑自己。在爱情里,人们只是担心得无法相信自己可以放心的爱和被爱而已。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五):最后的几页让我泪流满面

  一见钟情的一对儿恋人,步入婚姻,如胶似漆的五年之后,离婚。

  女主人公何曼的一场车祸带来的暂时性失忆症,又将二人拉回到了过去的生活里。

  故事的高潮在李曼被确诊是脑萎缩之后来临,何曼坚持做手术换来清醒的活着,谢宇坚持不做手术、为了何曼能够有命活下来,并不惜赔上自己的一辈子的光阴来照顾何曼。

  让我落泪的那句是:等我醒过来,你要怎么补偿我?

  夏天的大西瓜,对半切,我把最中心、最甜的那些都用勺子挖给你。

  这些,就是我老公为我做的,每次吃西瓜,都会将最中心的那块儿留给我,其他的挖得空空的,那个心尖尖就像个孤岛一样毅然独立,每次,我都没心没肺地吃掉。

  如果我发生什么不测,老公也一定不会放手

  所以,我为自己的幸福而落泪。

  得夫如此,妇复何求!!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六):谢谢你,曾经爱过我

  有些人,从来没有忘记过,他们一直都藏在记忆的深处。

  在一个无聊的下午,于书店漫无目的的闲逛之时,就看到了这本书安静的躺在角落,显然被谁翻过,又被谁随意的丢在一边。电影上映的时候见过海报,但并没有想要去看一看的欲望,一个人游荡,又何必把自己抛向喧闹影院呢。所以,再见到这本书时,内心少有惊喜的。于是选择一个安静的角落,细细的翻阅。

  故事的开场是一对幸福而又甜蜜的新婚小夫妻,热爱自拍,喜欢搞怪,讲述的是那些我们每一个只要恋爱过的人都曾经拥有过的甜蜜与轻松欢乐,那里有每一个女孩在恋爱中散发出的调皮任性,也有每一个男孩宽容微笑疼爱。突然,剧情在脑残的女主强烈要求正在开车的男友回头吻她之时发生了骤转,一场车祸之后,女主失忆了,多么狗血的剧情,不过我们总在少不经事的时候抨击一部作品有多么的虚幻多么的狗血,但时过境迁,终有一天我们会悲哀的发现,有时候现实生活比小说电视还要狗血。

  何蔓失忆了,丢失了五年的记忆,忘记了这五年发生的所有事情,忘记了她跟谢宇苟延残喘剑拔弩张的婚姻,忘记了他们有将近两年的冷漠时光,忘记了她对谢宇的失望以及不信任,忘记了她在失落后对爱情的背叛,忘记了她主动向谢宇提出了离婚。一觉醒来,她从2012年回到了2007年,这五年的光阴她仿佛从来没有经历过。她把爱情里那些肮脏东西全都忘记了,唯一记得的却是曾经如水晶珍贵的爱,只有爱,她记的写于是他此生最爱的那个男人,她记得他们在一起爱得轰轰烈烈的那段时光。

  真心觉得,作者的这个事宜安排的很巧妙,当看到何蔓一方面追悔莫及,深陷五年后和曾经最爱的谢宇离婚的事实而不能自拔,另一方面又惶惶不安小心翼翼的试探谢宇的感情,希望重新回归到爱的怀抱,那一瞬间,我的心理防线也被击破了。在诺大的书店,泪流满面。

  我们伤感一个故事,不是因为故事的本身多么的动人,只是因为那段故事勾起了我们对某个人的回忆相似的情节,相似的感受,相似的那个人,喃喃自语:有些人,从来不曾忘记。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七):不愧是八月长安

  看完了,书里的结局是一个开放式的结尾,不像电影中那么惨烈

  在已经看过电影,同时,电影还是给我蛮大触动情况下,在已经知道开始和结局的情况下,这本书还是能吸引我读下去,我不得不说八月长安很厉害

  我最钦佩作家能兼顾逻辑和感情,八月长安算一个。

  电影中的何蔓五年前和五年后的性格突变有点奇怪,小说版的《被偷走的五年》很好地解释这一问题,原来何蔓的改变与她的家庭背景有着紧密关系,她很要强,所以,在工作中她不服输,强迫自己变得冷酷,后面丈夫又变成了这个样子,性格不走向扭曲才怪!电影里我们也许会有一丝怀疑,失忆前的何蔓是不是已经移情别恋了,但书本里的何蔓让我们明白不管是失忆前还是失忆后的何蔓都是那么深爱着谢宇,甚至失忆前的何蔓更加让人心疼,因为那个何蔓想要得到爱,但已经不相信爱,即使内心里面还是很爱谢宇,但只能用冷酷来掩饰自己,折磨自己,又折磨别人。

  除了故事本身吸引我以外,八月长安穿插在书中她对人生的理解我也很认同,比如,如果一个人太看重工作,工作是会改变一个人的脾气、秉性的,其实,这一点我在生活中已经很有体会了,工作如果整天想着要跟别人比,太注重名利,一个人就会失去原本的单纯,世界也变得复杂,一个人真的会变得痛苦,反正看哪哪不对。第二个,我佩服八月长安的地方是我发现她有很多故事存量,小说里面总能很恰当得穿插一些故事、桥段,还有,好像观察力还特别敏锐,所以,她所运用的比喻也总是十分恰当,比如把一个失忆但其他方面正常的人比喻成白色裤子上沾着经血但不自知的人,这个比喻真的是很精妙,真不知道她是怎么想到的。

  上课虽然比写小说容易许多,但是,在很多地方真的是可以借鉴的,比如逻辑和感情并重,比如注重积累,比如对生活有敏锐的观察力,并且能把它绘声绘色描述出来。我现在貌似进入一个瓶颈期,没有激情了,同时,在上课前总是没有去认真梳理逻辑。但其实,这些问题我只要稍稍再投入一点精力,就可以做好的。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八):看完此书后才有兴趣看看电影

  这本书用女人肌肤般细腻的文笔描绘了一段感人至深的故事,失忆或许是很俗套的一个元素,但是失去的五年记忆却能帮助女主角找回逝去的爱情、友情,这样的故事即使再俗也会令读者买账。在小说里,失去的那五年可以将失去的爱情悉数找回,但在现实生活里,五年的光阴没了就是没了,又怎么可能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而从新来过呢?看了小说,我才明白过一个亘古不变的道理,爱情的世界里一切皆有可能。

  一场车祸让何蔓失去了五年的记忆,但是这五年里无论是社会还是自己和身边的人都发生着翻天覆地的变化。她醒来以后,要重新接受这个社会,学会用智能机,学会用网络地图,学会在电子信息时代生活。小说从一开始就抛出了一个悬念,何蔓失忆的这五年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一睁眼发现自己的好姐妹和自己闹翻了,也莫名其妙地和老公离婚了。何蔓准备找到原因,她赖在前夫谢宇的家里,她约出本已经和自己闹翻的姐妹,她去找记忆中根本不存在的心理医生。之后她才发现,原来真相远没有她想象的那么简单。她努力找寻记忆,但最终却得到了自己最不忍直视的真相,原来离婚一切都是她的问题,和谢宇无关。

  如果说被偷走的五年时间可以当做什么事情都没有发生过的话,那一定是爱情在作祟。五年足可以让一个背包小妹变成职场女强人,何蔓的升职让她的个性也发生了变化,工作和生活的压力让原本活泼可爱的何蔓变得惹人厌烦。谢宇可以原谅何蔓,忘记那五年的情伤,接受现在失忆的“以前”的何蔓,是因为他对何蔓还有爱情,即便刚开始表现得那样冷漠,那是因为失忆的是何蔓,而谢宇仍旧保持了那五年的悲惨记忆。对于谢宇来说,那五年真的很漫长。

  婚后五年的记忆因为何蔓的失忆而被封锁了起来,其实我们逝去的不只是时光,还有随着时光的流转而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比如人性的变化、社会的变迁、环境的改变、还有最不想忘记的回忆。好不容易可以放下那五年的回忆而重新在一起的两个人,却因为何蔓车祸后的后遗症而再次面临着生离死别,虽然小说结尾并没有交代何蔓的手术是否成功,这给读者留下了一个悬念。如果何蔓的手术没有成功,她将永远离开谢宇,那么他们失去的就不只是五年,而是一辈子,不过死去的何蔓或许真的可以永远留存在谢宇的脑海里,并且是以最完美的形象。

  小说后来也被改编成同名电影,由白百合主演,电影和小说在剧情的走向上并没有太大的区别,但是电影却比小说更容易抒发情感。不得不承认,这部小说在结尾处的文字间确实游移了一些感动,但因为泪点并不明确,所以到了最后也只是感动而已,并且回味无穷。或许被小说感动的读者中有一些人也曾像书中男女主角一样面临着热恋、争吵、分手,书中所描绘的画面也是普通情侣都会去做的一些事情,这也更容易产生共鸣。令我印象最深的是谢宇向何蔓求婚的画面,这一段充满了戏剧性的情节,谢宇求婚的过程并不十分顺利,居然在求婚之前忘记带戒指了,因为回去取而让苦等的何蔓十分生气,在吵架中求婚的过程并不如谢宇彩排时想象的那样,但却带给读者无限乐趣,让读者在笑的同时也不乏一丝感动。

  很多在热恋中的情侣喜欢吵吵闹闹,并不懂得两个人在一起的时光有多么得来不易。小说中的男女主人公喜欢用DV记录他们在一起的瞬间,因为这个习惯也为何蔓找回记忆提供了一丝线索。很多时候,两个人在一起是为了相互取暖,如果把时间都浪费在争吵上,那么我们浪费的就不只是时光那么简单,更多的是感情,吵架会增加感情也会冲淡感情。

  小说用被偷走的五年时光告诫读者,要懂得珍惜眼前人,不要让强大的内心和嚣张的气焰打压身边那些爱你的人,这样会伤了身边人的心。物质利益就算再有诱惑力也抵不上身边人的一句关切问候,如果何蔓早一点明白这个道理,也许就不会弄得众叛亲离,即使失去了五年的记忆也不打紧。凡事,不要等到失去了才懂得珍惜。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九):为什么我们会变成我们最讨厌的那个样子?

  因为二熊去买了这本书。

  虽然很多人说失忆+脑退化症的段子很狗血,但是这本书还是给了我很多触动。究竟是什么谋杀了我们的爱情呢?

  “我不明白,为什么一觉醒来你就不是我的。”

  何蔓一觉醒来,回忆倒回到五年前,停留在自己和谢宇最幸福最甜蜜最相爱的日子。但事实却告诉她,五年时间,那个自己最爱的人已经和自己成为了最熟悉的陌生人。她不明白,为什么她记忆中那么相爱的两个人会走到这个地步。这五年,是什么谋杀了他们之间的爱情?她开始去寻找答案。

  在何蔓的寻找过程中,真相慢慢浮出水面。一切的转变来源于当何蔓升为创意总监。那个单纯、简单、热情的何蔓逼着自己成长,变成一个冷淡、咄咄逼人的工作狂。而面对妻子的变化,谢宇选择了在外面花天酒地来表示抗议,来吸引妻子的注意力。就这样,两个人越走越远,矛盾越来越多,曾经那么炽热的感情被抛弃在记忆深处。曾经那么深爱的两个人现在像两把利刃一样互相伤害,一刀一刀地让他们的婚姻和爱情变得伤痕累累。最终,何蔓的意外出轨成为婚姻奔溃的导火线。

  赤裸裸的真相是那么残忍。

  “我们那么相爱,我想象不出我们恶语相向的样子。”

  为什么曾经的我们那么相爱,现在却恶语相向?

  为什么那么相爱的两个人却又互相伤害?

  为什么我们会变成现在这个样子?

  也许现在的我们想象不出五年后、十年后自己的样子。也许我们想象不出五年后、十年后的自己会变成曾经自己最唾弃的样子。有多少人能在现实的磨砺下还能保持最初的自己呢?现实多么残忍。

  看到失忆后的何蔓不敢相信自己会成为那个讨厌的自己的时候,我在轻轻问自己,五年后的我是否也会变成自己最唾弃的样子呢?不,我不要变成那样的自己。希望五年后、十年后、甚至二十年后的自己找出这篇书评的时候,我还能笑着对自己说。我做到了。我没有丢掉那个最初的自己。

  quot;爱情就是那么简单。我离不开她,也放不开她,更没觉得她耽误了我什么。我这辈子本来就只想跟她一起过,离开了才叫耽误呢,这就是我的现实。“

  知道真相的何蔓接受不了自己的出轨想要离开的时候。谢宇却发现原来自己还是一直爱着何蔓的。他包容了何蔓的错误,两个人重新回到了相爱的时候。本来以为剧情会在这甜蜜的时候落幕,留下一个happy ending。可是上天却不眷顾有情人。何蔓患上了脑退化症。她会突然以为她还在读高中,她会突然以为自己等一下要开会,她会突然以为今天是谢宇的生日。脑退化症的何蔓像个孩子一样,要谢宇随时随地的陪伴。很多人都劝说谢宇把何蔓送进疗养院。谢宇却说:”我不舍得。“不舍得把她放在那么无情的地方,舍不得没有她在身边,舍不得让她像犯人盼望着每星期有人来探望自己······不舍得,因为她是我的爱人,这是我的承诺。

  爱情就是这么简单:遇见了命中注定的那个人,就一起携手相伴一辈子。就像结婚誓言里说的一样,无论疾病还是健康,无论富贵还是贫穷,都要与对方一生相伴,永不分离。承诺了,就不要背弃。

  书的最后,没有喜剧和悲剧的交代,而是一个开放式结局。但是我相信,何蔓会好的,他们会幸福的!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十):New Journey

  对二熊来说,这是一种新的尝试,从已有的剧本架构里,写出一个新的文字故事。

  说到剧情的开头就能想到结尾的故事,要靠什么才能在文字上出彩呢?

  文字和电影的差别,作为多年的观众大家都心下了然。因此单纯用剧情来看这本书,我认为其实不必要。

  与电影的最大不同之处,在我看来,便是多维的画面感。

  无论是情感,节律,还是留白,电影画面与文字的画面感相比,实在是要粗糙许多。

  我是更喜欢好的文字的人,因为原本平凡的一个故事,经过精巧的架构和叙述,照样可以熠熠生辉。没有不动人的感情,只是表达的效果因人而异。细心到位的遣词用句,层次分明的逻辑,才是一个故事真正的灵魂。

  二熊一直在进步。

  如果说曾经的她是让感情和理智互相牵制而写字,现在的她仿佛已经慢慢掌握了属于她的脑中织梦者,一砖一瓦地铸造着属于她的语言世界。

  我很庆幸自己是在已经学会用世俗去描摹世界的时候认识了这样一个作家。

  这代表着我不是少年时候会因为激动和热情而去喜欢这些文字里的一个人,一段场景,从而会有期待和幻想。

  到了这个对于人生已经有规划的年龄,我已经清楚地知道所有故事都是别人的人生;自己所能获取的,都只是一些类似的瞬间与情感。

  故事里的过程和未来并不会与真实的人生有交集。

  而感情却能永垂不朽。

  那么多年走过来,所有看上去再戏剧性的人生,如果在岁月这根时间轴上被拉长,煎熬的感受远胜于惊和喜,这是我的体会。

  大部分时候我们看别人都只是一个现在的状态,没有人能够体会他人在过程里的每一分心情,其实在当下的时候 每一分被时间放大冲淡的情绪,浸润其中的感受是无法让人清楚辨识自己的每一刻真心的。

  二熊的文字,于我最珍贵的地方,是我看到她对青春和情感的每一分珍惜和尊重。

  很多人写文章的时候会矫揉造作,会因为剧情而捏造不符合当下的情境和改变主角性格。

  这一点对于一个故事来说,是致命的弱点。

  而每一个属于二熊的故事,仿佛都是从通晓事理的人口中又一次叙述出当时的情绪。

  虽是青春故事,却都比发生的时刻罗列得更有理有据,一切混沌与横冲直撞被娓娓道来。

  那种介于过去和当下微妙的契合感,让人心下慨然。

  以上感受第一次冲撞我的时候是我读《暗恋》的春天。

  《暗恋》是我心中她最特别的书。她也说了,这是她的梦,谁指摘都不在乎。

  每一个字仿佛都是二熊用心跳直接书写出来的文字,行文间的情绪浓郁几乎到达顶峰,每一个回合都看得我措手不及。

  所以每一次我都能看了又看这些故事。

  好的文笔很珍贵,好的思路和素材很珍贵,但好的态度是最珍贵的。

  虽然篇篇都坑,本本都拖,但是她很认真,无论生活还是写作。

  因为认真,所以会有昨天微博里所说的 每一个灰心失落的夜;

  因为认真,所以她会在每一次见到读者的时候看到喜爱而激动。

  这是赤子之心,我很开心我能认识的是这样一个人。

  人生路很长,我们不能断言一生就此定型,但是有态度,就不会让人失望和遗憾。

  这样的改编是一种新的尝试,源于她坚实的读者群,源于她本身文字的魅力和说服性。

  她已经是职业作家,这份工作必然会让她尝试更多的文学范本来进行拓展和成长。

  我会陪你一步一步,稳稳地走着美好而又艰辛的路。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被偷走的那五年》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