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是一本由[日] 江国香织著作,南海出版公司出版的平装图书,本书定价:32.00元,页数:280,特精心从网络上整理的一些读者的读后感,希望对大家能有帮助。
用边界的语言夸张地、极狠、极鄙视、极无所顾忌地说普通事,常见。
可以总结到,用极端的显个性的话,用刺激的显豪迈无边的话,用粗鲁的我是流氓我老大的话,描述自己的想法陈述自己的观点,是种潮流,一种哗众取宠纯为吸引人眼球的潮流。
个人觉得能长久吸引人,引人心底佩服的,还是内容浑厚但文字平和、细节认真、结构结实、充满健康想象力的作品,绝不是那些擅走极端边缘的猛喷类文字:总是否定、条件反射地发挥、脏话满篇、乐于践踏。它们吸引人的眼球,只因为它们膈应人而已,不过是赏丑潮流中的一条分支。
此书,也属边界区域。
但不是在语言形式的范畴。它是用平和的文字,描述边界区域的一些情感:婚外恋、同性恋、怪癖等等。
总感觉日本人的精神世界尺度大,好多事都做的超出普通习惯的范畴。若论生命,能看到他们极精致地生活,又能看到自杀发生的如此随意坦然。若论风气,能看到他们极守规则懂礼貌,又能看到变态极端非常规事件频出此域。莫非这就是:这是最好的,也是最糟的。莫非这就是:人性自由。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读后感(二):不是我能理解接受的爱
我是这么给基友推荐理由的 “夫妻俩女的酒精中毒症轻微精神分裂男的同性恋婚后还有情人妻子也知道 你不觉得冲这种带感的人设都要去看看么”
她答道“只要不是夫妻俩最后真的相爱的恶俗结局我就看”
“放心看吧 不过一定程度上结局也够可以的了”
我没说出口的结局就是 在经历了双方父母知道夫妻俩各自的秘密后逼迫二人人工受精男方情人远走他乡散心【历时一周 简直就是在搞笑】夫妻俩协议般的糊弄过去后 三个人居然作为上下楼邻居幸福的生活在一起 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三观不正 有人说并不是只有爱情才被称之为爱 他们是像家人一般的爱着的
我倒更倾向于妻子对于相亲所识的丈夫是有那么一点好感度的 就算是为了敷衍父母结婚 也需要找一个自己不讨厌的对象不是么 更何况婚后生活中妻子的描述 那是个相当温柔体贴的男人 不过即便有爱情也不会有发展不论是对方阳光开朗的情人还是自己不稳定的精神状态 这种时候才会觉得可以一起生活就是最完美了吧 是双方的特殊情况造就了最后特殊的幸福结局 不过我依旧觉得这种幸福不是我可以理解的
妻子在文中把同性恋众人称为白色的狮子【浑身雪白非常稀少食草而活】丈夫在内心觉得妻子也是白色狮子 所以他们和谐的相处生活因为他们本就是同类 彼此给予对方需要的又不相互打扰 双方互赢并且感到幸福 书中说他们的爱情像抱水一样 三个人谁也离不开谁 删除电子文档以后只能感慨真是神结局神逻辑不是我这个凡人可以理解的所谓的爱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读后感(三):抱拥那水月镜花般的爱情
睦月和笑子婚后不久,睦月的父亲上门拜访。他对笑子说:“你们最终还是结婚了,我觉得很对不起你的父母。”笑子很想说:“我和睦月彼此彼此。”可是说不出口,临走时公公郑重地说:“和那小子结婚,也许和拥抱水一样。”笑子顿时感觉背后一阵飕飕的凉意,她一字一顿地大声说:“没关系,我也不喜欢性生活。”公公脸上露出惊愕的神色,随后说:“你很特别。”
在别人眼中的岸田夫妇,堪称天造地设般的完美一对。睦月是性格和善、事业有成的青年医生,笑子是翻译意大利语小说的文艺青年,他们在相亲中结识,彼此兴趣相投,很快就结婚了。睦月有洁癖,总是勤快地把家收拾的一尘不染,而笑子虽然不擅长下厨,却能把床单和睦月的衬衫都熨得没有一丝褶皱。他们时常在临睡前坐在阳台上看星星,小口抿着香槟。这样的日子美好地仿佛一点都不真实,让人心生羡慕。
然而在他们幸福生活的表象之下,掩藏着令人无法喘息的秘密。在卧室保险柜的最上层,放着两份诊断书。一份是睦月的:确定没有感染艾滋病;另一份是笑子的:精神病没有超出正常的范畴。所以,睦月父亲的话也对也不对,不止笑子是特别的,他们都很特别。睦月是同性恋者,而笑子是酒精中毒的情绪不稳型人格障碍患者。他们带着各自难言的苦衷,隐瞒了对方的亲朋好友,携手建筑起了专属于他俩的秘密城堡。
他们理解彼此的缺失和软弱,虽然他们之间并不存在着真正意义上的爱情,但他们却不约而同地用自己的方式来治愈对方。笑子尽可能地去了解和接触睦月的爱人阿绀,不但邀请他来家中做客,还张罗着让睦月的朋友、也是同性恋的柿井及其伴侣一同到家中聚会;笑子时常控制不了自己的情绪,大哭大闹、摔东西、歇斯底里,但是睦月都以最大的耐心去包容她、体贴她,每天都给她买她喜欢吃的东西,认真地对待她的奇思妙想——例如笑子想知道金鱼能不能横渡浴缸,睦月就专门为她设计了一张折线图的坐标轴图表,这样笑子就可以一目了然地看出金鱼的进步。
这样古怪的夫妻关系可能在常人眼中难以理解,但是在江国香织的笔下,睦月和笑子分别以自己的视角来推进故事情节的发展,都是些细微琐碎的日常小事,却一点点地把读者带入了这段感情之中。说实话,我不但可以理解他们的关系,甚至开始有些羡慕起来。他们不能做身体上的伴侣,但是他们却是彼此契合的灵魂伴侣。因为他们关注着对方的需要,而不是吵嚷着自己的需要;他们为了对方甘愿牺牲自己,甚至不惜因此作出种种惊世骇俗之举——睦月拜托笑子的朋友帮忙请笑子的前男友和笑子约会,笑子去医院咨询能否将睦月和阿绀的精子混合起来培育试管婴儿,孕育一个“我们的孩子”……
当然生活中依然难免争执和伤害,正如笑子慢慢意识到的,公公所说的拥抱水的感觉,并不是缺乏性生活造成的寂寞,而是因为自卑和相互顾忌造成的憋闷。在被前男友感情伤害之后,笑子无法忍受一个如此体贴的伴侣存在,她常常疑虑自己不值得有人对她那么好。她是爱睦月的,同时又明白这种爱注定了不同寻常,就像那耳喀索斯对倒映在水中的自己的热爱,注定了是一场如镜花水月般的无望之爱。这也许同时也是睦月对笑子的感受。
但是,哪一桩婚姻不是千疮百孔,从来就没有十全十美的爱存在。只要是真心地爱着对方,一些微小的缺憾只会令我们更加珍惜彼此的存在。我们听过现实中太多形婚的例子,充斥着隐瞒、背叛与欺骗,而睦月和笑子的形婚,虽然也少不了烦心的事儿,但是却比过去一个人的生活,多了不少力量。这种爱,是不管世界变得怎样,只要能和你在一起,哪怕是悲伤,也会闪闪发亮的爱。抱拥着水月镜花般爱情的人,也许不可理喻,却一样很美丽。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读后感(四):Alone again,naturally
相爱或者死亡。(W.H奥登)
看书,看电影,听音乐,当这些成为一个人填充时光的主要方式时,他一定会变得非常自我。只是这种自我,并不意味着冷漠。对于一段情感,他会更热切,却并不会执意。因为他可以接受孤独,而浪漫的戏码,更多的时候是作为奢侈品存在。
其实在看这本《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之前,我对江国香织的期望并不是很高。“大概只是个治愈系言情小说家吧。”、“再细腻再体贴大概也没法超越向田邦子吧”。
当然,聪明的你一定知道,我这样讲的话,后面一定是要转折的。江国香织或许是治愈系,但她的“治愈”更切实际;她的文风乍一看很像向田邦子,却要比前辈更清澈直接。
这本小说集,收录了作者的九个短篇和一个中篇《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主题是爱情——更准确的说,是与爱情有关的心情。
自然,同题作《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是作品的主打,同时作者也是藉由这部作品荣膺“紫式部文学奖”从而出道的。尽管是有涉及到“同志”的一篇作品,但个中情感却会让正经历或尝试过爱情的每个人感同身受。
笑子与睦月,在一般人的眼中是一对普通的夫妻。但其实笑子的精神很不稳定,也有酒瘾;睦月还有一位同性的情人……迫于外界的压力,他们只好和各自怀抱着“伤”的彼此结合,保持着并不亲密,甚至是更寂寞的两人生活,共同应对生命中“不可承受之轻”。
江国香织的文字,总会有一种莫名的力量,在看似平淡的叙述下,牵扯每个人心底最柔软,最希望隐藏的情感。我们很清楚,每个人都不是完美的,或多或少的与众不同成全了独一无二的我们,却也在不自觉间,让我们背负上莫名的“伤”。随着年龄的增长,看上去我们已经学会自己治愈伤痛,但其实只是更善于假装。我们还是渴望被爱,被包容,像那个最开始的小孩子一样。
因而,在大多数时候,所谓爱情的常态,往往是乞求的,和小孩子一样。大概至始至终,除了样貌,我们什么都没变。
其实在不变的心境下,我们还是学会了某些功课,比方说给予和包容。笑子和睦月的故事便是例证。彼此相濡以沫的同时,他们并不希望可以独占彼此的故事。
爱是“明天、后天,还有未来的日子,我们都会这样活下去。”只是这样罢了。不该有占用的卑劣,毕竟我们,“永远是孩子”。
所以在这十个故事里,爱的姿态是纯粹的,但这里的前提是你要找到自我,而爱情往往是附属,一点点,便可以让我们闪闪发亮。
这种坦然,似乎需要更多的洗练。并不是每个人都善于面对孤单。所以在爱情来过又离开的季节,不那么潇洒的戏码总会反复上演。不是每个人都可以真实地过活,他们仰赖别人的眼睛认识自己,自然要通过占有去诠释自己的价值。
他们自然听不得《Alone again,naturally》这样的旋律吧。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读后感(五):闪闪发亮
江国的书里最后一则写到笑子,睦月,阿绀十年后的故事,昔日还是大学生的阿绀成了三十岁脾气一样古怪的男人,笑子和睦月呢,表面上应该没什么变化吧,江国十分吝惜似的笔触让我看到了她对这三个人的感情。三个人的生活模式被阿绀自作主张强行拖进了另外一个人,原本的家里也多出一盆新的以这名男子命名的盆栽……总感觉这个“孤独的共同体”会变得越来越庞大……自己读完故事才轻轻舒了口气却也难免伤感。即使十年后,一切看起来有些物是人非,但也不存在离别啊,不关乎离别,将这三个人紧紧包围的爱字从没有瓦解过,它在我看来还是这么牢不可破,反而因多出了十年而更加不可撼动呀——这最让人欣慰了。以后的日子里,它会包容更多看起来孤独又美丽的银狮子。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读后感(六):可是生活不会停在恰到好处的地方啊
看得好想大哭一场啊。
睦月的体贴入微与井井有条,笑子的温柔善良和天真烂漫,看起来完美无瑕,实则各自破碎,一个是同性恋,一个是精神病患者。两个人都寂寞又认真地维系着这份不知道有没有爱的婚姻。
她弯着腰熨床单,喝加了碎冰的威士忌,对着塞尚唱歌。他买各种口味的甜甜圈面包,给想测量金鱼在鱼缸里游一趟的时间而制作的坐标图,他太好了,能包容她一切情绪的百般温柔。她总为自己帮不上什么忙而紧皱眉头。
这样的生活,即使没有性生活,就这样一成不变地维持下去也好吧。他们都是这样想的。
悲哀之处就在于时间在流逝,人在改变,没有什么不会变。笑子无法控制自己的情绪,面对不起波澜的睦月无故暴躁,忍不住出口恶言,摔手边的一切。事后懊恼崩溃。
她趴在桌子前鬼脸面具,画到泣不成声,别人问她怎么了她说不出,断断续续吐出几个词语来,只是哭得更加厉害了。我太理解这个时候的笑子了,我甚至怀疑自己是不是得了和她相同的病。
那晚很好,月光很好,碎冰威士忌很好,冰激凌很好,加利福尼亚橙汁。但那晚没有办法永驻,后来她做出的一切努力,不过是无可奈何的生活推上了她的脊梁,她不得不擦干眼泪,直起腰来去做点什么。
后来笑子把阿绀接到了楼下生活。得知没有人离开的那一刻谁都觉得很幸福吧。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读后感(七):你听说过银狮子的故事吗?
“ 你听说过银狮子的故事吗?“
” 每隔几十年,在世界各地就会同时诞生许多白色的狮子。那种狮子身体的颜色非常淡,根本无法融入同伴中,总是被欺负,所以它们逐渐从狮群中消失了。
但是,据说它们是具有魔法的狮子,离开狮群后,在一些地方建立了自己的群体生活……很多狮子会由于酷暑或严寒很快死去。狮子立在岩石上,随风飘动的鬃毛与其说是白色,倒不如说像银色,非常美丽。”
银狮子,美丽而神秘,脆弱而危险,不合于群。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光》,光看书名,就有一种被爱照亮的感觉,还以为是一个鲜活明媚的纯爱故事。殊不知却是一个同性恋丈夫和一个酒精中毒且患有抑郁症的妻子的故事,而且丈夫还有一个同性情人阿绀。如此家庭似乎注定是阳光难以进入的阴暗角落。
他们是银狮子。
小说以丈夫睦月和妻子笑子各自的讲述交叉推进,将两人寂寞的内心独白毫无挂碍地展现出来。睦月是一名医生,笑子没有固定的工作,有时打点零工做意大利语翻译,她喜爱喝酒,情绪不太稳定,情绪激烈的时候她就对着塞尚的画喝酒唱歌。睦月温柔体贴,几乎包揽全部的家务,是好丈夫的典范。
笑子对睦月的爱,在小说一开篇就表露无遗:“睡觉前看星星是睦月的习惯,他深信自己双眼有一点五的视力就是多亏有这个习惯。我也和他一起站在阳台上,不过不是为了看星星,而是为了看他那正在眺望星星的侧面。睦月的睫毛短而整齐,长相英俊。”而睦月眼中的笑子:“我望着笑子的背影,望着她那长长的头发,单薄的肩膀,还有略微有些发红的后脚跟。”也柔情尽显。
为了维护和睦月的爱情,笑子不惜和闺蜜绝交,并邀请阿绀和睦月的朋友来家里玩,并和他们相处甚欢。令人难以捉摸的笑子,她的心灵该是玻璃做的吧,阴暗面被藏起来,折射出来美丽的光,洒向深爱的人。“不知为什么,我忽然想哭。这是只能顺其自然,不知什么时候就会忽然破裂的不安定的生活,只有靠彼此间的爱才能维持的生活。” 如此隐忍而纯净,只是为了“明天、后天、接下去的日子,我们都会这样生活下去”。
爱情是什么?幸福又是什么?拥抱水的婚姻并非那么不堪。心里住着爱的人,最尴尬的境地里也会鲜花绽放如云。他们都是美丽的银狮子,常人无法理解,也无法进入。他们的爱情就像钢丝上的舞蹈,危险脆弱却又奇诡美丽。他们就像星星,遥远而脆弱,迸尽力气发出一闪一闪的光芒。一下子想起李沧东的电影《绿洲》,另一个世界的爱情,总是令人唏嘘。也许在最不堪的境遇中,爱情才会显露出其神性的一面吧;也许最简单纯净的人,才懂得什么是爱。
值得一提的是,在故事的续篇《鸡冠花的红,柳叶的绿》中,十年后的阿绀却抛弃睦月另觅新欢了。或许是不忍笑子受伤害,江国善意地将尴尬的三人关系解除,留给笑子一个完整的睦月?
江国说,“恋爱如同立于荒野之中。”因此她笔下的恋爱是自由放纵的,是肆意热烈的。江国香织笔下的爱情,多是一些另类的爱情,如同性之爱,婚外之爱。她从不进行道德评判,只是冷静细腻地情感的纹理和花色编织进文字。
当你发现爱上一个人却不得,该如何?《浅眠》就将一个爱上有妇之夫的女子的痛苦展现得细腻而沉痛。雏子与有妇之夫耕介相爱了,明知此爱难全却无法自拔。雏子在梦中一次又一次地探望恋人:“我不会钻进他的被窝,也不会给他把被子重新掖到肩头,只是作为单纯的天花板、单纯的床,还有单纯的空啤酒罐而存在。无机物般站在那里,无机物般从头到尾注视着一切,只是一个被诅咒的灵魂。”经过一段艰难的自我折磨,雏子终于打了分手电话。
“放下话筒,我浑身无力,有段时间茫然若失。所谓的解放感之中,略有些苦涩的东西在心里蔓延开来。我踉跄着站起身,披上椅背上搭的开衫,喉咙渴得厉害。
想喝桃子果肉饮料。
这么想着,我笑了。太好了,我的心还充满活力。”
纵然爱情和婚姻可以拯救我们的孤独于一时,但一旦爱情搁浅婚姻破碎,又该如何?所以,江国的小说不只是描绘孤独的形状和气息,更重要的是,她展示了她的主人公们是如何走出孤独失落,如何用一种最适宜的方式与孤独为友,用自己独立的意志开始新的旅程和心情。所以,和雏子一样,江国笔下的女子,在失去挚爱的恋人之后,都拥有一种奇妙的自愈能力。
能慰藉逃之夭夭的爱情的,是那些可触可感的存在:桃子果肉饮料、饼干、录像带。江国喜欢写物,也许这是日本文学“物哀”传统已渗入每一位日本作家的骨子里。
再如《灾难始末》中的女主人公,她身上莫名其妙地长红斑发痒,因此想尽办法回避男朋友,当男朋友了解了情况后表示并不在意。女主人公却忽然意识到,“忍受不了这些的人是我。敦也的心情不是问题,我觉得如此重要、如此深爱的不说敦也,而是我自己。我想这又是让人大跌眼镜的结局。”当男朋友受伤离去后,女主人公的表现却是“马上锁上了大门,一点都不伤心。”然后你会一愣,就这样了吗?
有的故事则短小诙谐,透露着婚姻生活中那些机灵的智慧,让人会心一笑。比如《夜晚、妻子、洗衣液》这篇不足一千字的小说中,妻子对 “喂,听我说。我觉得咱们应该分开过,我们一定会成为好朋友的。”丈夫却顾左右而言他,抓住妻子有问题必回答的特点,就一连串地问,垃圾袋、牛奶、洗衣液还剩多少。妻子一一作答。丈夫也不管这么多,冲出门抱回一大堆这些东西。妻子扑哧一声笑了,开始抱怨。小说最后三个字是“我赢了”。一场婚姻危机就这样烟消云散。
如此智慧的丈夫和可爱的妻子,如果婚姻中的男女都能学到这一手,估计离婚率也会大大降低了吧。不得不佩服江国的巧妙心思。这篇小小说如一首没有唱完的歌,独具韵味。
江国还很喜欢写那些人与人之间那种细微的、难以定义的感情,并展示了这种感情是如何影响主人公的生活的。《清水夫妇》就是这样一篇奇特的小说。主人公“我”认识了一对夫妇,他们有一个常人无法理解的爱好:参加婚礼。在报纸上看到葬礼,只要对葬主感兴趣的话,就很隆重地出席他的葬礼。慢慢地,“我”收到他们的影响也热衷于此。并且拒绝了深爱“我”的男友的求婚。到底发生了什么?只能靠读者自己在字里行间领悟。
江国关注的是人的内心那些种种难以言传的情感。她最厉害的地方也在于,她能够捕捉到恋爱和婚姻中那些常被人忽视的微妙的细节。爱情中那些欲说还休的事,那些理不清道不明的心情,且听江国替你一一道来。她似乎要钻进人类感情的神经中枢,触摸每一丝神经最细微的颤动,然后将这种种微妙的感情描摹出来。让世间各色为情所苦的人对号入座,大呼过瘾。
江国的语言有种独特的气质,清淡却又余味悠长。重口味的读者可能不会喜欢她的含蓄清淡,但她的清淡中又有种浓浓的情感蓄力。她的书不是简单一句清新治愈系就能概括的。江国在小说中爱写食物,如果用一种食物来形容她的小说,那么她的小说像寿司,精致冰凉却蕴藉可人,满口留香。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读后感(八):抹茶味道的江国香织
不知道为什么,我就开始读江国香织了。
我告别这样的文字已经很多年了,那些年我在读的书与我做的事情一样沉重,或许读书的节奏与所处的生活也是分不开的。
但读完江国香织的文字后,我平静了许多。我好久没有读这样流水般清澈的文字了,我想起了抹茶,对,江国香织的文字就是抹茶的味道。
她很淡,很轻,又很明亮。我记得读完《沉落的黄昏》后,我一直在想木子究竟是一个什么人,而作为“我”的梨果又对木子究竟是一种多么复杂的感情。
《那一年,我们爱的闪闪发亮》,当我惊讶于笑子的决定后,完全被这种“畸形”的爱情关系所迷住了,睦月,阿绀,以及笑子无论是他们的生活还是“我们的孩子”都会让这段故事在我的心里留下深深的烙印。
我不得不佩服江国香织对于爱情故事的描写,虽然多数故事和文字中的职业,喜好几近相同,但在爱情的这个词汇下擦出的不同形状的火花尤为让我惊叹。我会想,爱情果然是甜蜜与幸福的,哪怕故事本身并不是一个幸福的结局,我也能从文字的背后嗅到爱的极致与美味。
什么时候,我也能爱的闪闪发亮呢。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读后感(九):坚持是一种人生态度
在口味越来越重的世道里,淡到如流水一般的文字反而更能折射出太阳的光辉。
在读这本书之前,刚刚读完另外一本口味颇重的书,吕茨的“疯狂:你活得越正常,越有病”,以戏谑的口吻描写精神病人的世界,并且提到这个社会的问题在于“正常”人。
睦月和笑子,是游走在社会边缘的非“正常”人,但是和香织的文字一样简单,对爱情的理解,对伴侣的包容,对牺牲的执着,对相伴的追求,对自身的反省。。。更真实地贴近爱情最美好的部分。
他们观察,却从不评价。而正常人最大的问题在于标准单一化,试图把所有人变得和他们一样。
拥抱清澈的水,才能爱得闪闪发亮。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读后感(十):用平淡的语气讲诉生活的故事
记得以前看过江国香织的书。。。
但是哪一本书。。。
有点想不起来了。。。
但印象中的江国香织似乎并不是这样闲散的语言。。。
讲述一些生活中的故事。。。
这些故事到底是不是常见。。。
真的很难讲。。。
因为也许有的女人就是同时和很多男人做爱。。。
但如果让我挑选这本书中我比较喜欢的故事。。。
我喜欢和这本书同名的故事。。。
《那一年,我们爱得闪闪发亮》。。。
这个故事是这本书中最长的。。。
讲述了一个男同性恋和一个女精神病结婚以后。。。
双方的家庭以及男同性恋的爱人和他们的故事。。。
虽然有点极端。。。
但是我知道这是真的。。。
因为有些人迫于压力而这样结婚。。。
但在婚姻中并没有互相伤害。。。
尽管故事中要不要孩子是一个比较重要的线索。。。
但我很喜欢这对男性爱人。。。
只是这些故事都太平淡了。。。
我已经有些不适应了。。。
难道我在渴望更强烈的文字冲击感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