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吧手机版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0篇
日期:2018-07-29 04:33:01 来源:文章吧 阅读: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0篇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是一本由卡伦•霍妮著作出版图书,本书定价:,页数:,特精心网络整理的一些读者读后感希望大家能有帮助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一):打假: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徐淑贞编译,(美)霍妮著的《婚姻心理学》是一本劣质假书。

  打假:中国华侨出版社出版,徐淑贞编译,(美)霍妮著的《婚姻心理学》是一本劣质假书。

  下午看《婚姻心理学》,看两页就“出书”,有点不想看,心想着看霍妮,但一上来就股股的中国乡土味,于是,看一眼封面的霍妮,强逼这自己继续阅读,虽然中间也是无数次感到很大的不舒服,但我还是强忍着看了一大半才终于觉醒,这***是“传销”啊,用唬人的标题(霍妮)、简单内容(抄袭的自然简单)、巨大承诺情感圣经)但空洞虚假,于是赶紧把书撂一边打开电脑一查,假书无疑,证据如下

  按照本科论文标准不能出现连续13字与其他文章重复否则会被检测软件标红,书籍不如论文严谨但至少要符合出书的规范吧;这本书不符合出书规范两个证据:一、5个反常识:1.通常封皮翻过来的一小段文字是留给书和作者的,但是这书确写一小段低劣销售文案,以“任何夫妻都能从中受益”收尾;2.背封翻过来竟然写到“时间仓促,无法联系到封面图片作者”,我于是赶紧有看了看封面,这他妈不就是我原公司做图小妹经常干的活吗——百度图片下载,然后进行抠图,最后简单添加删减,不就是这效果嘛。你去看看家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爱情心理学》,还好意思说您这配图之版权的事啊;3.没有版权声明;4.没有写书名原文也就是说这个书名不是霍妮写,去看看人家上海译文出版社出版的《爱的艺术》,那才是明明白白的翻译不好;5.最常用的促销手段名人推荐没有,没有名人写腰封,你去看看人家中国工信出版集团人民邮电出版社出版的第六版《亲密关系》津巴多、彭凯平、米勒赫然在列。二、1个侵权,后记直接把《爱的艺术》的第一章给放上去了,而且最后连个落款都不给弗洛姆,这就得说卑劣了。

  说说内容本身:1.全书写作结构安排完全照抄《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讲述一个无味的夫妻小故事,然后抛出一个小论点,这就得说《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这书也不咋地;2两书在手我都看了,结果都是没看完,内容低劣的实在看不下去了,这几个网站里都是评论说本书过多的基督思想有点不太能接受,这是这两本书的共同点;3.虽未比对核实,但我敢大胆猜测《婚姻心理学》中的故事案例一定有不少是抄袭的《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书中其中一节直接讲的就是《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此外还有2点是我根据个人阅读经验判断,此书甚劣:1.全书写作用语完全中国化通俗化,可以判定绝不可能出自霍妮之手;2.全书大量使用文学化的语言讲述道理观点,可判定编译徐淑贞对心理学知识的把控能力绝对好不到哪里去;3.全书观点没有创新,以我的知识所看到就有大量取自《男人需要尊重,女人需要爱》和《爱情心理学》两书。

  为什么这本书在豆瓣和当当都有不错的评分和不错的销量,以至于我受此骗。查亚马逊、当当、淘宝、豆瓣,2个感受:1.好评用户知识结构土憋,看了豆瓣里“芸鸡”和当当里”凤Y头来了“的评论就知道为什么要说其他人知识结构又土又憋了,土是看不了正经书,憋是看少和窄;2.好评用户审美趣味土憋,看看亚马逊里这两个完全没见过世面农村包子,再看看淘宝里这些人的地摊儿阅读书目。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二):未曾学过的一堂课

  婚姻情商——未曾学过的一堂课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三):有时候不要依赖过度

  婚姻生活中,如果彼此之间过度关心的话,也会成为痛苦源泉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四):婚姻是最好的修行

  婚姻是最好的修行

  ①伴侣成为弥补自我深渊灵丹妙药。(一个人很自在,两个人很美好

  作者在序言中指出:人们一旦结为夫妻,心中便存在了一个浪漫的,有点幼稚、不成熟、甚至是孤注一掷想法,把对方看作治疗个人生活中所有不如意的万灵妙药,彼此的结合能填补自己灵魂以及心理上的空洞。曾经,我在遭遇工作的不如意和人际关系矛盾时,总是推脱说自己要做一个温良恭俭让的妻子,不必去处理工作和社会中的人情世故,一切留给丈夫就好。实际是依附于丈夫,放弃自我独立成长机会。这样的期待必然会给对方带来压力,因为没有人能代替自己成长,一旦期望落空抱怨责备将消磨我们之间的情感。

  所幸的是,在我没有踏入婚姻的时候,自己通过阅读和思考就已深切的感受到:自我是个深渊,他人没法弥补。两个人不是相互依附也不是附庸,而是两个独立人格合作。作者说:凡是幸福美满的婚姻都是以“关注自我”为前提,因为任何一对婚姻美满的夫妇是由两个思想健全、人格独立的人结合在一起,才会造就一段美满的姻缘。只有一个爱自己的人,才值得被别人爱!

  ②幸福的婚姻是一个完美无缺的结合。(不完美才是世间常态

  作者说:即便你认为幸福的夫妻,他们在爱好脾气家庭观念等诸多方面仍然存在显著差异。与不幸福的夫妻一样,他们也会因为金钱、工作、孩子家务管理以及性等问题争论不休,没有不吵架的夫妻,而偶尔的吵架也是一种夫妻沟通方式。以往,在与大学初恋相处过程中,我一味的压抑自己的需求,总是不愿意沟通自己的情感,误以为一旦吵架彼此就不是爱人了,我天真相信 “相爱的人是不会吵架的”。而今,我才醒悟,对于恋爱我怀着多么不切实际幻想。不论是沉默、沟通或吵架,仅仅是彼此沟通的方式,只要是有效的,大声的吵架又何妨,总比彼此疏远和冷漠要好太多,至少问题显现的时候就是解决契机

  与此同时,我有感于身边幸福的人儿娃娃理论,总是觉得“选择重于改变”,于是在和恋人有矛盾和摩擦的时候,在发现对方缺点之后,总是选择逃避地放弃,觉得改变一个人很困难不如重新选择。虽然,我深知这个世界不存在一个真正完美的人,但在相亲的时候总是期待着一个人等着我的出现,然后电火石光彼此相爱。而今,我再一次有感于作者的观点:你和谁结婚都一样,关键的是你爱人的能力。虽然,作者的观点有点极端,但从一个角度告诉我们,婚姻的失败不仅仅是选择的失误,更重要的是自己是否有爱人的能力。爱一个人的能力,也是自己战胜自己内心恐惧,消除自我防御机制的能力,是一个人坦率的、真诚地、无怨无悔付出,并分享对方快乐的能力。能力的培养,需要的是关注自己,让自己在婚姻中成长,在婚姻中修行。

  ③婚姻的幸福是命中注定的。(婚姻不再是碰运气

  小时候妈妈总在自己不幸的婚姻中唠叨一个女人命运早已注定,幸与不幸是无法改变的。每当妈妈对我说这样悲观的话,我都激烈反对,因为我的人生才展开,我不想一切早已注定,即便我折腾的结果依旧是不幸。作者在本书中提出一个观点:婚姻不再是碰运气。有的人家庭幸福,我们只看到了她选中了一个厚道的人;有的人家庭不幸,我们只看到了她选错了一个负心汉,虽然选择什么样的人很重要,但却要认识到世间不变的真理是:人都是会变的。在漫漫人生中诱惑无处不在,为什么有的人忠贞不渝,有的人彩旗飘飘。我们无法阻止对方的变化,但却能提高自己经营爱情和婚姻的能力,即婚姻情商。提高婚姻情商不能保证婚姻一定幸福,但不懂经营婚姻、夫妻相处之道的人,获得幸福婚姻的可能性更低,倒像是一场人生的赌博。

  ④婚姻是你侬我侬的甜蜜生活。(爱情加面包,婚姻才可能幸福)

  我渴望遇到一个自己非常相爱的人,然后你侬我侬、相依相伴幸福甜蜜一辈子。实际上,婚姻做起来比想起来要困难、要现实得多。伴随着生活琐事繁杂乏味新鲜感缺失以及来自方方面面的压力,都会不知不觉地消磨你的爱情,消化你的激情,让婚姻的色彩逐渐暗淡下来。爱情和婚姻是不一样的,爱情只关注精神上的满足,可以不谈物质生活;但婚姻是现实的物质生活,爱情不足以抵挡生活的柴米油盐酱醋茶。爱情加面包,婚姻才是幸福的。

  那么,婚姻到底是什么呢?从身边人的婚姻生活来看:婚姻是两人缔结的契约,是价值相当的匹配游戏,彼此是合作关系,是恋人关系,也是亲人关系。以往,我很讨厌男闺蜜理性思维分析爱情婚姻,觉得谈契约和价值是对神圣爱情的玷污,而今我才渐渐明白婚姻就是契约关系。为了维持契约的平衡,两个人都必须在增进自己价值的同时,关注对方的需要,提供情绪价值,共筑一个美满的家庭,履行一生一次的合作承诺。在合作的一生中,一方价值降低或一方反悔,彼此的合作就难以维系,毁约的代价是有损失的,如物质上和名誉上的损失,但现代社会的毁约成本越来越低,若要维持婚约唯有靠魅力和价值去吸引,所以别指望结婚就是终点

  ⑤爱自己的男人一定能懂自己的小心思。

  以往,遇到心事儿,总是不直接表达自己的想法,期待对方能懂我的心思,因为他爱我。这样的想法让男友感到莫名其妙、举足无措,特别的伤感情。而今,如作者所言:我们不懂得男人的心思,虽然不至于来自不同星球,但至少需要明白性别的差异。当面对困难的时候,男人倾向于躲进自己的洞穴安静地思考寻找出路,而不想抱怨或倾诉;相反,女性遇到困难总是希望向最亲密的人诉说,希望得到情感的支持。因为,两个人不同的困难处模式,矛盾和误会就会产生,如果不及时沟通甚至会有隔阂。当女性有需求和小心思的时候,总是期待爱自己的男人能为自己着想,而实际上男人很少能注意到女性的小心思,所以就别再考验男人,结果已经不言而喻。只有如实地看待对方,才能不抱有幻想,也就不会失望。正如作者所言:如实看待对方,打破心理错觉

  一本书为我打开一扇窗,本书留给我最大的启发是:婚姻不再是碰运气,而是需要精心经营,为了更好地经营家庭就必须提高自己爱的能力,提升自己的魅力。用吴迪老师一句话结束:一个人很自在,两个人很美好!

  2015年11月10日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五):2017.07.18‖婚姻不易,请多努力-读《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

  读完一本书,照例是要写读书笔记的。

  读这样一本书的初衷是,自结婚以来,和Z先生越来越多争吵。好的时候很好,可是细碎的生活里夹杂着那么多的摩擦,有点透不过气来。

  正如书里面一阵见血的指出的,我是对婚姻怀着无比巨大的期待的,以为幸福的婚姻就是可以治愈一切,好像给自己找了一个安全避风港,只有温暖昏黄的灯光。因为怀着这样的期待,所以在面对真实的婚姻生活里的鸡毛蒜皮时,才显得一切手足无措慌张无比。过去二十几年的人生经历还不足以教会我们要怎样去面对共同生活,未曾历经情感波折也让我们天真的以为相爱可以克服一切。所以当大如面对工作求学压力、小如生活习惯认知发生冲撞时,我们始终理解对方,会要求对方按照自己的意愿和想法去完成,于是变得越来越多苛责、不满,仿佛早已忘记婚礼上想相爱一生的模样誓言

  据说书的作者是一位从事婚姻心理咨询治疗多年的心理师,从书中也可以看出作者对婚姻中、夫妻间普遍存在的问题有很深的体会男女的相爱与结合是件神奇也神圣的事情,但再多浪漫的爱也抵挡不住柴米油盐的日常和酸甜苦辣的真实,是否有共同的爱好、是否志同道合、是否愿意交流、是否相互体谅、是否勤劳善良……有太多的因素会让我们产生分歧误解,男女天生的性别性格和内心需要让彼此在面对同一件小事的时候都会引发巨大的矛盾,因为我们都坚信自己坚持的才是对的。而作者告诉我们要尊重对方的想法、作法,要试着从对方角度去思考问题,而不是以自己的标准、态度评价对方,否则很容易引起争执或争吵。说来容易实践中却常常忘记,生活中我们多都是因为伴侣的行为触犯了自己的行为准看不惯而大发雷霆,小事引发大矛盾。大概因为作者也是位女性,这本书大部分还是站在一个女性的角度去诉说女性的想法、问题,作为心理师作者也试图告诉读者,作为女性你的想法很正常,我们很理解你,也告诉女性男性表现出来的很多问题原因是什么,也多去建议女性要如何去体谅丈夫、不要过分去苛求另一个按照你的意愿生活。针对这些问题,作者并没有很实用性的建议或者方法指导,大概婚姻或感情事情本身就没有办法脱离世界观单纯依靠方法论能解决的,两人在一起,还是看心意,看对彼此的容忍和尊重。

  这本书很短,只用了四个小时不到就读完。书里并没有太多大道理,但核心依然是讲爱。爱是抽象的,也是具体的。爱有的时候是一句“我爱你”的甜言蜜语,更多时候是幻化为行动的体谅、容忍和尊重。这本书对我最重要的收获就是学会用更放松的态度来面对婚姻和对方。婚姻不是magic,只要拥有就能实现一切;爱人也不是哆啦A梦,能穿越时光来照顾我们。一切都需要我们自己的努力。如作者所言,好的婚姻是一场修行,在这里我们学习爱自己、爱对方,相互滋养、相互扶持,在面临平凡的小日子里不焦躁、在面临大的困难大的挑战的时候不畏惧,然后我们变成更好的自己和彼此。

  婚姻这堂人生课从来不易,不会因为我们学历、财富而更容易或艰难,我们都是一样面临大大小小的问题。重要的是,如果觉得还有比分开更好的选择,但请多努力~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六):长久的婚姻基于理解与尊重两性分歧

  【涛哥导读】

  前几天,我发表的《幸福的婚姻》的书评,明显让文魁兄不悦,在读书会里质疑我的观点。得罪了老大,我还怎么混?(笑)

  文魁兄和晓雪新婚燕尔,正是柔情蜜意的时候。我却散布“负能量”,明显是情商不高的表现。所以,我赶紧找出文魁兄在新婚之后送给我的《婚姻心理学》,读完并写出书评,弥补之前的鲁莽。

  一、本书要点

  《婚姻心理学》这本书指出,男女两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社会演变和家庭影响下,形成了一系列难以宣之于口的本能反应和心理模式。这些本能反应和心理模式不存在对错,但如果想要婚姻长久和谐,夫妻双方必须理解与尊重两性的分歧。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在婚姻中达成共识,避免冲突升级。

  1、男性偏重目标,女性偏重关系

  在原始社会,男性以狩猎为生,偏重目标,精神专注。女性则以采集和照顾部落为生,偏重沟通与情感交流。

  实际上,男性往往把“结婚”这件事也当做一个目标。结婚之前,百般讨好,曲意奉承;结婚之后,“猎物”已经到手,于是逐渐变得懒惰和吝于付出。女人则会因此而愤恨。

  2、女性要理解男性的“洞穴情结

  本书提醒女性要理解男性的“洞穴情结”。这个“洞穴”就是男人精神世界的“庇护所”,是他退避与休憩的心灵圣殿。

  然而,就在男人独自反思的时候,却没有意识到,他的态度和举动给自己的伴侣带来了多么大的伤害。他的漠然置之,他的不理不睬会给伴侣多么痛苦的感受。

  其实,男人回避情绪与沟通,只是一种不由自主的本能反应。大多数男人在面对巨大压力时,往往会关闭自己的情感,客观地观察局势。为了战胜压力,他们需要暂时撤下了,单独待一会儿。如此一来,他们的力量才会得到增强。如果女人试图把男人从封闭内心的状态中拉出来,反倒会激起他的阴暗面,无疑是自找麻烦。

  3、理解原生家庭对夫妻价值观的影响

  书中讲了一对夫妇奥威尔和妮娜的故事。在婚后的第一个圣诞节,奥威尔早起,这是他的家庭传统——尽量珍惜和家人在一起的时间。而妮娜呼呼大睡,中午才起床,这是她的家庭传统——喜欢在假期享受缓慢舒适的节奏。奥威尔认为妮娜不尊重自己的家人,两人大吵一架。通过这次经历,他们学会了分享双方潜在的期望和隐而未说的规则。

  4、幸福的婚姻基于深厚的友谊

  在幸福的婚姻中,夫妻之间相互尊重并喜欢对方的朋友。基于深厚友谊的夫妻往往对对方有着非常细致的了解,他们熟悉对方的喜好、性格上的怪癖、希望与梦想。

  二、读后感

  1、男性的地位需要得到尊重,女性的情绪需要得到抚慰。

  2、不受偏见的影响,理解与尊重两性在漫长的生物进化、社会演变和家庭影响下形成的心理差异和分歧,是婚姻长久的基石。

  3、不要把“结婚”当做任务。先交朋友,看友谊是否能够自然升华为爱情。

  4、本书作者卡伦•霍妮的写作风格松散、冗长、重点不突出,恰似常见的女性表达方式。如果男性读者不因为她的写作风格而否定本书的价值,在松散的文字中找到有益的观点,就初步具备了“理解与尊重两性差异”的心态。

  5、之前,我在《幸福的婚姻》中读到,美国的离婚率高达69%,离婚对人的身心健康非常有害,因而推导出“结婚是走向痛苦的大概率事件”的结论,这是消极的思维方式。积极的思维方式是:为什么有31%的婚姻没有破裂?这些夫妻做到了哪些与众不同的事情?他们的方法能否习得并推广?只有这样的思维方式,才能平息文魁兄的怒火,继续与大家愉快地玩耍。(笑)

  6、本书作者卡伦•霍妮明显抄袭了约翰•戈特曼在《幸福的婚姻》中表达的两个观点——第一,第44-46页,《那些美丽的婚姻谎言》中的“8个婚姻谎言”;第二,第169页,《为婚姻筑起一道防火墙》中,“如果一天抽出20分钟的时间锻炼他们的婚姻而不仅仅是单纯地锻炼他们的身体,那么,他们获得的健康将是在跑步机上跑步的三倍。”

  三、学以致用

  本书的副标题是《婚姻是最好的修行》。修行修行,修理实行之意。在两性互动中,觉察到生物进化、社会演变和原生家庭对自己影响,取利除弊,是谓修行。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七):婚姻是爱情的延续

  这本书总体来说还可以,适合即将步入婚姻和刚刚步入婚姻的人。但是像大家在书评区说的一样,宗教色彩有点浓厚。甚至感觉有宣扬男女不平等的部分,不知道是翻译的问题还是原书就这样。其实如果以后有机会的话,还是看原版比较好,因为很多书被翻译过来都有点晦涩难懂。(emmm...又找到好好学习英语的理由了)

  这本书是9月份看完的,拖到现在才来写书评,是想看看它给我的意义到底有多少。谈谈书里面,我自己印象比较深,觉得比较实用的几个点。

  1、婚姻是爱情的延续,而不是爱情的终结

  其实我自己是有点结婚恐惧症的,总觉得结婚了之后嫁到别人家会受气。这可能和自己恋爱的时候就不是很幸福有关系,因为在恋爱初期,我们每个人都希望向对方展示出自己完美的一面,说得通俗点儿,叫我们每个人都在“装”,一旦得手了,觉得对方离不开自己了,就开始爆发各种缺点,其实接受一个人,就代表接受ta的一切,婚姻更是如此,想要幸福的婚姻,首先要扭转一个观念,婚姻是爱情的延续,内核包括包容、尊重、欣赏对方的缺点等。

  2、让婚姻持久保鲜的秘诀是夫妻双方有共同的目标

  即使是一个人生活,活得有目标感都会觉得特别充实和快乐。何况是夫妻之间呢?如果两个人一起为了同一个目标奋斗,不仅能在过程中相互鼓励,而且还可以发现双方共同的爱好。生活本身就应该是向前的,而两个人的结合不是为了互相折磨对方,而是多一份力量去帮助自己实现目标。

  3、男女之间之所有有沟通障碍是因为双方思考问题的方式不同

  在这本书里,我记得作者举了一个特别有意思的例子。比如说,妻子说,我没有衣服穿了,实际意思是,她没有新衣服穿了。而换过来,如果是丈夫说,我没有衣服穿了,实际意义则是,他没有干净的衣服穿了。是不是很有意思?书里作者还提到,相对于女性来说,男性很不习惯当场表现出自己的情绪,而是习惯于沉默,即使他们真的憋不住了,也会采取一种比较委婉的表达方式,比如说,评价外部的客观事实。你可以在生活中注意观察一下。假如一个孩子踩了你的鞋子,女人可能会说,这个孩子真是气死我了。而男人则更有可能会表达,现在的孩子怎么都这样?

  4、在夫妻双方产生矛盾的时候,沟通并不是唯一的方式

  在很多书里面都习惯写,双方发生矛盾的时候一定要努力积极沟通啊!但是并不是谁都愿意沟通,也不是沟通可以解决任何问题。我在生活中就见过,两个恋人吵架之后,男生习惯沉默,而女生习惯出去逛街。等女生回来之后,两个人好像把刚才发生的事情都往了,又重归于好。所以,不同的人有不同的应对方式,沟通不能解决所有问题。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八):维持婚姻

  维持幸福婚姻的储蓄源于日常生活的点滴之中,一句温柔的情话,一杯淡淡的热茶,一个会心的微笑,一次争执的让步,一个冷战后的拥抱……都会大大提升婚姻的弹性和质量,使爱情之花常开不败。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九):婚姻是一个完善自身的过程

  素未相识的两个人一旦步入婚姻的殿堂,无论哪一方都要有所准备,你的另一半可能会时不时做出一些令你大失所望的举动,而你要学会包容,不要以此为借口轻易放弃你们的关系。履行婚约意味着不断进行情感的投入和经营,加深双方的感情。在共同分享的亲密关系中,夫妻之间一定要做到真诚,彼此都能向对方暴露自己的脆弱之处。

  (一)关于性格

  生活中,夫妻双方往往都在以自己的想法为基础决定取舍,却没有想到彼此的期望是如此不同。我们都因对方的这些隐而为说的规则而烦恼,也因其中的差异而郁闷。比如,我们或许总埋怨急性子的人暴躁又不靠谱,但换一个角度看实则不然。对于急性子的人,只要身边的人稍加给予配合,就会发现这样的人其实很好打理。当他大声嚷嚷的时候,你只需在旁边随声附和就好。等他平静下来,你们再就问题好好沟通。这可能是一种妥协,但也是一种有效的相处方式。毕竟,我们连自己的性格都很难改变,又怎么可能轻易改变别人的性格呢?

  (二)男人和女人

  对于男人而言,当他们感觉自己的痛苦情绪进入意识层面时,会本能地选择闭关自己来调整情绪,这是一种男人无法控制的自身防御机制。这种时候你最好的做法就是给他点时间静静。男人不管是针对某个特定情况,还是自己的内心情感,都习惯于借助外在的事实来加以说明。男人通常是聚焦式认知模式,做事情比较专心,容易忽略他人的需要。而女人通常是发散式认知模式,生来就比较懂得关注所爱之人的需要。了解男女之间的差异,你才能更好地表达自己的需要。如果你想把你的丈夫留在家中,那么,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感到家的轻松与舒适。而要让婚姻双方都自愿地去承担婚姻忠诚度的维护责任,那就必须让你的另一半有所意识,他对这个家庭是最重要的、最不可或缺的。

  女人特有的弱点使得女人在得到越少的情况下付出更多,而男人特有的弱点则使得男人在接受更多的情况下,反倒付出得更少。其实,当我们的爱足够强大,就不会执着于个人的满足。当看到所爱之人因我们的付出而快乐,更加积极地活着时,你所得到的满足感也就超越了个人欲望上的满足,可以说,这才是爱的真正力量。

  (三)相处之道

  婚姻中最令人吃惊的一个事实就是夫妻之间的大部分争吵是无法解决的。夫妻双方需要弄懂那些之所以会导致彼此之间出现冲突的根本分歧,在此基础上,通过相互尊重、相互赞赏的方式来容忍这些分歧,只有明白了这些,才能在婚姻中达成共识并确立共同的目标。

  友谊可以激起浪漫的火焰,因为它为你对伴侣的对抗情绪提供了最好的防护。当你们争吵时,可以进行感情修复尝试,它是指通过一些语言或行动上的举止(不管这些行为是愚蠢的还是聪明的)来防止消极感的升级,从而不让它失去控制。问题的关键不是证明谁更正确,而是找到解决问题的办法。我们总喜欢强调自己善意的意图,意图好不好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却是正确认识事实。当你充分理解对方的立场和处境,如实观察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虽然我们并非完美的人,却还是可以在这个世界上幸福地生活。

  如果想让你们的婚姻关系产生巨大转变,其实并不需要做出什么惊天动地的举动,当然,更不应该强迫你的伴侣改变自己的行为。只要其中一方能够做到保持冷静就行了。这里的冷静并不是要你矫揉造作地强压怒火、息事宁人,恰恰相反,而是要心平气和、乐观豁达。你应该对自己的一切言行、选择、态度以及情绪负责。“如果”式的思维方式不但站不住脚,而且还会让你变得更加软弱,因为这无异于把原本属于自己的控制权拱手让给别人,然后却抱怨伴侣触怒了自己。

  导致婚姻紧张的三种处理方式:投身到孩子身上、责备伴侣和疏远伴侣。我们看待我们的亲人,远远要比我们意识到的更加主观。指责实际上是人类“卸载”焦虑的一种本能表现,以寻找其替罪羊的形式,将焦虑转嫁给他人。对于婚姻处于困境中的人们,伴侣看起来不好的行为正是他们要责怪自己伴侣的正当理由,就连他们自己也不明白为什么焦虑会引起烦躁,还导致他们对伴侣行为的消极看法。很多时候,我们之所以责怪对方,往往是因为一些不起眼的小事,时间久了,大爆发也就随之而来。困难的是,在争论中我们总认为自己完全有理由气愤,可回想起来又似乎觉得很琐碎。

  随着时间的推移,如果你越是回避伴侣,就越会制造出许多不幸的婚姻。一旦离开你的伴侣,你很有可能就会走近你的孩子,而过度的教养会造成许多家庭问题。和谐的夫妻关系总是在建立新的纽带、拥有新的体验,两人始终相亲相爱。只有夫妻双方都知道怎样接受改变,怎样解决问题,并且怎样在产生隔阂时协调彼此之间的关系,你们才能长久地相处下去、相伴终生。要使你们的感情永远保持鲜活,你们必须不断地重塑自己的性格。改变自己并不意味着你要舍弃自己原先拥有的性格特征,而是要挖掘出你性格中蕴藏的新特质。

  (四)关注自己的做法和动机

  面对并接触别人身上不被我们喜欢,甚至是仇视的那些特质,需要很大的勇气,但这对我们的确很有帮助。当我们接近这些特质时就会发现,它们所显示的总是与我们特别想要成为的人或特别想要的东西背道而驰。因此,它们让我们觉得不舒服,我们不喜欢它们,哪怕它们本来就是我们的一部分。不过,当我们可以接受自己内心的阴影时,我们就能学会放松地生活,并且不断在生活中发现更多的可能。只有一个人能够为你的幸福负责任,那就是你自己。只有当你肯定了自己的价值,并且有能力满足自己的一切需要时,才有资格去接受另一个人的爱。我们想要变得更幸福,就要为自己找一个目标,并为实现这个目标不断努力。当这个目标实现后,再尽快找到下一个目标,如此反复,你和你的伴侣以及所有家庭成员才会总是处于一种共享目标、一起努力、再次找到目标的状态。维持爱情的,是你们的意志力和努力,还有你们的梦想。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十):喜欢这句话

  知心爱人不需要改变, 爱的力量可以穿越重重困境 。

评价:中立好评差评
【已有2位读者发表了评论】

┃ 《婚姻心理学:婚姻是最好的修行》读后感10篇的相关文章

┃ 每日推荐